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的临床疗效

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的临床疗效

ID:25222598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的临床疗效_第1页
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的临床疗效_第2页
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的临床疗效_第3页
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的临床疗效_第4页
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的临床疗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的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的临床疗效李丽萍刘莎利陈前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眼科,云南玉溪653100[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9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显微外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间接眼镜下的传统外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一次性复位成功率、随访患者视力恢复情况以及裂孔封闭率。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中一次性复位成功患者41例,成功率为91.11%,对照组45例患者中一次性复

2、位成功患者32例,成功率为71.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观察组治疗后平均视力为(0.3±0.13)°,裂孔封闭率为88.89%,对照组治疗后平均视力为(0.2±0.11)°,裂孔封闭率为66.6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外路手术方法,显著改善了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jyqkent)是指患者的视网膜神经上皮与其色素上皮分离开来,该病是眼科临床较为

3、常见的一种致盲性眼病,通常按发病原因不同可将其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DetachmentofRetina)、牵拉性视网膜脱离(TractionalDetachmentofRetina)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ExudativeDetachmentofRetina)[1]。其中临床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主要是由玻璃体牵引或者视网膜萎缩变性形成视网膜神经上皮全层裂孔,再加上患者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作用,从而导致液化的玻璃体经过裂孔进入患者的视网膜下最终形成视网膜脱离[2]。该

4、病临床上患者通常可出现飞蚊症、闪光感、中心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临床症状[3]。临床上该病的治疗以尽早手术治疗为主,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研究中90例均为该院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全部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年龄在17~73岁,平均年龄(46.5±3.8)岁,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其中脱离范围1、2、3象分别有15、20、

5、10例;对照组患者45例,年龄在19~70岁,平均年龄(46.8±4.0)岁,其中男性22例,女性患者23例,其中脱离范围1、2、3象分别有14、21、10例。本研究获得了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征得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签署了治疗协议知情书。1.2治疗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裸眼视力检查、矫正视力检查、眼压、眼B超、电脑视野检测等常规检查,并采用裂隙灯显微镜下(沪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2221079号)配合三面镜、前置镜详细检查患者视网膜脱离以及玻璃体的具体情况。同时详细记录每个患者裂

6、孔形态、裂孔大小、裂孔数量、裂孔位置(包括与角膜缘距离及其钟点),以及病灶变形区的范围和位置等。全部患者手术前采用普鲁卡因(国药准字H61021844)行眼部轮匝肌和球后的局部麻醉,术中开睑之后给患者补充球结膜下浸润麻醉。沿患者角巩缘剪开球结膜,对照组患者在普通照明下采用间接检眼镜完成传统外路手术操作,对患者进行穿刺放液时选择患眼视网膜下积液最高的地方所对应的巩膜部位,利用可吸收的缝合线对巩膜的裂孔对应位置进行定位,固定缝合线,术者采用间接检眼镜对裂孔位置进行核实。对于非直视下冷凝裂孔患者所对应的

7、巩膜,采用裂孔冷凝包绕一圈。之后放置硅胶块,采用缝合线进行固定。术者夹住缝合线并轻轻上顶,再次通过间接检眼镜对裂孔位置进行核实,必要时可进行微调整。观察组患者显微外路手术进行治疗,手术主要过程如下:在患者的患眼视网膜脱离的大致范围内直肌下方部位距角巩缘约10mm左右处进行穿刺,在排出眼内积液后缓慢进行推压,从而促进视网膜下残留的液体完全排出。通过冷凝头在巩膜附近寻找裂孔,借助显微镜在直视状态下观察患者冷凝裂孔所对应的巩膜,直至找到网膜发白位置为止。安置硅胶块,采用缝合线进行固定。术者夹住缝合线并轻

8、轻上顶,术者在显微镜下对裂孔位置进行核实,如果需要可以进行调整。对于裂孔边缘的贴合欠佳患者可通过对玻璃体腔注射过滤空气,并对球结膜进行缝合。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抗感染处理,主要通过静脉或口服给予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等。同时对眼部采用链霉素(国药准字H21022196)、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11021028)和可的松(国药准字H14021552)进行局部滴眼液治疗。1.3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定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3±0.5)个月,随访主要内容包括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一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