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说明文阅读(一)基本知识3星

中考冲刺——说明文阅读(一)基本知识3星

ID:31607675

大小:42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5

中考冲刺——说明文阅读(一)基本知识3星_第1页
中考冲刺——说明文阅读(一)基本知识3星_第2页
中考冲刺——说明文阅读(一)基本知识3星_第3页
中考冲刺——说明文阅读(一)基本知识3星_第4页
中考冲刺——说明文阅读(一)基本知识3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冲刺——说明文阅读(一)基本知识3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说明文基本知识专题导入(表达方式连连看)(3分钟)那时,老家有很多的梧桐树,我也喜欢梧桐花的芬芳,这种花很平凡,像嗽叭花,白色中带着点紫意,拿在手里有一种淡淡的清香。中医认为,它性味苦、寒,能清热解毒。具有镇咳、祛痰和平喘的作用。许多年过去了,这种记忆如同光线一般,从时间的缝隙中缓缓地漏下,也许只有如我这般平凡的人还依稀记得这平凡的花。---《梧桐花》学生在阅读后自己思考说出划线句子和其它语句的表达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对表达方式有更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全面了解说明文做准备。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指介绍某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知识典例(知识加油站)(20分钟)知识点击!中考说明文考查知

2、识:1、能够概括出说明对象及其特点;2、能够分析说明层次及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3、能够运用相关语法知识和语境感知能力分析说明文语言;4、能够结合文中相关知识对链接材料进行合理解说。一、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二、说明文的类型:事物性说明文:说明事物平实说明文说明文说明对象说明文语言特点事理说明文:解说事理生动说明文三、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有两种: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

3、析事理。3、并列式:事物说明文的特点及作用常用并列式结构。4、因果式:用由果及因或由因及果的结构来说明。四、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五、常见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画图表、引资料、作诠释、摹状貌六、基础部分主要考查题型:1、文章开头事例有何作用;2、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文章围绕哪几方面来说明……;3、分析文章或段落的说明层次;【典例训练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小题。①中国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8000年。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②龙的形成历来众说纷纭。古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依赖于雨

4、水,雨水适度,牧草丰茂,谷物有成;雨水乏缺,叶草干枯,百谷旱绝;雨水过量,人畜受淹,农田泡汤。古人猜想一定有一个“神物”掌管着一切,它能兴云降雨、翻江倒海,在土壤干涸急需甘霖滋润时能够降下喜雨。于是一个集飞禽、走兽、水族及自然天象之精华于一身的虚拟组合……龙形成了。③龙这一虚拟出的神灵形象,其组合物象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是骆驼头、鹿角、虎眼、马齿、牛耳、蛇身、鲤鱼鳞、鹰爪、泥鳅尾。龙身如蛇,灵敏矫健;龙鳞如鱼鳞,井然有序;龙爪如鹰爪,扎实有力;龙角如鹿角,华美稳重。集如此多的优势于一身的组合自然是万物之灵,它的身上自然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人们将自己对身外世界的畏惧、疑惑、想象、依赖、崇拜等

5、,都贯穿、体现到龙的组合中了。龙成为灵异、祥瑞之物。古人把生物分成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及有翅之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龙是鳞虫之长,在百虫蠢动、疫病益发之时,龙出则百虫伏藏。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其间体现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审美感受和艺术情趣。④随时代的更替,龙的造型在不断变化。从我们能看到的汉代瓦当上的行龙、隋代赵州桥石栏板上的双龙、唐代铜镜背面的云龙、元代高足杯上的云龙、明代金冠上的升龙、清代皇帝玉玺上的蟠龙,当代吉庆嘉瑞的祥龙,不同时代龙的造型显示出不同的风采:汉代雄健豪放,隋唐健

6、壮圆润,元代成熟稳健,明清繁复华丽,而当代的祥龙,总是扬头挺胸、瞠目振鳞、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威武奋发。⑤除了能兴云降雨,使百虫伏藏,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封建社会皇帝头戴双龙戏珠金冠,身穿龙袍,手持龙钮玉印,自称真龙天子,希望拥有龙的威严、精神和本领。龙还具有出类拔萃,不同凡俗的文化象征意义。龙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们常常把那些志向高洁、行为不俗,很有本事、有成就的人称为“龙”。⑥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黄帝、炎帝等中华民族的始祖都是“龙子”。自然,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也就是“龙的传人”了。1、本文②~⑤段是从龙形成的原因、龙的形象形成的过程、________、___

7、_____几方面介绍中国龙的。(2分)答案:龙的造型变化龙的文化象征意义例二:阅读《中国园林》选段,完成第18~20题。①中国园林绝大部分四周都有墙垣,景物藏之于内。可是园外有些景物还要组合到园内来,使空间推展极远,给人以不尽之意,此即所谓“借景”。颐和园借近处的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景,每当夕阳西下时,在颐和园“真意亭”处凭栏,二山仿佛移置园中,确是妙法。②中国园林,往往大园包小园,如颐和园的谐趣园、北海的静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