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创造性及其评价原则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创造性及其评价原则

ID:11361807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1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创造性及其评价原则_第1页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创造性及其评价原则_第2页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创造性及其评价原则_第3页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创造性及其评价原则_第4页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创造性及其评价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创造性及其评价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创造性及其评价原则第22卷第4期2006年8月雁北师范学院Q£垦I鲢丛JV0l_2N0.4Aug.2006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创造性及其评价原则赵(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椰浙江宁波315211)摘要:隐喻的构建和理解过程是创造力实施的典范.隐喻的创造本质就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的概念中发现新的关系,或者在一个已知的概念中挖掘出人们意想不到的内涵,从而开拓新的认知空间.本文从认知角度分析了隐喻的创造性,并建立了评价隐喻中创造性因素含量的三个原则:语义范畴跨度,独创性和可接受性.关键词:隐喻;语义范畴跨度;独创性;可接受性中图分类号:H030文

2、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939一(2006)04—0070—031.引言就人们对于创造性的一般看法——形成不寻常联想的能力,也就是能在普通人看来不相干,不相容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并使之结合起来的能力.以及能在人们熟知的事物上观察到人们意想不到的性质——而言,隐喻的构建和理解过程无疑是创造力实施的典范.因此对于隐喻创造性的研究一直是修辞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位于词汇层次上的一种对比和意义替换的修辞现象.是对正常语言使用规则的一种偏离.因而传统修辞学对于隐喻的创造性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外在形态的描述.即语义上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反映隐

3、喻的运用带来的创新性的语义变化,但是无法解释这种变化,因此传统修辞学的研究难以深入下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从认知角度看待隐喻问题,提出了大量解释隐喻的理论,如:"心理空间理论","合成空间理论","概念合成理论"等.这些理论验证了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一种修辞手段,一种新的意义的创造过程,而且是人类普遍使用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这为研究隐喻的创造性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使我们开始从认知的角度重新审视隐喻的创造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根深蒂固的概念系统以及早已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已有知识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认知空间,当生活领域没有提出超越常规的新要求时,把我们面

4、临的一切放在这一空间进行处理是效率最高的,但如若出现新的问题情景难以纳入这一认知空间,我们就必得动摇习以为常的系统知识和知识框架,扩展已有的空间或为之构造新的空间,这就是创造性产生的过程.隐喻的创造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中完成的,这一过程就是使一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与另一个或多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产生映射关系,并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新的心理空间,即形成新的概念.也可以说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的概念中发现新的关系,或者在一个已知的概念中挖掘出人们意想不到的内涵.并由此产生新的意义和新的概念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创造是隐喻的本质.虽然隐喻先天地具备创造性

5、因素,但是由于人的认知在应对不同言语交际的要求.以及不同个体在解决同一认知任务时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相应地隐喻的创造性也表现出差异性.隐喻中创造性因素的含量存在着高低之分.如何评价不同隐喻中创造性因素含量的高低呢,本文试从认知角度出发,拟建立三个评价原则:语义范畴跨度,独创性和可接受性.2.衡■隐喻中创造性因素含■的评价原则以什么原则来评价隐喻中的创造性因素的含量呢,古罗马修辞学曾经指出相比事物间距离愈大,比喻的效果就愈新奇.中国古代的比喻理论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刘安在<淮安子?要略iJa1)中就论述了关于运用比喻的一个重要条件:"假譬取象

6、.异类殊形",说明了比喻的创造既要有相似点,本体和喻体又必须不同类不同质.(冯广艺,2002)例如:"她的眉毛像她妈妈",虽然有相似性但不能说是比喻.因为她与"她妈妈"同类同质.而"她的眉毛像柳叶一样弯"就是比喻,因为"她"与"柳叶"不同类不同质.南北朝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进一步阐明了刘安的观点,提出"物虽胡月,合则肝胆"所谓"物虽胡月",说的是用来做比的本体和喻体是相隔甚远的东西,二者看起来毫不相干,但是用到一起来就应该如肝胆那样密切.近代钱钟书先生也曾说过:"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越新颖."

7、(谈<拉奥孔》).前人的研究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本体和喻体应属收稿日期:2006—04—17作者简介:赵娜(1981一)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和语法化.一7O一不同义类,并且两者越远,共性越少,创造性也就越高.2.1语义范畴跨度对隐喻创造性含量的衡量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上文中的义类实质上就是语义范畴.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有其特性,人类为了充分认识客观世界,因此对客观事物采取分析,判断,归类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类和定位,形成了不同的范畴,比如可以按照有生命,无生命把人和桌子划分为两个范畴,同时还可

8、以按照固态方式,液态方式对水和冰进行范畴的划分.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的形成就是以认知范畴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