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纲精讲复习14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纲精讲复习14

ID:18676887

大小:29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21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纲精讲复习14_第1页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纲精讲复习14_第2页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纲精讲复习14_第3页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纲精讲复习14_第4页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纲精讲复习14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纲精讲复习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5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考纲要求] 1.商业的发展。2.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考点一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1.商业活动2.“市”的发展3.商业城市思维发散  丝绸之路史观结论文明史观沟通了西汉与西域各国人民的友谊和联系,成为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纽带和桥梁,起到连接东西方文明纽带的作用,它曾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社会史观促使东西方物种的交流,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汗血马等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传入中原[思维导图] 古代“市”“坊”发展演变图史

2、料一 明《醒世词》:“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有他寸步也难。……人为铜钱,游遍世间。求人一文,跟后擦前。”史料二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之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解读 史料表明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货币流通数量巨大,商人地位有所提高,社会拜金风气盛行。史料三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解读 史料反映出随着商品贸易的扩大,纸币出现,宋代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史料四 “凡市,以日午击鼓

3、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史料五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解读 史料表明在唐代政府对市还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而到宋代贸易场所则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也表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功能进步具有促进作用。史论1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中的四大变化(1)商业场所: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有固定的时间、地点限制,宋元时期这

4、一限制被打破。(2)交易内容:先以贩运、交易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后以交易普通老百姓所需要的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为主要内容。(3)交易媒介: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以物易物;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为金属货币;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4)商人组织:由最初的宗族血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徽商、晋商等商帮)和行会。史论2 古代中国商业都市发展的五大特点

5、(1)经济功能不断增强。自先秦至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宋代以后经济功能增强,明清时期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景德镇等。(2)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不断扩大。(3)城市市场不断繁荣。汉唐时期对“市”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唐长安的市已发展为常设的商业区。到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都市商业繁盛。明清时期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4)对外贸易发达。明以前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是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

6、盛。(5)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白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史论3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西周“工商食官”(官府控制商业)→春秋战国(商品市场和商人大量出现)→秦汉隋唐(政府抑制政策,坊市分区制度,农产品进入市场)→宋元(坊市分区制度被打破,纸币出现并广泛流通)→明清(市镇商业兴盛,商帮出现,对外“闭关锁国”)。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7、。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答案 D解析 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材料着重说明的是“金帛轻细之物”属于“北货过南者”,“盐铁粗重之类”属于“南货过北者”,这是基于区域差异而造成明朝时期长途贸易兴盛。故D项符合题意。2.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B.当时两岸经

8、济交往尚不密切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答案 B解析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台地多用宋钱”,说明清朝时期宋代的钱币在台湾地区仍在流通,由此可知清朝前期海峡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故答案为B项。3.(2013·江苏高考)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