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教案.doc

黄鹤楼送别教案.doc

ID:55014129

大小:4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6

黄鹤楼送别教案.doc_第1页
黄鹤楼送别教案.doc_第2页
黄鹤楼送别教案.doc_第3页
黄鹤楼送别教案.doc_第4页
黄鹤楼送别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鹤楼送别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里小学课堂教师备课课题25黄鹤楼送别总课时数授课时间备课人徐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重难点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我的思考【教材解读】这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

2、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潜心会文的过程,应给足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世界,阅读品味,领悟内容,体验情感。通过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动情地读。补充部分送别诗,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阅读的积累,感受古诗的悠远流长,努力使课堂教学真实、朴实、扎实,让孩子真正学有所得。7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一、古诗导入:1.让学生从之前学过的古诗,回忆古诗《静夜思》,进而提起李白这一著名诗人。从古诗《春晓》,进而提起孟浩然这一著名诗人。2.师:看来大家真的学过了不少的古诗,而且都学得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李白和孟浩然的一个故事。二、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两遍。1.让学生质疑课题,并提出问题。2.学生自由提问题,相机解题。黄鹤楼在哪里?谁送别谁?教师板书:李白孟浩然3.教师介绍背景。李白年轻的时候住在湖北一代,和同住在那里的大诗人孟浩然结成

4、了忘年交。有一天,孟浩然决定“顺江东下,前往扬州”,李白就在黄鹤楼上为他“饯行”,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出示诗句,请学生质疑,并提醒学生:这篇课文是“文包诗”,大多数问题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三、初读课文1.提出要求:大声朗读,读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2.检查。出示容易读错的词:饯行 伫立 凌空 远眺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指名读,齐读。7请学生选择难读的句子互相读,互相纠正。四、再读课文,质疑解答。1.提出要求: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提出来。2.指名逐节朗读,学生质疑,教师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指导理解,相

5、机进行朗读指导,加深理解。重点指导:“饯行”,提醒学生注意形旁理解;    “俯临”,比较黄鹤楼和长江的高低理解;“飞檐”,看图理解;“比邻”,联系成语“比肩继踵”的“比”理解;“沙鸥点点”,画简笔画示意;“杨柳依依”,看图想象,说说感受即可;     “伫立”,联系上文“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理解;“脍炙人口”,教师解释月字旁和肉有关。五、诗文对照理解诗意,学习第一自然段。1.教师提问,读了文章,对于这首诗,你们读懂了哪些?2.学生回答。对于较难的“西辞”,教师画简笔画解释3.思考:课文的哪些语句表现了诗意?

6、用横线画出来。4.师引导学生初步明确诗意,及文包诗的特点。5.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六、指导写字:1.出示例字,指名观察,哪些字难写,该注意些什么呢?2、指名试说,师相机点拨并范写。3.学生结合注意点,自行描红和临写。师巡视指导。4.展示优秀作品,师生点评,提出要求。七、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家人听,请他们为你打分。2.完成习字帖,写好字,争取得“优”。7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

7、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难点: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一、扣文眼,轻轻走进惜别之境:1.古人说:相见时难别亦难,想象离别的场景,齐读课题。2.课文主要讲了谁送谁?在哪里送?送到哪里去?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吗?(引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名读。3.读着诗句,让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些句子?4.出示诗文,分组对照读。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板书:依依惜别二、自学课文,感悟离别:师述:“依依”在文中指留恋的样子,那“

8、依依惜别”就是说--你能读好他吗?(指导朗读)1.出示自学要求:对照古诗,默读课文并细细品味每个字词,哪些字眼让我们感受到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画出令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在旁边写下体会。再同桌相互交流一下。2.学生结合自学要求,进行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三、汇报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