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写作教程 - 概述

绝句写作教程 - 概述

ID:11191520

大小:4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0

上传者:U-4187
绝句写作教程 - 概述_第1页
绝句写作教程 - 概述_第2页
绝句写作教程 - 概述_第3页
绝句写作教程 - 概述_第4页
绝句写作教程 - 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绝句写作教程 - 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绝句写作教程》我国古典诗歌有各种体裁,其中普及面最广、最具生命力的,无疑就是绝句。时至今日,童稚诵诗,仍自绝句始;学写旧诗,亦多自绝句始。明代诗学家胡应麟称绝句为“百代不易之体”(《诗薮(sǒu)》内编卷六)。近年港台地区曾举行过一次“最受欢迎的十首唐诗”评选活动,入选的十首唐诗中有八首是绝句,如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思》、《朝辞白帝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皆为千百年家弦户诵之作。第一讲概述一、绝句的定义绝句之名源于南北朝的文人联句。文人联句为各咏一事,联为一篇,止为绝句。绝句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徐陵主编的《玉台新咏》(《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的第三部诗歌总集。收录作品上至西汉、下迄南朝梁代。收诗769篇﹐共为10卷。)卷十.古绝句四首。后清代王士祯(zhēn)在《池北偶谈》中对绝句做了进一步的说明:“联句有各赋四句,分之自成绝句,合之乃为一篇。”到了唐代,绝句吸取了律诗格律,开始押平声韵、讲究平仄、间有对仗。当时唐人多称绝句为律诗,故有白居易《江上吟元八绝句》的“大江深处月明时,一夜吟君小律诗。”这里的“小律诗”指的就绝句。后人为区别二者,分称为律绝和律诗。另清朝钱良择在《唐音审体·律诗七言绝句论》述:“绝句之体,五言、七言略同,唐人谓之小律诗。”-15- 依绝句之名源,对于绝句的称谓一直以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称绝句为“截句”。认为绝句就是截取律诗四句,或截首尾二联,或截前二联或后二联,或是中间二联。此为元代后流行之说。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指出:“五言绝句自五言古诗来,七言绝句自歌行来。此二体本在律诗之前,律诗从此出,遂令充畅尔。”清代诗人、诗论家赵执信也指出:“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始于六朝,元非近体后人误以绝句为截律诗,故致多此一问。”由此可见,截句的说法,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臆断,不足为信。第二种。“绝句”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这种说法不够准确。唐人赋予声律定型的,应为律绝,此不能涵盖整个绝句。且绝句之称之诗早于唐前已有。所以,绝句之称谓,应是以五字或七字为句,以四句为篇的一种诗歌体裁。有古绝和律绝之分。古绝不依近体诗格律,且韵可押仄声亦可押平声;律绝需依近体诗格律,且韵必押平声。其特点可以用十六字来概括:篇幅短小、语言明了、题材平常、情意绵长。篇幅短小:如果我们把歌行比作电影,那么,绝句就是一个画面。如:凉州曲(唐代诗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15-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把享饮美酒的欢愉与血战沙场的惨烈这一矛盾,置于“欲饮”美酒,琵琶催饮的那一刻。渭城曲(唐代诗人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是写友人元二出使安西,王维相送于客舍。这其中的一切过程诸如设宴饯行、对酒倾谈等等,都略过不写。而只选取别宴将散的场景来表达依恋之情。语言明了:就是诗的表达要明白,让人一看就懂。如:静夜思(唐代诗人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小诗,只是用了明了的叙述,就把远客思乡之情,写得意味深长。回乡偶书(唐代诗人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二十八个字中无一生僻字,没用一个典故,都是家常话。却寄寓着诗人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15- 题材平常:就是题材要是常见的,带普遍性的,且很少用典。如:登鹳雀楼(唐代诗人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通过诗人登楼远望所见的平常景象,抒发了“登高才能望远”这样一个常见而深刻的道理。咏柳(唐代诗人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通过对常见的春柳描写,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绝句正是用这些最平常不过的景象和感受,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引起他人的共鸣。意味绵长:就是诗的韵味悠长,情意绵长,即所谓一唱三叹有余音。如:秋夜寄邱员外(唐代诗人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这首诗虽淡淡着墨,却语浅情深,言简意长,使人感到韵味悠永,玩绎不尽。-15-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代诗人岑参)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首重阳诗,将节日思家与忧虑国事合在一起写,于朴素质实中包蕴无限情韵,耐人咀嚼寻味,余意深长。二、五绝的形成明代诗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提出:“五七言绝句,盖五言短古、七言短歌之变也。”其道出了绝句起源于古诗,特别是古之民歌的四句体。然秦时《长城谣》虽已具备了五言四句的形式,但其句句入韵,体非古绝;而汉魏乐府诗中的一部分五言四句歌谣,则是隔句用韵,体合古绝。如:“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所以,我们今天探求五言绝句的源头,大概只能是追溯到这里了。五言四句这种诗体,大量产生于南北朝。然以南朝为最多,仅以“子夜”为题的,就远超过百首。如:子夜歌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欢唤声,虚应空中诺。子夜四时歌渊冰厚三尺,素雪履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子夜变歌人传欢负情,我自未尝见。-15- 三更出门去,始知子夜变。北朝的数量远不及南朝。艺术表现也较为朴拙。如:折杨柳枝歌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这种率直的写法,在南朝中不曾见。北朝以谣体为主,口头创作居多;南朝书面创作居多,且加工痕迹较为明显,应为文人拟作,艺术技巧更加成熟,对唐代五绝影响较大。这一时期的五言四句体以乐府小歌辞为主,文人创作数量不多,内容题材比较狭窄,艺术表现手法也较朴素单纯,以“明转天然”为主要特色。但在艺术上作了较为有益的尝试,为初唐绝句诗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初唐的宫廷五绝,其风格与六朝没有多大差距。但这时已有一些作品,注意到了诗的比兴寄托,从而透露出了时代变迁的信息。如:咏石榴(唐代诗人孔绍安)可惜中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来时晚,开花不及春。蝉(唐代诗人虞世南)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自君之出矣-15- (唐代诗人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这些诗,题材上是旧的,而手法却是新的。各诗的兴趣都不在物体而在人事。如孔绍安的《咏石榴》是诗人投奔唐高祖李渊后的言志之作,表明了相见恨晚之意。虞世南的《蝉》借蝉的居高声远,则寓托着对人生的一种感悟:一个人只要立身品格高洁,即使没有外在凭藉,也自能声名远播。尤其是张九龄的《自君之出矣》,被前人众口一词地赞为超前绝后,同题中古今第一诗。其实这首诗只是对辛弘智之作(自君之出矣,梁尘静不飞。思君如满月,夜夜减容辉。),改动了一句和一字。其道理何在呢?关键仍在于兴寄。诗人用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由于她日日夜夜的思念,容颜憔悴了。宛如那圆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残月。此诗将辛弘智诗中的“梁尘静不飞”这一较平之句,改为“不复理残机”,既切怨妇之情,又用“理机”双关了政治上日理万机之意。又改“容辉”为“清辉”,非但韵度更佳,与辛作比,已不局限于女容,而是隐射到政治上的清明。满月之喻,暗示物极必反。满月之清辉,夜夜看减。像五绝这样的短篇,一有了兴寄,读来就不再是一览无余,而是更耐人寻味,并加大了诗的容量。这在六朝咏物诗的基础上,已是推陈出新,更上一层楼了。特别是初唐五绝的生活化,是六朝以来五绝最为显著的。这一时期的代表,当推王勃。王勃是一位英年早逝的诗人,在初唐四杰中名列第一。他的文学主张是崇尚实用,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他的创作风格对转变当时诗之风气起了很大作用。如:-15- 山中(唐代诗人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诗中的情与景彼此渗透、融合为一。前半首的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的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胡应麟《诗薮》称“唐初五言绝,子安诸作已入妙境”。其他三杰分别为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王勃相同,他们都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们的诗,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如:夜送赵纵(唐代诗人杨炯)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游昌化山精舍(唐代诗人卢照邻)宝地乘峰出,香台接汉高。稍觉真途近,方知人事劳。易水送别(唐代诗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15- 初唐四杰之外,沈俭期、宋之问也对这一时期的诗风转变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宋之问在初唐与沈俭期齐名。沈、宋对唐诗的功绩之一,就是在创作中,洗清了浮华造作的习气。这是初唐绝句值得注目的一大成就。其典范之作当推流放生涯中的五言律绝。如:渡汉江(唐代诗人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人将独特的生活感受,提炼、上升为一种典型的情景。诗中着重展示的,是久客异乡,家书断绝的人,在行近乡关时所特有的忐忑不安的心理。所以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明末清初戏曲家黄周星在《唐诗快》中评述说“人人有此情,而不能为此语”,揭示了此诗情境典型,写法独到,已算得是五绝之极致了。这一时期的五绝沿着六朝文人的路子发展,离歌词渐远,作家的个性开始表现出来。这些作家所涉及的生活内容显然较六朝人广泛得多,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发掘较六朝人深入得多。而且,此时的五绝音节和婉,运用纡徐悠扬的平韵,讲究黏对。至此古体绝句渐少,代之以近体律绝。这些诗由特殊表现一般,其境界是歌辞难以达到。这种由歌辞向抒情诗的发展,意味着五绝在六朝乐府基础上的提高,标志五绝艺术在初唐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三、七绝的形成-15- 七言绝句是从七言四句的短古发展而来的。这种短古,从属于七言古诗,其根源仍是民间歌谣。由于七言诗的产生比五言诗晚得多,所以七言四句的短歌在唐以前为数很少。现存最早的七言四句诗是《垓(gāi)下歌》(《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绝命曲,属于汉乐府诗类型。“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过它每句中夹都带个“兮”字,二韵换叶,故不能视为七绝始祖。当七言诗开始隔句用韵,体合七绝的短古就产生了。现存最早的作品,是南北朝文人鲍照的《夜听妓》、汤惠休的《愁思引》和魏收的《挟琴歌》。如:夜听妓(南北朝鲍照)兰膏消耗夜转多,乱筵杂坐更弦歌。倾情逐节宁不苦,特为盛年惜容华。愁思引(南北朝汤惠休)秋夜依依风过河,白露潇潇洞庭波。思君末光光已灭,渺渺悲望如思何?挟琴歌(南北朝魏收)春风婉转入曲房,兼送小苑百花香。白马金鞍去未返,红妆玉箸(zhù)下成行。这些作品称得上七言绝句之先河-15- 。其中魏收之作,在声律上已很近于律诗。自梁代后,这一类作品继有作者,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不能与已经作为流行体裁的五言四句小诗相提并论。到了初唐,由于近体律诗完成,于是梁陈以来数量与日俱增的七言四句体格律逐渐稳顺,近体七绝便就此产生了。这样,七绝与五绝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五绝的发展,源远流长,代有才人,佳作累累,体裁的历史延续性影响明显;七绝的古体阶段很短,没有等到出现稍可寓目之作,就已律化,因此它与律诗的关系就特别密切。五绝与音乐曾有密切关系,长期以乐府歌词的面目出现。而初唐以前的七绝,还没有取得相同的资格。这双重的原因,使得七绝比五绝更多接受近体律诗的影响。近体律诗对七绝的影响,除声律而外,主要表现在骈偶化的趋势上。初唐五绝虽出现了近体,却不尚对偶。而初唐七绝却不然,不仅音律、词藻,且对仗也极为讲究。初唐七绝,多以对仗作结,即下联对仗,或四句整对。对结之句,有时很工整,有时不甚工整,这样就形成了七绝的一种“初唐风格”。四、绝句的发展唐代绝句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古绝之完善、律绝之定型,都完成于初唐。特别是盛唐时期,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等一批伟大诗人,使绝句达到了高峰。盛唐绝句较之前同体之作,在意境、表达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突破,绝句体裁的艺术潜力第一次得到长足的发挥,成为一种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情韵双绝、雅俗共赏的成熟诗体。由此产生的绝句史上的经典作家和大批典范作品,成为昔人论述绝句的压卷之作。如:独坐敬亭山(唐代诗人李白)-15-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鹿柴  (唐代诗人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绝句(唐代诗人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出塞(唐代诗人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些诗作的出现,表明了盛唐绝句在艺术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因而盛唐在整个绝句史上,可独自成为一个虽然短暂却最为辉煌的时期。宋代虽然词体流行,但古今体诗并未衰歇,而且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诗比词有更崇高的地位。就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说,诗也比词要多很多。就作品的内容风格,宋诗也有独特的地方,并不是唐诗所能概括的。因此宋以后习惯上把注重抒情含蓄和以意兴见长的一类诗,就称作唐音,对于注重摅(shū-15- )思说理和以深沉见长的一类诗,就称作宋调。其后元明清三代虽然诗人很多,但大概都可归于这两类。由此可见宋诗在文学史上,也有它独特的面貌的。宋初的诗承唐末余风,杨亿等专学李商隐,只在隐僻的典故和工丽的对仗上用功夫,完全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作风。王禹僭(jiàn)专学杜甫,开始了新的风气,但诗的成就并不大。到苏舜钦、梅尧臣,才奠定了宋诗发展的基础。如:淮中晚泊犊头(北宋诗人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诗的第二句有些散文化,但用了一个“时”字,使场景动了起来。仿佛花树在一片青青草地中不时跳入眼帘。“幽”和“明”都是形容花,一重心理,一重视觉,配合得十分别致。诗人通过内在体验的流程来构成诗的节奏,肌理细密,这正是宋之绝句的一种特色。然宋诗之大家当属苏轼和黄庭坚。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至东坡(苏轼)山谷(黄庭坚),始自出已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苏黄为宋诗开辟了新的作风。如:题西林壁(北宋文学家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春近(北宋诗人黄庭坚)亭台经雨压尘沙,春近登临意气佳。-15- 更喜轻寒勒成雪,未春先放一城花。时至北宋灭亡之际,离乱中的经历感受丰富了诗人的生活体验,也激起了诗人爱祖国和爱人民,坚决主张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就成为当时诗歌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最能真正表现出时代特色的,当属陆游的诗。他诗的悲壮慷慨,远超过苏、黄的成就。可以说宋代的诗有了陆游,才真正放射出了光彩。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诗人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shù)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与陆游同时的著名诗人有杨万里和范成大。杨万里开始也是学江西派的,但后来自成一家,当时称为“诚斋体”。他多用俚语白话入诗,极力推崇自居易,曾说“每读乐天诗,一读一回妙。少时不知爱,知爱今已老。”由此可以看出他作诗的趋向。其诗中以写景和说理的内容居多,风格通俗明畅。虽然有时不免粗俚,但大体上还是清新活泼的居多。如:过百家渡(南宋诗人杨万里)一晴一雨路干湿,半淡半浓山叠重。远草坪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范成大以写田园诗著名,诗中多以一种闲适的情调,描绘田园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他观察事物很细致,常常用一首七绝的小诗,写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来。如:横塘-15- (南宋诗人范成大)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此后,元、明、清三朝的诗人虽然很多,但多是在模拟上下功夫,很少再有著名的大家了。第一讲作业一、概括说明绝句的定义。二、分别写初唐四杰的姓名,并分别写出他们的一首五言绝句。三、简述七言绝句的形成,并分别写出开七言绝句之先河的三位诗人的姓名及其七言绝句。四、简述唐音和宋调的区别。-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