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doc

探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doc

ID:20112705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探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doc_第1页
探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doc_第2页
探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doc_第3页
探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摘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及综合素养的关键手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将阅读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62-01在小学语文教学屮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语文

2、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使得学生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进行有效的阅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应逐渐摒弃以往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抓住阅读教学的内涵,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进行阅读教学,保证教学有效性呢?现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情境,诱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学生若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并努力将其学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为其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营造出阅读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学生对

3、阅读充满兴趣,拥有求知的欲望,j能深入文本,融入文本意境之中。例如,设计精彩导语,激发学生探宄的兴趣。我们可以设计精彩的导入,触动学生的内心,紧扣学生心弦。例如,在阅读《窃读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设计了这样一段开场白:“同学们,书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可以开阔人的视野,丰富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让人心旷神怡,犹如美味佳肴,令人回味无穷。同学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和经历呢?”接着,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交流,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又说:“从同学们刚才的回答屮老师可以感受到同学们阅读的快乐,相信只要感受过这种快乐的人都会爱上读书,将阅读看做生命中的

4、一部分。同学们,你们知道有一个小女孩像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读书吗?为了读书,她甚至去‘窃读’。”同学们都流露出了茫然的神情,接着道:“如果想要认识这位小女孩,就让我们一起來阅读《窃读记》这篇文章,之后你们就会认识这位小女孩了。”这样一段对话式的开场白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阅读探宄,促进教学深入开展。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深入到情境中,以情激情,使得学生更加投入地进行阅读。二、指导学生深入挖掘语句中的内涵,启发学生心灵,提高阅读教学效果语文阅读材料中蕴含的意思十分深刻,教师应指导学生一句一句地深

5、究、挖掘,发现语句中蕴藏的深意,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启发,在不断的揣摩中找到了阅读灵感,并不但提高阅读效果。例如,《古井》这篇文章讲述了乡亲们从水井中取水而受到教育的故事,作者通过描写事件赞美了古井无私奉献的品质和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在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她的儿女。”作者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将古井比作慈爱的母亲,赞美古井像一位母亲一样无私奉献着淸凉的泉水,养育了一方村民,表达了作者对古井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再比如,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这句话不仅阐述了古井养育一方

6、人的事实,赞美了无私奉献的品质和精神,同时还说明古井不计报酬地帮助他人,陶冶着村民的精神,让村民指导如何做人处事。总之,引导学生对语句进行深入的挖掘,能够发现暗含在文章中的寓意,诱导学生能够进行积极的阅读与探宂,从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保证阅读教学效果。三、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与创新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创新思维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这其中需要教师进行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并不断进行创新阅读。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阅读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学生营造出个性化的阅读课堂,让学生在个性化的环境中提高创新阅读的能力

7、。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竞争,看看谁理解得更为深入,体会得更为深刻。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内涵,只有挖得越深,才能获得更多、更淸澈的泉水,文章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标点,都有可能与众不同,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意境,对文章进行多元化解读。我国一位特级教师在《落花生》这篇课文的公开课上,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你们喜欢落花生?还是苹果、石榴?”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喜欢落花生,并组织了有条有理的语言,对落花生的精神品质大加赞扬,这就充分说明了学生对文本己经读懂、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