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校本研修活动记实(学分认定).doc

教师校本研修活动记实(学分认定).doc

ID:49640783

大小:9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02

教师校本研修活动记实(学分认定).doc_第1页
教师校本研修活动记实(学分认定).doc_第2页
教师校本研修活动记实(学分认定).doc_第3页
教师校本研修活动记实(学分认定).doc_第4页
教师校本研修活动记实(学分认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校本研修活动记实(学分认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校本研修活动记实一、校本办学是现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二、许多发达地区、发达国家,都把“校本办学”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重要课题来研究,而且研究的内容也惊人的相似:把办学的权利下移给学校,走以学校发展为本的道路。尽管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者对“校本”的概念和理论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但对这一课题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大部分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都有着一定的共识。如:1.学校是办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单位,学校应该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办学权限的矛盾,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摩擦力和阻力。2.学校工作人员是学校发展决策、参与和实施的主体,参与决策和实施的人员,应有权利和义务对决策和决策的实施负责。有决策权的人

2、不负责,负责的人无权决策,这是现代管理的大忌。3.校本办学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结构和过程。学校应该建立一种体制,保证学校各种利益的相关者(校长、教师、学生…)都应成为学校发展主体。4.我国现有的校本办学的理论和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不断完善校本办学的理论,提高校本办学的水平,是我国现代化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二、关注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今现代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在基本解决了对现代教育的理论认识,以及在不断提高对学校发展的基本建设的投入以后,关注学校内涵的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便成了实现建设现代化学校的关键所在。尽管许多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对教

3、育的未来和教育的现状,作了很深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然而,几乎是所有的理论家、实践家还是认为,学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学校的行动研究,是整体提高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关键所在。其中主要要素如:1.为学生的学习不断完善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设施、教学设备;2.为教师的专业化教育提供优越环境,有一支不断优化的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3.有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体系;4.建设与课程改革同步的学校课程体系;5.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质量;6.有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库;7.建设有深度底蕴、并不断生成着的现代学校文化;8.形成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如果一个学校的内涵发展有了可靠的体制保证,并已取

4、得成效,不断形成经验,这个学校在实现现代教育的道路上,就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这一基础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一般的“先进称号”“外观形象”等评价所不能比拟的。三、校本教研,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有效动因。办学的主体是学校,教学研究的主体更应该是学校。一所学校是否有教学研究的专业引领人员;一所学校的教学研究是否建立了稳定的体制保证;一所学校能否高质量地开展教学研究;一个学校的教师能否充分发挥自身和团体的能力,使教学研究不断产生绩效,…这一切,实际上不可争辩地说明,这所学校的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专业化的水平,进而必将体现这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因为我们所提倡的校本教研,有以下一些内涵:1.校本教研的

5、对象是学校中、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中发生的问题。本质上,校本教研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是研究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为学生服务。这些问题特征是:现实存在的;有针对性的;讲究实效的。2.教学研究的参与对象是教师、是学生,也可以请家长、专家。所以教学研究的过程是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互动过程。发挥团队作用的研究,才能称得上是现代教学中的“校本教研”,只有这样的校本研究才能产生效率;形成骨干教师群;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3.校本教研是一个过程,是学校校本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应该把校本研究看作是一个结果,更不应该把校本教研作为一种形式。这个过程包括

6、:理论提升、深化认识、寻找问题、分析解答、反思提高等环节,是一个良性的有效的循环圈。对校本教研的评价,也应该是注重研究过程的记述、反思和优化。正确认识校本研究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就能深刻领悟教育进入第二次超远发展——内涵发展的意义,才能尽快率先实现现代化。校本研修活动记实时间第1周地点办公室内容如何备课参加人员全体老师活动过程一、备课的目标要重实效。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传统的备课一是目标不正确、不实在,如很多教师的备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要么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合实际、不具体;二是目标多注重知识传授与获取,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果和学生行为的结果。这样的备课

7、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显然是无效或效益很低的。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备课的形式要合实际。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师独自一人或冥思苦想、或照抄参考资料,且必须每个过程,每句话都要用备课本写出来,“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尤其是教师上优质课、示范课总是把教案记熟,然后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