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比较

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比较

ID:17426113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31

上传者:U-3205
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比较_第1页
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比较_第2页
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比较_第3页
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比较一、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的基本观点现代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国,其后迅速向其他国家传播。这一时期正是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现代化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是:受战争创伤的国家如何发展和复兴,战后摆脱殖民统治的新兴独立国家与地区如何建设。这一时期的现代化研究主要提出了以下三种观点:一、将所有国家划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现代化就是“传统型”国家向“现代型”国家迈进的过程;二、认为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内部,而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的不顺利,根本原因也是来自内部的障碍。三、认为各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将会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多地具有现代化国家的特征。这一阶段形成的现代化的理论通常被称为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主要由拉丁美洲的现代化研究的学者提出的,这一理论对经典现代化理论发起了强劲的挑战。支持依附理论的学者认为,世界分为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处于中心的国家是早发的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外围的国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外围国家的发展依附于中心国家,形成了一种依附关系,而这种依附关系是不平等的,发达国家在这种依附关系中受益,发展中国家受害。也就是说,西方国家的发达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世界体系理论由美国学者沃勒斯坦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沃勒斯坦采取了新的观察视角,他认为民族国家并不是近代以来社会变迁的基本单位,而具有结构性经济联系和各种内在制度规定性的、一体化的现代世界体系才是考察16世纪以来社会变迁的唯一实体。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维度构成的复合体。经济体是整个世界体系的基本层面,是政治体和文化体存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经济联系,逐渐一体化,并且一体化过程中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所以最终将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一体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二、现代化理论的优缺点经典现代化理论是现代化研究的肇端,是最早被提出的,也是受之后所提出的各种现代化理论抨击最多的,但它对现代化研究观点就真的没有可之处吗?肯定不是的。首先,经典现代化理论提出了现代化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并奠定了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其次,在理论上,经典现代化理论提出的一些观点无疑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一、将所有国家划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从现实来看,目前世界上的国家正是分为这两种类型以及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发展中的过渡类型;二、认为所有国家在发展中,将逐渐趋同,成为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国家,这一点虽然在部分国家没有得到体现,如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但在大部分国家得到了体现,不管是在欧洲、或是在东亚、或是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并且,从长远看,拒绝趋同于现代化特征的国家也极有可能会抛弃自己的做法。三、经典现代化理论是一种强调开放的理论,提倡各个国家之间的广泛联系,这是符合现代趋势的。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已经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了,必须积极的参与进世界体系里来,并争取更公平的发展条件。当然,经典现代化理论有许多的不足。首先是西方中心主义倾向 严重,支持经典现代理论的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只有走单一的发展道路,即走西方的发展道路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并且他们强调世界联系时,制定的规则以西方的利益为主。这一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一些未按照西方模式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巴西,现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一些重复西方模式的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却变得越来越坏,如许多前殖民地的非洲国家。事实说明现代化道路并不是只有西方国家所走过的那一种,而附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方式才是发展所需要的。同时,现代化过程中,所有国有应该是平等的,而西方为自己利益所制定的规则肯定是不会被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同意的,最终也将被重新制定。其次,经典现代化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抛弃了传统的价值观。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传统的价值观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发展中国家只有抛弃自己的传统价值观,采取西方的现代价值观体系,才能成功的实现现代化。但是传统与现代化价值观真的排拆吗?抛弃了传统价值的发展中国家能发展得好吗?很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给这种观点重重一击,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1979年伊朗所发生的伊斯兰革命。伊朗巴列维王朝在发展国家时,彻底地抛弃了自己的传统价值观,结果导致社会思想混乱,社会弊病丛生,发展也停滞不前,王朝也被革命所推翻。传统价值观其实和现代化并不冲突,各个国家应该从自己的传统出发,找到适合自己国家国情的发展道路,也就是说,现代化发展不仅不是抛弃传统价值观,而是在新情况下融合传统价值观。只要处理方式得当,传统价值观将会对现代化起到一个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它的现代化过程并不是完全照搬西方模式,而是利用自己传统的“忠诚”思想来鼓励奉献,使日本快速的完成了现代化。再次,经典现代化理论将所有国家划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确实也过于简单化和抽象化了。毕竟各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历史、地理、人文特征,就是“现代型”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就有一定的不同,如日本和西欧国家,更何况残次多态发展中国家,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东南亚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之间各自的特点是明显不同的。最后,经典现代化理论还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是人为造成的,但经典现代化理论却回避了这个问题,并且天真的认为,通过发展中国家成功实现现代化,可以自然而然地消除这个问题。然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没有成功,不平等的问题也没有被消除,反而是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在发达国家企图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越来越严重和明显。这一点是经典现代化理论最大的不足。三、依附论的优缺点依附论是由拉丁美洲学者提出的,是来自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依附论的提出,表现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已经开始对自己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进行思考,开始挑战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支配地位。依附论让发展中国家认识到现代化过程中主要问题:首先,在现代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发达国家控制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其次,发达国家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支配,攫取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成果,使发达国家永远处于优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却无法摆脱被支配的地位;最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形成一种较强的依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极易受到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发达国家出现危机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马上会出现连锁反应,导致经济停滞、政局动荡、社会混乱。依附理论让发展中国家意识到了现代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地位。但是,依附理论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把世界划分为处于依附地位的边缘国家和处于中心的被依附国家,这种模式过于简单。一些原处于发展中国家集团的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已经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成为了发达国家,但他们一定程度上,依然是依附于其他国家的。并且,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和技术支持,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总体上是利大于弊,不能把这些帮助简单说成是发达国家控制发展中国家的手段。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不一定是被剥削。发展中国家物资丰富,拥有大量的工业原料产品,但是发展中国家由于本身的技术原因或消费市场原因,无法消耗这些原料产品。如果发展中国家不把这些产品卖给发达国家,将无法给自己创造利益,同时也会影响到发达国家的生产,使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工业产品的成本提高,当这些工业产品被卖回给发展中国家时,价钱必定升高,到头来发展中国家还得花更多的钱购买。另一方面,现在国际上拥有各种不同性质经济组织,其中包括很多发展中国有的组织,这些组织联合起来,可以提高原料产品的价格,保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这些组织中最著名的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再次,依附论过度强调是外在原因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受挫,而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内部的诸多问题。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缓慢,有发达国家的原因,但其自身的原因也是很多的,比如人口高速增长的问题,国民文化程度普遍很低的问题,国家政局动荡腐败的问题等等。发展中国家要成功实现现代化,不仅得争取平等的外部条件,还必须正视这些内部问题,这些内部问题在阻碍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不一定比外部原因小。最后,依附论具有强烈的激进主义色彩。依附论通常都很偏激,看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后,都希望能采取迅速有效的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甚至鼓吹用革命手段来改变社会制度。拉美国家的政变频发,就跟依附论的鼓励有关,这些国家频频进行爆风骤雨式的改革,但事实是这些国家不但没有成功实现现代化,反而由于政局动荡,陷入了更深的混乱之中。依附论看到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部分问题,但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四、世界体系理论的优缺点世界体系理论首先是承认了世界体系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是确实存在的,同时,世界体系理论还指出整个世界已经处于一个不断融合的一体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谁也离不开谁。其次是将世界划分为中心国家、半边缘国家和边缘国家,使国家的划分更为充实,更能说明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中心”国家拥有生产和交换的双重优势,对“半边缘”和“边缘”进行经济剥削,维持自己的优越地位;“半边缘”既受“中心”的剥削,又反过来剥削更落后的“边缘”,而“边缘”则受到前两者的双重剥削。甚至在最“边缘”的两国家之间,都可能根据自己所处地位,形成剥削和被剥削关系。世界体系理论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融合了包括经典现代化理论和依附论在内的各种现代化理论的可取之处,对世界格局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世界体系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世界体系论对现代化的理解有失片面。在沃勒斯坦看来,现代化即是资本主义化,而资本主义化就是资本支配下的经济剥削关系的扩展。 然而,现代化道路不只有走资本主义道路一条路,一些国家,如中国和巴西,通过走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抛弃了走西方模式的道路,面是探索符合自己国家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现代世界是一个参差多态的世界,所以,不可能出现千篇一律的国家模式,并且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采取符合自身国情的方式才有可能成功实现现代化。其次,世界体系论的“结构决定论”(外部因素决定论)过于僵化。世界体系论认为,世界体系本身固有的整体发展规律决定着其构成要素的单个国家在体系中的地位变动。这种观点显然与一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有差距。作为发展理论,这种整体研究法忽略了具体国家不同历史对期的特殊发展过程,忽视了对具体国家发展道路的探讨,缺乏实际应用性。再次,世界体系理论对经济体系与政治体系的相互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沃勒斯坦认为,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经济地位决定它的政治地位。这一观点,日本和前苏联两个国家的例子就可以推翻了。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挤身于发达国家之例,但由于它是二战的战败国,在政治地位上受到了相应的惩罚,所以在国际上没有重要的影响。而前苏联由于二战的胜利,在政治和军事上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巨大的影响,但其国内经济问题重重,不但无法成为一个在现代化进程中占支配地位的中心国家,甚至连自己的现代化进程都很不顺利。因此,尽管经济地位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地位有很大的影响,但经济地位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国家的政治地位。最后,对世界体系,沃勒斯坦给一个悲观的结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现代世界体系终将灭亡,并被社会主义的所取代,但另一方面,他又对社会主义是否能实现持怀疑态度,认为社会主义只是一个“乌托邦”。这主要是他看到了当今世界体系问题重重,而又找不到现实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所产生的失望情绪。作为理论,世界体系理论未能给出合适的手段来解决我们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但它提出了一些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并对当今世界的格局作了一些合理解释,这就使我们能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人类的智慧和才有是无穷无尽的,只有人们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这些问题,现代化将不会永远阻碍人类前进。参考文献:[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2]谢立中,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3]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4]俞思念,陈平其.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兴起与演变[J].学习与探索,2005(6)[5]邰哈思其木格.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及重要启示[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 张敦福.依附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进展[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7]刘志明.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述评[J].开放导报,2010,(1)[8]刘海霞.评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