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ID:18296819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6

上传者:jjuclb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_第1页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_第2页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_第3页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_第4页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粤教版信息技术第六章第二节《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第7页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目前,我们已经进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计算机病毒的泛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而应对威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学生的心里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深刻认识、高度警惕、学会防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节采用了“亲历体验—>理解概念->分析特征->共商对策->练习强化”这一主线开展教学。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2、掌握病毒的基本特征;3、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4、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技能。(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对信息系统安全的威胁,自主总结病毒发作引起的计算机故障;通过网络交流经验,并合作进行病毒防治的探索,培养协作能力;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治方法,并应用到日常信息活动中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正确态度面对计算机病毒;2、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自觉应对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系统的威胁;3、自觉遵守有关的道德、法律及法规。三、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2、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3、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四、教学难点1、学会计算机病毒的查杀操作;第7页 2、增强学生在日常信息处理和交流过程中的病毒防范意识。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网络电脑室(与Internet相连);2、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系统;3、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系统。六、教材分析本节课节选自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第二节中的重要内容。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黑客与病毒,成了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尤其是计算机病毒,已在个人电脑中泛滥成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危害,成为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有鉴于此,教材在全面介绍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之后,重点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其特征,并深入探讨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机病毒的性质特征,学会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加自觉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意识。七、学生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但他们心中仍有个谜没有解开——什么是病毒?现在,他们操作电脑已经娴熟,使用电脑、网络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对于病毒,他们好奇且有点恐惧。八、教学策略本节以熊猫烧香病毒界面导入,引起学生的震撼,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病毒产生深刻的印象,并自然而然地思考什么是病毒。接着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病毒的特征,并采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病毒的防治,最后通过练习强化学生的防毒意识及技能,从而使学生树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意识,提高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1、教法:体验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2、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熊猫烧香病毒”开始新课,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病毒问题的严重性。第7页 (二)讲授新课1.计算机病毒简介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或指令集合。这种程序能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自我复制传播和扩散,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给计算机带来故障和破坏。这种程序具有类似于生物病毒的繁殖、传染和潜伏等特点,所以人们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来源及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程序,大多是由某些具有较高程序设计水平与技巧的人,出于经济、恶作剧、报复或蓄意破坏等目的编制的。计算机病毒一般通过软盘、光盘、U盘和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在网络系统上的广泛传播,会造成大范围的灾害,其危害性更严重。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可触发性等。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删除磁盘上的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使系统不能启动或信息丢失;病毒在计算机中不断复制,使得磁盘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少,工作速度越来越慢;网络中的病毒程序可使整个网络处于瘫痪状态,交通指挥系统失灵等。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预防计算机病毒感染的措施①隔离来源。对于外来磁盘,一定要经过杀毒软件检测,确实无毒或杀毒后才能使用。对联网 ②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升级版本。定期用杀毒软件对磁盘进行检测,以便发现病毒并能及时清除。  ③及时给操作系统打补丁。  ④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种种异常现象,发现情况要立即检查,以判别是否有病毒。  ⑤经常做文件备份,重要文件要多做几个备份。  ⑥不要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  (2)清除计算机病毒  ①使用杀毒软件进行全面杀毒。  ②使用专杀工具.查杀特定病毒。  ③情况严重,需要格式化磁盘重装系统。  (3)操作演示:  ①系统全面查杀病毒;②特定文件夹的查杀病毒;③对移动存储器查杀病毒;④第7页 杀毒软件的升级。  3.课堂练习、深化学习  对C盘进行病毒查杀。  4.课堂拓展  (1)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现象?(2)你所了解的病毒有哪几种?  (3)访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http://www.antivirus-china.org.cn)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病毒。十、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采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系统来进行,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评价及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附表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表2: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表现评价表(组内)十一、教学反思在设计本课时我把“凸显学生主体”作为核心理念,整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本课还以培养学生树立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及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知识为核心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有几方面的体会较为深刻:1、体验引入部分,通过“熊猫烧香病毒”引入课题,起到震撼教育的效果,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对病毒的危害有深刻的认识。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加深学生对病毒的特征的认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准确理解所学的知识。3、本节课仍存在不少问题:(1)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距较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同学还不能熟练地在评价系统上进行操作。(2)学生总结出来的计算机病毒防治方法有的并不正确,需要教师加以指正与引导。(3)本节课学生自主活动比较多,但仍有一小部分同学没有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需要老师加以引导。第7页 表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表项目优秀良好一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确定学习目标(20%)能根据自己的基础及所学的内容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在教师的点拨下结合自身的实际确定学习目标在教师的详细指导下确定学习的目标提问质疑(20%)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能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未能主动提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未能主动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交流分享(15%)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参与讨论和交流,能分享部分信息极少参与讨论和交流,没能分享信息思考探究(20%)能独立阅读、理解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教学辅助资源,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基本能独立阅读、理解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教学辅助资源,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完成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理解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教学辅助资源,能模仿教师的操作完成任务评价(15%)能准确地评价自己的表现,对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有清晰的认识,能对同伴的观点和表现作出恰当的评价能评价自己的表现,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对同伴的观点基本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能准确评价自己或不愿意评价自己的表现,对同伴的表现缺乏分析与评价的能力帮助(10%)经常热情地帮助其他同学有时会帮助同学未能帮助其他同学我对自己的评价:同伴眼里的我:老师寄语:第7页 表2: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表现评价表(组内)评价项目组员一组员二组员三……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他(她)经常鼓励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合作。他(她)能够按时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他(她)对小组的贡献突出。他(她)在合作过程中能主动帮助遇到困难的其他同学。我对他(她)的表现满意。第7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