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血管性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发生血管性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ID:15287422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上传者:U-3868
发生血管性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_第1页
发生血管性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_第2页
发生血管性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_第3页
发生血管性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_第4页
资源描述:

《发生血管性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发生血管性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在外科治疗室治疗的患者如何避免或减少血管性晕厥的发生。方法对50例患者发生晕厥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晕厥与精神因素、环境因素、体质因素、护理行为有关。结论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治疗过程中晕厥的发生。【关键词】血管性晕厥/病因学晕厥/护理血管性晕厥是属于反射性晕厥中常见的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与短暂性脑供血障碍有关[1]外科治疗室主要负责各类常见伤口的清创、换药、拆线等,2007年2月~2010年6月在治疗操作过程中有50例次患者发生晕厥。现对其发生原因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6~38岁,全部为青壮年,既往有晕厥史者4例,其中45例(占90%)患者是手指外伤患者。1.2临床表现发生晕厥的患者大多是手指外伤,操作过程中或操作完毕1~2min之内,主要表现为恶心、视物不清,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胸闷,重者出现神志不清、猝然倒地等现象。50例患者中45例有上述症状的几项或全部。5例突然意识丧失及血压降低。根据晕厥的病因分类,本组50例患者均属血管抑制性晕厥[2]。2原因分析4 2.1心理因素对晕厥的影响精神紧张是发生晕厥的主要诱因。本组50例在操作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精神紧张,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准备好换药用物后又走掉,甚至反复几次。祖国医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与人体五脏六腑生理功能及活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患者由于心理恐惧,精神紧张,使迷走神经亢进,血管扩张,回心血量下降,造成脑供血量不足,导致血管性晕厥。2.2体位对晕厥的影响体位与晕厥关系十分密切,本组均发生在选择坐位换药的患者,无一例是卧位操作者。患者坐位时,可以直视操作的整个过程,无形增加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另外,过多的静脉血淤积于下肢,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迷走神经活动性增强,导致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大脑骤然缺血,发生晕厥。2.3空腹对晕厥的影响空腹时操作作为一种刺激,诱发机体应激反应,晕厥是应激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使胃黏膜大量充血、肿胀,肠蠕动加快。使回心血量暂时减少,加之空腹时迷走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导致暂时广泛性脑血流量不足,而发生晕厥。2.4疼痛对晕厥的影响尤其是手指外伤者,古语云:十指连心。由于局部损伤处痛阈降低,通常不感到疼痛的刺激也会产生疼痛,并扩大到损伤部位之外,产生末梢性过敏,导致即使是弱小的刺激也能激活致敏的Aδ和C纤维而诱发疼痛[3],本组患者对换药操作均有精神紧张和恐惧心理,更导致疼痛阈值降低,使机体对操作有较强的反应,甚至可引起植物神经系统调节紊乱。表明外伤所致的疼痛及操作时的疼痛刺激是晕厥发生的又一重要诱因。2.5其他原因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体质虚弱,炎热的夏季,拥挤,喧闹的环境,年龄等都是诱发晕厥的原因。3护理对策4 3.1心理疏导由于个体差异所形成的不同心理因素,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着不同的心理应激反应。故换药室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对待每一位来换药的患者,都应重视和关心,主动打招呼,热情礼貌地接待,耐心地听患者诉说,用温和的话语向其解释换药的目的及换药过程,“只是有轻微的疼痛,每个人都能忍受”,以取得他们的主动配合,使他们心情放松。3.2营造温馨氛围对于患者来说,医院是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有一些负面的心理反应,而此时护士要以和蔼的态度,轻柔的举止,鼓励性的语言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心身处于接受检查治疗的最佳状态,增高疼阈,使疼痛引起晕厥的发生率大大降低。3.3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换药前准备好所有用物,避免多次走动增加患者心理压力。操作时动作轻柔,敷料与创面粘连时,先用生理盐水湿润创面,不能强拆。操作过程中要善于察言观色,同时多与患者交谈,分散注意力等,都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紧张情绪。3.4其他预防措施对复杂伤口或多个手指外伤者,特别是对有晕厥史的患者,尽量采取卧位,避免患者直视操作过程;询问患者是否已进食,避免空腹操作,可以有效地预防晕厥的发生。4现场处理换药或拆线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及表情,如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出汗,主诉恶心、胸闷、眼花、视物模糊,立即停止操作,让患者平卧,头低脚高卧位,下肢抬高20°4 ,通知医生,测血压、脉搏、呼吸,观察神志,随时询问自觉症状,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或让患者饮一杯温开水,5~10min即可恢复正常。对突然晕厥者,首先要保护好患者,防止伤害性跌倒,让患者就地平卧,抬高下肢,通知医生,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指压人中、合谷穴、测血压、脉搏、呼吸,必要时静脉推注50%葡萄糖,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口唇、肢体温度的变化,经以上处理,5例患者在10min内恢复正常。参考文献[1]贺君,唐庆芬.晕针疗效的临床分析及机理初探[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7):45246.[2]潘冬香.大学新生体检静脉采血发生晕厥的处理[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309-310.[3]胡爱青.术后疼痛与治疗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295.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