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ID:6842886

大小:113.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1-28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4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升级版)一、选择1、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泰勒。(P72)2、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的出版开始。(8)3、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出生至2岁的——感觉运动阶段;2岁至7岁——思维准备阶段;7岁至11岁——思维阶段;11岁至15岁——抽象思维阶段。(101)4、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学习。(117)5、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学习理论。(117)6、在

2、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格式塔心理学。(P157)7、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层次从低到高:1信号,2刺激反应联结,3连锁,4言语联想,5多重识别,6概念,7原则,8问题解决。(195)8、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209)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面,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反面。(210——211)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214)(1)根据迁移的性质分为:正迁移和

3、负迁移。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两种学习相互促进。(前摄易化/倒摄易化)负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喊声消极的影响,两种学习相互干扰。(前摄抑制/倒摄抑制)(2)根据迁移发生前后方向,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是逆向迁移。(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主张最初提出者是加涅。难易相同的两种学习的相互影响是水平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叫垂直迁移。9、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

4、是概括化理论。(216)共同要素说——桑代克,关系理论——苛勒10、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弗洛伊德。(235)11、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1字面理解——只能对字词句或某种观点、某个原理作表面理解,一般只能简单复述。2解释的理解——一般能对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3批判性理解——能对学习材料进行评价,提出有关性质、意义和真实性方面的个人判断。4创造性理解——能摆脱有关材料的束缚,发表独立见解,探索新的解答方案。高水平的理解。(268)12、技能:通过练习而自动化

5、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初级水平的技能只要具有一定的初步知识和一定的联系就可获得。高水平的技能则需要较丰富的知识经验,而且具有自动化水平,这种水平的技能也成熟料技巧。高水平和达到自动化水平的技能被称之为熟练技巧。(281)技能的种类(性质和特点分):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eg.阅读、心算、实验设计等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即预先熟悉任务,构成关于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为活动本身和结果定向。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

6、活动阶段——借助食物、模像或图表等为支柱进行智力活动。3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直接依赖于实物而借助出声言语进行智力活动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5内部言语阶段——智力活动简化、自动化,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进行的阶段,最终阶段。(287)1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叫做高原现象。(292)14、问题解决的阶段:1发现问题——认识矛盾找出差距。2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要求与条件,找出他们的联系和关系,把思维活动引向问题解决的重要阶段。3提出假设—

7、—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采取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4检验假设——将解决问题的方案付诸实施,并把实施的结果与原有解决问题的要求相对照。(296)15、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密切的是发散思维。(303)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求异思维。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发散思维。(412)发散思维的三项特征是: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303)变通性——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eg.一个儿童只能说砖头可以盖房,另一儿童则说砖头可以打狗、支持书架、压纸等多种用途。独创性——发散的项目不为一般人所具有。eg

8、.儿童说圆形的东西有水珠、老鼠洞流畅性——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eg.创作一部小说,若为一字而苦思,则文思易被打断;反之文字联想召之即来,文思既能持续,也便于选字用词。16、心理防御机制——态度和行为方式形成的一种解释(压抑、投射、回归、移植、认同)压抑——学生没有思想准备而突然经历到痛苦的、不愉快的和产生焦虑的情境后,倾向于忘却这些情景以求得心情舒畅,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现象。eg.小学生不知怎么做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