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

【历史】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

ID:16646947

大小:25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23

【历史】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1页
【历史】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2页
【历史】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3页
【历史】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4页
【历史】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历史(理科)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①井田制的崩溃②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③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④出现了私人讲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考点: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变化,低层的“士”活跃起来。另外,出现了

2、私人讲学。2.《史记》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这反映了孔子()A.恪守中庸之道治理朝政B.重视教化使人向善C.强调礼制稳定社会秩序D.推行“仁政“缓和社会矛盾【答案】C【解析】考点:儒家思想。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反映了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主张维护等级秩序,因此选C。3.《南方日报》刊

3、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有教无类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D.经世致用【答案】A【解析】考点:孔子的教育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材料中提出的是“12教育公平”,而选项中的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D.经世致用,这与教育无关故可以排除;A.有教无类,这有利于让出身不同的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故此题应选A。4.下图是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石牌坊,两边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

4、,无为有处有还无。”,与这一对联思想相吻合的言论是()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B.“兼相爱,交相利。”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答案】C【解析】考点:题干中的材料体现的是辩证思想,对应备选项,A项是法家思想,B项是墨家思想,D项是儒家思想,C项体现了辩证的思想。 5.“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的儿子后来成为了大思想家,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A.提出了“仁”的学说B.主张以“法”治国C.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被儒家学派尊称为“亚圣”【答案】D【解析】考点:孟子的思想。

5、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学说,后来被尊为亚圣,故选D。A项是孔子提出来的;B项是法家的思想;C项是明清之际的顾炎武的思想。6.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答案】B【解析】12考点: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秦统治者的暴政引发了农民起义,所以材料中“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

6、的默认”是指统治者要施行“仁政”,这些内容正是孟子“民贵君轻”,“仁政”思想的重要体现,所以答案选B,ACD三项与上述材料含义不相符合。7.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道、儒、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道、法、墨、儒【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是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时期各派思想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道家主张无为而知,顺其自然,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这与题干中的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符合

7、。法家主张加强君主权威,利用权术来驾驭大臣。这与题干中的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符合。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这与题干中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符合。儒家主张仁者爱也等等这与题干中的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符合,所以答案选D。8.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答案】B【解析】考点:汉代儒家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