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ID:1652358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2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_第1页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_第2页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青铜峡市瞿靖中心小学郭红梅【教材简析】《黄鹤楼送别》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属“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互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情感的好教材。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设计理念】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

2、者。课堂教学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2、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力求让学生在民主与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自读自悟,主动探究,读懂故事,感悟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3、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古诗及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学情分析】《黄鹤楼送别》这篇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这是只有五年级的孩子很难体会到的。可是课文中有几个空

3、白点:终于、一饮而尽、凝视、伫立,虽然只有这样短短几个字,能够很好的表现人物离别时的浓浓情深深意,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诵读之后学生终可知其滋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暂时"、"凝视"造句。3、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形象再现诗歌意境,感受诗

4、歌深远意境。【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搜集送别诗,并制作书签【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会生字新词,反复读熟课文。第二课时: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一、导入新课,初读古诗。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三、识记、书写生字。第二课时(详)一、复习导入,初步设疑。1、板书课题,生齐读。2、上节课,我们初学了《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课文是写了谁为谁送别?(板书:李白孟浩然)在什么时候送别?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两个问题连起来说说?3、课件出示:黄鹤楼送

5、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①自读古诗,在不懂处打“?”。②提出各自的问题。③指出:仔细读课文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二、朗读话别,感悟深情。1、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能表达李白与孟浩然分别时内心情感的一个词语。(板书:依依惜别)2、自由地读2—3自然段,边读边把最能体现他们之间依依惜别的句子划出来,并且可以在旁别可以写上批注。3、生自读感悟,教师巡视指导。4、指名交流,随机出示示相关句子,相机指导感情朗读。(1)、“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一会儿……依依惜别

6、之情。”A、体会“仰望”、“远眺”的不同用法,再写几个表示看的词语。(课件出示)B、加上“因为……所以”读一读。因为李白和孟浩然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所以……(生接读)。因为他俩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生接读)C、指导感情朗读。(2)、“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满饮此杯吧!”A、紧扣“人品”、“诗篇”、“兄长和老师”、“您”体会。B、指导朗读。(指名说说朗读建议:敬仰,舍不得)(3)、“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永世不绝。”A、理解王勃诗句的意思

7、。(适时引导用“暂时”造句)B、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这句诗,想向李白表白什么呢?(他们的友谊像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C、带着你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安慰安慰李白。5、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师:两个大诗人,一对好知己,他们的话别是多么深情,他们的友谊又是何其之深!再让我们读读他们的对话。(同桌互读——指名表演读——集体朗读)三、心随船去,想象内心。过渡:不忍别,终要别。虽然他们都依依不舍,但友人还是要走。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他们深厚的友谊?1、生自读第四自然段。2、讨论交流,指

8、导朗读。理解“伫立”、“凝视”,适时引导用“凝视”造句。3、同学们,你能猜猜此时伫立在江边的李白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4、指导朗读。四、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这个时候李白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诗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诗,范读)2、本文既然为"文包诗",那么意思都包含在课文当中,请同学们拿起笔在课文中划出相对应的句子。3、请学生交流,课件出示:①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②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