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263外国法制史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

自考0263外国法制史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

ID:83562683

大小:167.37 KB

页数:76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139****0001
自考0263外国法制史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1页
自考0263外国法制史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2页
自考0263外国法制史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3页
自考0263外国法制史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4页
自考0263外国法制史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5页
自考0263外国法制史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6页
自考0263外国法制史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7页
自考0263外国法制史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8页
自考0263外国法制史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9页
自考0263外国法制史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自考0263外国法制史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目录第一章楔形文字法1第二章古印度法4第三章古希腊法7第四章罗马法10第五章日耳曼法14第六章教会法17第七章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法和商法20第八章伊斯兰法22第九章英国法24第十章美国法27第十一章法国法30第十二章德国法32第十三章日本法35 第一章楔形文字法一、单选题1.对楔形文字法的发现和认识始于20世纪初成功解读的出土石刻和()A.木刻B.铜器C.泥版文书D.纸草文书2.《汉穆拉比法典》原件现存()A.大英博物馆B.美国大都会博物馆C.法国卢浮宫D.德国国家博物馆3.《汉穆拉比法典》中阐明了法典的立法思想和立法目的的是()A.结语B.序言C.正文D.引言4.《汉穆拉比法典》中告诫后人要严守这部法典的部分是()A.序言B.正文C.结语D.附录5.古巴比伦实际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土地形式是王室土地和()A.贵族土地B.军人土地C.公社占有D.神庙占有6.《汉穆拉比法典》处刑最严厉的犯罪是()A.侵犯家庭罪B.侵犯财产罪C.宗教罪D.国事罪7.古代巴比伦国家的诉讼提起人是()A.国王B.法官C.检察官D.私人二、多选题8.制定《汉穆拉比法典》的背景有()A.消除法律的不统一B.灭除不法邪恶之人C.调整日益复杂化的财产关系D.扩大古巴比伦王国影响E.缓和自由民内部矛盾、稳定社会秩序9.《汉穆拉比法典》中借贷契约的标的主要有()1 A.土地B.房屋C.钱款D.谷物E.牲畜三、名词解释题10.楔形文字法11.楔形文字1 12.《乌尔纳姆法典》13.《汉穆拉比法典》————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对楔形文字法的发现和认识是从1900年对近东出土的石刻和泥版文字的解读成功开始的。2.答案:C解析:《汉穆拉比法典》的原文镌刻在一个约有2.25米高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称“石柱法”,成为流传至今的楔形文字法中最完整的一部成文法典。该法典现存于法国巴黎的卢浮宫。3.答案:B解析:《汉穆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1)序言部分主要以神的名义阐明了法典的立法思想和立法目的是为了“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公道与正义流传国境,并为人民造福”等,并用大量文字称颂汉穆拉比王的功绩,宣扬他是根据神的旨意来管理国家,统治人民的,集中表达了“君权神授”思想。(2)《汉穆拉比法典》正文共282条。(3)结语部分主要是告诫后人要严守这部法典,不得曲解、变更或废除它,并诅咒不遵守法典的人必将受到神意的惩罚。4.答案:C解析:《汉穆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结语部分主要是告诫后人要严守这部法典,不得曲解、变更或废除它,并诅咒不遵守法典的人必将受到神意的惩罚。故正确答案为C。5.答案:C解析:巴比伦长期实行土地公有制,在法律上国王对全部土地享有最高所有权,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则存在王室土地和公社占有土地两种形式。2 6.答案:B解析:《汉穆拉比法典》对侵犯财产罪规定得最多,处刑也最为严厉。《汉穆拉比法典》允许在一定场合,对所抓获的窃贼可以依法就地处死,而不必通过法院处理。ACD为干扰项,《汉穆拉比法典》规定的犯罪种类主要有:危害法院公正裁判罪、侵犯人身罪、侵犯财产罪和侵犯家庭罪。至于国事罪、宗教罪,《汉穆拉比法典》几乎没有涉及。故正确答案为B。2 7.答案:D解析:A选项,巴比伦国家的国王拥有国家最高司法审判权,排除。B选项,巴比伦国家的法官必须根据可靠的证据作出判决,排除。C选项为干扰项,排除。D选项,巴比伦国家的诉讼完全由私人提起。故正确答案为D。8.答案:ACE解析:制定《汉穆拉比法典》的政治经济背景:(1)巴比伦统一两河流域后,为巩固国家统一,消除地方上各自为政和法律不统一造成的混乱局面,要求制定一部通行于全国的统一法典。(2)社会经济生活以及人们之间的财产关系日益复杂化,客观上要求有相应的法律予以调整,以巩固和发展奴隶制经济。(3)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的尖锐化,要求从法律上限制高利贷者的专横,限制债务奴隶制,以缓和自由民内部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故本题选ACE。9.答案:CD解析:CD项,借贷契约的标的主要是钱款和谷物。签约后,贷与人把钱款或谷物交给借用人,至一定期限后,借用人将钱款或谷物连同利息一并还给贷与人。ABE项,买卖契约的标的是土地、房屋、牲畜及其他非禁止流转的财产,其中也包括奴隶。故正确答案为CD。10.答案:由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居民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以楔形文字镌刻而成的奴隶制法的总称。11.答案:楔形文字是公元前2700年前后起源于古代两河流域南部的一种古老文字,由苏美尔人发明。因这种文字是用削尖的芦苇秆、木棒或骨针等特别书写工具在泥版上刻画而成,字划先重后轻,以三角顿点延伸而成笔直的楔形,故称楔形文字。12.答案:约公元前2113——公元前2096年,乌尔第三王朝的国王为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内部矛盾,创制了《乌尔纳姆法典》,这是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的出现为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的发展开创了法典化的时代。3 13.答案:《汉穆拉比法典》又称“石柱法”,是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君主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一部法典,法典分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集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之大成。3 第二章古印度法一、单选题14.古印度法中最为著名的法典是()A.《述祀氏法典》B.《摩奴法典》C.《那罗陀法典》D.《伊尼法典》15.佛教经典中法律意义最为明显的是()A.经藏B.论藏C.律藏D.典藏16.古代印度法的种姓制度严格实行职业世袭和()A.族内婚B.族外婚C.同辈婚D.同姓婚17.古印度继承法实行()A.诸子均分原则B.优子优先原则C.长子优先原则D.男女均分原则18.婆罗门教认为从造物神梵天脚下生出的种姓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二、多选题19.婆罗门教法的渊源有()A.吠陀B.岩石法C.法经D.法典E.律藏20.古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再生人”有()A.旃陀罗B.婆罗门C.刹帝利D.首陀罗E.吠舍21.《摩奴法典》中依次规定的再生人在人生各阶段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主要有()A.梵行期的法B.家居期的法C.旅行期的法D.林居期的法E.遁世期的法4 三、名词解释题22.吠陀23.《摩奴法典》24.非再生人4 四、简答题25.简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26.简述古代印度婚姻家庭法的主要特征。27.简述古印度法的特征。————答案&解析————14.答案:B解析:A、B、C选项,古印度法中最为著名的法典即《摩奴法典》,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其它重要法典包括:《述祀氏法典》、《那罗陀法典》、《布里哈斯帕提法典》等。B项正确,排除A、C选项。D选项,《伊尼法典》属于7世纪末西撒克斯王国,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5.答案:C解析:佛教经典总称“三藏”,由三部分组成:(1)经藏,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及其门徒宣扬的佛教教义;(2)论藏,佛教各教派学者对教义的论说;(3)律藏,佛教寺院规条。其中尤以律藏的法律意义最为明显。故正确答案为C。16.答案:A解析: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也是古印度法的核心内容。种姓是与种族、姓氏有密切关系的社会集团,各集团严格实现族内婚,职业世袭。17.答案:C解析:古代印度的继承法的特征:(1)实行长子优先原则。(2)与种姓制直接挂钩。5 18.答案:D解析:为了强调种姓制的神圣性,婆罗门教及其法律将其产生说成是造物神梵天的安排:5 故本题选D。19.答案:ACD解析:20.答案:BCE解析:根据婆罗门教法的规定,各种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是截然不同的:21.答案:ABDE解析:《摩奴法典》共12卷,再生族的法律占5卷,分别为“梵行期的法”(第2卷)、“家居期的法”(第3、4、5卷)、“林居期的法”和“遁世期的法”(第6卷),依次规定了再生族在人生各阶段应遵循的行为准则。22.答案:吠陀是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约成于公元前1500-公元前600年,用诗歌体裁写成。吠陀本集共四部:《梨俱吠陀》(赞颂明论)、《娑摩吠陀》(歌曲明论)、《耶柔吠陀》(祭祀明论)和《阿达婆吠陀》(巫术咒语汇集)。23.答案:古印度法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规定了以种姓制为核心的基本内容,对印度法律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4.答案:即古印度的第四种姓首陀罗,因无法获得宗教上的再生而得名。25.答案:(1)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也是古印度法的核心内容。(2)古印度有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6 (3)各个种姓的权利义务在婆罗门教法中得到全面的确立和维护。26.答案:(1)婚姻被认为是神意的结合;(2)严格维护种姓内婚制;(3)高等种姓一夫多妻,而低等种姓则一夫一妻。6 27.答案:(1)与宗教密不可分;(2)严格维护种姓制度;(3)是法律、宗教、伦理等各种规范的混合体。第三章古希腊法一、单选题28.根据考古发现,其遗迹刻在泥板上的古希腊法是()A.克里特法B.迈锡尼法C.哥尔琴法D.阿提卡法29.古代雅典刑事法律制度中,最严重的犯罪是()A.诽谤罪B.杀人罪C.虐待罪D.国事罪30.雅典城邦在梭伦时期建立的、后来逐渐成为雅典最重要司法机关的法院是()A.阿留帕格斯B.埃菲特C.赫里埃D.迪埃德特31.使雅典城邦具有国家性质,跨出了摧毁氏族制度的第一步的雅典执政官是()A.提秀斯B.德拉古C.梭伦D.伯里克利二、多选题32.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希腊各城邦由习惯法时期进入成文法时期的主要立法有()A.《德拉古立法》B.《梭伦立法》C.《阿提卡法典》D.《罗德岛海商法》E.《十二表法》33.雅典设立的专门性法院有()A.迈锡尼法院B.阿留帕格斯法院C.埃菲特法院D.赫里埃E.迪埃德特34.雅典法律规定,没有起诉权的有()A.成年男性B.奴隶C.女性7 D.未成年人E.异邦人35.雅典的契约担保制度采取的方式有()A.典当B.订金C.抵押D.人身担保E.第三人保证三、名词解释题36.《哥尔琴法典》7 37.阿留帕格斯38.贝壳放逐法39.德拉古立法四、简答题40.简述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立法改革的内容。41.简述梭伦的立法改革。五、论述题42.试述雅典“宪法”的形成。43.试论古希腊法的基本特征。————答案&解析————28.答案:B解析:大约在公元前15世纪,迈锡尼文明兴起,考古发现了刻在泥板上的“迈锡尼法”的遗迹。这些远古时代的法律与早期的城邦制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并具有远古法的一般特点,标志着古希腊法的萌芽。29.答案:D解析:雅典刑事法律制度:(1)在各种犯罪中,国事罪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犯罪。(2)刑罚的种类有死刑、出卖为奴、剥夺自由、鞭笞、凌辱、烙印、放逐、罚金等。(3)雅典刑法中保留原始社会的某些遗风。30.答案:C解析:阿留帕格斯是最早出现的法院;赫里埃是梭伦时期建立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为雅典最重要的司法机关。8 31.答案:A解析:A项,公元前8世纪左右,传说中的古代雅典统一国家的缔造者提秀斯进行了改革。提秀斯的改革使雅典城邦具有了国家的性质,跨出了摧毁氏族制度的第一步。B项,公元前621年德拉古当选为执政官,他将雅典的习惯法加以整理汇编,制成雅典第一部成文法。C项,梭伦立法在雅典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D项,伯里克利制定了一系列“宪法”性法律,进一步促进了雅典政治和法律的民主化。8 故正确答案为A。32.答案:ABCD解析: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希腊各城邦国家已由习惯法时期普遍进入成文法时期。主要立法有:《德拉古立法》(公元前621年)、《梭伦立法》(公元前594年)、《庇希特拉图立法》(公元前560年)、《克里斯提尼立法》(公元前509年)、《伯里克利立法》(公元前440年)以及《阿提卡法典》、《哥尔琴法典》和《罗德岛海商法》等。33.答案:BCDE解析:雅典设立了一些专门性法院,阿留帕格斯是最早出现的法院,埃菲特法院主要审判误杀、教唆杀人、致人残废以及杀死异邦人等案件,赫里埃后来逐渐成为雅典最重要的司法机关,负责审理财产纠纷案件的一审法院是40人法院和迪埃德特。A选项为干扰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CDE。34.答案:BCDE解析:雅典法律规定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有起诉权。奴隶、女性和未成年人都没有起诉权,异邦人也只有通过雅典的“保护人”才能起诉。故正确答案为BCDE。35.答案:BCDE解析:为了保证契约的实际履行,雅典规定了契约的担保制度,除了被梭伦废除的人身担保方式外,还包括订金、抵押、第三人保证等方式。36.答案:《哥尔琴法典》:颁布于公元前5世纪,共有70条条文,是保存最完整的希腊早期的法律文献。37.答案:阿留帕格斯是雅典城邦最早出现的法院,原是氏族贵族的权力机关,后演变成为具有司法审判性质的普通审判机关。38.答案:《贝壳放逐法》:克里斯提尼立法中用以防止政治野心家建立僭主政治的一种监察弹劾制度。9 39.答案:由执政官德拉古制定的雅典第一部成文法,以广泛采用重刑闻名于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解释和适用法律的特权。40.答案:(1)取消了原有的四个氏族部落,根据地域划分公民和选区;(2)进一步提高了民众大会的作用,建立500人组成的议事会;(3)颁布《贝壳放逐法》以防止政治野心家建立僭主政权。9 41.答案:梭伦出任执政官时进行了一系列立法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梭伦立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颁布“解负令”,取消债务奴役制;(2)以财产特权和职位特权代替世袭特权;(3)提高民众大会的作用,设立400人议事会和陪审法院;(4)颁布一系列法令促进雅典工商业发展。(5)废除“德拉古法”中的严刑峻法,仅保留有关杀人罪的条款。42.答案:雅典是古希腊城邦中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典型,因此被称为雅典“宪法”。其主要内容包括:(1)提秀斯改革;(2)德拉古立法;(3)梭伦改革;(4)克里斯提尼立法:(5)阿菲埃尔特立法;(6)伯利克里立法。43.答案:(1)不是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而是希腊各城邦多种法律的组合;(2)是一种世俗法律;(3)未能编撰完善成熟的成文法典,立法水平相对不高;(4)司法实践中倾向于运用法的“正义”观念和“公道”标准裁断案件;(5)公法相对发达,对后世影响较大;(6)希腊化法律中,“冲突法”比较发达。第四章罗马法一、单选题44.罗马法中原意为“各民族共有的法律”的是()A.自然法B.市民法C.万民法D.成文法10 45.为了调整罗马公民与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罗马于公元前242年设立了()A.保民官B.内事裁判官C.执政官D.外事裁判官46.公元426年东西罗马皇帝共同颁布法律,规定五大法学家的法学著作和法律解释具有法律效力。这部法律是()A.《优士丁尼法典》B.《法学阶梯》C.《引证法》D.《法学辑要》10 47.其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的法典是()A.《国法大全》B.《教会法大全》C.《法学阶梯》D.《法学汇编》48.罗马公民享有的、包括公权和私权的权利是()A.自由权B.市民权C.家族权D.人格权二、简答题49.简述罗马法的渊源。50.简述罗马法的分类。51.简述罗马国家的私诉程序。三、论述题52.试论古罗马的物法制度。53.试论罗马法的基本特征。54.试述罗马法复兴及其对近代以来法律发展的影响。55.试论罗马法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答案&解析————44.答案:C解析:A项,乌尔比安认为:“自然法是大自然传授给一切动物的法则”,来源于自然理性,是生物间的规则。B项,市民法是指仅适用于罗马市民的法律。C项,万民法原意为“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它并非罗马国家以外的法律,而是由罗马国家机关制定并保证其实施的罗马法。D项,成文法是指所有以书面形式发表并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11 故正确答案为C。45.答案:D解析:A选项,保民官是古罗马时期维护平民利益的一种特殊官职,排除。B选项为干扰项,排除。C选项,执政官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通过选举产生的最高的职务,排除。D选项,为了调整罗马公民与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罗马国家于公元前24211 年设立了外事裁判官,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46.答案:C解析:A选项,《优士丁尼法典》是一部罗马历代皇帝的敕令大全,排除。B选项,《优士丁尼法学总论》又译为《法学阶梯》,是官方指定的“私法”教科书,排除。C选项,公元426年,东罗马和西罗马共同颁布了学说《引证法》,规定只有五大法学家对法律问题的解答和著作具有法律效力,符合题意。D选项为干扰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7.答案:A解析:A选项,《国法大全》的问世,标志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符合题意。B选项,教皇哥列高利十三世将《格拉蒂安教令集》和以后的教令集汇编在一起,定名为《教会法大全》,排除。C选项,《优士丁尼法学总论》又译为《法学阶梯》,是官方指定的“私法”教科书,排除。D选项,《优士丁尼学说汇纂》,又译为《法学汇编》,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48.答案:B解析:罗马法上的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族权三种身份权构成:49.答案:罗马法的渊源包括:习惯法、民众大会与平民会议制定的法律、元老院的决议、长官的告示、皇帝敕令、法学家的解答与著述。50.答案:罗马法学家根据不同标准,从不同角度将法律划分为以下几类:(1)根据法律所调整的不同对象,分为公法和私法。12 (2)根据法律的表现形式,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3)根据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分为自然法、市民法和万民法。(4)根据立法方式的不同,分为市民法和长官法。(5)按照权利主体、客体和私权保护为内容,分为人法、物法和诉讼法。51.答案:(1)法定诉讼,亦称旧式诉讼,是罗马国家最古老的诉讼程序,盛行于共和国初期,只适用于罗马市民。实行“公开审理”原则。(2)程式诉讼,是裁判官在审判实践中创立的诉讼程序,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增多,经济生活日益复12 杂化,旧式诉讼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于是最高裁判官采用了新的诉讼以弥补其缺陷。程式诉讼由裁判官作成一定程式的书状,内容主要包括诉讼人请求的原因和目的,抗辩的记载及判决的提示等。诉讼程序分为法律审查与事实审查两个阶段。(3)特别诉讼。也成为非常诉讼。开始于罗马帝国初期,帝国后期成为唯一通行的诉讼制度。其特征是诉讼过程自始至终由一个官吏来担任,诉讼不再拘泥于形式,审判更加侧重于查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新的诉讼程序法官可强制当事人出庭和执行判决,诉讼进行中,完全以法官为主。52.答案:物法是罗马私法的主体和核心,对后世大陆法系的民法影响最大。(1)物权:物的概念和分类;物权的概念和分类;所有权;占有和他物权。(2)债权:债的概念;债的起因;债的分类、履行、担保、转移和消灭。(3)继承权:继承的概念;继承方式。53.答案:(1)私法极为发达罗马法学家将罗马法区分为公法和私法,但相比而言,罗马私法更为发达,对简单商品经济的重要关系均作了详尽而明确的规定,不仅内容丰富,包罗了权利主体资格、家庭与婚姻、监护与保佐、物权、继承、债权等详细而周密的制度,以及权利的各种保护措施等,而且体系完备、概念准确、法理精深,且传世的法律巨著《国法大全》涉及的内容也几乎全部是私法。(2)立法形式灵活多样罗马国家的立法不完全依照立法程序由特定的立法机关进行,而大多是通过审判机关的司法实践与法学家的活动来实现的。如最高裁判官在审理案件中,根据法的一般原则与“公平”“正义”标准,结合社会实际颁布的“告示”,一些被国家授予特权的法学家撰写的法律著作和对法律疑难问题作出的解答,均是罗马法的重要形式,其内容构成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3)法制建设与法学研究紧密结合。罗马帝国时期,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法学著作琳琅满目,法学学说异彩纷呈,法学家的作用显著增强,对罗马法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罗马法取得的辉煌成就与罗马法学家的研究成果密不可分,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法学思想成果,将法的正义学说、法治理论与自然法思想的研究引向深入,使法学学科得以建立,特别是他们将法学研究与国家的法制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具有成熟的理论基础。(4)立法技术发达罗马国家对后世法律与法学的贡献,还表现在它以高度发达的立法水平和技术,提出了许多深湛的原则与制度,创立了诸多科学的概念和术语,且用语准确,逻辑严谨。(5)规模宏大、卷帙浩瀚的法律编纂罗马法是古代社会最发达的法律制度,还表现于它制定和发展了最完备的成文法体系。13 54.答案:罗马法复兴:(1)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法的影响从未中断。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期,随着城市的兴起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罗马法作为调整私有制商品经济最完备的法律形式,其作用与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以意大利为发源地,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研究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13 (2)注释法学派、评论法学派、人文主义法学派的活动,是罗马法在学术领域的复兴。最终导致了罗马法在立法和司法领域的复兴,即“罗马法的继受”。影响:(1)罗马法有关私法体的划分,为西欧大陆资产阶级民事立法成功的借鉴与吸收。(2)罗马法中许多原则和制度,也被近代以来的法制所采用。(3)罗马法的立法技术已具有相当的水平,它所确定的概念、术语,措词确切、结构严谨、立论清晰、言简意赅、学理精深。它所创立的概念术语,多为后世所继承。(4)法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在古罗马时代,罗马法学家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法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55.答案:(1)《十二表法》的制定《十二表法》是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它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并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最高裁判官的司法实践与市民法和万民法两个体系的形成1)市民法市民法亦称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是罗马国家固有的法律,它以《十二表法》为基,包括民众大会和元老院所通过的决议以及习惯法等。2)最高裁判官3)万民法万民法主要来源于罗马法固有规范,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规范。与市民法比较,它具有简易、灵活、不拘形式等特点。因此,更加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3)繁荣法学研究,重视发挥法学家作用(4)《国法大全》的编纂优士丁尼成立了以大臣特里波尼安为首、著名法学家参加的法典编纂委员会,进行法典编纂工作。从公元528年到534年,先后完成了三部法律汇编。第五章日耳曼法一、单选题56.在日耳曼诸王国中,最强大、存在较久的是()A.盎格鲁王国B.勃艮第王国C.西哥特王国D.法兰克王国57.最早的蛮族法典是()A.西哥特王国的《尤列克法典》B.法兰克王国的《里普利安法典》14 C.伦巴德王国的《伦巴德法典》D.勃艮第王国的《狄多巴德法典》58.马尔克土地所有权制度源于()A.婆罗门贵族土地所有权制度B.古希腊氏族土地所有权制度C.古罗马贵族土地所有权制度D.日耳曼氏族土地所有权制度14 二、多选题59.日耳曼法中规定的保证债务履行的方法有()A.宣誓B.抵押C.扣押财产D.担保E.扣押人身三、名词解释题60.日耳曼法61.《撒利克法典》62.蛮族法典63.马尔克公社土地所有权四、简答题64.简述日耳曼法的债权制度。65.简述日耳曼法的基本特点。66.简述日耳曼法的历史地位。————答案&解析————56.答案:D解析:在日耳曼诸王国中,最强大、存在较久的是法兰克王国。57.答案:A解析:在西南欧地区,法典的编纂集中在5世纪至9世纪。其中最早的是西哥特王朝的《尤列克法典》(完成于公元466-483年),其后,有法兰克王国的《撒利克法典》(完成于公元486-496年)、《里普利安法典》,勃艮第王国的《狄多巴德法典》,伦巴德王国的《伦巴德法典》等。15 58.答案:D解析:A选项为干扰项,婆罗门是古印度最高种姓,排除。BC选项为干扰项,排除。D选项,马尔克公社土地所有权制度源于日耳曼氏族制度的土地所有权制度,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59.答案:ACE15 解析:日耳曼法严格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为了维护债权人的利益,日耳曼法规定了各种保证债务履行的方法,如宣誓、扣押财产、扣押人身等。其中扣押人身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方法。故正确答案为ACE。60.答案:日耳曼法是西欧早期封建制时期适用于日耳曼人的法律,是西欧法律史上重要的法律体系之一。日耳曼法是西欧近现代法律的重要历史渊源。61.答案:日耳曼5-9世纪蛮族法典中最有代表性的法兰克王国的法典,是法兰克人最早的法典,内容反映了法兰克社会向封建制过渡的状况。它不仅在当时具有很大的权威性,而且有着广泛的影响。62.答案:各日耳曼国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模仿历代罗马皇帝的做法而编纂的成文法典。63.答案:是源于日耳曼氏族制度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家庭只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权,而公社享有管理权和处分权。64.答案:由于西欧早期封建制时期商品经济不发达,日耳曼法的债权制度极为简陋。其特点是:(1)没有形成民事违法观念(2)契约的种类很少只有买卖、借贷、寄托等少数几种契约形式。(3)订立契约形式主义严重这种形式主义在土地转让中表现得最为明显。(4)严格保证债务的清。日耳曼法严格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为了维护债权人的利益,日耳曼法规定了各种保证债务履行的方法,如宣誓、扣押财产、扣押人身等。其中扣押人身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方法。65.答案:(1)日耳曼法是团体本位的法律。(2)日耳曼法是属人主义的法律。(3)日耳曼法是具体的法律。(4)日耳曼法是注重形式、注重法律行为外部表现的法律。(5)日耳曼法是世俗性的法律。16 66.答案:(1)日耳曼法在西欧早期封建制时期是占主导地位的法律;(2)以日耳曼法发展起来的习惯法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始终是普遍适用的法律;(3)日耳曼法是西欧近代法律的基本历史渊源。16 第六章教会法一、单选题67.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承认基督教合法地位而发布的法令是()A.《安东尼敕令》B.《尼西亚信经》C.《米兰敕令》D.《使徒法规》68.以“摩西十诫”为核心的希伯来法律是()A.《启示录》B.《出埃及记》C.《福音书》D.《使徒行传》69.最古老的希伯来法律是()A.《出埃及记》B.《使徒行传》C.《福音书》D.《旧约全书》70.在一般教区内行使管理权的神职人员是()A.主教B.神甫C.修士D.修女71.13世纪下半叶随着欧洲封建经济的发展,教会法学家开始对高利贷法律进行系统研究。他们援用的以表示贷款人可以索要的合法收益,用以区别于高利贷罪孽的罗马法词汇是()A.收入B.收益C.利息D.税收72.13世纪,被教会法院废弃的原始证据制度是神明裁判和()A.誓证B.书证C.物证D.人证二、多选题73.鼎盛时期教会法的渊源具体表现为()A.《圣经》B.《历代教令提要》C.《教会法大全》D.《格列高利九世教令集》E.天主教会法典三、名词解释题74.教皇教令集75.教阶制度17 76.弃绝罚77.宗教裁判所四、简答题78.简述教会法的基本特点。17 79.简述教会法的历史地位。80.简述教会法的基本渊源。————答案&解析————67.答案:C解析:A项,公元212年,卡列卡拉皇帝颁布《安东尼敕令》,授予罗马帝国境内的全部外来人以公民权。B项,第一部正式的教会法,称《尼西亚信经》。C项,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发布《米兰敕令》,停止迫害基督教徒,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是基督教史上的转折点。D项,《使徒法规》成为早期重要的教会法规。故正确答案为C。68.答案:B解析:B项,《出埃及记》是最古老的希伯来法律,以摩西“十诫”为核心。“十诫”相传为犹太教创始人摩西制定,是犹太奴隶制国家的法律,也是人类最早的法律之一。“十诫”即教徒必须遵守的十条诫命。ACD为干扰项,《新约》分为《启示录》、《使徒行传》、《福音书》和《书信》,是基督教自身的经典。故正确答案为B。69.答案:A解析:“律法书”是《旧约》的精髓,共5卷,其中的《出埃及记》是最古老的希伯来法律,以摩西“十诫”为核心。70.答案:A解析:A项,主教在一般教区内行使管理权,由教皇选任,并对教皇宣誓效忠。B项,主教管辖区分若干个教区,每区设神甫1人,主持教堂的弥撒和其他圣礼,直接管理教徒,进行传教活动。CD项,修士、修女是终身服务于教会的低级教职人员,其职责是辅助神甫处理日常事务,从事祈祷和传教的工作。故正确答案为A。18 71.答案:C解析:本题可从“贷款人可以索要的合法收益”入手:13世纪下半叶,教会法学家援用了罗马法上的“利息”一词来表示贷款人可以索要的合法收益,以区别于高利贷罪孽。实际上教会本身是最大的高利贷者。故正确答案为:C。18 72.答案:A解析:教会法院的诉讼制度大多源自罗马法,又有新的发展。教会法早期的诉讼中采用神明裁判和誓证法,13世纪后,教会法庭逐渐废弃这种原始的证据制度,采用双方当事人出示的人证及物证等客观证据。73.答案:ABD解析:B、D选项,鼎盛时期(公元10-14世纪)教会法的渊源具体表现有《历代教令提要》、《哥列高利九世教令集》等,符合题意。A选项,《圣经》(流行各国的《新旧约全书》公元397年确定)是教会法最重要的渊源,符合题意。CE选项,《教会法大全》(1582年)、天主教会法典(1917年)不属于鼎盛时期教会法的渊源具体表现,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BD。74.答案:教皇教令集是中世纪罗马教皇和教廷颁布的敕令、通谕和教谕的汇编,是教会法的重要渊源之一。75.答案:教阶制度是规定天主教神职人员的等级和教务管理的制度,反映了教会法的封建性质。76.答案:弃绝罚是一种严厉的惩罚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凡强占教会财产的人不得参加圣礼领取圣物,不得接受尊位、恩俸和神品,不得接受教会职位,不得行使选举权,不得与亲友往来。77.答案:宗教裁判所是天主教会专门用来审判宗教异端分子,以加强教会权威的机构。78.答案:(1)教会法是封建性质的神权法1)教会法是与神学密切联系的神权法。它以基督教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以基督教的教义为根本内容,所以,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神权法。2)教会法按照世俗封建秩序建立起完备的教会权力等级结构,其土地制度、婚姻制度、刑法制度等适应了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经济形态,直接体现出它的封建性质。3)教会法中的教阶制度与的世俗法中的贵族等级划分十分类似,发挥维护封建等级制的作用。(2)教会法具有相当完备的体系与当时世俗的封建习惯法相比,教会法具有相当完备的法律体系,主要由教阶制度、财产与契约制度、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犯罪与刑罚制度以及司法程序制度等构成。它们没有如后来西方独立存在的部门法律那样走向概念化,但却随着教会管辖权的不断扩大日趋完善。(3)教会法的盛衰取决于教权与世俗王权的斗争19 79.答案:(1)教会法是西方法律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欧中世纪的三大法律支柱之一。教会法与罗马法、日耳曼法交互影响,共同构成西欧中世纪的三大法律支柱,形成多元的法律体系。(2)教会法对后世的法律和法学理论有深远影响。1)刑法方面,教会法强调刑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改造,主张对犯罪人进行宗教感化和道德矫正,这对近代刑法思想有积极的影响。19 2)在诉讼法方面,教会法要求法官在审判时遵循“良心”的要求,这为西方诉讼法中“自由心证”原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中世纪后期,教会法逐步废除了宣誓和神明裁判等主观证据的效力,转而采信更为客观的书证、物证和证人证,这对于证据法的发展也具有一定进步意义。4)婚姻、家庭方面的原则和制度,如一夫一妻原则,婚姻自主原则,夫妻地位平等原则等,均对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婚姻家庭制度有重要影响,迄今仍保持一定的法律约束力。80.答案:(1)《圣经》包括《旧约全书》(简称《旧约》)和《新约全书》(简称《新约》)两部分,合称《新旧约全书》。(2)教皇教令集,是罗马教皇和教廷颁布的敕令。(3)宗教会议决议是由教皇或地方召开的各种宗教会议所制定的决议和法规。(4)世俗法的某些规范和原则。第七章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法和商法一、单选题81.产生于13世纪末的德国《萨克森城市管辖法》是一部()A.城市立法汇编B.法院判决汇编C.城市司法汇编D.法院习惯汇编82.12世纪后,随着大批城市的涌现,城市法进入法典编寨阶段,城市法典的问世在时间上和数量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是()A.西班牙B.意大利C.法国D.英国83.近代一直维持判例法传统,没有编撰商法典,仍适用共同商业习惯的国家是()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二、多选题84.根据中世纪西欧商法,商人在商业活动中必须履行的义务有()A.遵守行会章程B.缴纳税费C.设置并保存商业账簿D.按法律规定的内容记载营业及财产状况E.遵守海上习惯————答案&解析————20 81.答案:B解析:城市法典中有许多属于城市法院的判决汇编,如产生于13世纪末的德国最早的城市法《萨克森城市管辖法》,即是一部法院判决汇编。这部汇编的编末附有讨论城市法院管辖权和诉讼程序的论文。故正确答案为B。20 82.答案:B解析:由于意大利各城市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高于其它欧洲国家,其城市法典的问世也在时间和数量上处于领先的地位。83.答案:A解析:英国由于一直维持判例法传统,没有编撰商法典,仍然适用共同商业习惯。84.答案:ABCDE解析:商法规定了与商人参与商业活动有关的一系列权利,如经商权、商号权以及发生商事纠纷时向商事法院起诉的权利等。商人在商业活动中必须履行义务,如遵守行会章程、缴纳税费、设置并保存商业账簿、按法律规定的内容记载营业及财产状况,遵守海上习惯等。故正确答案为ABCDE。【延伸知识点】1.城市宪章2.城市同盟法令3.简述中世纪西欧商法的渊源。4.简述中世纪商法的基本特点。————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城市宪章,也称城市特许状,是中世纪西欧城市法律系统中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文件,一般由国王或大主教颁发。2.答案:城市同盟法令是中世纪西欧城市法的渊源之一,是城市同盟会议以同盟城市的名义联合发布的法令,对协调城市同盟与外部势力的关系以及城市同盟成员之间关系有重要作用。3.答案:(1)城市立法和城市同盟法令21 城市立法和城市同盟法令是中世纪西欧商法和海商法最为直接的法律渊源。(2)商事和海事习惯商事和海事习惯是中世纪商法和海商法最主要的法律渊源,是在长期的商业和海上贸易的活动中自发形成的。(3)商事与海事判例中世纪城市或城市联盟设立的专门法庭,是解决商人之间或城市联盟成员之间的商事和海事纠纷的重要场所。21 4.答案:(1)中世纪的商法和海商法是独立的法律体系产生于西欧城市复苏和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的商法和海商法,只适用于商人或商行为,是与同时代的封建庄园法和教会法完全不同的独立的法律体系。(2)中世纪的商法和海商法实际上是一种习惯法它们并非由国家或城市的政治机关制定和推行,而是在长期的商业经济活动中被积累和总结起来,又被专门管辖商业活动的司法机构反复适用和印证,最终被商人团体或行会组织汇编形成的法律。(3)中世纪的商法和海商法同时具有国际性和国家性商法和海商法的法律效力来源于整个欧洲商人阶层的普遍公认,因此是具有跨国性质的共同法。第八章伊斯兰法一、单选题85.在伊斯兰法发展的过程中,公元10世纪以后是()A.形成时期B.全盛时期C.盲从时期D.衰亡时期8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伊斯兰法的基本渊源的是()A.《古兰经》B.“圣训”C.教法学D.法经87.在伊斯兰法中被征服地区的土地占有人如果不愿信奉伊斯兰教,其土地一律收归国有;如占有人改奉伊斯兰教,其土地占有形式为()A.瓦克夫B.米克尔C.哈底斯D.伊克特88.伊斯兰法确立的继承制度是()A.长子继承制B.诸子拥有平等的继承权C.妇女的继承权为男子的四分之一D.受原有习惯的影响,死者的密友没有继承权二、简答题89.简述伊斯兰法学家对伊斯兰法的发展。————答案&解析————22 85.答案:C解析:一般说来,近现代法律改革之前的古典伊斯兰法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22 86.答案:D解析:87.答案:B解析:C项“哈底斯”是“圣训”的阿拉伯文,故可首先排除C项。其他三项均是伊斯兰法中的土地种类:A项“瓦克夫”是以奉献真主之名捐献的土地,这些土地只能用于宗教、慈善目的。与题干不符,可排除A项。D项“伊克特”是指占有人必须以服兵役为条件的土地,与题干不符,可排除D项。在被征服地区的土地中,“米克尔”即占有人改奉伊斯兰教的土地,税收较轻,可以买卖。故本题选B。88.答案:B解析:AB选项,伊斯兰法没有确立长子继承制,而是同父母的诸子享有平等的继承权,A项错误、B项正确。C选项,妇女享有继承权,但数量仅为男子的一半,排除。D选项,受原有习惯的影响,死者的密友亦可继承遗产,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89.答案:(1)由于穆斯林世界世俗政权没有立法权,法学家们就担负起立法和发展伊斯兰法的重任。(2)早期运用意见、类比、公议等方法,对《古兰经》原理进行阐释,使圣训成为法律渊源。(3)形成四大法学流派,结合司法实践对经训精神加以阐释和发展,最终确立了伊斯兰法的四大渊源。【延伸知识点】1.《古兰经》23 2.“圣训”3.教法学(伊斯兰法)4.五功5.瓦克夫制度23 6.卡迪7.沙里阿法院8.简述伊斯兰法的特点。————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伊斯兰法的根本渊源,其他一切伊斯兰法均须以《古兰经》为基础。2.答案:“圣训”是伊斯兰法中仅次于《古兰经》的重要的法律渊源。是默罕默德的非启示性言论、行为和生活习惯,有极强的权威性。3.答案:教法学是研究伊斯兰法的学问。它通过对《古兰经》和“圣训”的研究,发现体现于其中的教法原则和精神,解释其基本含义,从而推导出新的法律规则。4.答案:五功是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伊斯兰法的基础。5.答案:瓦克夫制度:伊斯兰法中以奉献真主之名捐献的土地,是一项重要的财产制度。6.答案:卡迪,即伊斯兰教法官,主要管辖私法方面的案件。7.答案:沙里阿法院是伊斯兰法的法院之一,一般由一名“卡迪”(Qadi,教法官)主持,主要管辖私法方面的案件,依教法审判。8.答案:(1)与伊斯兰教有密切联系;(2)法学家对伊斯兰法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3)受外来法律影响较大;(4)具有分散性和多样性。24 第九章英国法一、单选题90.主张法典化,从而对19世纪英国的法律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学派别是()A.自然法学派B.功利主义法学派C.历史法学派D.社会法学派24 91.英国法中对今后类似案件具有拘束力的判决核心部分是()A.异议意见B.附带意见C.补充理由D.判决理由二、多选题92.14世纪左右英国衡平法的产生不仅适时调整了经济关系,也弥补了普通法自身所具有的缺陷,这些缺陷有()A.保护范围有限B.内容僵化C.程序简单D.救济方法有限E.缺乏理论基础93.与普通法相比,英国衡平法的救济方法主要有()A.处罚B.禁令C.纠正D.撤销E.返还三、名词解释题94.英国普通法95.“遵循先例”原则————答案&解析————90.答案:B解析:以边沁为首的功利主义法学派对英国法律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考察,大力提倡通过全面的法典化来实现对英国法律的彻底改革。91.答案:D解析:英国法中对今后类似案件具有拘束力的判决核心部分是判决理由。92.答案:ABD解析:普通法自身存在许多缺陷:(1)保护范围有限。25 普通法的保护范围是由令状确定的。因此,对于在新的商品经济关系中形成的权益,人们很难在普通法院中找到合适的诉讼形式来加以保护。(2)内容僵化。由于普通法是在封建自然经济环境中形成的,其内容十分陈旧、僵化。(3)救济方法有限。普通法的救济方法以损害赔偿为主,而且只能对现实的损害进行赔偿,对于无法以金钱衡量的损失以及受害人将来可能遭受的损失则不予考虑,这就会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利益。25 93.答案:BCDE解析:与普通法相比,衡平法的救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重要的方法包括:禁令(衡平法最有效的救济方法);部分履行;特别履行;纠正(当一项书面文件未能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图时,衡平法院可在特定情况下予以纠正);撤销(如果当事人一方是某种不公正或违法行为的受害者,该契约得予撤销);返还(责令当事人归还因欺诈所获得金钱,等等)。故正确答案为BCDE。94.答案:作为一种法律渊源,普通法指的是12世纪前后由普通法院创制并发展起来的、通行于全国的普遍适用的法律。它的形成可以说是中央集权制和司法统一的直接后果。95.答案:“遵循先例”原则是普通法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以相似的方法处理相似的案件,并遵循既定的法律规则与实践。”【延伸知识点】1.简述19世纪英国法律改革的主要内容。2.简述英国法中习惯成为法律渊源的主要构成条件。3.简述英国宪法的特点。4.简述1925年前英国的地产制。5.简述英国侵权行为法的责任原则。6.试论英国衡平法的特点及其与普通法的关系。————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1)对选举制进行改革。(2)制定法数量大增,地位提高。开始利用国会立法调整社会秩序。(3)对法院组织和程序法进行改革。1875年《司法法》生效。26 2.答案:(1)远古性;(2)合理性;(3)确定性;(4)强制性;(5)不间断性。26 3.答案:(1)是不成文宪法;(2)具有极强的历史延续性;(3)内容具有不确定性;(4)是柔性宪法。4.答案:(1)占有地产权和将来地产权。前者是指现在就占有土地的地产权;后者是指权利人必须等待他的占有权发生效力后才能占有的地产权。(2)残留地产权和复归地产权。两者都属于将来地产权,因此都是指前一个占有人的地产权届满后才能成为有效占有的地产权。(3)完全保有地产权和租借地产权。完全保有地产权是没有占有期限的地产权。租借地产权是有一定期限的地产权。5.答案:(1)过失责任原则。该原则以被告对原告的利益负有适当注意的义务为前提。(2)比较责任原则。比较责任仍以个人的过失为基础,但在确定赔偿时,不仅要考虑被告的过失,也要考虑原告的过失,对双方的责任进行比较,根据双方的过失的轻重以确定责任的大小。(3)严格责任原则。英国法院通过司法实践创立了严格责任原则,或无过失责任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在法律规定的某些条件下,无论被告是否有过失,只要发生了损害事实,被告就必须负完全的赔偿责任。6.答案:(1)衡平法是现代英美法渊源中独立于普通法的另一种形式的判例法。(2)衡平法的特点:悉序简便;法官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救济方法具有多样性。(3)与普通法的关系:两种法律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从实施领域看,普通法是全方位的,衡平法只关注那些普通法调整不力的方面;从救济方法看,只有在普通法的救济方法不足以弥补当事人损失时,衡平法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第十章美国法一、名词解释题96.《法律重述》27 97.《权利法案》(美国)二、简答题98.简述美国宪法的历史渊源。99.简述美国的反托拉斯法。27 100.简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司法审查权的作用。三、论述题101.试论美国公司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在20世纪的特点。102.试述美国法的基本特点。103.试述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答案&解析————96.答案:《法律重述》是美国法学会对司法判例的汇编,系统、明确地反映了美国普通法的规则。97.答案:1789年美国第一届国会的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宪法第一至第十条修正案。主要是由于1787年公布的宪法草案没有规定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各州议会以增加公民权利内容作为批准宪法的条件。98.答案:(1)《五月花号公约》;(2)《独立宣言》;(3)早期州宪法;(4)1781年《邦联条例》。99.答案:美国反托拉斯法主要是联邦立法,其立法依据是联邦宪法关于授予联邦管理州际商业和对外贸易权力的条款。联邦反托拉斯法主要有三部:(1)《谢尔曼反托拉斯法》;(2)《克莱顿反托拉斯法》;(3)《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00.答案:(1)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使司法部门有权制约立法和行政部门,是实现“分权制衡”宪法原则的有力手段;(2)联邦最高法院利用司法审查权,通过一系列重大案件的判决,调整了联邦中央与州的分权关系,扩大了联邦权力,限制了州权;(3)联邦最高法院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演变、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状况,灵活解释宪法,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28 101.答案:(1)美国公司法的基本内容:1)公司的基本特征:是从事经营活动的资合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只能以公司的财产偿付其债务,而其股东并不承担公司债务;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所以公司的存在不取决于特定股东的存续;代理权和业务执行权集中于董事会。2)公司的管理:规定股东、董事会和公司的执行机构参加公司的管理。28 3)公司的解散:公司的解散有强制解散和自愿解散两种情况。(2)20世纪美国公司法的特点1)美国公司一般指有限责任公司凡股东负无限责任的属于合伙,法律不承认其为公司。2)封闭公司和开放公司的划分美国公司法按公司股票掌握的对象,将公司分为封闭公司和开放公司。3)政府加强了对公司的控制。20世纪后,联邦政府加强了对公司的控制与管理,除制定与公司有关的法律外,还在统一各州公司立法方面有重大进展。102.答案:(1)美国法与英国法的共同点。1)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2)判例法的基本制度是实行“遵循先例”的原则。3)强调程序法的重要性。4)没有对法律部门进行系统分类。(2)美国法与英国法的不同点。1)法律移植中的批判精神。2)立法和司法双轨制结构。3)判例法与制定法并重,理论和实践互补。4)制定法和判例法更具灵活性。5)种族歧视色彩。103.答案:(1)1787年联邦《宪法》由序言和7条本文组成。(2)联邦主义原则:第一,在联邦中央与各州的关系中,联邦宪法和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中央对各州处于最高地位,联邦保护各州;第二,在联邦国会的立法权范围上,未经《宪法》列举的权利一概归各州保留行使;第三,在各州之间的关系上,遵循相互信任、礼让、平等对待的准则。(3)“三权分立”和“制约与平衡”原则:国会、总统、法院分别行使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三种权力之间互相制约。【延伸知识点】29 1.19世纪上半叶是美国法学研究成果的多产时期,其中模仿布莱克斯通出版了《美国法释义》的法学家是()A.斯托里B.肯特C.菲尔德D.利文斯顿2.开创了北美殖民地制定公约的先例,并与弗吉尼亚议会一道被称为美国立宪政治两大奠基石的是()A.《政治权宣言》B.《公民权宣言》C.《五月花号公约》D.《普利斯公的》3.美国历史上首次尝试政府全面控制经济的法律是()29 A.《谢尔曼反托拉斯法》B.《克莱顿反托拉斯法》C.《联邦贸易员会法》D.《反托拉斯诉讼程序改进法》————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A项,1831年至1845年间斯托里的多卷本系列著作,包括《论宪法》、《衡平法》、《代理》、《合伙》、《冲突法》等问世。B项,1826年至1830年间,肯特模仿布莱克斯通出版了4卷本的《美国法释义》。C项,1847年,美国法学家戴维·达德利·菲尔德被任命为纽约州法律编纂委员会的委员。D项,1824年,爱德华·利文斯顿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地区,按照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模式制定了民法典。故正确答案为B。2.答案:C解析:《五月花号公约》开创了北美殖民地制定公约的先例,它与弗吉尼亚议会一道被称为美国立宪政治的两大奠基石。3.答案:A解析:《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是美国历史上政府全面控制经济的首次尝试,因而向法院提出严峻挑战。第十一章法国法一、单选题104.第一次明确和系统地提出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原则的法律文件是()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美国《宪法》D.《自由大宪章》105.被德国法学家萨维尼称为“辑集者的成果”的民法典是()A.《法国民法典》B.《德国民法典》C.《日本民法典》D.《奥地利民法典》二、名词解释题106.宪法委员会(法国)30 ————答案&解析————104.答案:B解析:A项,《独立宣言》是北美人民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宣言。B项,《人权宣言》,全称是《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它第一次明确和系统地提出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政治纲领。C项,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成文宪法。30 D项,1215年英国的《自由大宪章》属于中世纪著名的城市宪章。故正确答案为B。105.答案:A解析:A选项,《法国民法典》辑集了多种法律、法令、习惯法、法学原理和原则,因而被近代德国著名法学家萨维尼称为“辑集者的成果”,符合题意。B选项,《德国民法典》以罗马法的《学说汇纂》为蓝本加以编纂,排除。C选项,1898年日本《民法典》(《明治民法典》)主要以《德国民法典》为蓝本,排除。D选项为干扰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06.答案:宪法委员会是法国《1958年宪法》中设立的一个国家机构,兼有司法、监督、咨询多重职能,享有违宪审查权,由9名成员组成。【延伸知识点】1.简述《法国民法典》的特点。2.简述1810年《法国刑法典》的基本特点。3.试论法国的法院系统。4.以法德两国为例分析大陆法系的特点。5.试述《人权宣言》的内容和特点。————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法国民法典》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部民法典,也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的一部民法典。法典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民法典;法典贯彻了资产阶级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法典保留了旧制度的若干残余;法典注重实际效用,通俗易懂;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31 2.答案:(1)贯彻罪刑法定主义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2)对危害国家、危害财产安全的行为处罚极为严重。(3)巩固和维护宗教信仰自由。(4)刑罚残酷。(5)规定了国家官吏和政府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的犯罪和刑罚。3.答案:(1)处理刑事、民事案件的普通法院与处理行政案件的行政法院彼此分立、互不隶属。31 (2)普通法院系统由基层法院、上级法院和最高法院组成,但实际结构体系较复杂。其中的商事法院是由非职业法官组成的法院。(3)行政法院系统较整齐,由最高行政法院、上诉行政法院、行政法庭组成。4.答案:(1)在历史渊源上,大陆法系是在罗马法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不仅继承了罗马成文法典的传统,而且采纳了罗马法的体系、概念和术语。(2)在法律渊源上,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对主要的部门法领域制定了法典,并辅之以单行法规,构成较为完整的成文法体系。(3)大陆法系国家将全部法律划分为公法和私法两类,法律体系完整。(4)大陆法系的法院一般采用普通法院与行政法院分离的双轨制。(5)大陆法系国家在法律制度的发展中,重视法律理论的概括,法学有重要推动作用。5.答案:(1)全称是《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是法国在1789年革命高潮中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它第一次明确和系统地提出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政治纲领。对法国以至世界的人权、公民权、权力分立观念和法制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2)《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资产阶级人权理论;资产阶级国家理论;资产阶级法制原则。第十二章德国法一、名词解释题107.《加洛林纳法典》108.《魏玛宪法》109.《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二、简答题110.简述《德国民法典》的特点。111.简述二战后联邦德国社会立法的内容。112.简述德国法与法国法的差别。32 113.试论德国法的基本特点。————答案&解析————107.答案:《加洛林纳法典》是一部由神圣罗马帝国颁布的、以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典。诉讼采用纠问主义原则,刑罚残酷。在德国法制史上有重要地位。32 108.答案:《魏玛宪法》是德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管理形式是总统制共和国,对公民权利做出了极详尽的规定,并将“经济生活”列为专章。109.答案:《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也叫“授权法”,是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根本大法,1933年3月颁布。110.答案:(1)《德国民法典》是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制定的法典,其颁行对统一德国法制作用巨大,并成为德国民法发展的基础,至今仍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法律规范的核心部分。(2)主要内容包括:1)法典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在贯彻资产阶级民法基本原则方面已有所变化;2)法典规定了法人制度;3)法典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4)法典在立法技术上讲究逻辑体系严密、概念科学、用语精确。111.答案:(1)社会保险,实行法定保险,凡在联邦德国生活的居民,均须参加一至数项社会保险;(2)社会补偿,主要用于对公民从事就业训练、技术培训及住房和生育子女的补助;(3)社会救济主要是对没有达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水准的家庭及发生特别困难的公民提供帮助。112.答案:(1)德国法比法国法更多地保留了日耳曼法的因素。(2)德国法更注重法典的逻辑性、科学性。(3)德国法更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13.答案:(1)德国法以制定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受到近代法国开创的六法体系的直接影响,是法典法的典型代表。德国法强调立法与司法的明确分工,强调制定法的权威,否定法官的造法功能,否认判例作为法律渊源的地位。(2)和法国法相比,德国法也存在巨大差别:首先,德国法比法国法更多地保留了日耳曼法的因素;其次,德国法更注重法典的逻辑性、科学性;第三,德国法更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延伸知识点】1.19世纪标志着全德统一宪法开端的立法是()A.《法兰克福宪法》B.《北德意志联邦宪法》C.《德意志帝国宪法》D.《德国基本法》33 2.标志着德国法西斯专政开始的法律是《保护德意志人民紧急条例》和()A.《保护人民和国家条例》B.《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C.《德国改造法》D.《禁止组织新政党的法律》3.在德国首次提出"法人"和"法律行为"这两个民法学重要概念的是()33 A.蒂伯特B.萨维尼C.温德海德D.胡果4.为德国民法典的制定奠定理论和体系基础的是()A.自然法学派B.法典编撰派C.日耳曼法学派D.潘德克顿法学派5.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出现在()A.美国B.德国C.法国D.日本————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19世纪标志着全德统一宪法开端的立法是《法兰克福宪法》。2.答案:A解析:A项,《保护德意志人民紧急条例》和《保护人民和国家条例》标志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开始。B项,《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是法西斯专政的根本大法。C项,1934年1月颁布的《德国改造法》,实现了法西斯的中央集权制。D项,《禁止组织新政党法律》,使纳粹党成为德国唯一政党。故正确答案为A。3.答案:D解析:A选项,蒂伯特是德国法学流派中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排除。B选项,萨维尼属于历史法学派,排除。C选项,温德海德是“潘德克顿”法学派的代表之一,排除。D选项,胡果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法人”和“法律行为”概念,从而形成了高度概括和系统化的法学理论体系,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4.答案:D34 解析:“潘德克顿”法学派主要以温德海得为代表,是在研究罗马法《学说汇纂》的基础上形成的。“潘德克顿”法学为德国民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和体系的基础。5.答案:B解析:德国的社会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时代。1883年,俾斯麦政府面对日益壮大的工人运动(德国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得55万多张选票),实施“鞭子和糖果”策略,把各地工人自动组织的互助补助基金“国有化”,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其后又分别于1884年和1889年相继颁布了《工伤保险法》和《养老、疾病、死亡保险法》,从而奠定了德国社会保险法的基础,成为世界34 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第十三章日本法一、单选题114.日本完成从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改革运动是()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镰仓改新D.平成维新115.以中国唐朝《永徽律》为蓝本的日本法典是()A.《大宝律令》B.《养老律令》C.《御成败式目》D.《贞永式目》116.将继承分为家督继承和遗产继承的民法典是A.《普鲁士民法典》B.《奥地利民法典》C.《德国民法典》D.《日本民法典》117.近代日本最高的裁判机构是()A.控诉院B.大审院C.高等法院D.最高法院118.根据1947年颁布的日本《法院法》,日本的法院分为()A.五级B.四级C.三级D.二级二、名词解释题119.《御成败式目》三、简答题120.简述二战以后日本法律制度发展的特点。————答案&解析————114.答案:A解析:A项,通过“大化革新”,日本不仅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而且创建了以隋唐法律为模式的封建法律制度,进行了以律、令、格、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法典编纂工作,其中以《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最为重要。35 B项,1867年,日本明治天皇即位,在“倒幕派”的支持下,颁布“王政复古”诏书,宣布废除幕府制度,建立天皇政府,并以西方国家为模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司法等多方面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CD为干扰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15.答案:A解析:A选项,《大宝律令》以中国唐朝《永徽律》为蓝本,是一部以刑法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符合题意。35 B选项,《养老律令》是在《大宝律令》的基础上编纂完成的,排除。CD选项,《御成败式目》又称《贞永式目》,以《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的法律原则和模式为基础制定,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16.答案:D解析:1898年《明治民法典》将继承分为家督继承(户主身份的继承)和遗产继承。117.答案:B解析:日本近代司法组织如下:大审院是日本最高司法机关、最高裁判机构。大审院之下设立高等法院、巡回法院、府县法院。日本法院由区法院、地方法院、控诉院、大审院组成。故本题选B。118.答案:A解析:日本的《法院法》共7编73条,实行单一的法院体系,将法院分为五级:119.答案:1232年镰仓幕府颁布的日本最早和最著名的武家法典,被认为是武家所有法典的基础。120.答案:(1)在保持大陆法系基本风格的基础上,更多地吸收了美国法的一些原则和制度。由于占领时期的特定背景,美国法成了战后日本最主要的借鉴和模仿对象,特别是在宪法、商法、诉讼法等领域,美国法的影响最为深入,判例在司法实践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日本法对于美国法的吸收并不意味着对大陆法系传统的抛弃,在刑法和民法领域仍然以大陆法系的法律传统为基础,成文法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动摇。曰本法因其兼有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特征,而被称为“混合法”。(2)战后日本法的发展较多地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36 为了吸取法西斯法的沉痛教训,适应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日本通过新宪法确认了和平主义、国民主权、三权分立等基本宪政原则;对各大法典进行了多次修改基本肃清了其中的封建残余;颁布了一些单行法规强调对公民民主自由权利和人身权利的保护。(3)确立了高度发达的经济法律体系。战后日本为适应现代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立法活动,形成了门类齐全、内容详尽、较为完整的经济法律体系。经济法成为战后日本发展最快的法律部门,为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36 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延伸知识点】1.简述日本的“福利六法”。2.简述日本1907年刑法典的特点。3.试述1946年日本宪法的基本内容及特点。4.试论日本法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5.试论近代日本法典编纂的阶段性。6.试论《明治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点。————延伸知识点答案&解析————1.答案:(1)《儿童福利法》;(2)《身体障碍者福利法》;(3)《生活保护法》;(4)《精神障碍者福利法》;(5)《老人福利法》;(6)《母子福利法》。2.答案:(1)在贯彻资本主义刑法基本原则的同时,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2)反映了欧洲刑事法律改革的新成就;(3)多采用概括抽象的表达方式,彰显了刑事立法技术的进步。3.答案:1946年宪法是日本在二战结束后国内民主进步力量空前强大及美军占领的条件下颁布的,是一部在体系和内容上有较大进步意义的,贯彻了民主、人权与和平原则的宪法。37 具体体现为:(1)确立了君主立宪的国家基本制度。天皇被保留了下来,但权力从根本上被削弱。(2)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国会、内阁和法院分别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互相牵制。最高法院有制定内部规则和违宪审查的权力。(3)规定了极为广泛的国民权利和自由。用国民取代臣民一词,权利自由条款占条文总数的三分之一。(4)宣布放弃战争和不得保持武装力量,仅保留自卫权。4.答案:日本法的基本特点:37 (1)日本法是在借鉴外来发达法律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2)日本法巧妙地融合了两大法系的特点,被称为“混合法”。(3)日本法是东西方法律文化的有机结合。(4)完备的日本经济法对于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地位:通过法律移植完成的日本法律近代化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各国法律近代化的摹本,中国和韩国都以日本法为借鉴和模仿对象,推进本国的法律变革与转型;作为成功进行法律移植的国家,日本在法律演化过程中融汇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世界法律文化的发展趋势。5.答案:(1)日本近代法典编纂的背景基础是明治维新。1867年明治天皇即位宣布废除幕府,以西方国家为模式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司法等多方面的改革,史称为明治维新。通过颁布五条誓文、维新政体书为改革确立了基本原则;宣布版籍奉还、废藩置县确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此基础上通过颁布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实现日本社会的近代化。(2)明治维新后日本法治进入法治西方化发展时期。在列强的压力下明治政府着手起草法律,在短期内制定了一系列西方式法典。(3)日本近代法典编纂经历了两个阶段。最初主要是以法国法为模式,先后制定了刑法、民法、商法等主要法典,后由于法典过于法国化不适应日本国情遭到社会普遍反对。1889年以《明治宪法》颁布为标志,日本法西方化又进入德国化阶段,以更适合日本国情的德国法为模式,先后编纂了商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法院组织法和刑法典。(4)日本近代法典编纂运动标志着以大陆法系为模式的日本近代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终于得以建立。6.答案:《明治宪法》共76条,分为7章:天皇、臣民权利义务、帝国议会、国务大臣及枢密顾问、司法、会计、补则。《明治宪法》依照资产阶级近代宪法原则,在形式规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宪政体制,但是其根本宗旨是维护天皇专制统治,其主要表现是:(1)宪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天皇,天皇总揽统治权。《明治宪法》第1条开宗明义地指出“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第3条宣称“天皇神圣不可侵犯”,从而确立了天皇主权地位和最高权威,肯定了日本固有的神权天皇制;天皇居于国家统治权的中心地。(2)宪法规定内阁是从属天皇的最高行政机关,只对天皇负责。根据《明治宪法》,内阁由国务大臣组成,首相经元老推荐由天皇任命,各部大臣由首相提名天皇任命。(3)议会只能在天皇行使立法权时起协助和赞同的作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立法机关。(4)宪法规定的人民权利极其有限。宪法虽然列举了臣民享有居住、迁徙、通信、言论、出版、人身及私有财产受保护等自由,以及非依法律不受逮捕、拘禁、审判、处罚等权利,但是宪法没有使用近代宪法通用的“公民”一词,以“臣民”取而代之,表明臣民权利来自于天皇的恩赐。《明治宪法》作为日本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明治维新和法制西化的主要成果,对于进一步打破封建制度,创建日本近代法律体系及推进日本政治的近代化有重要作用。3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