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价报告__本科毕业论文.doc

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价报告__本科毕业论文.doc

ID:14063358

大小:1.95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7-25

上传者:zhaojunhui
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价报告__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价报告__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价报告__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价报告__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价报告__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价报告__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46 目录第一章概述11.1项目建设用地及征地概况11.2评估依据31.3评估方法和过程31.4评估指导思想31.5评估的主要内容4第二章项目建设影响的区域情况12.1项目周边的自然环境12.2项目周边的经济社会环境9第三章风险调查143.1调查的内容和范围143.2调查的方式和方法153.3拟建设项目的合法性153.4拟建项目环境状况153.5利益相关方的诉求183.6政府、基层组织态度243.7媒体舆情导向24第四章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评价254.1社会稳定风险内涵254.2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内涵及其成因254.3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内容及其评价27第五章项目建设的合法性335.1手续完备,程序合法335.2本项目符合相关规划335.3本工程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3446 第六章项目建设的合理性366.1项目选址的合理性366.2本项目水土保持的合理性386.3征地拆迁和拆迁安置合理性386.4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合理性38第七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40第八章项目建设的可控性分析42第九章社会稳定风险等级449.1落实措施后的预期风险等级449.2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有关建议4546 第一章概述1.1项目建设用地及征地概况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地址具有较高的社会敏感性,必须在环境、社会、经济上充分可行,综合考虑处置设施的服务半径、防护距离、运输距离、交通、土地利用状况、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条件、基础设施状况、公众意见等因素,在综合比选基础上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图4-1厂址区域位置图可供本项目选择的场址有三处:场址一为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园的南端,石化产业园的工业三类用地地块内;场址二为徐圩湖东侧的市政用地地块内;场址三为规划德邦化工南侧,生态湿地北侧。拟选址方案优劣势比选,详见下表。拟选址方案优劣势比选表4-2序号类别厂址一厂址二厂址三1场址地点石化产业园的工业三类用地地块内徐圩湖东侧的市政用地地块内德邦化工南侧,生态湿地北侧2用地的性质46 所选场地为工业用地所选场地为市政用地所选场地为工业用地3场区周围的情况周围800米的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周围800米的范围内大约有板房。周围800米的范围内有饮用水源地4交通情况有道路与场址相通,交通运输方便有道路与场址相通,交通运输方便有道路与场址相通,交通运输方便5场区供水排水条件市政管网,就近排入水体市政管网,就近排入水体市政管网,就近排入水体6场区供电条件满足二类负荷用电的需求,有变电设施。满足二类负荷用电的需求,有变电设施。满足二类负荷用电的需求,有变电设施。7经济情况比较由于现场多为工业用地,故征地费用较低;进场道路较方便,需修建的场外道路较短;给水、排水及用电均方便,场址的综合经济条件比较好由于现场多为市政用地,因此征地费用较高,有板房,因此,场址的综合经济条件比较好有水源地环境敏感点,不满足规范中有关的选址要求,因此,场址的综合经济条件差。8综合条件比较优一般差根据《徐圩新区总体规划》和《徐圩新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以及就周围设施情况、交通情况和供水供电等问题的综合比较,本项目场址选定为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园的南端,石化产业园的工业三类用地地块内,周围800米的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46 处置场南侧规划道路已建成,通过这条道路可作为对外的交通纽带,交通优势比较突出,利于新区企业废弃物资的收纳与运送,利于产业园区环境营造。处置场地位于徐圩新区南部,最大服务半径约为26.3km,利于加工区企业废弃物资的收纳与运送,也利于企业间的相互协调,同时新区规整,利于园区的环境营造。处置场南侧紧邻南复堆河与东山河的联络河道,为了满足规范要求,建议将南复堆河与东山河的联络河道废弃。1.2评估依据1、《国务院信访条例》;2、《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2]2492号);3、《省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苏发改规发[2012]1号;4、《连云港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暂行办法》;5、《连云港市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工作资料汇编》。1.3评估方法和过程根据《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省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编制了本报告。1.4评估指导思想根据“江苏省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46 在制定出台政策和改革措施、组织实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等重大事项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调查,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应对策略和预案,有效规避、预防、控制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是否拥护作为出台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基本标准”。对该项目在实施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先期化解,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基础之上,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迅速”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全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发生的紧急突发事件,确保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1.5评估的主要内容本报告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1、合法性。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省、市有关规定;项目实施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2、合理性。项目实施是否符合大多数群众利益,是否兼顾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会不会给群众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或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过多不便。拟采取的防范和化解风险措施是否适当有效,是否最大可能维护了所涉及群众的利益。3、可行性。项目实施是否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建设方案是否考虑群众接受程度、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支持。4、可控性。项目实施是否存在公共安全隐患,会不会引发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会不会引起社会负面舆论、恶意炒作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是否可控,能否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是否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宣传解释和舆论引导工作是否充分。46 第二章项目建设影响的区域情况2.1项目周边的自然环境1、区位面积徐圩新区位于连云港市城区东南部,总规划面积约467平方公里,其中,海岸线长34.9公里,徐圩港区约74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区约240平方公里,现代高效农业区约153平方公里。徐圩新区滩涂面积约14平方公里(海堤外推200米和湿地面积),海域面积约1700平方公里(海岸基线外推12海里)。金桥盐业公司台南盐场、徐圩盐场位于徐圩新区境内。2、气候特征徐圩新区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海洋性气候,兼有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4℃左右,一年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和湿润,气候宜人。3、山川河流水库(1)水系。徐圩新区水系错综复杂,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水系和盐场生产水系。区域内南北走向的河道主要有两条,一条为驳盐河,另一条为海堤内侧的复堆河。北侧的烧香河、西侧的烧香支河是规划区的外河。驳盐河为盐场原盐外运的通航运输河道,河长约25.7km,现状河口宽20m~30m,河底宽约10m~12m,设计河底高程0.00m,正常保持通航水位2.40m左右。海堤内侧的复堆河为海堤复堤留下的河道,具有将东西向排水河道的涝水沿复堆河向挡潮闸汇集的排水功能,河道全长约25km,河口宽20m~80m不等。烧香河是该新区的主要泄洪通道,起于盐河,终于烧香河新闸,由烧香河新闸流入黄海,长度为30.7km,总流域面积约450km,堤顶高程4.5m,河底高程-1.0m~2.5m,河面宽度为40m~160m,河底宽度25m~140m,边坡1:4。东西向的河道众多,河长较短,一般在6km~9km46 左右,河口宽一般在20m左右,主要有排淡河、方洋河、方南河、严港河、马二份河、纳潮河、西港河、深港河等河道。生产水系是一套独立完整的水系,与盐业的生产工艺息息相关,主要由驳盐河和一系列的排水道与送水道组成。(2)水库。徐圩新区有较多的水库,现有主要的水库有刘圩水库、张圩水库、马二份水库、一号水库、二号水库和三号水库。(3)河闸。徐圩新区挡潮涵闸在2005年进行了新建及加固,现有穿海堤涵闸10座,包括小丁港闸、刘圩港闸、方洋港闸、方南闸、严港闸、洼港闸、张港闸、扬水站引水闸、西船闸、东山闸。此外,徐圩新区外河烧香河入海口有烧香河新闸控制、排淡河入海口由大板跳闸控制,烧香支河入埒子口有烧香河闸控制,大板跳闸是排淡河入海口,每孔净宽5米,共5孔,闸底板高程-2.5m,烧香河新闸是烧香河入海口,每孔净宽10m,共5孔,闸底板高程-2.5m,设计过闸流量580m/s,是当前烧香河出海口门。(4)防洪排涝。防洪主要靠东侧和南侧的海堤、北侧的烧香河堤防及西侧的烧香支河堤防。东侧的海堤已建成能抵抗50年一遇高潮位加10级风浪标准的海堤,北侧的烧香河和烧香支河堤防目当前只满足20年一遇防洪标准。徐圩新区盐场内排水自成系统,主要负责盐场的排水功能,通过驳盐河和十多条河沟排入大海,由小丁港闸等闸口控制。利用潮汐开闸引海水入盐场水库以供生产;排水时关闸,雨水通过十多条河沟,分别排向驳盐河和复堆河,然后入海。送水道与排水道相间分布,但自成系统,互不贯通。(5)潮汐。徐圩新区东临黄海,河道受潮汐影响较大,潮型属正规半日潮型。根据燕尾港潮水位站资料,历史最高潮位为3.91m(1991年8月31日),历史最低潮位为-2.7m(1987年9月8日),多年平均高潮位为3.32m,50年一遇高潮位为4.04m,百年一遇高潮位为4.15m。46 (6)山川。东陬山位于徐圩新区境内,东陬山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最高点海拔86.4米,周长约3.5公里,占地约1.75平方公里,最宽处约0.7公里。4、旅游资源徐圩新区所辖的台南盐场和徐圩盐场都是淮盐的主产地,淮盐文化见诸文字记载有2千多年。按照徐圩新区产业定位和彰显淮盐文化的要求,布局淮盐文化的保护地,与徐圩新区的重大项目开发互动考虑。一是辟出一定面积的专门地带,作为保留象征淮盐传统生产工艺的淮盐生产生态文化保护地。二是设立淮盐文化产业链,以海盐、化工、制碱、核电、海水淡化、石油化工等相关产业联动,成为现代盐文化的文化阶梯,构成产业文化链。三是在徐圩新区广泛建立淮盐文化标识。四是在盐场按点线面建立淮盐文物展示带,并借助盐业民俗风情开辟盐业旅游。5、污染源状况(1)危险废物现状产生量分析根据拟入驻企业环评报告和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危险废物产生量如表2-1所示:连云港徐圩新区危险废物量统计表表2-1序号单位废物名称主要污染成分代号形态产生量(t/a)备注1虹港石化(已入驻企业,并已投产)精蒸馏残渣对苯二甲酸、催化剂(醋酸钴、醋酸锰)、高沸物、醋酸HW11固态4400.0企业内部已综合利用有机溶剂废物废催化剂钯HW06固态40.9企业内部已综合利用有机溶剂废物废催化剂铂HW06固态3.546 企业内部已综合利用其他废物污水处理污泥HW49固态4640.0委托连云港鑫能污泥发电有限公司进行焚烧处置合计9084.42斯尔邦石化(已入驻企业并将于2015年6月投产)焚烧处置残渣HW18固态5.0送本中心处置废有机溶剂HW03液态264.0送本中心处置精蒸馏残渣HW11固态14369.5送本中心处置废凝胶固态32.0送本中心处置废催化剂HW06600.0送本中心处置合计15270.53荣泰仓储(已明确入驻企业)废矿物油污油HW08固态16.2送本中心处置废矿物油清罐固废HW08固态0.6送本中心处置其他废物污泥(污水站)HW49固态21.8送本中心处置其他废物废活性炭HW49固态31.0送本中心处置合计69.64珠江钢管(已明确入驻企业)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乳化液及金属HW09固态56.2送本中心处置废矿物油矿物油、杂质HW08固态6.6送本中心处置染料、涂料废物油漆HW12固态2.3送本中心处置其他废物废活性炭HW49固态197.7送本中心处置46 合计262.85凯蒂重工(已明确入驻企业)其他废物废活性炭HW49固态100送本中心处置染料、涂料废物废纤维HW12固态100送本中心处置染料、涂料废物废面纱HW12固态9送本中心处置废矿物油废机油HW08液态4送本中心处置废矿物油废煤油HW08液态6送本中心处置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废乳化液HW09液态31.2送本中心处置染料、涂料废物漆渣HW12固态9.6送本中心处置感光材料废物废显影液HW16液态5送本中心处置废矿物油废油渣HW08固态5送本中心处置废矿物油淬火池沉积物HW08固态5送本中心处置合计274.86宝通镍业(已明确入驻企业,并已投产)含镍废物含镍废渣HW46固态1505.3送本中心处置含铬废物含铬废渣HW21固态9.7送本中心处置合计1514.97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有机树脂类废物废催化剂废树脂HW13固态100项目在谈中,不能确定是否入驻。其他废物废活性白土Al2O3-SiO2HW49固态729废有机溶剂废溶剂环丁砜HW42液态3.2其他废物废瓷球Al2O3,SiO2HW49固态216有机树脂类废物废吸附剂HW13固态40废矿物油HW08液态600046 油泥浮渣含水率85%废有机溶剂废活性污泥含水率85%HW42液态3500废有机溶剂化学污泥含水率80%HW42液态3000合计13588.28虹洋热电厂废水液态4660.0送污水处理厂合计4660.0总计40065.2根据调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危废产生量13588.2t/a),该项目正在洽商与论证阶段,何时入驻徐圩新区尚不能确定,因此暂不纳入本项目的处置范围内。虹港石化共计产生危险废物9084.4t/a,其中有4444.4t/a为综合利用,4640t/a污水处理污泥委托连云港鑫能污泥发电有限公司进行焚烧处置。虹洋热电厂的固废主要为燃煤灰渣和硫氨,灰渣及硫铵最大年产生量为28.25万t/a,灰渣全部送往连云港中宇建材有限公司作为建材原料,硫铵经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有限公司代为销售,因此,项目工业固体废物全部进行综合利用。综上所述:本项目一期的建设规模在剔除了企业自身综合利用、委托其它企业处置等以后,可以收集入场的危险废物量为1.74×104t/a。(2)危险废物产生量发展预测在未来10到15年内,随着连云港市工业的不断发展,其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将相应增加。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工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将有所发展,同时,产废企业对危险废物的处置技术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危险废物产生量的增长趋势将受到抑制。46 对于工业现代化水平提高所减少的危险废物产量和城市发展将增加的危险废物产量以及少报、漏报量很难有定量的数据;由于工业化程度的差异,各地区危险废物的产生量预测存在较大差别。有关资料通过建立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引入危险废物产生系数(吨危险废物/10亿美元GDP)的方法对危险废物产生量进行粗略估计,结果表明,美国为75000t/10亿美元GDP,加拿大为10000t/10亿美元GDP,发展中国家约为5000t/10亿美元GDP左右。综合考虑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增长特点,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因素,如果仍以目前的收集率测算,随着我国对危险废物的转移、处置等环保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新区内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必然是逐年提高。对此,从国家环保部固废网每年的发布数据来看,全国危险废物每年的增长率平均约为64.4%(从2006年~2012年),远高于我国GDP的增长速率。因此,本项目确定的1.74×104t/a处置规模(一期)是谨慎的、保守的。(6)工程地质拟建的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置中心位于徐圩新区规划西安路与S226省道交汇处,占地面积约280亩。场地属于滨海相沉积地貌,地势较平坦,场地内现为鱼(虾)塘养殖区,地面高程约为2.61至3.35米,地表相对高差0.74米,整体地形相对较为开阔。覆盖土层为工程性能很差的粘性土及厚度达15米的淤泥层,严重影响废弃物填埋及配套建、构筑物的建设及使用。为提高本场地土层的工程性能,以期达到较大容量的填埋库容,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对本场地填埋区采用真空(85kPa)联合堆载(45kPa)预压加固处理,要求膜下真空度大于85kPa。按土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及工程地质特性;将场地土在勘察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划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分述如下:1层素填土:灰褐色,松散,稍湿,以黏性土为主,夹少量贝壳碎片和植物根系,均匀性较差。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00-2.30m,平均1.42m;压缩性不均且高,工程性能差。46 2层黏土:灰黄色,软塑,土质均匀,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10-2.60m,平均2.00m;压缩性较高,工程性能较差。3层淤泥:浅灰色,流塑,土质较均匀,中下部夹薄层粉土,干强度高,韧性中等,有轻微淤臭味。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4.00-15.00m,平均14.47m。压缩性高,工程性能极差。4层粉土:黄褐色,中密-密实,土质均匀性一般,夹黏性土薄层,湿-很湿。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10-2.40m,平均1.81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一般。5层粉质黏土:黄褐色,可塑,土质均匀性一般,夹粉土或粉砂薄层,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10-1.70m,平均1.39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一般。6层黏土:黄褐色,可-硬塑,土质较均匀,干强度高,韧性好。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30-2.60m,平均1.56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较好。7层粉土夹粉质黏土:黄褐色,中密-密实,土质均匀性一般,夹黏性土薄层,湿-很湿。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30-2.80m,平均1.68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较好。8层粉质黏土夹粉土:黄褐色,可-硬塑,土质均匀性一般,夹粉土或粉砂薄层,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90-5.20m,平均2.13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较好。9层粉砂夹粉土:褐黄色,中密-密实,级配较差,颗粒大都为亚圆形,夹大量粉土,饱和。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90-5.60m,平均4.56m。压缩性较低,工程性能较好。10层粉质黏土:黄褐色,可-硬塑,土质均匀性一般,夹粉土薄层,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80-2.40m,平均1.36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一般。46 11层粉质黏土:灰褐色,可塑,土质均匀性一般,夹粉土薄层,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70-4.20m,平均2.41m。压缩性较高,工程性能较差。12层粉土夹粉质黏土:黄褐色,中密-密实,土质均匀性一般,夹黏性土薄层,湿-很湿。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80-3.50m,平均1.80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较好。13层粉质黏土:灰褐夹灰黄色,可塑,土质均匀性一般,夹粉土薄层,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10-5.40m,平均2.27m。压缩性较高,工程性能一般。14层粉砂夹粉土:褐黄色,中密-密实,级配较差,颗粒大都为亚圆形,夹大量粉土,饱和。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60-2.50m,平均1.41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较好。15层粉质黏土:黄褐色,可-硬塑,土质均匀性一般,夹粉土薄层,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60-6.10m,平均1.73m。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较好。16层黏土:灰褐色,可塑,土质均匀性一般,夹粉土薄层,干强度高,韧性好。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10-3.70m,平均2.70m。压缩性较高,工程性能一般。17层粉砂:灰褐夹灰黄色,中密-密实,级配较差,颗粒大都为亚圆形,夹大量粉土,饱和。该层未钻透。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较好。2.2项目周边的经济社会环境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处于我国沿海中部的黄海之滨,介于东经118°24'~119°48'、北纬33°59'~46 35°07'之间。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日照市接壤,西与山东临沂市和本省徐州市毗邻,南连宿迁、淮安和盐城市。连云港市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是中国49个重要旅游城市和江苏省4大国家风景名胜区之一,是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一纵一横国家干道通车后,连云港市已成为全国45个公路枢纽中心之一。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农业、海洋、矿产资源优势尤其明显。连云港下辖海州区、连云区、赣榆区、新海新区、徐圩新区、灌云县、东海县、灌南县等,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龙头,连云港建设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关键。随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量突破、增长提速、质量平稳、发展和谐”的良好态势。2013年GDP总量达到1785.42亿元,增长11.8%,居全省第六位,总量较上年增加182.00亿元。人均GDP突破40000元,达到40416元,较上年增加3946元,增长11.2%。其中市区人均GDP达到54815元。图2.2-1连云港市地理位置示意图徐圩新区,位于连云港市城区东南部,是国务院明确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将成为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46 新区规划布局确定为“一区六园”:“一区”为城市配套功能区,面积23平方公里,主要功能为商务休闲、生活居住、科技研发、旅游文化;“六园”为:石化产业园(84平方公里)、精品钢产业园(25平方公里)、节能环保产业园(22平方公里)、现代港口物流园(105平方公里)、中西部地区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园(38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园(162平方公里)。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徐圩新区重点建设进口资源加工基地、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产业承接与转移基地以及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全力打造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东中西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目前,围绕云湖商务核心区建设,徐圩新区研究策划和启动实施了61个示范区功能平台,累计开工建设示范区服务平台22个,建成面积达86.7万平方米。按照“生态、智能、融合、示范”的发展要求,徐圩新区主要打造石化、精品钢、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现代港口物流等5大主导产业,重点培育精品钢产业园、石化产业园、现代港口物流园、节能环保产业园、中西部地区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园5个过千亿元产业园区。五年引进入驻重大产业项目20项(其中已开工建设项目12项),总投资1775多亿元,其中包括年产380万吨珠江钢管项目、年产41万吨镍合金新材料项目、每年360万吨醇基多联产项目等。经过五年时间的拼搏奋战,徐圩新区已全面拉开基础设施框架,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96亿元,临港产业项目和示范区功能平台建设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重大突破。预计“十二五”46 末,徐圩新区将初步确立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和江苏沿海开发主力军的地位,成为江苏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46 46 第三章风险调查3.1调查的内容和范围1.风险调查的内容影响社会稳定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项目建设方案、建设用地及征地拆迁补偿、交通影响、施工措施及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1)项目建设方案全面征求了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外部条件(2)建设用地及征地拆迁补偿,包括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已实施项目实际发生的资料,拆迁范围满足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全面征求了产权单位及相关群众的意见,收集可能发生的相关费用。(3)交通影响,施工期间建材、大量土方及块石的运输,会增加本地区的陆路的交通压力。(4)施工措施,包括施工过程中挖掘机、推土机、平板振捣器、蛙式打夯机、自卸汽车、混凝土搅拌机等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产生的噪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边声环境的质量及工程建设会破坏地表植被等可能引起的影响,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5)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工程占地主要为盐田、鱼塘等农用地,本工程建成后对盐场集体及其成员的生产、生活、精神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2.调查范围本工程建设征地涉及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的石化产业园。凡项目涉及到利益相关者切身利益、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因素,都纳入调查范围,涵盖拟建项目建设和运行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范围。46 3.2调查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实地踏勘情况,以会议汇报形式征询市、区的发展改革、规划土地等职能部门的意见,以及网上调查、发函、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和方法,以达到广泛调查、充分收集各方意见和诉求的目的。针对社会各界和群众意见、建议,开展风险分析的情况以及制订、优化完善预防和化解措施的情况。3.3拟建设项目的合法性1.项目审批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苏发改农经发[2013]625号)。2.规划审批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20701201310024号)。3.环评审批关于对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连环表复[2013]63号)。3.4拟建项目环境状况1.周边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环境状况(1)自然环境概况1)征地拆迁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衍生于相关利益群体对征地拆46 迁项目的抗拒,这种抗拒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上访、留置原地拒绝拆迁、暴力对抗甚至群体示威等。因此,对征地拆迁项目所涉及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进行界定,应认真分析征地拆迁实施后群众可能引发的异议、遭遇到的损失或不适,这些异议、损失或不适即为引起社会不稳定的风险。采取加强征地拆迁政策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讲求科学的征地拆迁方法,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征拆等措施进行拆迁,为当地居民及村民所接受。2)交通施工期间建材、大量土方及块石的运输,会增加本地区的陆路的交通压力。3)其他方面居民收入方面:加强舆论监督,确保征地拆迁居民和集体一次性补偿分发到位,通过改善配套设施诱发企业落户,优先安排当地居民就业,增加农民工就业,切实改善老百姓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居民就业方面:确保项目被征拆人转移就业,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指导。公众参与方面:征地拆迁、建设方案实施过程中,加强舆论引导,采用问卷调查或听证会,多听取当地居民的诉求,并尽量满足合理要求。(2)本工程对环境的影响1)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本工程永久征地总占地面积184673.44m2(277亩),其中:生产处置区占地47546.4m2(约71.3亩),填埋场占地面积113581.0(约170.4亩),管理区占地面积23546.0m2(约35.3亩)。其中石化产业园的工业三类用地地块内。工程征占用土地将破坏土地资源,影响到当地的生产。2)工程对水、大气、声、生态环境的影响a)对地表水的影响46 施工期间,基础开挖等建设过程中,土方开挖及回填、砌石及抛石、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等施工活动和施工场地地表径流等,会产生大量泥浆废水,这些废水悬浮物浓度较高,若直接排入附近地表水,会对水环境带来污染影响。施工机械含油废水若直接排入附近地表水,也会对水环境带来污染影响。施工人员排放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其直接排放1)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项目运行过程中,有些有毒有害物质由于摄入、吸入或皮肤吸收而引起急性中毒,有些废物存在腐蚀、火灾、爆炸等危险,这些属于直接影响人身健康,对人体造成短期危害。有些危险废物具有慢性毒性、致癌性,如二恶英和重金属类物质,对人身健康会造成极大的隐患。固废的填埋、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地下水水质有一定的影响。b)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对危险废物分散、不规范的处理(置)将导致对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不规范的焚烧,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其中含氯有机物的焚烧还会产生二恶英、呋喃类致癌物质,给人类带来危害。施工期间,土方开挖、物料装卸及堆放、混凝土搅拌等施工活动引起施工现场扬尘,燃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废气等是空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将使工区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固废的填埋、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也将使工区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有所下降。c)对声环境的影响施工期间,挖掘机、推土机、平板振捣器、蛙式打夯机、自卸汽车、混凝土搅拌机等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产生的噪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区及周边声环境质量。d)固体废弃物的影响46 本工程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基础开挖等施工活动产生的弃土(渣)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若施工期间弃土(渣)处置不当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同时弃土(渣)运输过程中渣土散落,也会对沿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若处置不当,固废的填埋、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工程区域的土壤和水环境造成污染。e)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工程建设会破坏现状地表植被,地表植被主要为农作物,工程建设将对其生物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项目结束后通过人工种植绿化树种,可以有效地弥补项目建设对区域植被的影响,项目建设对区域植被影响较小。2.拟建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施工人员大量进入工区,人口密度上升,给各种传染性疾病提供了传播途径,由于施工场地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工区是潜在的疾病流行、暴发场地。(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工程占地主要为农田、鱼塘等农用地。本工程建成后原用地将替换为湖泊水面及水利设施用地。由于本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工程范围内已无呈现自然生态风貌的地方,本工程占地对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所来带的影响主要是占地造成的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3.5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利益相关方主要涉及建设方案、建设用地及征地拆迁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交通影响、施工措施及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其他影响等,通过广泛调查、充分收集各方意见和诉求的目的,针对社会各界和群众意见、建议,开展风险分析。46 3.5.1项目建设方案项目所在地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现场勘测期间,通过与地方政府、规划部门多次接触汇报设计方案,充分征求多方意见,以减少征拆为原则,逐步优化完善方案,符合园区总体规划,对园区规划和居民影响较小。3.5.2建设用地及征地拆迁补偿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即在执行征地拆迁决策、实施征地拆迁的过程中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生命、财产等与其切实利益相关的各个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征地拆迁对盐场集体及其成员的生产、生活、精神等方面会造成严重影响,这些影响是多方面的:失去收益性物质、失去盐业工作机会、失去宅基地及住宅、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原有生活方式和邻里关系改变、产生失落感、剥夺感等。另外,不同年代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征地性质之间的不同补偿标准和方式,有可能导致群众对比甚至盲目攀比,造成误解,产生不公平感等。具体分析如下:工程建设征地涉及徐圩新区,位于石化产业园的工业三类用地地块内,所选场地为工业用地。因原来是废弃的盐滩,不存在征地拆迁问题。3.专项设施(1)电力设施根据《省政府批转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公路水运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0〕77号),高压线路按连云港市最新标准执行。变压器按连云港市最新标准计迁移费。(2)通讯设施根据苏政发〔2000〕77号文,通讯电缆按连云港市最新标准。通讯基站根据类似工程暂按连云港市最新标准计列补偿费。(3)道路设施46 参照连政规发〔2011〕10号文的标准,厂区道路按连云港市最新标准执行。3.5.2.2征求意见情况勘测设计过程中,深入地方政府、国土部门征求意见,收集土地总体规划资料、补偿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等,详细调查,确认土地类型、范围、权属,作为设计依据;本项目建设取得了地方政府及群众的广泛支持。(1)公众参与意见反馈1)第一次公示信息反馈评价单位在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公开栏内公示,将项目概要、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评价单位的相关信息、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等做出了说明,公示期间居民均无异议。2)公众参与调查表结果统计在此次调查中,共回收公众参与调查表份,团体调查表份。具体情况见表3-4:调查结果统计一览表。表3-4调查结果统计一览表主要调查项目统计结果1您对本工程建设所持的意见支持反对无所谓34201097.16%0.00%2.84%2您对该项目的了解程度清楚听说过不知道308271787.50%7.67%4.83%3您对目前地方经济发展满意一般不满意412862511.65%81.25%7.10%4所居住的地区环境现状好一般差226883864.20%25.00%5工程对本地环境的影响很大轻微193956446 54.83%26.99%18.18%6工程建设对本地区经济影响有利不利不知道32332691.76%0.85%7.39%7工程建设对您生活水质量影响有利不利不知道3460698.30%01.70%8涉征地的看法听从政府安排,配合建设要求经济补偿,不降低生活条件其它45300712.78%85.23%1.99%9如需征用您的土地合理经济补偿换地其他313201588.92%5.68%4.26%10若需拆迁您的房屋就近安排听从安排其他30740587.22%11.36%1.42%11您对政府统一组织发放房屋拆迁补偿金的方式,看法:希望政府统一发放建设单位按国家政策直接发放谁组织都行,应增加透明度1441743440.91%49.43%9.69%①一般公众意见汇总说明公众对本工程的建设均持支持态度。②管理部门和专家意见汇总说明3)座谈会情况汇总: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公众参与座谈会记录摘要会议时间2014年10月日会议地点锦屏镇人民政府参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主持人发言:(简介项目建设意义及召开座谈会的目的等)发言要点:业主单位代表发言:职务:发言人:职务:46 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发言人: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发言人:职务:发言要点: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发言人:职务:发言要点: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发言人:职务:发言要点: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发言人:职务:发言要点: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发言人:职务:发言要点: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发言人:职务:发言要点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发言人:职务:发言要点: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发言人:职务:发言要点: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发言人:职务: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发言人:职务:46 发言要点:。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发言人:职务:发言要点: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发言人:职务:发言要点: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发言人:职务: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结论:座谈会上,。参会人员百分之百的人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在本次公众参与调查中,我们走访了徐圩新区农业、规划、环保、土地管理、水利等有关部门,向有关行政领导、管理人员汇报了本工程的总体设想,同时介绍了本项目的工程概况及环保进展情况,认真听取了专家和有关人士对本项目环境保护的指导意见。他们一致认为本工程的实施对当地的经济的发展有较为积极的作用,也提出了工程建设应充分考虑当地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3.5.3生态环境1.本工程在选址过程中与地方规划、环保等有关部门进行了长时间、多方位的沟通,共同参与、协调好选址问题,本工程与徐圩总体规划、环境管理吻合较好,在带动经济发展、繁荣徐圩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同时将环境影响程度降到最低。2.评价单位在现场踏勘期间、报告书编制期间走访了连云港市及徐圩新区的环保部门,针对本工程的特点进行了汇报,对拟采取的环保原则、措施认真听取了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的意见。46 3.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对本工程建设均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并希望评价单位严把质量关,在环评报告书中对工程设计采取的环保措施进行分析和论证,并提出经济、合理、可行而有效的治理措施。4.施工措施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土方开挖、物料装卸及堆放、混凝土搅拌等施工活动引起施工现场扬尘,燃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废气等是空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将使工区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有所下降。3.6政府、基层组织态度1.当地各级政府均表示支持本项目的建设。2.本工程涉及到的用地需要徐圩新区管委会的大力协作。3.7媒体舆情导向通过媒体、网络论坛等了解,政府及群众支持本项目,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期盼早期开工实施。46 第四章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评价4.1社会稳定风险内涵社会稳定风险,广义上是指一种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是一类基础性、深层次、结构性的潜在危害因素,对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会构成严重的威胁。一旦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社会风险就会转变成公共危机。广义的社会风险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涵盖了生态环境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的各种风险因素。在狭义上,社会风险是指由于所得分配不均、发生天灾、政府施政对抗、结社群斗、失业人口增加造成社会不安、宗教纠纷、社会各阶级对立、社会发生内争等社会因素引起的风险,仅指社会领域的风险。4.2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内涵及其成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即政府在执行征地拆迁决策、实施征地拆迁的过程中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生命、财产等与其切实利益相关的各个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征地拆迁对原农村集体及其成员的生产、生活、精神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这些影响是多方面的:失去收益性物业、失去农业工作机会、失去宅基地及住宅、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原有生活方式和邻里关系改变、产生失落感、剥夺感等。另外,不同历史年代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征地性质之间的不同补偿标准和方式,有可能导致群众对比甚至盲目攀比,造成误解,产生不公平感等。因城市征地拆迁需要而迁出原居住地的被拆迁人,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他们失去土地,拆迁时不得不离开家园,失去原有的生存空间,去适应一个新的未知环境。引发征地拆迁社会稳定风险的原因,分析如下:1、征地拆迁的强制性46 在我国,征地拆迁基本上是政府行为而不是市场行为,由政府发布公告、组织与实施,政府行为常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样做利于保证工程建设进度要求。土地征收在对农民进行合理补偿的前提下进行,不以农民自愿和同意为条件。其产生的负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2、补偿不足土地的价值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不同的区位土地价值相差显著。随着城市化的演进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边界土地升值明显,农民对土地升值的预期加强,“惜地”思想普遍,要价和附带条件越来越高。同时,基于我国目前的征地补偿标准,连云港市的补偿标准尽管和90年代相比有了巨大的增加,但是由于实行的不是市场价,所以很难赶上土地价值增长的步伐,和农民的不断增加的要求和欲望相比,征地补偿常常显得不高。3、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等生存性的需要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政府是责任主体,有关保险机构是实施主体,但是社会保险需要资金的投入。所以如果没有筹集足够的资金或者资金被挪用,被征地拆迁农民的社会保障措施将会落空。另外,失业人口数量的增加,缺乏失业保险和就业培训,可能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4.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运行期仅取水泵闸噪声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施工人员排放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其直接排放会对河道水质有一定的影响。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排放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土方开挖、物料装卸及堆放、混凝土搅拌等施工活动引起施工现场扬尘,燃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废气等,挖掘机、推土机、平板振捣器、蛙式打夯机、自卸汽车、混凝土搅拌机等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产生的噪声,施工活动产生的弃土(渣)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造成的环境污染。46 5、补偿不公平等其它原因不同历史年代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征地性质之间的不同补偿标准和方式,有可能导致群众相互对比甚至盲目攀比,造成误解,产生不公平感。另外,政府征地程序不到位、粗暴施工、村集体使用和分配补偿费不当等都可能诱发社会稳定风险。6、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引起的风险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或作业人员经验不足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主要道口没有悬挂安全生产标语和安全警告牌。施工现场的坑、井、孔、洞和沟道等处,没有加设盖板、围栏和悬挂警告标志牌,容易对行人人身安全产生不安全因素,造成人员伤害,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4.3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内容及其评价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衍生于相关利益群体对征地拆迁项目的抗拒,这种抗拒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上访、留置原地拒绝拆迁、暴力对抗甚至群体示威等。因此,对征地拆迁项目所涉及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进行界定,应认真分析征地拆迁实施后群众可能引发的异议、遭遇到的损失或不适,这些异议、损失或不适即为引起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在识别了连云港市应急水源地工程(蔷薇湖水库)征地拆迁项目可能面临的六大类社会稳定风险的基础上,对上述六大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分别进行定性评价。为便于评价表述准确,本报告把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划分成5个等级,可能性由小至大依次表述为: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并根据专家经验以及对征地拆迁相关利益群体的民意调研结果,界定各类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根据对征地拆迁项目实施过程中易发生的社会风险的经验判断,并结合连云港市应急水源地工程(蔷薇湖水库)征地拆迁项目的具体情形,46 连云港市应急水源地工程(蔷薇湖水库)项目可能会诱发的异议、损失或不适等主要风险因素及其风险程度汇总表如下:4.3-1主要风险因素及其风险程度汇总表序号风险因素(w)风险概率(p)影响程度(q)风险程度(R)1合理性、合法性0.10.70.072征地拆迁及补偿0.850.80.683造成环境破坏0.10.250.0254对生活环境变化影响0.90.50.455对生活保障担忧0.860.70.6026可能引发社会矛盾0.880.680.59847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0.30.70.21注:(1)风险概率(p),按照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将风险概率划分为五个档次,很高(概率在81%~100%)、较高(概率在61%~80%)、中等(概率在41%~60%)、较低(概率在21%~40%)、很低(概率在0~20%),可依据经验或预测进行确定;(2)影响程度(q),按照风险发生后对项目的影响大小,划分为五个影响等级,严重(定量判断标准81%~100%)、较大(定量判断标准61%~80%)、中等(定量判断标准41%~60%)、较小(定量判断标准21%~40%)、可忽略(定量判断标准0~20%);(3)风险程度(R),可分为重大(定量判断标准为:R=p×q﹥0.64)、较大(定量判断标准为:0.64≥R=p×q>0.36)、一般(定量判断标准为:0.36≥R=p×q>0.16)、较小(定量判断标准为:0.16≥R=p×q>0.04)和微小(定量判断标准为:0.04≥R=p×q>0)五个等级,可以参考风险概率-影响矩阵进行估计;(4)以上定量标准供参考,具体参考执行项目所在地政府确定的指标体系。1、项目合法性、合理性风险风险内容:该项目的决策是否与现行政策、法律、法规相抵触,是否有充分的政策、法律依据;该项目是否坚持严格的审查审批和报批程序;是否经过严谨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是否充分考虑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制约因素;建设方案是否具体、详实,配套措施是否完善。风险评价:项目合理性、合法性风险较小。2、项目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46 风险内容:对危险废物分散、不规范的处理(置)将导致对大气、水体及土壤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不规范的焚烧,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其中含氯有机物的焚烧还会产生二恶英、呋喃类致癌物质,给人类带来危害;不规范的填埋会污染水源及土壤,尤其是重金属、高毒类废物,将造成长期危害。风险评价:项目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微小。3、群众抵制征地拆迁的风险风险内容:由于征地拆迁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加上群众对征地拆迁的政策缺乏理解,因此在征地拆迁问题上群众往往会与政府站在对立面,以各种形式抵制征地拆迁。征地拆迁项目中群众最敏感、最担忧的问题是失去土地。征收农地不仅会使当地群众人均农地面积减少,而且对那些已经进行大量投资的承包户的收入造成巨大影响。农地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失去农地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有研究资料表明:对于从事盐业生产的家庭来说,失去土地所产生的后果通常比失去房屋要严重的多。另外,保留下来的农地可能也会受到项目的各种影响而质量下降。因此,当征地会导致当地群众土地面积减少并危及其生存时,群众可能会对征地拆迁项目产生强烈的排斥和抵触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一经积累有可能演变为激烈的抵制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稳定。项目涉及的房屋拆迁需要大量农民住宅的拆除和搬迁,对其生活会造成一些不便和冲击。如果补偿不合理,即使是少数农户不满意,也有可能影响项目的进度和社会的不稳定。风险评价:群众抵制征地拆迁的风险重大。4、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风险风险内容:项目所在地有建设用地、广袤的农田和村庄,当地居民以务农为主,乡村氛围浓厚。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46 的开发将引起居民迁移,进行异地安置,打破当地居民的生存现状。异地安置会使长期形成的邻里关系解体,不得不重新组建并适应新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些都会使被拆迁居民在短期内感到惶恐和不适。风险评价: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风险较大。5、群众对生活保障担忧的风险风险内容: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要占用大量农地,当地村民赖以生存的土地面积减少,在安置时又采用货币安置方式,虽在短期内村民生活可以为继,但从长期来看土地的减少弱化了村民的持续生存能力,使村民对未来的生活保障感到担忧。本工程会涉及到居民的拆迁安置,采用异地安置方式会使被拆迁户中的部分兼业打工者失去原来打工的机会,造成暂时性的失业,从而使其面临生存的压力。本项目的建设是全面实现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需要。风险评价:群众对生活保障担忧的风险较大。6、项目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风险风险内容: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当地居民带来干扰,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通行,因此有可能引发居民的不满情绪。风险评价: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治安风险较小。7、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引起的风险风险内容: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或作业人员经验不足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主要道口没有悬挂安全生产标语和安全警告牌。施工现场的坑、井、孔、洞和沟道等处,没有加设盖板、围栏和悬挂警告标志牌,容易对行人人身安全产生不安全因素,造成人员伤害,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风险评价: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治安风险较小。46 针对主要风险因素研究提出各项综合和专项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策略,详见下表。4.3-2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表序号风险发生阶段风险因素(w)主要防范、化解措施1实施前合理性、合法性1.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土资源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7号令)、《关于完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4]237号)等有关规定办理用地报批手续。2.项目已取得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20701201310024号)、用地红线图、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连云港市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苏发改农经发[2013]625号),征地拆迁程序正在按照土地管理法、拆迁安置补偿条例等有关法律2实施征地拆迁及补偿3实施、运营造成环境破坏本工程建设有利于提高环境保障。4实施对生活环境变化影响征用大量农地,村民人均土地面积减少,这意味着村民以农耕为主的生存方式将会面临改变,在变化的环境中转而寻求新的谋生机会。不过,这种不适应仅仅是短期的,随着新集中安置点的建成,村民的生活、就业、出行等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并能长期从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所带动的城市化进程中受益。在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的“吸管效应”作用下,周边区域的经济地位将会得到明显提升,而这一过程的直接受益者将是当地的居民。5实施对生活保障担忧本项目在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兼顾被征地村民的利益,把村民的短期需要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为了弥补村民的失地损失,本项目已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国土资源部《关于引发(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38号)等有关规定拟定了征地补偿方案,并组织召开听证会,补偿方案的合理性得到了群众认可。6实施可能引发社会矛盾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精心布置,组织严密,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引发、少引发村民的不满情绪,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早在征地工作开展之初,市土地开发中心就会同徐圩新区土地开发中心对征地工作周密谋划、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在制定征地补偿方案时,召开听证会,反复征求被征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使补偿方案更完善、更合理。补偿方案确定后,又迅速印成小册子开展宣传教育,针对村民所提意见和关心的问题,以问答形式编制成资料,派发至各家各户。在各村设立征地拆迁政策法规流动咨询点,现场解答村民对补偿方案的疑问。对抵触情绪较大的村民,采用“换位”思考方式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消除其对抗心理。另外,针对社会上偶发的与本项目征地有关的零星失实评价,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正面报道,消除误解,引导舆论支持征地拆迁。7实施1.委托有资质和丰富经验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监理。46 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2.加强施工期管理,设置风险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调。46 第五章项目建设的合法性5.1手续完备,程序合法本项目经过充分可行性论证,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土资源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7号令)、《关于完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4]237号)等有关规定办理用地报批手续,程序合法,手续齐全。整个项目已取得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20701201310024号),用地红线图,征地拆迁程序正在按照土地管理法、城市拆迁安置补偿条例等有关法律,按部就班依法进行之中。本工程的建设是符合各行业要求的,手续是完备的,程序是合法的。5.2本项目符合相关规划1.本工程的建设符合以下规划:(1)《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40号)(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1]2919号)(3)《“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环发[2012]123号)(4)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第六阶段)》的通知(环办[2011]3号)(5)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指南(HJ/T409-2007)(6)《连云港市徐圩片区发展战略规划》(7)《板桥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8)《连云港中云台区域性国际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9)《关于徐圩新区钢铁、石化发展规模初步建议》46 (10)《连云港徐圩新区城市总体规划》(11)《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1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入驻企业及产业规划资料5.3本工程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由于危险废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是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处置的特殊废物。连云港市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数量较多,但单个企业产生量均较少(个别企业较多,按规定就地进行处理,不纳入本处理中心的处理范围),因此,从经济、技术、场地、管理等方面考虑,一般企业对危险废物不愿或无力按环保标准自行处置。连云港市目前危险废物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约了连云港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资环境,对企业和城市存在不安全的隐患。目前连云港徐圩新区还没有一个能安全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处置场所,而建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需要较复杂的专门技术和相当大的资金投入。随着国家有关法律的建全和管理控制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废物产生单位废物贮存量的增加,一些企业,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着处置危险废物的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的境况,迫切需要地方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对众多单位产生的废物进行集中处理,减少企业负担。因此,针对连云港徐圩新区危险废物排放比较分散、潜在危害比较大的问题,建立一专门处置中心对徐圩新区乃至全市相关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统一收运并集中处置是非常必要的。本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需要。46 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环保总局编制完成了《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批复,同时下发了有关《规划》的通知,《规划》要求“到2006年,全国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基本实行安全贮存和处置”。《规划》中“共规划建设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31个”。2011年8月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化工园区(集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化工园区需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建成化工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入区企业接管率达100%,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区域中水回用。加强集中供热中心建设,集中供热率达10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危险废物应就近处置,原则上不得跨省辖市转移。”本项目的建设是全面实现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需要。随着连云港市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和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以及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危险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化学反应性、易燃易爆炸性等危害特性,能通过食物链、呼吸道或皮肤接触对人体造成危害,如不妥善处置将会给人民健康、环境和经济发展留下极大隐患。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提升连云港徐圩新区的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全面实现连云港市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46 第六章项目建设的合理性6.1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址具有较高的社会敏感性,必须在环境、社会、经济上充分可行,综合考虑处置设施的服务半径、防护距离、运输距离、交通、土地利用状况、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条件、基础设施状况、公众意见等因素,在综合比选基础上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图4-1比选厂址区域位置图可供本项目选择的场址有三处:场址一为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园的南端,石化产业园的工业三类用地地块内;场址二为徐圩湖东侧的市政用地地块内;场址三为规划德邦化工南侧,生态湿地北侧。拟选址方案优劣势比选,详见下表。拟选址方案优劣势比选表6-1序号类别厂址一厂址二厂址三1场址地点徐圩湖东侧的市政用地地块内德邦化工南侧,生态湿地北侧46 石化产业园的工业三类用地地块内2用地的性质所选场地为工业用地所选场地为市政用地所选场地为工业用地3场区周围的情况周围800米的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周围800米的范围内大约有板房。周围800米的范围内有饮用水源地4交通情况有道路与场址相通,交通运输方便有道路与场址相通,交通运输方便有道路与场址相通,交通运输方便5场区供水排水条件市政管网,就近排入水体市政管网,就近排入水体市政管网,就近排入水体6场区供电条件满足二类负荷用电的需求,有变电设施。满足二类负荷用电的需求,有变电设施。满足二类负荷用电的需求,有变电设施。7经济情况比较由于现场多为工业用地,故征地费用较低;进场道路较方便,需修建的场外道路较短;给水、排水及用电均方便,场址的综合经济条件比较好由于现场多为市政用地,因此征地费用较高,有板房,因此,场址的综合经济条件比较好有水源地环境敏感点,不满足规范中有关的选址要求,因此,场址的综合经济条件差。8综合条件比较优一般差46 根据《徐圩新区总体规划》和《徐圩新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以及就周围设施情况、交通情况和供水供电等问题的综合比较,本项目场址选定为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园的南端,石化产业园的工业三类用地地块内。处置场南侧规划道路已建成,通过这条道路可作为对外的交通纽带,交通优势比较突出,利于新区企业废弃物资的收纳与运送,利于产业园区环境营造。处置场地处徐圩新区南部,最大服务半径约为26.3km,利于加工区企业废弃物资的收纳与运送,也利于企业间的相互协调,同时新区规整,利于园区的环境营造。处置场南侧紧邻南复堆河与东山河的联络河道,为了满足规范要求,建议将南复堆河与东山河的联络河道废弃。6.2本项目水土保持的合理性在现有的自然条件下建设危险废物处置场,必然会对小区域的自然条件造成事实上的影响,为将此影响降至最低,设计中充分考虑水土保持,具体措施是:(1)在非生产区尽量多的绿化,防止场区扬尘和雨水冲刷;(2)场区内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减少雨水无组织的地面汇集,将生活、生产区及填埋作业以外的雨水排至场外或最大程度地进行收集利用。6.3征地拆迁和拆迁安置合理性本工程区域为工业用地。不存在征地拆迁问题。6.4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合理性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项目建设中需要采取合理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本工程采取的防范和化解措施如下: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本着有利于保护群众切身利益的角度,46 项目业主严格要求和监督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减少扰民,采取下列措施: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废水、废气等有可能污染周围环境的,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不可随意倾倒、排放;施工现场车辆进出场时,要避开每日上、下班(学)时段,不要造成施工现场周围交通不畅或发生事故等。以上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均是合理的。46 第七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可帮助企事业单位处置本单位不能自行处置或无法最终处置的危险废物,避免或减少对外界环境及公众健康产生危害,减少企业生产的后顾之忧。(2)由于集中处理处置设施拥有较完善的专业技术设备、管理水平和专业化水平较高,处置条件较好,可以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能够降低经营成本和减少处置费用,便于提高污染防治水平,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环保效益。(3)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外部条件,为城市的安全和社会稳定消除隐患。(4)便于掌握和控制危险废物的流向,为企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完善固体废物管理、控制和处置系统。(5)减轻企业贮存负担,改善企业环境、减少企业事故隐患,为生产提供安全保障。(6)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降低了破坏生态环境的可能性。(7)项目建设具有示范作用虽然目前已有几个大型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已通过国家的验收,但是各个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根据这一情况,在连云港徐圩新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方面,按照《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规划》制定的技术路线,根据连云港市危险废物产生的实际情况,在技术处理方案的选择上做到慎之又慎,反复比较;采用国内目前在行业内先进成熟的技术;实施示范工程建设,总结经验,以点带面,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的路子。这样既可以保证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先进性,达到危险废物处置对环境无害化的要求,46 又可以降低危险废物的总体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使新建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可保证该场良性的可持续发展。(8)项目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义①更好的执行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关于危险废物与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的技术路线。②有利于采用先进实用、成熟可靠技术,切实实现安全处置。③有利于提高国内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积极推进产业化。有利于设备设计和制造的定型化、规模化、系统化、标准化。④该厂建成后将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可在完成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任务的基础上,具有稳定的经济效益,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得出,该项目是切实可行的。46 第八章项目建设的可控性分析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在征地过程中,因是工业用地,不会出现拒绝征地、抵制拆迁的问题。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当地居民带来干扰,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通行,因此有可能引发居民的不满情绪。本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精心布置,组织严密。早在征地工作开展之初,市土地开发中心就会同连云港市政府、连云港市国土房管局、连云港市土地开发中心对征地工作周密谋划、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在制定征地补偿方案时,召开听证会,反复征求被征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使补偿方案更完善、更合理。补偿方案确定后,又迅速印成小册子开展宣传教育,针对村民所提意见和关心的问题,以问答形式编制成资料,派发至各家各户。在各村设立征地拆迁政策法规流动咨询点,现场解答村民对补偿方案的疑问。对抵触情绪较大的村民,采用“换位”思考方式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消除其对抗心理。另外,针对社会上偶发的与本项目征地有关的零星失实评价,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正面报道,消除误解,引导舆论支持征地拆迁。尽管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征地拆迁项目发生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风险程度低,但并不意味着征地拆迁项目会一帆风顺,仍要注意加强对征地拆迁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个体矛盾冲突的防范,并随时戒备和监控征地拆迁进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发生。1、继续加强征地拆迁政策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新闻媒体,宣传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开发对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土地升值、增加农民就业和致富机会和46 集体经济将有较快增长等诸多能给农民带来长期福利改善、收入增加这些正面的影响。尽管短期内农民会有少量的利益损失或者转型期的生活不便,甚至带来感情的痛苦、焦虑等,权衡利弊,当地农民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强征地拆迁政策的宣传,舆论先行。2、创新思路,讲求科学的征地拆迁方法,以人为本,促进和谐拆迁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讲求科学有效的拆迁方法,尤其要千方百计应用那些已被实践证明效果十分显著的征地拆迁工作方法,要最大程度地照顾被征地群众的利益。在土地征收过程中,还要按规定做好公开、公示工作,保证被征地对象的知情权。3、加强风险预警,做好征地拆迁现场维稳工作建立风险预警制度,对征地拆迁过程中发生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每日排查。加强征地拆迁现场的治安保障,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或是出现发生的苗头后,各方力量和人员都能立即投入到位,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开展工作;涉及单位的主要领导要亲临现场,对能解决的问题要现场给予承诺和答复,确保事态不扩大,把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4、探索开展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对那些失去土地,难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如果有再就业技能培训的需求,政府应该专门在征地补偿费用中列出一定的预算,采取订单式等方式,向有关社会机构购买培训课程,对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5、加强对村集体资金使用的监管,预防腐败的发生各村在征地后获得了不少土地补偿费、留用地和集体经济发展补助,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这些资金、资产合法使用的适度监管,防止因资金使用、资产运作不当而影响农民切身利益,进而发生“次生”社会不稳定现象。46 第九章社会稳定风险等级9.1落实措施后的预期风险等级在采取以上可行、有效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后,通过预测落实措施后每一个主要风险因素可能引发风险的变化趋势(包括发生概率、影响程度、风险程度等)综合判断拟建项目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后的预期风险等级,详见措施前后各因素风险变化对比表9-1。9-1措施前后各因素风险变化对比表风险因素(w)风险概率影响程度风险程度措施前措施后措施前措施后措施前措施后合理性、合法性0.10.050.70.10.070.005征地拆迁及补偿0.850.460.80.320.680.1472造成环境破坏0.10.080.250.050.0250.004对生活环境变化影响0.90.130.50.30.450.039对生活保障担忧0.860.450.70.340.6020.153可能引发社会矛盾0.880.40.680.30.59840.12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0.30.10.70.10.210.01注:(1)风险概率(p),按照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将风险概率划分为五个档次,很高(概率在81%~100%)、较高(概率在61%~80%)、中等(概率在41%~60%)、较低(概率在21%~40%)、很低(概率在0~20%),可依据经验或预测进行确定;(2)影响程度(q),按照风险发生后对项目的影响大小,划分为五个影响等级,严重(定量判断标准81%~100%)、较大(定量判断标准61%~80%)、中等(定量判断标准41%~60%)、较小(定量判断标准21%~40%)、可忽略(定量判断标准0~20%);(3)风险程度(R),可分为重大(定量判断标准为:R=p×q﹥0.64)、较大(定量判断标准为:0.64≥R=p×q>0.36)、一般(定量判断标准为:0.36≥R=p×q>0.16)、较小(定量判断标准为:0.16≥R=p×q>0.04)和微小(定量判断标准为:0.04≥R=p×q>046 )五个等级,可以参考风险概率-影响矩阵进行估计;(4)以上定量标准供参考,具体参考执行项目所在地政府确定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固危废处理处置中心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程度较小,但有发生个体矛盾冲突的可能。目前已经采取的和下步将采取的系列风险防范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降低以致消除社会风险的效果。但其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这些防范措施执行力度大小的影响。9.2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有关建议发挥当地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在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构建合理、通畅的风险管理联动机制,通过制定项目风险管理工作计划,深入开展调查分析,加强对项目的正面宣传,优化设计方案,强化施工和运营期的管理,妥善处理地区历史矛盾等工作,全方位地落实、开展风险管理工作,风险发生概率将进一步降低、风险影响程度亦将减小。46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同志们:现在,我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十七大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为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定“十二五”规划、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〇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元。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二〇〇八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4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