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绪论

古代汉语绪论

ID:32739650

大小:4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5

古代汉语绪论_第1页
古代汉语绪论_第2页
古代汉语绪论_第3页
古代汉语绪论_第4页
古代汉语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绪论任务设置:(语-汉语-古代汉语)1.从幼儿学说话或你自己学习外语的经历说一下,什么事语言或者语言的要素?2.说一下什么是汉语?3.古代汉语的“古代”指什么时候?4.从自己的生活经验角度说一下“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引申问题“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一、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是指五四运动以前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因为口头语言无法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古代汉语,都是指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古代汉语(确切地说是古代文献语言)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

2、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如《诗》、《书》、《礼》、《春秋》、《老子》、《论语》、《荀子》等所使用的,以及后来历代作者仿古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如两汉诗文歌赋、唐宋散文等;一是自魏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如《世说新语》、唐代变文、禅宗语录、宋元话本、直到元明清的白话小说。这种语言的词汇、语法与现代汉语接近。前一种称作文言,后一种,我们称作古白话。高等学校古代汉语课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是文言而不包括古白话。二、汉语的历史发展阶段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汉语的发展变化,汉语的历史可以分为若干不同的时期。但对于汉语史的分期,各个学者

3、不尽相同。大家比较熟悉的,是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提出的分期。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期。(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吕叔湘什么是近代汉语?这涉及汉语史的分期问题。一种语言在某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就可以把这以前和以后分为两个时期。可是语言的演变只有通过书面记录才得以观察,而这又必然要受到用以记录语言的

4、文字的影响。汉语是用汉字记录的,汉字不是拼音文字,难以如实的反映口语。秦以前的书面语和口语的距离估计不至于太大,但汉魏以后逐渐形成一种相当固定的书面语,即后所说的“文言”。虽然在某些类型的文章中会出现少量口语成分,但是以口语为主的“白话”篇章,如敦煌文献和禅宗语录,却要到晚唐五代才开始出现,并且一直要到不久之前才取代“文言”的书面汉语的地位。根据这个情况,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为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是比较合适的。至于现代汉语,那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不能跟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鼎足三分。(《近代汉语指代

5、词·序》)又说:我们的看法是,现代汉语只是近代汉语的一个阶段,它的语法是近代汉语的语法,它的常用词汇是近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发展而已。(《近代汉语读本·序》)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40~44页。上古期:商、周、秦、汉为上古期;中古期:六朝、唐、宋为中古期;近代期:元、明、清为近代期;现代期:五四运动至今为现代期。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绪论》,语文出版社,1992年。远古汉语(或前期上古汉语):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上古汉语:周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近古汉语:宋元以后到

6、鸦片战争;早期现代汉语:鸦片战争到“五四”是一个过渡阶段。...三、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性质:古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既属基础理论课,又属工具课。任务:一方面,它要较系统地使学生掌握关于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通过对这一具体语言的学习,提高学生语言科学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它要在这些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使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文言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基本内容:古代汉语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古汉语基础知识的介绍;一是文选阅读。文选部分的设置旨在增强学生

7、对古汉语的感性认识。基础知识部分的设置旨在增强学生对古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训诂、诗词格律、修辞以及文体等方面的理论认识。理论知识是前人对古汉语各种语言现象和规律的总结,学习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古汉语的特点和规律,举一反三,加快学习速度。四、小学(通论)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古称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因儿童入小学先学文字,故名。隋唐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汉书·艺文志》:“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隋书·经籍志》始以有关

8、研究文字、训诂、音韵著作备于小学。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太炎先生曾教我小学。”(1)《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小学”与“大学”相对,是指为贵族子弟而设的初级学校。(2)西汉:文字学。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在《七略》一书中首先把周秦以来的字书及“六书”之学称为小学。(由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