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20 古代史专题探究(命题猜想)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高考专题20 古代史专题探究(命题猜想)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6281855

大小:255.6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08

高考专题20 古代史专题探究(命题猜想)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高考专题20 古代史专题探究(命题猜想)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高考专题20 古代史专题探究(命题猜想)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高考专题20 古代史专题探究(命题猜想)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高考专题20 古代史专题探究(命题猜想)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20 古代史专题探究(命题猜想)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专题【重点知识梳理】主题一 如何把核心素养渗透于命题之中一、时空观念——利用时间带形式认识分封宗法制的演变历程例1、“三代”姓氏分而为二。“姓”源于母系氏族,多带“女”旁。“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姓氏合而为一。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这一变化反映(  )A.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B.女权社会为男权社会所取代C.民族大融合促进姓氏的发展D.国家的统一使姓氏走向规范【答案】A二、唯物史观——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

2、理认识中国与希腊文明的差异中国希腊链接点类型大河文明海洋文明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等都是与农耕文明相适应的;希腊的直接民主制、人文主义思想等都是与工商业文明相适应的政治中央集权制直接民主制经济农业发达工商业发达思想儒家思想人文主义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古代中西方思想家关于法律与教化关系的思考思想家主张思想家主张孔子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苏格拉底不论是真理的持有者,还是美德的富有者,最后都必须是法律的服从者孟子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

3、以自行柏拉图人们必须为他们自己制定法律并在生活中遵循法律,否则他们会无异于最野蛮的野兽荀子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亚里士多德对已成立的法律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西方思想家关于法律的主张,并分析形成这些主张的时代背景。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张:中国:礼刑结合,以礼为主;人治

4、优于法治。西方:尊重法律权威;法律应符合道德规范;法治优于人治。背景:中国:社会巨变,礼制崩解,需重建社会秩序;士阶层兴起,为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方案。2.史料的辨析与判断史料的价值——《旧唐书》与《新唐书》关于“玄武门之变”的叙述例5、针对“玄武门之变”这一史实,《旧唐书·高祖本纪》中写道: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同谋害己,率兵诛之。而《新唐书·高祖本纪》中则写道:庚申,秦王世民杀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两种不同的叙述反映了(  )A.文字史料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B.文献记录能够还原全部历

5、史真相C.历史事实是由历史叙述呈现的D.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答案】A3.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历史叙述——影视艺术与历史的真实例6、完全脱离历史事实而胡编乱造的“伪历史剧”“穿越剧”流行,引起了历史学者的批判和担忧。下列情节均摘自时下热门电视剧,其中可能有一定历史依据的是(  )A.汉文帝宠臣邓通因经营铸币而致富B.北宋士子章敦在家中温习四书五经C.西周商人孟孙纠贩卖青铜农具而发家D.北宋商人李汉章在广州销售汝窑瓷【答案】A【解析】汉武帝晚期才将铸币权收回中央,铸造五铢钱,故A项正确;四书五经是南

6、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故B项错误;商周时期农具仍然以木、石、骨为主,只有少量青铜农具,故C项错误;汝窑瓷出现于北宋晚期,为宫廷御用瓷器,不可能在市场上流通和贩卖,故D项错误。五、家国情怀例7、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答案

7、】A【解析】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利的一项制度,并由此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这体现了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故A项正确。热考点四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例4、孔子提出“为政以德”“重义轻利”;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由此可见,两位先哲的相似点是(  )A.批判精神B.自由观念C.加强个人修养D.公民意识【答案】C热考点五 “一带一路”倡议例5、下图是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纹锦。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欧洲,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

8、,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该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B.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C.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D.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答案】C热考点六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例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古代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