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喜忧录》——上篇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喜忧录》——上篇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ID:18460527

大小:492.00 KB

页数:136页

时间:2018-09-18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农村教育喜忧录》——上篇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_第1页
《农村教育喜忧录》——上篇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_第2页
《农村教育喜忧录》——上篇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_第3页
《农村教育喜忧录》——上篇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_第4页
《农村教育喜忧录》——上篇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教育喜忧录》——上篇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农村教育喜忧录》——上篇农村教育调研报告代序一:坚持农村教育“姓农”切实办好农村教育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农村教育调查暨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案例论证会上的讲话(二OO八年九月二十一日)    非常高兴参加这次会议。此前吕日周主席专程去北京邀请我,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方面是我一直非常敬重、感佩吕日周主席的精神。我经常讲,他的人生理想、他的工作激情、他的做事风格、他的创造冲动,一直让我们很感佩。我也在地方工作过,从1997年到2007年,在苏州做了10年的分管文化教育的副市长,我知道做地方官的酸甜苦辣,我知道坚守理想干一番事业的艰辛。说老实话,要混是很好混的,要做事是很困难的,要真正做成事,那就更困难。吕主席不论在哪里、在什么岗位,都能作出成绩,这非常不容易,所以,对他我一直是心怀敬意。  记得吕主席在长治当市委书记时,我到长治去考察农村教育,他正好出差,没有见到他,但是我见到了长治。当时长治是全山西省经济最困难的地级市之一,就在那种最困难的情况下,长治把整个农村学校翻个儿地重新建了一遍。我当时就很奇怪,我说哪来的钱。一个经济最困难的市,中央财政没有给一分钱,就靠自己的力量,把所有的学校翻建了一遍。当地的同志跟我说:“吕书记抓得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都包一个学校,把平时吃饭的钱都用在了建学校上。”这让我感慨良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吕主席真的是做到了。当时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叫《长治教育行》,讲我对长治教育的印象。所以这一次他到北京来请我,我欣然应允。  同时,他向我极力地宣传、推荐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和马文有校长的事迹,他说很值得一看。作为一个研究教育的人,我也有这样一种情怀和责任。大家都知道,民主促进会是以教育、文化、新闻、出版为主要界别的参政党,60~ 70%的会员是一线的教师(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包括一部分大学的教师)。所以,民主促进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一个教育党。民主促进会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育,特别是关注农村教育。所以这次我请我们参政议政部闻连利部长一起来,我们应该去听听最底层的声音。走进才会尊敬,走进才能了解实情。这次论证会也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因此,我们很高兴地来了。  来之前我们就详细地看了《山西农村教育调查报告集》,这两天又听了各位专家的发言,听了马文有校长的介绍,看了学校,感触非常深。这一次的调查我觉得非常好,好就好在它是调查者深入现场作田野调查,从240个村实地调查来的。他们的描述、他们的感受,为我们比较直观地描绘了农村教育的景象。他们发现的一些问题,也让我们触目惊心。  应该说这几年党和国家是花了相当大的精力加强农村教育的,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先后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农村学生教科书费,免除了困难家庭的寄宿费用等等。这对于解除农民负担,对于发展农村教育,应该说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当然,农村教育的长期欠债靠短期的一些政策支持,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农村教育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不仅仅是靠免除义务教育经费就能解决的。本来我们以为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似乎农村教育应该有很大的进步,应该有很大的发展。但事实上在有一些地方,农村教育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出现根本的改观。相反,一些地方还出现了萎缩。在个别的地方,农村学校出现了空壳化,这些都是应该引起社会重视的。  因为我长期在苏州分管教育,也一直长期在西部支教和调研,对农村教育有一些想法。我今天把这些想法跟大家作分享和交流,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一、目前农村教育情况存在的问题第一,农村教育的方向问题  农村教育的方向是什么,农村教育应该做什么呢?  农村教育首先应该属于大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服从整个教育的方向。它有共性,然后才有个性。那么它的共性是什么,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前几天我在《人民日报》写过一篇文章,我说教育要回到原点。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通过培养人,让人类社会不断走向崇高,让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事业。教育应该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更好的人格,让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让人类社会不断地走向崇高,走向美好。我们首先要把教育作这样一个定位。   为了这样的定位,我们这几年一直也在探索。从1999年开始,我在全国做一个叫“新教育”的实验,在全国有20个实验区,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来推动,有600多所实验学校,100多万学生,将近7万名教师参与。这个实验就是提出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幸福社区”等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儿童精心阅读、教师专业发展和“新教育”每月一次四大课程为基础,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这样一种实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我们重要的价值追求。  衡量什么是好的教育,我说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个是:是不是给人带来幸福、给人带来欢乐?孔老夫子在《论语》里边曾经讲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教育本来应该是一种非常让人快乐幸福的事情。现在我们的教育不能给所有的参与教育实践的人带来幸福感。学生觉得学习没有意思,教师觉得教书苦不堪言,管教育的行政官员也觉得日子很难过,全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也很低。没有人从教育中或者很少有人从教育生活中得到幸福、得到快乐,这个现象要改变。  二是教育生活应该是完整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一个人,不是一个仅仅为分数、为考试而活着的人,不是一个单向的人。城市是如此,农村也是如此。所以,对农村教育来说,在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它和所有教育都一样的是,应该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做人的道德。让农村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当然,农村教育也是不可能回避升学问题的,但是我们不能把考试作为农村教育的方向,不能把跳出农门作为农村教育的方向。所以,现在农村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方向错了。现在的农村教育不是为了农村、不是为了农村的未来,甚至它是反农村的,它消弭农村的精神。这次调查报告里面有一个老师提到,“整个乡村教育是与乡村无关的教育”,我觉得这位老师讲的非常好。整个教育是与乡村无关的教育,所以,整个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倾向非常严重,非常突出。我们是用城市的模式来进行农村的教育,它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让农村的孩子通过高考逃离农村,是不是?我曾经在贵州(我们民进中央对口支援贵州金沙县)开过一个农村教师座谈会。当时有个老师在座谈会上很兴奋地跟我说:“我刚刚从上海参加一个培训班回来,城市的教育太好了,我就跟我的孩子们讲,你们好好地学习,以后考上好的大学,再也不要回来了。”他兴奋地跟我讲这个事情,赞叹城市的生活是多么美好,用这样一种方式教我们的孩子逃离农村。如果农村的孩子都不回来,谁去建设我们的农村?所以,我觉得把高考以及高考派生出来的中考、小学毕业考试作为教育的追求,是农村教育最危险的敌人。   在农村不是所有孩子(包括城市)都有考取大学的机会,一部分排在前面的人,他有可能通过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这样对大部分的农村孩子他就成为了陪读生,就是陪着这些将来有希望逃离农村的人读书,那陪读生不会有幸福感,他们选择的往往是放弃、辍学。事实上,很多农民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书。在一些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已经在悄然抬头。我曾经在云南做调研,云南的同志跟我讲,实际上现在很多农村孩子的辍学,不仅仅是孩子厌学,而是父母看不到教育带给他的希望。特别是在学习中成绩平平常常的一些孩子,父母觉得这样的孩子肯定考不上好的高中,肯定也考不上好的大学,实际上他们学到的东西与农村一点都不搭界,一点都没有关系。学到一点点文章,学到一点点词汇,反而瞧不起农村,瞧不起农民,瞧不起父母,又不会干农活,这样的孩子还有什么用呢?回来什么都不能干,只能游荡,甚至于犯罪。那么,升学无望,回到家里又派不上用场,有些父母就说还不如跟我一起干活,还能产生一点效益,还毕竟能产下一点粮食。是不是?父母亲也看不到教育真正带给他们的希望。  所以我们说希望改造我们的农村教育,首先应该把握农村教育的方向、改造农村教育的内容,让农村的孩子能够认识农村、热爱农村,具有改造农村的理想与本领。在我们的小学教育中,甚至学前教育中,怎样增加乡土化的内容,在我们的初中或高中怎样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举办综合性的初中和高中,让那些无望升学的学生,能够有一技之长,像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的学生们一样,能够具有创业的能力、就业的技能,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农村教育要真正立足农村,深入农村,这才是农村教育的生命线。   我在贵州也看过一个和我们左云综合技术学校很相近的一个学校,它是一个六年一贯制的综合高中,它初中就有大量的职业教育选修课,高中也有大量的职业教育选修课,学生毕业可以参加高考,也可以就业,学生可拿很多有用的证书。事实上,人是有差异的,人的兴趣有差异,人的个性有差异,人的能力也有差异,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研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公务员,不是所有的人一定要呆在城市。实际上人只要用其所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我在贵州看的时候,当时就很兴奋,我当时就写了《农村中学的出路》。我认为农村中学应该走这样一条路,让孩子们能够有多种选择,给孩子以选择的机会。这次我们到左云来也看到,这个学校一直坚持教育为农村的办学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每年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就是创业教育,让学生参观学校从古庙走向辉煌的这样一段历程,同时每个学期都要请校友作报告,把学校办成创业创新的活课堂,我觉得非常的不容易。四十七年培养、培训了3万名学生,看毕业生结构就非常有意思,除了2080名继续升学、深造以外,大多数人是立足农村、服务乡村的泥腿子,其中有一千多人是自主创业的领头羊或合伙者,企业家李永财一个人就提供了900个就业岗位,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做出了贡献。其中有368人为乡村企业的技术骨干,280人成为乡村干部。昨天晚上我专门去店湾镇转了一圈,我听说西沟村的9名村干部都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6个矿里的40名矿领导、技术人员90%是我们的学生。另外我们还培养了102位中小学教师,360名县、乡、村的医护人员,549位农技人员、财会人员,一万多名驾驶员,九千多名矿山工作人员。我觉得这个教育是真正的立足于乡村,服务于乡村。所以农村教育要真正地姓“农”,而不是姓“城”。让农村的孩子真正地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让农村教育有吸引力、有生命力。所以,我觉得以左云综合技术学校为代表的一些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指明了一个方向。这是我说的第一个想法。第二,农村教育移民的问题  这次我看到调查报告,给我印象最深的词就是“教育移民”和学校“空壳化”。因为这是几乎每一篇调查报告都反映到的问题。  农村教育移民问题我想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随着父母走,主要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城乡结合部学校为主就学,虽然不是这个城市里最好的学校,但是和他在乡村里边的学校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了,比县城里边的学校也要好。全国大批外出打工者的子女,在这种学校上学的大约有一千万人左右,苏州就有24万人。  第二种情况,农村学校的品质实在太差,不少人觉得对不起孩子,应该给孩子找个比较好的学校。他只有上一个好的学校,才有一个好的前途,所以想方设法进行教育移民。这种人真正是教育移民,这个情况也分两种。一种是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到城市里边租房或者买房,然后把孩子接到城里边。还有一种家庭比较困难一点的,就想法去城市打工,他打工不是为了纯粹的赚钱、养活全家,而是为了孩子而打工。甚至于有很多父母亲把爷爷、奶奶接到城里照看孩子,他们又回到农村去干活。   第三种情况是没办法去照看孩子,舍不得孩子到农村寄宿制学校读书,或者读不起寄宿制学校,而带着孩子出走农村。我到了贵州金沙县沙堵镇的一个村小学,问一个孩子上学走几个小时,他说每天走一个单程两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来回一天要走五六个小时。我听了,当时就差点掉眼泪。所以我当时就建议,希望学校那怕挪兑一间房子,让那些路远的孩子们,有一个睡的地方,不要让他们每天再这样走。现在在西部山区还有每天要走几个小时上学的孩子。这是政府没有钱建寄宿制学校的情况。第二个是有寄宿制学校,但条件比较差。寄宿制学校是要付钱的,我了解了一下,在山西,寄宿制学校一个孩子一年大概一千元钱左右,其中生活费一个月是80元左右,已经很低了,基本上不敢吃肉了。对于人均收入只有一千五百元左右甚至更低的农村来说,上寄宿制学校也是上不起的。那么,寄宿制条件很差(我看到很多寄宿制学校包括河北在内,小一点的一个小房间10个人,再大一点的,几十个孩子)又比较昂贵,很多父母亲就觉得与其这样,还不如带孩子到城里去打工,他就出走了,从他本身并不想走,所以他的出走属于无奈。  我觉得教育移民大概有以上这三种情况。我想,要解决教育移民,防止学校空壳化,最最关键的就是要办好农村教育,要切实地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要让农民放心地让孩子在自己家门口的学校去读书。如果这一条做不到,出走是必然的。如果真正把农民家门口的学校办好,我相信,中国人,还是有乡土情结的,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愿意出走的。  其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实事求是做好农村教育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从大的方向来说是对的,它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有利于集约化办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像一个学校三、四个学生毕竟对教育效率是不利的,对教育质量提升也是不利的。但是,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情况差异很大的国家,一个山区、一座山上就那么几户人家,你让人家跨一座山、走那么远的路也不太现实。所以我觉得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在交通不便的地区还是应该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为调整过度而造成学生的失学、辍学和上学难。怎么样保证这些教学点的办学品质和质量,让父母们放心、满意,这是最关键的。第三,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  昨天我征求马校长的意见,看有什么问题,他说,对于他们来说,钱不是大问题,体制、机制、人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但是对马校长来说钱不是大问题,可对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钱还真是个大问题。   因为现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机制、体制我觉得还没有完全解决。为什么?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最近又要出台化解农村教育欠债问题的政策。但问题还是很突出,就是我前面已经提到的,在过去整个普九攻坚战过程中,大量的教育投入,投入到村小学了,你们看到所有的农村都有小学。我到阳高县,阳高县县委书记跟我讲,普九一期、二期投资九百万,每个村都建了学校,都很漂亮。现在村里的孩子都走了,又投资搞集中办学。如我去的那个乡,只有两个学校,一个小学,一个初中,过去修建的村小学基本上全部废弃了。我从这次调研报告里也看到,有一些村小学的房子现在养鸡养猪,有些村将校舍租给人家干别的,很多房屋干脆就废弃了,我前一段时间去看了一些农村小学,废弃的、关了门的、凄凉的很多。村小学的资产怎么办?现在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实际上教育资产都应该是教育的,这些资产怎么样把它盘活?怎么成为一下轮教育经费的来源?同时新建学校已经再没有财力了,特别是在贫困县,很多都是财力无法保障的,像我们去的阳高县,县财政可支配资金只有3千多万元,但是他的人头经费就要两个亿,完全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你让它再拿钱建学校,他根本拿不出来。这个县城里面的学校班容量全部是八九十个人。如果要根据四十五个人标准的话,差四五十个人。这样差不多还要再建一倍的学校。那么这一部分钱哪里来?所以建校经费还是一个大问题。   因此我们提出国家应建立教育标准,或者说叫国家教育基准。基准规定,所有的学校,班容量是多少,最大的班容量多大,学校都应该有哪些基本的设施?基本的图书室,实验室,运动场,你哪怕再小的学校都必须要具备这样的基本条件。在很多国家,比如说日本,它有国家出台的相应的法律来规定中小学十字标准,所有学校都是一样的。现在好的学校,一投几个亿,政府有钱,就多投,差的学校,基础很差。实际上我们觉得国家公立学校标准应该是统一的,不允许你有钱建得非常豪华。不是你重视教育就把学校建得非常豪华,因为你对这所学校重视了,就是对另外一所学校不公平,对不对?所以说,教育应该有国家标准的。公立学校今后应该建立国家标准,来让所有孩子接受基本上均等的教育,然后在均等的前提下来提高它的品质,这是政府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所以这个投入应该通过国家保障。现在要尽快对所有学校根据国家标准来进行新一轮的改造。国家先拿出钱,干这件事情。   最近这几年,我经常讲,国家这几年投入的经费也不少,去年是100多个亿,今年是500个亿,一下投入这么多钱,这些钱往哪里去?用到什么地方?我觉得要好好地斟酌,好好地讨论。我觉得应该一步一步的去落实它。重点应该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用在教师身上,要改进教师的品质,要培养培训教师,增加教师的数量,提高教师的质量。另一个就是尽量用在学校的硬件建设上,真正地先把中小学的硬件做好,现在我们出台好多政策,比如说每个职业中学的学生一年得到了1500元的补助。我当时认为这个钱可以暂时不花。城市里的学生、特富有的学生也得到这1500元钱。很多学生拿到这个钱,请全班同学一顿饭就吃掉了。因为他不缺钱,你硬要把这个钱给他,没有道理。这个钱如果花在农村校舍改造上多好呢?你就针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有的放矢,而不是撒胡椒面,每个人给点钱,我是不太赞成的。所以这个钱怎么用,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因农村经费的短缺,使其实际运转非常困难。农村教育经费是按人头拨付的,如兴县小学生年生均是150元左右,包括了办公经费、水电费、取暖费等。这150元,对于那些学校规模在10人左右的村小学来说,根本无法维持。20个也无法维持,3000块钱,开门七件事,学校里水费、电费、粉笔、纸张,你怎么去花,根本没法花。他们算过,至少需要40—50人以上的学校规模,这样的标准在山西农村才能勉强维持。所以农村教育经费问题从这些例子、现象上看,实际上还没有解决。第四,农村教师和管理者问题  这个问题我想多说点。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农村教育人才,农村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校长问题。用什么样的人来管理农村教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怎么样去构建我们农村教育的领导体制?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于我们的学者、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没有对之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管理农村教育的人必须要懂得教育。现在我们经常说,干部队伍要逐步专业化,管经济的人要懂经济,管教育的人要懂教育。现在事实上,教育局长,分管教育的乡(镇)长,分管教育的县(市)长,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些官员,他往往缺乏专业化的教育知识。当今,公务员的考试只考一般能力,它不强调专业化。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也没有或几乎没有关于教育的内容。江泽民同志做总书记时,曾经出版过领导干部读本,有《经济知识读本》、《经营知识读本》、《证券知识读本》等几十种,就是没有领导干部关于教育知识的读本。好像所有的人都懂教育,因为所有人都受过教育,都可以对教育说点看法,似乎都是教育专家,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教育它是一门科学,教育管理也是一门科学,它有它的规律性,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实际上中国教育走到今天,一直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境,和今天全民知识素质有很大关系。我们不懂什么是好的教育,我们不懂教育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走,领导干部也是如此。所以我觉得农村分管教育的干部的培训、训练是解决农村教育人才问题的一个关键之一。  在解决了干部问题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校长。实际上农村教育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学校的问题,校长是关键。一个有理想、有激情,想做事、能做事,热爱农村、情系农民的校长,是办好农村学校的最关键因素。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新教育之梦》,在这本书里,有一章就是讲理想的校长,我提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所以我们马校长他就是农村优秀校长的代表人物。这几天我们一直在看他的事迹,1962年当农村教师,这46年来,他没有想过逃离农村,他有多次提拔重用的机会、进城的机会,也经历过多次免职、检查、被怀疑、调查等不公正的待遇,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立足农村、服务农村这样一个决心和信心,他跟他的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业兴学、育人为本”的道路。这是非常不容易的。47年来,政府实际上只投资234万元,连一个学校正常的维修成本恐怕都不够。他硬是靠自己的理想和意志,靠自己的人格与魅力,带领学生和教师打拼出这样一个“锦绣江山”,我觉得是相当不容易的。  所以我觉得选好农村中小学的校长,是办好农村教育的关键。农村学校校长的选拔、任命应该有一套合理、科学的程序和机制,让那些事业心强、思路开阔、为人正派的教师走上校长的岗位,而不能仅仅靠政府部门的任命,选择七大姑八大姨有关系、有背景的人来当农村学校的校长,那只能毁了农村教育。   有了好校长,农村教师就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了。农村教师问题,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应该说最近几年来,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国家是在努力关注着,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说现在实行的免费师范生的政策,比如说农村特岗教师的计划,比如说大学生义务支教的一些办法,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的问题,但是我说对于面广、量大的广大农村来说,对于那些交通不便,地处偏僻区域的山区农村来说,农村教师队伍的问题,还是没有根本解决。一个方面,优秀农村教师队伍的流失还在延续,村走镇,镇走县,县走市,西部走东部,东部走北京。好多教师,不要说出类拔萃的,只要稍微好一点的,他就想换一个地方。教师留不住很大的问题在于学校和学校之间教师待遇上悬殊太大,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镇里和村里,都有差距。如果镇上老师的待遇跟村里面是一样的,甚至村里面教师的待遇比镇里面的还高,你看他还走不走。这个问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加以解决。  第二个问题,就是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节省教育经费,大量聘用代课教师。教育部公布2007年是46万代课教师,2008年是35万代课教师。实际上,据我个人观察远远大于这个数量,这次调研报告,也反映了这个问题。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允许公办教师请假,请假的老教师廉价地雇用代课教师,所以一些不合格的老师在支撑着这些地方的教学,或者说在我们很多农村地区还有大量的不合格老师。  第三个制约农村教师的问题是编制问题。农村教师的编制问题,是影响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部、财政部曾经下发过一个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意见,在这个意见里面,中小学教师的配置在城市、县镇和农村是不一样的,比如小学,生师比在城市是19:1,在县城和镇里是21:1,在农村是23:1,也就是在农村里面要比城市里面多4个学生;初中生师比城市是13.5:1,在县城里面是16:1,在农村里面是18:1,也要相差4.5个编制,这个比例是不合理的,需要修改。因为在农村尤其是在山区,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学校的规模比较小,这次调研报告也有反映,左云县就有很多学校只有一名老师,三、四名学生。你如果根据师生比来说,它是固定的,小学在农村里面是23:1,按照编制,这个学校它连0.5个教师都不到,对不对?这样的学校只能有0.5个教师。那么,这样的学校多了以后,它肯定要大量超编,超编了上面是不给钱的,所以农村教育教师的编制是一个大问题。那我觉得教育行政部门要赶快出台新政策,农村教育编制应适当放宽,特别是边远山区的教师编制。 农村教师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质量问题。现在农村里面绝大多数教师或者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过去民办教师转变而来,这些民办教师基本上或者说大部分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训练,一般是高中毕业生,甚至是初中毕业生。他毕业以后就代课,然后就转正了,他们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没有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的训练,甚至没有受过学科教学论的专门训练,这些教师的专业素养相对来说还是不够的。但是这些老师短期之内又是走不了的。实际上很多农村编制超编,就是这些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先代课后转正教师走不了。一方面农村需要大量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大量的优秀教师根本到不了农村,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矛盾,这个矛盾如何去解决?所以我们设想国家应该立项,实施一个农村教师的质量工程,这应该由国家来做。鼓励每一所城市学校对口支援一所乡村学校,我觉得这是能够做到的。想一想,这次汶川大地震,对灾区支持的力度非常大,像北京、上海、江苏都拿出100多个亿投到一个县、一个市里面去。如果我们用这种精神,去帮助农村学校的话,我想这些问题肯定都解决了。由国家或者对口的省市出资,帮助农村学校进行对口、挂职、定岗教学和训练。我提出的方案就是:对口城市每一所学校派一个老师到到对口的一个农村学校里去。  那天我在阳高县就提出来了,因为这个学校,就没有一个像城市里面教师一样有好的品质的、真正的对教育理解的教师。我当时看图书,都锁在图书室里面。农村学校对图书很珍惜,怕弄脏了、弄坏了就没有了。但是我说,图书关在图书柜里它就是废纸,它不和眼睛接触、不和心灵交流它就是废纸。图书你只有把它读坏了、读烂了才能派到用场。我就告诉老师,图书应该放到教室里面去,让孩子们晚自习去看,这些观念校长没有,老师也没有,这不能怪校长、老师。他不知道怎么样发挥书的作用,不知道到底哪些书是好书,是我们孩子真正需要的对心灵的成长最有价值的图书。我们送的36本儿童图书,是从一万本里面选出的最好的儿童读物,就像好吃的东西一样,儿童应该给他吃最好的精神食粮。但很多农村学校它没有这样的教育观念和理念。  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应该怎么去做?我提出,每一个学校,再小的农村小学也应该有一个这样的人,城市里面一年一年的换,他会带动这所学校。然后呢,每年农村小学再派一个到城市的学校里面去。我想如果这个政策出台以后,经过几年的努力,对提升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是一个最好的措施,这比你拿上一些钱假期里去培训三到五天作用要大的多。现在培训三到五天,这些当然需要,但不如真正的对口挂职有实效,所以我认为应该保证每一所农村学校应该有一个教学骨干。让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惠及农村学校和农村的孩子。应该出台鼓励城市优秀的教师或大学生去农村支教,确保农村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城市教师,如果这些政策出台以后,我想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五,农村幼儿教育的问题  这次调查报告里面涉及的不多,但我还是想说一下。因为前一段时间,大家可能也关注到,我在呼吁国家应该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资力度,为学前教育、为幼儿教育提供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公共服务产品。   因为国家出台了免费的义务教育政策之后,很多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地方政府淡化了对幼儿教育的管理,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把幼儿园卖掉或者是转制,政府逐步从学前教育退出的现象。我觉得这是很危险的。我不赞称有学前教育这样一个概念,因为我觉得学习是一个过程,实际上是进小学以前他就在学习了,你怎么说他是学前教育呢?我们不能说是从胎教开始,那么最起码是从胎儿离开母体开始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民间有一句话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实际上人的最重要成长时期是三、四岁以前,特别是在幼儿阶段。人的行为习惯、认知风格都和学前的包括幼儿时期有很大关系。但是现在农村教育一方面很多农村地区基本上是没有幼儿教育,很多孩子在进小学之前基本上是老人看着,或者是自己放羊玩。另外一个方面,它虽然有幼儿园,但费用很贵或者说需要缴费,幼儿园缴费基本上同小学差不多。我前几天去阳高看到,一年收费需缴一千块,如果用课本,你还得买课本。所以,幼儿园的问题在农村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第六,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问题  实际上我在前面也提到了,农村寄宿制的出台,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对农村贫困家庭来说,却是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山西兴县年人均收入是1400元,一个孩子一学期读书的费用在1000元左右,农村里面都是2个孩子、3个孩子,绝大多数家庭是无法承担的。所以,加强农村寄宿制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们建议教育部和建设部应该出台一个农村寄宿制建设标准。现在,绝大多数农村学校的住宿建设是不符合标准的,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孩子挤一个房间,最窄的大概基本上只能躺一个孩子,基本上是人靠人。有一个孩子感冒了,很快其他孩子传染上了,一个孩子如果得了肝炎,其他孩子就很快也得肝炎,他完全是不符合健康标准和要求的。如果发生传染病或事故,顷刻间就会毁于一旦。所以我觉得要出台建设标准。这应该由建设部、教育部共同制定。同时教育部要出台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编制办法,有些农村寄宿制学校没有法律约束。寄宿制学校都应有生活老师,现在没有生活老师,没有后勤人员的编制。其次,要加大困难家庭补助的力度。现在像这样农村孩子的伙食标准是很低的,所以这些农村孩子可能今后体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包括对困难的家庭要发放必要的交通补贴。二、关于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的几点意见   这几天,一方面看材料、看校史馆,一方面听马校长介绍,应该说心里面有很多感动。从古庙起家,从荒废的粮油加工厂发展起来的一个农村学校,现在已经是一个融新时代小学、初级中学、全国示范职业中学、成人培训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学校,并且拥有8个股份制企业,厂校面积达到80000平方米,固定资产2个亿。应该说它已经是一个大型的教育集团。那么,我觉得对于他们的创业的历程、创业的理念,应该有一个全面的总结和提升。  第二是这个学校未来发展的问题。我们看到马校长的一个改革方案,也在校史馆看到模型,很多改革内容实际上不是一个学校,我把它称之为新农村教育园区。他的设想是想要二千亩地,然后自愿搬迁煤矿采空区的500户农民、贫困农民,建一个集农业教育、科研为一体的以教育为龙头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型村镇。我把他称之为:在管理上,实际上他是把学校和政府的功能整合,在经营上是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所以他不是一个学校,他是一个村校合一、政教一体、学集合作的探索。这样的模式在中国我不能说没有,千元庄以前做过村校合一的探索,非常成功。实际上我们古代上就是政教一体的。中国古代学校,整个古代一直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政教一体化的,这样的模式有他很重要的优势,应该鼓励这样一种探索。这个富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的蓝图,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他探索。中国很大,靠一个方案去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现实的,中国就是要鼓励探索,人的智慧啊,一个人的智慧,或者说是一个政府的智慧,总不如老百姓的智慧要博大的多。人要集思才能广义,教育改革不光是至上而下,更多的是要吸取民间的智慧,要鼓励自下而上的探索,所以像马校长这样的探索,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你可以允许他去试一试嘛,大不了二千亩地嘛,大不了将五百户农民交给他,我相信他是不会不负责任的。所以,昨天我开玩笑和马校长说:“如果山西没有这么个地方,我可以到其他地给方你找一块,你愿意不愿意干?”我相信政府能够给他提供这么一个条件,这么一方土地,这么一份创业的土地,创业的空间。  我说中国太需要一大批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现在空想的、理想的很多,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太少。教育同样需要特区,我在苏州管教育的时候,曾经给教育部打过一个请示报告,我希望苏州成为一个中国教育特区,不要参加全国高考,我们就给各个大学推荐人物等等。后来这个计划也不太好批。实际上也应该允许去探索,所以这个学校的蓝图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一起来呼吁,来帮助马校长实现这样一个梦想,我觉得还是蛮鼓舞人的。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未来新农村的计划,就是一个村么。这样一个有500户的农户,实际是一个很大的村了。一般村的没有这么大的模式,相当于一个镇。500户农村可以组成一个镇了,可以让他去探索。他这个探索是一体化的,是把教育的、文化的、体育的、卫生的、科技的、政治的,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的内容都能够得到解决的一个很好的探索。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矿区学校安全管理的问题。这个学校尽管很漂亮,有那么美丽的树林,有那么美丽的校园。但是我们知道这个学校很危险,随时可能发生重大的地质灾害。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在采空区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不仅仅是左云学校的问题,这是整个矿区学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当务之急应该全面勘测学校地下采空区的状况,对学校特别是学生、教师的宿舍进行安全性评估,我们也建议山西省和大同市的有关部门,确实加强安全管理。第一要全面普查。对所有的学校特别是矿区学校要全面普查,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一方面要立即停止现有学校区域内甚至于周边的,比如方圆一公里的采煤挖矿,我们现在知道不允许学校周边500米内有网吧,网吧都不允许有,挖矿反倒允许有?网吧没有生命安全,你挖矿是有生命安全的。  我们回去要做一个参政议案的信息,尽快要向党中央反映,要立即停止向所有的向学校周边区域内采煤、挖矿,先让他停下来再说。否则,他打炮就有危险,你停下来,危险就减掉一部分,对不对?其次,要制定具有安全隐患矿区学校的搬迁计划。只要这个学校做了安全评估,你就要制定相应的搬迁计划。所以这样的学校要做详细的搬迁计划。鼓励像马校长这样的能人,像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这样的名校,率先搬迁,因为他有条件,他也不是没有钱,他也不要政府一分钱,他自己拿钱去搬迁,我觉得应该鼓励他。  探索以学校为中心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我觉得这是一个新模式。现在在农村里面还没有,就是以一个学校为中心带动新农村建设。实际上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也有很多浪费的东西,比如说农家书屋,农家书屋是新闻出版署管,国家每年花100多个亿投入农家书屋。我就建议这个农家书屋就建在农村小学不是很好嘛,你想让农民去看,还不如让农民的孩子先去看书,因为农民的孩子不看书,今后他成为农民还不看书。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你给他书,他就去读的,而有些人给他全部四壁放满书他也是不会去读。只有阅读成为需要,有精神饥饿感他才会去读,是不是?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包括我们的体育设施也是这样。现在体育设施、文化设施全部在学校外面,我建议把学校作为一个村的甚至几个村的文化、教育、体育、政治中心。过去就是这样的,现在投资由各个部门都管一笔钱,体育总局管一笔钱,新闻出版署管一笔钱,文化部管一笔钱,大家都去做大家的。没有整合力量。我觉得,通过马校长这样一个整合,以学校为中心,带动新农村建设,这是一个探索。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农村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这是个大问题,实际上我前面讲到了,农村教育领导体制的改革,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怎么样让懂教育的管教育,怎么样让那些能人、有理想、有激情的人、能做好事的人做校长。这次我们也看了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的改革方案,我觉得这个方案非常有意义,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探索。他是把学校作为一个董事会领导下的学校,董事会聘用校长、副校长,政事公开,校长自主治校,教师自主治教,学生自主治学,然后组织民主评议,这一条很厉害。60%的满意率达不到,就自动辞职。我觉得应该鼓励这样的探索。今后在我们学校的民主管理上,校长的产生要民主化。我觉得他不仅仅是董事会聘任,董事会聘任前要进行民意调查,民意调查达不到60%的首先不能上。你这个董事会想聘用谁聘用谁,那不行,你必须全体老师先名义投票,过了60%以上的人才是侯选人,这条就卡住了。这样对董事会也有限制,这种民主体制的探索,我觉得应该鼓励。这就能够保证让优秀的人来做校长,这样一种探索我也是赞成的。所以我们希望马校长在过去近半个世纪对农村教育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再做一些探索,再出一些新的成绩,再做一些新的贡献,我们也给予一些新的期待。        谢谢大家! 代序二: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几点意见 ——原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现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会长吕日周在农村教育调查暨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案例论证会上的讲话(二OO八年九月二十一日)     经过两天紧张的交流、研讨,我们这次会议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各位专家围绕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贡献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尤其是朱主席百忙之中拨冗莅会,刚才做了精彩的长篇发言,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非常感谢他,也非常感谢大家。借这个机会,我也谈几点关于农村教育和左云综合技术学校的意见。  我还在省政协工作时,就了解到农村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2007年8月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成立后,就和省政协办公厅协商决定联合搞一次深入细致的农村教育调查研究,并召开论证会,对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经我省张平副省长同意,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和我会共同组织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和教师,从2008年5月上旬到8月下旬,在山西省大同、长治、临汾、吕梁、晋城五市中的14个县、65个乡镇、240个村庄、240所学校,开展了农村教育状况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29份。材料虽然粗糙一些,但反映情况真实,不掩盖问题是一个特色。  我读完农村教育调研报告后所产生的第一点感受是:要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发现、研究和解决农村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农村教育的确取得了很大成绩,前6份材料在这方面反映得很充分。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这一改革开放的硕果更说明了这一点。只要坚持科学发展,农村教育就能大踏步向前发展。左云综合技术学校一是有一个像马文有这样的好校长和校领导一班人始终坚持了科学发展的理念;二是他们始终坚持了党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教学为实践服务的思想;三是始终坚持了改革创新的路线,解决农村教育旧体制带来的各种难题;四是始终坚持了走有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有益探索,以学校的兴旺稳固和发展村镇,使农村就地变城镇、农业就地变三产、农民就地变市民;五是始终坚持了通过加强党的建设,牢固树立了学校全体管理人员和教职工为农民服务的思想,千方百计解决农民子女入学的各种问题。正因为有这五个始终坚持,马文有同志们的伟大成就,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的道路,在全国树立了一面旗帜,我建议各级党政部门要继续认真总结和推广这一鲜活的经验。  但可惜,这样的一所学校,当地挖煤已经把下边挖空了。所以,我建议,在农村学校的一公里以内,不能挖煤和开矿。凡是以前挖煤挖空的学校当地政府和有关企业进行补偿和重新规划新的校址。  第二点感受是不能以过去改革开放30年农村教育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去掩盖目前存在的严重问题,对农村教育要认真调查后大胆揭露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不能一笔带过而要细说端详。这是我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这种旨在揭露和解决问题的调查,国家专门召开一次调研汇报会。   第三点感受是要合理保持教学点。从许茂睿《救救我们的孩子》,赵迅《严峻的现实,堪忧的未来》等24篇调查报告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冲击,已经使一大批不应该破产的农村学校濒临破产了,而学校濒临破产,又导致本应保留下来的农村很难保留下来。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决不能走英美的道路,那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就必须是一部分村庄和学校撤并;另一部分村庄暂时不撤并但要保留教学点,决不能农民还在但学校撤消!这是对农民的极大不负责任。而有一大部分村庄要经过工作走“就地变市民、变城镇和变工商业”的道路,这类村庄仍要努力办好农村学校。我认为,中国应当保留一大批“小中学”、“小小学”。在几十年内,中国也消灭不了有1~2个教师、3~5个学生的小小学。  第四点感受是从农村父母带孩子进镇、进县、进市和进省求学的趋势看,党政干部显然不如农民重视农村教育;教育的成本显然不如农民高;农村学校的师资显然不如城市师资强;农村教育的投资显然不如城市的投资多。解决这四个显然,必须在政策上实行执政能力考察倾斜;教师分配政策倾斜;投资政策倾斜和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倾斜。  刚才宣读的专家综合意见书我认为非常好,很有建设性,我们还要进一步归纳和整理,向山西省政协和山西省政府提出意见、建议。我看专家意见里面,对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非常关注,对马校长的事业非常肯定。意见书里大家都提到了“三给”的建议:给马校长以荣誉,给这个学校以体制,给这个学校的搬迁以土地。这三条我觉得很重要。大家的另外一条建议是搞一个农村教育改革试验区。我很赞同,会后我们就建议省里把马文有校长这里列为改革试点,大胆试,闯出一条农村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  我相信,大家的辛勤劳动一定会得到组织上、人民和历史的认可。农村教育问题一定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得到更好的解决。  谢谢大家!上篇 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1.1报告一:           交城县农村义务教育快速发展 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顾问  毕怀恕  一、基本情况  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缘,距省城太原仅50公里,属太原经济圈。大运、夏汾高速交汇于此,正在兴建的太中银铁路和307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县辖6镇4乡148个行政村,总人口21.8万人,总面积1822.11平方公里。全县共有学校98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1所,初中26所,小学68所,共有在校生39753名,专任教师3159名,有幼儿园53所,在园幼儿6751名。  近年来,交城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扬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交城县的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教育工作,县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新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将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作为“两基”工作新的抓手,并于2007年11月、2008年4月先后通过省政府专家评审组“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初验和复验,义务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现在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8.9%,巩固率99.1%,完成率98.8%,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巩固率为100%。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全部按规定在流入地入学。由于工作成绩显著,县教育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吕梁市政府教育工作第一,全市教育局工作第一,全省行风评议第一等光荣称号。可以说,交城县的教育已打出了品牌,成为本县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验                                              (一)建立和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确保实现“三个增长” 在近几年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交城县建立并完善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县委、县政府将教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对县、乡、村三级各自负担的义务教育责任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每年年初,县委、政府都将教育工作会议安排为全年第一个大型会议,对当年的教育工作进行细致的安排部署,充分显示了县委、县政府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保证教育经费持续增长经费落实是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根本保证。几年来,交城县历届政府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紧不能紧学校,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始终把义务教育作为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到了教育经费优先拨付,“三个增长”全面落实。2006年、2007年,全县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完成14729万元、2449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6%、66.277%;财政对教育拨款为8862万元、1473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41%、66.306%,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生均教育事业费中财政拨款分别达到2610元、3273元,生均公用经费中财政拨款分别达到199.7元、321.66元。  2、措施有力,操作规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进行根据上级要求,从2007年春季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即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免除了学生杂费,免除了贫困生教科书费,对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并不断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了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了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有效地保障了学校正常运转。 (二)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不断加强学校建设  1、合理调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优化教育资源,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交城县山区学校分布多、条件差、效益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从2004年起,交城县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本着“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优化布局,提高效益”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进行了中小学布局调整。  2004年,主要进行了山区学校布局调整。新建了庞泉沟寄宿制学校、东坡底寄宿制学校、会立寄宿制初中、小学、中庄寄宿制小学等五所寄宿制学校。共撤并2所初中、116所小学。特别是庞泉沟、东坡底两个山区乡镇实现了一乡(镇)办一校的目标,五年规划一步到位。  2005年、2006年、2007年,进一步撤并弱校,扶持强校,推动布局调整不断深入。   教育工作布局调整四年迈了四大步,使全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学校总数由调整前的244所调整为98所。“集中办学,规模办学,办特色学校,办品牌学校”的路子正在全县越走越宽,基本实现了教育资源集约化和效益最大化。同时,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得力,在布局调整过程中无一例学生辍学现象,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受到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山区学校,由于取消了复式教学,让山区的孩子享受到了单班教学的优势,维护了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标准化学校  一是危房改造硕果累累。近几年,全县在加强政府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再掀兴教办学热潮,逐步形成了“上级补一点,政府拨一点,群众集一点,学校挤一点”的投入机制,大力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共投资5271.71万元,新增建筑面积65267平方米,彻底消除了D级危房,基本上做到了村村都有教学楼,办学条件大大改善。  二是校园美化成效显著。交城县政府、县教育局不断加大标准化、规范化学校创建力度,整顿和净化校园及周边秩序,创建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实现校园绿化、美化、香化、硬化、净化,充分发挥学校环境育人的功能。各学校在绿化过程中动作大、规模大、力度大,极大地改善了校园环境。仅2007年就投资66.81万元美化校园环境,初步达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实、冬有绿”的目标。如今,随意走进县里任何一所学校,都会被整洁的环境,标准化的校舍,浓郁的文化氛围所吸引,每所学校都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三是教学设施设备基本配套。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县近几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几年来,县里采取“政府补贴一点,教育局奖补一点,办学单位资助一点,学校自筹一点,社会力量捐助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仪器装备条件大大改观。共筹措3031.82万元用于教学设施设备配套。与此同时,2006年,全面启动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交城县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实施,对原有方案进行变更,实现了“所有高中、初中及县直小学高段班班进多媒体,农村小学以校至少配置一套多媒体”的目标。累计投资1870万余元建成了全县教育网络资源中心和校园网。城域网和校园网的开通,成为交城县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为全县教育发展搭建了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大提高了全县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三)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县教育局全面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行为。  1、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等多项规定,使规范办学行为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家庭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严格规范征订使用教辅用书和有关资料;严格转学、借读审批手续;严禁设置快慢班、重点班;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标准。  2、持续加强学籍管理。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学生电子学籍档案,为全县学生统一照相、编号、备档,逐步形成了县——乡——校的层层管理体系,为全县教学管理提供了真实的数据,使管理和决策有据可依。  3、有效控制学生流失。近年来,交城县把控制学生流失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并把控制学生流失作为年终对各乡(镇)村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采取“献爱心”、“一帮一”等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留在学校,帮助困难家庭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育内部活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多年来,交城县以教育系统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培训骨干教师为重点,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主线,以推进教师专业化、教育管理干部职业化为发展目标,不断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使全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  1、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校长在教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教学提高的核心。因此,几年来,他们努力锻造出了一支有先进办学理念、独特办学风格和治校方略,得到社会好评的校长队伍和校级领导队伍。  ①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管理的实施意见》,从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实现了对校长队伍的规范化管理。   ②加强对校长队伍的业务培训。一方面坚持和完善校长培训制度,有计划地组织校长、校级领导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另一方面,采取专题培训、岗位培训、以会代训、自学等方式提高校长业务知识;第三,全面实行校长聘任制,实行持证上岗。目前,全县校长持证上岗率达100%;第四,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具有活力的用人机制。真正把素质高、思想好,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充实进学校领导班子,以强化校长队伍力量。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几年来,交城县一直着力建设一支以高尚师德引领人,以精湛业务教育人的教师队伍。  ①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实施意见》,完善了教师评估考核体系,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②大力加强师德建设。继续在广大教师队伍中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爱岗敬业,严教勤学,无私奉献”的交城教育精神。同时,通过组织普法考试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要求教师自觉约束教学行为,增强自律力,做到依法执教。  ③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学历提升培训、继续教育培训、请专家做讲座培训、示范校辐射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跟踪培训、结对培训等培训方式,使90%以上的教师受益匪浅,大大拓展了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了教师素质,为全县教育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有力促进了教育水平稳步提高。 (五)实施德育工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几年来,交城县政府紧紧围绕这一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实现了德育管理的系统化、德育内容的具体化、德育方法的实效化。  1、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通过升旗仪式、校会、班会、重大节日纪念活动、“中华魂”读书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  2、号召学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同时,每所学校都为学生设置了成长记录袋,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   3、各校重新聘任了法制副校长,加强了法制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法制观念,逐步走上了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法治化轨道,开创了县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同时,与县关工委密切配合,聘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等“五老”担任少先队志愿辅导员,充分发挥他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有了显著提高。几年来,共有43所学校被评为“市级文明学校”,14所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2所学校被评为“省级德育示范校”,成为交城县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六)认真组织实施,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几年来,县政府积极应对新形势对教育的新挑战,坚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树立科学、全面的人才观和质量观,高质量地抓好课程改革。优化教学全过程,使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营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合理控制教学进度,分解教学难度,减缓学科坡度,拓宽知识广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学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断优化教法、学法,构建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已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  2、强化教导处的课改职能作用。一是要求教导处在课改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安排教学时开足、开全课程,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发展,带动和引领教师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二是成立了教导处教学顾问组,深入探索课改新思路,全面总结课改经验,保证课改取得实效;三是每年都召开教导处工作现场会,交流课改经验,拓展工作思路,提升教学质量。  3、加大科研力度,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实行教研工作“三三制”,即三分之一时间蹲点,三分之一时间跑面,三分之一时间搞研究工作。成立了“县—乡—校”三级教研网络。通过调查研究法,听课评课法、互动交流法等研究方法,发挥了县教研室专职教研员的核心作用,学科带头人的骨干辐射作用,学校教师的立体研究作用,实现了教学与研究的统一。通过活动,交城县教师的科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几年来,共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36篇,有效地指导了全县教育的课程改革实践。  (七)加强校本研训,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  大力加强校本研训工作,对于全面落实课改目标,实施新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创建学习化学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几年来,交城县不断加大校本研训力度,学习化学校建设成效显著。   进一步完善校本研训制度,加大校本研训工作的责任制考核力度。在探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着力解决教师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做法:一是切实加强校本研训的组织和领导;二是切实建立规范的活动体系;三是切实发挥教师在校本研训中的主体作用;四是切实发挥互动教研的作用;五是切实提高专题研究;六是切实加强校本研训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做到了实施有方案,研究有计划,活动有记录,管理规范化。在创建学习化学校过程中,县政府引导教师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要求教师善于钻研、善于总结;要求学生善于动脑,善于创新。通过不断的努力,全县学习化学校创建工作已初见成效,教师、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潜移默化的行为习惯。  (八)强化督导评估,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2006年开始,全县深入开展了“学校管理年”活动。为保证活动取得实效,制定出台了《交城县中小学校管理考评细则》,对学校进行了量化考核。考核内容涵盖了办学方向、领导班子、教师管理和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行政常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等多方面的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比奖励的依据。在检查评估中,他们做到了“五个结合”,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专项评估与综合评估相结合,领导评估与师生评估相结合,学校评估与社会评估相结合。通过五个结合,使评估做到了客观、公平、公正,达到了学校满意、师生满意、社会满意的目的。2007年,又制定了新的《考评细则》,区分了城区、平川农村、山区学校差别,进行分层考核,力求设计明确,富有条理。在考核内容上,可量化数据多于描述性语言,使考核工作更准确,更公平。  由于新的督导评估机制的引导和制约,学校已不单纯限于文化成绩的竞争,而是扩展到学校管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办学条件等全面的良性循环的竞争。通过出台《考评细则》,全面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提高了教育产出效益。三、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普九”欠债问题 尽管县政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但还是不能满足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加上县属插花贫困县,可用财力相对有限,在“普九”过程中出现了欠债现象,难以化解,成了学校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希望上级能在政策和资金上对本县进行扶持。  (二)寄宿制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发展寄宿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尤其是山区。但是由于山区学校生源相对较少,而义务教育经费是按学生人数拨付,直接造成了山区寄宿制学校办学经费极度紧张,勉强能够维持学校的基本运转。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尽管本县一直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客观限制,山区学校和平川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上还是有一定差距。四、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加大薄弱学校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师资上倾斜。 (一)进一步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根据农村1500-2500人口设一所小学,初中15000-20000人口设一所学校的设置标准,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科学调整布局。根据布局调整规划,对规模小、生源少、效益低的农村学校要继续撤并。在布局调整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两区开发”、校舍维修机制改革、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大大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步伐。要通过布局调整,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二)确立城乡校际帮扶关系城区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校要与农村薄弱学校结成长期帮扶对子,进行教学、教师、资源交流合作,实现互动教学,城乡共同进步。  (三)完善教师支教制度要坚决贯彻执行《关于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实行城区学校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支教,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实现城乡教师间的合理良性流动,不断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  (四)推进远程教育工程,搭建教育均衡发展平台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城域网开通后,全县所有中小学要全部普及远程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缩小校际之间教育教学条件的差距,让农村学生都能通过网络技术来接受相对同质的高水平教育。加强对农村在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教育能力。  (五)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差距 要对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资金、政策倾斜,保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标准的校舍、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和成套仪器,不断缩小办学条件的差距。  (六)实行政策倾斜,发展壮大农村学校在教师分配、职称评定、评模评优等方面对农村学校倾斜,制定优惠政策,稳定和壮大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继续加大中考招生中对山区及农村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不断扩大政策覆盖面,制定更多优惠政策,帮助薄弱学校稳定生源,促使山区学生就近入学。  (七)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课程,严格执行国家课时计划,高度重视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实践课程的开设。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回顾几年来的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交城县确实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恳请各级、各界政府能够高度重视,继续推进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农村义务教育搞得更好!  1.2报告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吕梁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交城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缘,属太原经济圈。全县辖6镇4乡148个行政村,总人口21.8万人,总面积1822.11平方公里。全县共有学校98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1所,初中26所,小学68所,共有在校生39753名,专任教师3159名,有幼儿园53所,在园幼儿6751名。   近年来,交城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扬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主题,充分认识到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促进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将建设“全市领先、全省一流、人民满意、高效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的教育”作为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在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8.9%、巩固率达99.1%、完成率达98.9%;中高考成绩在全市持续领先,并于2007年11月、2008年4月先后通过省政府专家评审组“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初验和复验,义务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于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荣获吕梁市政府工作第一、全市教育局工作第一、全省行风评议第一等光荣称号,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近年来,交城县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思想,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当作教育发展的主体和核心,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改、扩、建并举,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全县的办学条件,夯实了教育发展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  1、校舍建设硕果累累  近几年,交城县把校舍建设、学校改造作为造福人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县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搞建设,千方百计抓投入,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积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采取加强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再掀兴教办学热潮,逐步形成了“上级补一点、政府拨一点、群众集一点、学校挤一点”的投入机制,大力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共投资5271.71万元,新增建筑面积65267平方米,彻底消除了D级危房,基本上做到了村村有教学楼,办学条件大大改善。  2、校园美化成效显著   在加强校舍建设的同时,全县不断加大标准化、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力度,整顿和净化校园周边秩序,创建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实现校园绿化、美化、香化、硬化、净化,充分发挥学校环境育人的功能。各学校在绿化过程中动作大、规模大、力度大,极大地改善了校园环境。仅2007年就投资66.81万元用于美化校园环境,初步达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实、冬有绿”的目标。如今,随意走进全县一所学校,都会被整洁的环境,标准化的校舍,浓郁的文化氛围所吸引,每所学校都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二、实施教育网络建设,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为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全县教育发展添注强大动力。交城县把教育网络建设作为发展教育的突破口,明确提出了加强全县教育网络建设的工作思路,并投入巨资迅速付诸实施,在全市率先实施了教育网络建设工程。  2005年,为探寻发展模式,根据交城县情和教育发展实际,在全县中小学校中分别挑选了一所省示范校、一所城区学校和一所农村学校为重点,配置多媒体70余套,实验获得较大成功。为将这一改革之花开遍交城所有学校,让全县师生共享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全县以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契机,06初迅速制定并实施了《交城县农村远程教育建设工程实施规划》,将教育网络建设工程在全县铺开。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资2370万元,建成了全县教育网络资源中心、校园网,并为各校配置了网络终端设施。全县中小学拥有多媒体设备337套,15所小学拥有卫星地面接收装置,68所学校实现了校校通。交城教育网络建设工程的实施,规划早、动手早,且达到了预期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以及“所有高中、初中及县直小学高段班班进多媒体,农村小学以校至少配置一套多媒体”的建设目标。这一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为全县教育发展搭建了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了优质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增强了交城教育发展的新动力。对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现代教育应用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三、狠抓教育装备建设,提高教育装备水平  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县近几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几年来,全县采取“政府补贴一点,教育局奖补一点,办学单位资助一点,学校自筹一点,社会力量捐助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狠抓教育装备建设,仪器装备条件大大改观。2004年,全县投资131.75万元用于购置实验设备、信息技术装备(其中计算机138台、多媒体教室12个)、图书、卫生及音体美设备等。   2005年,全县投资230万余元装备71个多媒体教室,配置三个电子备课室,新增计算机设备150余套,购置初中物理、化学和小学自然教学仪器26649件。  2006年,共投资152.15万元购置图书52500册,仪器310套(件),文体器材209套(件),仪器柜及实验台480个。  2007年是全县确定的“大办教育,办大教育年”,投资647.92万元购置图书214814册,教学仪器52090件(套),初中理化实验设备23套,音、体、美、劳技、卫生器材7328件(套)。今年以来,继续加大了教育装备建设投入力度,投资630.54万元,购置电脑1200台,各种实验室设备及音体美器材58748件(套),进一步充实了硬件设施,并于4月上旬顺利通过了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复查验收。  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全县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逐步完善了各种设施、设备的配套。使实验教学开出率达96.8%,大大提高了全县的教育教学教学水平。由于工作出色,今年5月上旬承办了“吕梁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现场会”,充分展示了近年来的教育装备建设成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县市同行的高度肯定。四、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优化教育资源,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全县山区农村学校分布多、条件差、效益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从2004年起,交城县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本着“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优化布局,提高效益”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进行了中小学布局调整。  2004年,全县主要进行了山区学校布局调整。新建了庞泉沟寄宿制学校、东坡底寄宿制学校、会立寄宿制初中、小学、中庄寄宿制小学等五所寄宿制学校。共撤并了2所初中、116所小学。特别是庞泉沟、东坡底两个山区乡镇实现了一乡(镇)办一校的目标,五年规划一步到位。  2005年,按照“巩固山区,调整平川,重点城区”的工作思路,主要对城区学校进行了调整。共撤并1所初中、2所小学。2006年、2007年,进一步撤并弱校,扶持强校,推动布局调整不断深入。   全县的布局调整四年迈了四大步,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学校总数由调整前的244所调整为98所。“集中办学,规模办学,办特色学校,办品牌学校”的路子正在全县越走越宽,基本实现了教育资源集约化和效益最大化。同时,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得力,在布局调整过程中无一例学生辍学现象,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受到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山区学校,由于取消了复式教学,让山区的孩子享受到了单班教学的优势,维护了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多年来,交城县以教育系统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培训骨干教师为重点,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主线,以推进教师专业化、教育管理干部职业化为发展目标,不断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通过“学校顾问组工程”、“青蓝工程”、“百名校长、千名教师”大培训工程、“学校岗位培训学习活动”等培训举措,以及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使全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  1、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校长在教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教学提高的核心。因此,几年来,全县努力锻造出了一支具有先进办学理念、独特办学风格和治校方略,得到社会好评的校长队伍和校级领导队伍。  ①县教育局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管理的实施意见》,从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实现了对校长队伍的规范化管理。  ②加强对校长队伍的业务培训。一方面坚持和完善校长培训制度,有计划地组织校长、校级领导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另一方面,采取专题培训、岗位培训、以会代训、自学充电等方式提高校长业务知识;第三,全面实行校长聘任制,实行持证上岗。目前,全县校长持证上岗率达100%;第四,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具有活力的用人机制。真正把素质高、思想好,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充实进学校领导班子,以强化校长队伍力量。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几年来,全县一直致力于建设一支以高尚师德引领人,以精湛业务教育人的教师队伍。  ①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实施意见》,完善了教师评估考核体系,实现了教师师德规范化管理。   ②大力加强师德建设。继续在广大教师队伍中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爱岗敬业、严教勤学、无私奉献”的交城教育精神。同时,通过组织普法考试、法律讲座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严格要求教师资决约束教学行为,增强自律力,做到依法执教。  ③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学历提升培训、继续教育培训、请专家作讲座培训、示范校辐射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跟踪培训、结对培训等培训方式,使广大教师受益匪浅,大大拓展了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了教师素质,为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水平的稳步提高。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创办人民满意教育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交城县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不断强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的战略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纳入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把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上来,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逐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1、实行经费倾斜,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交城县拥有92.8%的山区面积,农村教育的发展在全县教育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用于教育发展和建设的资金有限,但全县始终坚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统筹教育经费管理,实行教育经费倾斜,在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做到了“多、保、先”三字要求,即在财政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多地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时候,确保对农村教育的应有投入;在安排机动财力和预算外财力的时候,优先考虑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  2、建立支教机制,盘活优质教育资源   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学校、薄弱学校的师资问题,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改变这一现状,全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在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以实施支教工程为载体,通过分期分批的不间断组织支教工作来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制定出台了《关于城镇教师支援农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城镇教师在工作中是否有参与支援农村教育的经历作为职称评定、评模奖励、特级教师等评选的重要指标之一。凡积极参加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考核合格的同志,其支教考核档案作为今后评模、晋级等的主要依据,逐步加大教师和校长的交流任教任职力度,确保了支教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效益化。两年来,共组织县城中小学教师55人到农村、山区支教,盘活了全县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地发挥了城镇学校、强校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支援了农村、山区学校教育。  3、实行政策倾斜,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对搞好农村教育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至关重要。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县教育局采取多项措施予以农村教师政策上的倾斜,从而确保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整体水平。主要措施有:一是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积极进行农村教师编制补充。坚持实行新聘教师定期服务制,规定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必须全部到农村学校任教,并且在山区或农村一所学校服务满5年以上才能进行调动;二是在职称评定方面,实行结构比例评定制,给予农村教师职称评定倾斜政策,对申报中、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在一定条件下予以适当照顾;三是充分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评模选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使他们扎根农村、安心从教,真正为农村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近年来的教育工作实践表明,交城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是当前摆在教育界的一大课题,在这一课题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今后,全县将不断虚心学习兄弟县市和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做法,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3报告三:              打好三大战役促进全县教育教学又好又快发展长治市沁源县教育局    沁源县地处太岳山东麓,长治市西北部,国土面积2554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是一个资源大县、生态大县、文化大县。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教育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大打基础设施改善、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大攻坚战”,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又好又快发展。一、加大投入,打好打赢基础设施改善攻坚战  基础设施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载体,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们针对全县学校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设备陈旧的实际问题,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思路,加大投入,累计投入五亿多元,大力实施“六大工程”:一是危房改造工程。我们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方位排查,大力度实施,高标准建设,在短短二年时间内,维修危房学校100所,新建危房学校50所,维修面积50000多平方米,新建面积34000多平方米,全县80%以上学校校舍得到维修改造,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二是“校校暖”工程。投入2000多万元,为全县所有寄宿制学校全部安装了暖气,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校校暖”目标,不仅消除了冬季生煤火取暖的隐患,而且改善了学校的寄宿条件。三是标准化操场建设工程。新建、扩建标准化操场14个,面积达44000m2,全县90%的学校有了标准操场,超额完成了省、市规定的任务,切实解决了部分学校活动场地不完善的问题。四是学校新建工程。累计投资一亿多元,新建学校30多所。08年,又预计投资近亿元在县城新建一所20轨制的中学,目前已经开工,预计09年8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五是信息技术工程。投资600万元,为全县所有学校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投资500多万元,为全县学校配备图书、仪器,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六是民生教育工程。从06年开始,每年县政府为全县学生购买平安保险,在全省属首例;近两年共筹资585万元,解决了384名贫困大学生和150名贫困高中生上学难的问题;08年春季,县政府投资500多万元,实现了义务教育“零收费”和高中教育免费,创全省首例、全市第一。  通过以上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使全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全县没有一位学生上不起学,没有一所学校有危房,各所学校的教室窗明几净,校舍干净舒适,教学设备齐全,文化氛围浓厚。二、创新举措,打好打赢教育资源整合攻坚战  在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沁源县根据全县的经济实力和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统筹安排,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实施了三步走。第一步:个别撤并。 积极动员家长,鼓励村干部,对全县7人以下的学校进行撤并,并妥善安置撤并学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第二步:部分试点。总结经验,大胆探索,在全县个别乡镇进行了资源整合,20人以下的学校全部撤并,收到了预期效果。第三步:全面推开。08年春季,在全县全面推开资源整合的工作,撤并20人以下的学校81所,由过去的400多所学校减少到130多所,新增寄宿制学校38所。通过资源整合,切实优化了资源,提高了质量,缩小了城乡差距。三、强化管理,打好打赢教育教学质量攻坚战。  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归宿,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我们打造三支队伍,创新三大理念,建立三项机制,全力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  打造三支队伍,即打造局机关队伍。积极创建环境好、作风好、服务好、精神好、效益好的“五好”型机关,大力倡导“感情化工作,人性化相处”,全局干部职工心都往一块想,力都往一块使,弹的是一个调,奏的一个音,吹的是一个曲;打造校长队伍。加强培训、外出深造,实行校长聘任制、考评制、监督制,形成了“能者上、贫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打造教师队伍。实施“名师战略”,对青年教师抓培训,对骨干教师抓管理,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作用。同时要健全教师考核、培训、激励、流动等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创新三项理念,即创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强化人格的完善,倡导自主开放的管理文化,积极推行养成教育;创新教育理念。大力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强化教研兴校、教研强校的意识,抓课改,抓教研,抓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新质量理念。完善了教学质量评估方案,把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创新能力、运动健康、审美表现全部列入学生的考评范围。  建立三项机制,即对口支教机制。到农村支教经历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的必要条件,这一举措在全市得到了广泛推广;引进人才机制。在全省高薪聘请经验丰富、教学成果突出的名师,每年参加招聘会聘用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教学研究机制。在全县组建了一支一流的教研队伍,创建了一批课改示范校和校本教研基地学校,对最新的教育成果在全县进行推广。小学的四率达到了100%,初中巩固率、入学率达到了99%,高中入学率达到了70%。 近几年,沁源县所做的这些工作,和社会发展的形势相适应,和教育发展的要求相符合,满足了全县人民的迫切需求。但与省、市的要求还相差一定距离,今后将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以科学的理念指导教育,以优良的队伍提升教育,以创新的管理保证教育,促使全县教育工作再获新业绩,再上新台阶!                             1.4报告四: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长治市襄垣县教育局   襄垣县共辖11个乡镇,323个行政村,1134个自然村,总人口25万,其中农业人口18万;总面积1158平方公里,耕地59.3万亩;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为87.4亿元,财政总收入14.9亿元;农村人均收入为5062元,城市人均收入为10616元。  全县现有学校157所(含潞矿3所),教学点85个。其中,高中3所,初中14所,九年一贯制6所,完小35所,初小99所。现有在校中小学生36617人,其中,高中在校生4741人,初中在校生11277人,小学在校生20599人;中小学在岗教师2362人。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契机,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建立健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体概括为:保障机制建立确保“三个到位”,经费投入确保“一高、一足额、两率先、三增长”。一、保障机制建立确保“三个到位”(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确保宣传发,,,,动到位。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为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启动,我县坚持“早部署、落实好, ”的原则,将新机制列入了全县重点实施工程,党政领导亲自推动和落实,先后召开了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或专门会议对改革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副县长任组长,教育、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义务教育经费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县、镇两级财政、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协同工作的良好局面。同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编拟口号和“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入、持久地宣传报道,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保障机制建立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二)完善财务管理体制,确保资金管理到位。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业务性强,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重头戏”,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为了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发挥教育投入的最大效益,我们按照公共财政、效益财政的理财思路及有关要求,全面落实教育经费“校财局管”运行模式,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概括为:“两取消,、三不变、四统一”。“两取消”即取消单位银行帐户,取消单位会计岗位;“三不变”即预算管理体制不变,单位资金使用权不变,单位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四统一”即统一办理会计核算,统一管理会计档案,统一财政票据,统一事中监督、办理财务公开。各核算单位依法收取的预算外资金,按照“票款分离”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全部纳入核算中心管理,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三)加强财务监督工作,确保资金使用到位。我们坚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三不”原则。即:不准减少本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应承担的经费投入;不准挪用学校公用经费发放教师津贴;不准乱收费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在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时做到了公开透明,要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与投入情况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县监察、财政、教育、物价、审计等有关部门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的安排、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聘任和考核、农村贫困学生的界定以及中小学的收费情况等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了监督举报制度,设立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切实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监督检查,保证了每项开支有保障、有效益、有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二、经费投入确保“一高、一足额、两率先、三增长”。 经费投入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重要保证,我们坚持高规格建立,高标准实施,大力度投入,在确保各项配套经费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率先在全市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教材费和作业本费,确保了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平稳顺利建立。一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高。2007年,在原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不变的基础上,县城初中经费达到615元,县城小学达到504元,农村初中达到413元,农村小学达到298元,均超过了省定标准。一足额:足额拨付了配套经费。2007年,省市要求配套的经费有五项,分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项配套经费共752.59万元、标准化学校建设配套经费22万元、取暖工程配套经费16.97万元、农村远程教育配套经费88万元,职业中学国家助学金33.03万元,合计912.59万元,各项经费全部按期拨付到各学校。两率先:一是率先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材费。从2007年春季起,我县率先免除了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教材费和作业本费。春秋两季共免教科书费240万元;免作业本费13.3万元。二是率先把代课教师工资和班主任津贴列入了县财政预算。2007年,代课教师工资由原来的250元提高到了500元;班主任津贴由原来的每月小学5元、中学7元,提高到每月100元。三增长: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全县教育经费收归县统筹管理后,我们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规范教育经费管理,使我县教育经费逐年实现了“三个增长”。2006年县财政经常性收入为19972万元,比上年增加730万元,增长10.4%;财政对教育事业拨款14647万元,比上年增加7631万元,增长108%。在校学生均教育经费:中学均2900元,比上年增加35元,增长1.2%;小学均2500元,比上年增加126元,增长5.3%。生均预算内教育公用经费:中学生均266元,比上年增加76元;小学生均224元,比上年增加65元。近年来,我们在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使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是,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还有不少差距,发展的任务仍相当繁重。今后,我们将积极落实有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坚持“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完善贫困生救助制度,用好用足有关教育政策,加强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的征管用,努力推进县域教育持续均衡快速发展。    1.5报告五:    整合资源:推动山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条坦途左权县政协主席 韩卫平   左权县是一个农业县份,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全县大多数适龄儿童生活在农村。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左权县农村教育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中小学生源锐减,小学单师校增多。近年来,一方面由于实行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更多的人们向城镇转移,直接导致农村中小学的生源锐减。据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全县共有学校401所,其中小学379所,而小学单师校就达159所,占全县总校数的40%。而且农村小学的人数还在呈逐年减少趋势。不少农村处于1所学校、1名教师、5个年级、不足10名学生的低水平办学阶段。二是“留守生”问题严重。由于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生”和隔代抚养的“代理家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学生包括学习成绩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三是教学设施差,教学条件和水平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由于经费不足,摊子又大,全县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教育教学设备陈旧落后、物力资源相对匮乏的境况。县城里的学校已经基本普及电教化,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仍然是一名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堂课。先进的教育手段、教学设施、教学器材、教学条件无从谈起。即使有些学校有一些教学仪器等,也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和教师本身能力等问题,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四是教师稳不住。由于生活条件差,年轻骨干教师大量流失,新鲜血液无法补充。每到假期,好多乡村教师都想方设法想调回县城。一、创办寄宿制学校,让农村娃能够和城里娃一样享受良好教育针对上述问题,左权县在撤乡并镇、移民并村的实践中,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循序渐进的原则,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陆续将一些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小学校有计划地撤销或合并,对全县城乡教育资源进行了大力度整合。到2006年秋季,全县先后撤并中小学校277所,使学校总数减少了69%。 为保证被撤并学校的山里娃有书读、有好学校上,2001年在县城创办了全省首家面向山区农村、专门招收被撤并学校学生就学的寄宿制小学——西关寄宿制小学。学校占地面积6300m2,总建筑面积3397m2,拥有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少年活动室等,配备了强硬的师资力量,每50名学生配备1名保育教师,负责住校生的衣、食、住、行、洗,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为了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对寄宿的贫困生免收杂费和住宿费,并由县财政拨出专款,给撤校学生每人每月补助生活费10元,对困难学生每生每年补助400元,特困学生每生每年补助600元。所有住校生的生活费用可自带粮菜抵顶,不用交纳现金,大大减轻了贫困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开展“一助一”爱心助学行动,每人资助一名山里娃。在全县范围内首屈一指的师资条件和生活环境,使该所寄宿制小学成为山里娃享受城市教育的乐园。  西关寄宿制小学一经创办,当年就有200多名山里娃入住学校就读。但还有更多的山里孩子及其家长要求入学的愿望没能得到满足。县委、县政府积极与西关村委协调,将位于学校西边的村委办公楼腾了出来,转让给寄宿制学校。2002年,又依托县城南街小学创办了南街寄宿制小学,为解决更多孩子的住宿问题,毗邻南街小学的辽阳镇政府搬迁出去,为寄宿制小学让位。两所寄宿制小学共有800多名山里小学生圆了到县城上学的梦。与此同时,在左权二中、三中寄宿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又把与左权二中相邻的防疫站、妇幼站搬迁出去以支持左权二中发展。到2006年秋季,县城学生人数达13000多人,占全县学生总人数的58%。  借鉴县城寄宿制学校的经验,该县又先后在段峪、长城、麻田等地理位置适中的农村,依托原有校舍,创办了15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达700余人。农村规模办学也得到了稳步推进,实现了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撤并学校和创办寄宿制学校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认可。一是课程开齐开全了。如英语课由于缺乏师资力量,在好多山村小学校无法开设,在新学校已不是问题。二是学生可以享受现代化的教学条件。被撤并的学生在原来的学校很少使用过电脑,但到新学校后,电脑已不再是神秘的东西。三是寄宿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之前相比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是最让学生家长满意的一点。四是寄宿学校严格规范的管理,使山村学生养成了文明规范的生活、学习习惯,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山里孩子的健康成长。二、强势投入,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近年来,左权县虽然撤并了200余所学校,但全县的教育投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了大幅增加。2001——2005年,全县累计向教育投入资金达1.7亿元,相当于过去18年的总和。全县教育经费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良好势头。2001年,全县教育投入2132万元;2002年为2864万元;2003年为3515万元;2004年为4147万元;2005年达到4882万元。2005年全县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1326.8元,比2004年的806元增加520.8元,中学生生均1292.4元,比2004年的911元增加381.4元。学生公用经费小学人均增长9.2元,初中人均增长26.4元,全部超过了省定标准。  为保障教育投入持续增长,该县建立了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一是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县教育经费由县级统一管理。农村教育经费中的公用经费及专项经费,由县财政局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直接下拨至学校,切实保证专款专用。县财政局设立教育经费核算专户,实行财政、教育双重领导,负责全县中小学预算内、外教育经费的统一管理。将农村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并切实予以保证,使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逐步有所增加。二是建立了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统一发放的保障机制。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由县财政“工资专户”管理,通过银行保证教职工工资按时发放。三是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的保障机制。县财政按照省核定的公用经费标准和定额,年初统筹安排,予以保证,并根据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和财政能力状况逐步提高。中小学校实行“一费制”后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名义向学生收取“一费制”以外的任何费用。  资金的强势投入,使全县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观。全县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全部实现了“三配套”,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成为众多中小学的基本设施,开通了教育信息网,建立了县域网络教育平台,县城中小学全部实现宽带上网,乡镇中小学也实现了电脑普及,山里娃和城市孩子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三、发放“教育券”,切实解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   为了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依法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从2004年秋季开学起,该县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了教育券制度。教育券主要用于解决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的书费、杂费和生活费补助。发放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年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城镇居民及下岗职工收入在本县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因灾病造成家庭特别困难不能继续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依法由社会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以及列入农村五保供养范围的未成年人等因家庭特别困难,无力支付书费、杂费的贫困生和被撤小学的寄宿生或走读生。  教育券的标准分为A、B券两种,凡符合条件的寄宿学生发给A券,中学生每生每年360元,小学生260元;走读学生发给B券,中学生每生每年260元,小学生160元。A券中含每生每年100元生活补助,随着县级财力的增加,生活费补助标准还将逐步提高。持A券的小学生可自由选择在全县范围内寄宿制小学上学,任何学校不得拒收。持A、B券的中学生和B券的小学生在当地就近上学。开学后,学生将教育券交给就读学校充抵相关费用,学校凭教育券到财政核算中心结算拨款。学校应及时将受助资金中的生活补助按月资助到学生的生活费中,不得向学生收取除生活费以外的任何费用。对受助学生除补助外的生活费,原则上不得收取现金,要采取粮菜折抵的办法补充。  教育券资金来源主要是由县财政设立的义务教育保学金,同时包括省、市保学金专项资助、助学金专项资金以及社会捐助资金等。2004年,全县领取“教育券”的学生达2397人,发放金额45.59万元。2005年,又扩大补助范围,使享受到“两免一补”的学生达到9186人,占学生总数的45.6%,补助金额达119.64万元。2005年,全县18728名农村家庭子女全部减免杂费,699名城市贫困家庭子女同样享受了减免杂费的政策,占到城市学生总数的18.9%。8240名中小学贫困生减免教科书费,免费金额达到171万元。县里还拨款100万元,专门用于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   通过义务教育保学教育券制度和各种保障措施的实施,全县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贫而失学的目标,全县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了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97.2%、97.7%,走在了山西省山区贫困县的前列。  1.6报告六:                 救救我们的孩子——关于大同、朔州、吕梁三地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许茂睿  一、调研背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80%强,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教育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绩,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多数的还存在着体制僵化、经费短缺、合格师长紧缺、办学条件简陋、员工待遇低、师长跳槽、教育质量不高、农村学校萎缩、上学难上学贵上学学不到真本事,人民不满意而又无奈等问题,农村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最近,我们对我省大同、朔州、吕梁三地的真实现状进行调研,触动很大。二、调研形式及过程调研形式:学校走访、教师走访、农民家庭走访和地方村级干部访谈相结合。整个过程从2008年8月5日到21日,历时15天,重点走访了兴县,包括蔚纷镇、奥家湾、蔡家崖、孟家坪、贺家会、蔡家会、交楼申、魏家滩8个乡镇;横城、肖家洼、杨家坡、白家坪等40多个村庄。还走访了天镇、阳高、大同、左云、右玉、怀仁、山阴、应县、朔州九个县份。三、内容(一)现状1、基本情况  大同、朔州、吕梁三地,地处山区,辖7区21县,326个乡,8081个村,小学5783所,初中568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24.5万人。经济以农业和矿业收入为主。农村交通欠发达,农民收入不高,农村教育落后。2、农民收入低  农民以农业收入为主,主要种植旱地作物,收入微薄,部分县份的部分乡镇有水地。人均收入1400元左右。在我们走访的兴县好中差8个乡镇40多个村庄中,从整体来看,地理位置越是偏远的地方,农民收入越低。离县城五六里远的奥家湾,村民人均收入在2000~3000元,而离县城100多里远的白家沟村村民收入在700~800元。也有个别因地理条件所限,收入不高。   如蔡家崖乡疙瘩坡村,离县城仅十一二里,但收入只有600~700元,主要原因是村里没有水,吃水要到五里外的旭谷村挑水,因引水问题,养殖业几乎一片空白。44岁的陈平平,一家4口人,风调雨顺的绝好年馑,收入不超5000元,人均1200元,一般年份在3000左右,人均750元,像今年近两个月没有下雨,可能要倒贴。村办小学停办8年。他的女儿今年18岁,06年初中毕业,就到陕西的神木打工去了,儿子今年16岁,刚参加过中考,没有考上高中,尽管收到不少中专、技校的录取通知书,但因手头拮据,均未去报名。当我们问到对孩子的未来作何打算时,他除了哀叹以外,只剩下一脸的茫然。一位大嫂说:“我的女儿7岁就到蔡家崖中心校寄宿读书,今年已16岁,整整9年……”说着说着,已是泣不成声。当我问起村民的期盼是什么时,他们的回答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简单与淳朴:“有饭吃、有水喝、有学上就心满意足了。”  在我们走访的村户中,家庭收入的70%用于供孩子们读书。教育支出已成为家庭的主要支出。兴县蔡家会乡沟庄头村42岁的吕怀平,四个孩子,大女儿17岁、二女儿16岁、三女儿15岁,儿子12岁。大女儿初中毕业,在家帮母亲种地,其他三个孩子都在蔡家会镇寄宿读书。每年费用高达6000元,仅靠家里三十亩地的收入远远不够,他只好四海为家,打工挣钱。当我们问到经常在外,有个生病什么的,如何应对时,他说:“受苦人命大,老天会照顾的。”他那本来高昂的头一下子低垂下去。当我们再问他对当今的教育有什么期盼时,他的回答却是出奇的坚定:“社会很好,只要勤劳就饿不死。即便是东挪西借、打锅卖铁也要把孩子们供到初中毕业。如果他们能考上高一级的学校,我还会继续供他们读书”。的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给了农民人生自由、自主发展的自由,这是中国的一大进步。   大同、朔州、吕梁三地山区农村交通不便,影响教育的发展。我们走访的兴县40多个村庄,一半以上的村庄通往县城只有一条崎岖颠簸的土路。交通不便,直接导致信息闭塞,经济落后,上学困难。如我们到兴县肖家洼村(原来的乡政府所在地)时,刚出县城就是土路。沿路坑坑洼洼,像阳塔上等不少村子沿河而建,分列两岸,只要河水一涨,同村两岸的人家就不能往来。到了肖家洼后,因河道阻隔,只好徒步到双盛村走访。8月11日中午,我们到了魏家滩镇白家沟村,该村四面高山,村里,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片天空。快进村时,有一条大陡坡,车子能下去,却上不来。贾大爷说:“村里只有这么一条通往外界的小路,又陡又窄,不下雨、雪,好歹还能行走,一遇到雨、雪天,全村就与世隔绝。因此,村里与外界的往来也很少。耕地都在山坡上,种子、粪肥多数靠人背。原来全村有800多人,现在已不足100人了。幸亏村里有一所小学,孩子们上学总算有个着落。”我们问教学质量如何时,贾大爷无奈地说:“不好,可实在走不出去呀!”午饭由贾大爷给煮方便面,可是在村里转了一圈,花10块钱才买了8个鸡蛋。原来村里人很少养鸡,因为养鸡要吃粮食,下了鸡蛋自己吃不起又没人来收,自然很少或不养鸡,村民的副业可想而知。交楼申乡小学29岁的女教师张青青说:“安沟村离校30里,都是山路,有5个孩子在这里读书,最小的读三年级,每过星期天,他们都是步行回家。交通给他们上学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另外,根据我们的走访调查,部分农民计划生育观念落后。有三胎的、四胎的,甚至五胎的。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导致孩子无法接受起码的义务教育。3、义务教育落实情况  大同、朔州、吕梁三地全部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兴县,2007年春季,开始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秋季,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减免学杂费、书费、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尽管实施仅仅一年,但落实到位、效果明显。从我们走访的40多个村子来看,所有家长都明白“两免一补”政策,绝大多数学校都能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乡镇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使贫困学生也能够上的起学,学校的入学率有所增加。如蔡家会村吕阿玲姐弟俩,父母双亡,爷爷奶奶年逾古稀,在学校免除各种费用同时补助生活费的资助下,分别顺利就读该乡的初中和小学。  “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也存在一些问题。  (1)“两免一补”资金难以及时拨付到位。如兴县孙家崖小学49岁的樊斌迎所说:“两免一补资金在学期中或学期末才能兑现。部分家长以为我们贪污或挪用了。村里闲话很多,有时甚至到学校闹腾。”   (2)群众对“两免一补”政策的理解不够透彻。有一部分群众把“两免一补”当成完全免费。事实上,学校还要收取课辅资料费(既是学生的一种必须用品又是上级要求购买的内容)和部分生活费,所以有些家长不明真相,说什么“不是免费了,怎么还收呀”。蔡家会乡西吴家沟村42岁的吕俊生说:“两免一补,免什么了、补什么了,还不是书费照样收,生活费照样交。”当我们给他做解释时,他一脸的固执:“不用说了,收的还在收。”  (3)“两免一补”政策执行中,存在个别学校与当地政府协调不够的现象。例如,蔡家会乡沟庄头村村民反映,他们读小学的孩子,每学期交书费70元、每月要交生活费87元,这个收费是不是高了些呢?   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不高。村民普遍反映,村里上学的孩子和城里上学的孩子不论在素质上还是分数上,都落了一大截。乡镇空壳小学达90%,空壳初中占65%。多数村子是“校舍依旧在,师生走他乡”。小学巩固率只有80%,初中巩固率更低,不足60%。好多初中学校是:初一三个班,初二两个班,初三一个班。流动如此之大,并非全部辍学,多数转到较好的学校去了。但初中的辍学率还是很高的,初一5%、初二7%、初三10%,年级越高,辍学率越高。像兴县初三大约30%的毕业生不参加中考。不过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是较高的,小学学龄儿童除了残疾或智障外,或就近或择校都要上学,初中的入学率也有96%。4、教育资源  校舍建设较好。就兴县来说,多数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修建的,不管是平房、楼房还是窑洞,都很漂亮,是村里最好的房子。如奥家湾小学、蔡家会中学、魏家滩中学都不错。值得一提的是好多学校是靠捐资助学修建的。我们走访的魏家滩小学、蔡家会小学,都叫“明德小学”,据说,叫“明德小学”的全县还有十几所。这些学校都是台商王永庆捐资修建的。肖家洼小学、南康家沟小学都叫“中银希望小学”,这些学校是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捐资修建的。也有个别学校校舍陈旧,甚至是危房,但比例不超10%。如交楼申乡新盛村小学,三孔窑洞,其中一间教室,一间教师宿舍,一间库房,非常陈旧,窗户没有玻璃,全部用麻纸裱糊。学前班到四年级22个孩子,挤在一孔窑洞里进行复式教学。蔡家会小学去年10月,突下大雨,紧靠崖头学生住宿的窑洞全部漏雨,学校连夜将孩子们搬到教室。我们走访时,学生仍住在教室。  乡村教育经费不足。如兴县乡村教育经费按人头拨付,年生均150元左右,包括办公费、电费、取暖费等等。好多学校学生数在10人以下,不足1500元,远远不够。多数老师反映,按这个标准拨付,40人以上的学校才能勉强维持。显然,这种政策不适合农村。乡村中学全部配备电脑,并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40%的乡村小学也有电脑,并接入农村远程教育网,但使用率几乎为零,根源是教师自己都不会用。  乡村小学的图书配备和其它文体活动的开展一片空白,因为没场所、没设施、没教师、没时间。乡村小学只有学前班,没有幼儿班。  乡村学校教师配备以中老年公办教师和年轻民办教师居多。原因是年轻的公办教师或通过自身的较好的教学能力、或通过关系都进入城里。若有缺额,就临时招聘年轻的民办教师。 教师工资低。如兴县蔡家会的武彦平老师,1998年吕梁师专毕业并参加工作,现在的工资是1240元/月。但县与县的差距很大,山阴县和武彦平同等学历同年参加工作的教师工资是2300/月元。民办教师的工资更低。如兴县交楼乡新舍窠村29岁的女教师赵瑞芳,1997年成为民办教师,现在县教育体育局每月发工资380元,乡政府每年补助900元,村里分给6分地。总算帐,她每月的收入不足500元。其他民办教师和赵瑞芳老师基本一样。  教师的地位不高。孙家崖村49岁的樊斌迎老师说:“我是民办转正教师,从教20多年,现在的工资不足1300元/月。教师在农村地位很低,不受人尊重,外出办事四处碰壁。感觉很无奈。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既是校长,又是班主任,还要当炊事员,我是绝不会教育我的孩子当教师的。教师行业在整个行业中处于弱势行业。”这种情况下,导致部分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够。如有的教师回家种地,或搞其他二产、三产,教育时间缩水,往往让学生自学。5、教育移民  农村移民现象比较严重,有70%的人口离开村里。如兴县蔚纷镇树林村有700人,实际居住200人;交楼申乡阳湾子村,有500人,实际居住100人。人口流动大的原因首先是城镇化发展,年轻人进城定居。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社会的进步。其次是教育移民。农民对教育重视程度很高。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包括文盲在内的绝大多数家长所认识,他们清楚,教育改变他们子女命运的唯一途径,不接受教育或受教育时间过短,将来的是没有任何出路的。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为了使孩子享受优质教育,选择进城定居;但许多经济条件一般甚至是较差的家庭因村里没有学校被迫进城陪读暂居。更有投亲戚、靠朋友、借钱、甚至变卖家产进城陪读。教育移民比例很大,占总移民的60%~70%。他们节衣缩食,把家庭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惜在城市(镇)租房甚至在在城市(镇)边缘搭起十分简陋的棚子,用打工甚至拣破烂赚来的钱供子女在城镇上学。更特别的是有的家长在农闲时到孩子上学的乡镇或县城租房陪孩子读书,农忙时孩子到学校住宿读书,家长回村种地。如蔡家会的张大嫂就是这种情况。可想而知,这不仅影响耕种、造成农民收入降低,同时也使孩,子的学习成绩受到冲击。也有部分家长是出于随大流,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进了城,自己也就跟着走。一位老师说的好:“一个走开,众人心动,几个走开,全都走了。于是学校就成为空壳。”(二)农村教育萎缩、甚至跨塌的原因 1、基层领导对农村教育不重视、体制机制不健全、管理缺失  国家领导人忧国忧民,出台了好多惠及农村教育的政策措施,农民心急如焚,无可奈何。而基层领导却不重视甚至是忽视农村教育。胡书记、温总理日理万机,但只要到农村慰问、调研,就少不了到学校。而我们的基层领导,很少深入农村,即便到农村,他们到工厂、农场、牛场、羊场、田间,但几乎不去学校。原因很简单,到工厂、农场、牛场、羊场、田间看到的是政绩,到学校“收获”的却是一大堆的困难和问题。这些人都是官本位,根本不替农民、农村着想,更不要说忧国忧民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教师干好干坏一个样,全凭良知和良心来维系农村教育。这怎能是办教育?2、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十分简陋  国家近几年来,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而且附加条件多,加上程序复杂,层层盘剥,真正能投入到农村教育中,得到实际使用的资金微乎其微,不能满足农村教育最基本的需要。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英语、信息技术、音体美都不开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在对20名乡村中小学教师走访中,订阅有关教育报刊杂志的没有,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仅1人。3、农民穷困   由于收入太低,农民除了用于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外,尽管拿出70%用于教育投资,但少的可怜。导致该入学时不能入学,该升学时不能升学。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这几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他们的关怀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几年他们用于子女教育的支出仍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据调查测算,住校寄宿制小学生一学期的费用平均在1000元左右。对于人均年收入1400元左右的农民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尤其是对三个(或以上)孩子的家庭。因而,我们的调查中有90%的调查户觉得孩子上学的费用负担很重,个别家庭不能按时缴费。为了孩子读书,有的家庭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贷。有的家长实在交不出现金,就用鸡蛋、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送给学校冲抵费用。农民本来就很穷,上不起学,再一上学,更是穷上加穷。大同、朔州、吕梁三地人均年收入1400元,读寄宿制小学每年要2000元、初中2500元,高中7000元,这些都是正常收费,而且除去“两免一补”。一个孩子读完高中需要4~5万元。按一家四口人均年收入1400元来计算,他们要不吃不喝8年才能攒够啊。4、农村教师待遇低、留不住合格教师,是农民对农村教育不满意、不放心、不信任、教育移民的根本原因  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实际收入县级学校好于乡镇学校,乡镇学校好于村小,一般县城的教师比乡镇教师的收入高出三分之一或一半。县城教师有课时费、补课费等等。村小教师除了工资,没有任何奖金、福利。特别是民办教师,月工资不足500元,教书已成为他们的第二职业,教师的生活还比较清贫。如前面提到的孙家崖村樊斌迎老师,两个孩子,大儿子在南京念大学,仅靠他的工资远远不够,妻子外出打工已两年多了。女儿今年初中毕业,由于家庭困难也不准备再读书了。  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县城的向中心城市流动、乡镇的向县城流动,而流出的都是比较好的教师。与此相对应,农村又大量增加了民办教师,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两到三名代课教师的报酬,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地方政府和农村中小学宁愿用民办教师,而不用师范学校的毕业生。现在乡村教师,公办的大多年龄偏大,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由于年龄代沟形成了素质差异,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民办教师虽年轻,但学历较低,多数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素质差,也自然影响到农村教育发展与生存。从调查结果看,农民对目前学校的师资素质很不满意。5、教育严重脱离农村实际  农村教育落入了“城市中心主义”的误区。这也是整个中国教育的问题。乡村教育在整个中国教育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特别是忽视了进不了城贫苦农民的教育。现在举国上下应试唯一,就是以通过逐层考试,最后成为城里人。因此,乡村教育是与乡村生活无关的教育,是完全脱离中国农村实际,脱离了中国基本国情的教育,是根本不考虑农村改造与建设需要的教育,也就是说,农村几乎完全退出了整个教育的视野。   “城市取向”的教育使乡村教育陷入了困境。极少数农村孩子,承受着远超出城市孩子的负担,以超常的努力,通过残酷的高考竞争,上了大学,实现了“逃离农村”的梦,但也从此走上了永远的“不归路”。这些年,又有些本科或大专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回到了农村,却完全不能融入农村社会,粗放的劳动使他们放不下架子,进城打工没有技能,形成了农村的“啃老族”。  绝大多数高考竞争的失败者,就选择提早退学,即使在校继续学习,也因为成绩无望而失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这些农村的孩子尽管“混”到了小学、初中、高中毕业,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文化程度。  乡村教育从根本上是靠农民用自己的血汗钱来支撑的,而城市取向的乡村教育却培养出了这样的“游民”,我们实在是愧对农村的父老乡亲的。农民也有自己的办法:既然教育让孩子成为“无用之人”,那就干脆及早退学回家,这就是农村辍学之风欲禁而不止、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的深层原因,这是农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向我们的教育发出的警告。这样,建设新农村没有青年人,况且升学无望、打工没技能、农村凋敝种地无法生存的孩子,将来必然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另外,以城市教育为基础展开的各种教育改革活动,什么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到了一般的乡村学校,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口头上说一说很过瘾,表明自己很有水平,但哪个乡村学校的教师如果跟着那些所谓专家们的步子走,你就别想考上一个学生,更不要想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了。这种以城市文明为中心的全国性的大一统的教育改革模式,绝对不适合中国国情。(三)按科学发展观重建进不了城的农村贫苦农民的教育体系的建议1、全党全社会要重视农村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进不了城的农民的教育。   现在的农村教育,基本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教育变本加厉地产业化,彻底违背了“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的宗旨,成为牟取暴利的工厂,拿纳税人的钱建优质教育,而优质教育功利化。强势学校蚕食弱势学校的趋势愈演愈烈。从结构上讲,蚕食了小学蚕食初中、蚕食了初中蚕食高中;从地域上讲,蚕食了农村蚕食乡镇、蚕食了乡镇蚕食县城,最后使城市的弱势学校也要变得更加薄弱。这就必然导致教育高度集中,农村是弱势,农村教育更是弱势中的弱势,如此下去,其前景可想而知。客观上,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民踊入城市,使农村教育出现萎缩,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社会的进步。但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地理情况复杂,人口众多,经济、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即使中国城市化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仍然会有广大的农村,有为数不少的人口留在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这就是说,农村教育势必要存在,而且还将长期存在。农村教育其分散性、文化氛围的落后等等先天的不足,导致工作难度大,但我们绝不能不重视、甚至忽视。谁如果不重视、忽视农村教育必然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因此我们全社会都必须关心和重视农村教育,特别是在当前农村教育日趋凋敝、甚至坍塌的大环境下,关心和重视农村教育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第一,建议中央和中央各部门的主要领导都真正从整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全局和民本、民生的长远利益、从人力资源开发、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来进一步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并将这种认识真正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  第二,建议中央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对农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认识到农村教育已到了苦不堪言、难以维系的地步,要高度重视,扎实工作,对得起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利,对得起我们的良心。  第三,建议中央、省领导要加强对市、县、乡教育工作领导的领导。要多指导、督察,考核。要把对农村教育、医疗、交通、吃水等问题作为考核干部的硬指标。要对那些不作为、胡作为的庸官、贪官严惩不贷。要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时国家对义务教育的铁血政策。  第四,社会各行各业、各界仁人志士,都要有社会良知,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要为农村教育出力、鼓劲。我们看到的不少希望学校,99%是台商、港商或外国友好人士捐资兴建的,我们的富人哪里去了?为什么产生了仇富?的确应该深思,这些农民是你们暴富的源泉呀!2、按发展中国家的比例拨付教育经费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和资金筹措渠道不畅。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真正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纠正教育产业化、功利化等错误的思想观念,真正明确全社会通过政府来组织和支持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战略意义。其次,需要采取以下一些具体措施来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特别是农村教育经费长期短缺的问题:第一,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中承担主要责任,以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中的主渠道作用。而且我们认为,中西部乡村教育必须由国家来办。中央采取有效措施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并逐步偿还历史欠帐。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发达国家9%,欠发达国家4.1%,而我国06年只有3.01%。加大中央对欠发达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力度,凡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农村地区,其教育经费的不足部分由中央财政补足。第二,努力而又适当地多渠道筹措资金,以弥补政府经费之不足,但不能因此将义务教育的投资责任转嫁给社会和学生家长。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经费应该也必须由政府投入,不能依靠多渠道筹资。第三,学校的基本建设费、修缮费、设施设备费、办公费及其它公用经费由县财政直接拨付,学校统一管理使用。3、加强体制机制、制度的建设和管理  长期以来,每当人们说起教育方面的一些不正常现象时,都异口同声地说:人的问题、体制问题。时至今日,人才不适应旧体制,旧体制束缚人才的时弊,依然是教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我们在大同县走访时,许多村民反映:“老师们只顾种自己的地,不管学生,让他们离家远点,他们就不能只顾种地了。”的确,公办教师也应该打破铁饭碗,工资和教学成绩挂钩。  一旦冲破了旧体制,解放了人人应有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们的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事业心、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们的思想就处于解放状态,体制与机制处于创新状态,事业处于发展状态。例如,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就是成功的案例。他们多年来,不断与旧体制抗争,近半个世纪一直是农村教育的先锋(见后)。  第一,建议中央逐步改革人事任免制度,使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把那些确有奉献精神、有远见卓识、有全局胸怀、有驾驭全局能力的、善于使社会各方面特别是经济、科技、教育协调发展的成熟的同志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和其它权力机关中来,培养选拔热爱农村教育、安心扎根农村教育、懂教育的各类校长、领导。使那些酒囊饭袋、利欲熏心、投机钻营之徒不得平步青云,从而使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人事方面的保障。第二,建议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人大和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特别是相关的奖惩制度。重奖那些非常重视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相关领导,重罚那些忽视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有关领导,从而促使各级地方党政领导能够积极地采取切实措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科教兴农”战略,真正提高对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第三,建议打破地方党委、政府权力过分集中、包揽过多的旧体制,把学校从衙门化中解脱出来,叫校长对学校、教师、学生负责,叫校长尽心竭力地为师生服务。同时,给校长自主思想、自主办学的权力;实行校长依法自主治校、教师自主治教、学生自主治学的民主化管理。4、选配合格的校长、教师   农村教师队伍在数量、结构、质量、待遇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第一,必须选配合格的校长、教师到农村担岗任教。让他们把教育作为一种职业,并为之奋斗终身。教育管理人员必须有资质、而且是行家、甚至是专家,必须德才兼备。国家要用精神的物质的综合措施鼓励人们热爱、安心、扎根农村教育。第二,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师编制。特别是人口居住分散的农村,更应该适当扩大教师编制。第三,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第四,保障并提高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工资、医疗等方面的福利待遇,让农村教师的工资超过县城教师工资的一倍(即便如此,其实际收入仍低于县城教师),解除经济困扰,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来。5、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城市建设的中级工、农村各行各业初级技术人才  必须建立农村教育新的结构,多渠道培养人才,使农村的孩子们无论是留守农村,还是到城市发展,都能打开局面,即“走得出,守得住”。在初中教育以后,应普高与职高并举,高中教育,除了为高校输送人才,也应有一定的技术教育的内容;职业教育以培养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需要的技术人才,或做基本的技术技能培训。这两类义务教育以后的教育,除国家要有投入外,应向社会开放,更广泛地吸收社会教育资源,特别是职业教育要有更大的灵活性。6、重建优质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基本达到县城学校的标准   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有目共睹,但同样是农村其教育发展也很不平衡。整体上,沿海农村优于内地农村,富裕县份优于贫困县份。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本质是教育公平问题、均衡问题。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人为地制造或加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为了获取稀缺的教育资源,有经济能力的家庭支付昂贵的“择校费”,无经济能力的家庭只好望洋兴叹,这样就产生了入学机会的不公平。一些学校因缺乏资源,发展困难,就可能想方设法乱收费,这也就产生了办学的不公平。许多民办学校就用重金挖走公办学校骨干教师和优质生源,由于骨干教师和优质生源流失,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士气和声誉低落,形成恶性循环,生源锐减,教师队伍不稳,学校逐渐“空心”化,形成了新的薄弱学校,从而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均衡,损害了教育公平。为实现教育资源基本平等、均衡、公平,接近或达到县城的水平,第一,加大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投入,统一同类学校的办学硬件标准,有步骤地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第二,统筹配置同类学校的教师队伍,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力度,用高于村官、相当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待遇,鼓励、吸引、招聘大学生扎根农村从事农村教育。第三、整合教育资源。农村生员少、闲置校舍多、综合教育资源多,我们要把这些资源集中起来,重新利用,该整修的整修、该扩建的扩建、该重建的重建。7、逐级建立一支成体系、配套的农村教育科研队伍  实现农村教育思想现代化,是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灵魂。而要实现农村教育思想现代化,关键是要加强农村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的结合,探索出科学、高效的、能够指导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农村教育理论与方法。第一,政府需要特别重视农村教育研究。第二,在各地建立农村教育研究中心。第三,努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农村教育研究队伍。第四,为农村教育研究提供基本的稳定的科研经费。第五,建立若干有代表性的农村教育改革实验基地。第六,建立专职研究机构为主导、政府与学校为主体的科研机制。积极鼓励、支持教育专家、教育研究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各种实验研究。8、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厌学,其实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有关系的。每一个小学生不是天生就厌学的,他们进到学校的最初时刻,对学校也是充满希望,充满好奇的,但是久而久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究其原因很简单,从入学开始,孩子们接受的就是机械的重复,严厉的训斥与考试分数决定优劣;完全忽略了学会关心,学会敬畏生命,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养成良好的习惯,爱动脑筋,能够学会交往,有团队精神,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等等的素质教育。这种教育必然使孩子们由向往学校,变得厌恶学校。谁都知道,没有什么教育比让学生厌恶学校,及厌恶学习是更为失败的教育了。假如我们的校园或教室挂满了玩具,有各种各样的的好看的图书,可以上网,还可以一起做游戏,到处充满绿色,到处是花香鸟语,老师的教育又是那么的生动有趣、活泼可敬,这样的学校,孩子们想不让他来上学他都不干。当然,从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这只是一个美丽的假象,但至少我们可以这样想,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四、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可借鉴的典型与经验  山西省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山老区学校,坐落在左云县店湾镇,四面环山,沟壑纵横,但它的成功的办学经验却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最早是建在一个破烂不堪的古庙里。1965年,马文有担任校长后,带领师生将学校从古庙搬迁到废弃的粮油加工厂,用三年时间,建成了一所很像样的农村中学。1975年又带领师生以50把铁锹、8辆小平车开发千亩荒山,平地500亩,兴建新学校。经过三十多年的一边办学、一边创业、一边建设,先后建起了教学楼、办公楼、师生住宅楼、改革创新研究苑等建筑……厂、校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这期间,还兴建了新时代小学、希望小学。  为了解决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毕业就失业的问题,学校打破了应试唯一,于1983年率先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先后开设过采煤、测绘、汽车应用与维修、计算机等十多个专业,短期技能培训常年不断线,年培训2800人。实训基地6个,设施先进、师资优良。2004年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2006年建成全省首批三级煤矿安全培训中心。2007年又成为全省首批煤矿管理人员学历教育基地。现在的学校已是一所白杨参天、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校舍别致、生态宜人、尊师爱生、经费宽裕的园林式学校;也是一所融新时代小学、初级中学、职业中学、短期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国家级示范学校。它真正让创造了贫困农民子女都可享受的优于城市的省钱、公平、优质教育,率先解决了当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同旧体制障碍的矛盾。  以马文有为领军人的三代人扎根山老区,实业兴学、精诚育人半个世纪,一直致力于发展穷人经济、办好穷人教育。为了解决经济制约教育发展与的矛盾,他带领师生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兴办了洗煤厂、活性炭厂、磁选厂、铁路专运线等8个股份制企业,实现利税费2亿元,有形资产2亿元。实现了办学经费自给有余,从不乱收费,每年支出300多万元给教工补贴工资,为家境贫困的学生减免生活费,资助贫困人群,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平民学校。现又投、融资若干亿元,正在兴建3个股份制实业。 学校的办学信条是:“不让一个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失学,不让一个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掉队。”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实业为生、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发扬“自强、实干、创业、公廉”的校园精神;遵循“教育、生产、科技三结合、三种资源齐开发,人才、钱财、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一起拿”的办学思想;走出一条勤工俭学、实业兴学、产教结合、育人为本的办学道路;开创出一种自主思想、自主创业、自主办学、自主改革创新、自主发展的办学体制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创业、自主生财、实业兴学的经费保障机制。破解了困扰着农村教育的体制僵化、经费短缺、合格师长紧缺、办学条件简陋、员工待遇低、师长跳槽、教育质量不高、农村学校萎缩、上学难上学贵上学学不到真本事、城乡强弱差别太大、人民不满意而又无奈这十一个难题,先后培养、培训各类人才30000名。  1994年,全国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经验现场会在学校召开,向全国推广了学校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实业兴学、精诚育人”的方向道路。1995年,国家教育部、山西省委组织部以马文有和他的师生为原型摄制了《先锋颂》、《脊梁》、《无悔人生》电视剧。199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接见了马文有,称他为“难得的人才”。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批示“今年教师节前要宣传一批像马文有这样献身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好典型”;国务委员陈至立批示“马老师的办学精神值得大力弘扬,办学路子值得大力推广……”。2007年8月30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联播作宣传。2007年9月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来校慰问了马文有和师生们。一位山西省委领导视察该校时说:“这不是一所平凡的学校,他们白手起家,创业兴学,由一座挂在半山腰上的破庙发展成一所别具特色的学校,这种艰苦创业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业创新教育的活课堂。这种自主创业、实业兴学、自主办学、育人为本的办学模式,就是一部中国农村教育经济学的活‘标本’”。   现在,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的愿景是:投资3.56亿元,占地1万亩,自愿组合迁移煤矿采空区农民200户左右,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新型工业较集中、交通便捷、水质优良、水源丰富的城乡结合带建设一个集农业、科研、教育于一体、具有先进县区服务的示范性集镇。其中学校投资一亿元新建为集镇服务的小学、初中和中专学校。建成以大中专学生为主体的创业创新的基地,成为基础教育和中级技能人才的摇篮。成为教育景点,新技术产业景点,农、科、教三结合的景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间乐园。    1.7报告七:老家教育到底咋了                             ——兴县农村教育调查报告康补荣 一、写在前面的话  我是个兴县人,师院毕业后便远离了家乡,其间虽说也回去过几次,但兴县早已变得愈来愈模糊,残留在脑际的也只是些记忆的碎片。  家乡太穷了,连同事们开玩笑都说:“兴县、岚县,十年九旱”。每每这时,我只能无语。刺痛之外,我意识到兴县依然像一张网在罩着我。故乡,是我永远走不出去的牵挂。记忆中,那数不清的山沟沟里清澈的小河在不息地流淌着,没有水泥路,没有小汽车,只有那耕地回不转牛的四荒山塬在诉说着这里的原始与贫穷。想起因在山上耕地而掉进陷穴致瘫的四叔,想起因打羊草而摔入深涧致残的大哥,我就不由一阵战栗。昨日就像噩梦挥之不去,我猛然觉得自己离开家乡纯属一种精神上的出逃。  也是机缘巧合,此番,尊敬的马文有校长派我回去调查兴县的农村教育现状,虽说已有5年没有回去了,但听到这消息竟说不上喜还是忧。如今调查早已结束了,我却像躲避什么似的,拿不起笔敲不得键盘,我该说什么呢,耳闻目睹的一切让我至今不敢相信,心中的震撼如霹雳仍在轰响,同行的几位同事那惊疑而困惑的目光,让我愈发感觉农村教育的话题太沉重。老家兴县的农村教育——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但文章还得写,沉重与悲哀之余,我想到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遂打点起疲惫的精神,将一幅兴县地图徐徐展开。二、兴县概况综述  透过地名可窥见一方水土的特点。手捧着一张兴县行政区划图,我很快发现了村庄命名中使用频率最多的字眼:沟、梁、峁、岔、墕、坡、崖(头)、圪台(圪埚、圪洞、圪棱)、凹、塔、窑、湾、滩、川(口)、塘。地如其名,老家的地形地貌可见一斑。  兴县地处吕梁山脉北端,晋陕大峡谷东侧,三面倚山,西面临河。东邻岚县、岢岚,南连临县,北倚保德,西隔黄河与神木县相望。平均海拔1013m,面积3167km2 ,国土面积居全省各县之首。原有24个乡镇,2003年撤乡并镇后,现辖7镇10乡,人口28.12万,其中农业人口24.86万人。全县376个自然村,822个行政村。  兴县历史悠久,北齐时设蔚汾县,明洪武二年改称兴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兴县是晋绥边区首府,1940年设晋西北行政公署,建国后曾设兴县专署,1952年归忻县专区,1971年划归吕梁行政公署,2004年归吕梁市。  兴县地处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寒凉,年均气温8℃,无霜期150~180天,年均降雨量500毫米。  交通以公路为主,黄河滨县西界,境内长106公里,“苛瓦铁路”可望于2008年底通车,可圆兴县无火车的梦。  兴县区位偏僻、生态脆弱、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连年遭灾,工业经济多属“五小”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严重,社会整体发育水平很低,贫困程度极深。1985年,兴县被列为“山老边贫”县。1994年,有70%以上的农业人口被纳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01年,省里将兴县列为全省35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首,涉及贫困人口22.7万人,兴县也是吕梁市贫困人口最多的县份。200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7586万元,2006年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完成1.17亿元。目前,全县贫困人口达13.47万人(其中:未解决温饱人口7.3万人、低收入人口6.1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数28.12万人的47.5%。  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294所(含社会力量办学),其中全日制小学264所,全日制中学30所。乡村公立小学254所,包括17个乡镇的17所寄宿制小学。县直初中14所,其中乡镇有8所。全县共有小学在校生32004人,初中在校生16991人。  全县在职教职工3306人,其中公办2857人,民办449人,包括小学2119人,初中729人,高中261人,职业中学46人,进修校27人,教研室73人,招生办12人,电大24人,局下属股室15人。教职工中专任教师2462人,其中小学1604人,初中598人,高中224人,职业中学36人。兴县尚未完成“普九”工程,与农业一样属于粗放式的自然教育状态,计划2009年实现全县的“普九”工作。复式班教学在村里很普遍,民办教师比重达30%左右。农村教师呈年龄偏大、女性偏多、民办与临时代教多的特点。   总体情形是特困县办大教育。去年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68元。而我以为官方的数字多有笼统之意与乐观成分,当不得真,实际情形远非如此。关于老家教育的资讯似乎已经不少,但村里的教育到底差成个甚咧?作为一个兴县人,我确乎听到了山河对自己的呼唤,我真的应该回去了。 三、为了马校长的宏愿  作为来自山老区的几名农村教师,我们多次被人误当作到村里招生的老师。我们不是记者更不是专家,但我们情系农村教育的赤子之心日月可鉴。从店湾镇到全国特困县,从穷山恶水走向恶水穷山,只为了马校长的宏愿——发展穷人经济、办好穷人教育。  近半个世纪里,以马校长为领头雁的三代人以罕见的牺牲精神,奋斗不息兴学不止,从一所破庙出发,从勤工俭学起步,趟出了一条实业兴学、育人为本的农村办学大道;闯出了一条自主思想、自主创业、自主办学、自主改革创新、自主发展的办学体制;开辟了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创业、自主生财、实业兴学的经费保障机制,用汗水、泪水与血水浇灌出一朵农村教育的奇葩。如今这位古稀老人仍在夜以继日地为农村教育操劳着,为穷人家的孩子忧虑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人的命运与穷人子女的教育问题整日揪扯着他的心,马校长注定要将毕业献给农村教育事业。近几年来,马校长认真梳理他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潜心总结他探索农村教育的经验教训,紧扣当前农村教育出现的新问题,渴望调动一切力量,再次寻求破解农村教育难题的本土办法。他的关注范围并不局限于左云县,而是放眼全国着手三晋,重点调查大同、忻州、朔州与吕梁。  记不清一共开了多少次会,也记不清派出了多少个调查小组,不论什么场合,只要碰见同志们,就是迫不及待和语重心长的叮咛:  “你赶紧回,到土院炕沿,到田间地头,到群众中去!要摸到最真实的情况!”  “老百姓人均年收入究竟是多少?穷人的生存状况到底怎样?”  “有条件的人家都有办法,你要专门找那些进不了城的穷人家孩子,看看他们怎样解决读书问题”。   “兴县的农村学校‘空壳化’程度到底有多严重,那里的辍学率到底达到多少?”  “那里的教育移民问题严重不严重,举家搬迁到城里怎么生活?”  ……  从马校长的语气与眼神里我听出了焦急,读出了责任。奥运会开幕在即,我们一行4人火速赶回兴县。四、兴县人眼中的兴县农村教育  此次调查因是深入农村,所以我们定位为典型调查与重点调查,采取访谈与座谈的方法,在按照好、中、差各选取一个典型乡镇之外,也大胆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走访范围涉及8个乡镇、40多个村,约100户人家,历时1周。  我们这个调查小组中,作为一名唯一的兴县人,我有语言上的优势,更有复杂的情感与独特的视角,好像是跳出去后的一种远距离瞭望与近距离端详,所以我不会无原则地指责埋怨,也不会非理性地夸饰溢美。我以一名兴县人的乡土情结与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透视兴县的农村教育。我牢记马校长的叮嘱,我们不是给人家挑毛病,而是为了农村教育的出路实地调研的农村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辛苦与诚心打动人,获得人们的支持。乡音依旧,我又成了一个地道的兴县人。早出晚归的一周内,我记下了刻骨铭心的一切,现梳理如下:  1、大改制与大撤并  农村学校的办学性质可以像川剧脸谱那样变来变去,而毫不知情的老百姓则无所适从。  第一种情况是私立学校摇身变为公立学校。蔚汾中学,是兴县最发达的蔚汾镇直属中学,校址位于离城5里的后发达村,创办于2000年,今年办学体制变为公立中学。接受采访的女教师叫奥改秀,当问到改制的原因时,这位从教13年的中教二级教师有些犹豫。闪烁间我得到这样的信息:由于经营不善,投资人撤股,教学质量低导致生源锐减,学校不能维持更不能发展。变为公立的就好吗?是啊,从此青蛙变王子,师资与经费都由教育局负责了,只要有学生就不愁生存。奥老师告诉我校长领着骨干教师出去招生了,后半年计划招三个班,学生总人数仍可保证400人以上。此学校紧邻县城,前景乐观,所以奥老师并不担心学生流失,女教师气质大方、穿着入时,骑摩托驶向县城的家。   第二种情况是公办学校大转包。原来的24所乡镇中学,有4所承包给了个人经营管理,分别是高家村镇中学、康宁镇中学、东会乡中学和罗峪口镇中学。这类学校的情形好于荒草一片的空壳学校,也好于纯粹的公立学校,但因尚属尝试阶段,故教学质量一般,竞争力较差。问了好几位知情者,都不作正面评价,意思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第三种情况是校长借壳下蛋办私立学校。以交楼申乡交楼申村为例,几十年的乡中学于2007年倒闭,成了乡中心小学的地盘。中心校的校长奥凤儿利用职务之便,将原来的小学盘到自己名下,自己出资自己办学,亮起了私立小学的牌子,与中心校竞争。据中心校的张琴琴老师讲,奥校长自个儿的摊子因左右逢源,故无夭折之虞。可当我联系到奥校长本人时,对方却以外出为由拒绝接受采访,只一个劲的探问我们的底细。  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属性在县里变得面目全非,管理上既然没个一定之规,那就容易出现无序。  据史建国副校长讲,从蔡家崖中学与车家庄中学的情况看,教师队伍极不稳定,约1/4的在编教师不登讲台。这个比例可真够令人吃惊,我急于从一份内部材料《兴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中找到答案。史校长的分析在这份报告中都有提及。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很严重,工龄在30年以上的有622人。长期病休的、校内休息的、脱产进修的、外借的、擅自离岗的共有514人,这些人占编不在岗。兴县在职中小学教职工中共有非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等)693人,加之因年龄大,体弱多病原因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有105人。电大、教研室、进修校人机合计124人,这三类人都属于占编不在岗,加起来竟有1436人,那么全县登讲台的在编教师才达1870人,而我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为3247人,那么实际登讲台教师的缺口实为1377人,除了449民办教师外,短缺教师928人,如果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批准内退,则实际短缺教师远远超过千人。  教师队伍既不稳定又不充足,村里的孩子顿作“鸟兽散”,那就干脆来个压缩处理——大撤并。白家坪村是个200多人的小村子,我们问村里的小学变成空壳的原因时,村民很显然不明白其中的深刻原因,竟以为那跑到城里的十几个陪读家庭是有本事,所以当今年春天剩下6个学生时,那位民办老师自然要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再问,张大哥说:“人家上头说了,够 7个学生才给派一个老师,就6个孩子,老师能值当的来?主要是没孩子嘛。”我无语。这个情况在许多村里得到证实,大坪上村上多的时候十几个学生,前半年时仅剩下4个,后半年开学时就丢2个了。村民说不够就没人管咧,得自已找地方念。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国家政策,不断撤并优化组合在理论很让人振奋,但在这里却有些失范。农民子女读书去哪里,一切显得是那么无序,这绝不是主管部门的初衷。我突然找到这样一条消息:《教育部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强调:    “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看看时间,竟是2006年。有专家认为,适当保留教学点,至少有以下好处:有利于降低教育直接成本,有利于减少教育机会成本,有助于偏远地区学生顺利接受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切,其实是人为的消极干预行为,这种冰冷强硬的行业作风,只能将一息尚存的山村学校活活抽垮。  大改制与大撤并反映的是兴县农村教育动荡不安不知所之的总体形势,也是下面诸多衰微表象的直接原因。  2、空壳学校知多少  原来24个乡镇都有初中,每个自然村都有小学,一直以来书声琅琅太平无事,但渐渐地没了生气。初中学校空壳化是近三四年的事。教育局王书记不急不缓地讲着他所知道空壳数据,可以确信的空壳初中至少有10个乡镇,分别是恶虎滩乡、杨家坡乡、交楼申乡、白家沟乡、固贤乡、肖家洼乡、赵家坪乡、小善乡、关家崖乡与圪垯上乡。算下来,初中空壳已达42%。而小学的空壳化则是迟早不一,但大多是近一二年的事,通过对6个乡镇的统计发现,小学空壳化现象更为严重,高达80%以上。  空壳学校背后是空壳乡与空壳村,赵家坪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通过走访村民,方知不少个人办学纯属短期行为,有利可图时热闹一阵,无利可图时抬腿走人。农闲时有学生,农忙时则没学生;甚至出现有教师时则有学生,没教师时则没学生的独特现象。动态之下,总数与空壳皆为不可知。谈到这些,50多岁的刘迎春老师也是一脸无奈。怪不得教育局的一位领导说:“连局里也弄不清全县到底有多少初中与小学学校”,真是咄咄怪事。   陈家圪台全村250来口人,现在只剩下88人。村民们指着学校说:“前半年还有10个学生,后半年开学一个也没了。”陈明则说:“好多人家为了孩子念书都搬走了,现在的老师都是哄孩子的人,好老师一个也留不住。”  学校修在大路旁,坚实的砖墙与铁大门把学校围起来,安全而平整。三大间砖结构的平板房,虽是假期,窗玻璃与院子还保持着干净整洁。透过窗子,黑板上板书清晰可见,孩子们写的阿拉伯数字工整而稚气,黑板上方正中间是小国旗,两边写着“勤奋求实、立志成才”八个大字,黑板对面是鲜艳的学习园地,两侧的墙壁上张贴着名人画像:刘胡兰、居里夫人、阿基米德……教室里的一切都顽强地散发着文明的气息与求知的渴望,让身为教师的我好不振奋。只有地上码得整整齐齐的蘑菇菌像小山一样,显得突兀而不合时宜,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已经不再是什么学校,而是仓库。迈着沉重的步子从院里走出来,我不免替村里孩子们开始担忧起来,心直口快的陈明则指着旁边的一个小姑娘,热心地说:“这个孩子叫秀秀,10岁,她妈是个智障女人,这孩子后半年还不知道去哪念书呢,呶,那不是她妈!”顺着手指的方向看上去,上面土圪棱槐树下正是一个神情呆滞的女人。  突然想起在蔡家会采访蔡巧琴校长时,提到两个特别的孩子,一个叫孙彩红,家里的窑洞塌了,一个叫吕阿文,父母双亡,这两个孩子都得到学校的全额资助,在学校的吃住全免费。那秀秀呢?我不禁替她捏着一把汗。  陪读已经是一种万般无奈的选择,而秀秀一家竟连陪读也不能够,她们家实际上属于兴县农村教育里被完全抛弃的一族。而像秀秀这样的,哪个村没有呢?  3、“有钱的念书,没钱的喂猪”现象之流变  10年前,我回老家过大年,常去村里的老支书家里小坐,几十年的底层生活与管理阅历,让他对农村了如指掌。说到村里的情形,书记以惯有的幽默引述听来的顺口溜:“有钱的念书,没钱的喂猪”。反映的是90年代后期国家通过县管乡征的方式筹措教育经费,而实际上层层转移最后落到了老百姓头上的现实。那些年,村民教育负担十分沉重,乱收费成风,各项村提留、花样繁多的乡镇统筹费,其中乡(镇)村两级的教育费附加是大头。税负之痛下,读书成了有钱人的专利。一时间,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升学率、巩固率跌入低谷,而辍学率、失学率却屡创新高。现在回头想起自己1990年前后读书的艰难,真是感同身受。   自2005年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惠民政策以来,这种情况则为之一变。“两免一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兴县农村孩子“留得住”的问题,部分农民工子女返回老家读书,使得当地小学招生人数比过去有所增加。同时,新的《义务教育法》使一部分农民工子女得以进入城市公办小学读书。如孟家坡的郭珍珍姐弟二人,跟随在西山煤矿打工的父亲来到太原,就读于太原西山矿务局三小,缴费与市里的孩子一样,珍珍自豪地与我交流着,引来身旁同村伙伴们羡慕的目光。  走访了许多老师与村民,都真实反映了现在几乎没有因为交不起费而不让孩子读书的情况,但村里没学校了,进城的洪流裹挟着无数的家庭,新的负担产生了。听到不少人说:“甚么个‘两免一补’,免还不如不免,免得免得念不起了,花的钱更多了。”很多中小学在期末就预收了书费,说是开学退还,可据家长与学生们反映,其中猫腻甚多。老百姓对“一补”的执行也颇有微词,许多学校以顶账等方式千方百计算计学生,总之是到不了学生手里。  农民太穷了,仅能解决正常温饱问题后,即使免除了好多读书费用,仍拿不出多余的钱来供孩子念书。吕俊生共4个孩子,都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卡脖子时候,老三吕晓宁16岁,在蔡家会的芦山中学读初三,开学时没钱走不了。他妈妈犯难地说:“孩子嚎得不行,只好卖粮食,再和众人借,添凑得620块钱让孩子去念。”  “穷人连亲戚都是穷人,连个借处也没有,唉——没办法”,孟家坪村的孙云云无奈地说,“现在是想喂猪也喂不起”。经打问得知,现在买头二个月大的小猪崽竟需七八百元。免除农业税与学费后的这种尴尬是我始料未及的。沟庄头村的吕怀平,光着上身,扯着大嗓门毫不掩饰地说:“我4个孩子,3女1男,老小是男孩,计划生育罚款3万元。大女儿开学该念高中了,可一家4个念书的,熬死我也供不起,光饭钱一年就得六七千块钱,我到哪儿去挣,我是不敢让念高中了。”问到他咋养家时,他只抛来一句话:“我是四海为家、到处流浪!”  看来,城乡教育资源不均,村里学校的空壳化,农产品价格上不去,让农民背负十分沉重的压力。表面看起来,开学那天交的钱少了,但实际上农民的教育成本却增加了许多,而收益呢?此番回去没功夫和老支书小坐,不知他又有啥经典话等着我。我似乎只能想到:“有钱的吃着猪肉念书,没钱的念不起书喂不起猪”。  4、乡村教师与兴县农村教育  2005年,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表示我国将逐步取消代课教师,全面推行农村的教师聘任制。 兴县的教师流失很严重,2005年脱岗358人,2006年脱岗506人,2007年脱岗566人,单2008年3月擅自离岗的教师就有109人,他们受不了清贫,有的下海做了生意,大多数则到了外县,以神木县、离石市,太谷县等待遇相对高的县市为主要流向。县里将这部分人的工资全部停发,但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好教师外流的现象。只要拔不掉穷根子,村里的教师就会千方百计往城里跑,城里的教师就会千方百计往外地跑,民办教师与临时代教在兴县就不会消失。目前,全县教师队伍实际短缺超过千人,而县财政又养活不起这么多公办教师,所以民办教师与临时代考似乎是各个教学点的最佳人选。随着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推进,兴县顺应形势,使村里大量的教学点被撤并。近年来,全县共撤并学校284所,其中初中22所,小学262所,整合优化了教育资源,有力缓解了乡村教师不足的突出问题,但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蔡家会镇明德小学校长蔡巧琴说:“这么些年,民办教师可恓惶了,有的才挣几十块钱。”当问到民办教师对同工不同酬的态度时,蔡校长说:“有些教师生活不了,也曾罢过课。”结果怎样?“也涨了点。”听到蔡校长说村民因读书致贫的现象很普遍时,我想到了乡村教师因教书致贫的事实,只是未说出来。  从教近30年的樊斌迎老师平静地说:“农村教师活得很平淡,都是个这样子,平淡也没办法。”当问到樊老师为村里服务了几十年,村里人一定很尊敬吧,樊老师目光黯淡地说:“因为自己收入低,村里生活好点的更看不起。社会上说当老师的细(兴县方言,意为‘抠门’),实际上因为当老师的穷么!”  老家代课教师收入偏低的问题,一方面反映了不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合格数量不足和专业素质亟待提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反映了县财政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经费支持严重乏力的窘境。  56岁的刘迎春老师在十几个村里教过书,现在已经不愿进城了,也不想再教书了。刘老师憨厚地说:“年龄大了,再一个是城里消费贵,现在已到了内退年限,自己种点地算了,不想凑那个热闹了。”   才28岁的赵瑞芳老师教书也有10年了,却已经完全失去了转正的机会。“全交楼申乡下面的小学里尽是民办和临时代课老师。”赵老师说,“民办老师怕被打发,所以又苦重又挣得少。”我忽然听到陈家圪台村此前来的公办老师没呆下去,忙问原因。赵老师一边往我们手里塞黄河边产的红枣,一边说:“那个老师不好好教书,所以村民也闹过事,强行锁了学校大门。”问到尊师重教时,赵老师很无奈地说:“学校就那么点桌椅板凳,可村干部也不管,家长们更不懂事。只要有婚丧嫁娶办席的事情,家家都来学校借桌凳,还回时缺胳膊短腿,好点的凳还要留下自家用。没有一家给赔偿修理过损坏的桌凳,学校墙头塌了无人问津,可只要是正常的收五毛钱也要来吵个没完。”当问到有何愿望时,赵老师以为我们真能解决什么问题,眼睛突然亮起来,迫切地说:“民办老师受半天没个结果,期望在老了以后国家能每月给个二三百块钱养老。”  我们走了,赵老师领着孩子又到坡上锄地去了,一片坟地紧挨学校,群鸦乱飞,孤寂而恐怖。这些拥有双重身份的民办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农民,培育的农村教育是那么的不专业,台下的学生如初级农产品一样,没有市场,没人稀罕,可责任就该他(她)们全部承担吗?  新盛村的陈美美是干了9年的代课教师了,只有初中毕业,一孔石头挂面的窑洞就是教室,学前班、1~4年级22人挤在一块的复式班。去年中心校执行上级政策,要打发她,村里人不让走,是因为舍不得。村里人知道他教书用心,才没有一个孩子转到外边读书。大家怕她太苦,经常给她拿菜拿鸡蛋,是因为敬她爱她。陈老师每月挣480块钱,当问到想不想离开时,陈老师笑着说:“习惯了就好咧!”  5、输在起跑线,更输在途中跑  樊斌迎老师平静地说:“820人的孙家窑村,前些年小学最多时有130多名学生,而现在只有学前班和1~4年级20个学生(其中学前班占了6名),5年级就去乡中心小学了。拿我那些年教出去的一届学生来说,21个4年级学生走出去,小学辍学的几乎没有,但能读完初中的仅占一半多点,而升入高中只有3人,考上大学的一个也没有。”问到原因,孙老师说:一是因为家穷;二是因为村里普遍对读书改变命运的思想认识不足;三是村里教学质量差,导致小学升不了初中,初中升不了高中,能考上大学的更是万不及一;四是学生普遍觉得升不了学,又就不了业。所以初中辍学率最高,许多学生十六七就出去打工了。  村里没有幼儿园,好老师留不住,即使勉强生存的那近20%的小学教学点,也只是些老教师和临时凑数的代教,初中不毕业的就登讲台并不在少数。交楼申乡窑儿湾村的刘文芳才17岁,先在附近的水泥厂上班,因为村里没老师,便被叫来应急,这种拿起粉笔就是教师的情况在村里已司空见惯。   上面是身体健康欠佳,满口兴县方言,一心想着内退,不知因特网与ABC为何物的老教师,下面是学前班和一、二、三年级混坐的一群山里娃,这样的复式班,这样的农村教育,还奢谈甚么科教兴县?  杨旭芳,女,杨家坡村人,今年17岁,2005年读初一时已经14岁,没升初二就失学,在家里闲坐2年,于2007年跑到太原打工,卖过装潢材料,端过盘子洗过碗,文化水平不如太原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别的技术活啥也干不了,辛苦下来只能顾个嘴,一分钱也剩不下。村里不堪的教学状况让她在起步上就落下先天缺钙的毛病,后来一步步跟不住,光小学就念了8年。  农村教师既是电脑盲又是外语盲,有的也自感普通话水平不适应教学要求。年轻些的渴望接触新知识,而老教师则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整个教学质量让人担心。教育在兴县就像一辆破大车,许多村里的孩子被无情的扔在半道上,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绝尘而去。  在孟家坪中学教学楼门口,我们碰到正在装潢的孙平平,旁边是他的儿子孙凯。孙大哥说:“来这儿念初中的都是穷人,都是冲‘两免一补’才来的。”我们了解到,崭新的二层教学楼里装备起了拥有45台电脑的微机室,可快3年了,连教师都没摸过一下,而就读于该校的孙凯更不知电脑为何物。看大门的大爷说,上级领导莅临检查时,微机室是首先被观瞻的地方。当问到为何不把孙凯送进城里念书时,孙平平苦笑着说:“他学习早就落下了,进城也跟不住,就在这儿凑乎念吧,没办法。”曾名噪一时的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的蔡家崖中学,为通过验收,竟从公用经费中挤出1.5万元(一年)租用网吧的电脑来装门面。真是猪鼻子上插葱——装象。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了一句空话,而老百姓最关心的升学更是天方夜谭,村里的穷孩子不幸充当了这种不公平待遇的牺牲品,十几年来,浪费了一茬又一茬宝贵的人才,让人无不为之痛心。用一句兴县歇后语形容,就叫“墙崖上挂垫(dū)子——不像画(话)”。  整体来讲,兴县农村的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几近96%;初中升高中的约30%;完全属于辍学的小学占1%不到,初中在5%~8%之间;转学现象最突出,小学转走的高达80%,初中也可达60%,这也是造成大批空壳学校与陪读家庭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们走访了原蔡家崖中学校长史建国,孙家崖小学教师樊斌迎,西吴家沟村民吕俊生一家。老吕42岁,标准的西北汉子,膝下1女3男,大女儿前年初中毕业,却未参加中考,坐在院里编筐的婆姨脱口说出原因:“考也考不住,光个烂中考杂七杂八就得六百多块钱,纯粹白花钱,就不考咧。”以史校长的估算,初三按50人班容量,不参加中考的超过15人,那就是平均30%。按樊老师的说法,小学基本不辍学,而初中较高,有时可高达50%(其中包含转学)。  村里的老师尽是哄孩子的,肖家洼村的李进民气愤地说:“老师(本村的康泉泉)连五年级的书也念不通,整天不务正,尽和些死老汉们圪蹴在地上下棋,那还叫老师?那是害。”所以许多孩子连初中都考不住,想再念下去就得花钱念私立,有少部分在这一步上就被刷了下来,而乡镇中学教学质量低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每年都有因跟不住或丧失信心而告别校园的孩子,到初三中考前时是个总爆发的时段。人们说起这个现象时已见怪不怪了。听在城关中学教书的同学讲,这几年,兴县中考成绩极差,中考状元拿到太谷,连前150名都进不了。  我们在沟庄头村找到了在蔡家会镇芦山中学78班读书的吕晓霞与吕晋两位同学,据她们讲,她俩所在的班初一入学时73个人,升初二时剩下56人。分班是初二下学期开学初的事情,晓霞分到重点班,吕晋分到了普通班。吕晋所在的班刚开始时54人,仅过了半年,现在班里仅剩37人。那17人哪儿去了?吕晋说:“有因家穷不念的,有转到县城的、有因学习不好而辍学打工的……”当问到普通班与重点班的区别时,她语带不满的说:“普通班管得松,老师教得也不好,男生们整天翻墙头去上网吧,还有打架的,反正乱七八糟,谁也没有信心。”晓霞则一脸优越地在旁边笑。   不论是蔡家会芦山中学、贺家会中学还是魏家滩中学,都存在着重点班与普通班。与芦山中学的武彦平老师聊起此事,武老师无奈地说:“政策是不允许,但咱们乡下条件不如城里,留不住老师也留不住学生,尤其是好教师与好学生都奔城里去了,为了多少还能有点竞争力,才设立重点班,没办法。”走访中的老师们一致认为乡镇学校的滑坡还将继续,城里将乡下的教育资源都挖走了,进不了城的老师与学生承受着更多的不公平,却没人管。  看来,要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切实加大财政投入,以行政手段扶持乡镇学校已势在必行,舍此还能怎么样?  6、举家“陪读”做“书奴”  随着兴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推进,大量农村教学点被撤并,给村里的学生带来了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等诸多影响。   其实,早在几年前,兴县县城的学校周围便开始出现“农民陪读家庭”,近一二年来势更猛。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陪读家庭,如今已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这种现象反映出农民家长对县城拥有较高的教学质量、教学设施、生活水平的向往,以及对整体教学质量下降的农村学校的无奈“放弃”。因为兴县人多地广,贫富悬殊,所以连陪读都分层次:高居塔尖的是拥有公共权力和私人财富的少数人。我高中同学杨向英两口子都在县委大院上班,属于兴县条件优越的公务员家庭。前几年得知她领着两个儿子在忻州五中陪读,这次回去联系时听说又到太谷一中陪读去了。一位老同学说她单位反正也没什么事,又不误挣工资,所以就培养下一代去了。大学同窗李如辉在城镇中学教书,是兴县有口皆碑的好老师,丈夫开了一家资产达250万元的加油站。如辉说:“明年我也不教了,领着女儿去太原读初中,我给孩子做饭去。”  塔身中间是绝大部分涌向县城的农村陪读家庭;少部分则选择乡镇中心校与乡镇中学所在地,如蔡家崖、魏家滩、贺家会、孟家坪、瓦塘等教学质量较好的乡镇学校,车家庄、后发达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都是陪读家庭的热门之选。这些村子里的房屋窑洞的租赁业也是相当发达,而城里更是供不应求,几家一起合租的情形屡见不鲜。  塔座则是无数吃不起猪肉又无法进城陪读的穷苦拖累家庭。  目前,县城拥塞着近10万人,其中农村中小学转来的学生与陪读的家人就不下三四万人,产生的社会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所以,兴县正在加紧建设新城。现任县委办副主任的老同学王宇不无忧虑地说:“男人们进城找不着挣钱活,又误了村里的地,免不了小偷小摸、打架生事;女人们看着没办法,全家进城活不了,情急之下,便也生出许多不堪之事,有的干脆将嘴唇涂红,做起了陪酒卖笑的营生来。”  明眼人一听就明白,农民兄弟的教育支出表面上是少交了,实际上却数倍于以前,几乎占家庭收入的70%,占家庭支出的85%以上,所以借钱陪读也就不难理解了。县城里可不是个好呆的地方,用我侄女的话讲,“一点也不好玩”。   孟家坡村里的小学于2006年就倒闭了,此村距乡所在地孟家坪2里路,那儿既有中心小学又有初中,但村里有条件的都舍近求远,以一种中国式的从众心理,卫家的1男2女也都选择了出去读书。卫小慧和姐姐去了康宁镇的刘家庄私立学校,小慧念5年级,姐姐念初二,哥哥卫小明则得到了优待,获得了去兴县二中读初中的机会。当问到其中原因时,小慧将头扭到一边茫然地看着远处,旁边的大爷说:“家里经济有限,先轮小子念,家家都这样。”  山里娃的读书本来就遮前难顾后,捉襟见肘之下,女孩则承受更为不公的命运。是因为贫穷才突显了男尊女卑,还是因为男尊女卑更加剧了贫穷,这个农村教育,让一切意义与逻辑变得那么模糊与混乱。  沉重的生存压力下,近些年社会上出现了“房奴”、“卡奴”、“车奴”等流行词语,而在兴县,我以为出现了大量因为陪读而沦为穷人的农民、因为读书而陷入困顿的穷孩子,于是我称他们为“书奴”。这些为读书而备受奴役的农村学生与家长们,是我调查的焦点。兴县教育患贫,更患不均。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兴县的基石。  7、大山的奇迹穷人的楷模  在蔡家会镇,我们想找一位与贫穷抗争到底、艰苦求学、最终成人成才的典型,书记吕平介绍了一位叫孙鹤的年轻人。  孙鹤,又名孙黑平,1米6的个子,瘦瘦的,一幅从小营养不良的特困大学生形象。采访黑平是在他哥的土院里,本想简单聊几句便离开,但他的故事震撼了我们每个人。他用18年的时间,完成了从蔡家会通往西北师范大学的传奇跋涉。  孙鹤的感人之点是:他以非凡的勇气直面贫困、以超群的胆魄赶走贫穷,以顽强的生存能力与学习能力将梦想变成攥在手心里的真实幸福。贫穷距他曾经是那么的近,近得如影相随,但他从没有屈服过。凭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凭着“劳动创造财富”的穷人的金手指,他神奇地战胜了貌似可怕的贫穷,闯出了一条堪为兴县的穷人家孩子指引迷津的成功之路。孙鹤的故事告诉我们,贫穷并不可怕,穷人的子女一样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光辉人生,艰苦隐忍中塑造着刚强,饥饿彷徨中收获着骄傲。   小学到初中,他都是拔尖学生,骄人的成绩点亮了他走出大山的渴望。那几年,虽然穷,但一直在本村读书,能添饱肚皮就可以一直读下去。97年,该上高中了。家里一分钱也没有,趁暑假黑平上山刨药材,挣了一百多元钱,母亲用尿素袋子装了满满一袋子山药,打发他去兴县中学读高中。学校也同情这个拿着山药念高中的小伙,答应了他缓交书费的请求。但宿舍是住不起的,经好心人介绍,他来到一位孤寡老婆婆家里,好处是不用掏房租,老婆婆可以给他熬稀粥,他可以给老人打柴担水生火,驱散老人的孤寂。借钱买了白面,礼拜天去菜地拣主人遗弃的小白菜,山药吃没了就回家再扛一袋子。但这样的日子也不能维持多久,两个月后的一天,老父亲的一封信摆到了校长办公桌上,信里夹着100块钱,内容是告黑平不听话,不让念非要念,丢人现眼,让校长打发儿子回家,那一百块钱是欠学校的书费。如此不堪的情形,学校也无能为力,便也没要书费,黑平还清欠同学的钱,拿着剩下的20元钱,含着泪回了家。  读书的路岂能就此中断?黑平央求姨妈去说服对自己读书毫无兴趣的老父亲,带着姨妈给的半袋小米与家里的一袋山药,黑平选择了回来。学校感动了,从此免了他的书费与学费;同学流泪了,自愿捐助了50多元。温暖像火烛一样,虽微弱却让他鼓起了继续求学的勇气,黑平的打工之路由此展开。(后附打工经历表)  此文是调查报告不是传记,但孙鹤的心酸求学之旅是兴县农村教育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他以一己之力对抗着魔鬼般的贫穷,18年里,不等不靠不卑不亢不忧不惧,他是大山的奇迹,穷人的楷模,是兴县学子的一面旗帜。十年磨一剑,他瘦弱的肩膊奇迹般地擎起穷人孩子的希望,从他身上可以真切寻找到马校长穷人教育学的思想光华。家庭经济条件是影响个人成人成才的重要原因,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  采访结束后,大家感叹不已,孙鹤的老父亲也深有感触地说:“主要是孩子有决心,不然,家里穷得挤牙膏似的,肯定念不成!”  8、杨贵牛——活着的闰土  老百姓对当前村里学校大滑坡的现象十分不满,有的言辞不免失之偏颇。杨家坡村的白大爷忿忿地说:“你问学校去,学校说没学生了,办不成了,所以倒闭。”当问原因时,白大爷激烈地说:“那几年能乱收费,这几年收不上钱,学校闹不上利了,就不好好弄了,慢慢干脆就不办学校了,抬腿走人关门了事。”   我赶紧转移话题,说到村里人念书不方便时,又走来一位大爷,众人忙催我问他。经询问得知,此人叫杨贵牛,54岁,膝下5个孩子,2男3女,老大29岁,老小才9岁。当我问孩子们的读书情况时,老杨始终缄口不言。我甚至觉得他就是个苦人儿,神情木讷,满脸土灰,粗糙的大手亦如老树皮,眼睛不敢与人对视,与外面的世界格格不入,沉重的负担让他直不起腰,赤着两脚,一双满是污渍的皮鞋,鞋跟磨损严重,鞋尖极不规则地高高翘起……我忽然想起鲁迅小说《故乡》里的中年闰土,虽有隔世之感,却是那样的相像。  肖家洼的刘喜平大概是十年后的刘贵牛。喜平今年才40岁,瘦得皮包骨头,有3个男孩,从12到14,从五年级到初二,两个规整的等差数列。喜平的媳妇患有甲状腺癌与糖尿病,顿顿吃药,每年光药钱就需1万多。只靠喜平一个人扛着这个濒临破碎的穷家,种40多亩地,个人贷款3万多买了了80只的一群山羊,喂了一头骡子,花1300多元喂了两头猪。每天早晨5多出去锄地,10点多回来吃点饭,放下碗筷赶忙去放羊,擦黑才回来,平时还得给骡子弄草(放暑假有儿子拉出去放),一年365天周而复始天天如是。  他现在住的地方是“中银希望中学”的院子,是乡中学的新建校区,去年秋天学生都跑光了,两个大院子成了村民绝好的居所。由于喜平人老实,喂的牲口又多,所以村委便托他照看新修的院子。于是,教书育人的清静之地如今成了人畜混居的贫民窟,猪羊撒欢,鸡鸣犬吠,教室外墙上赫然写着“请说普通话”的标语,与阶下一头舒服地晒太阳的骡子形成鲜明的对照。住在学校院里的喜平整日为3个孩子的读书而发愁,这真是旷世未有的奇闻。  我们在为倒闭的希望学校惋惜之余,又对生活艰难的喜平寄予深切的同情。鲁迅说:“穷汉即使对最美丽的花朵都无动于衷。”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穷人们,实在是无力他顾,尽管校园里的书香也每每让他们心驰神往。  9、守护农村最后的文明标志  青壮“走西口”,孤寡独“留守”是建国前的事了,但在兴县这绝不仅仅是传说,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无数读书无果的青涩学子与未婚青年不甘忍受村里的贫穷,中年人又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而土里刨食的收入又远远不能对付子女读书与娶媳妇、看大病的巨额出项,为生计前途所迫,他们纷纷加入汹涌的打工大军,朝着一个个陌生城市寻找生活的梦想。因为没有文化没有专业技能,他们只能充当城市的廉价劳动力,从事最原始最繁重的苦力活。采掘、装卸、建筑、路桥、运输、餐饮等行业,都可看到他们辛苦的背影。平时村里只剩下老人带着在本地读书的孙子,年轻媳妇与嗷嗷待哺的孩子,少数因孩子多又没有老人带孩子进城陪读的拖累家庭,以及每个村里多达二三十人的光棍汉。 鉴于这种情形,杨家坪村的张星星与王海鱼老师感慨地说:“村里叫城里掏空了,灰沓沓的啥也没了。如果连小学这点农村最后残存的文明象征也没了,那还叫啥村子,那是没有精神内涵的农村,是丢了魂儿的农村!”蓖麻地里的这番话让我对这位小学教师肃然起敬,他能将学校定位为农村的文明标志,真是难能可贵。在地头我碰到71岁的老党员原守瑜大爷,他说:“1000多人的大村子,学校孩子多的时候有200多学生,现在就留下8个学生了,国家的钱给修的学校都不赖,就是上级领导不重视,村干部与学校的人整天闹意见,下雨冲坏了孩子们上学的路,人看着都挺危险,可一年多过去了,也没人过问,是自己顶着老命给铲剐了几回。孩子们没个念书的地方,我们活着的人都是千古罪人呀!”  杨家坡村的几位大爷说:“,离石,城里,兴县,人就占半条街,能走都走了,就剩下我们这些没用人了。五六十的人了,没劲了。”  在温家寨,我们找遍大半个村子,也碰不到一个可以正常交流的采访对象。一个貌似儿童的弱智青年,一个疯女人,几个靠在石头墙上的聋老婆婆,让我们百感交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穿戴整齐行止利落的年轻媳妇,却是回娘家的小住的,对村里的情况她是一问三不知。  交楼申乡的一个村名让人颇感蹊跷,小学大门写的是窑儿湾村,村委牌子上写的是姚儿湾村,而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写的是尧儿湾村,农村的文化意识这么淡薄,让路过的人摸不着头脑。  感慨之余,便不由地琢磨个中原因:一方面受传统愚昧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一些贫困村庄地理位置僻远,与外界社会联系甚少,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依然盛行。不少人思想观念陈腐,认为孩子在家劳动是天经地义之事,而送孩子(尤其是女孩)上学是一大损失;另一方面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就业,他们极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义务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者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和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最后一个个又被抛回了农村。于是不由地想起前些年流传甚广的那段记者与放羊娃的经典对话,想起那个让人莫名悲凉的“怪圈”:放羊→赚钱→盖房子→娶媳妇→生娃娃→放羊……  别震惊于这放牛娃的人生理想,因为这就是农民们真实的生存状态。生存的天空,没有足够的光线,导致他们先天的弱视;环境的恶劣,没有足够的空间,导致他们后天的短视。 冯友兰先生说,按觉解程度来划分,人生有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放羊娃就是自然境界吧,他对于自己所做的事,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只是顺着本能或社会风俗习惯,这样的活着,在醒者看来是悲哀,于自身却是理所当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今日的城市繁荣与经济发展,农村曾经并且一直在做着默默的牺牲与支援,所以,我们不该忘了对今日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黄土地。对于农村及农村教育,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同情,而是拯救。  但我仍希望找到兴县农村教育的兴奋点。读高中时就听说交楼申乡的马窑上村是有名的秀才村,此次调查更证实了这一说法。村子并不大,300多口人,两个教师,27个学生,学前班到四年级,其中一名教师叫赵改娥。村民说他们村的老师教得好,当我有意与新盛村的陈美美相比时,大家很信得过地说“俺村的赵老师比新盛村的强”。看来真是应了那句话:“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我们找到了赵改娥老师的家,两孔石头窑洞简单朴素。她是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在编民办教师,已有20多年的教学经历,常年的劳动,看不出她与普通的农村中年妇女有什么区别。赵老师自豪地说:“都说马窑上的孩子好教,主要是村民重视。这个村大多数孩子学习都很主动,大学考上的也很多,这儿的孩子好学习是出了名的。”按我的理解就是此村一向有尊师重傅、崇文尚学的文化传统。其实这个村子很穷,原来当教室的窑洞因多年失修,去年秋天连续下雨导致严重垮塌,有一段时间学校被迫迁到了5里外的大坪上,今年村里勒紧裤腰买了两孔新窑洞,总算有了自己的校舍。由此观之,越是穷的地方对教育的渴求就越强烈。农村是一个有待急待挖掘的人力资源宝库,只要引导得当,一样可以出人才。  10、放心技校哪里找  在兴县,每年初三平均有学生6796人,除去每年升入普通高中的1300人(20轨制)以及到外县市读高中的学生,剩下的就是大多数中考分数很低或和一部分连中考也未参加的学生,也就是说,每年仍有5000左右的初三学生不能升学。   这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是直接走入社会就业还是接受职业技能学习与培训后再就业,这是事关兴县未来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大事,是输出什么样的劳动者的大事,是改造兴县这个农业大县的根本问题,然而老家对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好。  由于初中教育中从未开设涉及职业技能学习的课程,家长也不懂参加技能培训的意义与途径,所以当孩子的义务教育失败后,大家都手足无措了。土地是是宽容的,同时也是个无底洞,吞没了多少高原之子!村里人总是说:“念不成就回来驯牛屁股,这个‘农业大学’谁也能念。”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外,老百姓似乎再也看不到还有什么可供他们选择。  兴县有职业中学4所。一所是设在离城15里的张家圪埚村的老职业中学,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一所是同样设在该村的艺校,由兴县少年戏剧学校改造而成;一所是设在县城西关的二中,办学性质几经变化,现在听说是教育局与私人合办,也有与外地中专学校联办的内容,学校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普通高中,又是职业高中,毕业可颁发双毕业证。第四所是原进修学校改造而来的私立职业高中,性质与第三所有共同之处,与青岛某院校联办为该校最大的卖点。  但据家长反映,这些学校也主要是为了收票子(钱),一位教育局的领导也坦言,人们对职业学校的认可度很低,读职业中学的兴趣不高,主要是学不到技术,解决不了,就业问题。圪塔坡村是一个高踞在山上的村子,吃水得跑到5里外的沟里边担。44岁的成平平的大女儿初中未毕业就去神木县打工去了,儿子成伟今年参加了中考,仅考了200多分,只能考虑读个能学点技术的学校了,但一直定不下来去哪儿。成平平说:“整天有来村里招生的,可没有一家让人觉得可靠,连办学许可证也没有,网上也查不到,孩子干着急没办法。”我便将国家针对职业学校的优惠政策以及职业学校的好处解释了半天,成平平很有同感地说:“哪怕念一个可靠点的技校也行,国家给资助一些,孩子有个念的地方就行了,还能有啥要求!”跟前的几位村民打趣的说:“念啥哩,他已经准备给儿子盖房娶媳妇了。”  买卖婚姻的陋习在老家至今未变,越是没钱的人家娶媳妇就越费钱,所以,农村人很早就为儿子的终身大事忙活开了。  成伟的读书梦多半是要破灭了。  11、兴县名人贾宝执与白家沟  白家沟在兴县西北四十里,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贾宝执(1917—1973)同志的故乡。 1944年,贾宝执同志积极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带领八户贫下中农,办起了全晋绥边区的第一个合作社。当时命名为白家沟土地运输生产合作社。本年12月,贾宝执出席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被评为甲等模范,荣获合作英雄的光荣称号。  全国解放后,贾宝执带领白家沟人民,继续奋战在恢复和发展生产的第一线,1950年,他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工农劳动模范大会,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首次见到了毛泽东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1952年,贾宝执随中国农民代表团赴苏联、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参观访问。同年冬,他借鉴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首先在白家沟实现了合作化,将原来“土地运输合作社”更名为“吕梁先锋农业生产合作社”,贾宝执任社长兼党支部书记。他们的办社经验载入了《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  1955年,贾宝执联合9个初级社,成立了白家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他出席了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见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1958年白家沟成立人民公社,贾宝执任公社主任兼白家沟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时时处处充当着开路先锋。1958年,他出席了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召开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获得周恩来总理亲自书写和颁发的奖状(来源:《党史文汇》)。  这片英雄的土地,数十年跻身时代前列。历史名人贾宝执一生奋斗过的地方如今成了兴县最为落后的村子。一条只适合三轮车颠簸的红胶泥路,让我们吃尽苦头,好不容易进了村,惊魂未定的我们又为午饭犯了愁,问了半天竟买不到鸡蛋。破败的小学仅为两孔窑洞,那门、那玻璃、那石头窑面,无不与四下的黄土浑然一色。中学更糟,两扇锈迹斑斑的氧焊大铁门僵硬地敞着,一个巨大的院子里,蓬蒿愤怒地生长着。时值正午,令人眩晕的阳光下,成堆的家畜粪便自嘲地散发着异味,很显然这个曾经托起白家沟乡民梦想的学校早已空壳有年了。该是锄田人回来的时候了,却只见到几位游手好闲的光棍与留守的孤寡。经过一个萧条的供销社门口,只碰到3个玩耍的女孩,问之,竟没有一个在村里读书的,给我们煮方便面的贾大爷说村里如今只剩1~2年级,加上学前班也只有十几个孩子,秋季开学还有孩子进城。   不远处就是载满老书记生前光荣与梦想的大队小院,周边斑驳的高墙上红色的毛主席语录依稀可见。于是想到去看看贾宝执生前荣获的奖状与照片,大爷的老伴告诉我们,书记的老院早就没人了。要走了,便忍不住回望那个顽石砌墙的小院,却总觉得有一双流泪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注视着整个老村。  昔日的红旗村,衰落为今天的特困村,看着一脸彷徨的三位同事,我的心头不由袭过一阵浓浓的悲哀。  12、魏家滩——兴县农村教育的希望  顺着白家沟的河滩小路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出开,两边是黑魆魆的石壁,让人有种莫名的郁闷与恐惧。出了斜沟煤矿不远就来到一个三岔路口,放眼望去,一马平川,复又生出海阔天空、豁然开朗的豪迈。  于是直奔魏家滩中学,一进校园,便使人眼前一亮。规模相当,楼房簇新,整饬干净,这绝对是一个实力看好、人气极旺的农村中学的样板。我们饶有兴趣地问起学校的情况。几位老师很自豪地介绍道:“上半年是9个班,共500多名学生,都是三轨制,后半年将达到600多人,初一预计实行四轨制。学校有100名教师,教学生活井然有序,质量良好,当地群众十分满意。”该校的性质相当于左云县的四中、五中,而兴县类似魏家滩中学这种办在乡下的县直中学共有8所,而像魏家滩中学与蔡家会中学这种在维持中有所发展并能与县城学校抗衡的有5所,情况确实要好于左云县。听其他学校的老师们讲,学校达到350名学生就好运行了,而这种能达到500学生的那更应该游刃有余了。  当我问到是否担心学生往县城里跑时,几位老师很自信地说:“这不可能,县城里由于挤不下正在忙着建新城区,而我们这儿也正处于大开发的黄金时期。”据老师们讲,魏家滩镇是兴县第二好的地方,这儿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储量巨大,新兴的铁路首先与镇里相通,西山矿务局要进驻魏家滩,规模开采这里的煤炭资源,筹备工作与前期建设在紧锣密鼓地展开,镇里的一期发展规划是建成一个6万多人的小城镇,我想这已经比左云县城要大了。  从学校往出绕行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各种配套公共设施与服务单位管理部门都忙着施工,一派大开发大建设的繁忙景象,让人为之一振。1小时前在白家沟乡的抑郁与阴霾一扫而空,我不由为家乡能有这样生机一片的农村开发区而骄傲,祝兴县插上经济与教育腾飞的翅膀,扔掉贫穷落后的帽子,一路高飞吧!五、老家教育到底咋了  调查结束了,我该对兴县的农村教育作怎样的理性思考呢?   整体来说,兴县地广人多,是个山区经济小县,社会发育不良。国家对兴县农村教育的资助力度很大,乡镇学校中也不乏一些亮点,但整体上仍然呈大滑坡的趋势。由于农村地域大分布散,信息闭塞生活极端艰苦,导致留不住好教师,成为公共经费投入的死角,加之城乡教育资源严重不对称,也加剧了学校的空壳化。县里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落实得很粗糙,学校大撤并只按预设的推进,追求的是数字上的整齐划一,并未能尊重农村的实际情况。县里按账本上算,的确是紧缩了支出,故美其名曰“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因而相对宽裕的公共经费更理所当然地划拨到了窗口学校与城镇学校。这样的恶果是形成了兴县教育的恶性循环,农村学校越来越差越来越空壳化,县城的学校则人满为患,县里的有钱的有权的又往外县市跑,导致了乡镇学校空壳化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加剧,导致了兴县农村教育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兴县农村教育不能等到崩盘后再收拾。  财富与资本是积累起来的,贫穷与落后也是积累起来的。呈现在眼前的家乡教育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兴县是纯粹意义上的老区,是我所知道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方,几千年来黄牛耕地的生产方式传习至今亘古未变,人背着3个大谷秧子都下不了山,很难想象什么时候可以实现农村机械化。倒是村里的孩子进城读书去了,很多家庭还是扶老携幼的进去,但这绝不是孩子们的福分,这是拿着父母的血汗钱趟浑水,热闹不了几天还得回去,城里的汽车高楼与电视里的广告一样,并不属于自己的生活。照目前的情况看,兴县的农村学校已经沦为公共教育的弃儿倒是真的。  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象在兴县表现得尤为突出,强烈的反差对比让人咋舌。铁路已经开了进来,新县城已经初具规模,而与县城相距14公里的我村至今没有公路,古老的马尾河仍是村民出行时绕不过去的天堑,赶着牛车买化肥种子就是村民的生活内容,靠两只脚板步行进城读书是20年前我的读书故事,也是今天侄儿的读书故事,而进城后村民们突然发现县城里竟没有为他们预备拴牛的地方,只预备了让他们掏空腰包的市场。我的父老乡亲难道真的是兴县城镇化进程中一味买单的人? 县城里疾驶而过的名车与一脸无助的上访群众形成鲜明的比照,连县委书记在讲话中都不耐烦地说“信访形势不容乐观”。走访中,耳闻目睹最多的是连年的严重旱情,是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民生困境,是穷人家孩子没地方念书的焦急呼告,是农村产生大量“书奴”的教育危机,而教育局长在大会总结上中用的词语是那么的熟悉与老套,无非是“步入新阶段、达到新水平、开创新局面、走上新轨道、取得新进展”。兴县的科局级干部圈里流行着这么一句串话:“少了一个字,省了很多事。”说的是一把手的无比优越性,在官本位思想大行其道的一个地方,很难想象我们的管理部门能真正地为父老乡亲着想。怪不得圈内的朋友告诉我,兴县的教育局长这个位子连公安局长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唉,只是仍不知道村里孩子们的读书问题,又有哪位“长”给盯着呢?   因为自己是兴县人,所以笔下不免有些激动,因为自己是一位兴县籍的外地教师,所以笔下不免多了些直率与忧思,但以一位人民教师的名义来旁观兴县农村教育的视角与心态是积极而负责的,是大公而诚恳的。  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是十分有害的认识论,狭隘偏激幼稚之下势必自绝于科学与真理。我清楚地知道,报告的客观公正是多么必要。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事物,兴县的农村教育比我预想的要糟糕,但也绝非一无是处。批评并不意味着悲观与绝望,而更多的意味着发现与反思。不尽人意的地方都已明察秋毫,酝酿之后必是整改的大举措。  锦绣吕梁多妩媚,相信老家的教育定会迎来蓝格盈盈的天!六、农村教育咋办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对老家教育的感受,非“穷”字莫属。穷县、穷乡镇、穷村子、穷人家、穷百姓、穷教育、穷孩子、穷教师、穷学校、穷光景……这次第,怎一个“穷”字了得?忽然想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兴县财政就那么一块蛋糕,但分给孩子教育的那份还是太可怜了。在兴县确实是穷了教育、苦了孩子。一个特困县怎能在经济上自立自主?所以,“以县为主”的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在兴县只能是一句空话。  农村教育的诸多弊端与病症在兴县都有暴露,老家教育咋办?农村教育咋办?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纵然有再强烈的渴望也没有相应的识见,所幸在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从教十数年,受到马校长做人做事大家风范的深远影响,便不自觉地喜欢学习与思考。   前些天读了一篇研究我省农村教育问题的文章,作者的要旨是“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认为乡村教育的严重滑坡,使农村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性任务。作者总结了我省在探索农村教育改革与与创新中涌现出来的成功模式,其中就强调了马校长开创的实业兴学之路。  一是山区农村实行“村校结合”,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带动当地农民走科教兴农之路。先行的是方山县圪叉咀小学,集大成的是柳林县前元庄村。  二是农村普通中学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适当渗透职业教育因素,为当地培养一代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业劳动者。成功的学校有芮城风陵渡中学、晋城市郊区的李寨中学、忻州东楼乡中学。  三是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走产教结合、校企结合的道路,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突出的典型是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治穷与治教并举,成为穷人经济与穷人教育的样板。  到底如何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专家学者的建议与构想已有很多,但我以为,合理借鉴并推广现成的成功经验来扭转农村教育的被动局面,比一味地议而不决、决而不断、断而不行要理性与务实得多。  马文有校长在《解放自己创新体制发展穷人经济办好穷人教育》一文中系统阐述了穷人教育学的深刻思想,着重强调:“努力实施穷人教育经济计划”;“坚持面向穷人,实施穷人教育工程,办好穷人教育。”这是左云综合技术学校继20世纪90年代登上事业高峰实现理论突破后的又一次理论创新与飞跃,是对农村教育的又一次大献礼。  兴县是中国广大中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我衷心期盼家乡能搭上我省农村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的快车,找到症结,找到动力,找到思路,找到希望,实现28万兴县父老振兴家乡教育的祈愿! (尾声)  调查结束了,母亲立在黄土高坡,目送他的儿子,脚下是那条汤汤的黄河水。凉凉的高原风从川上吹过,撩起母亲灰白的发,如塬上的蒿,枯寂而颓零。儿挥着手,临河而泣!1.8报告八:           严峻的现实 堪忧的未来 ——关于晋蒙两地部分乡村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赵迅 过去革命是农村包围城市;如今教育是城市瓦解农村。  对于前者,人们无可争议,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结晶;对于后者,人们众说纷云。理论上虽不能基本定论,但那活生生的事实却看得分明:经费投入上,重城市、轻农村;师资配置上,重城市、轻农村;建设布局上,重城市、轻农村;高考录取上,重城市、轻农村;就业安排上,重城市、轻农村……更为常见的是:各级领导下农村检查,养猪场、养羊场也去,可几乎不去学校,这对于9亿农民、34675个乡镇(2006年底统计数)的农村学校是何等不公平。那么,农村教育的现状到底如何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深入山西左云、阳高、山阴、右玉、怀仁和内蒙古凉城县的部分乡村,进行了调查。所睹之处,何“严峻”一词所能言尽;所闻之言,何“堪忧”二字所能尽览。一、怨声口中出,苍凉眼底收  一位县长是这次调查中所见的最高领导。当我们说明来意之后,他不加丝毫思索,果断冒出一句:“当前的农村教育怨声载道。到底怎么样,你们下去走走就知道。”怨声载道,能怨这位县长吗?不能。他到本县上任才四个月,据办公室工作人员讲,他家距本县仅半小时车程,而在四个月时间里只回过两天。能怨历史的文化底蕴不厚吗?不能。400多年前的明代万历年间,本县出过帝王师,能胜此任,想必十分了得!40多年前在地区所属县中高考夺过五连冠!那怨什么呢?本县一所县城小学校长说的明白:“4年多了,我们在艰难中运行。1—6年级再加学前班,共2800名学生,40个班,每班平均70人。如此班容量不称世界之最也是全球少见。学生中农村子女占一半,家长陪读的又有200多。农村子女为什么涌入县城?农村教育基本不行了,基本垮了,基本没了,基本塌了。”一口气四个“基本”,比背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还顺畅地道。 (1)内蒙古凉城县六苏木乡六苏木村。   凉城县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2100元,有781个自然村。有农村小学办学点66个,在校生3200名;有农村初中3所,在校生770名。村均小学生4名、初中生1名;平均12个村1个小学办学点,260个村1所初中。  进得村来,经人指点,去得一处所在。门上木牌依稀可辩,一为六苏木中学,一为六苏木技术学校。铁栅虚掩。忽地传出两声牛叫。心想:这学校还搞实业养奶牛,必定办的不错。正在门外窃议之时,院里走出一位老太太。她打量笔者几眼,先是一惊后是一喜,边开门边说:“快来看看吧,那‘花狸虎’可是咱的宝贝,前两天,有给一万的都没卖。”  进到院子,经过攀谈,方才领略此地“风光”:原来是学校,现在不办了;原来挺漂亮,现在难看了;原来学生住,现在牛占了;原来都是玻璃窗,现在让牛顶烂了;原来都是水泥地,现在全让尿呀屎呀浸漫了;原来好端端的大伙房,现在堆上草料柴炭了;原来亮堂堂的图书室,现在也让水灌了;原来的实验室,现在变成奶站了;原来的篮球场,现在全叫粪苫了;原来的单双杠,现在全叫牛给拽断了。  学校变成了奶牛场,难怪老太太把我们当成牛贩了。  离开奶牛场,在街上正好又碰到了刚才那个给我们指路的。他先是报歉地笑笑,接着又问我们:“那学校办的不错吧?”说完又冲我们笑笑。我们也只好以笑还笑。他的笑带给人们什么呢?是酸涩,是无奈,是讥讽,是忧愁,是苦衷,是贬损,是抗争。(2)左云县山屯乡宁鲁堡村。   这是该县288个自然村中有始建年限的7个村之一,建于明嘉靖癸卯(1543年),距今已有465年历史。是地处山区的纯农业村。人均年收入千元上下。村支书领着我们看了学校。给我们的直观印象是:凡是铁的都生锈,凡是木的都变形;凡是土处都长草,凡是旮旯有便痕。村支书介绍:村里有180户人家,外出的有一半;学校现有房屋28间,有学生15个,其中一年级4个,二年级3个,幼儿班8个;有老师1名,这名老师就是村支书初中毕业的女儿。原来的老师有病请了长假,支书怕学校垮了,便让女儿代课。这个学校也有过辉煌,1—6年级俱全,还有电脑电视,有宿舍、有伙房。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光新桌凳就捐赠了100套。可是07年要搞整合资源、集中办学,把该调的调走了,该拉的拉走了,就剩下这么个空院子。村支书表示:到08年秋季开学前,要找乡里领导,希望不要撤掉学校。他说:“什么整合资源,纯粹是门面。要整合就要重盖学校,本来村里的学校好好的,再重新盖,这不是浪费?再说呢,让七八岁的孩子去过集体生活,根本就不行。”这真是:校长挺操心,班主任很费心,生活老师不省心,爷爷奶奶常挂心,父亲母亲不放心,孩子本人不安心,到头闹了个人人不歇心。”看了前边这七个“心”,大凡望子成龙的、盼女成凤的人,都要动动心:农村教育到底怎么个搞法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才是人们真正的向往。二、都言陪读苦,谁解其中味  清晨。凉城县南关街。一老一少坐在村边的一条土塄子上。老者,嘴叼旱烟袋一口接一口地抽;少者,手抚额头一下挨一下地揉。原来是孩子所在村没有学校,为了上学,其父到县城租房、打工,孩子的母亲一个女人家种不了地,在村里养鸡喂猪。老汉为了外甥与女婿,随来为他们做饭。前几天,孩子让同班的城里同学把头打了。今天,孩子的妈妈要来,汽车十点才到,可孩子见妈心切,不到五点就起来,拉着姥爷出村外等候。  “孩子挨了打,没告老师?”  “告了。但是别管咋说,这样下去麻烦事多了。”老汉说罢,无奈地长叹一声:活了快七十岁,不知朝哪走对,越来越连路子也不会走了。  这一老一少再加那夫妻二人演绎的正是:大人陪读荒了地,孩子念书受了气,夫妻两个分了居,一家唱了几台戏。   还是在这南关街。有一家来自本县大古城村的人家,为了孩子读书,举家搬到凉城南关。男主人刘成元拉砂子卖,女主人无业,女儿刘洋在凉城一中读高二,15岁的儿子患尿毒症已二年。刘成元的母亲70岁,随子居住。我们去的那天,女主人正回了老家,去找乡政府要救济,男主人陪儿子在呼市住医院。一切皆由刘洋介绍:“我弟弟得病的时候上五年级,现已住院二年,一礼拜透析二次,一次3000元,已经花了13万,其中和人们借了7万。要配肾咱又配不起,最后恐怕人财两空。今天我妈回乡里跑救济,最多也就给上200元。我上高中,一开学就要1000元报名费,补课费200元,这两项一年就得2400元。高中三年的书钱1000元,学校是一次性收。我们在老家是要房无房,要地无地。由于我学习不错,因此五年级时就来县里念了。反正我就是想念书。我妈说了,一开学就去找校长,看能不能给免一点儿。过几天,我弟弟就回来呀,实在是住不起了。前几天,我弟弟给我打电话说,‘姐,好好学习,学成了,你就当老师,就是清华毕业了,你也回咱那山窝窝,你说要是村下有好老师,咱们姐弟还能受这罪吗?也许我也病不了’”。说到此处,刘洋泣不成声,走到室内后墙处,看着墙上贴的毛主席像,泪点子扑籁籁直往下掉。  托福吧,毛主席!  阳高县古城镇古城村有一王姓人家,为陪子女进城念书,把村中仅有的3间土窑及能卖的家俱卖掉,把承包的土地转让。结果呢,儿子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女儿高中毕业后未考上大学,双双既无学又无业。回村吧,没房没地,在城吧,没本没技。  凉城县天成乡永兴梁村。丈夫沈根柱,52岁,在本村教书;爱人赵美云,45岁,无业。老沈每月工资2000元,同时还种着20亩地,这在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村里,是一个生活满好的家庭。然而,他们也有不顺心。他们有两个儿子,还扶养一个母亲出走、父亲浪迹江湖的侄女。大儿子在呼市上职业学校,已念了二年,再实习一年就毕业,每年需一万元。夫妇二人见大儿子上的学并不理想,于是,就在二儿子身上下功夫。从初一开始就由赵美云陪着去县城读书。可到高一念了一学期的时候,由于二儿子整天只顾上网,实在念不下去了,只好回到村里。如今学习理发。赵美云不无感慨地说:“这孩子念不成,全让网吧害了。经常一夜一夜不回家,我就一夜一夜到处找。那网也不是白上的,上一次就要好几十元。”  这叫什么事儿呢?这就叫:时光白白耗三年,又荒学业又花钱,若问父母有多苦,就着黄莲吃黄莲。陪读——农民重视教育的表现,其本身无可厚非。但其隐忧及演化出来的结果,不值得人们去深思吗?三、潮起风兴浪,堤开水分流  山西右玉。一位从本县一中退休的老教员说:“如今的农村教育,用半死不活概括最恰当。你比如算帐堡村,全村只剩下3个学生。县城的学校也普遍不景气,2007年,右玉全县只考上1个大学生。这怎么向老百姓交待呢?”  全县考上一个,这是百姓之悲、学校之悲,学生之悲;这是百姓之怨——老师怎么教的,这是学校之怨——家长怎么配合的,这是学生之怨——考题怎么出的!这悲,这怨,结伴走来,而且还将一直走下去。难道这不值得人们静下心来认真思索吗?   右玉县李达窑乡算帐堡村。本村人、在本村任教的王老师介绍:现在学校连2名幼儿班的孩子算上,共有5名学生(退休老教员未算幼儿)。07年的时候有13名学生,再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60多名学生。如今全村有150来口人,人均年收入千元左右。恢复高考以来,30年间村里只出过一名大学生。学校虽然只有3名学生,但什么课程也开。  笔者所见学校:占一间房,北边是一条土炕,东墙上挂一块1.5m2大的黑板,西墙上贴几幅名家格言,地中间摆3套桌凳。学生们天冷了上炕,天热了下地。学校所需费用由上边负责,只给所需物品,不给钱,每年折合1500元左右。据王老师讲,3套桌凳还是凭个人关系从别村要来的。  去年13名,今年3名,那10名呢?择校走了。13个走了10个。究其原因,村里人们说,农村学校条件差,不出人才。话虽简单,但一个“差”字却牵涉到方方面面。凉城县后堡地中心学校。这是由国家投资23.5万元建设的贫困地区教育工程,占地770m2,1998年建成。其时有学生400多名,还设有初中。后来,学生数逐年减少,初中自然淘汰。2008年初有学生94人,赶到放暑假时只余22人。如果秋季开学没有学生,只好停办。这22名学生来自12个村庄,原因是属中心校范围的12个村子中有11个无学校。22名学生,16名老师,师均带生不足1.4人。学生数由94到22,学生外转率达77%。  凉城县麦胡图中心校。2005年有学生1500名,2008年有学生1126名,每年减少150人左右。2008年上学期共外转49人,去向分别为:呼市8人,包头9人,集宁2人,丰镇3人,凉城(县城)11人,山西5人,卓资1人,本县其他乡镇10人。  中心校王校长断言:就象这样的萎缩幅度,用不了10年,农村学校全得关门。 凉城县六苏木乡刘家夭村小学的张校长介绍:该村学校在火爆时期,包括初中在内有学生500多,教师有30多,后随着撤乡并镇,学生逐年减少,如今只有7名,7个孩子中的3个还是一个家庭的姐弟。连校长在内共有6名教员,也就是说6个大人教7个孩子。7个孩子分为一年级1个,二年级1个,三年级4个,四年级1个。他们都很用功,老师也教的认真。四年级的那一个,语文、数学、英语在全乡考第一,三年级的均分(语文、数学、科学)在全乡考第一,一、二年级的语文、数学在全乡考第一。教学质量没说的。那么,为什么本村该有80~90个孩子在该校念书,却只剩下7个呢?张校长认为:主要是年轻人心气高,一结婚就外出,他们一走自然孩子们少了。其二,40岁以下的人大多外出,他们认为,这虽然是个以养奶牛闻名的村子,但只要外出挣点就比在村里强。他们一走,子女随走。最后形成你走、我走、大家走的局面,这是‘城市化’的连锁反应。这是大势所趋,既不能怨天,也不能忧人。作为校长、教师,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生源少是客观存在,再努力你也不能拉历史的倒车。说到经费问题,张校长说:按政策是每生每年60元,主要用于水、电费和办公开支。这点根本不够,让校长最头疼。于由缺乏经费,该办的事情办不成,想给困难学生补助一些做不到。四、一穷露百态,百态隐千忧  左云县山屯乡二台子村。男主人张润元,45岁,主妇张玉英,42岁,大女儿张丽霞,11岁,二女儿张明霞,8岁。张润元在村种地;张玉英患间歇性癫痫病,不犯病时,在男人的指拨下也能多多少少帮一点忙。两个女儿在山屯乡中心学校上学,都一上年级。  张润元道出了他的辛酸:我哥弟兄姊共7个,由于家穷,半路才娶了这么个女人。我种30亩地,年收入3600元,每年买化肥需800元,女人吃药需800元,水电费120元,孩子上学2300元,这就四千大几,还不算一年的吃饭。孩子是住宿上学,同学嫌咱孩子穿得脏烂,就不和她们一起住,姐妹俩只好单住一间房。我家的生活没法儿提,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时买上3斤肉,平时不见一个荤腥腥。几年了,没买过一件衣服,大人孩子的衣服全是人们给的。虽然有合作医疗,但这类病一分也不给报销。村里一分补助也没给过,上级给到村里的,也轮不到我。女人病一犯,我就得把所有的铁器东西都藏起来,生怕让她打死;她一犯病就打玻璃,一年要换好几茬。我见这样熬不出头,好几回想过自杀。但一想到孩子和苦命的女人,我就打消了念头。单行好事,莫问前程,人来到世上,认命吧。  说到家境他没有哭,但当说到两个孩子在学校独居一室时滴下了伤心的眼泪。因为人人都有做人的尊严。  “大女儿11岁了,为什么才上一年级?”  “她一个人怕人笑话不敢去,只有等妹妹到了上学的年龄,一块儿做伴。每当学校接学生的车来,她们都不敢上车,怕过后再收钱。”   听过张润元的诉说,我们作了如下概括:因为穷,上级来人不登门,村里干部不上门,左邻右舍不串门,亲戚朋友不进门,外出从来不锁门,黑夜睡觉不插门。  在我们去他家调查时,还发生了这么一件事。那天早上,我们买了3桶“康师傅”、3根火腿肠、3袋榨菜,心想到他家要些开水,将就一顿早餐。从一进门,他的两个女儿就眼直勾勾地盯着这些。当时,司机师傅怕影响我们访谈,就提着这些到了街上。两个孩子呢,又跟到街上。那二丫头只顾看,全然不理脚下,一下子被地上的一堆稀牛屎滑倒,牛屎沾了一身。司机师傅见状,把这些全部给了她。她拿着高高兴兴地跑回家。这又说明:因为穷,眼也馋,肚也馋,没钱的孩子真可怜,富家子女吃腻的,她们觉得挺稀罕。  左云县山屯乡段村。有姐妹二人,姐姐14岁,上初二,妹妹11岁,上五年级。她们的父母全是哑巴。姐妹二人的上学费用,全靠几个“点儿”——父亲打工挣一点儿,大姑帮一点儿,村里众人给一点儿,本人生活省一点儿,学校多少补一点儿。当我们把这一情况向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马文有校长汇报后,马校长再一次向笔者重申他多年来践行的“不让一个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失学和不让一个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掉队”的办学理念,并当即决定,姐妹二人如果想来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念书,一切全免,只来人就行。第二天,我们把这告诉她们,姐妹二人用手语告诉她的母亲,她母亲立马露出欣喜的笑容。她又向女儿比划着什么。通过女儿翻译,我们明白了,她在说:咱是个苦命人,遇到了大好人,都象这样关心人,世上不会有穷人。  左云县山屯乡守府村。樊文明,48岁,他父亲80岁,他儿子樊龙10岁。08年秋季开学樊龙上小学二年级。因为家穷,三年前女人跟人跑了。樊文明气火攻心,得了病。种点地刚够吃,养6只羊供孩子念书。家中破烂不堪。炕上少铺没盖,身上少穿没戴,桌上少盐没菜。樊文明说:孩子学习还挺好,全班30来个考第3名,只要他想上,我就是讨吃也要供他,我这一辈子就这点儿希望了。   左云县山屯乡庄窝村。男主人刘志全,患颈腰椎膨出症,病好时也只能做健康人三分之一的营生,病犯了整天卧床不起。二女一子都上学。赶上风调雨顺,一年收入5000元,年景不正常,那就没个底儿了。几年来,大人病、孩子念书,外债欠下2万多。近10年了,没买过一件衣服。15岁的大女儿,又要念书、又要劳动,双手掌上不是茧子就是血泡。刘志全说:我看孩子们最终也是念不成。我呢,一年年老了,收入越来越少;孩子们呢,念的越高费用越大。现在的政策挺好,只是我动不了,虽有榨油、做饼子、制酱油和醋的手艺,啥也用不上了。这就叫:越热越出汗,越冷越打战,越跑越嫌慢,越饿越没饭,越好越打扮,越丑越难看。  可悲啊,可叹!在当今社会越穷越没人跟打交道。富了,进人大当代表,进政协当委员;穷了,说话话没风,到哪哪都嫌。五、日落起浓雾,月升布寒霜  凉城县天成乡永兴梁村。有一村民叫周锅扣。其大儿子念到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正赶上分开土地,为了种地就不上了。女儿也念到小学六年级不上了。这都没给家庭带来什么负担。而光一个二儿子念书,就让老周吃不消了。老周算了一笔帐:上高中三年,每年4000元,三年一万二;上大学一年10000元,四年四万;上研究生一年6000元,三年一万八。小学、初中不算,这就是七万。如果算上那九年,十万也打不住。该村全是靠天吃饭的旱地、坡地,十天不下雨就能把庄稼全部干死,又没有任何工、副业,因此,为供一个学生全家跟着受罪。把牲口、粮食、家俱等,凡能卖的全卖了。老周还算了一笔家庭收入帐:以07年为例,种9亩筱麦,1亩打50斤,1斤卖1元,收入450元;种9亩胡麻,1亩打70斤,1斤卖2.6元,收入1638元;种2亩山药,收1400斤,除了留种子,只够吃。养3只羊,一年下一只羔子,羊羔到70斤时卖,卖300元;一头牛,二年下一头小牛,小牛卖600元。他说:除去化肥、农药等支出,就是顶塌天收入也不会超过两千。再说,农民的收入只是把地里打下的按市场价格折合计算,并不是实收多少多少现钱,因为还要吃、穿、用,还要留种子。因此,到现在已欠外债五万多。儿子在北京上班,结婚光买房一平方就得一万多。这才叫:肚疼吃冷糕,腿疼拿棒敲,眼疼点辣椒。农民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竟是如此巨大。还清这五万外债,要卖多少筱麦、胡麻!不念书代代穷,一念书马上穷,念书本为脱穷皮,谁知念书又返贫。但他们总算看见了希望。只是这希望来的太不易。面对这些,那些坐而论道的、“吃皇粮”、“拿官薪”不办事的人,难道不该扪心自问:我们干了些什么呢?   朔州市朔城区滋润乡十里后村村民孙义仁。种地十几亩,别无分文进项。供一子一女念书。每当学校要钱,孙义仁急得在大野地里打转转,其妻在家中绕圈圈。赶到初中毕业,已欠下外债3万多。一样的土地,他没钱买化肥、没钱浇水,亩产只有人家收成的一半儿。为了完成学业,妹妹少吃点,省出一些给哥哥。兄妹二人同校同级,学习都不错,现在都上高中。如果二人同时考上大学,那结果完全可以想象。若要上,债比山高;若不上,怨比海深。左不是,右不是,进不是,退不是。到底怎样才是是?  综上所述,怨声载道、半死不活就是对当前相当范围内农村教育的概括与结论。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局面呢?(一)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一,乡干部的子弟,在我们所调查过的地方,没听说有一个在村里学校上学的。这种现象恐怕在全国相当大的范围内占绝大多数。有钱的、有靠的人家的子弟也绝少在乡下上学。这几部分人的子弟一走,余下的势必心绪不安,在无奈下创造条件,在无助下力求再造,亦想见异思迁。人心都不稳定,农村学校何能巩固、发展!  其二,随着教育重心的偏重城市,一些有门路的、好的老师调入城里,余下的哪有心思做好工作!  其三,学习好的学生或进城择校、或被一些学校“买”走,余下一般的、不好的,在歧视的眼光下,更无兴趣。  其四,教育市场化、功利化已到了公开的程度。在某县的某中学,明码标价,分数稍差一些的,想进去花三万,再差的除明的外,还要暗地花钱。把公益事业变成了赤裸裸的市场行为,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宗旨与本义。这种先农村、再乡镇、再县城,先小学、再初中、再高中的蚕食,最终导致的是人心不稳、社会不稳。  在上述影响中,各级干部的影响最大。毛泽东同志早就有言:政策确定之后,各级领导就是决定因素。时代虽不同了,但毛泽东同志所言毫不过时。尤其是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乡镇一级,其方方面面的作为所产生的效应决不可轻估。他们家住城里,子女读书在城里,这也无需指责,但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们言称的农村教育要真抓、实抓,老百姓就会产生怀疑。在调查中几乎人人都说的一句话“人家的孩子又不在这里”,这不正是对“怀疑”一词的注脚吗?(二)变味的城乡竞争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教育界的竞争也可以说无可厚非。但任何事情一旦做到变味程度,就会走向反面,教育亦同此。当前的教育竞争,并没有真正以综合素质为核心,而是以考试分数为重点,投资明显低于城市和好教师、好学生又被抽空的农村学校,必然败下阵来。随着教育上城乡之间的两极分化,农村教育不仅是败的问题,还将一败涂地、永远翻不过身来。这样的竞争有何意义? (三)片面的教学考核  对任何工作施之以考核手段都是必要的。但只有在全面、科学、符合实际的前提下,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对教学的考核就是片面的。如:对小学考核的是入学率,中学考核的是升学率,大学考核的是就业率。这完全是围绕“应试教育”进行的。而“应试教育”说到底还是“科举制度”的延伸或肤浅的改良,它不是、也不可能是塑造人人、发展人人、成就人人的唯一途径。片面的考核,必然会导致片面的行为。而片面的行为,又促进片面观念的滋生、膨胀,直至走向极端。(四)明显的管理缺失  有各种走的条件的学生外转以后,留下的往往是没权的、没钱的、没靠的。本应对这部分学生更好地关心,而因社会风气影响,事实却正好相反。这就如同一些不孝子女,父亲死后,不管母亲,只是消极地等待母亲自然死亡。(五)综合的不利条件  主要有:经费投入不足,眼前尚顾不过来,更谈不上持续发展;缺乏精神文化生活,对一些年轻教师来说尤其不适应;收入待遇低,影响积极性。正因为如此,导致好教师留不住,好校长留不住,即便是留下的也没心思。而与留不住相对应的是不想来,与没心思相对应的是不作为。如此恶性循环,最终走向关闭倒塌也就不足为怪了。针对上述,如何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呢?笔者认为,必须确立大方针,采取大步骤,实施大战略。为此,笔者建议:  第一,出台《农村教育法》。国家虽然有《教育法》,但针对农村教育是重头戏和地域广、幅员大、教育发展不平衡这一国情,出台《农村教育法》,把农村教育的一系列问题,用法律的形式去规范是完全必要的。它不仅仅是法律的完善,而是关系到科教兴国、构建和谐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加速新农村建设的大问题。  第二,设立农村教育部。文革前,我们国家有教育部,还有高等教育部。实践证明,这不是机构重叠,而是工作必须。现在是一个强调、专致改革的年代,但改革必须虑及继承,其中当然包括行之有效的机构设置。农村教育既然到了如此严重地步,设立农村教育部也就刻不容缓,哪怕待农村教育彻底有了生机与活力后再撤销,现在设立这样一个机构也是当务之急。   第三,开展民意调查。像全国性的人口抽样调查那样,在农村不同地区开展一次深入的、有代表性的民意调查,掌握农民对教育的需求、希望,倾听百姓呼声。然后,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农村学校布局、配套规模、投资重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第四,实行校长交叉挂职培训。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为提升农村学校的综合质量,选派那些想干成一些事的校长,到相对较好的农村学校去挂职,其作用、意义肯定不会低。这一做法可先在较小范围内试点,取得切实成效后再逐步推开。  第五,制定实施整顿方针。只有通过有力的整顿,才能有效地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滞后面貌。要按照胡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对农村教育进行整顿。笔者认为可采取“改革、教育、同步、提升”的整顿方针。  改革,就是改革体制、机制,其核心是给校长以自主治校权,给教师以自主治教权,给学生以自主治学权;教育,就是教育农民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校长、教师、主管部门转变教育观念;同步,就是农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与城市教育同步发展;提升,就是全方位、广角度地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如有必要笔者将系统地提出整顿方案。  前述五条建议环环紧扣。出台《农村教育法》以解决农村教育怎么管的问题;设立农村教育部以解决由谁管的问题;开展民意调查以解决民心所向问题;实行校长交叉挂职培训以解决学校领导素质问题;制定实施整顿方针以解决农村教育质量问题。这是宏观的、又是具体的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都到位、都做好、都有效,那么,什么农村教师待遇低呀、留不住学生呀等等矛盾与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反之,不抓这五个方面,只采取提高待遇、改善某些条件等小修小补式的措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即使是解决也是暂时的、肤浅的、局部的,既不能彻底改变,更不会长远。农村教育纵然现实是严峻的,未来是堪忧的,但只要我们正视现实、切中要害、对症下药,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心投入,我们的农村教育必然能够、也一定能够步上光明的坦途、走向灿烂辉煌。1.9 报告九:        贫困山区义务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忻州市政协副主席 王月娥   据调查显示,我省农村中小学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近两年来,广大贫困山区农民得到的实惠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村中小学生异地求学众多,加大了农民的负担,也对冲了国家出台的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给农民群众带来的实惠。  原因之一: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致使一大批山区学生就近上学不便。以忻州市五台县这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为例,从2004年至2007年三年时间里,撤并了规模小、生源少、条件差、质量低的小学校168所,全县小学总数由2004年的512所,撤并为现在的344所;初中由2004年的45所撤并为36所,撤并9所。五台县是山区,许多地方人口密度小,自然村分布稀散。大规模撤并造成的结果就是服务半径太大。 服务半径的大小和教育规模、效益有直接的关系、服务半径越大,服务人口越多,学校的办学规模就越大,办学效益就越高。但超过一定的程度,就会违背就近入学的原则,给学生上学造成不便。那么,服务半径以多大比较适宜?据多年来山区教育的实践证明,农村山区小学服务半径在2公里以内最为适宜。但在对宁武500名农村小学生的调研中发现,服务半径超过3公里的占50%左右,超过5公里的占10%左右;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自己骑车上学,低年级的学生出于安全考虑,只能起早摸黑步行上学。有的孩子上学路上单程就要花一小时时间,天晴还好,一遇刮风下雨,只能由父母接送。还有的乡村道路崎岖难走,父母每天接送孩子上学也不现实,为了孩子的前程,只好带孩子异地求学;经济条件不好家庭的孩子会自动放弃上学,增加了新的文盲。   原因之二:贫困山区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差且建设缓慢。目前,忻州市初中、小学生人数达32万多人,但全市仅有380余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且大多设施简陋。例如,原平市南白乡后堡村中心小学,一至六年级各有一个班,现有学生150名,其中,80多人是住校生。他们分别挤住在两间大教室里、相隔只有60公分的两张大通铺上。冬天每间宿舍里还要生一个火炉,40来名学生的饭盒、碗筷堆放在门后的一张小桌子上,吃饭的时候同学们只好站着吃。因为缺少食宿生管理员,为了安全,每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老师就把门从外锁上。冬天发生一旦发生火灾、煤气泄露,后果将不堪设想。学校里没有食堂,只有一间露天的灶房,每位学生一个月大约需要100元左右的伙食费,只能保证吃饱,肉是一个学期也见不到的。这还是在忻州相对富裕的原平市,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岢岚县,有的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每天只有2元钱的生活费。同时,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还存在交通条件差、没有校医等问题。因此,有条件的家长只能带上孩子到城里打工陪读。  原因之三:贫困山区中小学校教学与城区教学质量差距愈拉愈大。造成山区教学与城区教学质量差距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山区大部分学校距离标准化建设要求和现代化教学仍然差距很大,教学设备、设施还很落后,实验课仍然只能在黑板上描划。二是教师队伍普遍素质不高且严重短缺。现有农村学校的编制标准是按照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1:21的比例确定的。但根据实际情况,即使不达比例也需配备教师。特别是小学寄宿制学生还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生活教师和工勤人员,而目前又没有生活教师和工勤人员的编制,多数学校就不得不请一些临时代教任课。例如原平市南白乡后堡村中心小学按规定应配备4名教师,老师纵然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而事实上,原平市南白乡后堡村中心小学连校长在内,只有4名公办教师。因此,只好另外聘请了6名代教,外加两名炊事员,即使这样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等科目因教师短缺而不能开课。其次,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原平市年龄在50岁以上的教师占全市教师总数的27%左右。同时,补充新鲜血液不足,青年教师偏少,部分村小和中心小学甚至没有40岁以下的教师,造成后备骨干力量薄弱,有可能在持续发展中出现断层。原平市王家庄乡在近三年内,仅调入安排中青年教师4名。再次,是教师流失严重。原平市苏龙口镇从2002年到2006年,共有33名教师调入城区和近郊学校。此外贫困山区中小学有5%以上的教师在编不在岗,他们从每月领到的工资中花200~300元聘请一个代教,承担自己所应承担的教学任务,自己则长期离岗从事自己的事情;还有众多的民转公教师、非师范院校毕业教师在农村中小学挑着大梁,这些人大部分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农村孩子根本得不到良好的正规化教育。  凡此种种,山区中小学校教学质量每况愈下,逼着那些急于想通过升学改变处境的家长们不惜举债送孩子到县城学校读书。以忻州市河曲县为例,全县60%~70%的中小学生集中在县城。致使县城班容量爆满,各中小学平均班容量达80人,其中实验初中班容量最高达92人,教室讲台两边还设了“雅座”,课桌与课桌之间平均间隙不到20公分,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的同时,还引发了教育不正之风。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忻州所辖的14个县市区以及忻州城区的所有中小学。这还不算流失到周边地市的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宁武县每年流向省城太原、朔州等地的小学、初中、高中生有近千人。   据测算,忻州市一个农村寄宿生一年至少花费2500元,其中生活费2000元、住宿费200元、交通费200元、其它费用100元。农民家庭往往有两个孩子上学,这对2007年人均收入仅为2516元的忻州农民,特别是1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民(农民人均纯收入大都在1500元以下)来说,即使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后,无疑仍然是沉重的负担。而孩子异地求学的家庭负担则更重了,他们不仅享受不到“两免一补”政策,而且不要支付高额的“择校费”。近年来,忻州14个县市区因孩子异地求学致贫的家庭每年都在增加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此呼吁:  第一,学校布局调整应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贫困山区小学布局调整,受到农村人口密度、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交通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学校布局调整应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条件适宜的地方,服务半径可以大一点,服务人口可以多一点;条件不具备的地方,服务半径可以小一点,服务人口可以少一点。小学高年级的可以适当寄宿,小学低年级的还是以就近入学为宜。为解决教育规模效益问题,可以保留教学点,进行复式教学等。  第二,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寄宿制学校建设,制定相应完善的配套政策。贫困山区农村办寄宿制学校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一直以来,国家只是积极倡导创建农村寄宿制学校,但至今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给予专门的资金保障。象忻州这样的集中连片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大部分县都是吃饭财政,每年能拿出建设寄宿制学校的资金微乎其微。为此建议:中央财政应制定特殊政策,加大对贫困山区建设寄宿制学校的转移支付力度,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山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滞后的问题。其次,各级政府在编制教育预算时,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费用单列,防止挤占、挪用;实行项目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布局调整后置换出的校舍、设施等教育资源,可以进行有偿转让,转让后的费用用来改善中心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再次,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标准,督促地方政府部门按标准完善学生宿舍的最低要求,并逐步改善提高标准。   第三,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加快推进农村学校素质教育。针对农村学校编制不足的情况,应该采取具体措施:一是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掌握一定比例流动编制,聘任大学毕业生到师资紧缺的农村学校任教,保证农村学校能够补充到高素质的新教师。二是建立新教师农村教育服务制度,将新进教师一律先安排到师资紧缺的农村学校任教;三是新进教师必须首先满足紧缺学科的要求,以利于新课程的实施,满足农村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四是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实行城乡学校结队,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等措施,加大人事制度改革,通过竞争机制,优化、调整教师队伍结构。                                            1.10 报告十:               老百姓的期盼——关于怀仁县金沙滩镇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查对象:怀仁县金沙滩镇调查时间:2008年8月6日--2008年8月8日调查方法:深入乡镇、农村,走访调查调查员:张日昇 杜维权 王和全调查内容:一、怀仁概况  怀仁县地处山西省雁门关外、大同盆地中部,北距大同市37公里,南距朔州市区96公里。全县共4镇6乡163个自然村,国土总面积1232平方公里,总人口2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2万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800元(官方统计数据)。二、金沙滩概况  我们所调查的金沙滩镇就位于县城南30公里处的黄花梁脚下,全镇共22个自然村:第三作、南家堡、刘晏庄、魏庄、西马庄、禅房、兴旺庄、铺上、孟庄、胡寨、盐丰营、小东庄、一间房、尚南头、日中城、田庄、干沟、安町、韭畦、翰林庄、曹庄、向阳,全镇25000人。大部分村庄属于平川地区,只有禅房、魏庄、西马庄在山上。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瓜果蔬菜在周边地区享有盛名,乡镇企业以陶瓷、运输、铁矿石开采及加工、花炮制造为主。三、金沙滩农民收入状况   金沙滩农民收入并不高,人均年收入2000元左右,以退耕还林款收入为主的魏庄、马庄、禅房,以种地、打工为主的南家堡、铺上、刘晏庄、兴旺庄、第三作,这些村的村民收入较高,人均年收入能突破3000元以上,而纯粹以种地为主的胡寨村、尚南头、一间房、小东庄等,一没有井,二没有渠,种地没水靠天吃饭的村庄,年份好时,人均年收入能上1500元以上,像今年旱天,连1500都难上。四、金沙滩教育环境1、怀仁县办学情况  怀仁县是全省的教育强县之一。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2所,其中高中4所,职业中学4所,初中28所,小学175所,特教中心1所。共有教职工7057人,在校生人数90772人(外县籍学生3.5万人),其中普通高中12762人、职业高中1400人、初中31101人、小学45466人、特教43人。2、金沙滩学校教师配置情况  金沙滩中学原有教师130人,现在在编的只有62人。各小学在编教师99人,其中代课教师24人,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工资一般在400元左右;公办教师75人,以中师文化程度为主,工资较高,但年龄偏大,大多都是民办转正教师,几年来分配下的师范类年青教师一个也没留住,都调到城里去了。近年来,从金沙滩中小学外调教师大约有100名左右,这些教师有的是上级政府借调,有的是以各种借口请假离岗,工资在人不在。3、金沙滩学校校舍状况  怀仁县从2001年开始实行危房改造工程,政府下拨资金修缮全县危房,新建一些校舍,但从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要想找到各村学校并不难,只要看到绿皮墙就行了,只是由于管理不善,学校倒闭,从几所学校看到,校院内杂草丛生,狼藉一片,校舍损坏严重,校园环境被糟蹋,有的闲置不用,一把铁将军把门;有的变成私人住宅;有的成了圈养羊的好地方,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4、金沙滩中小学学生情况  由于教育资金不足,学校管理存在问题,教师大量流失等原因,一些学校已经不能正常上课。全镇唯一的一所初中——金沙滩中学,普九刚开始在校生数达到1700人,现在只有100人;金沙滩镇22所小学,目前,在校生总数820人,禅房小学、马庄小学、魏庄小学、铺上小学、胡宅小学、向阳小学、翰林庄小学、小东庄小学8 所小学倒闭,除第三作小学、南家堡小学、刘晏庄小学、盐丰营小学、田庄小学还有生存的可能外,其它恐怕秋季开学也是倒闭。新建的镇农技校,虽然楼房漂亮,生源也不错,目前已招收的小学高段学生达600多人,但8月25日开学,到现在既没有黑板,又没有课桌,虽是全镇唯一的寄宿制小学,但伙房、餐厅内空荡荡的,炊事用具一点没有,真不知这样的学校如何开学。五、农村教育状况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随之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生活条件悬殊,造成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农村的向乡镇流动,乡镇的向县城流动,县城的向大城市流动,对农村教育来说,这无异于釜底抽薪。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老化,中青年优秀教师的外流,正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不多,直接导致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失调。由于民办教师、老教师知识层次低,大多又是代教的初中生,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这使得他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能“照本宣科”,所传授的知识也明显跟不上学生的实际需要,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也变得越来越狭窄。正因为如此,才会有50%的村民把本村教育问题归结于教师素质差,所以大量的孩子开始流向管理严格,师资条件好,敬业精神强的学校。  由于没有了家门口的公家学校,孩子们只能去上一个星期甚至两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的私立学校,农村的孩子从4~5岁就离开了父母的管教,但是也问题多多:  1、孩子太小,不懂的洗脸吃饭,甚至有些还在尿床, 父母看着心疼却别无他法。 导致结果: 辍学领回家,即使不辍学,孩子在学校哭,妈在家里哭,病了回家输上几天液,再休息几天,一年也上不了几天学;  2、孩子太小,又远离父母的视线, 习惯性的花钱买零食,去游戏厅,甚至打架混小混混…… 导致的结果就是 辍学领回家;  3、其他的辍学原因:学费太贵(一间房村小女孩张小芳,15岁,家里穷,又遭了个后妈,失学在家,几年来每天天不亮就得到村外树林中拾柴,全村人都同情她,当我们问及她时,只有那带泪的红眼睛能告诉我们一切)、学习障碍、个别农民对上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每村都有几个辍学的孩子。   学生没了,家长也没了,村子跟着也垮了,村中留下的只是些老弱病残者,年轻的人们为了孩子上学,都搬到有学校的地方附近住,一边打工,一边陪孩子读书。谈到怀仁的教育,老人们苦不堪言:“最近二年,农村的小学全塌了,孩子没有地方上学,花高价也找不到地方,还不如旧社会。我们盼换一些有良心有道德的人来充当分管怀仁县管教育的领导。我们求别人办不到,每天只能求主来保佑了。”  “农村孩子越来越上不起学了,村子里没有学校,到外边找一个吧,要什么借读费等等乱七八糟一大堆钱,而且孩子们太小了,还不是出外边上学的时候,有的孩子一个星期也洗不了个脸,不是老师不让洗,而是他们自己根本不懂得自己安排时间。 不光是村里的小学,连镇上的中学都几乎都倒了。”  “公家学校倒了,学生都上私立学校去了。学生的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怎么享受? 国家的教育补贴哪里去了?”  私立学校尽管收费高,但管理严,时间挤得紧,教师责任心强,升学率要比公立学校(当然,这里只是讲一般的私立学校)高。这样有很多学生尽管各方面条件都差,可是仍会选择私立学校就读,极大的分散了公立学校的生源,仅在怀仁县就有怀仁三中,新家园中学,有、鹅毛口中学,吴家窑中学、毛皂中学等都倒闭了,据统计,有80%的乡镇中学都垮了。  难道私立学校毕业的学生真得比公立学校毕业的学生更具竞争力吗?抑或为什么私立学校毕业的学生比公立学校毕业的学生更具竞争力呢?  私立学校的应试性收到的“良好”效果,但并不是对公立学校的否认和排斥。2003年时,怀仁一中部分领导和老师们筹资建起了怀仁一中云东校区,而且实行股份制,所有参与筹资的老师们都成为股东,每年年底参与分红,推举怀仁一中迎宾校区(主校区)校长为云东校区的董事长,效果较好。这尽管是一件微小的事情,但却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我国教育现行体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教育体制或者说学校体制正在经济体制的作用下慢慢改变……   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听到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许多收入低微的家庭,为了孩子能到好的学校读书,砸锅卖铁,甚至贷高利款也要供孩子,他们期望是什么?很简单,子女能好好学习,将来学有所成。一间房村的农民为了子女上学,开学时为学校安玻璃、修理房屋,冬天天没亮就到学校生炉子,一年四季安顿好孩子上学才能去地里劳动,就是这样,仍没能保住本村的小学。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虽然每所小学门上都有两块牌:XX小学、XX农技校,但学什么农技呀,天知道。六、调查内容剖析(一)农村教育的目标功能定位不准,教育体制有问题  相当部分的农村教育仍然把升学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偏重于智育;在智育方面,不是力图促成学生智力均衡、全面地发展,而是偏重于知识传授。“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几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考核的方式方法还是有问题,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家外国媒体曾在一篇报道中这样评价中国的教育以及中国乡村学生的生活:“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虽然话语有些夸张,但也充分折射出我国现在农村教育的体制弊端。  农村教育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由于学科结构失衡,学生除了每天的文化课之外,德、智、体、美、劳得不到全面发展,一些学校和家长往往只关注优秀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苦读之后只能回乡务农。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没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很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二)农村经济不发达,办学方向老化,教育形势严峻  由于现在教育费用过高,家里有孩子上学的日子就会过得入不敷出。这样的家庭通常会有外出打工者,以救济家中。教育支出是农民最大的负担,很多家庭为此负债累累,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不改变,这一现状也很难改变。但农村职业学校和继续教育受体制和农村产业化还不发达等多重条件的影响,还没有发展起来,导致“有校无生”的状况。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不是收成,不是健康而是子女的教育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似乎平民教育尽管在提高文化素质方面,没有大的成就,却有效地改变了人们,尤其是中国农民的教育意识,大大地削弱了中国农民根深蒂固的奴性思想。在我们采访的几户农户中,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期望都是本科及其以上。然而农村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或者九年义务教育的简陋,却扼杀了千千万万农户对孩子的期望。农村的义务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我想如何大力推进和发展农村的初等教育是政府和村民需要考虑的问题。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同时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农村很多学校,外语、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一些课程无法开设,一些老师往往是全才全职,什么课程都教,很难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教育的滑坡不言而喻……     结束语:我眼中的中国农村,却只是一个框架,一个概况,里边有很多东西要填补,要充实;概括起来,我眼中的中国农村总是在淳朴的民风中充斥着多少无奈和落后…… 附表一:金沙滩镇中学教育情况统计表 金沙滩中学普九开始学生人数男女宿舍及容量班数班容量备注1700适中120(每间10~20)13100多教师积极性高,学校声誉好教师年龄人数文化程度男女比例教师上班情况中青年教师130中师以上3:1全部在岗现在学生人数男女宿舍及容量班数班容量备注1001:220(每间3~4个)520人走读生30学校破败不堪,教师没有积极性,管理不严,学生少。教师年龄人数文化程度男女比例教师上班情况50以上6中专以上1:161人在编30人上班40~5010本科10人;专科35人30~404230以下3 附表二:金沙滩镇各小学教育情况统计表 学校教师学生失学人数失学原因人口总数常住田庄小学公办2代课350无 800600甘沟小学公办2代课3402农民认识不足1200900安町小学公办25无 600450刘晏庄小学公办8代课7150无 37003300禅房小学2003年倒闭1学习障碍35080马庄小学2004年倒闭无 移民移民魏庄小学2005年倒闭3学校离家远460210南家堡小学公办11130无 12001100兴旺庄小学公办750无 12001050铺上小学2004年倒闭2学校离家远300150孟庄小学公办283(初中生)学习没兴趣500310第三作小学公办171605(初中生)学习没兴趣40003850胡宅小学2007年倒闭3(初中生)贫穷上学不便300180向阳小学2006年倒闭说明:850亩地,6口井,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每年都有1~2个考上大学,农民收入全部花在教育上。21090韭畦小学公办1代课214无 400210翰林庄小学2007年倒闭3(初中)学习没兴趣1000750<,TDwidth=111>曹庄小学公办2代课3302老师哄,学生混家长没指望1000800日中城小学公办2代课440无 15001310尚南头小学公办2代课210无 800610一间房小学公办131家穷300120小东庄小学2005年倒闭无 500310盐丰营小学公办16130无 20001890合 计22所小学,倒闭8所,820个学生,在编教师99个。 1.11报告十一:              农村教育几点思考——关于应县藏寨乡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调查人:郁日箴时 间:二OO八年八月目 的:了解当前农村学校的基本状况,农村基本教育的现状发展趋势,反映广大农民对办好教育的期望,为政府振兴农村教育提供可靠信息。调查对象:   样本一:应县藏寨乡整体教育情况         样本二:应县藏寨乡初中学校样本三:应县藏寨乡花寨村小学校         样本四:应县藏寨乡小清水河村小学校         样本五:应县藏寨乡石桥村小学校         样本六:应县城内小学校所数访问对象:乡初中校长、各样本校教师、部分村民情况汇总:一、全乡教育基本情况1、应县藏寨乡简况  应县藏寨乡位于应县西北部,北与怀仁接壤,西邻山阴,属于地薄水缺的区域,全乡人口2.8万,以农为主,兼营砖石、运输和奶业等,人均年收入1000~2000元。全乡共有24所学校,其中小学23所,中学1所(完全寄宿制),大部分有复习班,50%学校只有三年以下的学生,部分村学校有幼儿班,能开英语、计算机课的不多。2007——2008学年度有学生1100名,今年估计只有800名,寄宿制学生最远有50里。,全乡共有教师106人,大部分为民转公县年龄偏大,整体文化程度低,有部分代课教师,代课教师的收入与公办教师的差距很大,年轻教师思想不稳定,盼望着调入城里。全乡各村的学校校舍能满足全村学生在校学习,但办公条件简陋,实验设备、课外图书基本无配备,体育活动场所及器材专门的很少。   各村外出陪读的家庭很多,外出的学生去向为怀仁、应县县城里的私立学校。留村的孩子一部分是家庭相对贫穷,一部分是年龄偏大、学习较大,一部分是外出后不适应,返回村的,乡中的学生大部分是返回的。  辍学儿童集中在初二以上的年级,原因是厌学、行为习惯较差。  今年初中毕业48人,有2人考上高中。  全乡教育经费上拨,部分村的教师由村民出资聘请。2、乡中学基本情况:  全校6个班,初中4个班,219名学生,小学五、六年级两个班120名学生。  初一:一个班62人  初二:二个班109人  初三:一个班48人  教师32人,其中30岁以下6人。  在校生部分是家庭收入低和年龄偏大、学习较差的学生,也有的部分是从县乡中学返回的,这些学生的教育难度更大,流失现象严重,是造成辍学的主要原因。3、花寨村小学情况:  全村户籍人口570名,现有300名在村,适龄儿童60名,有13户陪读,在校生18名,大部分在怀仁、应县城里私立学校。  幼儿班:0  一年级:8名  二年级:5名  三年级:5名  有2名教师都是民转公,一名55岁,另一名60岁,没有开英语,也没有电脑。下学期可能要关闭,因为学生要继续减少。  经费是联校拨,主要用于取暖、电费。4、小清水河村学校情况:  全村户籍人口500名,在村350名,适龄儿童50名,在村学校学生9名。  幼儿班:0  一年级:4名  二年级:2名   三年级:3名  在校生年龄普偏大,没有开英语、电脑课。  有2名聘用教师,学历初中,工资500元/月,由家长集资。联校解决取暖、电费。  本学年学校要关闭。5、石桥村学校情况:  石桥村是一个大村,有人口2000多,平均收入在全乡也比较高,学校是全乡的示范校。在校生100多名。  幼儿班:20名  一年级:29名  二年级:20名  三年级:10名  四年级:13名  五年级:8名  全校教师10名,4名是民转公,2名中师学历,2名试岗(中专学历),2名聘用(高中学历)。聘用教师工资由家长负担,工资600元/月,任教幼儿和一年级。课程开设齐全,电脑、英语全开,校舍很漂亮。学生数也在减少。6、全县城内小学数:  公立小学:6所,每周休息2天  上课时间:上午8:00~11:30          下午2:30~5:30  私立小学:2所,每周休息2天   上课时间:上午7:30~11:30          下午2:30~6:00           晚上7:30~9:00二、几点思考   1、爱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他们希望通过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改变命运,但农村教育的现状很差,他们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培养孩子向上倾注的心血、付出的艰辛是无私的也是沉重的。为了择校,好多家庭挣扎在贫困线上,每个学生每年5000~6000元的费用来之不易,由于陪读家庭收入明显减少,没有家人陪伴的孩子,从幼儿就受离家住校之苦,实在是不人道的。现在农村教育的落后成了农民致富、农村发展的障碍。  2、农村教育无论从历史上纵向比较还是与城市的横向比较,都达到了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极点。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一种神圣的事业我们关注的是否很多,不知道这种寒心的现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还是农村教育振兴的阵痛。  3、与农村教育萧条的现状相比是城市里的火爆。当然无论城乡,只要教育发展了,可喜可贺,但我们不要被表面的繁荣蒙蔽,它的背后有多少家庭作出的是无奈的选择,它的收费是否合理,生源、师源是否正当、生源大战何时休,办学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和教育规律,为什么公立学校也要争取私有化,为什么有的人那么热衷于支持基础教育创收化、产业化,教育以创收为目的的无序给整个教育业带来的竞争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深思。  要向支持教育私有化那样去支持服务广大农民的农村教育!不平衡怎么能有和谐。  4、农村学校教师年龄老化、知识老化、思想退化、收入贫困化、管理弱化的现象是影响农村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通过提高待遇、减少城乡差别、加强管理、严格把关、培养和配备一批敬业于农村教育的教师队伍才是解决农村教育落后的根本。  5、像重视选村官那样,每村必须公派幼儿教师和具有较全面文化水平的低年级教师,因地制宜,高年级需要合并的学校要加强管理,优化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水平,让人民认可。  1.12报告十二:         全社会应高度关注农村教育——关于店湾镇东周窑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于慧 一、调研背景   教育问题是关系国运强盛的根本问题之一。生活在广大农村学龄儿童的教育现状是目前社会所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家就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保障农村儿童受教育权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5年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2006年对《义务教育法》进行了修订等。  对这些改革和法规在农村地区的宣传和执行情况、农村家庭的教育观念、支持农村儿童受教育的家庭经济条件以及目前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真实现状的了解,是本次农村地区教育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二、调研形式及过程  调研的形式将学校走访,农民家庭走访和地方村级干部访谈结合在一起。通过学校走访和村级干部访谈对教育改革及相关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解和宣传,通过农民家庭走访并结合村干部的访谈对农民家庭的教育观念、学龄儿童受教育现状以及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和当地整体经济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三、调研报告  1、地理位置、人口及济经状况:东周窑村位于店湾镇东北4公里处,离云店公路1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有390户人家,在籍村民1008人。村民济经来源主要靠煤矿入股(每户入股4.5万元,今年上半年已分工0.2万元)和打工为主,村民年人均收入4000元。  2、学校建设、校舍及学生情况:村里有一所非寄宿制小学,占地3000m2,建筑面积1008m2,有砖木结构的平房三排,共36间,其中两排是教室,一排是教师宿舍和办公室等,学校无危房。1~6年级各一个班(无复式班),共有学生103人,幼儿大、小班各一个,共35人。男女生比例为1:2。  3、学生家庭情况:家长职业全部是农民,10%的家长是高中毕业生,70%是初中毕业生,20%不达初中毕业。村民的居住条件较好,多数农户有5间平房的一处小院子。全村有3~5家人家的孩子有可能因读书致穷。如:陈达、陈芳父母双亡,兄妹二人均在我校读书;李小琴今年下半年在我校上初一,父亲因糖尿病去逝,靠母亲供养;张辉:母亲病逝,父亲外地流浪,靠姥姥供养;马倩:母亲病逝,在我校读书。   4、教师情况:校长1人,教师12人,全部是女性。学历结构:大专4人,其余是中师、高中学历。职称结构:小教高级、一级各1人,其余11人都是招聘教师,无职称。工资收入:公办教师1500—2000元/月,招聘教师500元/月。教师的平均年龄29岁,业余生活是看电视、读报,多数教师能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教师队伍不太稳定。  5、教学设施:该校有数学和自然实验设备约100件,电脑3台,篮球场1个,体育活动器件10件,木质乒乓球台1个,图书700册。  6、教育教学:学校严格按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和新课程标准开设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学校周边环境较好,不影响正常教学。村委会对学校的支持力度很大,今年用于招聘教师工资、煤水电、教学设施、办公费用等方面的投资共计20万元。  7、收费问题:学校真正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8、外出陪读的家庭占三分之一,留守本村的儿童占三分之二,无辍学儿童。小学毕业生100%的升入初中,初中毕业生70%的升入高中,高中毕业生中有10%的升入本科院校,80%的升入专科院校。未升放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很少考虑就读职业学校。  9、管理体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支持度良好。校长自主管理的权限:老师的考勤、内部人事安排及日常事务等,工资、课时费分别由村委会和联合学区决定。校长认为,本校学生基本稳定,校园环境很好,教师队伍积极进取团结向一,教学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从下学期起联合学区要把4——6年学生收到完小去读书,村里只保留幼儿和1—3年级。校长身份是国家公办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10、教育观念:观念决定了人的选择,而农村家庭对教育的看法则决定着他们孩子未来的命运。在我们走访的家庭中,不同的家长对通过送子女读书来改变家庭现状的看法不尽相同:有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有的指望孩子能上大学到城市工作,还有的则简单明了,能解决孩子以后自己的生活问题即可,等等。但是,有一些家庭则因为经济原因明确表示只要孩子读完初中就回家务农,也有一位家长则直接表示孩子读书没有出路。  11、教育经费:上拔经费较少,多数经费全部由村委会解决。  12、农民对教育的看法:不少农民对小孩教育问题是比较担心的。他们认为,办学条件比过去有较大的改善,收费也不算是大问题了,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问题是目前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在减低农村教育学费同时,同步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是今后农村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能多培养一些拔尖生。   13、农村教育萎缩程度:五年前有学生150名左右,现在103名,萎缩程度为三分之一。  14、村民们认为:改革开放前的校舍状况环境差、危房多,师资力量弱,总体来说比较落后。而现在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但有不少村子的学都夸了,这是村民们最不愿看到的,也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村委会的重视程度不够,全社会应高度关注这一事关子孙后代的的大事。1.13报告十三:        关注农村教育 振兴农村经济——关于大同县吉家庄乡村教育调查报告 高智文前 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人才的支撑;农村要转型,必须有农民思想、心态、人格的转型。而眼前现实中的农村教育日益凋敝,与新农村建设不相匹配,这使我们必须关注农村教育事业。带着这样的疑问,带着马校长的嘱托,更怀着对乡情们的牵挂,从2008年8月10日至8月16日,通过实地观察、询问、采访、座谈等形式,调查、了解了吉家庄乡五所中小学(占全乡一多半学校)及口泉乡回去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耳闻目睹了许多教育教学方面的人和事,现将走访的结果作一汇报、总结。一、吉家庄乡农村教育现状  1、各乡村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小,教育发展严重滞后  无论是硬件设施,像房舍、教研场所等;还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的学校已被撤消合并,有的还在萎缩,甚至有的中心小学有随时关闭的可能。吉家庄乡近年合并了临近怀仁的麻峪口乡,全乡共21个行政村,先后有11个村的学校被撤消合并:小桥、东、西安吉堡、瓮城口、东庄、西庄、南庄、北栋庄、杨寨、牛寺沟、新窑沟,形成以吉家乡、麻峪口、佛堂寺、南栋庄、王渐疃为中心等10所学校;其中初中仅剩下两所,麻峪口初中随时将被合并。   仅以我走访的最熟悉的故乡——佛堂寺为例,现在全村仅有六位教师,一至六年级仅有四个教学班,其中两个复式班,二、三年级和一、四年级合并后各一个班;而学生总共仅有39人,小学已毕业的六年级最多有14个学生,一年级仅有两个学生,王连、翠珍家人说,“下学期两个孩子将被送到(五里道)怀仁十三中,已经报了名”这意味着开学没有二年级了,另外三年级4人,四年级3人,五年级6人,升到六年级还有10人,想到这组数字,心里不禁一颤;曾经的母校七十年代是完全中学,有高中、初中,最辉煌时期,是全乡的中心学校,学生达700多人,教师近30多位,现如今不可同日而语,像其它学校教师、学生人数日益在减少,令人堪忧。  2、家长、学生的思想观念与学校脱轨  一方面,在许多家长眼里,受教育只是孩子们成长不得不经历的阶段,“孩子太小了,在家帮不忙,反而要自己管教,真是太麻烦,交给学校就行”,本村的白大叔如是说。吉家庄的刘大爷动情地说:“学校和家长确实联系不够,都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我的孩子一回家,啥书都不看,就知道玩,小小年纪,只想着出外打工,学习注意力很不集中。”这怨谁呢?  3、教师质量不高,村民不满意  大多数村民对村里的教师的教学态度很不满意,许多村民气愤地说:“许多教师只顾种自家的地,不管学生”。在南栋庄街头遇到一位四十多岁村民叫许世伟,很是激动:“公办老师也应该打破铁饭碗,和教学挂起钩来;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让让老师也调动起来,离他们的家远一点,这样他们就不能只顾种地了。”  4、县、乡、村对农村教育重视不够到位,缺乏足够的支持  这次走访调查中,许多老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大都这么认为。有幸碰上我上小学时的张老师,58岁,身体还尚好,可惜已没有当年的激情,到现在已经被岁月抹去了光辉,深居简出,留下的只有日复一日的厌倦,提到工资,他难以启齿,说到教学,更是无话可说。说到主管部门对教育的支持如何?他非常气愤地说:“教育主管部门也在拆自己的台,允许公办教师请假:年轻请假的扣500多元,五十岁以上的扣200元,然后低价雇代课的,这样,年富力强的好老师都去私立学校聘任了,像我们本村有两位乡中教师,都去怀仁私立学校招聘了。”后来听说乡里许多这样的老师都走出去了,给不景气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令人深思。   5、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简陋,教育教学方法简单粗放式  走访中看到吉家庄乡中学的门窗桌椅都很破旧,教室的墙皮也都有脱落的地方,用相机拍下了它们的模样。  走访了私立学校念书的陈宇、刘志雷等,让他们和村里教育作比较,一致的回答是:私立学校老师讲得细、材料多,课程开设的很全面,而且学校盖得漂亮。这也许是孩子们的一家之言,私立学校自身也有许多教育问题,一言难尽。  6、教育体制僵化  农村教育体制僵化,许多事情,校长也无能为力。像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在各个乡村学校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最典型当数办学比较规范的南栋庄了,教师有7人,其中6人都在50多岁以上,只有一位40多岁,无怪乎村里的张存明校长沉重地说:“村里教师年龄大,知识自然老化,对学校发展冲击很大,仅普通话一项就不够格,他是全乡唯一的普通话二级甲等,怎么能够提高教学水平。”吉家庄乡中学校长感叹的说:“学校发展最大的问题是师资力量不足,水平低,有的代课转正教师,教小学都不合格,还在教中学”  7、教育资源落后  落后的农村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相对发展,而给私立学校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村里学生大量流入城镇的私立学校。吉家庄乡中学校长怨恨的说:“我们乡学生生源不足,质量不高,好学生都到外边了,每年家长花几千元也不在乎。”  城乡教育差距逐渐拉大,调查中南郊口泉乡回去村小学比吉家庄乡任何一所小学要强。总之,在调查了解中,发现农村教育在许多方面不容乐观,她的发展令人堪忧,唯一令人称道的是各乡村各学校坚决贯彻执行“两免一补”等义务教育制度。正如一位校长所言,“我们收留了最差的、没人要的学生,我们是给国家保底的。”二、发展中的口泉回去村小学  8月15日利用一整天,我又走访了南郊回去村学校的老师及家长,通过观察了解到,他们的学校比乡下中学好多了,唯一不足的是,无法和矿区小学相媲美,还是排房,有机会将谋求更大的发展:盖上新楼,送上暖气,充实教师队伍等。三、对吉家庄乡农村教育的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雄厚的资金是教育发展的可靠保证。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调查中村里教师工资确实偏低,没有其它任何待遇,像58岁的江老师,工资套改前,月工资一直是1400多,只好靠种地补充,另一方面,要改善办学的硬件实施,力争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改善社会大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3、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村学生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培养“新农民”。  4、制定合理标准,选用优秀教师人才任教。  5、努力开拓农村教育全面发展的路子,开足、开全课程,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6、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尤其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7、改革教育教学体制,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最重要的一条是我希望全社会重视农村的教育,尤其当地的主管部门,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中国的大多数人,还是农民,中国的未来,离不开农民,请让我们关注农村教育,开辟农村教育的新天地!                1.14报告十四:               我看农村教育——关于左云县小京庄乡马力寨村教育的报告 赵月仙 前 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而且当今时代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要走向世界必须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农民问题是中国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村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人才的支撑,农村要转型,必须有农民思想、心态、人格的转型,这使我们必须关注农村的教育事业。最近,我在我的家乡马力寨村作了一次关于农村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有很大的触动。调查主题: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对象:小京庄乡马力寨村   调查时间:2008年8月10日~12日   调查方法:深入农村 走访调查   调查内容及经过:马力寨村位于左云县西南20公里,地处偏远,全村共有人口398人,常住人口176人,外出打工222人,村民人均收入1500元,以外出打工为主.村内交通条件落后,至今仍然没有通车。上午十点,我从小京庄乡步行回到了我阔别多年的家乡,带着满身的尘土与疲惫,我走访了我的几个亲家,在他们的引导下我来到了村小学,现在的小学占地面积为400平方米,有效使用面积为120平方米,一间教室,一间教师办公室,但里面却都是空无一物,据村民们说这里前年就没有学生了,因而这实际就是一座空校。学校院内只有一架双杠,但已是锈迹斑斑。拒了解,这里十年前还有30多个学生,但由于农村教学质量实在比不上城里的,于是学生近几年都去了外面,而学生家长也随着近城打工了。  我的家乡是远近闻名的“人才村”,自从恢复高考以来,村里考住大学的学生就达45人,其中不乏名牌大学者。村民对教育的关注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而从小送孩子到更好的学校读书也自然是每个家长所期望的。因此教学质量相对落后的村小学也随着村民教育观念的不断增强而逐渐变成了现在的一座空校。随后我走访了几家村民,由他们我了解到,全村共有学生38人,小学生11人,初中生13人,高中生10人,大学生4人。而小学生也全部在外面读书,由于城乡学费较贵,家里仅靠种地不足以负担,所以全村55%的村民外出打工。一、调研总结  (1)农村教育投入资金太少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经过10年的时间,小学的教学设备与设施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据资料显示,教育部门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占GDP的1%~2%,与《教育法》规定的4%距离很大,更为严峻的是,教育事业费很大部分投入到城镇的教育中(市级学校比县级学校投入大,县级比镇级投入大,镇级和村级最少,村级较之镇级又更少),以致于出现调查中的简陋、破败景象不足为怪。   (2)家长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农村教育的相对落后形成明显矛盾,因而农村教育变的越来越薄弱。  (3)农村教师拿不到全额工资,不仅得不到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过问,反而一些领导还要经常口口声声的对老师们讲“要奉献”,这种冠冕堂皇的“对付”让广大教师心里很不舒服。城市教师、乡村教师,都是教师,但在许多地方苦乐不均,而且相当明显。所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口号已成了“很不合时宜”的令人哑然失笑的苍白无力的说教。二、解决措施和建议   (1)拓展思路,筹集资金,加大教育投入   多渠道筹措农村教育经费:除了国家拨款和补助外,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强有力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满足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措施是可以发行教育彩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将所筹得的资金切块定向用于农村教育;也可以以国家投入为基础,建立全国性教育发展基金;还可以设立教育税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但这仅仅是“输血”,最终还是要靠“造血”:鼓励社会、企业、团体及个人投资助学,同时改变农村学校的办学模式,采取国有民办、民办公助、私立学校等多种形式,减轻公立学校的经费负担;鼓励学校自力更生,利用节假日和当地的地理资源优势,采取勤工俭学、学校创收获得部分经费。另外,目前,全世界有众多的慈善组织,他们具有相当的实力来帮助发展教育事业。这就需要学校领导打开眼界,放宽视野,利用全社会的力量来帮助自己的发展。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2)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制,改善农村教学环境,提高农村整体素质.这对减轻农民负担,培养农村人才,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小康具有长远意义。    (3)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农村网络化、信息化.城市拥有信息、科技、文化等无形资源的优势,而这些城市先进文明,目前没有充分辐射到广大的农村,造成了农村信息资源的匮乏,使农民难以增收,制约着农村的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关键在于推进农村网络化、信息化,极力架设城乡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城乡信息资源共享,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在城乡信息“高速公路”的带领下,繁荣农村文化,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后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上去了,就大有希望。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同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之所以能得到大面积推广,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异军突起,农村富余劳动力之所以能大量向沿海地区和城镇转移,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有数以亿计受过义务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作为基础和支撑,农村普及义务教育有很大成绩,功不可没。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等,都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广大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农村全面“普九”,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很难实现全面小康。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因此改善农村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1.15报告十五:             期待农村教育的曙光——关于庄窝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韩世军 题 记:  2008年8月14日至16日,我受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的派遣,前往山阴县马营乡庄窝村调查了解有关农村和农村教育的现状。在为期3天的调查中,我专访了村委会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和生活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村民,实地参观了庄窝村小学,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以下报告。现将受访人员的代表列名于下,谨此向他们为此调查报告提供的帮助表示谢意。  李进权:庄窝村会计   李 权:庄窝村村民  赵 兴:庄窝村村民  韩世文:庄窝村村民  周 军:庄窝村村民  杜志伟:庄窝村小学校长  张老师:庄窝村小学教师  庄窝村是位于山阴、左云、右玉和怀仁四县交界处的一个行政村,属山阴县马营乡人民政府管辖,地理位置偏僻,煤炭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薄弱(没有现代农田水利设施和农田耕作工具,亩产低,以胡麻为例,亩产80斤者可谓良田),生态环境差(居民区地下采空、饮水困难)。全村有160多户居民,人口约470~500人,村民主要依靠在当地煤矿打工和兼种农田来维持生存,人均年收入1500~2000元之间。  庄窝村小学是建国后由村集体兴办的一所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小学,历经三次搬迁。在当地农村教育整体滑坡的情况下,2006年停办一年。目前的庄窝村小学,是由私营企业主——山阴县芍药沟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宝先生为回报父老乡亲而投资兴建的,有着多年民办学校办学经验的杜志伟老师担任校长,2007年冬季开始复校招生,经过不到一年的发展,庄窝小学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对庄窝村小学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在以基础上剖析其内在原因。一、庄窝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设施尽管不能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但对于山区的孩子们来说,也可谓一片乐园。  现今的庄窝村小学是庄窝新农村建设的首期工程。校园使用面积3600米2,全部用水泥硬化。校舍为砖混结构,冬季集中供暖,告别了煤炉时代。每间教室都配有电视和VCD,为学生营造了整洁干净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存在的问题是现有宿舍床位不能满足日渐增多的住校生的需求,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电脑、多媒体等几乎没有,体育器材匮乏,体育课只能进行两操练习和简单的游戏,音乐和美术课只能是简单的唱、画,没有伴奏乐器,没有临模器具。尽管这样简陋,也是马营乡屈指可数的四所小学之一。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们感觉已经生活在乐园里。由李玉宝先生投资兴建的集幼儿、学前、小学和初中一体的新庄窝学校正在兴建中,建成后将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方便优质的教育服务。二、庄窝村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弱,不能满足学生家长的要求。   庄窝村小学现有教师9名,1位校长,8位专职教师,其中男教师1名,女教师8名。从教师的学历构成看,高中生2名,中专生1名,其余为师范、幼师或“3+2”毕业生。教学上告别了过去的复式班教学模式,但离素质教育目标的差距还很大。每名教师单挑一个班,传授所有课程知识,可以想象他们的工作量有多大!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可想而知他们在备课、讲课和批改作业中难免会有疏漏,而这一点是家长所不能接受的。三、在校生人数有所增加,生源地广,但也反映出其他乡村教育的空白。  目前,学校在校生人数为106人,较去年冬季十几人已大为增加,但分散在各班,又表现出班容量小,学生主要集中在低段教育,具体情况如下:学段幼儿学前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人数1826181369106  就庄窝村而言,适龄儿童都能入学,但主要在幼儿、学前和一年级。二年级以上,家长便将孩子送往县城中的学校,因为他们不信任本校教师。当然,也有别的村落的孩子就读庄窝小学的,如山峡村、后石门村、腰寨村等,周边乡村最远的距离庄窝村13里。四、教育经费自筹,是制约农村民办教育发展的一个因素,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赋予了校长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庄窝村小学教师全部为招聘,教师工资和学校日常开支来源于学生收费。一名学生的正常收费是:学费500元/学期,住宿费300元/学期,生活费150元/学期,如有困难家庭或单亲家庭还要不同程度地给予减免相关费用等优惠。上面列举的收费尽管已远远超过当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但作为学校校长的杜志伟坦言,学生的收费除掉各种开支,所剩无几,他说自己是在积累办学经验,等经验丰富了,资金充足了,要在县城办教育,那样发展起来快。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服务的缺位,如经费不支持、政策不倾斜,对民办教育实行卡限态度。综上所述,我们从庄窝村小学教育的起伏状态既看到了希望,同时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的根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居民普遍重视孩子的未来,直接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上,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尤其是在二到六年级这个学段。因为低学段孩子还不具备外出的条件,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在其他方面。然而农村教育这几年非但不发展,而且落伍了,不能满足家长的要求,这是导致学生外流的主要原因。  第二,农村教育落伍的原因,一方面是农村教师工作量大、待遇低,教师不能安心教育,缺乏敬业精神,另一方面是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缺位。  第三,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传统,观念落后,激励和约束机制跟不上或不配套,也是导致农村教育滑坡的一个诱因。  庄窝村小学教育在滑坡后有所变革,适逢新农村建设,村委一班人和有社会责任感的私营企业主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首先放在教育上,我认为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同时也有理由相信,在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下,农村基础教育会有一个令百姓满意的提高。如真是这样,我们进行的此项调查也不算徒劳。1.16报告十六:               难觅的书声——关于马道头乡元坪村的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殷俊桐  2008年8月11日,我与张永联驱车回村——马道头乡、元坪村,考察办学情况,所见所闻,比印象中的还要差,现将考察结果汇报如下。  元坪村座落在左云县最南端,与怀仁接壤,沿0903公路东侧的一条山沟钻进去便到,昔日,也算是山青水秀,热热闹闹,村办小学也相当有生气,学生也达四、五十个,现在怎么样,我们急着想知道。  一进村,刚好有男女老少二十多位乡邻在街上闲聊,看到我们回来了,大伙忙着过来打招呼,随后,我们便把话题扯到正题上。  在场的村主任殷日诚说:按户籍算,全村现有120多户,近500人,可实际常住人口只有百把人,多为老人、妇女,村民以种地为主,兼下小煤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问到村里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多少,大伙屈指算了一下,大约70多个,说都在外边念书,或马道头的、或县城的、或怀仁的,村里的学校四、五年前就倒闭了,原有的两名教师调到四十里庄任教。我的心为之一沉!   当问及学校为什么垮蹋时,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来,有的说学校没人管,烧火炭钱、电灯费都得家长掏腰包;有的说老师不好好教书,不如城里的、外地的、民办的;有的说,有点条件的都走了,剩下几个也只好硬着头皮往外送。反正,学校没有了,念书成了家长最犯愁的事。40岁的殷进锁说,他家3个小孩,老二、老三在马道头读四、五年级,老大殷林霞在星源上初一,她一人一年就得七、八千元,实在受不了;村民殷四子,几年前媳妇患脑瘤,看病花了3万多,到现在还落下个残疾人,因家里穷,大女儿辍学了,小儿子殷志文在县城嘉鹰双语学校读三年级,省吃俭用每年也得3000多元,靠自己农闲时在煤窑挣几个钱供养。  一句话,学校没了,出外念书花钱多,加重了农民负担,小小的元坪村,光举家在外陪读的就20多户,你能说农民对受教育不重视吗?足见读书致贫、读书返贫恐怕越来越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在农村里,政府的义务教育政策和“两免一补”政策究竟能给农民带来多少好处呢?临近中午时,我们和村主任到学校看了看,建筑面积约250m2的砖瓦房,正房5间,东首3间已被一户村民居住,办起了小卖部,看上去也很不景气,西数第2间用作村委会办公室,一桌、一椅、一柜而已,且满面灰尘,最西面1间,算是教室,透过灰暗的玻璃,看到里面还摆着十来张桌凳,但已没有往日朗朗的读书声了,心里感觉特别不是滋味。  睹物思旧,心情十分沉重,我一开始当民办教师就在村里任教,那样艰苦的年代,学校办得红红火火,改革开放三十年,村里反倒没有学校了,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午饭在我堂弟家吃,特邀了村主任一块用餐,再一次谈到农村教育破败的原因,一是政府重视不够,乡村学校资源匮乏,设施落后;二是体制弊端,校长只管捞钱,折塌学校没责任;三是教师待遇偏低,教师怠业;四是县城学校、民办学校的竞争力;五是有钱人的子女都走了……总而言之,乡村学校大多不复存在,农村教育基本瘫痪,读书致贫已成为农村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急切呼吁:救救农村学校,救救农民和他们的孩子! 1.17报告十七:         创造一切机会搞好农村教育 ——关于右玉县杨家后山村农村教育调查报告杨春兰   杨家后山村,位于山西省右玉县高家堡乡南面,与山阴县交界处,距县城35公里。三面环山,东边有一条大道,村子座落在北山坡上,自然条件较差,多年来干旱缺水,有时连村民饮用难以维持。人口174人,但村里现居住的人口仅有60多人,多是老弱病残者和劳动能力较差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务农、养殖,人均年收入不足1200元,如果是旱年那就更少了。村里的房屋全部是石窑洞,因为经济条件差,大多数人家就是冬天也不生火炉的。    该村在70年代时,曾是全县植树造林的模范村,村民勤劳吃苦,靠双手创造了一个美丽的绿色家园,村民们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历来是人杰地灵出人才的好村子,外出打工,上学成名成器的很多,周边的村子很是羡慕。80年代时村里的人口还是300多,当时学校在村子的中心与大队库房同在一个院内,由邻村的老师任教,多是师范毕业,公办老师,他既是校长又是老师,以复式班的形式为主,课程主要是语文、数学、体育和劳动,因为该村是全县的有名缺水村,老师的吃水都得靠学生到八里以外的山沟里抬水,后来县里水利局专门派钻井队去打井都没有成功,之后又拨款鼓励农民自己修筑旱井,夏季存放雨水供牲畜、甚至人饮用。但教师的水始终由学生来解决的,这也是所谓的劳动课。学校正常运转主要靠学生的学费和杂费,村里大队提供煤炭,到过年过节村里还给老师买袋面粉。乡教管单位与县教管单位在平时的教学上并没有给予多大的支持,只是县教育局拨款重修过两次校舍,一次是换屋顶,第二次是将大队的库房拆迁改为教室,并圈起了围墙,修建了全村唯一的砖木结构的房子,宽敞明亮,干净整齐。90年代,学校基本良好,村民生活逐渐好转。孩子读书的事,家长也大力支持,辍学的儿童逐年减少,学生也多了。经村委会申请调来三位年轻未婚的女老师并成立了幼儿班,相当一段时间学校的教学成绩很好,可好景不长,年轻的女老师出嫁的,不干的都走了。同时随着电视、广播的普及,交通的发达,村里的年轻有能力的人逐渐学会出外打工挣钱,也带走了家庭,带走了孩子,农忙时回家种地,孩子放假又是秋收季节,这样打工、农活、陪读、三不误。渐渐的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村里的学生也越来越少,村里的住户逐年减少,原来的耕地成了荒地,村大队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少,学校的支出只靠学生的微薄的学杂费,教师的办公条件很差,只有一张陈旧的办公桌,一瓶墨水,一支蘸笔,没有任何的实验设备,电脑、图书、体育活动场所更是没有,再加上后来调来的一位男老师(由民办教师转成公办)不专心教书只顾家里的农活,村里的干部关注多而关心少,农民也对学校重视不够,帮助很少,久而久之教师的积极性没有了,成绩可想而知了,虽在2003年县教育局拨款重新修建了学校,但2005年还是出现了人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因学生人数过少不便派一个老师来,便把仅有的三名学生安排到高家堡寄宿制小学就读。学校宣布解散,变成了村级组织活动中心。据统计,现在适龄儿童26人,没有辍学的,外出陪读的有14户。  我又走访了几户学生家长,当问到怎样看待孩子的读书,他们都说自己已经吃了没有文化的苦,再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务农,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创造一切机会,吃苦受累不怕,花钱落人情不怕,暂时苦暂时穷不怕,只要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就是考不上也不遗憾不后悔,哪怕是贷款,负债。当我问他们是否想到让孩子上职业中学学一技之长,好以后解决就业问题,他们说人家孩子考大学咱也就考吧,考不住再补……同他们谈到学校的发展时,他们表现出很无奈的表情,他们真希望自己的娃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能接受同样的好的教育。1.18 报告十八:             谁来拯救农村教育——关于左云县鹊儿山镇郭奉窑村的农村教育报告 张永联   对于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可以说是人们心知肚明,农村中小学基本上十室九空。但为了掌握真实情况,2008年8月12日,在殷校长陪同下,我还是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鹊儿山镇郭奉窑村进行调研,走访了村党支部书记和部分群众,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我们村位于鹊儿山镇最西端,西邻张家场乡的九队村、梅家窑村,北连管家堡乡张汉窑村,南面与燕子山矿隔河相望。世代以农为主,号称“七十二顷大梁地,不算沟湾地”,人民公社时期,也算是好一点的村子,那时,全村大约有百十来户,400多人。   怀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心情,首先到学校(也是村委会办公的地方)找到了支部书记郝海生,这是一个年近40的年轻人。支书介绍说:现如今村里共有120多户,333人,常住78户220人,年人均收入2800元,谈到学校,支书说:村里现有两名女教师,全是公办的,教着4个一年级学生,新学期,4个孩子还不定在不在。在座的村民谭随明屈指数了一下,村里适龄儿童、少年约有30多个,基本都在外面念书。还有两个孩子辍学,女的王凯丽据说是因成绩差不念了,男孩子张伟伟则是因为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懒惰,家里穷而读完初一就到呼市打工去了。  两名女教师都是本村的,45岁左右,初级职称,陈改英丈夫务农,王改俊丈夫是鹊儿山矿工人,还种着十几亩地。支书说:四个学生也不好好的教,有时让学生自己看书,有时让自己的孩子来替教,人家是上级派来的,又不挣村里一分钱,咱管不了。  随后,我们看了一下校舍,占地虽不大,约400m2,整体却相当漂亮,大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作村委会办公处的缘故吧,正房6间,全部为村委会办公室,里面摆满崭新的办公桌椅、沙发、立柜,4个学生的教室却被安排在南面1间阴暗的小屋里,透过布满灰尘的小玻璃,隐隐看到里面有五、六个歪歪斜斜的破桌凳,1块1米见方、灰不溜球的黑板斜靠在西墙上,别无它物。那种感觉无法形容!  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村子中间,有十多位男女在闲聊,和大家打过招呼后,自然问及学校的事,众人都说孩子太小出外念书不放心,私人学校收费,负担实在太重。问到孩子们都在哪里念书时说,有去城里的、燕子山的,多数在小破堡。  回到四弟家里,又谈及小侄念书的事,四个一年级学生其中就有他,小家伙挺聪明,夫妻二人一直为孩子念书的事发愁,弟妹说:村里老师不好好教,或种地、或打麻将,到燕子山每年也得花三、四千,博奥学校收费更贵,说孩子实在太小了,听着他们的话,我无言以对。   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在村里念书时,乡亲们虽然穷,但学校办得有声有钯,一位来自大同的留着小山羊胡子的老先生教着三、四十个孩子,一间破庙挤得满满的,还一到四年级复式。1973年,我刚参加工作就在村里任教,当时村里还办起了初中,容纳周围5个自然村的初中生,78、79两年,小破堡联区5个初中学校连续两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县乡镇中学之首,光草垛沟30几个考生考入省重点高中的就有3名,县教育局纪检书记郑宇的媳妇张润莲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村的马喜喜也被重点高中录取,看看现在,真是天大的讽刺!  事实上,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村教育是失败的,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体制的、管理的……  首先是官吏腐败,漠视教育,不负责任,好端端的学校折腾垮,责任在谁,无人问津,像四中这样的县直中学,服务周边好几个乡镇,转眼之间变成空壳,责任到底应该谁来负?其次是校长官员化,官员也不是好官员,是捞钱的官员,他们亲手葬送了农村教育,再就是农村教师待遇偏低,不好好教书,当然,一部分人手里有了一点点钱,就要为孩子找好学校,岂不知这正是眼下导致农民贫穷的最直接根源。  在这里,我们大声疾呼:救救农村学校,救救孩子,救救农民! 1.19报告十九:              农村教育的缩影——关于左云县马道头乡黄家店村的农村教育报告马宏峰 一、调查内容及经过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按理说中国的农村教育应该有长足的发展,办的更好些,今年暑期我回家乡做了农村教育现状调查,可令人大失所望,不尽人意,以下就调查内容作一汇报,供参考斟酌。我的家乡黄家店村地处左云县的最南端与怀仁县接壤。全村1300多人,人均收入2500元左右,农民三分之一靠养车运输为生,多数人以种地为生,学校的教育每况愈下,日趋萎缩。与十几年、乃至三十年前相差甚大。  1、学校建设是二十多年前的砖木建筑,学校占地4亩,建筑面积是600平方米。   2、前三年学校每年有1~4年级和幼儿班,共有学生128多人,现在只有1~2年级,25个学生,幼儿班20人,男女比例失衡,前几年是49:79,现在是男:女为10:15。  3、原有教师8人,4男4女,年龄平均为40多岁,大专毕业2人,中师3人,高中3人,公办5人,民办3人。现在全校有4名教师,1个大专,2个中师,1个高中,三个公办,一个民办,人均收入为15000元左右,其中民办教师年收入只有6000元,与公办相差很大。  4、外出读书的学生有65人,多数住校,有5家陪读,分别流入怀仁的“育红”、“陈家堡学校”,升入初中辍学的每年有7~8人,小学辍学3~4人。  5、课程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社会、自然,有音、体、美课,但几乎不上,只是为了应付检查验收,安装了农村远程教育设施,但从来不用,也不能用。  6、三十年前的教育状况  三十年前学校设在一个古庙院内,学校有300多人,学校从幼儿、小学到初中、高中一应俱全,全村学生除有20多人到马道头中学读县办高中外,其余学生全部在村就读,读书十分便利,全村在左云县从事教人,有左云南乡的“文化村”之美誉。二、造成当前的原因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村的文化教育与十几年前乃至三十多年前的教育相比,不难看出农村教育的现状,一个一千多人的全县也算大村的黄家店,如今被左云县马道头乡确立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教育由三十年前从幼儿到高中,到十几年前的完全小学,发展到今天只有一个幼儿班和1~2年的两个教学班,学生由300人锐减到今天的25人左右,确实不的不对农村教育作一反思。据调查农民对当地农村教育不满意的占95%,原因是孩子一上三年级就的背井离乡,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孩子因年龄小生活上很难自理,造成如此令人担忧的教育其原因如下:  1、从上到下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喊在口头,没有落实在行动上。  2、教育投资失衡,从硬件建设到教师配备,政府只注重城市学校的建设,农村只有几间校舍,公办教师,由于环境艰苦,好多教师想方设法、投亲托友进了城,只有少数公办教师和民办教师在支撑现状,于是城市越优越优,农村越薄弱越薄弱。   3、经济发展使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特别是农村干部、乡干部进城享受优质教育,最终导致农村教育萎缩。  4、片面追求升学率和从众心理,看到人家的孩子到怀仁读书考取了大学,自己也要砸锅卖铁也要去怀仁读小学、初中、乃至高中。  5、一切向钱看,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一上初中就辍学,甚至小学未毕业就手握方向盘,围着轮胎转了(开了车,当司机)。  6、教师待遇偏低导致教师对教育失去动力,如今左云县是小康县而教师的工资却是周边地区最低的,可物价飞速上涨,工作30多年的教师工资只有1700元左右。“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其中农村教师的工资问题就是最大的症结。不能安居,何能乐业?  7、由于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不够,教师的待遇低,城乡差别大,导致农村教师苟且投生无力教书,教学质量下滑,农民对学校的信任度下降,学生流失,学校日趋萎缩。 1.20报告二十:             农民对教育的期盼——关于左云县小京庄乡南红崖村、柴村农村教育调查报告郑海 调查目的:  (1)了解农村教育教学现状及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情况。  (2)了解义务教育在农村的实施现状及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  (3)了解农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农村教育得以改进。调查地点:  左云县小京庄乡南红崖村、柴村调查对象:  村干部、教师、家长、学生 调查时间:2008年8月17日、18日 一、农村教育现状  我所调查的两个村位于左云县的南边,周边有小煤窑,村民在种地之余在煤窑打工,农民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家长对孩子们的教育相当重视,孩子们从小学就开始出外上学,多数家庭为了孩子们学习在外陪读,可以说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培养子弟身上了。  南红崖村,人口530人,有140户,人均收入约3000元左右。学校建筑面积为800m2,共有教室4个,办公室兼教师宿舍4间,可是学生只有4名(幼儿),一位女教师,约40岁,只有初中文化,月工资仅400元,此教师还是一位临时代课的。而在外地上学的学生就多了,小学42人,初中29人,高中4人,大学4人,中专、中技13人,在外地陪读的家庭有36户。柴村总人口528人,人均收入2800元左右,本村小学有两个教室,两间宿舍兼办公室,仅有一名40多岁代课女教师。4名幼儿学生,大多数学生都在外地上学,其中小学34人,中学26人,高中8人,大学5人,家长陪读的有12户。二、农民对教育的呼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今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农业要发展,必须培养人才,农民要脱贫致富,必须培养人才,重视对子弟的培养,因此学生家长呼吁各级领导要重视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希望乡村级干部办好村级小学,让小学生就近上学,使小学生既能得到家长的关怀,又能接受学校的教育。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改善村级学校的办学条件。三、改变农村教育的建议  要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首先要落实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乡村小学的办学经费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其次要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再次对农村教师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业务水平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教师队伍,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 1.21报告二十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关于左云县小京庄乡树儿里村的农村教育报告 白胜 调查时间:2008年8月11日~12日调查地点:左云县小京庄乡树儿里村调查内容:该村教育的现状  树儿里村原属左云县酸茨河乡,后并入小京庄乡,该村交通便利,有水泥路直通左云县城。因村里有乡镇煤矿一座,经济条件较好,除了传统的种植业,新兴发展的养殖业,在煤矿打工的村民也不在少数。  树儿里村民人口320人。本村学校属公办民助复式制教学模式。现有教师5人,高中学历2人,中专学历1人,初中学历2人,教师工资600元~900元。现有一至六年级学生45人,本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56人。辍学率不到20%。其中一至三年级段在本村上学6人,在外地上学25人。不在本村上学的原因据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本村学校师资较差,教学质量一般,学校教学条件整体不好。  ②村民收入增加后,有能力为孩子选择条件更好的县城学校等外地学校去读书。  ③交通便利,即使在外地读书,也有专车在节假日接送。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村民有了让子女接受更好教育的需求。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农民认识的提高。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村教育教学的原是,是国家、民族的百年大计,近快建立、完善一批教学条件好、教师素质高、教学质量好的农村学校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1.22报告二十二:           切实盼望改善农村教育——关于左云县小京庄乡毛官屯村农村教育现状的调查 陈辉    毛官屯村位于左云县的最南端,与右玉县和山阴县相邻,人口260人。该村过去属于典型的农业村,以种植业为主,收入较低。近几年随着周边村煤矿的兴起,村民们农闲时到煤矿打工,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由过去的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发展到现在人均年收入已达3000元。村里有一所一至三年级的复式学校。学校有教师两名,是一对50多岁的老夫妻,都是从内蒙古凉城县雇来的临时代课教师,月工资300元。丈夫高中毕业、妻子初中毕业,家里有一双儿女还在外地读书,生活很是拮据。为了解决生活的压力,除了自己种了一部分小块地外,丈夫还不得不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到煤矿打短工。 &nbs,p;毛官,屯村属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有38人,在读学生28人,辍学率28%,辍学原因:①学生前期教育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不理想,致使学生产生厌学思想;②家庭对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孩子上学缺乏信心。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上学的料,不如早早出去打工挣钱来得实惠;③客观条件所限。本村上学只能读到三年级,从四年级起就要到外地上学,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毛官屯村有一至三年级学生共26人,其中外地矿上务工人员子女占一半以上。本村在外读书的有22人。  农村教育的现状确实令人担忧。村民切实盼望能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建设,使孩子们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学校良好的教育,彻底改变农民穷,穷教育的现状,使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有着光明的未来和美好的前程,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23报告二十三:             农村教育的困惑——关于左云县马道头乡四十里庄村农村教育的报告 施永成   教育是强国富民的根本大计。党和政府始终非常重视,不断出台强化教育的政策。人民追求高质量教育的意识越来越强,慕名求学的孩子越来越多,农民“市民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部分学校人满为患,广大农村学校十室九空。如此教育现状,是它进步发展的正常表现,还是畸形突显?令人担忧,为人困惑!   左云县马道头乡四十里庄村,紧靠108国道,交通便利,是周边8个山村的中心。全村有人口四百二十多人,收入以农业和小煤矿工作为主。人均四千多元。现有中心小学校一所,有幼儿班,小学一、二、三年级各一个班,学生20多人。校舍整洁,分前后两排,另带教工住宿的一个跨院。前排为新建,现在学生上课使用,后排弃置不用。这是毗邻的8个村中仅存的一所学校。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乡政府统筹领导下,由四十里庄,庄家店、石厂、施家窑、元坪、杨家窑、雨安庄、铺龙湾八个村庄共同出资建起一所初级中学,到1984年初中撤销,共二十多年。这期间,特别是七十年代几乎没有失学的孩子。究其原因,一是大集体制度,二是不交学杂费。我本人从1970年到1978年读完高中,就没交过一分钱学杂费。从1984年到1995年间,无论家庭贫富,适龄儿童都在本村就读小学。近十多年间,随着形势的变化,出外就读小学的儿童逐年增加,陪读家庭也有十几户。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只好在本村读完小学三年级,便不再上学,这种情况在四十里庄村只有一两户。该村一冯姓村民多年生病在床,失去劳动能力,其妻子出外在马道头完全小学食堂做饭,供给两个孩子上学,比他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家庭,孩子上学成为家庭主要支出,往往在开学之时不免举债,仍不想让孩子失学,因此青少年就读率在95%以上。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迅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力,广大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不再为温饱问题发愁犯难,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关注的目光集中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于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则把孩子花钱送到了教育教学、环境、设施、师资更好的城填学校。于是公立的名校不断膨胀,私立的各级各类学校如雨后的春笋陆续创立。计划生育的成效使每个家庭普遍只有一两个孩子,即使是刚刚脱贫的家庭也咬紧牙关,勒紧腰带把孩子送出去,希望有一个好的出路、好的未来。这样,广大农村学校生源外流,逐年甚至逐月萎缩,直至倒闭关门,想念没念处、有书没钱念的孩子比文革时期只多不少,即使不多,也沉重地加重了农民负担。虽然政府全部减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但公立学校名目繁多、花招百出的招生政策外收费,私立学校名正言顺的高收费,不知要比减免部分多几十、几百倍。现在中国社会办教育赚大钱,这钱从哪里来?  中国的教育实在到了反思、深思的时候了,实在到了紧急关头了! 1.24 报告二十四:         请留住农村教育的曙光——关于左云县葛家湾村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葛志清 一、概况   葛家湾村属左云县鹊儿山镇,位于鹊儿山镇西北方向约5公里处,现在全村户籍人口128人,实居住人口61人,无村办企业,村民主要以种地为主,农闲时部分劳力到小煤矿打工,2007年人均收入约1300元。  20世纪70年代时村中人最多有200多人,后来因村子小,交通不便,外村的姑娘不愿嫁到村里,本村的姑娘都愿嫁到外村,致使人口逐年减少。再加上近几年村民为了子女上学,搬走一部分,年青人不愿在村里种地,外出打工搬走一部分,现在留在村中的青壮年很少。二、村办小学和教师情况  村小学现已停办,村中现适龄儿童共17人,有11人在镇中心小学上学,有6人在县城小学读书。教师调到了其它学校。原葛家湾小学从50年代成立,一直是单人复式班学校,先后有6位教师任教。村民最怀念的是第二任民办教师王森(现已转正退休),王老师任教时间有18年,村中考上大中专的大都是他的学生,当时王老师教的认真,管的也严,村民都很尊敬他,谁家只要改善生活或杀猪、宰羊等都要给王老师送点,队里分粮分油也要给王老师分点。最后一位教师是公办教师李志福,李老师因经常回家干农活,在学校时间少,在家时间多,教了二年一个学生也没有考上初中,村民们有门路的大都把孩子转到了外地读书,最后只剩下了5个学生,2002年镇教委决定取消学校,调走老师,学校停办到今。三、个例调查  1、村民张福堂,本人和爱人都有病不能劳动,早几年靠救济,这几年靠低保生活,有一女儿今年14岁失学在家。谈到失学原因,福堂说:一是家里没钱,二是女儿学习差,不是念书的料,她本人也不想念了。经证实她女儿张小芳本人也确实是不想念了。  2、村民葛三三,有一儿一女,他本人在周大庄煤矿当瓦检员,爱人和孩子在左云县城租房居住,二个孩子都在东街小学读书。三三说:我下井也是没办法的事,主要为孩子念书,现在挣这点钱刚够一家人生活,房租已欠了人家8个月了,好在房东是远亲,也不催,二个孩子上小学也省钱,要是他们俩个上了初中、高中,就的想别的办法了,我这俩孩子学习都不错,我借钱也的供他们念书。   3、学生葛二芳,现在鹊儿山镇中学读初一,二芳说:我们学校现在学生越来越少,初一刚开学时我们班有32个学生,现在就剩下13个了,老师说下学期开学我们都统一转到村里王全的学校里,我也很想去,我爸说怕是多收钱,要是多收钱的话就不如到左云三中,到底到哪儿念还没定。  4、教师李志福,我从葛家湾学校调出来后在中心小学教了二年后就办了内退,现在回村种了30多亩地。  我的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念大学,就我那点儿工资根本不够,我女人一个人种不了地,就得我拿大头,那年去葛家湾教书也为了回村近,要不然我也不去。 1.25报告二十五:            贫穷落后 教育堪忧——关于内蒙古凉城县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王明全 调查地点概况:  凉城县地处内蒙古西南部,是一个中等人口的县份,属于贫困县。现有人口二十四万,这里生态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白杨林立,北有峦汉山,南有岱海滩,还有一个岱海湖,一条绕过县城的客运铁路,最知名的就是岱海电厂,人口最多数岱海镇,全镇共有14819人(第一次人口普查报载),全镇主要经济来源于农牧业,人均年收入近几年才达到约1500元左右,也属于中等收入。  我从左云县出发,经朔州西部的一个偏辟小县——右玉县(也属贫困县)来到凉城县岱海镇马坊滩行政村,走进村口,看到的是奶牛、泥泞的土路,三五成群的人在围观打牌,两位老者在下象棋,跟乡亲们打招呼后,我首先了解本村去年考入东胜师范学院的李钟钟家,一阵寒喧之后,我便直奔主题:问起了本地本村学校里的一些情况,李钟钟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了如下情况:现在凉城共有中学8所,,包括一所高中,全县挂牌小学15所,共有学生约9631人,男女比例为1:1.5,最远的也在100华里之外。  咱们岱海镇只有两所知名的小学,路远的学生(小一点的)乘座本校的接送车,一学期370元车费,在学校附近合租房住,每生一学期350元(包括吃住)。全年每生读小学费用可达2000元以上(该乡也施行两免一补)。  我打断钟钟的话问咱村的孩子们为啥不去本村小学读书?又就近、又省钱。   钟钟回答说:原建小学——马坊滩小学,1962年所建,砖木结构,很漂亮,可前年已垮塌,老师全部调入县城,学校变成村民办公处,孩子们念书真是难上难啊!针对上述调查到的情况我有几点看法:  (一)农村教育确实令人担忧,其原因仍然是农村的贫穷落后,教学质量差,生源短缺。  (二)教学资源相对滞后,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相关学科的实验器材,教师思想不稳定,学历层次低(最高师范学校毕业)。  (三)学校文化娱乐生活单调,老师只能下下象棋,玩玩扑克,学生只能打打锹千,打打沙包,打打篮球,学习枯燥无味,娱乐单调没趣,谁愿意在这样的学校念下去呢!带着长长的遗憾和忧虑来到六苏木乡所在地。这里十四年前的繁华已经变得沉寂起来,当年修铁路、建商店、修房建所,商业发展了文化也有起色,建起一所铁路小学,扩建了六苏木中学;到如今,商业萧条了,文化复旧了,全乡仅有一所小学,上万人的大乡镇连一所中学都没有了,过去的六苏木中学,九个教学班的小型中学,现在成了养牛场,“昔日小孩多欢笑,今日奶牛嗷嗷叫”,是对今日教育的真实写照。  本镇学生进了县城,家长多数去陪读,学生背景离乡,家长弃家离田,使之家业荒废,土地荒芜,农田欠收,农民越来越贫困。  像以上这种现象,在凉城各乡镇普遍存在,因供孩子读书以致失业,致贫的比比皆是,每村最少有五户,占10%左右,而50户的村落,每年也只能考上1~2个大专或职高、职大,文化发展令人担忧!综上所述,一个乡没了中学,一个村塌了小学,这就是如今的教育现状,农村教育已被城市瓦解,过去是农村包围城市,现在是城市包围农村,,农村没了学校,缺了教育,就等于人没了希望,没了精神支柱,也就等于没了未来,这与中国的“四个面向”相悖,所以我强烈呼吁:“管管农村教育,救救贫苦孩子”!                         1.26 报告二十六:           不容乐观的现实——关于左云县鹊儿山镇胡泉沟村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赵巨亮    胡泉沟村在左云县鹊儿山镇西边,燕子山矿的北边,交通便利,全村有106户人家,人口570人,村里有一座乡镇煤矿,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经济条件相对说还算行。村里有70%的人口在村务农,30%的人在外打工。有适龄儿童28名,其中幼儿4名,一年级4名,二年级5名,三年级2名,四年级4名,五年级4名,六年级5名。虽然经济条件可以,但村里没有小学,这28名学生不得不全部在外读书,其中50%在燕子山矿私立学校就读(跑校);20%在小破堡村里的私立学校就读(住校),住校生每学期学费400元,住宿、伙食自理;还有30%在旧高山村私立学校就读(住校)住校生每学期学费400元,住宿、伙食自理。  村里以前有过小学一所,但现在是空无一人,校园杂草丛生,大门紧闭,铁锁生锈,景象十分凄凉。综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师工资低,每月仅400~500元,很难留住人才;  2、无公办教师,学历不符合国家要求,大部分是高中毕业;  3、由于教师待遇低,教好教不好一个样,调动不起教师的积极性,这样就导致了教学质量上不去,家长对此意见很大。  4、村里、乡里领导不重视,办学条件差,每到冬天取暖都得学生自己从家里搬炭拿柴,就连正常饮用水都困难,家长们意见很大,再加上教学质量差,丧失了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信心,使学生全部外转到别的学校就读了。外转就读给学生家长增添了额外的负担,有很多学生家长不得不放弃家业,陪孩子在外租房就读。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按理说中国的农村教育应该有长足的发展,办的更好些,但在此次调查了解中,发现农村教育在许多方面不容乐观,她的发展令人堪忧,所以我强烈呼吁有关部门:“管管农村教育,救救贫苦孩子”! 1.27报告二十七:           不尽的忧思心底来——关于应县镇子梁乡郭家寨村小学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郭建    我调查的地点是朔州市应县镇子梁乡郭家寨村,该村位于应县城东,距县城3.5公里,有400多户人家,人口大约1500多人,大部分家庭以种粮、种菜为主要经济来源,也有少部分家庭靠收杀牛成为富裕户,年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以前这里的环境非常好,村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四面绿树成荫,田地郁郁葱葱。前些年,因为过多的开采地下水,导致河流干涸;前年又有一位姓李的财东在附近开了一家玉米淀粉厂,排出大量的污水,再加上杀牛场所不规范,现在的这里是污染严重,臭气熏天,就是大夏天人们也不愿意打开窗户。  现在村里的学校,是2003年由县拨款原来的校园南边盖起的,纯砖混结构,没有危房,长50米,宽60米。设有5个班,1、2、4、5、6年级各一个班,教师办公条件一般,实验设备很差,信息技术教育不开,(电脑有两台,也缺少这方面的教师,没有办法开)。现有教师9名,都是公办老师,男6名女3名,年龄两极分化,年轻的4人是刚大专毕业的,老的在50以上有5人(都不是科班毕业,是民办教师转成公办的),没有30~~45岁的教师,我走访姓姜的老师,了解这里的现在学校情况:没有寄宿生,现有学生数58人,一年级27人,二年级6人,四年级4人,五年级12人,六年级9人,三年级都到城里读书了,课程开设不全,没有专职教师,英语不开、像音乐、美术、体育、自然等学科都是代语文、数学老师兼跨,学校的教学经费是上拨款,按每生每年200元,学校每生每学期收50元练习本费,统一由校长负责支配。我侧面又了解到最近几年在校学生人数在逐年减少,因为这里离城比较近,教学条件也相对没有城里的好,老师的基本素质较差,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人们培养孩子上学的意识增强,很重视孩子上学,所以经济条件好点的都送进城里的公立学校(走后门,花钱)和私立学校,具调查全村有适龄小学人数200名左右,没有失学的,但外出就学人数占到三分之二多,外出陪读家庭有6户,大多数学生靠学校的校车接送(交一定的费用)。   我也走访了几位学生家长,了解到他们对当今农村教学的看法,他们说农村的学校用不了10年就全跨了。就拿咱们村来说,村里把校园后边的旧校舍卖给个体户做了养猪场,操场也划为屋地卖了……。对有钱人家怎么都好说,可苦了经济条件差的家庭了,可以说他们把全部收入都投资到小孩上学上,也就是说供一个孩子读完大学,全家人就得穷一辈子,甚至还得负债。难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会出现抓阄决定上学机会了。就是大学毕业也不能很好的就业,有钱人能安排入编,没有钱的也就是打工,除非你能考到名牌大学。我问他们想过让自己的孩上职业中学学一技之长,以后好就业。在这个问题上他们都说大学出来还就不了业,何况职业中学。看来农民对于职业教育认识很是不够。我在想,我们这个村以前因为每年都能考5、6个大学生而出名(出国留学生就有3人),是附近文明的文化村,当初的小学很好,乡里重视,村里重视,老师也不错(现在有在高中教书的),学校很是火色,可现在为什么就这么冷清……                                              1.28报告二十八:          农村义务教育情况报告高 成 调查人:高成(左云县综合技校教师)调查内容:大京庄村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时间:2008年8月12日~13日调查对象:村干部、村民、学生、教师调查方法:工作参与、走访、访谈、收集数据资料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初步反映左云县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  引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4年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实施贫困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并承诺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有了这样好的政策支持,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就有了希望。一、大京庄村教育情况   全村24户人家,总人口101人,非农业人口1人,农业人口100人。全村一所小学,因种种原因,于8年前已关闭门户。该村7—12岁适龄儿童7人,其中男孩4人,女孩3人;7人中有6人在外地私立学校就读。1人因家庭贫困,子女多的原因,至今未上学。13—21岁的适龄儿童22人随父母外居而陪读,7人在周边私立学校就读,4人分别在中专和大学就读;2人已辍学。学校教学设施情况:八年前有一所占地8.6m2的教室。一至四年级的复式班。没有藏书、也没有电脑及其它先进教学设备。 师资情况:八年前有一名教师,初中毕业,无职称,是上级教育部门临时指派而来的。目前的教学设施情况:教室已变成一片废墟,杂草丛生,无人过问。二、存在问题  1、地方教育投入不足,大部分学校教育设施缺乏、落后。  2、中小学生辍学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农村教育思想落后。  4、青少年普遍存在厌学思想。  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缺乏历史氛围,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暂时的利益在农村群众心中占据主要位置,普遍崇尚物质利益的现象对广大青少年身心的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致使许多中小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主观上没有对学习的渴望,不思进取,慢慢地就只有辍学了。  5、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三、解决办法  (一)加大义务教育的合理化投入  现在地方教育对中学比小学的投入较大,对县城学校的投入较大,而对农村学校的投入较小,对交通方便的学校投入大而对交通不便的学校投入较小。教育投资应该重视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增加对这些地区的学校软件投入,才能够有效地改变农村教育现状,而对条件较差的学校,一点小小的投入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变化。  (二)改革政绩考核办法,真正重视和发展教育事业  由于教育投入不像有形投入一样能迅速见效,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综合国力的增强,又无不体现出这一地区教育的发展水平。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惜在城市边缘搭起十分简陋的棚子,用打工甚至拾荒赚来的钱供子女读书。因为他清楚,教育是解决贫困差距的最好办法,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使子女脱贫,改变他几辈子以来梦寐以求的命运。   (三)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  千秋大业,教育为本。硬件只是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教师的素质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而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最大挑战就是师资队伍的补充和教师素质的提高。为此建议:一是地方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教师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优秀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二是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彻底消除大量民办教师的现象。  (四)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学生作为教育的主题和对象,又处于思想的成长阶段,学校应根据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当地实际情况,开设美术、音乐、体育、书法等兴趣小组,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此次在大京庄实地调查和访问的有关农村教育的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真正意识到了教育是国家大计。“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虽然推行农村教育的路上存在许多障碍,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尽一份力,农村教育问题必定上一个新台阶。让我们共同期待吧!!!1.29报告二十九:            从数字看农村教育——关于左云县清水河村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韩俊 调查结果:  全村人口:220人  学校数量:1所  设置年级:3个(1—3年级)  教师人数:1名   适龄儿童:10名  入学人数:10名  教室间数:2间  教学形式:复式  教室情况:新建平房  教学设施:很差(桌凳破旧、现代教学设施没有)   本校学生:只有5人,据调查下学期都将转学,本校面临0学生状况  转学原因:对本校的教学水平、方法、质量、管理不满意  转学去向:多数私立学校,少数乡办中心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