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公司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研究

l 公司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研究

ID:9488539

大小:6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1

l 公司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研究_第1页
l 公司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研究_第2页
l 公司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研究_第3页
l 公司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研究_第4页
l 公司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l 公司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L公司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研究-->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1)行业发展背景目前,我国碳排放量居全球第一,能源供给主力为化石能源,煤炭消费占比64.4%。这种严重不合理的能源供应结构直接导致了现阶段备受公众关注的雾霾等环境问题。同时,中国已通过2015年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向世界宣布减少碳排放目标。为了实现排放目标、改善生存环境,改革现有能源供应结构、建设清洁环保能源供应体系迫在眉睫。核电因其清洁、经济、环保,可有效替代化石能源。在核电发展形势看好的今天,核电的质量和安全备受公众关注。(2)公司及项目概

2、况L公司建立于2006年,是H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单位。公司现有员工1367人。H核电站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分两期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一期工程4台机组采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PR1000核电技术,二期工程2台机组采用ACPR1000核电技术。自商运以来,H核电站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营,各项指标状况良好,为优化东北地区能源结构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截至2016年6月,L机组投资建设及发电情况如表1.1:.............................1.2研究内容及方法1.2.1研究内容本篇论文主要从以下章

3、节研究L公司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情况。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章,核电质量管理基本理论。收集查阅国内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与持续改进理论、运行现状资料,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方法,为研究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L公司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根据L公司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对L公司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了公司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后续持续改进提供

4、可行建议。主要问题包括:体系持续改进动力不足;管理者对管理评审和管理者自我评估认识不足;监查与监督有效性有待加强;体系文件质保审查实效性有待加强;纠正和预防措施、文件审查发现问题等质量数据库建立和统计分析工作不完善。第四章,提升运行阶段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有效性相应措施。针对以上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持续改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的相关原理和方法提出解决方法。体系持续改进动力不足;管理者对管理评审和管理者自我评估认识不足;解决方法:提升管理者对“管理评审和管理者自我评估”活动的认识和重视度。(领导作用)内审/监查、

5、监督有效性存在不足;解决方法:重视内审/监查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内审/监查有效性。(戴明14点之一做好培训)体系文件质保审查实效性有待加强;解决方法:利用PDCA质量管理改善模型策划专项活动,提高文件审查有效性。(戴明环PDCA)纠正和预防措施、经验反馈数据库建立和统计分析工作尚未开展或不完善;解决方法:优化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数据库,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作为体系改进的输入。(电子信息系统、统计分析工具运用)..............................2核电质量管理基本理论2.1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及标准2.1.1质

6、量管理发展阶段质量要求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操的质量管理、工长的质量管理、检验员的质量管理、统计方法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质量保证六个阶段,如图2.1质量保证的发展历史。质量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产生。(1)操的质量管理阶段在工业革命之前,受生产力限制,主要借助操自身能力来控制质量,即“操的质量管理”。(2)工长的质量管理阶段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出现了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提出工长对质量的重要作用,提倡由工长负责质量,即所谓“工长的质量管理”。(3)检验员的质量管理阶段始于1940年之前,

7、许多企业安排专职检验员负责质量检查,即开始“检验员的质量管理”阶段。(4)统计方法质量控制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技术含量提高、高投入、高产出,如何控制大批量生产产品质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军需品的大批量生产,日益暴露出当时的质量检验工作的弱点。1926年美国朱兰博士创造了“控制图法”,用于分析质量,即以数理统计方法作为工具,对质量作动态分析,并指导科学方法进行抽样检验,在发现废品的前兆时就应进行分析改进,即开始“统计质量管理”阶段。(5)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产品质量已不能完

8、全通过过程质量控制来实现。1961年美国的菲根堡姆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视质量全过程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根据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制定规程、标准、程序和细则进行事先控制和预防,在实施过程中反馈信息、发现并纠正缺陷和不符合性。(6)质量保证阶段好的产品质量是供需双方共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