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体会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体会

ID:11324544

大小: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1

上传者:U-3680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体会_第1页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体会_第2页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体会_第3页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体会_第4页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体会中华医学实践杂志ChineseJournalofPracticeMedicine2007~第6卷箜期检查可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及骨质破坏情况,对正确选择内窥镜手术的适应证有指导意义.3.2内窥镜手术的技巧及优势由于本病具有多发性,易复发,易恶变的特点,以往多采用鼻侧切开术和上颌骨部分或全部切除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虽然手术视野宽阔,病变切除彻底,复发率低,但手术破坏性大,严重影响鼻腔生理功能,术后遗留面部畸形,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传统的鼻内手术虽不遗留面部畸形,但切除瘤体不彻底,复发率高.鼻内窥镜手术兼具两者优点,视野清晰,具有放大作用,多种角度内窥镜能更准确地观察病变范围,发现细微病灶.手术器械精细,有多种角度,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病变切除准确.笔者采用了对上颌窦,筛窦均受累部者,行下鼻道开窗,酌情切除鼻腔外侧壁.然后,在鼻内窥镜下切除鼻窦瘤体,肿瘤基部周围可疑处黏膜均全层剥离刮除,辅以电刀,电凝,既彻底切除了鼻腔内病变,又能清楚地暴露窦腔内的病变便于彻底刮除,达到根治的目的.对于窦腔内病变可在内窥镜下彻底刮除.但一定要将可疑病变的黏膜刮除,中鼻甲及可疑受累骨质一并切除,切勿姑息.笔者认为彻底切除病变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而术中能清楚地观察肿瘤的生长部位和范围,是病变能否彻底切除的前提.鼻内窥镜为具有不同角度的硬质镜,其亮度好,视野清晰,可视范围大,加上有一组配套手术器械,因而对某些范围较局限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完全可以达到暴露清楚,切? 8l1?除彻底的目的,获得和鼻外进路相似的手术效果.3.3电刀电凝,YAG激光的应用电刀电凝具有快速切割和凝固止血功能.可在拟切除部位先行切割凝固直达骨膜,可减少出血,损伤小,反应轻,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复发,是对内窥镜手术最好的补充治疗.术后应用YAG激光经可曲性纤维传导,在内窥镜的引导下易达到较隐蔽的病变部位,窦内复发病变亦可经光纤传导进行切割,凝固,有效地防止了复发.3.4术后鼻内窥镜检查的重要性术后1周开始行内窥镜检查并冲洗鼻腔及窦腔,每周1次,1个月后每2周1次,3月后每月1次,半年后6个月1次,一般2年以上.因本病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故内窥镜复查尤为重要J.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并及早采取激光治疗对防止复发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PianelliC,RadiciM,CamaioniA,eta1.Invertedpapilloma:Modalityoftreatmen.ActaOtorhiolaryngolItal,1996,16:339.2许庚,李源,史剑波.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31(4):237—239.3余洪猛,张重华.鼻内窥镜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价值.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6(5):219—220.4许庚,唐学慧,史剑波.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1,26:222—225.(编辑:齐永)?中医中药?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体会丁荣富【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84-2030(2007)09-0811—02 外治法是属于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应用广泛,既包括含有中医内治法的理论,又结合了中医针灸的优点,是颇具特色的中医疗法.我院伤科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运用针灸中药外敷,放血等不同的外治方法治疗颈椎病,腰腿痛等常见的伤科疼痛性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结合病例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如下.1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病患者,女,56岁,2003年8月19日初诊.主诉:颈项疼痛反复发作2年余,伴右肩背部疼痛.3个多月来,曾口服强力天麻杜仲胶囊,颈康复口服液,症状无明显改善.x线摄片示:cc~,椎间隙变窄,c,椎上缘均可见唇样增生.体查:BP120/83mmHg,形体偏胖,心肺未见异常,c~,棘突压痛,右肩胛内上角压痛,压顶试验(+),舌暗红,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颈痹(气滞血瘀),西医诊断:颈椎病(颈型).治疗:中药外敷,药用生川I乌,生草乌,泽兰,大作者单位:200438上海,上海市东医院蓟,生军,落得打,桃仁,红花,丹参,紫花地丁,黄柏,生山栀,天花粉,白芷,芙蓉叶,生南星等研粉,加醋,蜂蜜,凡士林等调和.将药膏平摊于布上,外敷于患者颈部.每天1换.1个疗程(10天)眩晕减轻,继按原方案治疗20天,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按:颈椎病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中药外敷法是中医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方中生川乌,生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为君.臣以桃仁,红花,丹参,泽兰,落得打行气活血;大蓟,生军活血祛瘀;芙蓉叶散瘀止痛.紫花地丁,黄柏,生山栀,天花粉清热泻火以佐制君臣之燥热.生南星,白芷止痛为佐使之用.西医药理:生川草乌中的乌头碱,丹参(丹参酮)有抗炎,镇痛作用;桃仁(苦杏仁苷),红花(红花醌苷)等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诸药合用起到松弛颈部 肌肉,松解粘连,加速血液循环,从而获效.2梅花针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男,35岁.因弯腰搬重物,腰部突感剧痛,不能俯仰,侧转,难以下坐,起立,行则需人搀扶,急来诊.查体:?812?中华医学实践杂志ChineseJournalofPracticeMedicine2007年第6卷第9期双侧腰肌紧张,脊柱L5s,处压痛明显.诊断:急性腰扭伤.治疗:在腰部压痛点常规消毒后,局部用梅花针叩打至皮肤潮红,再拔火罐,以少量出血为佳.起罐后,患者腰部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坐,立,行走自如.按:急性腰扭伤属于腰部筋脉损伤,气滞血瘀,且多为新病卒发,病情属实.伤后局部经脉不通,气血瘀阻所致,"不通则痛",致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在压痛点放血,使局部瘀血得泻,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了治疗目的.3针刺环跳穴和秩边穴治疗腰腿痛患者,男,50岁.1个月前偶提重物后出现腰痛,腰不能伸直,伴右下肢疼痛,x线摄片为腰椎骨质增生,经治疗而症状持续不减,近半月症状加重,腰部不能伸屈转侧.查体: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变直,L右侧棘突旁压痛,右直腿抬高试验(+).CT检查示:L~椎问盘突出.取穴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主要强调针刺环跳穴和秩边穴时需针感放射臀部,大腿,小腿,腓肠肌及足背,足趾,呈电击样,再针刺其他穴位,针刺得气后,接低频脉冲治疗仪.每日1次,留针20min,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腰腿疼痛完全消失,直腿抬高(一).按:腰腿痛其发病部位在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之循行所过处,治疗上多以循经取穴为主,环跳是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而坐骨神经的走向与足太阳 膀胱经在下肢的循行大致相同,且环跳穴周围神经丰富,针刺极易得气,针感较强.针刺环跳穴易循经感传,使气至病所,可以调理少阳,太阳之经气,疏通经脉中瘀阻之气血,以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针刺膀胱经之秩边穴亦可疏导太阳经气,通络止痛,故取之治疗腰痛.外治法是中医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范围极广.外治法主要是通过肌肤,孔窍施治,其效用却可深人腠理,脏腑,可以通经贯络,有效调整阴阳气血功能.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伤科疾病,有费用低,疗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编辑:邓锋)清空片配合电针治疗偏头痛5O例曾莉【中图分类号】17,25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84—2030(2007)09—0812—02偏头痛属祖国医学"头风"的范畴,是一组以头颞部剧烈疼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候群.表现为周期性,搏动性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和视觉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笔者采用我院自制的清空片配合电针治疗该病,效如击磬,今举治验如下,以就正于同道.1临床资料5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7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年.按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型21例,风寒型18例,湿热型I1例.所有病例经CT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2治疗方法2.1中药治疗清空片的组成:川芎,全蝎,当归,白芷,防风,菊花,赤芍等.2.2针灸治疗取穴:主穴:内关,外陷谷,丝竹空透率 谷;配穴z太阳,阳白,风池,内关,公孙.操作:按证型取相应的穴位,常规消毒后取1.5—2寸毫针先针主穴得气后用泻法快速捻转,使局部产生较强的针感;随后在疼痛的局部取配穴,并接通G6805电针机,疏密波,留针30min:同时用特定电磁波照射疼痛局部.3治疗结果痊愈(疼痛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38例占76%,显效(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但时有发作)10例占20%,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2例占4%,总有效率96%.作者单位:433200湖北洪湖,洪湖市中医院康复科4典型病例患者,女,38岁.素有头痛史近10年,反复发作,左右交替,常在月经期或劳累后发作.现右侧头痛呈搏动性胀痛,按之痛减,患者双手抱头,痛苦不安,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诊断:偏头痛(气滞血瘀型),采用上法针刺1次即疼痛大减,同时配清空片2瓶,口服;共针3次而愈,随访1年无复发.5讨论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其络脉交于手少阳经,头颞部属少阳经循行之域,故取内关可通过其络脉来疏调少阳经气,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外陷谷属经验取穴,其位于足背三,四趾跖关节后陷中,与胃经的陷谷穴平齐,此穴虽不属阳明,少阳二经,但"上病下取"时腧穴的某些特殊作用,通过脉络使组织的兴奋性发生改变,皮肤痛阈增高而产生直接止痛作用;丝竹空透率谷始见于《玉龙歌》:"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二穴世问稀".且丝竹空和率谷均为少阳经穴.局部取之正合"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之理.阳白,太阳为局部取穴,此二穴也是治疗偏头痛的常用穴.临床应用屡屡获效.实践证 明:偏头痛以颞部出现血管搏动者,或者女性患者月经期头痛,首选内关穴为好且以左右交叉为妙,此正符合祖国医学之左病右取,右病左取之法.对于偏头痛伴有胸闷,欲呕等兼证者笔者多取内关配公孙;内关,公孙二穴均为八脉交会穴,且内关穴为心包经的络穴,联络上中下三焦;二穴相伍,可宣通气机,降逆和雷.取其用之实为不可多得.清空片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