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ID:9296680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7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_第1页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_第2页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_第3页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_第4页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后第三题关于看的几个词语。  三、诗文对照,理解诗句,走进诗人内心,体会那种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语文课,知道要学什么课文吗?(《黄鹤楼送别》)举起手,咱们一起写课题。25、黄鹤楼送别  2、你对黄鹤楼有哪些了解?(结合学生发言,课件出示黄鹤楼全景。)小结:百闻不如一见,黄鹤楼不仅气势磅礴,而且是文化名楼,在这样的地方送别,一定别有滋味吧!再读课题。  3、课

2、前读了几遍课文?好,学习就要有这样的劲头!课文里的词会不会读?  暮春三月  李白  孟浩然  依依惜别  一饮而尽   友谊   凝视  名诗  4、课文也能读好吗?谁来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5、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也可以用上刚才读的词语来概括。(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李白和孟浩然,引出古诗,进入古诗诵读)  二、诵读古诗,读出韵味  1、承上小结:目送友人的白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吟了一首诗,便是——(出示此诗)来,自己读一读。(学生读诗)  2、检查朗读古诗情况。注意诗的感觉!  (多指名几生读,读出诗的感觉)预设评价:   正

3、确流利,一字不错!婉约派小诗人    豪放派小诗人  读后评价:诗的意思我们也能读懂吗?先从诗题开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什么意思?(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在古文里,“之”的意思为“到……去”。学生说完教师简介:广陵便是现在的扬州,扬州自古便是繁华之地。)  4、这些诗句的意思,刚才我们读课文的时候都隐约读到,请大家再默读课文,把和诗句对应的句子画下来。  三、诗文对照,想象诗境  1、前两句诗对应的句子谁找出来了?(课件)  2、想“烟花三月”之美。  指名朗读,指导想象:读这一段你眼前好像看到了什么?(结合学生发言,说“饯别”的意思)  第一层次朗读诗句

4、:你看,会读书的孩子能将文字读成画面。这就是“烟花三月”下扬州(读诗:烟花三月下扬州)  3、感“依依惜别”之情  还有哪些自然段也与前两行诗相关?我们来默读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圈点出给你印象最深的词、句。预设1: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点评:从他们的动作中你能看出那种依依惜别之情,(板书:依依惜别)  这句话中有两个词都表示看的意思,是——仰望,远眺。有什么不同吗?  根据学生发言,重点点出“远眺”的意思:站在黄鹤楼这么高的地方,向远处眺望,这就是“远眺”。读一读,读出词语的意思。  一问:李白

5、呀李白,就要和好朋友分别了,怎么不多说几句,却一会儿仰望,一会儿远眺的呢?(问两个)  二问:孟大诗人,为什么你仰望和远眺,却不敢和朋友对视呢?  过渡语:原来,你们都把这样的心里话,这样的依依惜别之情藏在心底啊!那这段话该怎么读呢?自己练练。(练后指名读)  预设2:(师:还有谁来交流?)学习第三自然段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我们不知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根据学生发言,点:你对他们之间的友情交往和孟浩然的人品、诗篇有哪些了解呢?  (根据学生发言,补充说明: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的李白,28岁,孟浩然比他年长12岁。孟浩然的山水诗和王维齐名,史称“王孟”。当时,李白路过襄阳,慕名前去拜访孟浩然,两人相识恨晚,结下深厚友谊。后来,又在此地遇见,因此,(想:这段话还需要写得更富有故事性,吸引学生)。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有诗为证,出示《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了解了这些,你们一定能把他们的对话读得更好。来,先练练,等下请你们来分角色读。师:不忍别

7、时终需别啊!  引读: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个别两个分角色和全班左右分角色,注意引导他们的对视。在评读中指导朗读,读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与不舍,读出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读出两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师:知己难求啊!难怪这样难分难舍啊!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送回诗中去,把对应的前两行诗读读。(多指名几个学生读,简单点评。)  四、品析重点,走进内心  1、和后两行诗对应的文呢?创设情境读。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