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22 现代史专题探究(命题猜想)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高考专题22 现代史专题探究(命题猜想)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7419217

大小:299.32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5-23

高考专题22 现代史专题探究(命题猜想)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高考专题22 现代史专题探究(命题猜想)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高考专题22 现代史专题探究(命题猜想)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高考专题22 现代史专题探究(命题猜想)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高考专题22 现代史专题探究(命题猜想)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22 现代史专题探究(命题猜想)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专题【重点知识梳理】主题一 如何把核心素养渗透于命题之中一、时空观念1.运用时间带方式描述和掌握史事——世界经济由无序趋向有序的历程(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2)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3)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4)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5)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

2、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例1、《西方文明简史》中用“两个‘协定’改变经济世界”作为章目,评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二战后,经济世界的“改变”主要是指(  )A.西方国家居于经济主导地位B.建立起制度性的经济协调机制C.消除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壁垒D.出现倡导自由贸易的经济思想2.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合理论述历史主题——近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历程(1)16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欧洲是世界政治、经济中心。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确立并不断完善。经济上,随着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政治上,二战后西欧、日本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经济上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4)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以及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例4、下表为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单位:10亿美元)。据此可知美国政府政策调整的依据是(  )内容1982年1983年1984年医疗、社会保险3.54.85.9医疗、住房补贴11.21

4、.7其他项目21.829.735.3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B.“经济复苏”局面的出现C.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失灵D.“福利国家”政策的破产【答案】C【解析】根据题中的表格数据可知,《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决定在1982、1983、1984年削减医疗、社会保险、住房补贴,并且削减的数额逐年增加,1973年的美国经济“滞胀”局面的出现,说明凯恩斯主义理论(国家干预经济)的失灵,因此美国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3.联系与发展,继承与创新——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1)从思想路线上看: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

5、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从道路选择上看:正如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样,邓小平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巨大成功后再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符合中国的国情。(3)从统一战线上看: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同样,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统一战线。例5、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他们的观点,事实上是

6、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搬就行了。要不然,就说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当时这一讲话的现实意义是(  )A.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C.有利于打破“右”的思想的禁锢D.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的锐利武器【答案】D三、历史解释1.从多角度解释史实不同的理由和表现——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项目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建立在

7、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农民只享有经营和使用权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生产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础建设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展后果不同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弱,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例6、从1957年到1978年,中国农村的一个生产队未能向国家交售1斤粮

8、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却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