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识的达成与交往结构的重建

合作共识的达成与交往结构的重建

ID:22544247

大小:6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30

合作共识的达成与交往结构的重建_第1页
合作共识的达成与交往结构的重建_第2页
合作共识的达成与交往结构的重建_第3页
合作共识的达成与交往结构的重建_第4页
合作共识的达成与交往结构的重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作共识的达成与交往结构的重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合作共识的达成与交往结构的重建要:合作共识的形成,既需要屏蔽权力与资本的干扰,又需要发挥话语的建设性作用。阿罗定理仅重视了前一个侧面,其带有悲观色彩的结论在所难免。理解性话语及其粘结的交往结构,提供了将两个侧面结合起来的可能途径。发展理解性话语的可行之路在于确立相应的话语规范和体现纯粹程序正义的话语制度。  关键词:偏好集结;理解性话语;交往结构  :D035 :A :1000-2731(2012)02-0086-05  一、问题的提出:在个人偏好不变前提下  非独裁的偏好集结过程是否可能  贝克尔(GarysBeeker)把稳定的个人偏好与最大

2、化行为、市场均衡的综合假定,看成对人类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核心”。他指出:“偏好稳定的假设为预见各种变化的反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避免了研究人员以偏好的改变来解释事实与其预言的明显矛盾。”  在私人决策中,稳定的个人偏好可由个体的理性加以解释,不必进一步追问其生成。只要私人权利(特别是财产权和自由权)能得到保障,那么,把稳定的个人偏好视为行为决策的价值前提,不会引起什么疑虑。  而在公共决策中,作为价值前提的集体偏好,却无法用难以捉摸的“集体理性”加以解释,只能在异质个人偏好的集结中探究其生成过程。为保证集结过程能达成不包含独裁因素的合作共识结果,

3、须对各种形式的强制、欺诈和诱骗加以屏蔽。其途径是引入相关的社会性伦理规范。如私人决策中的理性假设一样,公共决策中用以集结个人偏好的伦理公设,是一类基础性假设。缪勒(DennisC.Mueller)指出,当决策“从个人层次转向社会层次是,诸公设从简单地定义理性转化为表达这个社会的伦理规范。”  对这些伦理规范作出系统阐释的学者,首推阿罗(Arrowk)。他在名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中提出了关于偏好的两个公理(连通性与传递性),以及关于群体偏好与个人偏好之间关系需满足的五个条件(完全域条件、正相关条件、无关方案独立性条件、帕累托条件、非独裁条件)。

4、这些公理和条件,常被概括为五个公设(以下简称为阿罗公设):帕累托公设、非独裁公设、传递性公设、无限制区域公设、无关方案独立性公设。略去公设的形式化表述和技术性内容,可对它们的伦理内涵作如下解释:  帕累托公设意味着集体偏好不应与集体中任何人的个人偏好相违背,或者说,集体福利的增加不应以任何人的福利损失为代价,既不存在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侵吞,也不存在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损害。  非独裁公设意味着集体中不存在强制胁迫,不能把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偏好强加在其他人身上,冒充为集体偏好。  传递性公设意味着集体选择是有结果的,而且这个结果与路径选择无关,不会因程序选

5、择的差异导致选择结果的不同。  无限制区域公设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偏好,并受到同等尊重,不存在任何偏好顺序的限制和扼杀。  无关方案独立性公设意味着备选方案的优劣仅取决于方案本身,防止以与备选方案无关的其他方案作为交易手段,干扰和操纵选择过程。  分别看来,阿罗公设的每一项内容都有伦理正当性,然而,当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运用于集结过程时,阿罗导出的逻辑结论却令人沮丧:同时满足这五个公设的集体选择过程是不存在的。换言之,如果严格坚持阿罗公设,集体选择过程将无果而终,需要引入某种形式的独裁,才能获得确定的结果。用阿罗的话说:“如果我们排除效

6、用的人际间比较的可能性,那么令人满意且又相当广泛的个体排序组都有定义,把个体趣味集结成社会偏好的仅有方法要么是强加的,要么就是独裁的。”这就是引起广泛重视的阿罗不可能定理。  走出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改良途径是放松非独裁性公设之外的其他前提公设。然而,每一种放松都会对应于一种独断性因素的引入。例如:  1.放松帕累托公设,用适宜多数(简单多数或比例多数)代替全体一致。此时不仅会出现“孔多塞悖论”(备择方案多于2个),而且会出现带有再分配性质的“多数暴政”。  2.放松传递性公设,允许采用“议程控制”方式,使选择结果具有某种路径依赖性。此时,谁来控制议

7、程以及何种方案能以何种方式进入议程,会被某些人操纵。  3.放松无限制区域公设,用“单峰偏好”规则或“以足投票”方式,使个人偏好有某种程度的同质性。此时,具有双峰偏好的人事实上已被隔要:合作共识的形成,既需要屏蔽权力与资本的干扰,又需要发挥话语的建设性作用。阿罗定理仅重视了前一个侧面,其带有悲观色彩的结论在所难免。理解性话语及其粘结的交往结构,提供了将两个侧面结合起来的可能途径。发展理解性话语的可行之路在于确立相应的话语规范和体现纯粹程序正义的话语制度。  关键词:偏好集结;理解性话语;交往结构  :D035 :A :1000-2731(2012

8、)02-0086-05  一、问题的提出:在个人偏好不变前提下  非独裁的偏好集结过程是否可能  贝克尔(GarysBeeker)把稳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