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

论述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

ID:22056809

大小:6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6

论述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_第1页
论述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_第2页
论述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_第3页
论述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_第4页
论述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述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述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姓名薄琳学院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1134001272208指导教师夏老师2013年10月..论述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摘要:零余者又称作多余人,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延伸和演变,但中国的零余者形象又带有很鲜明的中国色彩。在中国文坛上,对塑造零余者形象成就最大的当属郁达夫了。本文重点探讨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形象特征,通过联系郁达夫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探究他笔下“零余者”形象产生的根源,并分析“零余者”的时代价值。【关

2、键词】零余者郁达夫苦闷矛盾反封建在郁达夫自传中有这样几段话:“远远地城外河边,有几点灯火,看得出来,大约紫蓝的天空里,也有几点疏星放起光来了吧?大道上断续的有几乘空马车来往,车轮的踱踱踱踱的声音,好像是空虚的人生的反响,在黑暗寂寞的空气中散了。我遵了大道,以几点灯火作了目标,将走近西直门的时候,模糊隐约的我的脑里,忽然起了一个霹雳。到这时候止,常在脑里起伏的那些毫无系统的思想,都集中在一个中心点上,成了一个霹雳,显现了出来。‘我是一个真正的零余者!’”【1】(P89)郁达夫在小说和散文中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一位位多愁善感的主人公形象。这

3、些主人公就是郁达夫那篇散文中提到的零余者形象。他们是五四时期一些迷茫的小知识分子,遭受社会的排挤、无力把握自身的命运。但他们不会向社会屈服,而是用自己偏激的态度来应付自身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生活之艰难困苦、比如爱情婚姻问题等等。不过大都结局悲惨。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而不仅仅是零余者自身的悲哀。郁达夫对这些零余者形象的塑造,其实是对自身困境的叙述。作品中的人物其实和作者一样十分清楚自己的境遇,只是他们无力改变。所以,作者只能以塑造零余者形象来拷问自己的灵魂。..零余者形象几乎成了郁达夫先生所有作品里的主角,无可非议。零余者最初来

4、自于俄国文学,也被称为多余人。最早的零余者形象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零余者这一称呼的流行在屠格涅夫《零余者的日记》出版之后。而正是郁达夫最早把多余人译作零余者。于是开始了他自己对零余者的再塑,他有一篇散文题目便是《零余者》,他的一系列小说的主人公虽未直接被称为零余者,但确是一个个漂泊的零余者。郁达夫在散文里这样描述零余者形象,“袋里无钱,心头多恨”,“过着无聊的日子”,“我的确是一个零余者,所以对于社会是完全没有用的”。这样的零余者是所有接触过郁达夫作品的人无法忘却的形象。提到郁达夫,便不能不提到零余者形象。作品中带有自传色彩的

5、零余者已然郁达夫自身的代名词。不知从何时起,他与他们早已合二为一。一、郁达夫小说里“零余者”的形象特征郁达夫的笔下,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零余者”,如《沉沦》中的“他”,《南迁》中的“伊人”,《茫茫夜》和《风铃》等篇中的于质夫,《过去》中的李白时,《迷羊》中的王介成……这些“零余者”形象在世界文学画廊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结合郁达夫的小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零余者”的形象特征。(1)生活困顿,在死亡线上挣扎  ..经济是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似乎总是与贫困和厄运联系在一起。如五四时期鲁迅先生笔下的孔已己,他死掉

6、了却还欠咸亨酒店的十九文钱没有还,魏连姝虽经历了孤独的奋斗,但在失业后只能出卖自己的灵魂。郁达夫笔下的知识分子也一样,始终摆脱不了贫穷的阴影。郁达夫深信“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 三岁丧父,家境窘迫,少年时期,在国内多处上学,后又随哥哥到日本求学,生活一直捉襟见肘。所以,他笔下的主人公几乎全都是一些生活贫困者。从处女作《银灰色的死》中的Y君,到《茑萝行》中的“我”《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我”到《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的郑秀岳和吴一粟,他们都是在贫困中挣扎的青年知识分子。《银灰色的死》中的Y君借住在朋友家里,没有火钵,也没有生气。Y君深

7、夜里不想回到那里去,只想到上野的火车站去,因为那里生着炉火,可以免费烤火。小说中多次提到主人公在清点自己的腰包:“还有五元钱剩在那里”几本旧书卖了“九元多钱”......而吃饭、送礼等具体的事宜就迫不及待地等在那里了。而《零余者》这样写道:“啊啊,我读书学术,到了现在还不能做出一点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就是这几块钱……还是昨天从母亲那里寄出来的,我对于母亲有什么用处呢?我对于家庭有什么用处呢?……甚至于面对凄苦善良的陈二妹,“我”也只能表现出经济上的无助。还写道:“我的劳动成果,第一次得来的五块钱已经用去三块了,连我原有的一块多合起来,付房

8、钱之后,只能剩下二三角小洋来,如何是好呢?”[2] (P23)《茑萝行》中的主人公“我”面对严峻的现实,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我”“身边值钱的衣服器具已经典当尽了”;“我”在贫苦中竭力要保住给妻子事先买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