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中医ppt

头痛-中医ppt

ID:21888995

大小:1.96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10-20

头痛-中医ppt_第1页
头痛-中医ppt_第2页
头痛-中医ppt_第3页
头痛-中医ppt_第4页
头痛-中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头痛-中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头痛刘桑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一、概述2定义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今天所讨论的头痛主要是内科杂病范围内,以头痛为主要症状者,而非其他疾病出现的兼证。3定义指由于外邪上犯,阻遏清阳,或内伤导致气血逆乱,脑失所养所引起的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也是一个常见症状。4历史沿革本病源于〈素问·风论〉,有“脑风”,“首风”之名,认为乃外在风邪寒气犯于头脑而致.〈东坦十书〉指出外感与内伤均可引起头痛,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还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为头痛分经用药创造

2、条件。〈丹溪心法〉认为头痛多因痰与火。〈证治准绳·头痛〉说:“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新久去留之分。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猝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不止不常,愈后遇触即发也。5二、病因病机头痛之病因多端,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诸阳之会、清阳之府、髓海所在五脏精华之血、六府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6二.病因病机头痛病因外感感受外邪风挟寒邪风挟热邪风挟湿邪内伤情志失调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饮食劳倦及体虚久病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7感受外邪:邪气上犯巅顶,清阳之气受阻,气血凝滞,而发头痛。情志失调:肝失条达,气郁阳亢,或肝郁化火,阳亢火生,上扰清窍而发头痛。失天不足或房事

3、不节:肾精久亏,脑髓空虚,则会发生头痛。若阴损及阳,肾阳虚弱,清阳不展,亦可发为头痛,此类头痛临床较为少见。饮食劳倦及体虚久病: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或病后正气受损,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可致头痛的发生。若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遏清阳,上蒙清窍而为痰浊头痛。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致气血滞涩,瘀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发为头痛8三.辨证要点1.详细询问病史,辨别致病之因。外感头痛——以突然而作,其痛如破,痛无休止为特征,其痛多以挚痛、跳痛、灼痛、胀痛或重痛为主;内伤头痛——以缓慢而病,痛势绵绵,时痛时止,长久不愈为特征,其痛多以空痛、隐痛、昏痛,遇劳或情志刺激而作与加

4、重为主。2.注意头痛之久暂,疼痛的性质、特点及部位。按部位中医有在太阳、阳明、少阳,或在太阴、厥阴、少阴,或痛及全头的不同。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在前额及眉棱骨等处;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9四、诊断标准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等。头痛发作形式可为突然发作,或缓慢起病,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疼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内伤头痛者常有饮食、劳倦、

5、房事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检查:应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脑脊液、脑电图检查,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颅脑CT和MRI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明确诊断。10五.鉴别诊断头痛与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二者对比,头痛之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方面,眩晕则以内伤为主。临床表现,头痛以疼痛为主,实证较多;而眩晕则以昏眩为主,虚证较多。真头痛与一般头痛:真头痛一名首见于《内经》,为头痛的一种特殊重症,多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持续不解,阵发性加重,手足逆冷至肘膝,甚至呕吐如喷,肢厥、抽搐,本病凶险,若抢救不及时可迅速死亡,常见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危象、SAH等。应与一般头痛区别。11六.治疗

6、原则外感者:主以疏风,兼以散寒、清热、祛湿内伤者——虚者以滋阴养血,益肾填精;实证当平肝、化痰、行瘀;虚实夹杂者酌情兼顾并治。12七.辨证论治(一)外感头痛-风寒证主证:头痛时作,痛连项背,兼有风寒表证,证见畏风、恶寒,多有面部受凉史,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治则:疏风散寒止痛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13七.辨证论治(一)外感头痛-风寒证针灸治疗:处方:风门、列缺、风池、合谷、大椎,前头痛加上星、阳白;偏头痛加率谷、太阳,后头痛加天柱、后顶;若寒邪侵犯厥阴经者,加大敦灸之。针用泻法,大椎、风门可加拔火罐。方义:风门、列缺、风池—解表散寒,疏风止痛合谷—大肠经原穴,解表发法大椎—诸阳之会

7、,针后加罐能疏通头部阳气14七.辨证论治(一)外感头痛-风热证主证: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兼有风热表证,证见发热、咽痛、口干、口苦、苔薄黄、脉浮数。多继发于感冒发热,中耳炎、邪龈肿痛之后,伴耳后疼痛。治则:疏风清热和络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15七.辨证论治(一)外感头痛-风热证针灸治疗处方:率谷、风池、太阳、合谷,大便秘结加支沟、天枢、内庭。针用泻法,太阳点刺放血。方义:率谷—足少阳、太阳二经会穴风池—泻法太阳—点刺放穴合谷—清热镇痛疏风清热16七、辨证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