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洼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关于大洼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ID:1244527

大小:382.53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7-11-09

上传者:U-1388
关于大洼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_第1页
关于大洼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_第2页
关于大洼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_第3页
关于大洼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_第4页
关于大洼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大洼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大洼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2016-2018年)大洼县人民政府二零一六年一月 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生态文明建设优劣势分析-4-第三章构建安全高效的空间格局体系-6-第一节规划目标-6-第二节优化产业空间格局-6-第三节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建设-6-第四节构建平衡适宜的生态空间格局-6-第五节重点工程-7-第四章打造绿色发达的生态经济体系-8-第一节规划目标-8-第二节推进工业转型升级-8-第三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9-第四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9-第五节重点工程-11-第五章构筑健康的生态环境支撑体系-14-第一节规划目标-14-第二节协调水资源开发,合理利用水资源-14-第三节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格保障供给-14-第四节保护监管湿地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15-第五节合理开发油气资源,加强生态修复-15-第六节完善水环境支撑体系-15-第七节加强大气环境污染防治-17-第八节土壤与固废污染防治-18-第九节重点工程-19-第六章建设和谐幸福的生态生活体系-23-第一节规划目标-23-第二节优化城市绿地环境,建设绿色宜居城市-23-第三节构建城市绿色交通,推行居民绿色出行-23-第四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打造便利公共服务-24-第五节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创建生态低碳社区-25-第六节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建设宜居示范乡村-25-第七节重点工程-27-第七章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9-第一节规划目标-29-第二节构建高效完整的绿色政府行政体系-29-第三节建设协调有序的企业生态制度文明-30-第四节完善公开透明的公众参与机制-30-第五节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30-第六节重点工程-32-第八章弘扬绿色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33-第一节规划目标-33-第二节加强生态文化宣传-33-第三节建设生态宣传载体-33-第四节构建生态文明行为规范-33-第五节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34-第六节重点工程-36-第九章保障措施-37--3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生态区建设为载体,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使蓝天常在、绿水常流,进而建设“向海发展”、富庶、文明、幸福的美丽大洼。第二条基本原则生态优先,协调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毫不动摇地坚持生态优先方针,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落实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穿、深刻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不断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从源头上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以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带动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绿色发展,垂直管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大洼现有自然环境和生物,保护和发展生态平衡,从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角度,更加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贯彻执行监测检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典型示范。根据大洼县功能区定位和发展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基本动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和科技创新,分类指导,实施差别化政策,统筹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以镇域、行业生态示范创建为抓手,培育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经验、做出表率。党政主导,社会参与。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组织领导、规划引领、资金投入、制度创新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生态意识和责任,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强化公众参与,引导全民共建共享,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合力。第三条规划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7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6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1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3年)-35-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年)(1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4)《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2.技术标准及规范(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6)《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7)《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KB3-2000)(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9)《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0)《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11)《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B19379-2012)3.指导性规划与报告(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3)《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2007年)(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5)《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2003年)(6)《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2002年)(7)《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8)《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1996年)(9)《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1年)(10)《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2010年)(11)《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011年)(12)《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12年)(13)《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14)《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15)《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2007年)(16)《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18)《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2015年)(19)《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年)4.地方性规划及文件(1)《辽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6-2025年);(2)《辽宁省“十二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指南》(2010年);(3)《辽宁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2012年);(4)《大洼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5)《盘锦市“十二五”规划》(2010年)(6)《大洼县“十二五”规划》(2010年)(7)《大洼临港经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年)(8)《大洼县产业发展规划(2015-2019)》(征求意见稿)(9)《中共盘锦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10)《大洼县城市规划》(2012年)(11)大洼县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十三五”规划(12)大洼县“十三五”城乡建设发展规划(13)大洼县“十三五”卫生事业规划(14)大洼县历年环境统计数据(15)大洼县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5- 第一条规划时限规划以2014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16至2018年。第二条规划范围规划空间以大洼县域行政管理范围,含下辖13个乡镇,面积1255平方公里。-35-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优劣势分析第一条优势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得到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将继续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型的策略,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建设和突破辽西北这“三大战略”构筑起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形成大洼县与全省沿海、腹地等其它地区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资源优势互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为大洼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近年来,大洼县委、区政府以建设“中国五个大县”为目标,为全区未来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护自然、改善生态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逐步探索建设宜业、宜旅、宜居的生态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区位优势突出。大洼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东北部,是联结辽南、辽西与辽中三大经济板块的重要节点,与辽宁省内各大城市构成“2小时经济圈”,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沈大、京沈、盘海营高速公路,沈山铁路、沟海铁路和京沈高速铁路、疏港铁路,305国道以及跨越环渤海六市的滨海公路、东北第一景观桥跨辽河大桥、年吞吐量亿吨的盘锦新港,以及近在咫尺的营口支线机场,构成了区域发达的水陆空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彰显了大洼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乃至跨越式增长的良好契机。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大洼幅员辽阔,地处大辽河下游,濒临渤海,素有“南大荒”之称,由水域、滩涂、芦苇沼泽、湿草甸构成了典型的海岸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拥有丰富的滩涂、湿地及海洋资源,淡水养殖遍及乡村。境内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地热、矿泉水资源也颇为丰富。同时,依托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区建设,形式滨海滩涂芦苇浩荡,鸥鸣鹤舞百鸟翱翔的富饶景象。产业基础扎实,特色产业逐步推进。近些年,大洼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大力推进工业集群发展,严把项目质量关,不断引进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带动项目、龙头骨干项目,已基本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以及纺织服装、新型材料等为主要功能的产业园区发展新格局。2015年,大洼县再次跻身百强县市,名列第75位。生态创建成效显著。自盘锦市开展宜居乡村建设以来,大洼县镇积极响应、精心筹措、立足实际、长远谋划,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改善农村百姓生产生活环境为契机,实施领导干部包户服务,各级领导干部深入项目建设一线,现场办公,督查督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目前,108个美丽村和10条镇中心示范路建设如火如荼,2013年新兴镇腰岗子村和唐家镇北容村被农业部评为首批“中国美丽乡村”。2015年,大洼县通过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验收。第二条劣势分析产业存在结构性矛盾,生态产业需进一步调整和深化。由于大洼县经济总量尚小,产业结构中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总产值占53.2%。从产业结构上判断,大洼属于典型的农业经济区;另经城市化与工业化相关关系研究,城镇化明显落后于工业化,但工业化对城镇化起到带动作用较为薄弱,说明大洼县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还需进一步进行结构升级。环境质量状况需要进一步改善。水环境是大洼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与突破难点,污染源主要来为工业源、农业源和城镇生活源。其中,农业源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等,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化学肥料和灭草、杀虫剂的残存物质。大气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烟尘,它们主要来自化工、炼油、沥青、油毡纸、硫酸等工业排放的废气和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大洼县油田资源丰富,过度开发易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产生较大影响。生态生活体系有待改善。大洼县-35- 缺少多样化的绿地建设,绿地景观有待提高;绿色出行比例仍需提高,公交站点存在盲区,结构需进一步优化;民用建筑中推行建筑节能比例较低,绿色建筑推广力度尚有待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成效,但卫生厕所普及率仍未达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尚不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尚未建立完善,生态补偿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环境监管体制存在缺陷,横向管理体制需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投资支出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经济政策力度不够,对企业的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奖惩制度。生态文明政绩考核体系及问责制度还需进一步优化。缺乏创新动力。科技创新是决定生态文明建设进展乃至成败的核心要素。绿色化发展需要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对大洼县的绿色发展充满挑战,目前,大洼县政府及各部门并未形成系统性的创新方案,亟须将科技创新及制度创新作为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撑引领绿色发展,为节能减排、绿色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35- 第一章构建安全高效的空间格局体系第一节规划目标以保障大洼县自然生态区的结构与生态防护服务功能为目标,构建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实现对区域生态体系的全面保护和高效高质量利用,落实国家关于“守住耕地红线,划定生态红线,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的政策要求,强化底线思维,保障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到2018年,完成国家要求的生态红线和耕地红线的规定要求,提高大洼生态系统服务质量,使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16%。第二节优化产业空间格局第一条构建“两核、两翼、两带”的空间结构“两核”即田家镇、大洼镇等区域。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产业组织和空间结构等方面功能,加强与盘锦市的协调,以“向海发展”为主导方向,形成盘锦-大洼经济与产业发展连绵区,使田家-大洼形成盘锦市郊区范畴的产业集聚带。重点发展房地产业、温泉旅游度假、物流仓储业、商贸服务业等。“两翼”即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区和疙瘩楼湿地温泉养生度假区。结合大洼县城镇结构优化,加快湿地生态旅游品牌形象的确立,依托“天下奇观红海滩”、“世界最大芦苇湿地”和优质的地下温泉等资源优势,以环渤海乃至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城市、全国重点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确立具有国际影响的“湿地之都”品牌。疙瘩楼湿地温泉养生度假区是实现城市与农村共生,都市与田园共存,农业现代化、土地规模化、服务业集群化三位一体发展,把度假区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两带”即辽宁(大洼)专业市场集聚区和中华路西侧仓储物流带。以打造辐射辽西乃至东北最大的专业市场群为目标,以市场核心区为中心,以305国道和向海大道为发展轴线,使各类专业市场科学分布,配套服务功能齐全。同时,依托中华路贯穿大洼境内的独特优势,加快物流企业集聚,完善仓储配送功能,打造立足盘锦、服务辽西的区域性综合型物流枢纽,将大洼仓储物流集聚区建设成为集“仓储、配送、加工、交易、商务、培训、信息处理”七位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基地。第二条加快耕地红线的划定通过贯彻实施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调控制度,加快推进大洼县耕地空间红线的划定及管理办法的出台,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把土地“闸门”,杜绝对土地资源的浪费与破坏,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到2018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17.98平方公里(1376970亩)。第三节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建设第三条优化城镇网络结构,促进乡镇合理布局以大洼镇、田家镇及榆树镇临港工业区为战略重点,承担带动和促进全区城镇化和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的重任。重视村镇建设,优化村镇空间布局。发挥中心城镇对一般城镇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带动作用,应积极扩大城区、中心镇的发展规模,并加快其发展速度。随着农业向集约型、特色型农业产业化的加速转化,乡镇应积极推广“市场+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在优势特长处选择生长点,在产业结合处选择突破点,建设富有自己特色的乡镇。第四节构建平衡适宜的生态空间格局按照生态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大洼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的勘界与立标,并出台相应管理办法,保障大洼生态安全格局,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比率不低于国家规划标准15%。结合区域内河流、沼泽等自然湿地及库塘湿地等生态要素分布及生态功能分区,依托国家级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及疙瘩楼水库等建设,确保生态空间不减,生态功能提升,到2018年,绿色生态空间扩大,河流、湿地面积有所增加,林苇保有量不少于185平方公里(277500亩)。-35- 第一节重点工程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单位建设期限总投资(万元)项目建设规模及效益项目进展情况1耕地红线划定与保护区农发局2016-2018200根据国家耕地保护制度对耕地红线进行划定与保护。规划2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程区环保局、区林业局、国土局2016-2018200根据国家要求,划定不少于国土面积23%的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生态安全。规划3生态保护红线勘界立标工程区国土局2016-20182000红线勘界10000公里,1000万元;界标500米一个,20000个,1000万元。通过勘界立标将生态保护红线落地,便于管控。规划4生态保护红线宣传教育工程区教育局、区组织组、区广电局2016-2018100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媒体、宣传资料和宣传设施建设,向政府、企业及周边社区群众宣传生态保护红线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划合计2500万元-35- 第一章打造绿色发达的生态经济体系第一节规划目标本研究按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依据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贯彻循环经济的理念,结合大洼县现有产业规划,研究提出大洼未来生态产业升级的总体方向。为构建全新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生态经济体系,并逐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科学调控机制,提供依据。——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和布局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更为高效,三大产业基本完成现代化转型升级。——能源利用结构愈趋合理,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单位GDP能耗低于0.62吨标准煤/万元。第二节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第一条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运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机械加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发展自主创新、高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加强现有工业企业和生活设施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行生产过程中的中水回用。严格控制企业的环境准入,坚决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新建项目审批管理,建立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提高高消耗、重污染产业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到2018年,单位GDP能耗控制在0.62吨标准煤/万元以下。第二条培育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选择若干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一批高附加值、低碳环保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如海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使之成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资金投入,着力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培育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精心打造产业链条,增强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建立健全新兴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完善市场准入标准。第三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产业政策要求,对高耗能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严格执行强制淘汰制度,逐步提高淘汰标准,并杜绝被淘汰企业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向农村地区转移。严格执行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实现达标排放。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等专项资金争取和补助力度,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工作。第四条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培育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相互关联、配套发展的生态产业园区,重点构建临港经济区、特色工业园、田家总部基地等三大板块发展格局,推进土地集约、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实现雁阵式工业集群发展。充分释放油城、港城双重优势,围绕兵器集团辽宁华锦石化改扩建项目,打造临港物流集聚区、装备制造集聚区和新材料新能源集聚区。将新型能源、装备制造、新型材料、食品药品等四大产业建设成为国家级产业基地。产业园区要充分发挥产业关联效应,开展废弃资源、能源和伴生副产品的梯级与重复利用,并集中建设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固体废物处理等配套项目。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污染大、耗能高的产业项目用地,大力推广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第五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严把项目质量关,努力引进有技术、有潜力的好项目。狠抓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创新招商方式,着力加大对沈阳大型企业、辽河油田等周边市场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政策扶持、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和宣传引导,打造开放式投资平台,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激发全民创业潜力和活力。加快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规划建设3个小微企业服务平台、2个工业小微创业园和2个创业孵化基地。第六条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35- 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和扶持地方企业与大连、沈阳等地高校、科研院所等展开合作,建立各类产学研结合体。充分整合政企与科研院所的信息资源,搭建各类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和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等中介服务平台,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的示范与推广。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深入开展聚才引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工作,认真落实人才各项优惠政策。持续实施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培训等活动。第一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第一条做大做强种植业积极推广“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水体立体种养模式、认养农业模式、西安生态养殖模式和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等先进农业生产模式,严格控制剧毒、高毒农药使用。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强化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泵站改造等重点水利工程。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和布局,建立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节水高效农作制度。引进和推广农村新能源技术、农作物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农业防灾抗灾技术等农业新技术,鼓励农民购买高效节能农业机械。重视农业科技建设,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建成一批兼具生产、教育示范、休闲观光、展览展示、采摘体验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第二条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业按照科学选址、基础设施完备、规模效益明显、管理制度健全等要求,加强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实现畜牧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引导农户适度扩大养殖规模,走分工分业、专业化饲养的路子。深入推进稻田养殖河蟹模式,从“大养蟹”向“养大蟹”、“精养蟹”发展。同时,通过赵圈河镇苇田“一育三养”(即塘面育苇、水面养禽、水中养鱼、水底养蟹)等立体种养殖方式把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动的生态产业链条。利用全区水面较大的沟渠、排干、大水面发展田螺养殖,养殖规模1000亩,年产量100万斤。第三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强化六和鸭业、光合蟹业、金社裕农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把市场产业链、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进农业领域,实现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服务业等相互融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村土地经营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流转集中。实施“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生产基地和种养农户扩大上下游产品加工的联合与协作。第四条建全农业现代经营网络加大品牌培养推广力度,积极拓展农产品宣传渠道,进一步打响我区蟹稻、稻蟹、肉鸭、泥鳅鱼、蒲笋和西红柿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品牌。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购销、储备运输、监督预警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信息化建设和仓储设施建设,建立原产地追溯制度。鼓励龙头企业到大中城市设立农产品专卖店、直销店、连锁店等,巩固和提升生态优势和市场优势。与天猫等知名网站合作,建立全省第一个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第二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五条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努力把生态旅游产业培育成区域主导产业,通过旅游业的集聚效应,全面拉动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突出湿地和温泉两大旅游资源特色,全面建成“优秀旅游强区”。积极推进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区、疙瘩楼湿地温泉养生度假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丰富新兴腰岗子旅游半岛、西安上口子民俗村、王家镇中尧七彩庄园、唐家镇北窑葡萄采摘园等旅游项目,带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不断提档升级,引领生态旅游资源一体化联动发展。加快温泉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天沐、隆恒、宝源、白鹿等温泉项目建设,将大洼打造成国内知名的温泉旅游目的地。加大“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首”宣传力度,拓展微信、微博、微电影等网络营销平台。严格避免旅游景点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建立生态旅游管理机制,全面开展旅游区环境达标活动,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绿色开发与消费等活动。-35- 第一条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推动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充分利用大洼县联结辽南、辽西、辽中三大经济板块并毗邻盘锦港的区位优势,推进大洼仓储物流集聚区建设。加速改造传统运输业,引导现有中小运输企业调整运输结构和经营方向,延伸服务功能。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通讯网络,把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等信息系统和网络统一延伸到村镇。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实现公共服务电子化、管理决策网络化、政府办公自动化。第二条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力推动商贸、房地产、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科学规划辖区内商业网点布局,建立覆盖城乡的商贸服务体系,帮助盘锦(中国)食品城、辽宁鲜活水产城、盘锦·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恒隆温泉第一城、北方国际黄金珠宝城等项目做活市场。推动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无缝对接,以淘宝特色中国大洼馆和辽宁电商城为龙头,以发展“淘宝镇”、“淘宝村”为支撑,全速打造成辽宁乃至东北电子商务第一区。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提升土地价值,促进建筑与房地产业的发展。依托旅游牵动作用带动旅游服务业快速发展,配套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商贸、会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功能性服务平台,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统一规划管理,大力发展与旅游业相配套的文化景点。-35- -35-第一节重点工程-35-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单位建设期限总投资(万元)项目建设规模与效益项目名称1临港经济区建设项目园区管委会2015-2018300000进一步完善园区总体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园区承载力,提高服务功能,推动产业升级,拓展发展空间。到2019年,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招商引资入驻项目150户以上,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产值300亿元以上,增加值60亿元以上,税收8亿元以上。临港经济区建设项目2辽宁环渤海经济带总部基地建设项目园区管委会2015-2018350000进一步完善道路、供水、供电、燃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提升园区承载力,围绕高端石油研发、建筑工程、创意设计等主导产业进行配套服务产业的招商引资。不断完善园区内入驻企业行政服务平台,协助入驻企业进行注册地迁移等工作。到2018年,营业额达50亿元,税收5亿元。辽宁环渤海经济带总部基地建设项目3小微企业创业园区发改局区经济项目办2015-2018230000围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具有地域优势的农产品以及油田配套行业发展工业小微企业。发挥专业市场作用,发展商贸流通类和电子商务类服务业小微企业。做好项目引进工作,同时采取企业对接模式进行二期建设。规划建设7个小微企业发展载体,其中服务平台3个、工业小微创业园2个、孵化基地2个。到2018年,新增小微企业1200户。小微企业创业园4电碳项目辽宁国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14-201610000主要生产储能纳米电碳材料等。电碳项目5科技研发平台项目辽宁新希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2014-201610000主要从事碳材料新技术和工艺的研发,以及相关技术服务和产业化孵化服务等。科技研发平台项目6高软化点沥青项目江苏国正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15-201810000生产高软化点沥青,并逐步延长产业链。瞄准碳纤维方向,通过转型升级建设石化换代产业集群,使高软化点沥青成为沥青产业的重要升级渠道。高软化点沥青项目7新能源储能电站项目辽宁华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4-201610000主要从事新型大功率储能电站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工程总包和建设,以及新能源储能电站的能源管理等经营活动。新能源储能电站项目8石化设备、油田气体回收设备制造项目上海森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5-201710000建设石化设备、油田气体回收设备制造项目。石化设备、油田气体回收设备制造项目9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等环保设备制造生产及销售项目河南众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4-201610000主要从事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等环保设备制造生产及销售项目。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等环保设备制造生产及销售项目10新兴镇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区农经局2015-201823000占地4.7万亩,建设绿色有机水稻生产基地,提高水稻种植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新兴镇有机水稻生产基地11新兴镇水田高产创建项目区农经局2015-201815000占地2万亩,重点提升水田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新兴镇水田高产创建项目12生态有机肥项目德惠市万达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2014-201610000占地23亩,建设生产生态有机肥项目。生态有机肥项目-35- 13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集聚区盘锦红海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2013-201850000以生态花园城区和湿地休闲度假基地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湿地观光、运动休闲、商业地产、酒店会展、温泉度假、养生保健等六大旅游项目。到2017年建设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到2019年建设成为具有独特湿地文化特色、世界独一无二的四季型、生态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集聚区14红海滩温泉度假小镇盘锦红海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2015-201824000建设温泉汤馆、温泉汤院、湿地汤宿、院街商业、温泉小街、温泉广场、温泉养生度假村、酒店式温泉公寓、湿地温泉乐园、温泉湖等多个以温泉为主题的服务区,强化小镇各项旅游服务功能与景观环境的提升。到2019年,温泉度假小镇接待游客50万人以上,实现旅游收入5亿元。红海滩温泉度假小镇15万呈红海滩休闲养生产业园北京万呈控股有限公司2014-2016400000主要建设温泉度假酒店、温泉娱乐中心、热带旅游休闲综合体、艺术家体验村、水上商业街、休闲度假养生区、高端养老区和高端度假住宅区等。万呈红海滩休闲养生产业园16疙瘩楼湿地温泉养生集聚区区旅游局2015-201835000以水上运动、冰上运动、极限运动为主题,打造亚洲最大的温泉水上世界。着力加快绿水岸生态养生长廊风景区建设,完善绿水岸景观带、生态长廊景观带、如意花海景观带、稻田画景观区、湿地公园等建设内容,最终建成生态健康养生基地。疙瘩楼湿地温泉养生集聚区17疙瘩楼水库水上乐园香港溢盈置业有限公司2015-201818000对疙瘩楼平原水库进行保护性开发,对外招商,建成水上乐园。在水库中构筑人工岛,开展垂钓、划船等水上活动。疙瘩楼水库水上乐园18西安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区旅游局2015-201820000完善西安生态实验场和示范小区建设,开展示范小区微缩景观游。西安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19小城故事民俗文化旅游商业街江苏浩宇投资有限公司2014-201665000建设民俗商业街及配套地产等。小城故事民俗文化旅游商业街20天沐温泉城天沐集团2012-2016400000以温泉疗养、康乐保健为重点的温泉项目,一期包括温泉度假酒店、室外湿地温泉及水上乐园等,打造温泉康健产业,使我区成为国际温泉健康与养生养老基地。天沐温泉城21隆恒温泉第一城恒隆集团2012-2016300000以温泉疗养、康乐保健为重点的温泉项目,一期包括VIP温泉酒店、商务会所等,打造温泉康健产业,使我区成为国际温泉健康与养生养老基地。隆恒温泉第一城22腰岗子村旅游半岛区旅游局2015-201822000主打农村风俗和农业观光。腰岗子村旅游半岛23东风镇张学良将军纪念地区旅游局区文化局2015-201710000以张氏故居、张氏墓园、张学良业绩展室、驾掌寺新民小学、驾掌寺天圣宫等为依托,开展历史文化遗迹游。东风镇张学良将军纪念地24大洼仓储物流集聚区区服务业局2015-2018270000以服务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专业市场、旅游业和临港产业为导向,建成集仓储、配送、加工、交易、商务、培训、信息处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基地,打造立足盘锦、服务辽西的区域性综合型物流枢纽。到2018年,建立全面的电子商务、商品配送体系,城市核心商圈、专业市场、物流基地、中小型商贸物流企业信息化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商品追溯系统、农产品冷链系统明显改善,入驻物流企业10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达30亿元。大洼仓储物流集聚区25大洼专业市场集聚区区服务业局2015-2018300000以商贸流通业为龙头,以金融、电子商务为载体,将大洼专业市场集聚区打造成为辐射辽西乃至东北最大的农产品、小商品专业市场群。加快推进中国食品城、辽宁鲜活水产城、盘锦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到2019年,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大洼专业市场集聚区-35- 26大洼小商品加工集聚区区服务业局2015-2018200000围绕中华路、大锦线,打造集小商品加工、展示、批发、物流仓储、配套商服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小商品加工集聚区,与东部专业市场集聚区、仓储物流集聚区共同构成完整的现代市场商贸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体系,用交通流带动人流、客流、物流。规划好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有选择地吸收适应本区域禀赋状况的产业。到2019年,引进企业80户,实现商品交易额80亿元。大洼小商品加工集聚区27大洼核心商业集聚区区服务业局2015-2018250000建设以商贸商务、温泉旅游、休闲娱乐、康乐保健为特色,以大型购物广场、超级市场、星级酒店、大型商务办公、生态居住为主体,餐饮娱乐、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健身休闲、金融服务、网络信息等为配套的现代商务商贸和休闲旅游中心。到2019年,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大洼核心商业集聚区28海洋食品冷链物流基地区农经局区服务业局2015-201822000依托盘锦光合海洋食品冷链物流,不断完善冷冻冷藏产品加工能力,以冻冷藏品加工配送中心为核心,向上下游延伸,使原料购存、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商超零售无缝连接,保证品质稳定供应。海洋食品冷链物流基地小结远期投资小计3374000万元-35--35- 第一章构筑健康的生态环境支撑体系第一节规划目标在规划年限内使各项相应指标达到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显著下降,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区域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增强大洼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力和环境支撑力;以水资源、土地资源、湿地资源和油气资源保障体系为手段,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与保护,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努力使大洼县发展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18年,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75%以上,严重污染天数基本消除;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320.52吨以下;境内地表水环境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不低于75%;主要水污染物COD排放总量控制在7554.95吨以下,交接断面出界水质不劣于入界;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第二节协调水资源开发,合理利用水资源第一条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节水宣传,树立节水意识,严格节水制度;推广节水型器具,研究开发节水技术和工艺,推广高效冷却节水技术、洗涤节水技术、农业节水种植,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大力推广分质供水,推进节水型城镇建设。第二条合理开发可利用的水资源充分利用地表水,限制开采地下水,最大限度实现清洁水面、丰沛水量和优良水质;加快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推进生态大洼建设进程;采取生物护坡、植树绿化等措施,对中小河流进行污染防治与治理;进一步完善区内水资源保障体系,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大洼县地热水资源加强监管,杜绝擅自取水、超越许可水量取水等现象发生,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第三条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合理安排工业、农业、生活和生态等用水,确保水资源向高效低耗水型产业转移;引大伙房水库水供应沿305国道区域的区城及城镇用水。对现有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开展农业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加强渠道防渗工程建设;农业灌溉用水缺口部分用水将由水电厅统一分配大辽河、双台子河上游水库水资源;推广直流水改循环水,以及空冷、中水、凝结水回用等节水措施;园区内企业推广使用厂际串联用水、水网络集成和中水回用等新型高效节水技术,建立以污水处理厂出水为水源的中水系统;加快供水管网改造,实现城镇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到2018年,实现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第四条建立科学的水资源价格和法规体系逐步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两部制水价、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生产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适当拉开高用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用水的差价;根据水源丰枯变化,实行丰枯水价;改革水费计收方式,扩大水费征收范围,提高水费征收率;推进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完善农业水费计收办法;免征再生水的水资源费,研究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再生水的税收政策,降低再生水生产和使用成本;扩大再生水的使用范围,强制部分行业使用再生水。第三节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格保障供给第五条有效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强耕地抗灾能力建设,降低自然灾害对耕地的危害程度,减少自然灾害损毁耕地数量;加强耕地灾毁情况的监测,对灾毁耕地及时复耕;坚持“在保护中建设,以建设促保护”的原则,加大基本农田建设与管护力度,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高基本农田质量。第六条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35-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优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加大对闲置、空闲、批而未用土地、低效用地的整合力度;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统筹各区域土地利用,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标准,控制建设用地低效扩张。第一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严格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对耕地、基本农田分布集中区控制建设占用,防止土地污染和耕地质量下降,实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全面管护;以统筹城乡建设为重点,优化建设用地布局;保障重点地区、重要项目用地,推进产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提高基础设施运行能力和效益,有效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第二条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生态用地的投入,对污染土地采取生物修复措施或进行综合利用;严格保护自然景观和湿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维护生物多样性;滩涂等土地的开发,必须在保护和改善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严格依据规划统筹安排;推进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加强对采矿废弃地的复垦利用,全面复垦工矿废弃地;采用生物技术和系统工程来提高土地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第一节保护监管湿地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第三条加强湿地保护保护区的开发必须在保护和改善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类型的退化湿地,积极补种芦苇并开展湿地修复示范工程;对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栖息地丧失的湿地,退田(养)还沼(滩)、湿地植被重建、退化栖息地的改造等方面的工程;加强现有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生物资源的合理培育、利用和保护;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建设绿色过渡带并且实施保护。第四条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建立湿地野生动物保护的长效机制,全面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进一步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建立水生野生动物人工放流制度,扩大珍稀濒危物种人工放流的品种、数量和范围,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多样性;加快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完善野生动植物物种信息系统,构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网络;提高对外来物种的监管能力,保证生态安全。第二节合理开发油气资源,加强生态修复第五条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在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基础上,发展石油加工业,积极利用国外原油资源,将炼化工业做大做强。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发展石油开采专用设备和先进开采工艺技术,提高采收率。加强对油层伴生硼、天然碱、铀等的找矿研究。第六条矿区环境保护与恢复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建立油田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长效机制;加强油田开发生态保护,对油田井场和地面采取防渗措施,周围设置边沟,防止落地原油污染土壤及生态环境;加强油田生态环境质量的监管,建立地质环境和油田生态环境的信息管理系统和预报、预警系统;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制定矿产开发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统筹规划工矿废弃地复垦,合理安排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规模和时序。至2018年,全区通过废弃工矿复垦补充耕地达到260公顷。第七条全面开展气化工程积极开展大洼县气化工程项目,探索推进分布式能源试点建设,各个行政村全部使用天然气。到2018年,城市居民天然气使用率达到100%;农村居民天然气使用率达到80%;出租车、公交车使用天然气的比例达到100%。第三节完善水环境支撑体系第八条强化源头控制,减轻水污染负荷-35- 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完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科学合理调整一级、二级保护区范围,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隔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护、水源涵养,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监管力度,确保饮水安全。加强水源地污染综合治理。对大洼县主要水源地制定综合治理方案;严格依法执行垃圾清运处理、水产与畜禽养殖控制等各项环境管理措施,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确保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第一条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加强重点污染源的整治力度,从源头防治工业点源污染。对重点企业排污口和所有工业园区污水厂尾水排放口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装置;扩大对排污企业的监测范围,加强对污染源企业排污的监督工作;完善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把各项排污总量控制措施落实到每一家企业;全面实行重点污染源监管责任制,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执行各项环境监督管理制度,责令严重污染单位限期治理和停产整治。实现大洼县工业企业污水全部达标排放。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力度,限期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所有新、扩、改建化工项目必须充分体现清洁生产内容,采用的工艺必须是能耗、物耗低,排污少的清洁工艺;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对污水排放超标企业限期整改,进行达标治理。落实环境准入制度,加强源头控制。各部门要在产业准入、安全生产、生态保护、质量技术监督、土地审批、节能降耗、工商登记、人员资质、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严格禁止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危险的企业,对已有相关行业企业依法实施关、停、并、转,并在治理整顿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化工、造纸、制药及食品制造等重点行业新上项目必须严格把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坚决做到达不到环保要求的项目禁止入园。第二条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面源污染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推行区域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的统一管理,推进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深入开展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较近的村庄,生活垃圾可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方式处理;离城镇较远且人口较多的村庄,建设村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人口较少的村庄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整乡整村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到2018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率达到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有效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的监管,对于新建规模化饲养场必须办理环评手续,选址必须符合远离村庄、居民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鼓励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有机肥生产利用工程,继续做好实用型沼气工程;鼓励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散养户进行适度集中,对畜禽粪污实施统一收集和治理。到2018年,力争大洼县所有规模化养殖场能够实现粪污综合利用,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到100%。规范水产养殖。积极推行水产生态养殖模式,优化养殖饵料投放,提高饵料利用率。加强近海海域和滩涂水产养殖环境监管;严禁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禁止向水源保护区及其上游支流水体从事投饵养殖;加强渔业养殖污染治理,鱼塘换水清淤必须通过农田、实地储存消化。第三条加强陆源污染控制,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量。规范整治入海排污口,重点抓好直排海工业企业的污染防治;辽河口流域应建设污水处理厂,最大限度地减少流域污染物入海;2015年前,应对原有及新建港口应全部安装废水、废油、垃圾回收与处理装置。建立海洋环境监控系统。通过固定监测站、流动检测点对重点污染源实时监控,控制海洋作业、船舶油污染;加强港口、船厂及过往船只的监督管理,杜绝违章排放压(洗)舱水;建立海上溢油应急反应系统,提高海上溢油事故的监视、监督及应急处置能力。第四条强化过程治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5- 全面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所有新建污水处理厂出水必须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对现有不符合要求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推广城市住宅中水回用系统,建立乡镇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系统,建设新兴工业区的废水处理系统。强化污水处理厂消毒杀菌设备的管理,确保正常稳定运行;设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与再生利用设施统筹考虑;污水处理厂需全部安装进出水自动监控装置,实现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实时、动态、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建设。推进雨污分流,加强对现有合流管网系统改造;提高城镇污水收集能力和处理效率,促进改善城镇水域的环境质量;规划期限内田家镇排水体制近期采用截流制合流制,远期采用雨污分流制;其它各乡镇近远期排水体制皆采用截流制合流制。到2018年,大洼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提升到90%以上。第一条加强末端防控,实现水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水质监测管理体系。加快大洼县水环境监测自动化进程,完善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加强对氨氮等污染物的监测;构建生态监测网络,初步形成环境监测预警和环境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体系,提升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控、预警、指挥及管理水平。开展生态修复工程。通过重点支流河口人工湿地构建,进行湿地生态恢复,构建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网络,削减入河污染负荷,改善河流水质;同时发挥其水源涵养、调洪蓄洪、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持、景观多样性等多重作用,成为野生动植物、鱼类和鸟类的栖息地;加强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修复和保护,形成河道-生态恢复-生态种植结构带-堤围生态保护带组成的水陆有机连接的河流生态系统;在河边栽植灌丛和其它沼泽植被等,防止水流侵蚀,促进泥沙沉积,恢复河岸带的护岸功能;通过恢复沿河两岸的植被覆盖,减缓洪水影响,为水生食物链提供有机质,为鱼类和泛滥平原稀有物种提供生境,重建河岸带的廊道功能。规划年限内,大洼县对河道生态治理工程重点规划的17条中小河流采取生态措施,全面疏浚河道、加大河道断面、采用本地植被、芦苇、水葱等植物实施生态防护与水质净化。同时对两岸采取乔、灌结合实施河道生态绿化。第一节加强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第二条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以巩固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污染控制为基础,全面展开氮氧化物污染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从重点行业总量削减向全面减排转变。开展电力行业和化工行业脱硫设施更新和改造,实施专用型煤炉改造,对排放二氧化硫的重点行业实施脱硫治理工程;推动工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权交易,利用经济杠杆促进污染物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大气污染源的监控。对20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电厂锅炉和排污量大的工业窑炉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对所有脱硫工程配套安装在线监测设施,与全省联网,实施动态监控,保证重点污染源的污染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氨、有毒有害物质等污染防治工作。第三条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大洼县大力推广太阳能技术,在建设工程中鼓励应用太阳能热水器,新建和改建的建筑中进行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与施工,逐步在路灯系统中使用太阳能技术,提高太阳能利用比例。同时加强节能、提高效能,充分利用协同效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到2018年,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到55%。围绕秸秆燃料化开展综合利用,将秸秆加工成燃料或转变为可燃气体,替代燃煤、煤气,减少秋季秸秆焚烧现象。到2018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第四条加大扬尘治理力度-35- 运输易扬尘货物时作密闭或覆盖处理;区区物料露天堆放要采取有效抑尘措施,大型煤炭、建材露天堆存应设置棚、防尘网等措施;加强施工作业和施工场地的防尘措施,暂不施工的工地必须绿化或采取其它防尘措施,在房屋拆建和开挖过程中尽可能进行湿法作业;加强城镇道路路政养护管理,减少路面破损和路面施工,有效控制和减少地面扬尘造成的二次污染。第一条强化汽车尾气管理和治理在区级以上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开展无烟路专项整治工作,沿途超标排放单位实行严管重罚;巩固无烟公路建设已有成果,继续开展无烟国道、无烟公路的建设。综合整治公路沿线大气污染源。加强机动车废气污染防治,形成以防治机动车排放为核心的城镇氮氧化物防治体系。全面提升机动车污染控制水平,提高油品质量,推动车用燃油低硫化进程;加强农用机械等非道路机动车的废气污染防治。第二条综合整治区域大气环境加大区区裸露地面综合整治和绿化覆盖,对闲置和未开发土地及时进行临时绿化;对露天焚烧、烧烤和油烟污染以及垃圾乱堆乱放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集中力量解决扰民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环境问题,减少低空污染排放。第一节土壤与固废污染防治第三条强化土壤环境调查、监测和评估积极开展全区土壤环境调查、监测和评估工作,形成评估、监测长效机制;加强影响土壤环境的重点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强化对农药、化肥及其废弃包装物,以及农膜使用的环境管理;推广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的综合利用;对农产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重点监测,并形成监控体系;全区建成并逐步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建立较为完善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第四条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生活垃圾管理和处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教育;制定和实施分类处理的管理办法;加强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推广先进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利用模式;加强以废塑料、废轮胎、废家电等为重点的废物回收,推进企业开展粉煤灰利用、化工尾气回收、油泥等资源综合利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利用粉煤灰开发新型建材,油泥处理以焚烧发电为主;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在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同时,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及利用率需达到100%。危险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理。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监督管理,实施危险废物申报制度、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和转移联单制度,强化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利用企业的监管;新产生的危险废物需及时送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建立全封闭的收集、运输、集中处置系统。建立医疗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医疗垃圾的收集、运输、储存和焚烧严格和生活垃圾分开;建立废旧电子电器收集网点。建成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建立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到2018年,大洼县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35- -35-第一节重点工程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单位建设期限总投资(万元)项目建设规模与效益项目进展情况1重点工业大气污染源和工业废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10000重点工业大气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测系统、重点企业工业废水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测系统规划2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10000拆除部分烟囱及小锅炉房,新建热水锅炉规划3重点企业脱硫除尘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20000在电力、水泥、化工等行业中空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强制安装脱硫除尘设施规划4新兴工业区废水处理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15000建10万吨/年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对新建造船配套行业产生废水进行处理规划5汽车尾气治理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5000建设汽车尾气监测站,实现定点和路检相结合规划6清洁燃料用车改造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1000改造出租车和公交车为双燃料液化石油气用车,其它车辆油改气规划7乡镇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系统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10000根据本地实际,选择化粪池、污水净化池、人工湿地、地埋式污水处理等技术模式,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规划8管道输配水技术区环保局2016-2018500开展城镇输配水技术改造,采用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高效输配水技术规划-35- 9污水厂提标改造区环保局2016-201810000污水处理厂由一级B提到一级A规划10水资源开发利用区水利局2016-20181000到2018年大洼县污水处理厂有19座,处理能力20万吨/日,污水处理回用量约为1000万立方米。规划11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河道疏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区环保局区水利局2016-2018500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河道底泥进行疏浚,改善水质和提高抗洪能力规划12河道治理工程区水利局2016-2018214393.65治理中小河流17条规划13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5000完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控制海域环境污染。同时也必须加大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推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制度规划14海洋污染治理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25000开展近岸海域河口水污染防治,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量,改善局部海域环境污染状况,积极发展生态型种植和养殖业,加强海上污染源管理规划15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10000大力推广生态农业,采用生物措施,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强工业“三废”治理;在油田生产中实行绿色采油,减少或防止原油落地规划16耕地保护项目区环保局区国土局2016-20185000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到2018年,全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90万亩,受保护基本农田达90%以上规划17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项目区环保局区国土局2016-201810000农田、农村居民地、城镇用地进行整理,对石油、化工等废弃地进行复垦,对滩涂资源进行围垦造地规划18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区环保局区林业局2016-201810000重点对植被、低产或废弃的鱼塘、稻田、苇田、鸟类栖息地恢复等;湿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35- 19水土保持区水利局2016-20189703.6对13条小流域实施治理,治理面积3131公顷,其中栽种水保林3096.06公顷,种草34.94公顷,水土流失治理率计划21%左右,水土流失治理度达70%以上。规划20退耕还苇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5000逐步恢复已被不同程度侵占和退化的芦苇面积,在双台子河口保护区的辽河三角洲核心区,大范围恢复标准化芦苇面积规划21沿海防护林工程区环保局区林业局2016-201810000主要利用河流、水库、渠系等各种宜林荒地,结合道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的开展植树造林,更新、完善农田林网,提高沿海防护林综合防护能力规划22生物资源保护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3000建立健全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防治和野生生物保护体系规划23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区环保局2016-20182000开展油泥、废旧电子产品的规模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建立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规划2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区水利局2016-201824571针对各镇进户支管线改造,水源地建设及维修,并完善对水源保护区划分,厂区、泵房改造,蓄水池维修,更新机电设备,消毒设备,完善取水、输水、净水、配套设施设备,千吨万人规模以上集中式供水工程建立水质化验室。规划25城镇供水体系建设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2000进行东湖水厂的扩建,将疙瘩楼水库和大伙房水库作为城区的供水水源规划26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建设区环保局2016-20185000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清运,无害化处理体制。配置一定数量、规模的垃圾转运工具、中转站规划27大型灌区水田节水改造工程区水利局2016-201827000到2018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4.06万亩左右,新增灌溉面积2.0万亩。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达到30%规划28农业水价改革区水利局2016-20185000推进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完善农业水费计收办法规划-35- 29水利技术推广区水利局2016-20181350水稻节水技术规划30推广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区环保局区农经局2016-2018500田间节水技术的推广,采取滴灌、微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措施规划31城市节水技术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800进行城市节水技术改造,推广使用中水、收集雨水规划32工业节水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1800采用循环用水、梯级用水和中水回用等技术,提高华锦集团等重点企业工业用水重复率;推广高效换热、高效环保节水型冷却技术;推广喷淋洗涤、高压水洗为主的洗涤节水技术规划小结远期投资小计460118.25万元-35-第一章-35- 第一章建设和谐幸福的生态生活体系第一节规划目标以构建健康舒适的生态生活环境为核心,构筑城市绿色空间体系,推行环保安全的绿色出行系统,加强供热、供水、供电工程的建设,不断完善教育、医疗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积极争创宜居示范乡村,将大洼县打造成为优美和谐、宜人幸福之城。到2018年,全区绿色出行比例实现50%,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节水、节能器具普及率达80%,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80%,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达到100%。第二节优化城市绿地环境,建设绿色宜居城市第一条绿地系统全面覆盖改造、扩建现有初具规模的公共绿地,完善其功能设施,建成主题鲜明、具有地方特色的街头绿地、综合性湖滨公园、城市休闲公园、开放型带状公园。规划建设道路防护绿带,在城市主要工业区与相邻的生活用地之间建设防护隔离绿带,水厂、污水处理厂中设置防护隔离绿带以及建设东湖湖岸防护绿带。对于不同性质、不同污染程度的单位,加强不同的绿地绿化率建设。构建合理绿地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绿地公园、街旁绿地以点带面,河道、道路绿化为骨架的绿地系统,保障绿地系统全面覆盖大洼县。第二条结构形式丰富多样构筑适地适生植物体系,重视当地本乡本土的植物资源,注重当地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形成良性循环的自然与人工群落系统。合理控制乔灌草比例,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绿量,增强绿地综合生态服务能力。通过环境整治、生态保育等措施,提高生物多样性。推广屋顶、阳台、墙面等绿化建设,选择适宜的植物,扩大大洼县的城市绿色空间和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开展立体绿化,以立交桥,道路围栏、护栏,公交站点,以及城市河道、高速路、铁路护坡等城市设施为载体,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平衡。第三节构建城市绿色交通,推行居民绿色出行第三条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合理安排相邻片区间、片区内部的干道路网,特别加快快速路及主次干路的建设,规划新建东湖东部新区内的两条道路。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发展港口运输,重点建设“六横、七纵”的主干道系统,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发展港口运输。拟建的滨海大道横跨东西,建设向海大道与中华路间的主干道四条,配套两侧园林景观带,进行道路扩宽和绿化带建设。同时实施了盘锦疏港高速公路、兴辽路、台子前互通立交和,继续实施农村公路“一事一议”工程。至2018年,形成较完善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提升公路密度,实现等级公路村村通;至2018年,全区公路网络化程度、等级标准均达到较高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第四条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力推动公交线路和场站的合理布局和建设发展。在鹤乡路、兴盛路、湖滨路、春江街、珠江街、金源街等主要道路上开辟公共汽车专用车道,建立智能化公交运营调度系统,提升公交运行效率。结合公交换乘中心和公交首末站,构建等级明确、结构合理的区、乡镇、村屯三级公交线网,加快公交路线延伸、辐射,扩大公交覆盖面积,畅通各级公交线网的衔接。鼓励使用清洁绿色燃料,积极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建设环保绿标路,设立黄标车禁行区。第五条引导自行车和行人低碳出行积极倡导环保节能的绿色交通工具使用,引导公众出行优先使用绿色交通工具等级依次为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小轿车;积极推广公共自行车项目,城区内建立自行车道及人行步道,保证交通安全和畅通。到2018年,在大洼县中心城区共建10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投放约1000辆公共自行车,实现中心城区800m范围内覆盖率达到100%,以增大公共交通的服务范围。第六条提升绿色交通管理水平-35- 积极推进智能化交通管理,逐步实现公共交通的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和自动化;采取综合策略限制私家车的购买和使用;制定实施较严格的机动车环保政策;将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等非机动车系统作为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纳入城市交通的重点发展内容,通过综合的措施建立和维护系统的自行车和步行道路网络系统,提升自行车和步行占绿色交通的比重。整顿区城范围内非法运营车辆,车辆违章行驶、占道经营、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提升道路交通秩序。第一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打造便利公共服务第一条合理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加快中小学布局规划和办学结构及学制调整,积极稳妥地做好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工作,形成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密切配合、紧密衔接的和谐教育格局,使中、小学入学率达100%。加强新建住宅区配套相应的幼儿园、小学、初中,扩建、改建,各乡镇内均布置学校,满足就近入学要求,适时撤并没有发展潜力的薄弱学校。加快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建设速度,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发展职业教育,使高中年龄组学生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比例达90%以上。第二条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和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对学校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和实验室建设。到2018年,争取全区普通中小学计算机生机比达到7:1,到2018年,生机比达到6:1,多媒体设备进教室率达到100%,图书资料配备率在5年内达到100%。全区普通中小学有条件的学校校园网建成无线校园网,实现信息技术能全面覆盖,加强对学校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和实验室的管理。第三条加强文体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娱乐设施,重点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在中心城区设立现代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大剧院、音乐厅、广播电视中心等设施;规划设置能进行地市运动会一般性比赛项目的运动场地,在各居住区级体育用地中,增加市民活动设施,使居民能够拥有充裕的休闲娱乐场所。第四条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建立较为完善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参合率和资金使用率,到2018年,参合率要达到100%,资金使用率达到80%。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增强重大疾病防治能力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加快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第五条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严把社区服务站的准入关,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达100%;规范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建立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使以“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充分体现。第六条加强卫技队伍建设加快对现有在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以及紧缺人才的缺编补充;适当引进高层次医疗人才,完善人才留住政策,实行高级职称人才年薪制;加强考核确保选好用好人才,建立卫技人员日常考核机制。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训。第七条增加政府绿色采购比例提供采购人员绿色信息,以增加其对绿色采购的认知;适当优先采购指定的再生(绿色)产品,采用最低价以外的最具经济价值准则作为政府采购的决标准则,将绿色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总成本列入评估依据;施行鼓励绿色采购的法规,,以营造有利环境;加强教育训练与实施环境管理系,-35- 通过政府采购与招标信息公开制度予以事先公告,并且依据计划贯彻实施,创造绿色产品市场。到2018年,大洼县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60%;到2018年,全区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80%。第一节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创建生态低碳社区第一条建设绿色社区开展绿化建设,大力提倡立体绿化活动,优化植物配置,加强绿地维护工作。社区绿地铺装材料,尽量采用使用3R材料,以提高节能透水能力。在社区内增加环境小品,体现社区特色;在社区周边布置林木隔离带,开辟安静、优美的大小绿地空间,来满足居民游憩等多种功能。积极推进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绿色精品示范工程建设;加强集中居住区在结构、布局、风格、景观、物业等方面的整体规划设计。到2018年,使50%的社区达到生态社区要求;到2018年,使60%的社区达到生态社区要求。第二条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严格落实新建建筑的节能技术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技术改造,强化和合理配置住宅的生态功能,推广能够体现大洼县地方特色的绿色建筑。增加清洁能源或新型能源的使用率,大力推广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建设用地效率;到2018年,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在住区内以及各绿化点配备雨水收集设施,形成降水利用与降水渗透一体化系统。改造现有社区供排水系统,在新建社区铺设两条不同的供水系统管网和排水系统管网,实现自来水与中水分离,生活杂排水与粪便污水分离。提升节水、节能器具普及率,一方面加强计划用水、能源消耗管理力度,另一方面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节水型生活用水、节约能源等的器具行业标准。到2018年,节水、节能器具普及率达80%。第三条创建安静居住小区禁止在小区内新建噪声扰民的餐饮、娱乐类企业和设施;严格限制在社区内产生噪音过大的扰民性装修活动,对确实不能避免的装修噪声,应避开居民休息时间;住户室内播放音乐声级应低于噪声标准限值。设置机动车禁鸣、限速标志,加强交通管理,营造安静居住小区。建立稳定的社区志愿者队伍,积极组织实施创建安静小区的工作活动,调动全民投入到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在社区广泛宣传环境保护、安静社区的益处中,创建"安静居住,人人有责"的小区氛围。第四条打造社区安全文明装备安防自动化系统,降低事故及各类刑事案件的发生率。强化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完善小区配套服务和物业管理手段;结合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弃管小区、楼房改造工作,加强社区治安、环境、景观、卫生管理,增强生态文化的氛围;定时进行消防隐患检查,确保消防设施的有效利用,保障社区内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向获得荣誉称号的社区参观学习,加强社区内邻里间的交流,为创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打下基础。第二节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建设宜居示范乡村第五条突出加强村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以道路硬化、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布局合理、设计科学、风格独特的要求,结合农村城镇化进程,合理规划村庄建设,重点打造11个镇区中心示范路,加强一些交通条件便利、地域资源丰富和人口、经济现状有一定基础的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有计划地实施村庄撤并,具备条件的逐步发展成为新兴小城镇。第六条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村庄改造和新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圈、改厨工程。完成全区农村垃圾城乡一体化工作,做到户集、村收、镇运、区中转、市处理。取缔户外简易厕所、逐步推行无害化厕所入室,拆除露天粪坑和简陋厕所,建立三格式或四格式化粪池,推进无害化农村卫生公厕建设。加强村庄和庭院绿化,有条件的村逐步发展多层特色民居,彻底改变农村环境脏、村貌乱、设施差的状况。到2018年,全面完成大洼县-35- 138个整治村和40个示范村的建设改造,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第一条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快实施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全区农村居民饮用水氟化物、氯化物、铁锰、细菌等指标不达标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体现以人为本的治水方针,通过实施农村水源地设施建设和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逐步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继续保持持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第二条发展农村新能源优化农村能源结构,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在农村大力推广以沼气为主的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技术,在全区138个村重点普及以沼气为主体的“猪-沼-菜”北方庭院能源生态新模式,确保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通过发展规模化养殖小区或集中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水,探索建设点面结合的农村沼气系统。完成气化大洼项目,加强农村管道燃气运营和管理。到2018年,完成“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建设10000户,新能源在农村生活用能中所占比例达到50%;到2018年,完成“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建设13000户,新能源在农村生活用能中所占比例达到52%。第三条高度提倡群众生活自治化所有村屯建设农民书屋、阅览室、文化娱乐休闲广场,安装健身器材,丰富农村文体生活,使生态建设成果惠及群众。组织开展农村学校“小手拉大手”、村级“大嫂检查团”进院入屋实地打分、文艺团体进村入户表演等活动,逐渐将农村环境改善变政府推动为村民自我约束、自觉自主治理,提高群众环境意识。-35- 第一节重点工程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单位建设期限总投资(万元)项目建设规模与效益项目进展情况1大洼县村屯绿化和环境整治工程大洼县环保局2016-20181000到2018年实现村屯绿化达到省级标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达到100%规划2大洼县绿色交通建设工程大洼县环保局2016-2018500实现公路、铁路及主要河流,宜绿化里程绿化率达到100%规划3大洼县绿色出行工程大洼县交通局2016-20182000新建汽车加气站2座,汽车改装加气400台。利用清洁能源,降低大气污染、公共交通运行成本,提高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规划4大洼县农村厕所新建改造工程大洼县环保局2016-20181000全区农村卫生厕所达标,解决农村人口生活问题规划5生态社区建设大洼县环保局2016-201810000分期建设一批生态社区,新建住宅推行“生态住宅技术标准”规划6建设生态村大洼县环保局2016-20185000按照国家生态村标准,建设20个生态村规划7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大洼县环保局2016-2018154000以村为单位,通过污水收集官网将生活污水收集至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试点8大洼县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大洼县环保局2016-201850002万吨/日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回用规划9绿色照明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500公共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体育场馆、居民中推广高效节电照明系统、荧光灯的使用规划10工业企业节能示范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10000工业企业变频器节能技术改造,增加适用于节能型抽油机生产的设备,电动车、太阳能、风能及军用高能胶体蓄电池项目,工业节电改造等规划11政府绿色采购工程区财政局2016-20181000增加绿色采购产品数量,提高绿色采购比例到80%规划12节能、节水器具普及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1000推荐使用节水、节能型器具,淘汰能耗超标产品,适当补贴配件更换的单位和个人,使得节水、节能器具普及率达80%。规划-35- 13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工程区环保局2016-2018500大型建筑推广高效节电照明系统、荧光灯的使用;采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行节能改造规划小结远期投资小计191500万元万元-35- 第一章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第一节规划目标以大洼县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创新发展机制,构建高效清明的政府行政体系,建设协调有序的企业制度文明体系,建立透明的公众参与机制、监督平台、环境公益诉讼平台,强化信息公开,严格规范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快大洼县相关规定的绿色化进程,全面提升大洼县的生态文明水平。到2018年,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大于1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比例达到20%,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所占比例达到100%,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达到3%,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巷战占比80%。第二节构建高效完整的绿色政府行政体系第一条建立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健全政绩考核制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完善《大洼县生态文明考核方案》。在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中,结合辽宁省政府制定的“5+2”考核指标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等指标列入政绩考核中,完善绿色经济指标,将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作为评价干部政绩、考核、奖惩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加大环保等社会责任考核权重。第二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问责制。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公布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实行)》,制定《大洼县生态文明实绩考核方案》,实行绩效考核月报告,对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严格的终身追究。注重了解干部的环保工作动态和完成情况,及时发现不足,督促整改。区、乡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紧迫感,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肩负起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职责,有效推荐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被考核单位实绩,对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完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成绩突出的,要给予大力表彰;对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任务完成不好的,进行监督整改;对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或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事故的,实行严格问责。规范企业责任制度。加强对企业有毒有害污染物和VOCs、PM2.5排放标准控制,严格执行化工、医药、建材、印染等重污染行业排放标准。根据技术进步和环境健康需求逐步提升环保标准,不断加大企业的污染治理责任。加快完善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完善强制性清洁生产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与环保部门沟通协调制度,到规范企业环保行为。第三条构建“生态型”政府管理机制加紧制定《大洼县机关绿色办公规定》,积极探索“绿色办公”新机制。在办公时间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电耗;使用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时,尽量减少待机消耗;下班随手关灯等,坚决杜绝“白昼灯”和“长明灯”现象。加强对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和定期检查,防止跑、冒、滴、漏,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发生。充分发挥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作用,尽量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减少纸张消耗。加强公车使用管理,严禁公车私用。同时,注重监督管理,办公室严格遵守勤俭办事原则,在举办会议、活动时严禁重形式、讲排场等铺张浪费现象。第四条制定《大洼县政府绿色采购管理办法》制定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政府采购政策的执行监管和评估机制。政府采购中的“绿色因素”对于刺激绿色产业的形成、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消费理念、推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政府采购供应商的培训,对政府实行绿色采购的主体、责任、绿色采购标准和绿色采购清单的制定和发布进行明确规定,加快全社会特别是采购人与生产企业的环保意识的增强。第五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大洼县-35- 生态文明考核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引导、法律法规约束和制度管理等企业及其他行为主体绿色经营管理模式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同时加快市场经济的绿色改造和建设绿色市场经济体制,严格控制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禁止高能耗、高污染、低质量产品的流通,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创建区级“生态文明模范企业”,引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逐步推进政府的绿色管理。第一节建设协调有序的企业生态制度文明第一条建立企业生态文明管理制度正确制订企业的环境方针,建设生态化管理队伍,将生态文明结合到企业战略决策中。主要内容是企业对污染防治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及对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同时,企业的环境方针应向全社会公开,并使全体员工全面理解其要求和意义。第二条建立企业生态文明绿色考核制度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之中,依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制定的具体目标,以及绩效考核、季报、年报以及相关决策,科学发展大洼县生命健康产业。在企业平台设置生态环境版块,根据《新环保法》规定,明确并编制和发布透明的责任报告,公布企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业绩及存在问题,共同改善企业生态环境形象,打造企业、员工、生态环境共生共荣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三条构建企业环境文化企业人员要树立绿色消费、绿色产品和珍爱环境的意识,使环保、生态、绿色的理念深入人心。将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理念渗透到企业文化中,使企业树立起利润共享的价值观,深刻地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义务。一方面,企业在管理活动从定期发布绿色企业相关信息内容,是每个员工都能有意识的去学习。另一方面,在企业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主体教育、培训活动,以培育员工的生态文明意识,制定企业道德规范,并以条文的形式约束全体职工的行为,激励他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积极性,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第四条构建企业生态行为监管制度设置企业环境管理总监和环境监督员,加强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建立与公众利益相关的环境报告和环境审计的听证制度,使公民的环境权意识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形成良好的互动。第二节完善公开透明的公众参与机制第五条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生态环境信息的公开可以监督企业行为、强化生态系统与环境的管理、发现生态环境政策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及环保、农业、林业(园林)、水利部门应面向公众公开关系民众切身利益或生活质量的、不涉及保密的生态环境信息,建立由专人负责的、方便公众查询的查询机构。与此同时,要大力推动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并使其制度化,信息公开所选择的指标应能反映其活动对生态系统或环境的破坏程度,并能为公众所理解。第六条建立合理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决策法律化、程序化,为公众参与提供保障。大洼县的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制度尚未健全,非政府环保组织缺失,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充分发挥区人大、政协和非政府环保组织各级工会等群众团体在组织公众参与中的作用。鼓励已有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在大洼成立和发展分支机构,组织成立新的群众环保组织。利用这些团体和组织,使公众有效地组织起来,在环境决策中发挥作用。第七条建立并完善决策的社会监督和舆论机制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报道和表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让公众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员,监督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并向环保部门反映公众的意见;设立投诉中心、举报电话,公众可直接向环保部门检举和投诉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单位或个人,同时监督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第三节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35- 第一条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河流、森林、山岭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完成《大洼县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坚持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加强土地用途转用许可管理。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强化矿产开发准入管理。严格控制水源地的开发,规范取水、用水。有序推进大洼县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第二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推进大洼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生态红线的划定,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实施永久保护,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数量不下降、质量不降低。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红线,相应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科学划定森林、湿地等领域生态红线,严格自然生态空间征(占)用管理,有效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及预警机制,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及时采取区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第三条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科学界定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长效机制,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四条固定源排污许可证制度整合固定源环境管理的相关制度,实现一企一证、分类管理,强化证后监管与处罚,使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污许可制成为固定点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通过先选择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管理基础较好的行业开展,逐步向其他行业及单位扩展,整合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验收、主要污染源总量控制、排污申报、排污权交易等制度,将许可制与前置审批、过程监管、违规处罚等衔接,实现制度关联链接、目标措施一体。到2018年,使大洼县内发放执行排污许可证的固定源占固定源总数的比例达到100%。-35- 第一节重点工程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单位建设期限总投资(万元)项目建设规模及效益项目进展情况1生态文明建设干部考核制度的研究与制定大洼县组织部2015-2018200开展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生态文明政绩考核制度研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站办法(试行)》,制定《大洼县生态文明考核方案》、《大洼县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生态文明实绩考核方案》、《大洼县生态文明考核激励机制》、《大洼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责办法》规划2政府绿色采购项目大洼县组织部、财政局2016-2018500制定《大洼县机关绿色办公规定》、《大洼县政府绿色采购管理办法》,完善政府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规强化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节能和环保产业扶持力度规划3监督考核平台建设大洼县环保局2016-2018100在政府及相关平台设立监督平台,将发现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规划4生态补偿及生态红线工程大洼县政府2016-20181000研究制定基于生态补偿及生态红线推进方案,加快各类红线的划定与落实,在生态红线保护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规划5生态文明体制制度改革大洼县政府2016-2017100根据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完善大洼县各项制度的创新与改革,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规划小结远期投资小计1900万元第二节-35- 第一章弘扬绿色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第一节规划目标通过大洼县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群众的生态意识,通过生态文化宣传、生态行为规范与生态文化教育,转变公众的思想观念,使生态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大洼人民的综合素质,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氛围。到2018年,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大于80%,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大于80%,环境信息公开率达到100%,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达到98%,初步建成以政府主导,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第二节加强生态文化宣传第一条加强政府宣传引导作用发挥政府带头引导作用。定期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教育,提高各级领导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知识,努力提升专业素养。组织生态文明学习调研活动,赴江苏、浙江等生态文明建设较为成功的省市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和经验交流,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水平。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从高层决策者的视角展示大洼县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利用政府各级党政机关的简报,将各部门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便及时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应信息,做出科学决策。组织编制并发放《大洼县生态文明建设公民行为手册》,规范和明确公众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第二条建立生态文明网络平台。建设政府官网、环保局、宣传部等部门网站设置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专栏,结合各部门实际,安排专人负责更新管理;政府组织开通新型媒介宣传渠道、搭建综合性公众参与交互式主题宣传网络平台,创建大洼县生态文明网络及微信平台,加强与省、市、区民间环保组织开展和宣传环保公益活动。第三节建设生态宣传载体建设生态文明宣传载体。建设生态文明宣传网络体系,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建设,使公众能够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结合生态省、生态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利用公共“读书机”、“文化信息”工程等设施,加快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管理区等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滋养、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积极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完善生态文化传播平台。依托图书馆宣传周组织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加大生态文化传播力度。以板报的方式向市民宣传“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从小事做起,珍爱环境”等一系列环保知识,并提供与环保相关的书籍供读者借阅,在全区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把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文明理念上升到提高全民素质的战略高度,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财富观、生活观,研究制定《大洼县生态文明建设道德规范》。巩固公共场所生态宣传设施建设。发挥各环境教育基地以及社会上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主流媒体、网络、社会媒体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户外标语和广告的宣传作用,在城市广场、机场、火车站、商业中心、公交站等人口密集区域设置一定比例的生态文明公益广告,由区政府统一制作生态文明宣传标语和广告内容,如《致广大业主的一封信》、《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等方面宣传资料,强化了公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认同感,使其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第四节构建生态文明行为规范第三条绿色消费引导与循环型社会培育打造绿色工作环境。开展以节约、节能为主题的“绿色办公”-35- 活动,建设节约型机关。公共建筑、政府投资或参与投资的工程项目,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杜绝过度装修办公室、会议室,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实施政府绿色采购与绿色消费计划,优先采购再生材料生产的产品、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通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2000认证的企业产品,逐步提高政府采购中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的比例。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鼓励购买和使用环境友好型产品,推广普及节水、节能产品和器具;倡导住房适度消费,鼓励使用环保装修材料;拒绝过度包装,提倡购买简装和大包装商品;深入推进禁塑工作,大力提倡使用布袋、菜篮;积极推动“换物超市”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为闲置物品和废旧物品互换提供平台,促进物品循环利用。第一条可持续的资源与能源消费鼓励公众节约资源,结合生态社区建设,提倡并鼓励家庭、宾馆、单位节约使用能源及水资源,提倡并鼓励使用相对清洁的能源及可更新能源。大力宣传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继续推进“节能减排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开展“节能环保家庭”、“节能减排行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第一节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第二条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生态教育政府层面。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课程之中,融进党风政风和民风民俗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理论支撑、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编印《领导干部生态文明知识读本》,把生态文明纳入党政干部教育培训、考试、竞职的内容,定期举办生态文明专题培训班,推进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教育常态化。企业层面。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环境保护岗位培训,增加公众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机会,利用区图书馆在16家企业中设立“图书分馆”,在每次辅导中开展职工生态文明创建工作教育,提高企业职工素质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社区层面。利用社区各类设施,积极向居民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结合社区“环保宣传教育周”主题活动,发放生态环境保护倡议书,积极组织开展环境日等节日纪念活动,强化纪念活动的文化色彩,不断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创建水平,提高社区居民的创“绿”意识。学校层面。在全区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加强对大学生、中小学生的生态文化教育,编写一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通俗教材,把生态文明有关知识和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着力提高广大教师的环境意识,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第三条建设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系列工程建设环境宣传教育理论研究工程。积极探索新时期环境宣传教育规律,构建具有鲜明环境保护特色的宣传教育理论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理论研究,丰富生态文明和探索环保新道路内容,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建设公众环境教育示范工程。推进公众环境教育试点,在不同区域的城市、学校、社区等开展一批“环境友好”试点项目。以树立生态文明风尚、践行环保理念为主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深化千名环境友好使者行动、“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主题活动以及保护母亲河行动,全面总结环境教育工作经验,创新思路,转变模式,探索“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教育基地等实施规范和指导标准,逐步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建设生态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遴选一批适合面向中小学生开放的植物园、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科研院校的实验室、民间环保社团等机构,建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就近就便接待中小学生参观实践。建设环境电视传播工程。与区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开展深度合作,积极组织各方力量,充分整合环境宣教优势资源,探索打造环境电视新闻平台,有效提高我区环保声音的传播力,向国内外宣传我区环境保护形势、工作、成就和举措。建设环境宣教信息化工程。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的环保宣教信息化体系。积极配备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环境宣教基础设施,开发网络环保宣教学习课程,建立开放灵活的环境宣教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35- 第一条建设特色生态文化品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探索历史文化街镇、乡村,加强对历史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完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形成活态传承的有效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地及经典旅游景区。保护乡土文化,探索农村生态文化教育新思路。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形成整体化、多样化、特色化,摒弃千村一面的做法,形成具有独特地域特征和文化风貌的景象,举办《水乡之韵》广场文化、《情满水乡》诗歌大赛、《美丽大洼》美术书法大赛和《民风乡韵》传统节日文化等“品牌”活动,加大生态文明创建宣传力度。与图书馆科技下乡活动相结合,扎实开展“环保知识下乡”、“文化大讲堂”活动,深化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在各乡镇建设文化馆,开展乡土文化大讲堂及生态文件教育讲座,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农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转变生产与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加大对农村干部群众实施环境教育的力度,提升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中,有序推进“水乡之韵”、“情满水乡”、“美丽大洼”、“民风乡韵”四大品牌文化活动。-35-第一节-35- 第一节重点工程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单位建设期限总投资(万元)项目建设规模及效益项目进展情况1大洼县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建设项目区文化局2016-2018500在大洼县图书馆建设多媒体阅览室,丰富市民文化生活。规划2大洼县生态教育体系建设工程区教育局2016-20181000高、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和生态教育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建一批高质量的省级和国家级生态教育基地。规划3大洼县绿色生态小区建设工程区政府2016-201850000全区范围内新建住宅小区逐步达到生态住宅技术标准。规划4大洼县生态文化宣教与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工程区政府2016-201810000在全区范围内建设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加强大众文化娱乐设施场所建设,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规划5大洼县乡镇生态文化馆区文化局2016-2018500建设乡镇综合文化馆,作为乡镇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基地,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规划6生态文明相关手册编写区宣传部2016-20175编写《大洼县生态文明建设道德规范》、《大洼县生态文明建设公民行为手册》。规划7生态文明媒体平台建设区宣传部、电视台2016-201750在政府部门各相关网站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版块和微博,开设“大洼生态文明之声”等专栏,打造区内公交主要线路车体广告。规划8生态公益活动宣传活动区环保局、教育局2016-2018100环保图书公益联展活动;各环境活动日绿色出行及宣传活动。规划小结远期投资小计62155万元-35- 第一章保障措施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复杂性,涉及到各乡镇、各部门、各行业以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领域,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落实各项目标和任务。要以实现大洼县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目标为核心,积极应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的各种挑战,明确责任主体,加大执法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强化科技支撑,鼓励公众参与,并通过行政、法律、组织、经济等多种手段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第一条组织领导保障成立大洼县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人大、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统一领导和组织各项工作和任务,协调资源配置,运用行政手段确保规划落实。设立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具体任务和处理日常具体事务。各责任部门和各乡镇设专人负责相关工作的任务督办、信息通报、资料的整理汇报等。建立目标责任制,由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大洼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年度计划,分解落实建设任务,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个人,由区政府与相关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和任务的组织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区、乡镇各级政府和责任部门必须将把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纳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把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各专项职能列入其工作日程,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体现。建立严格的规划实施领导问责制和领导干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绩效考核制。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各责任部门和责任单位的领导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建设任务和目标的完成情况全面负责,由区考核办统一组织对领导干部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地方生态环境评价指标、重点地区和项目及其资金的落实情况,将考核结果纳入综合考评体系,根据年度考核结果优劣,实施奖罚。第二条制度法规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健全完善地方政府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规章制度。各级人大要加强法律监督,认真组织对环境、资源保护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各级部门要及时受理环境保护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依法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资源开发重点建设项目应编制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坚持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大对资源环境执法机构和人员的执法监督力度,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使环保、城建、林业、国土、风景园林管理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的工作机制。在强化服务中加大督查监管力度,认真开展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坚决制止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行为,重点查处违反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法、水土保持法、土地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采矿、取水、采砂、取土、弃土(渣)及违法占地等行为。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现场执法装备配置,提高应急处理污染问题的能力,及时妥善解决环境事件。建立环境监察报告制度,定期公布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以及其他突发性环境事件。落实国家关于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制定符合大洼县实际的资源有偿使用办法。开展芦苇沼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保护区内耕地及周边农田补偿试点,争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支持辽河河口地区和近海海域生态修复。完成资源生态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确自然资源资产权属和职能部门,实施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用途管制制度。到2018年,形成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理制度体系,全面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体系。开展环保市场制度研究,适时推广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及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第三条财政资金保障-37- 健全公共财政支持政策,在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资金。加大相关资金优化和整合力度,统筹安排工业发展、科技、林业、水利、城建、扶贫等专项资金的使用,集中资金投向重点领域和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改进和创新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方式,推行竞争性分配、以奖代补、贴息补助、股权投入、试点示范、绩效评价等办法。对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等与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理念相一致的项目,优先给予区级贴息贷款支持。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按国家、省有关规定标准提取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专项用于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融资机制。政府出台因势利导政策,支持生态项目进行设备融资,实施财政贴息贷款、延长项目经营权期限、减免税收和土地使用费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投资向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关键领域聚集。鼓励企业捐资共同参与大洼县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由区政府统一安排,所筹款项将实行统一账户、统一票据、统一管理、统一使用。捐资的企业、组织、团体和个人可享受国家、大洼县级规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并予以表彰。第一条科学技术保障加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主抓本地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支持中青年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团队开展创新性研究,逐步形成以领军型人才为核心的优势创新队伍。加强对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绿色经济建设的专职人员的技术培训,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管理、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监督执法等提供坚实的后盾。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意识,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和高校展开长期密切合作,积极开发和引进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的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建立空气质量信息平台、水环境质量信息平台、固废信息平台、声环境质量信息平台等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实现监测信息实时传递、自动分析,辅助决策。第二条公众参与保障深化对各级行政领导、特别是对处于第一线的乡镇领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培训教育,切实增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通过各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宣传,并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技术讲座、培训,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开展中小学的环境教育,编写广大民众和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材、书籍和手册,使群众了解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常识、当地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提高参与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能力。设立生态环境投诉中心和公众举报电话,鼓励公众检举各种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积极推行政府生态信息公开、企业环境行为公开等制度,扩大民众对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3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