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精品-ppt】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精品-ppt】

ID:17367308

大小:329.59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08-30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精品-ppt】_第1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精品-ppt】_第2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精品-ppt】_第3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精品-ppt】_第4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精品-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精品-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点分析辞格介绍表达效果客观题优秀作文诗词赏析★考点分析《考试大纲》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要求掌握8种修辞手法,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主要考查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得当,并能辨明优劣,也在诗词赏析、文学作品阅读中考查,能力层级为D。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1、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2、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方法,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综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修辞考查着重放在以下题型中考查:1、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

2、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2、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3、语言运用题,命题时多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兼顾考查。4、赏析文字写作,如湖南07年高考要求“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㈠熟悉八种修辞方法⒈比喻⑴比喻的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⑵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两者缺一不可。(3)比喻的种类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

3、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余光中写晚上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躺着,很静,没有一点声音:像躺在一只

4、坏了的表壳里。余光中形容一个人:瘦得像耶稣的胡须。⒉比拟⑴比拟的特点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2)比拟的种类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邹静之有一首诗写一个牧羊人的羊丢了,找了一天没找到,到了晚上要睡觉时:灯关了,耳朵还一直亮着。⒊借代⑴借代的特点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2)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②具体抽象互

5、代。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③专名代泛称。例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④人名代著作。例如:吾喜长短句,最喜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⑥个别代一般。例如:当皇帝或蒋介石出来的时候,街道上便打扫干净,洒上清水;可是他们的大轿或汽车不经过的地方,便永远没有见过扫帚和水桶。⑦原料代成品。例如:阿Q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用“银的”“铜的”代银币和铜钱)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延安”与“西安”分别代共产党与国民党及两种不同的思想。)⒋夸张⑴夸张的特

6、点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2)夸张的种类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③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有位演员,每当念到下面这句台词“我的眼力比你好一百倍,就是两只苍蝇飞过,我也看得清哪一只公,哪一只母”,他觉得观众的笑声有些刺耳,他怀疑是表达太俗。我的眼力比你好一百倍,就是两只蝴蝶飞过,我也看得清哪一个是梁山伯,哪一个是祝英台。⒌对偶⑴对偶的特点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是用一对字数

7、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2)对偶的种类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玉帝行兵,风刀雨剑云旗雷鼓天为阵;龙王设宴,日灯月烛山肴海酒地作盘。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