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

ID:19883672

大小:2.24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8-10-07

上传者:U-5097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_第1页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_第2页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_第3页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_第4页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 更多医学精品 尽在医学吧http://www.docin.com/rayshiu 教学内容第1节外阴及前庭大腺炎第2节 阴道炎第3节慢性子宫颈炎第4节慢性盆腔炎第5节淋病第6节尖锐湿疣第7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第1节外阴及前庭大腺炎 外阴炎外阴炎主要指外阴部的皮肤与粘膜的炎症。 一、病因阴道分泌物、月经血、产后恶露、大小便的污染均可引起外阴不同程度的炎症其次如尿瘘病人的尿液、粪瘘病人的粪便、糖尿病病人的糖尿的长期浸渍等均易刺激外阴皮肤。此外,穿紧身化纤内裤,月经垫通透性差,导致局部经常潮湿等均可引起外阴部的炎症。 二、临床表现1.症状外阴皮肤瘙痒、肿痛、灼热感,于性交、活动、排尿及排便时加重。病情严重时形成外阴溃疡而致行走不便。2.体征妇科检查可见局部充血、肿肤、糜烂,常有抓痕,严重者形成溃疡或湿疹。慢性炎症者,可使局部皮肤或粘膜增厚、粗糙、皲裂甚至苔藓样变等。心理社会状况病人因外阴皮肤瘙痒常心情烦躁不安 三、处理原则病因治疗,积极去除病因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局部治疗使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水温40℃左右,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5~10次为一疗程。若有破溃可涂抗生素软膏或紫草油。此外可选用中药水煎熏洗外阴部,每日1~2次。 四、护理诊断皮肤或黏膜完整性受损:与外阴皮肤黏膜炎症有关舒适的改变:与外阴瘙痒、疼痛、分泌物增多有关 五、护理措施1.健康指导2.寻找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3.教会病人坐浴的方法4.饮食5.局部严禁搔抓,勿用刺激性药物或肥皂擦洗, 坐浴的方法取高锰酸钾结晶加温开水配成约40℃1︰5000溶液,肉眼观为淡玫瑰红色。注意配制的溶液浓度不宜过浓,以免灼伤皮肤。坐浴时要使会阴部浸没于溶液中,月经期停止坐浴。每次坐浴20分钟,每天2次。 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炎是前庭大腺的炎症,包括前庭大腺脓肿和前庭大腺囊肿。 一、病因在性交、流产、分娩或其他情况污染外阴部时,病原体容易侵入腺管内引起炎症。其主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等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已成为常见病原体。急性炎症发作时,细菌先侵犯腺管,致腺管充血、水肿,若炎症肿胀阻塞,渗出物不能外流、积存而形成脓肿。当急性炎症消退后,腺管口粘连闭塞.分泌物不能排出,脓液逐渐转为清液而形成前庭大腺囊肿。 二、临床表现(一)生理方面1.症状 初起时大阴唇下l/3肿胀、疼痛,严重时行走不便,有时致大小便困难。病人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2.体征 检查见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明显。当脓肿形成时,呈鸡蛋大小肿块,可触及波动感,周围组织水肿。偶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二)心理社会状况病人常因患处肿胀疼痛难忍而出现步态异常,害羞而不敢外出。 三、处理原则急性炎症发作时,需卧床休息。取前庭大腺开口处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病原体选用抗生素、磺胺药。并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局部热敷或坐浴。脓肿形成后可切开引流并作造口术。近年采用CO2激光作囊肿造口术效果良好 四、护理诊断疼痛:与局部炎症刺激有关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手术或脓肿破溃有关 五、护理措施1.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月经期、产褥期禁止性交。2.急性期嘱其卧床休息,选用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局部热敷或坐浴。3.按医嘱给予抗生素及止痛剂。4.脓肿或囊肿切开术后,局部用引流条引流,每天更换引流条。外阴用1︰5000洗必泰棉球擦洗,每天2次。也可用清热解毒中药热敷或坐浴。伤口愈合后,改用1︰8000呋喃西林溶液坐浴,每天2次。 第2节 阴道炎常见的阴道炎包括滴虫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 滴虫阴道炎滴虫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常见的阴道炎。 一、病因月经前后阴道pH发生变化,引起炎症的发作。其次,妊娠期、产后等阴道环境改变,适于滴虫生长繁殖而发生滴虫阴道炎。滴虫不仅寄生于阴道,还能侵入尿道或尿道旁腺、膀胱、肾盂以及男性的包皮皱褶、尿道或前列腺等处。 二、传染方式滴虫的传染途径有:①经性交直接传播;②经公共浴池、游泳池、浴盆、浴巾、坐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②医源性传播:通过污染的器械及敷料传播。 三、临床表现(一)生理方面1.症状 典型症状是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增多伴外阴瘙痒,分泌物呈稀薄泡沫状体征 妇科检查时见阴道粘膜充血,严重者有散在出血斑点,后穹窿可见多量白带,呈灰黄色、黄白色稀薄液体或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常呈泡沫状。(二)心理社会状况病人常因疾病的反复发作而烦恼,出现无助感。 3.辅助检查(1)悬滴法:在玻片上放1滴温生理盐水,自阴道后穹隆处取少量分泌物混于生理盐水中,用低倍镜检查,若有滴虫可见其活动状。阳性率可达60~70%。检查前48小时避免性交、阴道灌洗、局部用药。分泌物取出后及时检查并注意保暖,否则影响检查效果。(2)培养法:适于症状典型而悬滴法未见滴虫者,可用培养基陪养,其准确率可达98%。 四、处理原则切断传染途径,杀灭阴道毛滴虫,恢复阴道正常PH值,保持阴道自净功能,防止复发。夫妻双方要同时治疗。1.全身用药 口服甲硝唑400mg/次,每天2~3次连续7天为一疗程。可与性伴侣同时治疗。由于该药能通过胎盘,并可经乳汁排泄,故孕早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局部用药 局部可和全身联合用药,效果佳。甲硝唑阴道泡腾片200mg每晚塞入阴道1次,7天为一疗程。局部用药前,可先用1%乳酸液或0.1%一0.5%醋酸液冲洗阴道,改善阴道内环境,以提高疗效。 五、护理诊断黏膜完整性受损:与阴道炎症有关舒适的改变:与外阴瘙痒、疼痛有关知识缺乏:缺乏预防、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知识 六、护理措施1.指导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不去公共浴室和游泳池。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内裤、浴盆浴巾应消毒。医疗单位作好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2.指导病人配合检查3.告知病人各种剂型的阴道用药方法,酸性药液冲洗阴道后再放药的原则。4.观察用药反应,甲硝唑口服后偶见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5.治疗后检查滴虫阴性时,仍应于下次月经后继续治疗一疗程,以巩固疗效。每次月经干净后复查白带,若经连续3次检查均阴性,方可称为治愈。6.若患者为已婚者还应检查男方,若为阳性,应同时治疗 念珠菌阴道炎 一、病因80%~90%的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如孕妇、糖尿病病人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机体的抵抗力降低;穿紧身化纤内裤、肥胖者使会阴局部的温度及湿度增加,适合念珠菌繁殖而引起感染。 二、传染方式自身传染为主,阴道、口腔、肠道,这三个寄生的主要部位的可发生念珠菌的互相自身传播,少部分病人也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或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 临床表现(一)生理方面1.症状 主要为外阴和阴道奇痒。急性期白带增多,为白色稠厚呈干酪或豆渣样。2.体征小阴唇内侧、阴道粘膜附有白色膜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粘膜面。3.辅助检查悬滴检查。临床症状典型而悬滴法阴性者可做真菌培养。(二)心理社会状况外阴、阴道瘙痒常使病人痛苦不已,为缓解症状抓痒不止而造成自我形象紊乱。 四、处理原则1.消除病因 积极治疗糖尿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者停药。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2.局部用药 改变阴道酸碱度,可用2%~4%碳酸氢钠液冲洗阴道;再选用咪康唑栓剂、克霉唑栓剂、制霉菌素栓剂等药物放于阴道内,一般7~10日为一疗程3.全身用药 对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应查明病因,全身用药,可选用伊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等口服,并需要长期维持预防剂量约6个月。 五、护理诊断黏膜完整性受损:与阴道炎症有关舒适的改变:与外阴瘙痒、疼痛有关知识缺乏:缺乏预防、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的知识 六、护理措施1.消除病因积极治疗糖尿病、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2.告知病人正确用药方法为提高效果,可用2%~4%碳酸氢钠液坐浴或阴道冲洗后再局部用药;鼓励病人坚持用药、不随意中断疗程;妊娠期合并感染者,为避免胎儿感染,应坚持局部治疗,甚至到妊娠8个月。3.教育病人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外阴切忌搔抓,防止混合感染。积极就医,并应和性伴侣同时进行念珠菌的检查和治疗。 老年性阴道炎 一、病因妇女绝经后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卵巢功能早衰、盆腔放疗后,卵巢功能衰退长期闭经、长期哺乳等亦可引起本病发生 二、临床表现(一)生理方面1.症状 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灼热感。阴道分泌物稀薄,呈淡黄色,严重感染时白带可呈脓性,有臭味。2.体征 妇科检查见阴道上皮萎缩,菲薄、皱襞消失、平滑,呈老年性改变。阴道粘膜充血,常伴有小出血点3.辅助检查取分泌物检查,有多量白细胞或脓细胞存在。(二)心理社会状况由于局部疼痛常使患者心理不稳定,久治不愈产生无助感。 三、处理原则增加阴道抵抗力及抑制细菌生长。1.阴道冲洗,增加阴道酸度 用1%乳酸液或0.5%醋酸液冲洗阴道,可增加阴道酸度,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每天1次。阴道冲洗后再局部用药。2.局部用药 甲硝唑200mg或氧氟沙星l00mg,放入阴道深部,每天1次,7~10天为一疗程。炎症严重者,雌激素局部给药。己烯雌酚0.125~0.25mg,每晚放入阴道内1次。7天为一疗程。3.全身用药 可口服尼尔雌醇、首次4mg,以后每2—4周1次。每晚2mg,维持2~3个月。 四、护理诊断舒适的改变:与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疼痛有关知识缺乏:缺乏围绝经期自我保健的知识有感染的危险:与局部分泌物增多、黏膜受损有关 五、护理措施1.加强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老年妇女积极宣传有关保健知识,使其掌握老年阴道炎的预防措施和方法。2.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指导掌握知局部用药方法,注意用药前洗净双手及会阴,消毒器具,以减少感染的机会。自己用药有困难者,指导其家属协助用药或由医务人员帮助使用。3.对卵巢切除、卵巢功能早衰、盆腔放疗后的病人给予激素替代疗法的制导。 第3节慢性子宫颈炎 一、病因多见于机械性刺激、损伤,如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可由急性宫颈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 二、病理根据病理组织分型同时结合临床可有以下五种类型。1.宫颈糜烂2.宫颈肥大3.宫颈息肉4.宫颈腺囊肿5.宫颈粘膜炎 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可分为3度1(1)轻度糜烂面积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l/3。(2)中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l/3~2/3。(3)重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四、临床表现(一)生理方面1.症状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可呈乳白色粘液状,或呈淡黄色脓性,其性状依据病原体的种类、炎症的程度而不同。可造成不孕。2.体征检查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糜烂、肥大,有时质较硬,有时可见息肉、裂伤、外翻及宫颈腺囊肿。(二)心理社会状况此病病程较长,白带多且有异味,外阴不舒适,患者思想压力大,精神状态不佳。宫颈息肉容易出血而使患者焦虑,拒绝性生活,因担心癌变而产生恐惧。 五、处理原则慢性宫颈炎以局部治疗为主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最常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六、护理诊断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宫颈上皮糜烂、炎症刺激有关舒适改变:与白带增多,异味有关焦虑:与害怕宫颈癌有关 七、护理措施1.预防损伤2.物理治疗护理3.用药指导4.健康教育指导 第4节慢性盆腔炎 一、病因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病人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 二、病理1.慢性子宫内膜炎2.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3.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4.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 三、临床表现(一)生理方面1.症状(1)可引起慢性盆腔痛,腹部坠胀、隐痛及腰骶部酸痛。(2)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可有脓血性分泌物。(3)输卵管粘连堵塞时可致不孕及异味妊娠。(4)全身症状多不明显2.体征 妇科检查:子宫粘连固定。触及的增粗输卵管,呈条索状,伴有轻度压痛。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一侧或两侧可触及囊性肿物,(二)心理社会状况无助感,心理障碍。 四、处理原则采用综合性方案控制炎症,包括中药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一般治疗 五、护理诊断疼痛:与炎症引起下腹部疼痛,腹部坠胀感有关睡眠形态紊乱:与疼痛和心理压力大有关焦虑:有病程长效果不佳及不孕有关 六、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2.健康教育3.遵医嘱执行治疗方案。4.减轻不适5.手术护理6.促进睡眠 第5节淋病 淋病是一种常见性病,发病率高居性病之首,由革兰氏阴性的淋病奈氏菌(简称淋菌)感染引起,是当前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TO)防治中的重点。以侵袭生殖、泌尿系统粘膜的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为特点。 一、感染途径人是淋球菌的唯一自然宿主,成人淋病99%~100%为性传播,幼女可通过间接途径感染外阴和阴道,如接触染菌衣物、毛巾、床单、浴盆等物品及消毒不彻底的检查器械等。产道感染可致新生儿结膜炎。 (一)生理方面按病理过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1.急性淋病90%男性在感染淋病后1~14天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急性尿道炎的症状,。2.慢性淋病急性淋病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逐渐转为慢性淋病。女性淋病病人症状较轻,且急、慢性症状不容易区分。 四、对新生儿的影响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可发生淋菌结膜炎、肺炎,关节炎、头皮肿胀和肛门、生殖器和鼻咽等部位感染甚至淋菌败血症,使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 五、辅助检查1.直接涂片:取尿道或宫颈脓性分泌物涂片染色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2.细菌培养:标本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可出现典型菌落。培养阴性而症状体征可疑者可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淋球菌DNA。 六、处理原则治疗原则为尽早彻底治疗。急性淋病者以药物治疗为主,首选头孢曲松钠,慢性淋病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案 七、护理诊断舒适改变:与疼痛,分泌物增多等有关焦虑:担心预后及对妊娠、胎儿的影响有关知识缺乏:与对疾病的病因、病理、治疗方法等不了解有关 八、护理措施l.心理护理2.健康教育 。3.急性淋病病人护理4.孕妇护理 第6节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良性赘生物。 二、传播途径主要是经性交直接传播,有不洁性生活史、多个性伴侣者最易感染;其次是通过污染的衣物、器械间接传播;婴幼儿则可通过患病母亲的产道感染。 三、临床表现.典型体征是初起为微小散在的乳头状疣 四、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孕妇患尖锐湿疣,有垂直传播的危险。 五、处理原则目前尚无根除HPV的方法,治疗原则为去除外生疣体,改善症状和体征。 六、护理诊断皮肤完整性受损:与人乳头瘤病毒侵袭有关舒适改变:与外阴瘙痒、白带增多、性交疼痛有关焦虑:与不知如何应对,担心预后有关 七、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尊重病人现状,耐心、热情、诚恳的态度对待病人,了解并解除其思想顾虑、负担,告诉病人患病后及早到医院接受正规诊断和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病人做到能坚持配合治疗2.加强健康教育3.患病孕妇护理 第7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一、病因病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HIV)引起的一种以人体免疫功能严重损害为临床特征的高度危险的传染性疾病。 二、感染途径1.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播包括同性与异性之间的性接触;2.血液传播包括输了污染HIV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种植或接受HIV感染者的器官、组织或精液;与静脉药瘾者共用污染的注射器;3.母婴传播母婴传播几率约为15%~30%。可有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分娩时经阴道传播和出生后经母乳传播等途径。 三、临床表现艾滋病早期常无明显异常,部分病人有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颈、腋窝最明显。艾滋病发病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表现为全身性、进行性病变1.皮肤损害2.机会性感染3.恶性肿瘤 (二)心理社会状况目前艾滋病尚无治愈的方法,以及社会上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及恐惧心理,使艾滋病病人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情感异常反应等心理障碍,甚至出现自杀、报复等行为。 四、对胎儿的影响HIV可引起流产、早产、低体重儿、死胎 五、处理原则目前无特效药物,多为对症治疗,目的是攻击、破坏HIV及改善宿主免疫缺陷。 六、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与艾滋病病毒感染有关。消瘦:与发热、摄入减少有关。腹泻:与免疫功能低下引起肠道感染有关。气体交换受损: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有关。 七、护理措施1.对症护理2.防止继发感染3.药物治疗护理:4.心理护理:5.健康行为的宣传教育6.指导新生儿哺乳 如果母亲感染HIV,就应当采用人工喂养方式 艾滋病个人预防措施是:(1)不发生婚前性行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更多医学精品 尽在医学吧http://www.docin.com/rayshi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