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

ID:13461852

大小:4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2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_第1页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_第2页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_第3页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_第4页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零余者又称“多余人”,在大家笔下的零余者更是数不胜数。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孔乙己,还有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等。但是敢于对零余者的内心大胆剖析的也只有郁达夫了。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大多数为失意落魄的五四知识分子。从他的字里行间里我们能触摸到零余者内心深处的灵魂,倾听他们灵魂深处的呼声。郁达夫将他们内心的孤独,寂寞,透明,脆弱,敏感,绝望,无助,矛盾,无奈,自叹与自怜都表达的淋淋尽至,这就是郁达夫笔下的一群有着浓厚悲剧色彩的零余者。他们被社会抛弃在黑暗的角落里,他们有的想自救却无力自拔,

2、有的是以麻木的受命运的摆布,有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总的来说郁达夫笔下的领域这就是一群悲剧色彩浓厚却内心彷徨不安的可悲人!  关键词:多余矛盾无能郁达夫零余者   零余者,亦称“多余的人”或“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最早的零余者形象是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而零余者这一称谓的流行,主要是在屠格涅夫的《零余者的日记》出版之后。而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则是一群有心自救却无能为力,最后被社会遗弃的悲剧人物形象。但是他们身上有着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他们都是很真实的,如在《沉沦》中“他”

3、发自心底对真爱的呼唤,如《茑萝行》中的“他”对旧式婚姻的不满的一种表现;他们还是偾世嫉俗,如《杨梅烧酒》中不满当时中国社会而几乎失态的痛骂。《春风沉醉的晚上》中谁对女主人公凄惨境遇的同情与怜悯,就是因为他们有着这么美好的一面他们才会不融于当时的社会,到最后往往都遭到了遗弃背叛,所以他们的悲剧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零余者们的内在因素 1“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大多都是情感上那些往往不得志的人。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我所要求的

4、就是爱情!”2“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 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的。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沉沦》中的“他”就是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心境就是很孤独的,而且又是被日本所唾弃的一个国家的人民,所以又在无形之中自卑之心又笼罩在了这个青年身上。3“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4“上课的时候,他虽然坐在全班学生的中间,然而总觉得孤独的很。在稠人广众之中感觉得的这种孤独

5、倒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得的那种孤独还要难受。”5“可怜你这清影,跟了我二十一年,如今这大海就是你的葬身之地。我的身子,虽然被人家欺辱,我可不该累你也瘦弱到这地步的。影子呀影子,你饶了我罢!”“他”又何尝不渴望得到和追求着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的爱情,但是就是因为他的身份和他所来自的国家让他受到了无限的排挤,他的热情被那些人随地的丢弃和侮辱,他不甘沉沦可最后还是自甘堕落的走向绝望和死亡。情感一直是《沉沦》的主人公所追求的和渴望的,因为没有办法在面临着现实,只能把自己所进一个狭窄的空壳里只有爱情才是他当时唯一的救赎。“他”对爱情

6、的渴望并非只是因为性苦闷所造成的,还有在异国他乡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被人排挤,所以他只有爱情了。而郁达夫的作品都是长于抒发感伤情怀的表现他是一个“自我”的作家,是有所不幸有所苦闷极大大发作的性情中人和浪漫主义者。所以说郁达夫的不同的作品中不同的人物都或多或少的折射到了郁达夫本人的身影。6“像这样的一位奶水不足的母亲,而又喂乳不能按时,杂食不加限制,养出来的小孩,哪里能够强健?我还长不到十二个月,就因营养的不良患起肠胃病来了。一病年余,由衰弱而发热,由发热而痉挛;家中上下,竟被一条小生命而累得精疲力尽;到了我出生后第三年的春

7、夏之交,父亲也因此以病以死;在这里总算是悲剧的序幕结束了,此后便只是孤儿寡妇的正剧的上场。”童年的郁达夫是沉默孤苦的孩子,过早的失去父母的爱,对幼小的他及以后的成长又带来了多大的阴影呢!如果说药物用来医治人类肉体,那么爱就是救赎灵魂的良药。而郁达夫笔下零余者所渴望的爱,如果人们只理解成狭隘的肉欲那未免太肤浅了一些,他们所渴望的爱是一种精神之爱,给予他们灵魂内心的安慰。是在他们最孤独无助时给他们的内心的一种慰藉一种安慰。这种爱对于他们零余者来说就是及时雨就是救命的稻草,所以往往这些零余者们就会沉溺在这种爱中无法提拔,所以这

8、些零余者们为了这种爱,可以连知识,名誉金钱甚至连他们的任命都可以抛弃不要,但是他们抛弃了这一切他们的身上还剩下什么?他们又要拿什么去爱他们想爱的人,他们又凭什么得到他们的所渴望的爱呢?因为爱情的维持一定是在一些经济基础上建立而成的,如果你连生命金钱都不要的话你又如何可以保证你爱人的生活和生存。“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