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版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详解演示课件

年版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详解演示课件

ID:82692635

大小:3.04 MB

页数:52页

时间:2023-06-13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年版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详解演示课件_第1页
年版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详解演示课件_第2页
年版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详解演示课件_第3页
年版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详解演示课件_第4页
年版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详解演示课件_第5页
年版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详解演示课件_第6页
年版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详解演示课件_第7页
年版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详解演示课件_第8页
年版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详解演示课件_第9页
年版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详解演示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年版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详解演示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201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

1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的预防糖尿病的综合管理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治疗路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糖尿病的特殊情况目录2

2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的预防糖尿病的综合管理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治疗路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糖尿病的特殊情况目录3

3调查年份(诊断标准)调查人数年龄(岁)患病率(%)IGT患病率(%)筛选方法1980年(兰州标准)30万全人群0.67—尿糖+馒头餐2hPG筛选高危人群1986年(WHO1985)10万25~641.040.68馒头餐2hPG筛选高危人群1994年(WHO1985)21万25~642.282.12馒头餐2hPG筛选高危人群2002年(WHO1999)10万≥18城市4.5农村1.8IFG2.7IFG1.6FPG筛选高危人群2007—2008年(WHO1999)4.6万≥209.715.5OGTT一步法中国30年流调显示糖尿病患病率急速增长4

4特点2型糖尿病为主:占90.0%以上1型糖尿病5.0%,其他类型糖尿病0.7%经济发达程度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发达地区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我国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0%,美国约48%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男性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26%,文化程度大学以下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57%表型特点我国糖尿病患者BMI约为25kg/m2,餐后高血糖比例高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近年来20岁以下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常见我国糖尿病流行的特点和原因原因城市化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增加筛查方法易感性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增加5

5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的预防糖尿病的综合管理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治疗路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糖尿病的特殊情况目录6

6诊断标准的设定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应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目前不推荐在我国采用HbA1c诊断糖尿病糖尿病漏诊率指南指出:仅查空腹血糖我国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建议: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人群,应行OGTT检查理想选择:同时检查空腹血糖及OGTT后2hPG值中国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设定7

7糖代谢分类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h血糖(2hPPG)正常血糖(NGR)<6.1<7.8空腹血糖受损(IFG)6.1~<7.0<7.8糖耐量减低(IGT)<7.07.8~<11.1糖尿病(DM)≥7.0≥11.1糖代谢状态分类WHO19998

8诊断标准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mmol/L(1)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加随机血糖监测≥11.1或加上(2)空腹血糖(FPG)检测≥7.0或加上(3)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检测≥11.1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9注: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异常(IGT)

9糖尿病病因学分类WHO199910

10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的预防糖尿病的综合管理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治疗路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糖尿病的特殊情况目录11

112型糖尿病防治中三级预防概念12

12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受损或合并空腹血糖受损)的危险因素家族史或遗传倾向代谢综合征种族超重、肥胖、抑郁症妊娠期糖尿病史或巨大儿生产史饮食热量摄入过高、体力活动减少多囊卵巢综合征可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的药物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致肥胖或糖尿病的社会环境一级预防策略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13

13一级预防策略成人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1)年龄≥40岁(2)有糖调节受损(IGR)史(3)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4)静坐生活方式(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GDM)史的妇女(7)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8)血脂异常[HDL-C≤0.91mmol/L(≤35mg/dl)、TG≥2.22mmol/L(≥200ng/d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11)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14

14一级预防策略15

15二级预防策略血糖控制:对新诊断和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严格控制血糖的策略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的使用:在没有明显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但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取降糖、降压、降脂(主要是降低LDL-C)和应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16

16三级预防策略血糖控制::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和已经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充分平衡血糖控制的利弊,在血糖控制目标选择上采用个体化的策略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的使用:对于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和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个体化血糖控制基础上采取降压、调脂(主要降低LDL-C)和应用阿司匹林的措施来减少心血管疾病反复发生和死亡,减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17

17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的预防糖尿病的综合管理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治疗路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糖尿病的特殊情况目录18

18糖尿病管理五方面内容19

19糖尿病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风险依赖于:高血糖的控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控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需要对血糖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以了解控制是否达标,并根据治疗目标调整治疗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糖尿病控制是否成功的关键。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0

20基本原则:限于目前医学水平,糖尿病仍是终身性疾病,因此应给与糖尿病患者终身的密切医疗关注近期目标:控制高血糖和相关代谢紊乱来消除糖尿病症状和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远期目标: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目标和形式形式:大课堂式、小组式、个体化化,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和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指导目标:使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并掌握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基本原则、目标形式21

211.糖尿病的自然进程2.糖尿病的临床表现3.糖尿病的危害及如何防治急慢性并发症4.个体化的治疗目标5.个体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6.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7.饮食、运动、口服药、胰岛素治疗及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技术8.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测定结果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9.自我血糖监测、尿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等具体操作技巧10.口腔护理、足部护理、皮肤护理的具体技巧11.当发生特殊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的应对措施12.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13.糖尿病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内容22

22初诊方案:确定个体化的治疗目标初诊:详细询问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症状、了解糖尿病的家族史已诊断:复习以往的治疗方案和血糖控制情况,并进行相应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制定最初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应该采取的措施随诊方案查看患者血糖记录手册,分析化验结果如空腹和餐后血糖、HbA1c讨论饮食及运动方案的实施情况,询问药物的使用剂量、方法及副作用确定下一步要达到的目标和下一步治疗方案HbA1c检测对于血糖控制平稳并达标的患者建议每年测定2次对于治疗方案改变或血糖控制没能达标的患者,建议每季度测定1次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每次随访都要测定血压,根据血压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降压药的副作用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糖尿病初诊和随访方案23

23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血糖监测HbA1c监测自我血糖监测(SMBG)HbA1c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指标,也是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在治疗之初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查1次对于患者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的患者,HbA1c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可用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来评价血糖的控制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开展的血糖检测,用于了解血糖的控制水平和波动情况是调整血糖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自我血糖监测只有真正成为糖尿病管理方案中的一部分时才会发挥作用采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24

24时间点适用于餐前血糖监测注射基础、餐时或预混胰岛素的患者餐后血糖监测注射餐时胰岛素的患者和采用饮食控制和运动控制血糖者。在其空腹血糖和餐前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HbA1c仍不能达标者可通过检测餐后血糖来指导针对餐后血糖的治疗睡前血糖监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夜间血糖监测用于了解有无夜间低血糖随时血糖监测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怀疑低血糖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自我血糖监测时间点25

25自我血糖监测方案取决于病情、治疗的目标和治疗方案血糖控制非常差或病情危重而住院治疗者:每天监测4~7次血糖或根据治疗需要监测,直到血糖得到控制生活方式干预: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来调整饮食和运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或在就诊前一周内连续监测3天,每天监测7点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胰岛素治疗者:根据胰岛素治疗方案监测血糖基础胰岛素:监测空腹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预混胰岛素: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餐时胰岛素:监测餐后血糖或餐前血糖,并根据餐后血糖和下一餐前血糖调整上一餐前的胰岛素剂量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自我血糖监测方案26

26THANKYOUSUCCESS2022/10/2027可编辑

27原则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均需要接受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由熟悉糖尿病治疗的营养师或综合管理团队指导下完成在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的情况下,设定合理的治疗目标,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根据体重情况适当减少总能量的摄入,尤其是超重和肥胖者尽可能满足个体饮食喜好目标达到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维持合理体重:超重/肥胖患者减少体重的目标是在3~6个月减轻5%~10%的体重。消瘦患者应通过合理的营养计划恢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医学营养治疗原则和目标28

28医学营养治疗三大营养素需合理配比脂肪:不超过30%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10%-1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29

29食物交换份法:将食物分成四大类(八小类),每份食物的能量为90千卡交换原则:各类食物灵活互换,同类食物之间可选择互换,非同类食物之间不得互换医学营养治疗饮食控制方法——食物交换份法30

30医学营养治疗食物交换份法操作步骤顾小妹.中外医学研究.2010.8(30):96-97.31

31运动治疗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空腹血糖>16.7mmol/L、反复低血糖症或者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合并急性感染、增殖性视网膜病、严重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情况下禁忌运动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150min(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min)中等强度(50%~70%最大心率,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兵乓球、羽毛球和高尔夫球。较强体育运动为舞蹈、有氧健身操、慢跑、游泳、骑车上坡每周最好进行2次抗阻运动,训练时阻力为轻或中度。联合进行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可获得更大程度的代谢改善运动项目要和患者的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并定期评估,适时调整运动计划记录运动日记,有助于提升运动依从性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有益的体育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运动量大或激烈运动时应建议患者调整食物及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治疗原则32

32低血糖诊断标准3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低血糖非糖尿病患者:血糖<2.8mmol/L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胰岛素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其他种类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应用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的低血糖风险较小

33临床表现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老年患者: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夜间低血糖:难以发现而得不到及时处理屡发低血糖: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分类严重低血糖:需要他人帮助,常有意识障碍,低血糖纠正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mmol/L,且有低血糖症状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mmol/L,但无低血糖症状此外,部分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没有检测血糖(称可疑症状性低血糖),也应该及时处理低血糖临床表现34

34诱因预防对策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地调整剂量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则应相应减少降糖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应提前做好准备运动量增加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严重低血糖或反复发生低血糖应调整糖尿病的治疗方案或适当调高血糖控制目标低血糖诱因和预防对策35

35低血糖诊治流程36怀疑低血糖时立即测定血糖水平,以明确诊断;无法测定血糖时暂按低血糖处理血糖仍≤3.0mmol/L,再给予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血糖在3.9mmol/L以上,但距离下一次就餐时间在1h以上,给予含淀粉或蛋白质食物血糖仍≤3.0mmol/L,继续给予50%葡萄糖60ml静脉注射低血糖已纠正:了解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调整用药。伴意识障碍者,还可放松短期内的血糖控制目标注意低血糖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建议患者经常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有条件者可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对患者实施糖尿病教育,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儿童或老年患者的家属要进行相关培训低血糖未纠正:静脉注射5%或10%的葡萄糖,或加用糖皮质激素注意长效磺脲类药物或中、长效胰岛素所致低血糖不易纠正,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要长时间葡萄糖输注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24-48h意识障碍者意识清楚者口服15-20g糖类食品(葡萄糖为佳)给予50%葡萄糖液20-40ml静推,或胰高血糖素0.5-1mg肌注每15min监测血糖1次

36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的预防糖尿病的综合管理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治疗路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糖尿病的特殊情况目录37

37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38注*:毛细血管血糖

382型糖尿病高血糖治疗路径39一线药物治疗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二线药物治疗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DPP-4抑制剂三线药物治疗基础胰岛素/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四线药物治疗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基础胰岛素/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治疗路径备选治疗路径如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7.0%,则进入下一步治疗

39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HbA1c>9%或FPG>11.1mmol/L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基础+餐时胰岛素每日1-3次注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预混胰岛素每日2-3次或或40

40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的预防糖尿病的综合管理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治疗路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糖尿病的特殊情况目录41

4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ketoacidosis,DKA)42定义DKA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诱因急性感染、胰岛素不适当减量或突然中断治疗、饮食不当、胃肠疾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创伤、手术、妊娠、分娩、精神刺激等。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有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症状加重失代偿阶段: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头痛、烦躁、嗜睡等症状,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气味)进一步发展:严重失水现象,尿量减少、皮肤粘膜干燥、眼球下陷,脉快而弱,血压下降、四肢厥冷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终至昏迷实验室检查尿糖、尿酮体:阳性或强阳性血酮体多在3.0mmol/L以上血糖升高,一般在16.7~33.3mmol/L,超过33.3mmol/L多伴有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或肾功能障碍血钾水平在治疗前高低不定;血尿素氮和肌酐轻中度升高,一般为肾前性诊断对昏迷、酸中毒、失水、休克的患者,要想到DKA的可能性诊断为DKA:尿糖和酮体阳性伴血糖增高,血pH和/或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

42单有酮症者,需补充液体和胰岛素治疗,持续到酮体消失DKA需要积极治疗胰岛素: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0.1U/(kg·h)第1个小时内:血糖下降不明显,脱水纠正,胰岛素剂量可加倍每1~2h测定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血糖降至13.9mmol/L:胰岛素减量至0.05~0.10U/(kg·h)补液:先快后慢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钾<5.2mmol/L可静脉补钾血pH<6.9时,补碱至7.0以上去除诱因和治疗并发症预防: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预防和及时治疗感染及其他诱因,加强糖尿病教育,增强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对DKA的认识,是预防DKA的主要措施,并有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DKA的治疗和预防43

43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yperglycemichyperos-molarstatus,HHS)44定义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严重高血糖而无明显酮症酸中毒、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脱水和意识障碍为特征,死亡率为DKA的10倍以上临床表现主要有严重失水和神经系统两组症状体征起病常常比较隐匿实验室检查尿比重较高,尿糖呈强阳性,尿酮阴性或弱阳性,常伴有蛋白尿和管型尿血糖>33.3mmol/L血钠>155mmol/L血浆渗透压显著增高是HHS的重要特征和诊断依据,一般在350mOsm/L以上血尿素氮、肌酐和酮体常增高,多为肾前性。血酮正常或略高诊断血糖≥33.3mmol/L有效血浆渗透压≥320mOsm/L血清碳酸氢根≥18mmol/L,或动脉血pH≥7.30尿糖呈强阳性,而尿酮阴性或为弱阳性

44治疗积极补液,纠正脱水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控制血糖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去除诱因和治疗并发症预后:HHS的预后不良,死亡率为DKA的10倍以上,抢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高龄严重感染重度心力衰竭肾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HHS的治疗和预后45

45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的预防糖尿病的综合管理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治疗路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糖尿病的特殊情况目录46

46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47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75gOGTT血糖(mmol/L)空腹≥5.1服糖后1h≥10.0服糖后2h≥8.5注:1个以上时间点高于上述标准可确定诊断

47尽早诊断,尽早管理,1~2周就诊1次糖尿病教育妊娠期间的饮食控制标准:保证孕妇和胎儿能量需要,又能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实行少量多餐制,每日分5~6餐鼓励尽量通过血糖自我监测检查空腹、餐前血糖,餐后1~2hPG及尿酮体避免使用口服降糖药,通过饮食治疗血糖不能控制时,使用胰岛素治疗尿酮阳性时,应检查血糖,如血糖正常,考虑饥饿性酮症,及时增加食物摄入,必要时在监测血糖的情况下静脉输入适量葡萄糖,若出现酮症酸中毒,按酮症酸中毒治疗原则处理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每3个月进行一次肾功能、眼底和血脂检测加强胎儿发育情况的监护,常规超声检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分娩方式:无特殊情况可经阴道分娩,如合并其他的高危因素,进行选择性剖宫产或放宽剖宫产指征分娩时和产后加强血糖监测,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妊娠期间糖尿病的管理48

48目前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仍以1型为主,但2型糖尿病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分型包括1型糖尿病:为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2型糖尿病成年起病的青少年糖尿病(MODY):特定的基因缺陷,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他类型糖尿病:包括胰高糖素瘤、嗜铬细胞瘤、生长抑素瘤等以及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的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主要类型49

49鉴别点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起病急性起病,症状明显缓慢起病,症状不明显临床特点体重下降肥胖多尿较强的2型糖尿病家族史烦渴,多饮有高发病率种群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酮症常见通常没有C肽低/缺乏正常/升高抗体ICA阳性阴性GAD阳性阴性IA-2A阳性阴性治疗胰岛素生活方式、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存几率高并存几率低青少年1型和2型糖尿病鉴别要点50

50谢谢!

51THANKYOUSUCCESS2022/10/2052可编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