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学院课程简介

机械学院课程简介

ID:13808639

大小:498.50 KB

页数:67页

时间:2018-07-24

上传者:jjuclb
机械学院课程简介_第1页
机械学院课程简介_第2页
机械学院课程简介_第3页
机械学院课程简介_第4页
机械学院课程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学院课程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机械工程学院课程简介(原有+新编)(按2008版格式重新编排过,以课程名拼音的首字母排序)一、机械工程系CAE软件及应用课程代码:C0101370中文名称:CAE软件及应用英文名称:CAESoftwarewithApplications先修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计算机辅助设计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教材:《ANSYS有限元分析及实用教程》,李黎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ANSYS实用分析教程》,任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ANSYS基础应用及范例解析》,龚曙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内容简介:本课程首先介绍计算机辅助工程的原理方法,接着介绍计算机辅助工程典型软件ANSYS的基础操作知识,对使用ANSYS分析问题的基本过程如建模、加载、求解等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介绍ANSYS在结构分析方面的实际应用,内容包括结构静力问题和非线性问题等处理方法。本课程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每一次理论介绍之后都给出相应的实际例子。CAD原理与应用课程代码:B0102580中文名称:CAD原理与应用英文名称:PrinciplesofCADanditsApplications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数值计算方法、工程图学、机械基础知识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材:CAD/CAM原理与应用,蔡颖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主要参考书:CAD原理与应用技术,刘子建等编著,湖南大学出版社,1997.9机械CAD原理与实践,肖刚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内容简介:学习机械CAD及相关领域的基本原理、过程、方法和应用。了解机械CAD系统发展历史及其软件、硬件组成,掌握机械CAD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掌握本领域中常用的技术,如产品数据交换技术、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参数化与变量化绘图技术、特征造型技术,曲面设计等,学会常用CAD软件的操作。学习基于网络的CAD技术和智能CAD技术。了解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的主要手段和基本原理。 Internet技术与应用课程代码:C0102010中文名称:Internet技术与应用英文名称:InternetTechnologyandApplications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生教材:Internet原理与技术,赵锦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主要参考书:ComputerNetwroks,AndrewS.Tanebau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用TCP/IP进行网际互连,DouglasE.Comer,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一门选修课程,但是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是获取信息,开展技术创新的手段,因此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本课程分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通讯基础,物理网络技术,Internet应用层服务等几个主要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了解全球互联网Internet的基本设计思想和原理、Internet中采用的技术和相关应用工具,掌握简单的网络应用,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Matlab及应用课程代码:C0102420中文名称:Matlab及应用英文名称:MatLabwithApplications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环境工程本科生教材: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肖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主要参考书:精通MATLAB5,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内容简介:MATLAB及应用旨在向本专业学生介绍一种解决专业问题的快速有效且具有强大功能的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获得一种从专业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进而运用MATLAB语言去求解的思维方法,训练综合运用语言和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PRO/E及应用课程代码:C0101380,A0101640中文名称:PRO/E及应用英文名称:PRO/EandItsApplications先修课程:计算机软件基础,工程制图、计算机图形学,选课对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工程、机械设计、工业设计、车辆工程学生。教材:主要参考书:1.《三维造型设计-Pro/EngieeringWildfire中文版实例详解》,何满才,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82.《Pro/Engineering曲面设计》,张选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内容简介:Pro/E是一套机械设计综合软件、应用范围广,如产品设计、模具设计、机械零件及组件设计等。本课程主要介绍Pro/Engineering 三维CAD软件的参数化特征建模的基本思想,了解TOP-DOWN与BOTTOM-UP不同的设计流程,以及不同软件之间数据交换的手段,掌握基本的操作,能对一般复杂的零部件进行产品设计。着重学习草图构建,基础特征造型(拉伸、旋转等)、高级特征造型(扫描、混合等),装配设计、曲面设计、工程出图等。为进一步学习工业设计、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编程等专业模块的知识和应用打下基础。毕业实习课程代码:S0100040S010004e中文名称:毕业实习英文名称:Pre-graduationProject先修课程: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及热加工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电传动与控制等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教材:自编主要参考书:内容简介:毕业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各专业教学让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的必要途径,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印证和巩固已学过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培养学生在生产实践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拓宽专业知识面。通过接触生产实际,了解现场生产加工全过程,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产品及生产组织与管理的一些方法,增强感性认识。通过现场教学及认识实习,达到比课堂教学更好的效果,从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毕业实习中,学生通过对机械工厂的了解和体会,提高对机械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明确努力方向。材料力学课程代码:A0103010中文名称:材料力学英文名称:MechanicsofMaterials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理论力学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教材:《材料力学》,(第四版),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材料力学》,苟文选等,科学出版社,2005年内容简介: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课程以弹性杆件的承载能力为主要研究内容,为设计既安全又经济的工程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可变形体力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对材料力学的学习,学生将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建立明确的工程概念。课程培养学生分析、简化和抽象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验能力。本课程为许多重要机械类专业课的先修课程,是进行后继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内容在许多工程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并被直接用来解决一些实际的工程问题。 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课程代码:A0102310B0102020中文名称: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英文名称:TestAndMeasurementTechniqueAndSignalProcessing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高级语言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生教材: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熊诗波,黄长艺主要参考书:测试技术与测试信号处理,吴正毅,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周先国,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内容简介: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要求现代化传感器、测试技术为其提供检测、信号处理、质量保证等科学手段。《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她以现代制造业大发展为背景,介绍基于现代物理、光学、电子学与计算机科学最新成就的各种传感器和基于信息技术的各种信号处理方法,以适应制造过程中机械量在线检测技术发展的需要。全书共分十章。课程主要讲述光、电、半导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讲课过程中将安排多个实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阅读相关文献。单片机原理课程代码:B0103030中文名称:单片机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OfSingle-chipComputer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应用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生教材:《单片机初级教程——单片机基础》,张迎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年主要参考书:1.《单片机基础》,李广第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年2.《数字电路》,龚之春,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内容简介:通过学习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原理、指令系统及I/O扩展与应用,使学生初步掌握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代码:B010232aC0102030中文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英文名称:PrincipleofSingle-ChipComputeranditsApplication先修课程:数字电路;微机原理;电工学选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教材:《单片机初级教程——单片机基础》,张迎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年.主要参考书:1.《单片机基础》,李广第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年2.《数字电路》,龚之春,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内容简介:通过学习MCS-51 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原理、指令系统及I/O扩展与应用,使学生初步掌握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电工基础课程代码:A0102590中文名称:电工基础英文名称:FoundationofElectrician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材:秦曾煌主编,电工学(第六版)上册电工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主要参考书:1、姜三勇主编,电工学(第六版)上册电工技术习题全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姜三勇主编,电工学(第六版)下册电子技术习题全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3、华柏兴主编,线性电子电路实验,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内容简介:电工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中研究电类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电工基础》课程分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册,是电工和电子技术入门性质的专业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实践性很强。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代码:A0102600中文名称:电子技术基础英文名称:FoundationofElectronTechnology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材:秦曾煌主编,电工学(第六版)下册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主要参考书:1、姜三勇主编,电工学(第六版)上册电工技术习题全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姜三勇主编,电工学(第六版)下册电子技术习题全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3、华柏兴主编,线性电子电路实验,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内容简介:电工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中研究电类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电工基础》课程分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册,是电工和电子技术入门性质的专业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实践性很强。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电工与电子学课程代码:B0102570中文名称:电工与电子学英文名称:ElectricianandElectronics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 选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教材:叶挺秀、张伯尧主编,电工电子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主要参考书:1、秦曾煌主编,电工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2、张伯尧主编,电工电子学(第二版)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月;3、华柏兴主编,电路与电子学实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内容简介:电路与电子学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中研究电类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本课程遵循强弱结合、模数结合、电测结合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电工电子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工程材料及热加工课程代码:B010253中文名称:工程材料及热加工英文名称:EngineeringMaterials&Hot-working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材:《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机械工业出版社梁戈时惠英主编2006.07主要参考书:1.《工程材料》第二版 高教出版社(东南大学) 戴枝荣 主编2006.32.《金属工艺学》(上册)(第四版)高教教育出版社邓文英主编2000.7内容简介:本课程由机械工程材料;热加工工艺基础两大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二元合金及铁碳合金相知识,钢的热处理工艺,碳钢、合金钢和铸铁的表示及牌号以及铸造、锻压和焊接等热加工工艺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在工程中做到合理选材,正确运用热处理工艺,初步掌握零件毛坯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工程软件开发技术课程代码:C0102650中文名称:工程软件开发技术英文名称:ExploitationTecjnologyofEngineeringSoftware先修课程:C++,VisualC++,数据库基础知识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教材:《机械CAD/CAM技术、应用与开发》,王贤坤,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1.《实用VISUALC++6.0教程》,JONBATES,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龚曙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内容简介:以CAD软件二次开发技术、机械产品快速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CAD软件二次开发技术的研究状况及主要内容,有针对性的研究了CAD二次开发工具;2、介绍UML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等CAD软件二次开发的技术基础,并介绍CAD软件二次开发环境;3、介绍基于UML的模块化快速设计系统的规划方法,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类的抽象和关联、系统类库到关系数据库的映射方法.之后在软件工程原理的基础之上研究了模块化快速设计系统开发的软件流程;4、介绍基于面向对象的产品开发的基本方法;5、介绍机械工程软件开发具体实例。工程识图课程代码:A0103060中文名称:工程识图英文名称:EngineeringGraphics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选课对象:电子、通讯、计算机、信息分院本科生教材:《现代工程制图学基础》,张国珠、张云电、戴时超、周建军,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图学基础教程》,谭建荣、张树有、陆国栋、施岳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图学应用教程》,陆国栋、张树有、谭建荣、施岳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机械制图》,焦永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工科非机械类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基础课,教学内容包括投影理论、制图基础知识、工程图样和计算机三维造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对工程图样有基本的了解,会看懂并绘出一些简单的工程图。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可以使他们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打下基础。工程图学课程代码:A0103071、A0103072中文名称:工程图学英文名称:EngineeringCartography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选课对象:机械类专业本科生教材:《现代工程制图教程》,戴时超、周建军,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1.《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习题集》,中国纺织大学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503.《画法几何》,柯纯、吴中奇,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4.《工程制图》,柯纯,吴中奇,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5.《AUTOCAD2007中文版标准教程》,夏文秀、倪祥明、胡仁喜,科学出版社,2006内容简介: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和组合体的画图、读图;熟练掌握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掌握标准件、常用件的画法;掌握零件图、装配图的画法;初步掌握绘制草图的技能;了解轴测图的画法;能较熟练地使用AutoCAD绘制完整的工程图样。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用草图、尺规、计算机等多种方法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并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作态度,为后继课程打下画图、读图的基础。 工程制图课程代码:A0103220中文名称:工程制图英文名称:EngineeringDrawing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选课对象:工业设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现代工程制图教程》,戴时超、周建军,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1.《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习题集》,中国纺织大学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503.《画法几何》,柯纯、吴中奇,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4.《工程制图》,柯纯,吴中奇,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工业设计和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和组合体的画图、读图;熟练掌握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掌握标准件、常用件的画法;掌握零件图、装配图的画法;初步掌握绘制草图的技能;了解轴测图的画法;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用草图、尺规等方法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并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为后继课程打下读图、画图的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代码:A0102610、C0102610、C0106120中文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英文名称:InterconvertibilityandMeasurement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等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本科生教材: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2版),王伯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主要参考书: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2版,陈于萍,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周文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韩进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胡凤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内容简介:该课程包含几何量公差与误差检测两大方面的内容,把标准化和计量学两个领域的有关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密切相关,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技能。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互换性和测量技术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联系生产实际和机器的具体工作要求,去进行机械零件几何精度的设计, 以便为顺利地过渡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为机械设计制造、维修、质量控制管理、开发与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代码:B0102100(B0102260C0102100)中文名称:机电传动与控制英文名称:ElectromechanicalTransmissionControl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生教材:机电传动与控制,张海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主要参考书:机电传动控制,第三版邓星仲,同祖德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3电气自动控制,第二版沈安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内容简介:本门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机电一体化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机电传动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学会用各种电机、电器、电子元器件、检测元件及电子计算机(包括硬件及软件)按一定规律组成控制系统,以对生产机械进行电力传动及控制。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掌握机械设备电器控制及顺序控制的工作原理,并且具有设计、制造、调试该控制线路的初步能力;熟悉调速控制系统,掌握步进电机传动系统的基本内容。总之,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达到分析、设计、调试、应用机电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初步能力。机电系统设计课程代码:B0102290中文名称:机电系统设计英文名称:MechanicalandElectricalSystemDesign(DesignofMechatronicSystem?)先修课程:机械设计,电工学,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工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等本科专业教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版),张建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主要参考书: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曾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朱喜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机电系统设计,赵先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内容简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对机电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有全面而系统的认识,让学生掌握和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设计原理和方法,从系统和产品的角度出发,掌握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机械系统元部件、常用机电执行元件和传感元件、微电子控制系统和微机控制系统等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原则与方法,能有效地的对常见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评价,通过一定的机电产品实例设计分析,初步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动态设计方法和静态设计方法。机构创新设计综合实验课程代码:S0101410,S0107070 中文名称:机构创新设计综合实验英文名称:TheCreativeDesignExperiment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计算机语言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材:组合机构创新设计实验指导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内教材,2005.10主要参考书:机械原理(第七版),郑文纬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机构创新原理曲继方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10内容简介:机构创新设计综合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了机械原理等课程的相关内容之后的一个重要教学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运用已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和掌握机构及其运动与动力的分析与设计基本原来和方法;并进行基本技能如设计计算、计算机编程运动分析、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图例、规范等)以及数据处理等训练;培养创新设计意识、增强创新欲望,初步掌握机构运动方案分析与创新设计、运用机构组件实现创新的能力。机器人技术课程代码:B0102120、C0102120中文名称:机器人技术英文名称:RobotsTechnology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电传动与控制,自动控制原理(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生教材:主要参考书:1、《机器人学》,张铁,华南理工出版(第一版),2003年2、《机器人学》,蔡自兴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机器人基础》,孙学检,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年 内容简介: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本课程系统地介绍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机械手结构,驱动器,控制技术及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技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能够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组成与分类,掌握机器人的基本驱动与控制方法,了解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开展机械工业自动化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代码:B0102350C0102180中文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英文名称:ComputerControlTechnology先修课程: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教材:张智焕编计算机检测及控制,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1.王建华编计算机控制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计算机控制技术,温钢云等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3.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赖寿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内容简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构成原理及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能特点,掌握各种控制算法原理,以便合理选择和设计硬件和软件,组成可靠、经济、性能优良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模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模拟化设计法,直接数字设计法,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最优化设计。机械CAD/CAM课程代码:B0102130中文名称:机械CAD/CAM英文名称:MechanicalCAD/CAM先修课程:《工程图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计算机语言》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材:《机械CAD/CAM技术》,王隆太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主要参考书:1.《CAD/CAM技术》,宁汝新,赵汝嘉主编,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2;2.《CAD/CAM原理与应用》,蔡颖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内容简介:综述CAD/CAM技术,介绍CAD/CAM技术的软硬件组成、CAD/CAM的工作过程、应用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阐述工程数据处理、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图形变换方法、CAD/CAM建模技术.介绍CAD系统开发基础,掌握参数化和变量化绘图技术。掌握CAPP的基本构成,了解CAPP的应用原理。了解数控技术,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掌握CAD系统与NC编程的连接。了解CAD/CAM集成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机械CAD课程设计课程代码:S0103080中文名称:机械CAD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ourseDesignforMechanicalCAD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图学、计算机绘图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材: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龚溎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主要参考书:机械设计,濮良贵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龚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5机械零件手册,周开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内容简介:机械CAD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训练,是学完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之后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设计过程和方法;进而完成基本技能诸如设计计算、计算机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估算和数据处理等的训练。机械测绘实训课程代码:S0103340中文名称:机械测绘实训英文名称:TrainingofMechanicalMapping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图学 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生教材:《测绘作业指导书》(自编教材),邵健,2007主要参考书:1.《工程制图》测绘指导书,http://www.lygtc.net.cn/depart/compu/webclass/zhituyuan/_private/kechengtiandi/cehuizhidaoshu.htm2.齿轮油泵零部件测绘指导书,http://mse.hust.edu.cn/centertest/zhongxin6/htm/images/.../A6.pdf内容简介:测绘作业是一门在学完了《工程图学》全部课程后集中一段时间专门进行装配件测绘的大型作业课程。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把已经学习到的《工程图学》的知识综合性地运用到零件测绘、装配件测绘的实践中去,进一步总结、提高所学的工程图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测绘工作能力和设计制图能力。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代码:A010214中文名称:机械工程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alofMechanicalEngineering先修课程:无选课对象: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金融学、经济学和审计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教材:《机械识图》、《机械识图习题集》全小平,潘玉良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机械工程基础》全小平、潘玉良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主要参考书:1.《机械工程导论》居毅等,浙江科技出版社,2003.92.《机械常识与识图》,赵香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内容简介:机械工程基础是一门包含机械识图、常用工程材料及零件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机械产品从设计到成品的完整生产流程,为今后工作打下必要的机械工程背景知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有关工程图样的基本知识、国家标准。学会应用正投影原理绘制物体的正投影图,初步学会工程图样的阅读。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机械性能、牌号表达、一般应用及提高材料性能的工艺措施等基本常识。了解零件毛坯的主要加工方法以及零件的切削生产工艺等。机械控制工程课程代码:A0102150中文名称:机械控制工程英文名称:MechanicalControlEngineering先修课程: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电路原理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材:《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五版),杨叔子,杨克冲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参考书:自动控制原理(上册),吴熙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线性定常工程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即研究系统结构参数及其输入,输出间的动态关系。本课程以古典控制理论内容为主,主要包括工程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时间响应分析、频率响应分析、系统稳定性、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等内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简单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的基础理论,初步具备解决机械控制系统的控制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机械设计课程代码:A0103090B0103260中文名称:机械设计英文名称:MechanicalDesign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制造工艺学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生教材:《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机械设计》(第四版),邱宣怀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机械设计》,吴宗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机械基础》,范思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内容简介:机械设计是一门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1、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4、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5、对机械设计的新发展有所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代码:A0101421A0101422中文名称:机械设计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alsofMachineDesign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制图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生、教材:《机械设计基础》徐汇音、祖国庆主编,西南交大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机械设计基础》,任成高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机械基础》,范思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机械设计基础》,李秀珍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内容简介: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研究机械分析与设计方面的有关基础问题,学生学完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对一般机械中的平面机构能绘出其运动简图,计算其由度,判断其运动确定性;2具有按已知的几何条件和运动条件对几种主要的平面机构进行运动设计的某些基本知识和能力;3具有按某些已知的动力条件分析和设计机械的初步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方面;4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通用零件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5学生在机械零件设计方面得到必要的基础理论训练;6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本技能训练。 机械学科导论课程代码:B010262中文名称:机械学科导论英文名称:AnintroductiontoMechanicalEngineering先修课程:无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材:《机械学科导论》自编讲义主要参考书:1.《机械工程概论》,蔡兰等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1;2.《机械工程概论》,宗培言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01-013.《机械工程概论》,张春林,焦永和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08-014.《机械工程导论(影印版)》,(美国)威克特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0-01内容简介:本课程简明介绍机械工程的概况、机械工程的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及机械发展的趋势,介绍机械工程基础、机械设计及现代设计方法、机械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面向新世纪的先进制造系统模式、适应21世纪机械工程发展的人才教育与培训等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教育,指导学生对机械工程建立一个初步概念,了解、认识、热爱自己的专业,了解自己今后的从业范围,并引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遵循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为今后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打下思想基础。机械与结构设计课程代码:A0103300中文名称:机械与结构设计英文名称:MechanicalAndStructuralDesign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制图选课对象:工业设计教材:《工业设计机械基础》阮宝湘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机械设计》(第四版),邱宣怀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机械设计基础》,任成高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机械基础》,范思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机械设计基础》,李秀珍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内容简介:工业设计机械基础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研究机械分析与设计方面的有关基础问题,学生学完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对一般机械中的平面机构能绘出其运动简图,计算其由度,判断其运动确定性;2具有按已知的几何条件和运动条件对几种主要的平面机构进行运动设计的某些基本知识和能力;3具有按某些已知的动力条件分析和设计机械的初步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方面;4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通用零件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5学生在机械零件设计方面得到必要的基础理论训练;6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本技能训练。机械原理课程代码:A0103100 中文名称:机械原理英文名称:TheoryOfMachinesAndMechanism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理论力学、计算机高级语言。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材:机械原理(第七版),郑文纬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主要参考书:机械原理,孙恒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机械原理,申永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TheoryofMachinesandMechanismJ.E.Shigley内容简介:机械原理课程是机电类各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本课程为学生继续学习和以后综合运用有关机械设计和工艺等各种知识打下基础。它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机械振动学课程代码:B0103020,C0103020中文名称:机械振动学英文名称:TheoryofVibrationwithApplication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教材:程耀东,李培玉编著,机械振动学(线性系统)(修订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主要参考书:1.机械振动基础,胡海岩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2.振动理论及应用(第5版)(影印版),WilliamT.Thomson,MarieDillonDahleh,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内容简介:振动理论在机械、土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等众多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本课程主要讲述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二自由度及多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振动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并能初步的应用理论研究和解决工程中的各种振动问题。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代码:A0102170B0102170中文名称:机械制造工程学英文名称:ManufacturingEngineering先修课程:工程材料金工实习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教材:机械制造工程原理,冯之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主要参考书:机械制造工程学,刘晋春,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金属切削原理,周泽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金属切削机床概论,贾亚洲,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机械制造工艺学,胡秉文,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内容简介: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和运用金属切削规律的能力,掌握机床运动的分析方法,了解机床的结构,具备合理选用机床的能力,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学会分析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提高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工艺途径,了解机床夹具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工艺过程。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代码:B0103120中文名称:计算机辅助制造英文名称: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先修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生教材:卜昆等编著.计算机辅助制造(第二版).科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刘雄伟等编著.数控加工理论与编程技术(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内容简介:重点介绍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工业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计算机集成生产管理系统等内容,旨在使同学们掌握计算机辅助制造中的关键技术。具体要求掌握CAM的概念;了解CAM支撑环境,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掌握GT的原理,了解零件的分类和编码方法;掌握CAPP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掌握数控编程技术;了解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了解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代码:B0103130C0103130中文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英文名称:Computernetworksandcommunication先修课程: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与环境工程专业教材:《计算机网络-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服务平台》,冯博琴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1.《计算机网络教程》,谢希仁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2.《计算机网络》,吴功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内容简介:本课程以建设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服务平台为主线,系统讲述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建网技术、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接口与通信课程代码:B0102480,C0102480中文名称:接口与通信英文名称:InterfaceandCommunications先修课程:微机原理与应用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生教材:PC机机单片机数据通信技术,李朝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主要参考书: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阳宪惠,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微机系统与接口,曾家智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l接口与通信,高传善、郭健民、陈章龙编著,复旦大学出版让,1989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机电专业微机原理与应用的后续课程,日益增长的机电产品的通信功能,要求学生了解数据通讯方面知识和技能,是一门实用性较强,软件、硬件紧密结合,面向应用的讲座型课程。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微机结口与通信的原理,并能设计微机接口与通讯的软件、硬件,具备开发微机应用系统的能力。金工实习课程代码:S0104010,S0104020,S0104030,S0104040中文名称:金工实习英文名称:PracticeofMetalMachining先修课程:无选课对象:理工科类学生教材:李志华,顾培民编著.现代制造技术实训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姚建华,周继列编著.金工实习.浙江科技出版社孙以安,陈茂贞编著.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的第一次系统、全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素质、创新意识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金工实习以实践教学为主,学生通过基本训练可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典型结构,熟悉工具、夹具、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学生通过综合创新训练,可有机地将基本工艺理论、基本工艺知识和基本工艺实践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在信息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管理意识等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精密机械制造工程课程代码:B0102210中文名称:精密机械制造工程英文名称:PrecisionMachineryManufcturingEngineering先修课程:机械制造基础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教材:机械制造工程原理,冯之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主要参考书:机械制造工程学,刘晋春,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金属切削原理,周泽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金属切削机床概论,贾亚洲,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机械制造工艺学,胡秉文,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内容简介: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和运用金属切削规律的能力,掌握机床运动的分析方法,了解机床的结构,具备合理选用机床的能力,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学会分析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提高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工艺途径,了解机床夹具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工艺过程。理论力学 课程代码:A0103150中文名称:理论力学英文名称:TheoreticalMechanics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材:理论力学,哈工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主要参考书:1.《理论力学习题详解》,赵诒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理论力学》,洪嘉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内容简介: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是各门力学的基础,又可直接应用于许多工程实际问题。它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三部分,主要研究物体平衡、运动以及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突出对刚体机械运动基本规律的研究。学习理论力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解决工程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也是学习一系列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模具设计课程代码:C0101450中文名称:模具设计英文名称:MouldDesign先修课程: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与工业设计专业教材:《实用塑料注射模设计与制造》,陈万林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陈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塑料成型模具设计》,李德群,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塑料成型工艺基础,塑料的组成及其分类,塑料特性及成型时的工艺特性;塑料制品的设计原则,几何形状设计和尺寸精度设计;塑料注塑成型模具的设计,注塑模具结构,浇注系统设计,成型部分设计,顶出及抽芯机构设计,模具温度调节系统设计等;简介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方法和最新成就;扼要介绍塑料成型的其他方法。模具设计技术课程代码:C0102660中文名称:模具设计技术英文名称:MouldDesign先修课程:选课对象:专业教材:《实用塑料注射模设计与制造》,陈万林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陈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塑料成型模具设计》,李德群,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塑料成型工艺基础,塑料的组成及其分类,塑料特性及成型时的工艺特性;塑料制品的设计原则,几何形状设计和尺寸精度设计;塑料注塑成型模具的设计,注塑模具结构,浇注系统设计,成型部分设计,顶出及抽芯机构设计,模具温度调节系统设计等;简介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方法和最新成就;扼要介绍塑料成型的其他方法。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代码:A0102510中文名称:设计材料与工艺英文名称:MaterialsandTechniqueforIndustrialDesign先修课程:工程力学选课对象:工业设计教材:《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张锡主编,化学工业i出版社,2004.8主要参考书:1.《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江湘芸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82.《工业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桂元龙等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9内容简介: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造型材料与加工技术和设计的关系十分密切,优秀的设计只有通过合适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得以实现。本课程的为各类工程材料及其加工工艺,主要包含:金属材料、工程塑料、陶瓷和玻璃、木材和涂料等。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为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常用材料的性能、加工工艺及其应用范围,能从经济、实用、美观及环保等诸因素出发,合理选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了解具有良好前景的新材料、新工艺,了解材料表面加工工艺及面饰处理,为正确设计出能给人以物质和精神享受现代化工业产品打基础。数据结构课程代码:B0103180中文名称:数据结构英文名称:DataStructure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高级语言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材:数据结构实用教程,徐孝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主要参考书:(1)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2)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3)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C++语言描述,译者:汪诗林,孙晓东,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内容简介:旨在使机电分院学生了解并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等要领以及有关算法;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具备在计算机辅助技术中应用的基本能力。具体要求理解线性表的顺序存贮结构和链式存贮结构;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理解树、二叉树的定义;掌握二叉树的遍历操作;理解图的定义;掌握图的邻接表表示;掌握顺序表、有序表和索引顺序表的查找;掌握直接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代码:C0103250 中文名称: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英文名称:TechnologyandApplicationofDatabaseSystem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结构选课对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李春葆、曾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王珊、陈红,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数据库原理》,郭盈发、张红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贺利坚,宇航出版社,20025.《SQLServer2000入门与提高》,周绪,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6.《SQLServer2000基础与提高》,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学习关系模型、SQL语言、关系数据库产品SQLServer2000;学习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学习数据库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的开发方法。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技术和应用,能进行简单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代码:B0103190中文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英文名称:PrincipleandApplicationofDatabaseSystem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结构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生教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李春葆、曾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王珊、陈红,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数据库原理》,郭盈发、张红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贺利坚,宇航出版社,20025.《SQLServer2000入门与提高》,周绪,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6.《SQLServer2000基础与提高》,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内容简介: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CAD/CAM方向的专业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学习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以及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学习关系模型的关系运算理论,SQL语言;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管理和保护方面的相关知识。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初步进行数据库的设计。数控技术课程代码:B0102240中文名称:数控技术英文名称:DigitalcontrolTechnology先修课程:机械制造工程学,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 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生教材:数控技术,王永章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主要参考书:数字控制机床,廖效果等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1内容简介: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综合运用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以及机械制造技术的最新成就,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机床的数控技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已经成为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因而本门课程是从事机电一体化及现代制造技术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的组成、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计算机数控装置的硬件和软件、进给伺服次同以及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及应用,使学生具有应用和维护数控设备的能力,进一步具有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能力。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代码:C0102550中文名称:数控机床与编程英文名称:NcMachineTools&Programming先修课程:机械制造工程学,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生(三本)教材:数控机床与编程,刘书华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主要参考书:数控机床与应用,李佳生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内容简介:本课从应用的角度系统介绍数控机床及相关的应用。首先介绍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然后介绍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围绕数控机床的应用,介绍数控加工所搞的技术基础知识,各类数控机床的数控编程基本知识与方法,最后介绍了数控机床的最新发展。数值计算方法课程代码:C0102640中文名称:数值计算方法英文名称:NumericalComputationMethods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选课对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工程教材:主要参考书:1.《AnIntroductiontoNumericalAnalysis》,KendallE.Atkinson.,NewYork,1978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基本的误差理论,插值与逼近,数值微分与数值积分,常微分方程与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通过编程和上机练习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算法,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代码:A0102270,A0102520,B0102520中文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 英文名称:MicrocomputerPrinciplesanditsApplications先修课程:汽车构造、热工基础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3版),郑学坚,周斌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主要参考书:1.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冯博琴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贾智平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内容简介:微机原理及应用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主要阐述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电路、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汇编语言及汇编程序。通过对《微机原理与应用》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接口方法,牢固建立起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并进一步具备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硬件两方面的开发能力。微机接口课程设计课程代码:S0102260中文名称:微机接口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ourseDesignforMicrocomputerInterfacing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应用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生教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主要参考书:1.吴秀清,周荷琴.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2.周佩玲,彭虎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张伟,王力等.ProtelDXP入门与提高.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内容简介: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学好《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础。进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是巩固、深化、掌握本门课程知识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之后,进一步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中实际题目的锻炼,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掌握微机的工作原理和接口方法,并进一步具备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硬件两方面的开发能力。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代码:B0102280,C0102280中文名称:先进制造技术英文名称: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先修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经济管理基础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材:张根保等编著.先进制造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赵汝嘉编著.先进制造系统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韩君己等编著.现代制造系统与技术.上海科技出版社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拓展和深化学生对制造业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提高学生适应21世纪制造业环境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学习了解21世纪的世界制造业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背景及其趋势,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了解先进制造哲理、系统和支撑技术,了解21世纪的产品特征和市场需求,了解21世纪的生产模式和生产过程特点;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理解面向2l世纪制造企业的特征,理解企业竞争力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关系等。现代设计方法课程代码:BO101130,B0102370中文名称:现代设计方法英文名称:ModernDesignMethod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高级语言选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通信专业教材:《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张鄂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主要参考书:1.《现代设计方法》,陈继平、李元科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2.《机电工程现代设计方法》,万耀青、阮宝湘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内容简介: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别于传统设计方法的设计理论逐步出现,其方法不断完善和成熟。特别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现代设计理论的实现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形成了一些成熟的现代设计方法,如优化设计方法、可靠性设计方法、有限元分析与设计方法等。这些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对许多工程领域的设计工作带来了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现代设计方法及理论,为今后的工程设计与实际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现代新技术讲座课程代码:C0100120中文名称:现代新技术讲座英文名称:LecturesonModernTechnology先修课程:工业设计基础,人类工程学,设计材料与工艺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无主要参考书:1.《产品创新设计――工业设计专案的解构与重建》,边守仁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2内容简介:介绍工业设计方面的前沿技术,拓宽专业知识面,结合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动态,就工业设计的研究方法、工业美学设计、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工业设计CAD技术、产品反向工程、环境与室内设计、人类工程学研究设备与方法等内容安排5~8次讲座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学科前沿讲座课程代码:C0100370中文名称:学科前沿讲座英文名称:SeminaronLatestDevelopmentofMechanicalEngineering先修课程:无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教材:无主要参考书:无内容简介:本课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分别请本学院或国内外机械领域专家做8次专题报告。内容结合各位教师和专家的擅长研究领域,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测试分析、制造管理、制造业信息化、微纳设计和制造等。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扩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液压与气动课程代码:B0102300中文名称:液压与气动英文名称:Hydraulics&Pneumatics先修课程:机械设计,流体力学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第2版),王积伟,章宏甲,黄宜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10月主要参考书:1.液压元件与系统(第2版),李壮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2.液压与气动技术,李异河、丁问司、孙海平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内容简介:本课程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流体力学基础、能源装置及附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基本回路、系统分析应用及计算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掌握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的特点,掌握液压及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能正确阅读液压系统图及气控系统图。能拟定简单的系统原理图,能计算系统的主要参数和合理选用元件,以及正确使用和维护液压与气控设备。优化设计课程代码:C0106150中文名称:优化设计英文名称:OptimizingDesign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计算机语言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材:机械优化设计方法,陈立周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3主要参考书:机械优化设计,孙靖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5机械优化设计,陈秀宁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9现代设计方法,孙新民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内容简介:随着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优化设计思想与方法在机械领域得到了不断研究与应用,对许多工程领域的设计工作带来了有效解决方法,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本课程主要是使学生了解优化设计中的数学模型建立方法,熟悉优化设计函数的最优解、迭代及其终止准则等知识,学习和掌握无约束优化和约束优化设计等几种基本方法以及在机械优化中的应用等。专业英语(机械) 课程代码:B0102630中文名称:专业英语(机械)英文名称:EnglishformanufacturingEngineering先修课程: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材:章跃编机械制造专业英语,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内容简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习掌握机械制造发展技术的专业英语词汇,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理解、翻译和资料查询等能力,使学生通过阅读和翻译能获取大量有关机械制造方面的信息。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代码:B0102500中文名称:自动控制原理英文名称:TheoryofAutomaticControl先修课程:微积分、电路分析、机械原理选课对象:机械工程、车辆工程专业教材:《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五版),杨叔子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自动控制原理》,顾树生,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2.《自动控制原理》(上、下册),鄢景华,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内容简介:主要包括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连续、离散、线性、非线性等)及特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时域法、频域法等)和设计方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有关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机理、控制器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各种分析和设计方法,能够应用MATLAB和Simulink等工具,对控制系统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及仿真。二、工业设计系表现技法(一)课程编码:C0101010中文名称:表现技法(一)英文名称:ExpressionTechniques1先修课程:设计素描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思维的再现》周波林璐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产品创意设计》刘传凯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内容简介: 产品设计表现的途径与方法,各种表现技法的特点及应用,产品设计表达的基本要求、方法及步骤,优秀设计表现图的临摹,根据照片进行产品效果图表现,通过对大量优秀设计表现作品的临摹,基本掌握产品快速表现中的透视、比例、形态关系等基本要素,能够较顺利的表达产品设计构思与概念。表现技法(二)课程编码:C0101020中文名称:表现技法(二)英文名称:ExpressionTechniques2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表现技法(一)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思维的再现》周波林璐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产品创意设计》刘传凯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设计草图制图模型》清水吉治/酒井和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内容简介:在准确表现产品的透视、比例、形态关系等要素的基础上,进行色彩与质感的构思与表现,形成完整的产品视觉形象再现能力、产品空间转换表达能力、设计概念视觉化表现能力。产品测绘课程代码:A0101200中文名称:产品测绘英文名称:ProductModelingandMapping先修课程:工程制图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现代工程制图教程》主要参考书:1.《现代工程制图教程》,戴时超,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产品结构设计》,刘宝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内容简介:通过产品测绘全面系统的工程训练,初步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使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能熟练查阅有关的机械设计手册和标准手册。对部件手机壳进行拆装实验,了解其结构原理以及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能够使用常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对零件进行测绘,画出零件的草图(正确选择表达方案、合理布图、注全尺寸、标注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及有关的技术要求)。能够根据装配示意图和所绘制的零件草图画部件装配图。A0101320课程代码:A0101320中文名称:产品开发设计英文名称:ProductDesignandDevelopment先修课程:基础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产品系统设计》,吴翔,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产品创新设计》边守仁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造型基础》张福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内容简介:通过产品开发设计的学习,掌握在某一特定领域内通过分析、调研、访谈等多种方法来发掘给人们带来不便的问题,将有价值的问题设想一些解决方案,并且结合产品的功能、形态、结构、材料和工艺等产品设计要素,把构想的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具象成为一种新产品的方法和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从事产品开发的创新设计能,期间结合相关课题讲解造型设计方法与创新设计思维等设计方法和技巧。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代码:A0101310中文名称: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英文名称:ProductDesignI先修课程:基础设计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何晓佑主编中国轻工出版社2000主要参考书:《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鲁晓波赵超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内容简介:对工业设计产品的形成和使用过程中的诸多相关因素进行综合研究设计,以满足消费者对物质功能和审美情趣的要求以及体现设计师对社会的责任。初步掌握设计的步骤及表达的方法并对人与物及影响产品的诸多要素通过实践加以理解。产品系统设计课程代码:A0101330中文名称:产品系统设计英文名称:ProductSystemDesign先修课程:基础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产品系统设计》吴翔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主要参考书:1.《设计的秘密》[美]古德里奇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2.《北欧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基础教程》[瑞士]休弗雷著,著者,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内容简介:工业设计系统设计的概念,着重解决产品设计中除形态之外的设计元素的寻找与确立。一般性的了解除产品设计自身之外的元素影响及体验。系统掌握产品设计中自身元素的取舍与影响。产品系统在产品设计活动中分类,产品设计中与自身的产品有关的联系(语意,指示,人机,风格,等等),产品完成后与之相互联系的诸如使用者,人与人,与环境等等的相互联系在设计活动中与周边的其他非设计因素的联系。产品语意学课程代码:C0101210中文名称:产品语意学英文名称:ProductSemantics先修课程:工业设计史、基础设计 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产品的语意》,张凌浩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1.《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胡飞,杨瑞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语意的传达》,陈浩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内容简介:介绍设计符号学基础理论,设计符号的传达过程和作用,阐述符号意义的形成原理,产品造型的外延语意与内涵语意以及这两种语意在产品设计中的功能和特点。同时结合设计案例和现代设计的特点讲解修辞方法在产品语意传达中的运用。掌握新的设计思考的角度和敏锐的观察力,让产品语意学理论的实际应用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借助产品语意学理论在设计中扩展设计思路,增强创新设计能力。多媒体技术课程代码:C0101400中文名称:多媒体技术英文名称:MultimediaTechniques先修课程: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因特网基础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多媒体技术基础》,雷运法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DV纪录影像制作技巧》,徐明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数字化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朱耀庭、穆强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内容简介:多媒体技术概论,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媒体硬件系统,多媒体软件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音频接口与视频接口。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多媒体视频信息处理,数字视频原理,视频压缩标准,流媒体技术,多媒体音频信息处理,静态图像信息处理,动画原理及其制作。数字视频作品的设计,数字视频作品的画面构图,数字视频作品的画面编辑,数字视频编辑软件,数字视频作品的特技,数字视频作品的制作。多媒体技术课程代码:X0901440中文名称:多媒体技术英文名称:MultimediaTechnology先修课程: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因特网基础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多媒体技术基础》,雷运法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4月。主要参考书:1.《DV纪录影像制作技巧》,徐明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2.《数字化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朱耀庭、穆强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内容简介: 介绍多媒体技术概论,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媒体硬件系统,多媒体软件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音频接口与视频接口。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多媒体视频信息处理,数字视频原理,视频压缩标准,流媒体技术,多媒体音频信息处理,静态图像信息处理,动画原理及其制作。数字视频作品的设计,数字视频作品的画面构图,数字视频作品的画面编辑,数字视频编辑软件,数字视频作品的特技,数字视频作品的制作。工业设计史课程代码:A0101110中文名称:工业设计史英文名称:TheHistoryofIndustryDesign先修课程:无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工业设计史》,何人可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艺术设计学》,凌继尧、徐恒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内容简介:通过对工业设计史的学习,了解在工业文明的进程中,设计在不同历史阶段与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作用。内容包括:设计概念的产生、产业革命前的设计、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欧美设计、日本设计、现代主义及后现代设计风格及包豪斯设计教育等内容。对于刚入学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汲取历史文化的精华、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正确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设计课程代码:B0101150中文名称:环境设计英文名称:EnvironmentDesign先修课程:基础设计设计美学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自选主要参考书:1.《园林景观设计图集》[美]约翰·0·西蒙兹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景观设计学》[美]西蒙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园林风景设计》王晓俊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4.《公共艺术设计》刘森林著上海大学出版社版社内容简介:环境艺术设计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影象辅助教学、现场调研、方案课题设计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环境艺术设计的原理指导设计,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全面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去、现在、未来”,重点关注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与时俱进,使学生全面掌握环境设计的规律与技巧。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代码:X0901310中文名称:环境艺术设计英文名称:EnvironmentArtDesign先修课程:无选课对象:工业设计 教材:自选主要参考书:1.《园林景观设计图集》(美)约翰·0·西蒙兹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景观设计学》(美)西蒙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园林风景设计》王晓俊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4.《公共艺术设计》刘森林著,上海大学出版社版社内容简介:环境艺术设计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影象辅助教学、现场调研、方案课题设计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环境艺术设计的原理指导设计,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全面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去、现在、未来”,重点关注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与时俱进,使学生全面掌握环境设计的规律与技巧。机电产品学课程代码:C0100110中文名称:机电产品学英文名称:ElectromechanicalProducts先修课程:工程及计算机制图、设计素描、机械设计基础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目前无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的机电产品课程教材,暂不指定教材主要参考书:1.《工业设计基础》,裴文开等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2.《设计与时代——中国首届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尹青山等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53.《常用电动工具维修》,胡俊达等编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工业设计方法及CAD应用》,陈炳发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内容简介:通过讲授机电产品的功能结构特点和造型设计的一般程序探讨如何应用各种先进技术,达到产品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在现代工业产品的开发和更新换代中寻找实现“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初步掌握应用美学基本法则去分析机电产品的造型,了解机电产品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进而学会用设计理论去对机电产品进行设计。机电产品的功能结构特点,造型设计的一般程序,典型产品造型设计实例分析,如自行车、鼠标、电动工具等。机电产品形式构成,造型的材料选用,人机关系,色彩运用。掌握机电产品造型的形式美法则:比例尺度、对称与均衡、稳定与轻巧、节奏与韵律、调和与对比、统一与变化、主从与重点等风格;掌握机电产品造型的技术美要求:功能美、结构美、工艺美、材质美、舒适美和规范美。熟悉机电产品设计的质量评价及国外机电产品造型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基础设计课程代码:A0101430中文名称:基础设计英文名称:FundamentalDesign先修课程:平面设计立体设计色彩设计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形态构造》,叶丹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主要参考书:1.《产品基础形态设计》,刘国余、沈杰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基础设计——综合造型基础》,谢大康、刘向东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内容简介:基础设计课程是由设计基础课程向专业设计课程过渡的关键性课程。基础设计在教学原则上引导学生在设计观念、创造性思维上进入设计领域。教学内容包括:形态与事理学、形态与结构、形态与材料、形态与机能,以及抽象形态与使用功能、使用方式的关系。本课程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及初步的形态构造能力。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代码:A0101190中文名称: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英文名称:ComputerAidedIndustrialDesign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图形设计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Rhino3高级应用技法详解》丁峰著,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Rhino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典型案例》范卓明著,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2.《3dsMax+Vray产品造型渲染技法典型实例》王岩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内容简介:本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在工业设计造型和渲染方面的高级应用,主要介绍三维造型软件rhino的三维建模方法与技巧,掌握各种特点的设计造型的建模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一定的渲染知识,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基本技巧和设计表现方法,为以后在设计工作中灵活运用计算机手段表现设计想法打下坚实的基础。计算机图形设计课程代码:A0101480中文名称:计算机图形设计英文名称:ComputerGraphicDesign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中文版Photoshop+CorelDRAW平面设计实战演练》惠世军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CorelDRAWPhotoshop平面设计经典案例》架构科技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内容简介:《计算机图形设计》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通过典型范例分析,在效果图和平面设计方面的针对性讲解,使学生能够运用PhotoShop软件、CorelDRAW等软件进行设计和制作,基本掌握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制作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界面设计课程代码:B0101170中文名称:界面设计英文名称:User-InterfaceDesign 先修课程:计算机图形设计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人机界面设计》罗仕鉴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主要参考书:《人机界面设计》李乐山著科学出版社2000内容简介:对界面设计的三个构成部分结构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界面设计核心思想:用户易于理解,用户简单使用,用户愉悦使用,使学生掌握界面设计的流程,界面设计的方法,界面设计评价的标准。交通工具设计课程代码:B0101140中文名称:交通工具设计英文名称:VehicleDesign先修课程: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汽车造型设计概论》严扬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工业设计即学即用——交通工具类》梁进辉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内容简介:交通工具形态的形成演化受到来自自然与社会的多重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交通工具造型设计这样一个看似单纯的创造活动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道理。本课程从人类需求、社会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变化、技术进步等多个角度,让学生通过对交通工具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了解,学习交通工具的造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具体技术。内容包括:交通工具设计概论、交通与城市、交通工具分类、为用户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的一般程序、交通工具设计方法及技术。立体设计课程代码:A0101440中文名称:立体设计英文名称:3-DimensionalDesign先修课程:素描平面设计选课对象:工业设计教材:《形态创造力》,叶丹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形态构成学》,辛华泉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内容简介:通过对形态构成基本原理的学习和设计实践,在立体形态的设计理念、美学原理、材质语言及制作技巧等方面打下基础。内容包括:形态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形态构成的基本规律与法则、形的积聚与发散、力的物理心理表现、材料开发等。着重培养学生的构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模型制作课程代码:C0101180中文名称:模型制作英文名称:ModelMakingDesign 先修课程:设计基础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产品模型制作》谢大康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建筑模型制作》[德]科诺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内容简介:介绍模型制作的概念,详尽介绍了各种模型制作材料的选择,工艺、制作过程以及装饰技法,基础着重介绍产品模型的基本概念和产品模型制作的工艺知识;制作则根据常用模型制作材料的类型,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产品模型的制作过程,着重关注产品模型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艺技法及相关的各种问题(如常用工具、表面装饰);赏析展示了一些优秀模型图片以便读者领会和拓展产品模型制作的内涵。平面设计课程代码:A0101460中文名称:平面设计英文名称:GraphicDesign先修课程:素描设计速写选课对象:工业设计教材:《平面设计的诀窍》,[美]罗宾·莲达/罗丝·贡内拉著,忻雁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2.《视觉语汇解读:平面设计的概念性解决方案》,[美]朱迪思·怀尔德等著,王群译,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1.《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图形创意》,林家阳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3.《二维设计基础》,王雪青,郑美京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4.《形态构成学》,辛华泉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5.《现代超视图形创意图典》,夫龙编,河南美术出版社,19956.《视觉形态设计基础》,[英]莫里斯•德•索斯马兹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7.《平面设计原理》,[美]阿里克斯•伍•怀德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内容简介:平面设计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运用视觉语言造型的基础必修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通过对形式美法则的研究,对造型要素点、线、面的研究,对新形象创造的研究,以及对形象与形象之间联系的研究,使学生能够对平面设计要素进行灵活的运用,为以后视觉传达设计打下基础。平面设计的训练,不仅引导学生的造型观念,而且还训练抽象构成能力,更培养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器具设计课程代码:B0101160中文名称:器具设计英文名称:FundamentalDesign先修课程:基础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选课对象:工业设计教材:《器具的进化》[美]佩卓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主要参考书:《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王琥主编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内容简介:器具的发展与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器具设计史就是一部生活形态发展史。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对器具发展的系统考察来了解人类设计活动的过去和未来,内容包括:中外器具发展简史、器具繁衍的形式、器具与人类生活方式变化的关系、器具设计研究等。人机工程学课程代码:A0101200中文名称:人机工程学英文名称:Man-MachineEngineering先修课程: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设计速写色彩设计选课对象:工业设计教材:《人机工程学(第三版)》,丁玉兰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王继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HumanFactorsinEngineeringandDesign》,[美]MarkS.Sanders[美]ErnestJ.McCormick,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内容简介:《人机工程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一门研究人、机械及其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学科。该课程是一门研究和应用极为广泛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涉及工程技术、工程心理学、环境工程学、人体生理学、营销学、美学等学科内容。本课程从宜人性角度介绍了人的生理、心理、行为方式、运动系统的机能、作业岗位等特点,讨论了通过对工具、机器、系统、环境、作业空间布置、显示与控制装置的合理设计来提高工作的效率、舒适性、有效性和人-机-环境协调性等问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过程中运用人机工程学知识的能力,为学习后续其它有关课程和将来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色彩基础课程代码:A0101220中文名称:色彩基础英文名称:ColorBasis先修课程:软件应用、素描选课对象:工业设计,计算机专业教材:《设计色彩》张连生单德林著江苏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色彩构成》俞爱芳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内容简介: 色彩是视觉传达最基本的表现语言和审美要素。色彩基础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色彩、认识色彩、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研究符合人们视觉和心理原则的配色创造,使学生认识和掌握色彩的物理性质、色彩的生理、心理以及色彩创意设计的方式方法、色立体的基本概念及色彩类别特性,熟练地运用色彩表现主题。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以及色彩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创意思维主要解决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色彩运用。色彩设计课程代码:A01012中文名称:色彩设计英文名称:ColorDesign先修课程:软件应用、素描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设计色彩》张连生单德林著江苏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色彩搭配设计师》中西色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编著中国纺织出版2007内容简介:通过进行富有针对性或规定性的课题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设计色彩的基础理论以及设计色彩的象征性与色彩心理效应,掌握设计色彩的造型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客观物象观察、分析和审美选择,使学生将特定的物象进行梳理、提炼,再通过夸张、变形、分解重构等手段表现在作品上。较系统地培养学生设计色彩的构成方式、表现技巧、形式风格,使学生建立起在观察表现上的新的造型观念,开拓其创意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生设计的创造和表现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通过对学生色彩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以科学的观察方法着力体会色彩的情感品格,熟悉艺术设计的审美法则,建立和谐的现代色彩观念。内容包括结构色彩、归纳色彩、广告性色彩以及各色彩体系的教学与训练,使之与各类艺术设计及电脑设计应用技术相衔接,强调学生色彩造型的艺术处理、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艺术涵养、拓宽艺术视野、造就博大的设计胸怀。设计管理课程代码:C0101340中文名称:设计管理英文名称:DesignManagement先修课程:产品开发设计、产品系统设计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设计管理》刘国余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设计管理欧美经典案例》[美]设计管理协会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内容简介: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设计管理的基本原理,还结合大量的案例和图表分析,直观地介绍了设计策略制定、新产品开发流程与管理、设计团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程序与方法,使设计管理的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产品设计事务管理内容体系推演,产品识别设计事务管理内容基础理论,企业识别设计管理的产品体系构建,产品设计事务管理内容体系应用。设计竞赛专题课程代码:C0100130中文名称:设计竞赛专题 英文名称:DesignCompetition先修课程: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无主要参考书:1.《设计中的设计》[日]原研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2.《世纪设计提案——设计的未来考古学》日本物学研究会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一门直接参与社会性设计竞赛、进入实际操作的课程。内容包括创意性设计在设计竞赛及设计投标中的运用、具体操作要点及方法、知识产权保护及专利申请方法等。旨在提高学生从选题立项、调查研究、创新思维、设计制作及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和能力。设计美学课程代码:A0101160中文名称:设计美学英文名称:DesignAesthetics先修课程:设计基础、产品设计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现代设计美学》章利国著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内容简介:设计美学是把美学原理广泛运用于艺术设计中而产生的一门应用美学。它是设计研究与设计实践的基础,主要研究艺术设计领域(包括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多媒体设计等)中的美学问题。《设计美学》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有助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美学修养,有助于理解、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美学问题,从而创造美的设计。通过对设计美学性质、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学习,理解设计美学的本质,掌握设计中美的构成要素、构成法则和表现形式,理解美的特点、理想和境界。同时学习各门类设计与美的关系,了解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西方古典设计美学思想。了解现代设计与现代美学发展脉络,了解后现代设计美学、未来设计美学发展趋势及审美体系。设计实践(一)课程代码:S0101891中文名称:设计实践(一)英文名称:DesignPractice1先修课程:设计程序与方法系统设计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产品设计指南》,s.pointdesign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产品创意设计》,刘传凯,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内容简介:介绍产品设计实践工作中的基本方法,设计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结合工业设计相关理论,参与企业或设计机构的实际产品设计项目,了解产品设计开发的整体框架,工业设计环节与产品运作过程中其他环节的配合与衔接,学习相关的设计方法与技巧,掌握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理念。 设计实践(二)课程代码:S0101892中文名称:设计实践(二)英文名称:DesignPractice2先修课程:设计程序与方法系统设计设计实践(一)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产品设计指南》,s.pointdesign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飞利浦设计实践》,飞利浦设计集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内容简介:结合工业设计相关理论,参与企业或设计机构的实际产品设计项目,与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配合,完成相应的产品调研,产品概念的提出,设计方案制定,设计表达等产品设计开发环节,积累实际设计经验,提高产品设计修养,形成一定的产品设计实战能力。设计素描课程代码:J0101560中文名称:设计素描英文名称:DesignSketch先修课程:无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基础部留校作品选:设计素描篇》,周刚主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设计素描创意》邢庆华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2.《设计素描》唐鼎华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内容简介:设计素描教学除具备艺术专业素描基础训练以外,还需要着重于工业设计专业的特殊要求。本课程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扎实的造型理解能力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对工业设计的职业敏感和设计的观察方法和思考方法。学习设计素描的基本原理,培养初步的审美表现和分析产品的能力,学习设计索描的基本方法,理解设计素描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从设计的角度而不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理解产品设计与设计素描的关系。设计速写课程代码:J0901150中文名称:设计速写英文名称:DesignQuickSketch先修课程:设计素描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自选主要参考书:1.《产品设计程序和方法》何晓佑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现代设计学校》陆红阳编著广西美术出版社3.《设计速写》陈新生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4.《体验设计·速写》周刚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内容简介:本门课程是造型专业的主要选修课程之一,是造型专业的必修课,课程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贯穿整个产品设计过程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段——设计速写。通过本课程来提高学生作为设计师的最基本的设计修养与表达。设计心理学课程代码:A010126中文名称:设计心理学英文名称:DesignPsychology先修课程:工业设计史、设计美学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设计心理学》李彬彬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主要参考书:《设计心理学》唐纳德.A.诺曼著中信出版社2003内容简介: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在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一门学科。目的是使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经过课程学习,了解各种设计调查方法,把握消费者心理,改进和完善设计,使设计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摄影课程代码:C010127中文名称:摄影英文名称:Photography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艺术与欣赏、设计色彩方法学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大学摄影基础教程》,彭国平、张宗寿主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美国纽约摄影学院编著,中国摄影出版社20002.《人像婚纱摄影教程》,谢荣生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内容简介:摄影概述,要求对摄影技术的历史,摄影的特性,摄影的功能、应用及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光学照像机,了解掌握照像机的分类,照像机的结构、附件及使用方法。摄影爆光,掌握曝光基本知识、影响曝光的因素、测光表的使用。取景构图,掌握构图的原则与要求、影响构图的因素、构图的形式法则借鉴。风光摄影,了解风光摄影的器材要求,掌握风光摄影的取景与构图、风光摄影中光线的选择与运用、特殊景色的拍摄方法。人像摄影,了解人像摄影的器材要求,掌握摄影室布光技巧、人像摄影的表现技巧。广告摄影,了解广告摄影的器材要求,掌握广告摄影的制作与特征、广告摄影的核心—创意、广告摄影的光线运用、广告摄影的色彩处理。数字照像机,了解数字照像机的原理、性能和功能,掌握数字摄影、图像输入、数字图像处理艺术、图像的合成、图像的输出。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代码:B010128中文名称:视觉传达设计英文名称: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 先修课程:基础设计、平面设计、色彩设计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企业形象设计之助手---VI设计模板》陈青编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视觉传达设计概论》周旭余永海著知识出版社2002内容简介:着眼“大视觉”的概念,以艺术与设计思维综合的方式对“传达”进行实验性探究,让同学全面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科架构与最新发展动态,并努力尝试有别于前人的创新设计。内容包括视觉图形设计、标志艺术设计、版面编排设计、综合包装设计等,既相互独立又连为一体。要求学生把一些复杂而独特的精神内容赋予视觉语言,体现于物质形式中,形成丰富多彩而风格鲜明的设计作品。室内设计课程代码:C0101790中文名称:室内设计英文名称:IndoorDesign先修课程:先修课程:《人机工程学》、《工程及计算机制图》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无主要参考书:1.《室内环境设计》邹伟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室内设计原理》来增祥陆震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内容简介:介绍室内设计原理,阐述室内设计的方法、步骤,设计依据、要求和特点,了解室内空间与人体尺度的关系,了解室内界面与空间组织规划的依据,了解环境建筑室内空间之间的关系,了解材料与制作工艺的特性,从而理解从实用与艺术的角度处理结构构造问题的重要性,掌握专业的设计语言,初步具备空间组合、空间规划、空间造型的能力,掌握设计原理进行综合性室内设计。数字视频(DV)制作技术课程代码:中文名称:数字视频(DV)制作技术英文名称:TechnologyofDigitalVideoProcess先修课程:摄影、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制作。选课对象:全院教材:《DV纪录影像制作技巧》,徐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2008年1月.主要参考书:1、《电视摄像艺术》,栗平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2、PremierePro2影视编缉从新手到高手,林波、方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内容简介:介绍数字DV技术简介、数字DV纪录影像概述。数字DV摄像机,数字DV摄像机概述、数字DV摄像机技术性能、数字摄像机操作方式。数字DV影像编辑机,数字DV编辑机概述、AdobePremierePro视频编辑操作。数字DV光盘制作,光盘刻录技术概述、光盘刻录技术、DV网上发布技术。画面拍摄技巧,拍摄角度选择、画面构图技巧、运动拍摄技巧、拍摄场景调度技巧、拍摄中用光与色彩。镜头编辑技巧,镜头组接技巧、蒙太奇语言、段落场景间转换、声音处理技巧、字幕与特技处理。DV专题策划与制作 ,DV专题策划与选题、DV专题拍摄技巧、DV专题编辑技巧。数字摄影技术课程代码:C0109030中文名称:数字摄影技术英文名称:digitalPhotographyTechnology先修课程:艺术与欣赏、设计色彩方法学选课对象:全院教材:《数码摄影教程》徐和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主要参考书:1、《大学摄影基础教程》(修订版),彭国平、张宗寿主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8月;2、《数码摄影教程》颜志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内容简介:介绍数字照像机的原理、性能和功能,了解掌握数字照像机的分类,照像机的结构、附件及使用方法。摄影爆光,掌握曝光基本知识、影响曝光的因素、测光表的使用。取景构图,掌握构图的原则与要求、影响构图的因素、构图的形式法则借鉴。风光摄影,了解风光摄影的器材要求,掌握风光摄影的取景与构图、风光摄影中光线的选择与运用、特殊景色的拍摄方法。人像摄影,了解人像摄影的器材要求,掌握摄影室布光技巧、人像摄影的表现技巧。掌握数字摄影图像输入、数字图像处理艺术、图像的输出技术。新技术讲座课程代码:C010012中文名称:新技术讲座英文名称:LecturesonTechnology先修课程: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选课对象:工业设计教材:自编多媒体课程资料内容简介: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通过讲解、讨论,及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作的直观展示,加深对工业设计发展及技术前沿等方面的了解和思考。展示设计课程代码:B010136中文名称:展示设计英文名称:DisplayDesign先修课程:基础设计设计美学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自选主要参考书:1.《展示设计》史习平、马赛、董宇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现代展示设计教程》朱淳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3.《汉诺威世界博览会设计》杜异等编著嶺南美术出版社2002 4.《商业展示与设施设计》汪建松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内容简介:展示设计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前期调研、上机实验、设计方案模型等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在更短时间了解展示设计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通过该课程对展示设计的规律和设计行为有深刻的认识,综合掌握展示设计方法的基本能力,这对培养学生在日后的设计活动中更好地将设计融入社会生活和设计生产起到莫大的帮助作用。中外艺术史课程代码:B0101350中文名称:中外艺术史英文名称:Chineseandforeignart先修课程:无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中外美术简史》李龙生刘超安徽美术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造型艺术鉴赏》王强等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西方现代艺术史》翻译邹德侬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内容简介:介绍中外造型艺术的各种形式特征,系统地讲解从艺术起源到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发展和概况。主要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以及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二十世纪的西方绘画、雕塑、建筑及各艺术流派的发展历程。各历史阶段的重点艺术种类在历史上的地位、价值和贡献,各历史时期的艺术家及代表作品的介绍与欣赏。通过分析和欣赏经典艺术作品,了解古今中外造型艺术的发展脉络,了解艺术种类和艺术风格,在继承传统中初步具备审美感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专业英语(工业设计)课程代码:A010112中文名称:专业英语(工业设计)英文名称:EnglishforIndustryDesign先修课程:大学公共英语3~4级,各学科基础课选课对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工业设计专业英语》,王昭主编,中国轻工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工业设计专业英语》,张兵,何人可,江建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内容简介:通过学习《工业设计专业英语》,学生将掌握工业设计领域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词汇和表达方法,进而掌握一些快速、精确阅读理解工业设计专业文献的方法。通过分析《工业设计专业英语》课程教材中的范文,学生还将从英语角度理解工业设计的各种学派和思想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和了解国际工业设计的最新前沿的能力。培养专业英语阅读能力,了解科技英语的特点,提高专业外语的阅读质量和阅读速度;掌握一定量的本专业英文词汇,基本达到能够独立完成一般性本专业外文资料的阅读;达到一定的笔译水平。要求译文通顺、准确和专业化。要求译文通顺、准确和专业化。 三、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系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代码:B0105440中文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英文名称:AirPollutionControlEngineering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选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教材:主要参考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诺埃尔·德·内韦尔著胡敏、谢绍东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列题与习题集》郝吉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内容简介:人们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已由局地的或区域的污染扩展至全球气候变化;关注的污染物也不仅只是常规的一次污染物,人们越来越关注二次污染物和一些微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自身也由末端控制为主发展为以清洁生产为中心的全过程控制。本课程主要讲述大气污染的产生、控制及排放的原理和理论基础,重点讲述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控制的常用技术和装置,讨论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各种控制方法的过程分析及典型控制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发生源,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综合防治措施;2.了解大气扩散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估算大气污染物浓度和烟囱高度;   3.掌握有关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具有选用除尘设备、设计除尘系统的能力;  4.掌握气态污染物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能进行一般气态污染物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典型设备的工艺计算。大学化学实验2课程代码:A010中文名称:大学化学实验2英文名称:ExperimentofChemistry2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选课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教材:《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指导》,周科衍、高占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主要参考书:《有机化学实验》,程青芳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内容简介:《化学实验2》即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操作,简单有机物合成和鉴定方法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从而使学生在科学方法上得到初步的训练。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代码:B010515 中文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先修课程:遥感概论选课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教材:《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GIS入门与提高》,徐祖舰等,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内容简介: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组成和基本功能;空间关系和空间对象的表达、空间数据结构和类型、空间分析原理和地学模型方法等基础知识;掌握GIS的数据处理流程,具有应用MapInfo或ArcInfo软件从事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与管理、处理、分析和图形创造的基本技能;了解GIS的发展与趋势。电气控制与PLC原理课程代码:B0102132中文名称:电气控制与PLC原理英文名称:ElectricControlandTheoryofPLC先修课程:电路与电子学、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选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教材:《电气控制与PLC应用》,陈建明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西门子PLC与工业控制网络应用》,高鸿斌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PLC教程》第三版,(美)FrankD.Petruzella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内容简介:本课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常用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和选型,典型控制线路、典型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介绍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原理,重点以西门子公司的S7系列PLC为讲解对象,介绍其组成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指令系统及其综合应用设计。同时,介绍PLC的通信网络以及其它常用品牌PLC。辐射污染与控制课程代码:C010中文名称:辐射污染与控制英文名称:RadiationPollutionandControl先修课程:选课对象:环境类专业教材:《辐射及其安全防护技术》,陈万金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电离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潘自强,原子能出版社,20062、《物理污染与控制》高艳玲,张继有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3、《物理性污染控制》陈杰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核技术利用与环境管理》,谢峰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5、《物理性污染与防治》,陈亢利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辐射-人与环境》,原子能出版社,20061111内容简介: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辐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宇宙射线、核电站、医疗器械、移动通信、高压电输送、广播电视发射设施、 计算机、各种电器,以及来自岩石、土壤、水、食物内的放射性物质,都会产生辐射。在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下,一旦发生辐射事故,将严重危及公众的健康和环境安全,为防止放射性污染,往环境排放的放射性废物必须有一定限度。本课程以核辐射和电磁辐射的污染与控制为中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核辐射和电磁辐射的基础知识及其辐射污染防护的工程技术理论与手段,阐述了核辐射和电磁辐射的放射性、射线、生物效应、对人体危害与防护制标准等基础知识,以及预防这两种辐射的技术及其产品设计、加工、使用、维护、运输、储藏以及检测等开发应用的一系列环节中超标辐射、意外泄漏辐射和违规或无知超时、超量受辐照的各种控制措施与安全监察管理措施。给排水工程课程代码:B0102340C0102340中文名称:给排水工程英文名称:WaterSupply&SewerageEngineering先修课程:水力学与水泵选课对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教材:《排水工程(上册)》, 孙慧修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主要参考书:1.《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张自杰--建设部“九五”重点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流体力学泵与风机》,蔡增基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内容简介:系统介绍了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情况,介绍了各种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和不同排水体制选择的原理和应用情况。介绍了区域排水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和重点考虑因素。掌握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原理、设计步骤和应用举例,重点理解排水系统流量设计、管道定线、管道布置及施工图基本绘制原理。了解各种水力泵站的应用情况及运用原理,了解各种中间辅助设施的设计情况。介绍了雨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设计举例,重点掌握雨水量的设计原理和排洪沟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情况。了解城市污水厂的选址原理和一些基本运用情况,了解整个管网系统设计的建筑材料应用情况和管理养护情况。工程力学课程代码:A0103050中文名称:工程力学英文名称:EngineeringMechanics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选课对象:工科类本科生教材:主要参考书:理论力学,哈工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工科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许多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程分为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使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建立明确的基本概念,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一般的力学规律的同时,能在逻辑思维能力、抽象化能力、自学及文字、图象表达能力、计算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初步掌握研究力学问题, 解决简单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抽象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能力。固体废物处理与噪声控制课程代码:B0105030C0105030中文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噪声控制中文名称:SolidWasteProcessing&NoisyControl先修课程: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选课对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洪宗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朱能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杨国清、刘康怀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2、《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赵由才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基础》,盛美萍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7内容简介:固体废物处理部分讲述固体废物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以及固废处理与处置技术和系统工程、处理工程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等。主要介绍对固体废物的主要处理与处置方法、各种固体废物的开发利用、处理系统工程及技术方法等,包括技术原理、工艺流程、技术方法、主要设备和最终处置等。噪声控制部分简单介绍振动基础和声学理论基础,以及噪声与振动控制的一般过程。重点讲述环境噪声控制技术,详细介绍吸声降噪、隔声技术、消声器等内容。化工原理课程代码:B0105050中文名称:化工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OfChemicalEngineering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化学选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主要参考书:化工原理,何潮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内容简介:化工原理主要研究化工生产中的单元操作过程,重点对流体输送、固液分离、热量交换、两相传质的工作原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掌握环境工程的一般原理,它是环境工程、化工工艺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结构、性能及操作原理;2.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反应设备的设计;3.懂得寻求适宜的操作条件,探索强化过程的方向及改进设备的途径。环境地学课程代码:B0105170中文名称:环境地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geology先修课程:环境化学,分析化学 选课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教材:地学基础,陈静生、汪晋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环境地质学》,潘懋主编,地震出版社出版社,20052.《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内容简介:在分析地质环境要素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和通过对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以及演化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与方法,为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好地认识环境地质学的学科性质、地位、特点与任务,熟悉环境地质学的发展过程与趋势,深入认识和掌握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相关工作和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与方法基础。环境毒理学课程代码:B0105180中文名称:环境毒理学英文名称:ExperimentofChemistry2先修课程:环境化学,微生物学选课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教材:《环境毒理学》,孔志明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环境毒理学》,惠秀娟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微生物学》,周德庆,徐士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内容简介:主要介绍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互相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有关因素。环境污染物毒性评定方法,即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动物的一般毒性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蓄积试验、致突变试验、致畸试验、致癌试验等。各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和有害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主要环境毒物可包括各种有害金属、各种有害气体、农药、常见的致癌性化学物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还包括噪音、射频电磁辐射及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环境法学课程代码:A0105190中文名称:环境法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Law先修课程:环境学相关课程选课对象: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环境法学》,吕忠梅,法律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1.《环境法学》,金瑞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环境法学》,窦玉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内容简介 :介绍环境法的基本范畴,包括环境法的涵义,环境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公民环境权和国家环境管理权,环境法律责任,环境权利的救济,同时介绍了中国环境法各论,包括中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要素保护法,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等。环境工程课程代码:A0105200中文名称:环境工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Engineering先修课程:污染控制工程选课对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教材:《环境工程概论》,朱蓓丽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主要参考书:1.《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张自杰--建设部“九五”重点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内容简介:系统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基本原理,现状及常见处理工艺和应用情况。能熟练掌握几种典型的废水处理技术,掌握常见的烟、尘及有机废气治理的工艺原理和工艺特点,重点掌握废水处理后中水回用方面的相关内容。理解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规处理工艺,重点掌握固废资源化理论和污泥综合处理理论和新技术。了解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见工艺的应用情况;了解电磁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治原理及相关工艺;了解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环境工程CAD课程代码:A0103230C0103230中文名称:环境工程CAD英文名称:CADofEnvironmentEngineering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工程制图选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环境工程CAD技术应用及实例》,杨松林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环境工程实例图纸内容简介:环境工程CAD技术概述、环境工程二维图形设计方法与实例、环境工程三维图形设计方法与实例,掌握用AutoCAD软件绘制环境工程二维图纸,初步了解环境工程三维图纸的绘制。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代码:A010506C010506中文名称:环境规划与管理英文名称:EnvironmentPlanning&Management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现代经济管理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选课对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环境规划与管理》,尚金城,科学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环境规划学》,郭怀成、尚金城、张天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环境管理学》,叶文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内容简介:介绍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程序,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以及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土地资源保护规划、固废管理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开发区环境规划、乡镇环境规划以及绿色社区规划。最后提出环境规划实施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完整地阐述环境学的理论框架,包括了理论基础、对一般环境管理的界定(内容、方法、过程等)、地区或部门管理、国内外横向比较以及对全球环境管理原则、机构的探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从不同层面把环境管理学的和环境管理的实践密切结合起来。环境监测技术课程代码:A01050700中文名称:环境监测技术英文名称:EnvironmentMonitoring先修课程:化学、生物学等相关课程选课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教材:《环境监测》,吴忠标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1.《环境监测》,奚旦立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内容简介: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环境监测包括对污染物分析测试的化学监测(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对物理(或能量)因子热、声、光、电磁辐射、振动及放射性等强度、能量和状态测试的物理监测;对生物由于环境质量变化所发出的各种反映和信息,如群落、种落的迁移变化、受害症状等测试的生物监测。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环境监测实习课程代码:S0105230中文名称:环境监测实习英文名称:PracticeforEnvironmentMonitoring先修课程:化学、环境监测技术选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教材:《环境监测》,吴忠标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环境监测》,奚旦立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内容简介: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环境监测实习是通过对各环境要素中主要污染物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将环境监测技术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环境经济学课程代码:A0105240中文名称:环境经济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Economics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现代经济管理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 选课对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经济类本科生教材:《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第二版,马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五版,汤姆.泰坦伯格,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环境经济学》第三版,巴里.菲尔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内容简介:运用科学的方法从最新角度审视了环境与资源的价值,充分体现了学科的发展水平。分为理论与应用两大部分。理论部分主要阐述物质平衡模型、外部性理论、经济效率理论、舒适性资源的价值及可开发资源的价值和可开发资源的最优利用;应用部分介绍了环境经济政策和如何进行投资项目的环境价值评价。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代码:A0105400中文名称:环境微生物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Micro-Biology先修课程:生物化学选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教材:《环境微生物学(第二版)》,刘家玲主编,高等教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环境微生物学》,郑平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微生物学》,闵航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内容简介: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微生物在自然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污染物微生物转化和降解、生物降解的分子生物学、废物生物处理的微生物学原理,以及环境污染的微生物监测原理与方法。环境学概论课程代码:A0105270中文名称:环境学概论英文名称:EnvironmentGenerality先修课程:化学、生物学等相关课程选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教材:《环境学概论》,吴彩斌等,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环境学导论》,何强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环境学概论》(第二版),刘培桐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内容简介:环境学概论是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问题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及污染综合防治等方法和手段实现环境质量的调控。本课程对于当前人们所关心的人口急剧增加、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行了探讨。环境与健康课程代码: 中文名称:环境与健康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HealthScience先修课程:无选课对象:全校各专业教材:《环境与健康》,程胜高,但德忠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环境健康学》,郭新彪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内容简介:环境与健康课程主要是研究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社会以及心理因素与人体健康,包括生活质量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对人群健康有利的环境因素,消除改善不利的环境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措施,提供健康生活的指导,本课程整合了环境科学各个学科的相关内容,对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进行全面、完整的阐述,满足大众对环境与健康知识的迫切要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代码:C010528中文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英文名称:BiologicalChemistry先修课程:环境学、环境经济学选课对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钱易 唐孝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主要参考书:1.《环境学导论(第三版)》,何强井文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可持续发展论》,张坤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内容简介: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阐述人类、环境与生态系统问题——人口与资源问题;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全球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施——中国与全球21世纪议程;环境伦理观;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环境规划与管理,以及旨在预防污染的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原理与评估方法、实施途径、ISO14000和环境管理体系等。该课程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讲述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环境质量评价课程代码:B0105290C0105100中文名称:环境质量评价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先修课程:化学、环境监测技术选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教材:《环境质量评价》,刘绮等,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史宝忠等,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2.《环境质量评价》,赵毅,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内容简介: 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科学学科中新发展的重要分支学科。它既是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又是实现全面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从环境质量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通过评价人类经济活动和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社会行为、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可以对人类社会行为进行判断、调整和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环境质量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确定一个区域范围内环境质量状况,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评价人类行动对环境影响的一门学科。环境质量评价实习课程代码:S0105300中文名称:环境质量评价实习英文名称:PracticeforQualityEvaluationofEnvironment先修课程:化学、环境监测技术选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教材:《环境质量评价》,刘绮等,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史宝忠等,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2.《环境质量评价》,赵毅,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内容简介:环境质量评价既是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又是实现全面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环境质量评价实习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确定一个区域范围内环境质量状况,通过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景观生态学课程代码:B0105310中文名称:景观生态学英文名称:LandscapeEcology先修课程:地理学、生态学和系统论、控制论等相关课选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傅伯杰等,科学出版社,2001主要参考书:1.《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和等级》,邬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景观生态学》,肖笃宁等,科学出版社,2003内容简介: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生态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的综合学科。它主要来源于地理学上的景观和生物学中的生态,它把地理学对地理现象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对生态系统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以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物种流在地球表层的迁移与交换,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功能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景观优化利用和保护的原理与途径。普通生态学课程代码:A0105320中文名称:普通生态学英文名称:GeneralEcology先修课程:生物学相关课程选课对象: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主要参考书:1.《生态学》,孙儒泳等,科学出版社,20022.《现代生态学》,戈峰,科学出版社,2004内容简介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本课程是基础生态学,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各个层次的基本生态学问题和不同层次之间的有机联系全面展现出来,使学生对这个生态学领域有一个客观的,动态的和层次性的认识。课程内容主要有:光,温,水,气,和土壤等生态因子对生物体的生态作用及生物体对这些因子的适应;种群的增长和调节,种群生态位,种群生活史及其繁殖策略;生物群落内的种间关系,生物群落的动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全球变暖,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与对策等。清洁生产与ISO14000课程代码:B0105410中文名称:清洁生产与ISO14000英文名称:CleanerProductionandEnvironmentManagerSystermISO14000先修课程:环境学概论环境工程选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教材:《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奚旦立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化工清洁生产技术概论》,孙伟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清洁生产审计培训教材》,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内容简介:本课程从目前人类面临的经济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困境出发,阐明清洁生产的由来,概念及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课程主要介绍国内外清洁生产发展现状,重大的清洁生产项目,工业企业实现清洁生产的技术,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方法,以及清洁生产效益评估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树立污染预防的观念,掌握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方法。ISO14000标准是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规范性要求,它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内容,涵盖了第三方或组织自身检验其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效运行的共通性要素,其内容全面系统地规定了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生物化学课程代码:B010534中文名称:生物化学英文名称:BiologicalChemistry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选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生物化学》第二版,王希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生物化学》第三版上册,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生物化学》第三版下册,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内容简介: 生物化学是应用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其特点是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主要研究生物体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其中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基因结构、基因表达与调控等内容被视为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视作生物化学的发展和延续。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代码:中文名称:食品营养与健康英文名称:FoodnutritionandHealth先修课程:选课对象:全校学生教材:主要参考书:陶宁萍、王锡昌,《食品营养与健康(高校教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何志谦主编:《人类营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8月第2版课程内容:主要介绍食品的分类,不同种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人体健康的指标,食品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合理膳食与健康的联系等,各种营养保健品及减肥食品的主要作用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对食品的全新认识,合理取食,维持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水力学与水泵课程代码:B0102420中文名称:水力学与水泵英文名称:Hydraulics&Pump先修课程:高等数学选课对象:环境工程教材:《流体力学泵与风机》,蔡增基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主要参考书:1.《水泵及水泵站》姜乃昌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2.《流体力学》,王松岭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内容简介:介绍了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掌握流体静力学,一元流体动力学,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管路计算,孔口、管嘴出流和气体射流。重点掌握量纲分析原理。掌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中常用叶片泵(离心泵及轴流泵)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主要性能、运行工况的图解法原理和数解法计算机程序(含BASIC及FORTRAN语言程序)、水泵机组的调速运行与节能原理;了解给水排水泵站的机组选择、管道布置、辅助设施、安全环保设施的内容与要求。书中结合算例介绍了泵站工艺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代码:B010543中文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英文名称:WaterPollutionControlEngineering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工程力学选课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主要参考书:1.《废水生物处理》,秦麟源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2.《水处理工程典型设计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污水污泥处理设置与资源化利用》,尹军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内容简介:介绍目前普遍存在的各种工业和生活水污染状况及其危害、相应的污染控制的方法和技术措施(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方法,其中对生化处理做了重点讲述)、水污染控制方面国外的一些新进展;掌握初步的污水处理原理,工程的设计的方法及实质。通风工程课程代码:B0105420中文名称:通风工程英文名称:VentilationEngineering先修课程:流体力学,化工原理。选课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教材:主要参考书:《工业通风》孙一坚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工业通风除尘技术》谭天佑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工业防尘手册》严兴忠总主编,劳动人事出版社,1989年版。内容简介:通风工程是研究生产、生活空间中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和气候条件控制的科学。本课程介绍了工业有害物种类及其来源和危害,系统讲述了消除工业和民用建筑空气中所含有害物的各种通风方法,包括自然通风、全面通风、局部通风、隧道通风、防烟排烟通风、空气净化原理与设备、通风管道设计计算、测量调试等内容。其主要任务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环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通风防尘工程设计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代码:A010236中文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英文名称:PrinciplesofMicrocomputerandinterfacetechniques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选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教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基于16位机)》,周佩玲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洪永强编,科学出版社,2006内容简介:本课程介绍了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数制及相互转换、二进制数的算术和逻辑运算等基础知识;软件部分讲述8086指令系统、部分伪指令和DOS功能调用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调试的全过程;硬件部分介绍8086CPU的内部特点、寄存器和相关概念、存储器的分类和层次结构、物理地址形成、译码电路等;讨论了诸多I/O接口芯片的结构、编程和应用,在串行通信中还介绍了USB总线;介绍并举例说明了A/D、D/A芯片与微机接口及应用。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程代码:A010中文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英文名称:Inorganicandanalyticalchemistry先修课程:选课对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主要参考书:无机及分析化学,浙江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内容简介:从宏观上介绍分散体系(稀溶液,胶体)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能量变化,反应速度,反应方向,反应的平衡移动)。从微观上介绍物质结构(原子,分子,晶体)的基本知识。阐述在科学研究中定量分析的原理,溶液中的化学平衡以及在滴定分析中的应用。物理化学课程代码:A010中文名称:物理化学英文名称:PhysicalChemistry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选课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教材:《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二版),傅玉普,王新平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主要参考书:1.《简明物理化学》,杜风沛,高丕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物理化学》,傅献彩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干基础课,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理化学又称理论化学(Theoreticalchemistry),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来探求化学运动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物理化学是由研究物质的相变和化学变化方向及平衡规律的化学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与机理的化学动力学、以及研究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结构化学、量子化学所构成。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代码:B0105370中文名称:污染控制工程英文名称:PollutionControlEngineering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微生物学、化工原理选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下册),高庭耀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郝吉明,马广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主要参考书:1.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张自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诺埃尔·德·内韦尔著胡敏、谢绍东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列题与习题集》郝吉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内容简介: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主要讲述污水的物理、化学、生物处理的机理、技术、设备方面的知识,以及各种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水厂的设计、运行、管理、维护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当代污水处理认识、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讲述污水的深度处理和脱氮除磷、各种污水处理设备、污泥的处理处置等内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讲述大气污染产生、控制及排放的原理和理论基础,重点讲述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其它废气等大气污染控制的常用技术和装置,并结合工程应用进行分析讨论。污染生态学课程代码:C0105140中文名称:污染生态学英文名称:PollutionEcology先修课程: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选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教材:《污染生态学》,孙铁衍主编,高等教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污染生态学》,王校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2.《污染生态学研究》,王焕校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内容简介:本课程为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选修课。污染生态学的范围很广,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污染生态及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污染生态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概况,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以及生物修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掌握污染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及污染环境修复的基本技巧,对污染生态学的近代发展有所了解。遥感概论课程代码:B0105380中文名称:遥感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RemoteSensing先修课程: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等相关课程选课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教材:《遥感导论》,梅安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遥感图像信息系统》,张永生等,科学出版社,20002.《遥感概论》,彭望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内容简介:介绍了遥感的基本概念、电磁辐射与地物波谱、遥感成像原理、遥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图像信息的提取与分类处理、遥感的应用及实例,3S集成,以及新型遥感平台与传感器等基础知识;掌握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专题判读与应用等。有机化学课程代码:A0105390中文名称:有机化学英文名称:OrganicChemistry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选课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教材:《有机化学》,陆国元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有机化学》,胡宏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有机化学》,徐寿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5内容简介:有机化合物一般指含碳化合物,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叫做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虽然仅由C、H、O、S、N、P等少数元素组成,但数目有1000多万种,每年合成的新有机化合物也迅速增长,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重要的有机反应机理,以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并具备一定的有机合成实验操作能力。《珠宝玉石鉴赏与工艺设计》课程代码:中文名称:《珠宝玉石鉴赏与工艺设计》英文名称:ExperimentofChemistry2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选课对象:全校教材:《珠宝鉴赏》,廖示廷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主要参考书:《珠宝鉴赏》, 朱静昌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内容简介:珠宝玉石鉴赏与工艺设计》主要掌握无色宝石、有色宝石、有机宝石、玉石等基本性质,评价标准,重要产地以及根据各种宝石的特性进行工艺设计.结合不同宝石的特点,较详细地说明珠宝玉石鉴定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工艺设计,了解人造宝石,宝石优化方法,以及鉴别方法。了解一般金银饰品知识,并根据其特性进行工艺设计。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英语(环境)课程代码:B0100400中文名称:专业英语(环境)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EngineeringEnglish先修课程:环境学相关课程选课对象: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环境工程专业英语》,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主要参考书:《环境化学化工英语》,李晖等,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九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介绍环境工程概述和历史;第二部分介绍空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部分介绍水污染的来源和种类、各种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单元设备等;第四部分为固体废物及处理方法;第五部分介绍其他污染及控制技术;第六部分为环境影响及其评价;第七部分介绍环境监控、分析及采样程序;第八部分介绍环境政策与管理策略;第九部分作为拓展,介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工艺及其绿色化学过程。每篇课文均配有与课文相对应的练习。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 课程代码:B0102400中文名称: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英文名称:AutomaticInstrumentsandProcessControl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选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教材:《过程控制系统》,陈夕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工业自动化与过程控制》,(美)J.斯特纳森编,科学出版社,20062.《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第三版,施仁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内容简介:本课程介绍了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常用自动化仪表的原理和工程选用,过程对象及其建模方法,过程执行器的原理和选型,过程控制器的设计和整定以及先进过程控制策略,串级过程控制系统,各种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与工程设计。另外,为了适应现代过程控制自动化的需要,还介绍了基于计算机及先进控制理论等在内的过程控制新技术,如现场总线技术、组态技术、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专家系统等。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代码:A0102410中文名称:自动控制原理英文名称:TheoryofAutomaticControl先修课程:复变函数选课对象:环境工程专业教材:《自动控制原理简明教程》,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主要参考书:1.《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2.《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五版,杨叔子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内容简介:本课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在时域和频域中的数学模型及其结构图;阐述了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以及自动控制系统校正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对线性离散系统的基础理论、数学模型、稳定性、稳态误差以及动态性能分析等方面也进行了讲解;在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方面,给出了非线性特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和常用的描述函数分析方法。环境工程与保护课程代码:C0102080中文名称:环境工程与保护英文名称::Environment EngineeringandProtection先修课程:无选课对象:机械工程学院非本专业学生教材:《环境学概论》,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主要参考书:1.环境科学基础教程》,关伯仁,郭怀成等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环境学导论》,何强,井文涌,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内容简介:环境工程与保护是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一体,涉及科学知识和思想意识,既揭露了环境问题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战略和措施的一门科学。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破坏和全球环境问题等等。。掌握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方法,包括环境规划与管理、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以及掌握最终解决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关理论和主要途径。四、车辆工程系发动机原理课程代码:B0106250中文名称:发动机原理英文名称:EnginePrinciple先修课程:汽车构造、热工基础选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教材:《发动机原理》,吴建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主要参考书:1.《内燃机原理》,西安交通大学内燃机教研室,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72.《汽车构造》,陈家瑞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内容简介:重点阐述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发动机的性能,混合气的形成过程,燃料燃烧过程的特性,涡轮增压技术,发动机的特性等;通过分析影响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各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对换气过程、燃烧过程有较深入了解;并基本掌握发动机的各种性能,特性以及实验方法;了解发动机的进气增压、排气污染与控制等。工程材料学课程代码:B0106130中文名称:工程材料学英文名称:EngineeringMaterials先修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相关课程选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教材:《工程材料》,黄振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主要参考书:《金属工艺学》第三版(上、下册),邓文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内容简介:材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每一种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都促使某一新兴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这就对机械类大学生提出了相关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了解金属材料的改性途径和方法,掌握钢的热处理原理基本概念,了解热处理工艺在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流程中的作用,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组织、性能和应用,配合相关实践环节,在正确选用材料方面为学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代码:B0106110 中文名称:工程流体力学英文名称:EngineeringFluidMechanics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选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材:《工程流体力学》,候国祥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工程流体力学》,孔珑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2、《工程流体力学》闻德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流体力学》,鲁钟琪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流体力学》,江宏俊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内容简介:流体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流体力学以流体作为研究对象,以高等数学中的连续函数理论作为数学工具,研究流体平衡(静止)和运动的规律。本课程将着重物理直观,旨在阐明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及问题的力学性质。本课程还注重于这些规律在工程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代码:A0102610、C0102610、C0106120中文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英文名称:InterconvertibilityandMeasurement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等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本科生教材: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2版),王伯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主要参考书: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2版,陈于萍,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周文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韩进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胡凤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内容简介:该课程包含几何量公差与误差检测两大方面的内容,把标准化和计量学两个领域的有关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密切相关,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技能。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互换性和测量技术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联系生产实际和机器的具体工作要求,去进行机械零件几何精度的设计,以便为顺利地过渡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为机械设计制造、维修、质量控制管理、开发与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汽车安全、节能与环保课程代码:C0106340中文名称:汽车安全、节能与环保英文名称:AutomobileSafety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等课程选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及其他专业教材:主要参考书:《汽车安全、节能与环保》,张铁柱,国防工业出版社。 《汽车环境保护学》,朱崇基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汽车环境保护技术》,李兴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汽车节能技术》,陈礼番,人民交通出版社。《汽车节能技术与原理》,刘玉梅,机械工业出版社。内容简介:本课程从人-车-环境的系统工程观点出发,从广泛的角度,论述现代汽车安全、节能与环保研究的宏观背景、理论、对策、方法与技术,是车辆工程专业的选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安全性、汽车节能措施以及汽车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情况,了解现代汽车安全、节能技术与措施、各种有害成分及噪声的生成原因、影响因素和环保对策与技术。汽车电器设备与电子技术课程代码:B0106260中文名称:汽车电器设备与电子技术英文名称:automobileelectricalequipmentandelectronicstechnology先修课程:电子学、电工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选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教材: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内容简介:本课程讲述了汽车电器和电子控制技术的内容,反映了汽车发展的新技术,主要介绍了汽车供电系统、起动机、点火系统、仪表、照明及信号系统、附属设备、汽车电器设备总线路、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安全气囊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后能够掌握汽车电器及电子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汽车电子与电器实习课程代码:S0106400中文名称:汽车电子与电器实习英文名称:PracticeforAutomobileElectricalEquipmentandEl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制造工艺学等相关课程选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业及其他专业教材:主要参考书:《汽车构造》陈家瑞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理论》张文春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发动机原理》吴建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张建俊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内容简介: 汽车电子与电器实验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实验课程之一,通过汽车电子电器设备的拆卸、装配实验,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汽车电器电子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通过汽车电子电器设备各系统及其实验台的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汽车电子电器对汽车性能的改善作用,对汽车各零部件、总成的控制作用。并且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训练其动手能力,并且掌握各种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等理论课程的感性认识。汽车发动机拆装实验课程代码:C0102440中文名称:汽车发动机拆装实验英文名称:VehicleTest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结构及原理、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制造工艺学等相关课程。选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及其他专业教材:主要参考书:《汽车发动机实训指导书》,张奎编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构造与实训》(上册)阚萍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汽车构造》陈家瑞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发动机原理》吴建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制造工艺学》,曾东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内容简介:汽车发动机拆装实验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实验课程之一,通过对各种结构、型式的发动机的拆卸和装配,以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发动机拆装实验,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掌握各种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结构及原理》等理论课程的感性认识。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课程代码:B0106080中文名称: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英文名称:AutomotiveDiagnostictechnology先修课程:选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教材:主要参考书:内容简介: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对汽车常见故障现象进行总结,分析故障原因,查找故障部位;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正确的故障诊断方法,能够对汽车各系统的重要部位进行检测和调整,具备对汽车典型故障进行诊断、检测与排除的能力。本课程主要包括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知识、发动机的检测与诊断以及汽车底盘的检测与诊断等内容。汽车结构课程代码:A0106430中文名称:汽车结构英文名称:VehicleStructure 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技术概述选课对象:车辆工程教材:汽车构造,陈家瑞,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内容简介:通过对活塞式内燃机汽车的各总成、部件的典型结构实例之分析,系统阐述了现代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上册介绍了汽车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下册介绍了汽车传动系、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汽车理论课程代码:B0106240、B0106480中文名称:汽车理论英文名称:AutomotiveTheory先修课程: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选课对象:车辆工程、机械设计教材:《汽车理论(第4版)》,余志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汽车动力学》,M.米奇克著,陈荫三译,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车辆动力性基础》,ThormasD.Gillespie著,赵六奇、金达锋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内容简介:介绍车辆动力性性能的基本力学原理。对车辆动力性的分析涵盖车辆纵向运动(加速、制动等运动模式)、舒适性(垂直和俯仰等运动模式),以及操纵性(侧向、横摆和侧倾等运动模式)。对车辆动力性模型进行分析,导出运动方程,揭示车辆特性参数对运动模式的影响,提出预测运动模式的方法。熟悉车辆性能分析方法,了解车辆设计研究基本方法。熟悉车辆相关术语,掌握与汽车动力学相关的基本概念。了解近年来汽车节能环保方面的新发展。汽车模拟驾驶实习课程代码:S0106210中文名称:汽车模拟驾驶实习英文名称:CarsDrivingSimulationPractice先修课程:汽车驾驶、汽车概论等相关课程选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及其他专业教材:主要参考书:《汽车认识实习指导书》张奎编,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驾驶技术》宋年秀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内容简介:汽车模拟驾驶实习是车辆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课程之一,主要使学生掌握汽车驾驶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驾驶的基本理论,熟悉汽车驾驶的基本操作规程,并感受汽车驾驶的乐趣,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汽车评估课程代码:C0106370中文名称:汽车评估 英文名称:AutomobileEvaluation先修课程:汽车构造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教材:《汽车评估》,王永盛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主要参考书:1.《旧机动车鉴定估价师》,黄榕清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4内容简介:课程内容包括汽车的分类、基本结构与常用附件及系统的价格组成、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及其指标、常见的汽车故障,汽车评估学的基本原理与典型方法:包括评估的目的、方法、程序、原则、机动车政策法规等,新旧汽车的评估,汽车技术状况的检查方法,汽车碰撞损失评估,汽车风险评估等。汽车设计课程代码:B0106510中文名称:汽车设计英文名称:AutomobileDesign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制造工艺学等相关课程选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教材:主要参考书:《汽车设计》刘惟信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汽车设计》王望予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制动系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计算》刘惟信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汽车车桥设计》刘惟信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汽车设计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主要讲述汽车及其零部件、总成的产品型式、设计理论、设计和选用原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整车及各零部件、总成的匹配设计、计算;了解整车产品与各零部件、总成之间的相互关系,汽车产品设计的新方法、新理论和新技术;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步骤和设计的基本原则;了解各种类型的零部件、总成在各种型式的车辆上的运用,各零部件、总成的主要参数对汽车整车性能的影响。为学生从事汽车设计、汽车工艺和汽车质量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汽车素描与造型设计课程代码:C0106140中文名称:汽车素描与造型设计英文名称:AutomobileSketch先修课程:工程图学、汽车构造、汽车设计等选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教材:《汽车造型》,杜子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汽车造型设计》,韩忠浩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2、《现代汽车造型》,李卓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内容简介: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以工业设计知识和汽车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系统地介绍汽车造型设计的任务和原则,色彩学等基本理论,造型设计程序和表现技法,人体工程学,空气动力学对汽车造型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得以全面了解技术与艺术、设计与审美的相互关系,汽车造型的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是一门将技术和艺术相结合,以学习汽车造型工作方法为特点的课程。汽车原理与结构课程代码:C0102450中文名称:汽车原理与结构英文名称:VehiclePrincipleandStructure先修课程:机械原理、工程制图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材:《汽车构造》上、下,陈家瑞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主要参考书:1.《汽车构造》,关文达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内容简介:介绍汽车整体及各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汽车各大总成机构的构造、关系及其在整车中的作用和位置,具体包括发动机各大系统和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底盘上四大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常见车型的结构,新型汽车的构造及各部件工作管理等。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代码:B0106230中文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英文名称:AutomobileManufacturingEngineering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工程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汽车概论、汽车构造等选课对象:车辆工程本科生教材:汽车制造工艺学,曾东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主要参考书:1.汽车制造工艺学,韩英淳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2.汽车应用材料,李明惠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3.材料成型及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童幸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内容简介: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是研究汽车零部件如何有效地进行机械加工的技术学科。本课程的任务是根据汽车生产实践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对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改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的工艺途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和机床夹具等方面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有关问题。能设计一般的机床夹具,并初步学会从工艺观点分析和评价汽车零、部件的结构工艺性。本课程主要包括汽车及其零件制造中常用制造工艺基础知识、工件的机械加工质量、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尺寸链原理及其应用、装配工艺基础、结构工艺性以及汽车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等内容。热工基础课程代码:A0106220中文名称:热工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alsofThermalEngineering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流体力学等相关课程选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及其他专业教材:主要参考书:《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工程热力学》,严家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工程热力学》,曾丹苓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工程热力学》,朱明善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Heattransfer》,HolmanJP,McGraw-HillBookCompany,1997.《传热学》,章熙民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内容简介:本课程包括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两部分。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能量有效利用、热能和机械能转换的基本规律以及热能传递的规律,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各种热力过程、循环以及热传递过程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对工程中有关热工问题的判断、计算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本课程是学习《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等课程所需的基础,而且也是车辆工程专业工作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专业英语(车辆工程)课程代码:C0106310中文名称:专业英语(车辆工程)英文名称:EnglishforAutomobileEngineering先修课程:选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教材:《新编汽车专业英语》,黄汽驰、黄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主要参考书:1.《汽车专业英语》,黄汽驰著者,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内容简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习掌握汽车领域发展技术的专业英语词汇,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理解、翻译和资料查询等能力,使学生通过阅读和翻译能获取大量有关汽车方面的信息汽车电器设备课程代码:B0106060中文名称:汽车电器设备英文名称:AutomobileElectricalEquipment先修课程:电子学、电工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选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教材: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内容简介:本课程讲述了汽车电器相关内容,反映了汽车电器发展的新技术,主要介绍了汽车供电系统、起动机、点火系统、仪表、照明及信号系统、附属设备、汽车电器设备总线路、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后能够掌握传统汽车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汽车电子技术 课程代码:B0106500中文名称:汽车电子技术英文名称:AutomobileElectronicsTechnology先修课程:电子学、电工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选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教材: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内容简介:本课程讲述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内容,反映了汽车电子发展的新技术,主要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汽车自动变速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汽车防滑控制系统、电子制动系统、汽车防撞/避撞控制系统、安全气囊、电控悬架、CAN总线、车载导航系统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后能够掌握汽车电子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汽车构造课程代码:A0106470中文名称:汽车构造英文名称:VehicleStructure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技术概述选课对象:车辆工程教材:汽车构造,陈家瑞,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汽车构造》,关文达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内容简介:通过对活塞式内燃机汽车的各总成、部件的典型结构实例之分析,系统阐述了现代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上册介绍了汽车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下册介绍了汽车传动系、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汽车构造实习课程代码:S0106200、S0106390中文名称:汽车构造实习英文名称:PracticeforVehicleStructure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认识实习、汽车制造工艺学等相关课程选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及其他专业教材:主要参考书:《汽车构造实训指导书》张奎编,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构造与实训》(下册)阚萍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汽车构造》陈家瑞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制造工艺学》曾东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孙仁云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内容简介:汽车构造拆装试验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实验课程之一,通过对轿车和货车底盘及零部件、总成的拆卸和装配,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汽车底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介绍汽车底盘及其零部件、总成的拆装,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及制动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且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拆卸和装配各系统中包含的主要的零部件、总成,牢固掌握这些总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各种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汽车构造》等理论课程的感性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