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感染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ID:20194080

大小:60.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1

上传者:U-991
感染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_第1页
感染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_第2页
感染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感染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感染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黄水香(湖北黄石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湖北黄石435000)【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289-02感染科是作为特殊的科室,随着社会发展、对外交流的增加,我国淋病、梅毒、艾滋病等逐渐增加,各种新发传染病也不断出现;因此,感染科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也越来越多,在传染科工作的护理人员,更应该加强自身防护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防护意识,了解新发传染病的动态,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掌握规范的防护措施,对保证感染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只有重要意义,木文对传染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综述,现报告如下:1、发生职业暴露原因1.1护理人员在实行操作规程时不规范,对潜在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和洞察力。1.2护理技术水平偏低,对传染病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良操作习惯,接触传染病患者时,不穿隔离衣,不戴手套,增加职业暴露的机会。2、职业性损伤管理防护措施2.1加强系统培训,提高认识,健全制度,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培训是有效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职业防护可防止30%以上的针刺伤发生,因此可大大减少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感染HIV、HBV、HCV、等血液传播疾病的机会[5],对7名护士进行针刺伤调查发现,缺乏培训是发生针刺伤的重要危险因素,职业暴露培训要经常进行[6];对新上岗的护士进行培训外,对在岗的护士进行1-2次培训,对“标准预防”的概念、方法,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流程进行讲解,加强护士消毒隔离观念、操作前后要洗手,一人止血带一消毒,进病房操作时必须衣帽整洁,戴口罩,穿隔离衣及手套,加强自身防护意识,不要认为戴手套就是怕脏,增加了科室医疗成木,要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增加成木与减少暴露的利弊关系,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消毒比用肥皂洗手经检测效果好、成本低,奋研究 表明[7】: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护人员接触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血量少50%以上。2.2减少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在处理锐器物时要非常小心,被污染的锐器刺伤后除了有被感染的危险,皮肤的创伤口又是感染的途径。操作完毕,用完的针头或其他锐器要及吋正确的放入锐器盒中,要单人作终末处理,以免他人在终末处理吋被刺伤,一次性医疗用物使用后均按规定毁形,尽量避免被针刺伤或被血液、药液污染,正确处理针头、绝对禁止双手冋套针帽,一旦发现针刺伤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如奋伤U疲当在伤U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U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立即报告护士长,逐层上报,跟踪检查。2.3化学消毒剂的防护:更换消毒液或用消毒中的物品,尽量戴口罩、手套、医疗废物的处理,按规定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防漏,耐刺,密封的环保型锐器收集箱,所有的医疗垃圾严格分类管理,减少流通污染环节。2.4避免生物性危害,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把危害降到最低限度。2.5生理、心理防护措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调整护士工作的强度和减轻心理压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换位思考,正确理解外界人员对自身的看法,做法,做好心理调整;护士自身应该培养广泛兴趣,增加社会学科知识,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娱乐,保证良好的睡眠和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减少心理疲惫。3小结随着医学的高度发展,护理专业的进步,我们应高度重视护士从业中职业风险防护问题,制订科学可行管理方法,感染科的特点,决定护士在工作更应注意防护,用科学的方法正确评估职业危害,制订详细的避免控制职业危害的计划,让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职业危害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防护的,我们 只有加强职业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心理素质等培养,才可能做一个身心,身体都健康的医务工作者。参考文献[1】任南,文细毛,龚瑞娥,等.实用医院感染检测方法与技术.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9.[2】杨华明,易滨.现代医院消毒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59—284.[3】傅耀华,陈芳,钟美芳.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调查分析及防护,护理研究,2005,19(22):106—107.[4]VeaseyS,RosenR,BarzanskyB,etal.SleeplossandfatigueinresidencyTraining[J]JAMA,2002.288(9):1116—1124.[5]徐辉,毛秀英,盖小荣等.针刺伤防护教育的效果评价[」].护理研究.2002,17(9):1039—1040.[6】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10—1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