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舆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论中国舆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ID:20189942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1

上传者:U-5097
论中国舆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_第1页
论中国舆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_第2页
论中国舆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舆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论中国舆论监督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声势逐渐增大。舆论监督对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以及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尽管中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有了相当的改善,但是相对于人民的要求,相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民主进步而言,还有较大差距。本文将对我国舆论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并展望我国舆论发展之趋势。关键词: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现状调查报告发展趋势正文:2005年,地方法规首次确定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首先我们来看三个事件:1.深圳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的《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4月1日生效,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并对其宣传报道负责。有关单位和国家工作人员应当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新闻工作者在宣传和报道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过程中依法享有进行采访、提出批评建议和获得人身安全保障等权利。2.新闻出版总署颁布《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规定全国新闻机构使用统一样式的记者证,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编号并加盖新闻出版总署印章和新闻记者证核发专用章、新闻记者证年度审核专用章和本新闻机构钢印。3.中办、国办颁布《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规范整顿全国性评奖,以解决评奖过多过滥问题,进一步提高全国性评奖的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4.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规定》要求,新闻媒体刊发新闻报道要实行实名制。所谓舆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所谓监督,中国《辞海》中的解释是“监察督促”也就是说,监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二是督促。所以“新闻舆论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媒体拥有了监督权,公民的监督权在宪法里就已经被赋予了,那么,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逐渐透明化,网络与媒体的结合让现阶段的舆论监督日益升温。我们来看一些舆论热点事件就会明白现阶段的舆论监督的一些具体情况了。上海“钓鱼执法”案的舆论热潮,是互联网和传统媒体联手推进的结果。2009年9月8日, 职业经理人张军“被钓”,12日以“公子羿”ID在天涯社区发帖控诉,接着“80后”作家韩寒在新浪博客中转述和评论此事,访问者数十万。转述者对网民的影响远远超过当事人,提示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华南虎事件,舆论监督又一次掀起热潮,出现了所谓四大“打虎英雄”的说法,即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家傅德志,第一个发现虎照出自华南虎年画的网友“小鱼啵啵啵”,人民日报评论员卢新宁,制作“新闻调查”《华南虎事件》的央视主持人柴静。各种媒体的连续质疑对虎照事件形成巨大压力,舆论监督的作用再一次体现。2003年3月20日,湖北青年孙志刚因未带证件,在广州收容所被打致死。4月25日,《南方都市报》率先对此进行披露。5月13日,涉案犯罪嫌疑人全部被缉捕归案。此后,《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又对收容遣送制度进行了深入反思。6月20日,实行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2003年底,中央电视台报道了阜阳劣质奶粉残害婴幼儿事件。此后,媒体的持续关注使“奶粉之祸”引起社会各界和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务院调查组进驻阜阳,各地也对奶粉市场进行了紧急清查。2005年1月,“黑心”企业和商人受到法律严惩。officiallyestablishedonJuly1,2013,Yibincity,formerlyknownasthebus,integratedoriginalrongzhoubuscompanyinYibincityandMetrobuscompany,formedonlyinYibincityofaState-ownedpublictransportenterprises,thecompanyconsistsofoneortwo,thirdDivision.Integrationofpublictransportservicesisnotyetestablished 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想必看了这四个例子也能感受到我国舆论监督的现状了吧。  作为社会上有多种监督,如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等中不可或缺、极具有战斗力的一种监督形式——新闻舆论监督以其特有的公开曝光的形式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与其他的几种监督是不一样的,它具有很强的公众震慑力。然而,据统计,近几年来,中国因舆论监督引发的新闻官司已经超过1000起,新闻界的败诉率在30%,屡屡败诉,即使有的胜诉,也使自身精疲力竭。这种现象,说明新闻舆论承担着重大的法律责任,却没有得到切实的法律保障,也显出有些人在舆论监督的法律责任理解上存在着偏差。2001年,由乔云霞主持,胡连利、王俊杰参与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舆论监督研究”课题组,对全国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状况、经验和问题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抽样调查。从这次全面而广泛的调查中,我们看到了中国舆论监督的现状:1.我国舆论监督从业人员年富力强、知识层次高、政治素质良好,男性多,为我国搞好舆论监督工作做出了重要保证。舆论监督工作就像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精力旺盛的从业人员花费大量的心力去努力完成。所以说,大量年富力强的男青年作为舆论监督的中坚力量,保证着舆论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2.受众对舆论监督报道的满意程度一般,认为舆论监督力度还不够。由于现实情况以及一些非人为因素的限制,从业人员在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难免有监督不力的情况,只是在我国,这种情况出现的比较多而已,因为我国的具体情况复杂而多变嘛,所以长此以往,造成了一种受众感觉监督力度不够的趋势。3.受众和从业人员都认为舆论监督,有利于问题解决和社会稳定,但监论监督层次低、力度不够。4.在调查中发现受众喜欢舆论监督报道。因为在受众的印象里,媒介监督最多的一类人是一般干部;最多的一类事为“贪污受贿”。新闻舆论监督从业人员首选监督重点是“监督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行为”,首选监督重点对象是“县处级领导干部”;然而他们批评最多的人是“科级干部”和“一般干部”;批评最多的事是“行业不正之风”。所以,受众对舆论监督报道都比较乐于接受,只是觉得监督力度还有继续加强的空间。总体来看,舆论监督的从业人员年轻化、有魄力,知识层次高、有活力。受众和从业人员都认为舆论监督,有利于问题解决和社会稳定,但监督层次低、力度不够。况且,如今舆论监督工作流行着“三难”,使得从业者普遍产生了畏难情绪。搞好舆论监督,从业人员今后应树立大局意识,提高思想修养;角色定位准确,法律意识要强;讲究监督技巧,用事实说话,提高舆论监督水平;完善监督机制。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秘密越来越少,这为舆论监督提供了一个大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近年来微博的出现,这就更使得舆论监督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未来的舆论监督必定是与网络的结合,没有网络的舆论监督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监督。缺少网络参与的舆论监督是不完整的,网络媒体将成为公众舆论传播的必选媒体。这就是未来我国舆论监督的最大发展趋势,现在这一趋势已经初见端倪了。officiallyestablishedonJuly1,2013,Yibincity,formerlyknownasthebus,integratedoriginalrongzhoubuscompanyinYibincityandMetrobuscompany,formedonlyinYibincityofaState-ownedpublictransportenterprises,thecompanyconsistsofoneortwo,thirdDivision.Integrationofpublictransportservicesisnotyetestablished   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5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34.3%。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互联网的影响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随着个人电脑的进一步普及、网络法制的完善、网络管理的日趋完善,必将大大推动大众对网络媒体的支持,使之成为公众舆论传播的首选媒介,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  网络的舆论监督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比如传受的及时性、整合性、交互性、多元化,内容的海量性、形式的多样性等,使网络媒体拥有不可比拟的传播优势。即时性是网络评论的一大优势。往往新闻事件一发生,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之内网上就开始有人发表观点和看法,可以畅所欲言是网络论坛的另一个鲜明的特点。论坛上的许多言论,有思想,有见解,锋芒毕露。这和某些报纸评论程式化的样式和语言有很大的差别。网民们在论坛上可以就重大问题,特别是重大政治问题,建言献策,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建议,还可以互相争鸣、互相探讨,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现实中的许多重大问题、焦点问题、热点问题,都在论坛中得到了积极的讨论,实际上充当了主流媒体的补充。  网络的发展有利于一个公正平等的舆论环境的构建。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闵大洪研究员认为,中国网络媒体表现出的影响力、社会地位、政治认可度、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都清楚地证明,它们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流媒体之一。我国网络舆论监督随着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而发展,并成为当今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之一。所以,网络舆论监督必定是我国舆论监督未来发展之趋势,就现在来看,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由于审查和管制的局限,虽说我国真正的公共领域正在生成,但是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还需要耐心地等待,因为国人没有理性对话的传统。所以,我们期待着我国未来的公共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的监督可以完全不受除法律以外其他因素的限制,就让我们耐心地等待吧。officiallyestablishedonJuly1,2013,Yibincity,formerlyknownasthebus,integratedoriginalrongzhoubuscompanyinYibincityandMetrobuscompany,formedonlyinYibincityofaState-ownedpublictransportenterprises,thecompanyconsistsofoneortwo,thirdDivision.Integrationofpublictransportservicesisnotyetestablishe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