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

1型糖尿病--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

ID:23823408

大小:515.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10

1型糖尿病--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_第1页
1型糖尿病--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_第2页
1型糖尿病--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_第3页
1型糖尿病--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_第4页
1型糖尿病--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1型糖尿病--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疾病名:Ⅰ型糖尿病英文名:Type1diabetes缩写:别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疾病代码:ICD:E10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在环境因素的触发下发病。糖尿病目前总的状况(不论是国内和国外)可简单概括为“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并发症和致残率高,费用高;认知率低,诊断率低,控制率低),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任务相当艰巨。流行病学: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超过1.3亿。各国报道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差异较大,欧洲各国白人(30~64岁组)为3%~10%,1987年美国白人(20~74岁组)为6.1%,黑人为9.9%,墨西哥

2、人为12.6%,而美国土著印第安人则高达50%;太平洋岛国如瑙鲁城市居民(30~64岁组)亦高达50%;而一些传统守旧的国家如美拉比西亚、东非及南美洲的糖尿病患病率极低甚至等于零;我国1979~1980年全国14省市糖尿病普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Ⅰ型糖尿病患病率各国报道差异很大,相对多见于白种人或有白种人血统的人群。在日本、中国、菲律宾、美国印第安人、非洲黑人等人种中相对少见,不过上述差异亦不完全由种族差异所致。因为在同一国家不同地区Ⅰ型糖尿病患病率亦存在明显差异。在儿童中,日本不到1/10万,在中国约为0.9/10万,而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则高达25/10万,以芬兰为最高,约2

3、8.6/10万。另外,在整个儿童期内,Ⅰ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稳步地升高,在学龄前期以及青春期附近Ⅰ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达高峰,而到20岁以后,Ⅰ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则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Ⅰ型糖尿病的发生还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大多数发生在秋季和冬季,而春季和夏季则相对较少。引起这种现象的可能推测为:Ⅰ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这些季节高发的病毒感染有关。病因:Ⅰ型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乃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1.遗传因素(1)家族史:Ⅰ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报告双亲有糖尿病史,1其子女Ⅰ型糖尿病发病率为4%~11%;兄弟姐妹

4、间Ⅰ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发病率为6%~11%;同卵双生子Ⅰ型糖尿病发生的一致性不到50%。(2)HLA与Ⅰ型糖尿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位于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为一组密切连锁的基因群,HLA由Ⅰ、Ⅱ、Ⅲ3类基因编码。Ⅰ类基因区域包括HLA-A、HLA-B、HLA-C和其他一些功能未明的基因及假基因,其编码的抗原分子存在于全部有核细胞的表面,负责递呈外来抗原给CD8+的T淋巴细胞;Ⅱ类基因区域主要包括HLA-DR、HLA-DQ和HLA-DP3个亚区,分别编码DR、DQ和DP抗原,存在于成熟B淋巴细胞及抗原递呈细胞表面,负责递呈抗原给CD4+细胞;Ⅲ类基因区域编码包括某些补体成分在内的

5、一些可溶性蛋白,如C2C4A、C4B、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热休克蛋白(HSP)等。HLA通过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体(MHC)限制,参与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和其他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自身耐受的形成和维持,在识别自身和异己、诱导和调节免疫反应等多个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可见,HLA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Ⅰ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已证实某些HIA与Ⅰ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强烈的相关性。在一个有Ⅰ型糖尿病的家族中,相同HLA抗原的兄弟姐妹发生糖尿病的机会为5%~10%,而非HLA相同的兄弟姐妹发生糖尿病的机会不到1%。在高加索人口中,95%Ⅰ型糖尿病患者拥有HLA-DR3或HLA

6、-DR4,而非糖尿病者为45%~50%;HLA-DR2对避免Ⅰ型糖尿病的发生有保护作用。HLA-DQ基因是Ⅰ型糖尿病易感性更具特异性的标志,决定B细胞对自身免疫破坏的易感性和抵抗性。有报告在伴有Ⅰ型糖尿病HLA-DR3的病人中,几乎70%发现有HLA-DQw3.2,而保护基因HLA-DQw3.1则出现在DR4对照者。研究发现如果两个等位DQβ链的第57位被天门冬氨酸占位,一般将不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若两个等位点均为非天门冬氨酸则对Ⅰ型糖尿病强烈易感,HLA-DQA1链第52位精氨酸也是Ⅰ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HLA-DQβ1链57位为非天门冬氨酸纯合子和HLA-DQA1链52位精氨酸纯合

7、子的个体患Ⅰ型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最高。DQβ链的45位氨基酸对抗原决定簇的免疫识别为DQw3.2而不是DQw3.1。上述发现可能解释HIA-DQ和HLA-DR位点的联合出现较单独出现表现对Ⅰ型糖尿病有更高的危险性。HLA与Ⅰ型糖尿病亚型:按照HLA表现型对Ⅰ型糖尿病亚型化,对临床和病2因的区别是有意义的。一般认为若HLA表现为HLA-DR3/DR3将导致原发性自身免疫疾病,而HLA-DR4/DR4代表原发性环境因素为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