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论文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论文

ID:24035171

大小:981.50 KB

页数:91页

时间:2018-11-11

上传者:chess95660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论文_第1页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论文_第2页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论文_第3页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论文_第4页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一、论文的结构与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本科论文包括封面、目录、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部分。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论文一律要求打印,不得手写。1.目录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和主要级次的标题和所在页码。2.论文标题论文标题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标题应能体现论文的核心内容、法学专业的特点。论文标题不得超过25个汉字,不得设置副标题,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分二行书写。论文标题用词必须规范,不得使用缩略语或外文缩写词(通用缩写除外,比如WTO等)。3.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应扼要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摘要中不应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并应避免将摘要撰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内容摘要一般为200个汉字左右。4.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参照相应的专业术语标准),一般列举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并应出现在内容摘要中。5.正文正文一般包括绪论(引论)、本论和结论等部分。正文字数本科不少于6000字,专科一般不少于5000字,正文必须从页首开始。*绪论(引论)全文的开始部分,不编写章节号。一般包括对写作目的、意义的说明,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问题。*本论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通顺简练。*结论是对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结论一般不超过500个汉字。正文一级及以下子标题格式如下:一、;(一);1.;(1);①。6.注释注释是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用带圈数字表示序号,如注①、注②等,数量不少于10个,脚注少于10个的论文为不合格论文。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或出版的与法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为主,数量不少于6篇,参考文献少于6篇的论文成绩评定为不合格。产品说明、技术标准、未公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论文等不列为参考文献,有确需说明的可以在后记中予以说明。二、打印装订要求论文必须使用标准A4打印纸打印,一律左侧装订,并至少印制3份。页面上、下边距各2.5厘米,左右边距各2.2厘米,并按论文装订顺序要求如下:1.封面封面包括《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封面、附录4)、《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封2)、《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申报表》(封3、附录5)。2.目录目录列至论文正文的三级及以上标题所在页码,内容打印要求与正文相同。目录页不设页码。3.内容摘要摘要标题按照正文一级子标题要求处理,摘要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4.关键词索引关键词与内容摘要同处一页,位于内容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并以“关键词:”开头(采用黑体),后跟3~5个关键词(采用宋体),词间空1字,即两个字节,其他要求同正文。5.正文正文必须从内容提要页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页码在页末居中打印,其他要求同正文(如正文第5页格式为“―5―”)。论文标题为标准三号黑体字,居中,单倍行间距;论文一级子标题为标准四号黑体字,居中,20磅行间距;正文一律使用标准小四号宋体字,段落开头空两个字,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正文中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绘制规范。插图按章编号并置于插图的正下方,插图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图序号为“图2—3”,插图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正文中的插表不加左右边线。插表按章编号并置于插表的左上方,插表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表序号为“表2—3”,插表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6、参考文献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的格式打印,内容打印要求与论文正文相同。参考文献从页首开始,格式如下:(1)著作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如:[4]劳凯声《教育法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译著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3)学术刊物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如:[5]周汉华《变法模式与中国立法法》,《中国社会科学》,2000(1)(4)学术会议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5)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序号作者《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和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6)西文文献著录格式同中文,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参考文献作者人数较多者只列前三名,中间用逗号分隔,多于三人的后面加“等”字(西文加“etc.”)。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在会议名称后加“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的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的省略“出版年”。三、毕业设计(论文)装袋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规范管理,统一毕业设计(论文)材料装袋要求:1、论文稿本。经指导的提纲,一稿、二稿和装订好的正稿。2、过程记录表。包括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答辩过程记录表)等;3、相关材料。法专业要求的其他材料,如法学社会调查报告等。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研究内容摘要摘要: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环境教育立法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环境教育的法律规范也很不完善,影响和限制了我国环境教育的大力推行和良好普及,实质上是制约了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本文从环境问题的现状入手,阐释了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教育立法实践,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构想。以期通过加强教育立法的途径,实现我国环境教育的普及,为改善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创造条件。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立法一、环境问题、环境教育与环境教育立法(一)环境问题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不断与之交往。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主题。在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中,环境问题始终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产生和发展的。不幸的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过分强调了作为自然主人的一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忽视甚至忘却自然界的惩罚。环境问题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0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产生了环境问题。到了本世纪50年代,环境事件不断出现和加剧。到了70~80年代则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目前全球人口正以每年9000万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1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人口无节制地增长,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自然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联合国列出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损耗和破坏;酸雨蔓延;水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污染;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森林面积锐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0世纪最后几年有三件震撼国人的大事足以说明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显示出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的报复。一是1997年创纪录(227天)的黄河断流;二是1998年的长江大水灾;三是2000年波及北京等地的频繁的沙尘暴。专家指出了目前困扰中国环境的十大问题。1、大气污染问题2004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4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面临的第一大环境问题。2、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质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3、垃圾处理问题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为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二)环境教育与环境问题的关系1、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环境教育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自然研究(NaturalStudy)。当时在学校开展自然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教育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和参与,了解和评价自然环境。到20世纪上叶,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保护运动(Conservationmovement)在社会中形成,学校教育在自然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自然保护的教育内容,这就是环境教育的萌芽。(1)国外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人类环境会议”是环境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了响应斯德哥尔摩会议的第96条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75年颁布了国际环境教育计划(IEEP),其目的是在环境教育领域内,促进经验和信息的交流、研究和实验、人员培训、课程和相应教材的开发及国际合作。1975年,在前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召开的国际环境教育会议,通过了《贝尔格莱德宪章:环境教育的全球纲领》。该宪章根据环境教育的性质和目标,指出环境教育是“进一步认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在城乡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获得保护环境的知识和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行为的新模式。”此后,《贝尔格莱德宪章》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环境教育纲要与章程的重要依据之一。而环境教育的普及对环境相关法律的立法、执法都可起到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大力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意识特别是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可以涉及到每个人切身利益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的问题,认识到环境问题和法律责任的关系,更好地使环境保护法律成为预防环境问题发生的利剑,这样可以达到依法治理环境和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目的。二、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当一种社会关系需要用立法来调整,说明这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环境教育专门立法是否必要,则完全取决于以下前提:(1)环境教育的重要性;(2)环境教育立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五、结论21世纪是环境世纪,公众的环境意识通过环境教育来建立。根据我国人口多,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公民受教育程度不一的现状,要使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尽早达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和谐社会,通过立法机关制定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教育法》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希望对促进我国环境教育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在城乡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获得保护环境的知识和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行为的新模式。”此后,《贝尔格莱德宪章》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环境教育纲要与章程的重要依据之一。而环境教育的普及对环境相关法律的立法、执法都可起到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大力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意识特别是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可以涉及到每个人切身利益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的问题,认识到环境问题和法律责任的关系,更好地使环境保护法律成为预防环境问题发生的利剑,这样可以达到依法治理环境和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目的。二、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当一种社会关系需要用立法来调整,说明这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环境教育专门立法是否必要,则完全取决于以下前提:(1)环境教育的重要性;(2)环境教育立法我国环境教育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IV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一、论文的结构与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本科论文包括封面、目录、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部分。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论文一律要求打印,不得手写。1.目录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和主要级次的标题和所在页码。2.论文标题论文标题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标题应能体现论文的核心内容、法学专业的特点。论文标题不得超过25个汉字,不得设置副标题,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分二行书写。论文标题用词必须规范,不得使用缩略语或外文缩写词(通用缩写除外,比如WTO等)。3.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应扼要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摘要中不应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并应避免将摘要撰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内容摘要一般为200个汉字左右。4.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参照相应的专业术语标准),一般列举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并应出现在内容摘要中。5.正文正文一般包括绪论(引论)、本论和结论等部分。正文字数本科不少于6000字,专科一般不少于5000字,正文必须从页首开始。*绪论(引论)全文的开始部分,不编写章节号。一般包括对写作目的、意义的说明,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问题。*本论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通顺简练。*结论是对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结论一般不超过500个汉字。正文一级及以下子标题格式如下:一、;(一);1.;(1);①。6.注释注释是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用带圈数字表示序号,如注①、注②等,数量不少于10个,脚注少于10个的论文为不合格论文。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或出版的与法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为主,数量不少于6篇,参考文献少于6篇的论文成绩评定为不合格。产品说明、技术标准、未公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论文等不列为参考文献,有确需说明的可以在后记中予以说明。二、打印装订要求论文必须使用标准A4打印纸打印,一律左侧装订,并至少印制3份。页面上、下边距各2.5厘米,左右边距各2.2厘米,并按论文装订顺序要求如下:1.封面封面包括《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封面、附录4)、《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封2)、《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申报表》(封3、附录5)。2.目录目录列至论文正文的三级及以上标题所在页码,内容打印要求与正文相同。目录页不设页码。3.内容摘要摘要标题按照正文一级子标题要求处理,摘要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4.关键词索引关键词与内容摘要同处一页,位于内容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并以“关键词:”开头(采用黑体),后跟3~5个关键词(采用宋体),词间空1字,即两个字节,其他要求同正文。5.正文正文必须从内容提要页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页码在页末居中打印,其他要求同正文(如正文第5页格式为“―5―”)。论文标题为标准三号黑体字,居中,单倍行间距;论文一级子标题为标准四号黑体字,居中,20磅行间距;正文一律使用标准小四号宋体字,段落开头空两个字,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正文中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绘制规范。插图按章编号并置于插图的正下方,插图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图序号为“图2—3”,插图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正文中的插表不加左右边线。插表按章编号并置于插表的左上方,插表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表序号为“表2—3”,插表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6、参考文献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的格式打印,内容打印要求与论文正文相同。参考文献从页首开始,格式如下:(1)著作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如:[4]劳凯声《教育法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译著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3)学术刊物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如:[5]周汉华《变法模式与中国立法法》,《中国社会科学》,2000(1)(4)学术会议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5)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序号作者《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和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6)西文文献著录格式同中文,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参考文献作者人数较多者只列前三名,中间用逗号分隔,多于三人的后面加“等”字(西文加“etc.”)。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在会议名称后加“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的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的省略“出版年”。三、毕业设计(论文)装袋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规范管理,统一毕业设计(论文)材料装袋要求:1、论文稿本。经指导的提纲,一稿、二稿和装订好的正稿。2、过程记录表。包括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答辩过程记录表)等;3、相关材料。法专业要求的其他材料,如法学社会调查报告等。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研究内容摘要摘要: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环境教育立法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环境教育的法律规范也很不完善,影响和限制了我国环境教育的大力推行和良好普及,实质上是制约了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本文从环境问题的现状入手,阐释了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教育立法实践,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构想。以期通过加强教育立法的途径,实现我国环境教育的普及,为改善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创造条件。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立法一、环境问题、环境教育与环境教育立法(一)环境问题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不断与之交往。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主题。在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中,环境问题始终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产生和发展的。不幸的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过分强调了作为自然主人的一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忽视甚至忘却自然界的惩罚。环境问题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0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产生了环境问题。到了本世纪50年代,环境事件不断出现和加剧。到了70~80年代则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目前全球人口正以每年9000万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1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人口无节制地增长,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自然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联合国列出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损耗和破坏;酸雨蔓延;水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污染;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森林面积锐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0世纪最后几年有三件震撼国人的大事足以说明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显示出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的报复。一是1997年创纪录(227天)的黄河断流;二是1998年的长江大水灾;三是2000年波及北京等地的频繁的沙尘暴。专家指出了目前困扰中国环境的十大问题。1、大气污染问题2004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4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面临的第一大环境问题。2、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质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3、垃圾处理问题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为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二)环境教育与环境问题的关系1、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环境教育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自然研究(NaturalStudy)。当时在学校开展自然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教育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和参与,了解和评价自然环境。到20世纪上叶,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保护运动(Conservationmovement)在社会中形成,学校教育在自然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自然保护的教育内容,这就是环境教育的萌芽。(1)国外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人类环境会议”是环境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了响应斯德哥尔摩会议的第96条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75年颁布了国际环境教育计划(IEEP),其目的是在环境教育领域内,促进经验和信息的交流、研究和实验、人员培训、课程和相应教材的开发及国际合作。1975年,在前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召开的国际环境教育会议,通过了《贝尔格莱德宪章:环境教育的全球纲领》。该宪章根据环境教育的性质和目标,指出环境教育是“进一步认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在城乡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获得保护环境的知识和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行为的新模式。”此后,《贝尔格莱德宪章》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环境教育纲要与章程的重要依据之一。而环境教育的普及对环境相关法律的立法、执法都可起到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大力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意识特别是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可以涉及到每个人切身利益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的问题,认识到环境问题和法律责任的关系,更好地使环境保护法律成为预防环境问题发生的利剑,这样可以达到依法治理环境和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目的。二、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当一种社会关系需要用立法来调整,说明这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环境教育专门立法是否必要,则完全取决于以下前提:(1)环境教育的重要性;(2)环境教育立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五、结论21世纪是环境世纪,公众的环境意识通过环境教育来建立。根据我国人口多,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公民受教育程度不一的现状,要使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尽早达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和谐社会,通过立法机关制定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教育法》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希望对促进我国环境教育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在城乡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获得保护环境的知识和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行为的新模式。”此后,《贝尔格莱德宪章》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环境教育纲要与章程的重要依据之一。而环境教育的普及对环境相关法律的立法、执法都可起到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大力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意识特别是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可以涉及到每个人切身利益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的问题,认识到环境问题和法律责任的关系,更好地使环境保护法律成为预防环境问题发生的利剑,这样可以达到依法治理环境和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目的。二、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当一种社会关系需要用立法来调整,说明这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环境教育专门立法是否必要,则完全取决于以下前提:(1)环境教育的重要性;(2)环境教育立法我国环境教育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IV 目录1引言12方案论证42.1方案1——采用A/D和D/A转换的数字无线视频监控系统42.2方案2——数字和模拟结合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53系统概述74单元电路设计84.1射频发射电路84.2射频接收84.3数字无线发射电路94.3.1C8051F310单片机介绍94.3.2nRF905芯片介绍134.3.3数字无线发射硬件电路174.3.4液晶显示电路194.4数字无线接收电路234.5电源电路244.5.1+5V电源电压设计244.5.2+3.3V电源电压设计244.5.3蓄电池255软件设计265.1数字无线发射电路程序设计265.1.1发射电路程序265.1.2液晶显示电路程序265.2数字无线接收电路程序设计286测试结果30结论31参考文献32附录A无线发射电路33附录B无线接收电路34附录1发射程序35IV 附录2液晶程序40附录3接收程序61致谢67IV 1引言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无线视频监控以其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制技术也有长远的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上,主要推出的是数字控制的模拟视频监控和数字视频监控两类产品。前者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性能稳定,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大、中型视频监控工程中的应用尤为广泛;后者是新近崛起的以计算机技术及图像视频压缩为核心的新型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解决了模拟系统部分弊端而迅速崛起,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目前,视频监控系统正处在数控模拟系统[1]与数字系统混合应用并将逐渐向数字系统过渡的阶段。数字信号控制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分为基于微处理器的视频切换控制加PC机的多媒体管理和基于PC机实现对矩阵主机的切换控制及对系统的多媒体管理两种类型。80年代是微处理器的年代,视频监控系统利用微处理器固件发展的矩阵切换器,将原来分散的全硬件视频监控系统微型集中化,如将视频切换、对前端的控制等功能集合一起,一机处理,是技术上的一个突破。自备微处理器的矩阵主机可通过PC机的图形管理软件实现以下功能:(1)对单一工作站之中的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内部通讯、报警等进行综合全面控制(注:只能提供一个简单的、可增强系统控制功能的用户界面,但不能代替矩阵主机的安防配置和编程能力);(2)任意一台工作站可通过网络,控制其它工作站所连接的矩阵主机、报警设备,完成视频切换、云台、镜头控制及报警联动等;(3)可通过软件实现对众多矩阵主机和报警接口软件模块的控制。基于PC机的视频监控系统采用软件设计,实现摄像机到监视器的视频矩阵切换,云台和镜头的控制,通过串口连接报警设备的报警信息,并通过程序编程自动完成视频切换、云台控制、报警联动、报警录像等各项控制功能。系统能充分利用PC机的资源,使视频监控系统随电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同时其开放性的结构特性更可使之与其它多种系统如与消防报警系统、出入口管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实现互动集成。 随着微处理器、微机的功能、性能的增强和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系统在功能、性能、可靠性、结构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更加方便灵活、与其它技术系统的接口趋于规范,人机交互界面更为友好。但由于视频监控系统中信息流的形态没有变,仍为模拟的视频信号,系统的网络结构主要是一种单功能、单向、集总方式的信息采集网络,介质专用的特点,因此系统尽管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已无太多潜力可挖,其局限性依然存在,要满足更高的要求,数字化是必由之路。90年代末,随着多媒体技术、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迅速崛起,现今市场上有两种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类型,一种是以数字录像设备为核心的视频监控系统,另一种是以嵌入式视频Web服务器为核心的视频监控系统[2]。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前端一体化、视频数字化、监控网络化、系统集成化是视频监控系统公认的发展方向,而数字化是网络化的前提,网络化又是系统集成化的基础,所以,视频监控发展的最大两个特点就是数字化和网络化。被广泛运用于商业领域、金融领域、教育领域、高危领域、个人领域等。许多书籍都对无线电系统有一定的介绍,但是没有相关的书本详细的介绍无线视频监控这一部分的内容。基于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发展迅速更新、升级及应用广泛等这些特点,本毕业设计主要对模拟信号数字化控制,使其推向数字化的应用领域来进行研究。运用C8051F310单片机控制进行数据信息无线传送,通过高频调制电路对射频图像信息进行无线传送。电路主要采用射频无线发射、射频无线接收、数字无线发射、数字无线接收等模块完成电路的设计。本设计中运用了nRF905收发模块,此模块提供了SPI接口方便与C8051F310单片机的SPI口连接。nRF905单片无线收发器工作在433MHZ,通过SPI接口进行编程配置,从而工作在消耗很低的电流状态。C8051F310单片机的增强型串行外设接口[3]SPI0提供访问一个全双工同步串行总线。SPI0可以作为主器件或从器件工作,使用4线主方式。通过C8051F310单片机SPI串口进行编程控制视频头的转向,同时,通过89S52单片机控制液晶显示电路;再运用射频发射与射频接收电路,将图像信息显示在电视机上,达到对周围事件进行实时监控。经过对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让我们更好的熟悉C8051F310单片机和89S52两款单片机,而且对C8051F310这款在校园里运用还不是很多的单片机有很好的掌握。在使用89S52单片机控制液晶显示电路时,可以对以往学习过的51系列单片机进行巩固;对HY-12864液晶显示电路的硬件和软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本设计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涵盖技术领域宽广、资料齐全、实用性强,为了便于理解和应用,论文中详细介绍了设计方面的所有要点,并且附带了电路原理图和所有的相关程序。可以对无线控制方面的得到了解,同时,对两款单片机的实际应用能够更好的掌握。参考硬件电路及源程序进行调试,对系统的设计方法有一个明确的概括。将毕业设计实物更好的运用于实际中,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毕业设计——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是大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和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一个很好的课题。 2方案论证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运用广泛,使用的环境各不相同,而且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种类比较多,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选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可以减小开发难度,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本设计要求通过单片机控制,对摄像头进行无线实时控制,达到不同角度的监控功能。2.1方案1——采用A/D和D/A转换的数字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摄像头将所采集到的图像信号经过内部的转换电路转换成视频信号传给高速A/D,高速A/D负责把摄像头输出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成对应的8位数据量[4]。C8051F310单片机控制高速A/D的采集开始与结束,将转换后的8位数据量传给单片机。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中心环节,它将从A/D取得的数据信号经过处理后送给无线发射模块进行调制发送。键盘对无线发送模块进行发射控制。详见图2-1A/D转换无线发射框图。键盘C8051F310单片机高速A/D无线发射摄像头图2-1A/D转换无线发射框图无线接收模块把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再把解调后的8位数据量传给C8051F310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指令控制高速无线接收模块的开始与结束。将所得到的数据量经过运算处理后送给高速D/A,其将数据量转换成对应的模拟量,然后送给显示设备。从而达到了监控的功能。详见图2-2D/A转换无线接收框图。无线接收高速D/A显示键盘C8051F310单片机图2-2D/A转换无线接收框图 此方案处理速度快,功能和可靠性强,视频中分辨率高,可以控制距离远,达到很好的效果,使用范围广。但是,电路通过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传输、系统控制等部分组成,硬件电路结构复杂,需要使用高速的单片机和高速A/D与D/A转换芯片,电路实现和调试都相当困难。各芯片成本高,适用于专业场合,不便于毕业设计。2.2方案2——数字和模拟结合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此方案采用射频无线发射、射频无线接收、数字无线发射、数字无线接收四部分组成。C8051F310单片机从键盘取得的数据信号经过处理后送给无线发射模块进行调制发送。键盘经过C8051F310单片机可以对无线发射模块nRF905进行控制。AT89S52单片机通过键盘在液晶上显示对应的控制信息。视频显示设备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解调成视频信号并显示,从而达到了监控的功能。详见图2-3框图。AT89S52单片机射频无线接收液晶显示C8051F310单片机键盘视频显示数字无线发射图2-3射频无线接收和数字无线发射框图摄像头采集图像信号[5],通过内部转换电路转换成视频信号输出到调制电路。调制电路的设计: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产生56MHz正弦信号和AV信号调制,得出射频信号,送入到射频放大器UPC1651放大后发送出去。nRF905无线接收模块把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把解调后的数据信息传给C8051F310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指令控制摄像头电机的转向。详见图2-4框图。调制数字无线接收C8051F310单片机摄像头高频放大箭头显示电机转向本振图2-4射频无线发射和数字无线接收框图 此设计电路简单,容易实现,使用范围广,对于银行、煤矿等安全地带可以很方便控制摄像头的电机进行检测。功耗低、软件编程较简单,nRF905芯片的体积小、整个系统成本低。用单片机来实现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充分利用了单片机的资源。同时使用C8051F310单片机和nRF905芯片一起控制,非常符合我们的设计思路,所以本设计采用方案2。 3系统概述本设计主要完成的任务是将摄像头将所采集到的图像信号经过其内部的转换电路转换成视频信号,送入射频调制发射电路(即通过调制电路把摄像头输出的模拟电压信号和本振信号调制出射频信号,经放大后发送)。射频接收器将射频调制发射电路发射过来的射频信号还原成图像并进行显示,从而实现了监控的功能。发射端的C8051F310单片机通过键盘对数字无线发射模块的开始与结束控制。C8051F310单片机把控制字和所要传送的数据信息分别写入nRF905发射模块进行调制发送。同时,AT89S52单片机通过键盘在液晶上显示对应的控制信息。在数字无线接收端,首先,接收端的C8051F310单片机把控制字写入nRF905数字无线接收模块,然后其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把解调后的数据信息传给C8051F310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指令控制电机转向。本设计主要组成部分具体如图3-1所示系统框图。数字无线接收解调数字无线调制发射C8051F310单片机ⅠC8051F310单片机ⅡAT89S52单片机电源键盘液晶显示数据信息射频调制发射射频接收摄像头采集输出视频信号控制字控制字图3-1系统框图 4单元电路设计按照系统设计功能的要求,确定设计系统硬件电路由射频发射、射频接收、数字无线发射、数字无线接收和电源电路五大模块组成。各电路模块的设计如下。4.1射频发射电路射频发射电路通过电容三点式产生56MHz的频率[6],而图像信号经过摄像头采集,通过摄像头的内部电路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从JP1端送入,通过二极管调制电路,调制电路负责把摄像头输出的模拟电压信号和本振信号混出射频信号,射频信号经过uPC1651集成运算放大器和共发射级电路放大后发送。其中uPC1651是电视天线放大器专用集成电路,是一块超高频、宽频带(频率带宽为1200MHz)、低噪声,功率增益大(19dB,f=500MHz)的高频线性放大电路。如图4-1所示射频发射电路。图4-1射频发射电路4.2射频接收射频接收部分主要是电视机的接收,通过电视台的VHL波段[7]进行摄像头采集的56MHz的AV信号在电视机显示器上显示。 4.3数字无线发射电路由于单片机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易于掌握、可靠性高、价格低廉、功耗低、控制功能强及应用灵活等优点,本设计中的数字无线发射和数字无线接收主要是通过C8051F310单片机的串行外设接口总线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和nRF905发射与接收模块的SPI总线进行电路的控制,52系列(AT89S52)单片机主要负责HY-12864液晶显示电路的控制。硬件电路见附录A。4.3.1C8051F310单片机介绍无线发射和接收电路运用C8051F310单片机的SPI串行外设接口进行电路的控制。在此主要介绍C8051F310单片机的内部性能[8]和SPI总线的特性。一、C8051F310内部性能1.模拟外设·10位ADC转换速率可达200ksps可多达21个外部单端或差分输入VREF可在外部引脚或VDD中选择内置温度传感器(±3°C)·两个模拟比较器可编程回差电压和响应时间可配置为中断或复位源(比较器0)2.在片调试·片内调试电路提供全速、非侵入式的在系统调试(不需仿真器)支持断点、单步、观察/修改存储器和寄存器·比使用仿真芯片、目标仿真头和仿真插座的仿真系统有更优越的性能3.供电电压2.7V-3.6V·典型工作电流:5mA@25MHz;11µA@32KHz·温度范围:-40°C-+85°C4.高速8051微控制器内核·流水线指令结构;70%的指令的执行时间为一个或两个系统时钟周期·速度可达25MIPS(时钟频率为25MHz时)5.存储器·1280字节内部数据RAM(1024+256)·16KBFLASH存储器 6.数字外设·29个端口I/O;所有口线均耐5V电压·硬件增强型UART、SMBus和SPI串口·4个通用16位计数器/定时器·16位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阵列(PCA),有5个捕捉/比较模块·使用PCA或定时器和外部时钟源的实时时钟方式7.时钟源·内部可编程振荡器:24.5MHz,±2%的精度,可支持无晶体UART操作·外部振荡器:晶体、RC、C、或外部时钟8.封装·32脚LQFP二、SPI总线的特性C8051F310单片机内部具有增强型串行外设接口(SPI0)可提供访问一个全双工同步串行总线的能力。1.信号说明(1)主输出、从输入(MOSI)主出从入(MOSI)信号是主器件的输出和从器件的输入,用于从主器件到从器件的串行数据传输。当被配置为主器件时,MOSI由移位寄存器的MSB驱动。(2)主输入、从输出(MISO)主入从出(MISO)信号是从器件的输出和主器件的输入,用于从从器件到主器件的串行数据传输。当SPI被禁止或工作在4线从方式而未被选中时,MISO引脚被置于高阻态。(3)串行时钟(SCK)串行时钟(SCK)信号是主器件的输出和从器件的输入,用于同步主器件和从器件之间在MOSI和MISO线上的串行数据传输。当SPI0作为主器件时产生该信号。(4)从选择(NSS)从选择(NSS)信号的功能取决于SPI0CN寄存器中NSSMD1和NSSMD0位的设置。有3种可能的方式:3线主方式或从方式、4线从方式或多主方式和4线主方式。本设计用NSSMD[1:0]=1x为4线主方式,NSS作为输出。NSSMD0的设置值决定NSS引脚的输出电平。2.SPI0主方式操作只有SPI主器件能启动数据传输。通过将主允许标志MSTEN置1,将SPI0置于主方式。当处于主方式时,向SPI0 数据寄存器写入一个字节时是写发送缓冲器。如果SPI移位寄存器为空,发送缓冲器中的数据字节被传送到移位寄存器,数据传输开始。SPI0主器件立即在MOSI线上串行移出数据,同时在SCK上提供串行时钟。在传输结束后SPIF标志被置为逻辑1。如果中断被允许,在SPIF标志置位时将产生一个中断请求。在全双工操作中,当SPI主器件在MOSI线向从器件发送数据时,被寻址的SPI从器件可以同时在MISO线上向主器件发送其移位寄存器中的内容。因此,SPIF标志既作为发送完成标志又作为接收数据准备好标志。4.SPI0中断源如果SPI0中断被允许,在下述4个标志位被置1时将产生中断。(1)在每次字节传输结束,SPI中断标志SPIF被置1。该标志适用于所有SPI方式。(2)如果在发送缓冲器中的数据尚未被传送到移位寄存器时写SPI0DAT,写冲突标志WCOL被置1。(3)当SPI0被配置为主器件并且工作于多主方式,而NSS被拉为低电平时,方式错误标志MODF被置1。(4)当SPI0被配置为从器件并且一次传输结束,而接收缓冲器中还保持着上一次传输的数据未被读取时,接收溢出标志RXOVRN被置1。5.串行时钟时序使用SPI0配置寄存器中的时钟控制选择位可以在串行时钟相位和极性的4种组合中选择其一。CKPHA位选择两种时钟相位(锁存数据所用的边沿)中的一种。CKPOL位在高电平有效和低电平有效的时钟之间选择。主器件和从器件必须被配置为使用相同的时钟相位和极性。注意:在改变时钟相位和极性期间应禁止SPI0,两个器件通信时,不论工作在主方式还是从方式,CKPHA必须被置0。6.SPI特殊功能寄存器对SPI0的访问和控制是通过系统控制器中的4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实现,具体如下。(1)SPI0CFG:SPI0配置寄存器,复位值:00000111SFR地址:0XA1RR/WR/WR/WRRRRSPIBSYMSTENCKPHACKPOLSLVSELNSSINSRMTRXBMT位7位6位5位4位3位2位1位0位7:SPIBSY:SPI忙标志(只读)当一次SPI传输正在进行时(主或从方式),该位被置为1。位6:MSTEN:主方式允许位0:禁止主方式,工作在从方式。1:允许主方式,工作在主器件方式。 位5CKPHA:SPI0时钟相位。该位控制SPI0时钟的相位。0:在SCK周期的第一个边沿采样数据。1:在SCK周期第二个边沿采样数据。位4:CKPOL:SPI0时钟极性。该位控制SPI0时钟的极性。0:SCK在空闲状态时处于低电平。1:SCK在空闲状态时处于高电平。位3:SLVSEL:从选择标志(只读)当NSS引脚为低电平时该位被置1,表示SPI0是被选中的从器件。当NSS引脚为高电平时,该位被清0。位2:NSSIN:NSS引脚的瞬时值(只读)该位指示读该寄存器时NSS引脚的即时值。该信号未被去噪。位1:SRMT:移位寄存器空标志(在从方式有效,只读)。当所有数据都被移入/移出移位寄存器并且没有新数据可以从发送缓冲器读出或向接收缓冲器写入时,该位被置1。当数据字节被从发送缓冲器传送到移位寄存器或SCK发生变化时,该位被清0。位0:RXBMT:接收缓冲器空(在从方式有效,只读)当接收缓冲器被读取且没有新数据时,该位被置1。如果在接收缓冲器中有新数据未被读取,则该位被清0。(2)SPI0CN:SPI0控制寄存器,复位值:00000110SFR地址:0XF8(可位寻址)R/WR/WR/WR/WR/WR/WRR/WSPIFWCOLMODFRXOVRNNSSMD1NSSMD0TXBMTSPIEN位7位6位5位4位3位2位1位0位7:SPIF:SPI0中断标志该位在数据传输结束后被硬件置1。如果中断被允许,置1该位将会使CPU转到SPI0中断处理服务程序。该位用软件清0。位6:WCOL:写冲突标志该位由硬件置1(并产生一个SPI0中断),表示数据传送期间对SPI0数据寄存器进行了写操作。该位用软件清0。位5:MODF:方式错误标志当检测到主方式冲突(NSS为低电平,MSTEN=1,NSSMD[1:0]=01)时,该位由硬件置1(并产生一个SPI0中断)。该位用软件清0。位4:RXOVRN:接收溢出标志(只适用于从方式)当前传输的最后一位已经移入SPI0移位寄存器,而接收缓冲器中仍保存着前一次传输未被读取的数据时该位由硬件置1(并产生一个SPI0中断)。该位用软件清0。 位3-2:NSSMD1-NSSMD0:从选择方式位选择NSS工作方式:00:3线从方式或3线主方式。01:4线从方式或多主方式(默认值)。1x:4线单主方式。NSS被分配一个输出引脚并输出NSSMD0的值。位1:TXBMT:发送缓冲器空标志当新数据被写入发送缓冲器时,该位被清0。当发送缓冲器中的数据被传送到SPI移位寄存器时,该位被置1,表示可以向发送缓冲器写新数据。位0:SPIEN:SPI0使能位该位使能/禁止SPI0。0:禁止SPI0。1:使能SPI0(3)SPI0CKR:SPI0时钟速率寄存器;复位值:00000000SFR地址:0XA2R/WR/WR/WR/WR/WR/WR/WR/WSCR7SCR6SCR5SCR4SCR3SCR2SCR1SCR0位7位6位5位4位3位2位1位0位7-0:SCR7-SCR0:SPI0时钟频率当SPI0模块被配置为工作于主方式时,这些位决定SCK输出的频率。SCK时钟频率是从系统时钟分频得到的,由下面的方程给出,其中:SYSCLK是系统时钟频率,SPI0CKR是SPI0CKR寄存器中的8位值。其中(0≤SPI0CKR≤255)例如:如果SYSCLK=2MHz,SPI0CKR=0x04,则(4)SPI0DAT:SPI0数据寄存器,复位值:00000000SFR地址:0XA3R/WR/WR/WR/WR/WR/WR/WR/W位7位6位5位4位3位2位1位0 位7-0:SPI0DAT:SPI0发送和接收数据寄存器。SPI0DAT寄存器用于发送和接收SPI0数据。在主方式下,向SPI0DAT写入数据时,数据被放到发送缓冲器并启动发送。读SPI0DAT返回接收缓冲器的内容。4.3.2nRF905芯片介绍nRF905是挪威NordicVLSI公司推出的单片射频收发器,工作电压为1.9~3.6V,32引脚QFN封装,工作于433/868/915MHz三个ISM频道,频道之间的转换时间小于650µs。nRF905由频率合成器、收发解调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和调制器组成,不需要外加声表滤波器,ShockBurstTM工作模式,自动处理字头和CRC(循环冗余码校验),使用SPI接口与微控制器通信,配置非常方便。就本设计中nRF905的运用部分作了一系列的介绍。一、工作模式nRF905有两种工作模式,分别是ShockBurstTM接收模式和ShockBurstTM发送模式。nRF905的工作模式由TRX_CE、TX_EN和PWR_UP三个引脚决定,详见表4-1。表4-1工作模式PWR_UPTRX_CETX_EN工作模式0××关机模式10×空闲模式110射频接收模式111射频发射模式注:0为低电平1为高电平×为任意1.ShockBurstTM模式 与射频数据包有关的高速信号处理都在nRF905片内进行,数据速率由微控制器配置的SPI接口决定,数据在微控制器中低速处理,但在nRF905中高速发送,因此中间有很长时间的空闲,这就有利于电路的节能。由于nRF905工作于ShockBurstTM模式,因此使用低速的微控制器也能得到很高的射频数据发射速率。在ShockBurstTM接收模式下,当一个包含正确地址和数据的数据包被接收到后,地址匹配(AM)和数据准备好(DR)两引脚通知微控制器。在ShockBurstTM发送模式,nRF905自动产生字头和CRC校验码,当发送过程完成后,数据准备好引脚通知微处理器数据发射完毕。下面具体详细分析nRF905的发送流程和接收流程。2.发送流程典型的nRF905发送流程分以下几步:(1)微控制器有数据要发送时,通过SPI接口,按时序把接收机的地址和要发送的数据送传给nRF905,SPI接口的速率在通信协议和器件配置时确定;(2)微控制器置高TRX_CE和TX_EN,激发nRF905的ShockBurstTM发送模式;(3)nRF905的ShockBurstTM发送:A.射频寄存器自动开启;B.数据打包(加字头和CRC校验码);C.发送数据包;D.当数据发送完成,数据准备好引脚被置高;(4)AUTO_RETRAN被置高,nRF905不断重发,直到TRX_CE被置低;(5)当TRX_CE被置低,nRF905发送过程完成,自动进入空闲模式。ShockBurstTM工作模式保证,一旦发送数据的过程开始,无论TRX_EN和TX_EN引脚是高或低,发送过程都会被处理完。只有在前一个数据包被发送完毕,nRF905才能接受下一个发送数据包。3.接收流程(1)TRX_CE为高、TX_EN为低时,nRF905进入ShockBurstTM接收模;(2)650us后,nRF905不断监测,等待接收数据;(3)当nRF905检测到同一频段的载波时,载波检测引脚被置高;(4)当接收到一个相匹配的地址,地址匹配引脚被置高;(5)当一个正确的数据包接收完毕,nRF905自动移去字头、地址和CRC校验位,然后把数据准备好引脚置高;(6)微控制器把TRX_CE置低,nRF905进入空闲模式;(7)微控制器通过SPI口,以一定的速率把数据移到微控制器内;(8)当所有的数据接收完毕,nRF905把数据准备好引脚和地址匹配引脚置低;(9)nRF905此时可以进入ShockBurstTM接收模式、ShockBurstTM发送模式或关机模式。当正在接收一个数据包时,TRX_CE或TX_EN引脚的状态发生改变,nRF905立即把其工作模式改变,数据包则丢失。当微处理器接到地址匹配引脚的信号之后,其就知道nRF905正在接收数据包,其可以决定是让nRF905继续接收该数据包还是进入另一个工作模式。二、器件配置所有配置字都是通过SPI接口送给nRF905。SPI接口的工作方式可通过SPI 指令进行设置。1.SPI接口配置SPI接口由状态寄存器、射频配置寄存器、发送地址寄存器、发送数据寄存器和接收数据寄存器5个寄存器组成。状态寄存器包含数据准备好引脚状态信息和地址匹配引脚状态信息;射频配置寄存器包含收发器配置信息,如频率和输出功能等;发送地址寄存器包含接收机的地址和数据的字节数;发送数据寄存器包含待发送的数据包的信息,如字节数等;接收数据寄存器包含要接收的数据的字节数等信息。2.射频配置射频配置寄存器如表4-2所示:表4-2射频配置寄存器名称位宽描述CH_NO9和HFREQ_PLL一起进行频率设置(默认值为001101100B=108D,fRF=(422.4+CH_NOd/10)*(1+HFREQ_PLLd)MHzHFREQ_PLL1使PLL工作于433或868/915MHz(默认值为0)‘0’-工作于433MHz频段;‘1’-工作于868/915MHz频段PA_PWR2输出功率(默认值为00)‘00’-10dBm;‘01’-2dBm‘10’+6dBm;‘11’+10dBmRX_RED_PWR1接收方式节能端,该位为高时,接收工作电流为1.6mA,但同时灵敏度也降低AUTO_RETRAN1自动重发位,只有当TRX_CE和TXEN为高时才有效RX_AFW3接收地址宽度(默认值为100)‘001’-1byteRX地址;‘100’-4byteRX地址;TR_AFW3发送地址宽度(默认值为100)‘001’-1byteTX地址;‘100’-4byteTX地址;RX_PW6接收数据宽度(默认值为100000)‘000001’-1byte接收数据宽度;‘000010’-2byte接收数据宽度;…‘100000’-32byte接收数据宽度;TX_PW6发射数据宽度(默认值为100000)‘000001’-1byte发射数据宽度;‘000010’-2byte发射数据宽度;…‘100000’-32byte发射数据宽度;RX_ADDRESS32发送地址标识(默认值为E7E7E7E7)UP_CLK_FREQ2输出时钟频率(默认值为11)‘00’-4MHz;‘01’-8MHz;‘10’-1MHz;‘11’-500KHz; UP_CLK_EN1输出时钟使能XOR3晶振频率端,必须与外部晶振频率相对应(默认值为100)‘000’-4MHz;‘001’-8MHz;‘010’-12MHz;‘011’-16MHz;‘100’-20MHzCRC_EN1CRC校验使能端,高为使能,默认值为高CRC_MODE1CRC方式选择端,高为16位,低为8位,默认值为高4.3.3数字无线发射硬件电路数字无线发射硬件电路主要通过C8051F310单片机最小系统和nRF905收发模块组成。一、C8051F310单片机最小系统[9]单片机最小系统一般应该包括基本模块: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C2调试接口和电源供入。单片机:C8051F310单片机。晶振电路:外部晶振驱动电路分24MHz外部石英晶振、外部电容振荡和外部RC振荡。内部可编程晶振。本设计采用内部可编程晶振,通过软件编程产生500Hz的频率。复位电路:内部上电复位或VDD监视器的漏极开路输出。一个外部源可以通过将该引脚驱动为低电平(至少10µs)来启动一次系统复位。C2下载口:C8051F310有一个SiliconLabs2线(C2)调试接口,支持FLASH编程、边界扫描和使用安装在最终应用系统中的器件进行在系统调试。C2接口使用一个时钟信号(C2CK)和一个双向的C2数据信号(C2D)在器件和宿主机之间传送信息。C2通信通常发生在器件的停止运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片内外设和用户软件停止工作,C2接口可以安全地“借用”C2CK(正常方式为/RST)和C2D(正常方式为P3.0)引脚。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使用外部电阻对C2接口和用户应用进行隔离。电源供入:3.3V电压。如图4-2所示C8051F310单片机最小系统。二、nRF905收发模块电路nRF905收发模块一般应该包括基本模块:收发芯片、晶振电路、天线电路和电源供入。如5-3图所示nRF905收发模块电路。收发芯片:nRF905收发芯片。晶振电路:为实现晶体振荡器低功耗和快速启动时间的解决方案,使用低值晶体负载和电容。晶振为16MHz(经过内部倍频电路得到电路所需要433MHz的频率值),电阻是1MΩ,两个电容都是15pF。 天线电路:ANT1和ANT2输出脚给天线提供稳定的RF输出。这两个脚必须有连接到VDD_PA的直流通路,在ANT1和ANT2之间的负载阻抗应该在200~700Ω范围内,通过简单的匹配网络可以获得较低的阻抗50Ω,根据电路中使用433MHz的发射频率计算出LCπ型滤波电路中各个参数值。该电路天线部分使用的是50Ω单端天线。电源输入:3.3V。如图4-3所示nRF905收发模块。图4-2C8051F310单片机最小系统 图4-3nRF905收发模块电路三、数字无线发射硬件电路系统组成C8051F310单片机是整个数字发射电路的核心,配合nRF905发射模块,通过SPI口先送入nRF905寄存器的控制字,把nRF905的发射频率设定在433MHz,然后把要发送的数据送入nRF905寄存器内,把PWR_UP、TRX_CE和TX_EN引脚全置1,让其工作于发送模式。nRF905将数据打包(加字头和CRC校验码),以433MHz的GFSK发送出去。C8051F310单片机与nRF905发射模块的连接如图4-4所示数字无线发射硬件电路。 图4-4数字无线发射硬件电路4.3.4液晶显示电路液晶显示电路主要是AT89S52来控制HY-12864液晶,详细介绍如下。一、AT89S52具有下列主要性能[10,11,12]1.AT89S52的内部结构·8KB可改编程序Flash存储器(可经受1000次的写入/擦除周期)·全静态操作:0Hz~33Hz·三级程序存储器保密·256字节内部RAM·32条可编程I/O线·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6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通道·片内时钟振荡器2.AT89S52的引脚及功能AT89S52单片机的管脚说明见表4-3芯片引脚介绍。表4-3芯片引脚介绍 引脚名称引脚引脚功能P0.0~P0.739~32I/O,数据和低位地址总线P1.0~P1.71~8I/OP2.0~P2.721~28I/O,高位地址总线P3.0/RXD10I/O,串行输入口P3.1/TXD11I/O,串行输出口P3.2/INT012I/O,外部中断0P3.3/INT113I/O,外部中断1P3.4/T014I/O,定时器0的外部输入P3.5/T115I/O,定时器1的外部输入P3.6/WR16I/O,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RD17I/O,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RST9高电平复位XTAL218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XTAL119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VDD40电源+5VGND20地/PSEN29程序存储允许(/PSEN)ALE//PROG30地址锁存使能信号端/EA/VPP31外部访问允许端二、HY-12864液晶模块下面我们对内置HD61202的液晶显示模块HY-12864的应用进行介绍。1.液晶显示控制驱动器HD61202的特点HD61202液晶显示控制驱动器是一种带有驱动输出的图形液晶显示控制器,它可直接与8位微处理器相连,它可与HD61203配合对液晶屏进行行、列驱动。HD61202是一种带有列驱动输出的液晶显示控制器,它可与行驱动器HD61203配合使用,组成液晶显示驱动控制系统。2.液晶显示控制驱动器HD61202的引脚功能HD61202的引脚功能如下表4-4所示。 表4-4HD61202的引脚功能引脚符号状态引脚名称功能CS1,CS2,CS3输入芯片片选端CS1和CS2低电平选通,CS3高电平选通。E输入读写使能信号在E下降沿,数据被锁存(写)入HD61202;在E高电平期间,数据被读出RS输入数据、指令选择信号RS=1为数据操作RS=0为写指令或读状态R/W输入读写选择信号R/W=1为读选通,R/W=0为写选通DB0-DB7三态数据总线RST输入复位信号复位信号有效时,关闭液晶显示,使显示起始行为0,RST可跟MPU相连,由MPU控制;也可直接接VDD,使之不起作用。3.液晶显示控制驱动器HD61202的指令系统HD61202的指令系统比较简单,总共只有七种。现分别介绍如下。(1)显示开/关指令R/WRSDB7DB6DB5DB4DB3DB2DB1DB00000111111/0当DBO=1时,LCD显示RAM中的内容;DBO=0时,关闭显示。(2)显示起始行(ROW)设置指令R/WRSDB7DB6DB5DB4DB3DB2DB1DB00011显示起始行(0-63)该指令设置了对应液晶屏最上一行的显示RAM的行号,有规律的改变显示起始行,可以使LCD实现显示滚屏的效果。(3)页(PAGE)置指令R/WRSDB7DB6DB5DB4DB3DB2DB1DB00010111页号(0-7)显示RAM共64行,分8页,每页8行。(4)列地址(YAddress)设置指令R/WRSDB7DB6DB5DB4DB3DB2DB1DB00001显示列地址(0-63) 设置了页地址和列地址,就唯一确定了显示RAM中的一个单元,这样MPU就可以用读、写指令读出该单元中的内容或向该单元写进一个字节数据。(5)读状态指令R/WRSDB7DB6DB5DB4DB3DB2DB1DB010BUSY0ON/OFFREST0000该指令用来查询HD61202的状态,各参量含义如下:BUSY: 1-内部在工作0-正常状态ON/OFF:1-显示关闭0-显示打开REST:1-复位状态0-正常状态在BUSY和REST状态时,除读状态指令外,其它指令均不对HD61202产生作用。在对HD61202操作之前要查询BUSY状态,以确定是否可以对HD61202进行操作。(6)写数据指令R/WRSDB7DB6DB5DB4DB3DB2DB1DB001写数据(7)读数据指令R/WRSDB7DB6DB5DB4DB3DB2DB1DB011读显示数据读、写数据指令每执行完一次读、写操作,列地址就自动增一,必须注意的是,进行读操作之前,必须有一次空读操作,紧接着再读才会读出所要读的单元中的数据。4.HY-12864的电路结构特点HY-12864是使用HD61202作为列驱动器,同时使用HD61203作为行驱动器的液晶模块。/CSA跟HD61202(1)的/CS1相连;/CSB跟HD61202(2)的CS1相连,因此/CSA、/CSB选通组合信号为/CSA,/CSB=01选通(1),/CSA,/CSB=10选通(2)。对于HY-12864,只要供给VDD、VSS和V0即可。三、AT89S52单片机控制HY-12864液晶电路以下内容为以AT89S52单片机为例的接口电路,AT89S52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接法和C8051F310单片机相似,液晶的各引脚与单片机的接法如图4-5所示。无线发射电路中AY89S52单片机通过软件使液晶在无按键按下时一直显示“电子工程系应教0201班杨丽请输入方向”几个字。用S2~S4按键进行接收端的一系列控制,当按键S2按下时,液晶上显示“电子工程系应教0201班杨丽向右”,同时通过二极管将压,使C8051F 310单片机的P2.0得到电压为3.3V的高电平,开始工作。C8051F310单片机通过编程,使nRF905芯片工作在发射状态,接收端nRF905接收相对应的信息送给单片机,对电机向右转动进行控制。同样S3和S4分别类似控制电机“向左”和“开始”工作。图4-5AT89S52与液晶的接口电路4.4数字无线接收电路无线接收电路图,见附录B。无线接收电路同样有C8051F310单片机和nRF905收发模块组成,只是此时的nRF905芯片通过软件置为接收。在接收电路中,有两路箭头指示灯和一个直流电机,C8051F310单片机通过nRF905芯片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软件编程控制,检测在P2.0和P2.1输出高低电平控制直流电机的转向(直流电动机是可逆的,实质上是一台装有换向装置的交流电动机。带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并形成电磁转矩,推动转子转动起来,f=BiL。)同时检测P3.0和P3.1输出高低电平使箭头指示灯亮与灭。 4.5电源电路硬件电路离不开电源提供电压,电压的大小是根据电路中的芯片和分立元件确定电压的取值大小。其大小决定了电路的正常运行。本系统对电源要求高,因为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单片机的应用中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电源设计需要精确。4.5.1+5V电源电压设计为了能够让单片机和NRF905模块更稳定地工作,采用了图4-6所示5V电源电路,由电源变压器、桥堆和滤波电容器所组成。电源变压器的初级电压输入为220V,次级输出电压为15V。由于52系列单片机所需的是+5V电源,经滤波电容和三端稳压集成电路[13,14]LM7809后可得到+9V电压,LM7809能将15V的直流电压变换成9V的稳定电压,在9V的电压中含有少量的低频成分和接收外界的高频成分,再经后一级滤波后送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7805,LM7805能将大于9V~15V的直流电压变换成+5V的稳定电压并且提供的较大电流以保证单片机正常工作。同时由于电流较大导致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7809和LM7805过热,为了确保电路工作正常,给两个芯片分别加上散热片。图4-65V电源电路4.5.2+3.3V电源电压设计由于C8051F310单片机使用的电压范围是2.7V~3.6V。为了提高电路的稳定性,降低功耗,提高控制功能将C8051F310单片机的电压定为3.3V。运用三端稳压集成块AM1117和滤波电容将5V电压转换为3.3V电压,如图4-7所示3.3V电源电路。 图4-73.3V电源电路4.5.3蓄电池由于电路中高频电路的特性,干扰严重,稳定性不高,因此,在射频发射模块中运用了蓄电池进行供电,这样可以在干扰严重的地带很好的为电路提供+12V的电压。同时,经过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7805的特性将电压降到+6V为电路的振荡部分提供电压。 5软件设计硬件电路的设计实现的最高层次是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预想的控制和运行效果。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可以是C语言和汇编语言,而汇编语言产生的目标代码短,占用的存储空间小,执行速度快,能充分发挥单片机的硬件功能。因此,本设计采用汇编语言来进行编程。5.1数字无线发射电路程序设计数字无线发射电路通过两片单片机对电路的各部件进行控制,C8051F310单片机通过编程主要控制电路中的 nRF905发射模块,AT89S52单片机由编程控制HY-12864液晶的显示。5.1.1发射电路程序根据C8051F310单片机的内部性能以及SPI总线的功能,运用此单片机的指令进行汇编语言编程,按照按键的具体情况,使单片机的P2.0、P2.1和P2.2口输出不同的高低电平。当P2.2=1(S4按键按下)时,电路开始工作;当P2.0=1(S2按键按下)时, nRF905发送寄存器地址和数据0AH;当P2.1=1(S3按键按下)时, nRF905发送寄存器地址和数据04H。即C8051F310单片机通过SPI接口,按时序把地址和要发送的数据送传给nRF905,通过nRF905发送出去。具体编程思路如5-1数字无线发射流程图,程序见附录1。5.1.2液晶显示电路程序在无线发射电路中还用AT89S52单片机通过指令[15,16,17]对HY-12864液晶进行了控制。当无按键按下时液晶上显示“电子工程系应教0201班杨丽”,再根据按键按下的情况具体设计程序,按不同的键,在液晶上显示不同的字符。当按S4时,P1.2=1,液晶上显示“电子工程系应教0201班杨丽请输入方向”,等待电路其它按键工作(即如果此键无按下时,按其他任何键都将无效)。当按S2时,P1.0=1,液晶上显示“电子工程系应教0201班杨丽向右→”;当按S3时,P1.1=1,液晶上显示“电子工程系应教0201班杨丽←向左”;由于液晶模块内部的结构和特点,需要对液晶显示控制驱动器的应用[17]非常的了解,这样编程就很简单了。具体编程思路如5-2液晶显示流程图,程序见附录2。 YSPI初始化判断是否开始nRF905为空闲模式配置nRF905寄存器YN开始发送32位地址发送数据04H是否发送完成发送32位地址发送数据0AH是否发送完成NNYY判断P2.0、P2.1是否为1置nRF905为发射状态置nRF905为发射状态P2.0=1P2.1=1N结束结束图5-1数字无线发射流程图 NYYYNYN清屏调用固定显示程序判断P1.2是否按下调用闪烁程序判断P1.0是否按下判断P1.1是否按下调用向右闪烁程序调用向左闪烁程序闪烁4次是否结束闪烁4次是否结束YNN开始结束结束图5-2液晶显示流程图5.2数字无线接收电路程序设计数字接收电路相对发射电路要简单,编程思路同发射电路类似。主要是将nRF905所接收到的信息通过编程进行比较,将C8051F310的P2.0、P3.0同时输出相同的电平,而P2.1和P3.1输出与P3.0和P2.0相反的电平。即当P2.0=1、P3.0=1、P2.1=0、P3.1=0,使对应的三极管Q4、Q5、Q11和Q8同时导通, Q3、Q6、Q10和Q7同时截止,电机向左转,对应的白二极管闪烁5次发光(即在P2.0=1期间P3.0电平由高变低5次);当P2.0=0、P3.0=0、P2.1=1、P3.1=1,使对应的三极管Q4、Q5、Q11和Q8同时截止,Q3、Q6、Q10和Q7同时导通,电机向右转,对应的绿二极管闪烁5次发光(即在P2.1=1期间P3.1电平由高变低5次)。具体编程思路如5-3数字无线接收流程图,程序见附录3。NNY是否接收到匹配地址YSPI初始化关SPI中断P2.0、P2.1、P3.0和P3.1清0置nRF905为空闲模式配置nRF905寄存器置nRF905为接收模式开始是否检测到载波信号NYP3.0灯闪烁,电机向左转是否等于0AHP3.1灯闪烁,电机向右转NY是否接收到数据置nRF905为空闲模式读取接收数据是否等于04HNY结束图5-3数字无线接收流程图 6测试结果设计完成后,给系统上电,电视机上显示摄像头所采集到的图像信号,而在液晶显示屏显示结果如图6-1所示。图6-1无键时液晶显示当数字无线发射电路中的S4按键按下时,液晶的最后一行显示请“输入方向”;S2按键按下时,液晶的最后一行显示“向右→”;S3按键按下时,液晶的最后一行显示“←向左”。如图6-2~6-4所示。图6-2S4按下液晶显示图6-3S2按下液晶显示图6-4S3按下液晶显示数字无线接收端,在发射端S2按键按下时,对应的绿发光二极管闪烁5次,电机向右转;在发射端S3按键按下时,对应的白发光二极管闪烁5次,电机向左转。射频接收端是电视机显示,在电视上可以显示不同角度的摄像头采集的信号。而且测试到发射接收距离在8米左右。 调试分为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硬件调试主要是检测硬件电路是否有短路、断路、虚焊等。射频发射与接收可以不进行视频显示。另外可以通过软件来调试硬件,如为了测试显示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可以编写一个简单的显示程序在液晶上显示来测试它。通过软件编程来检测数字无线发射电路的数据是否在数字无线接收端接收到。结论本设计主要以室内的视频监控系统为例,论述一般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将视频监控系统分成了四个部分,并对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进行了说明,然后详细说明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其次说明了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选择各个组成部分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控制系统的设计作了详细研究。控制系统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因此采用了比较好的芯片NRF905设计出了视频信号的发射接收,将其和单片机连接,进行视频头的转向控制,很好的应用在室内的监控系统中。最后一部分说明了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了通信接口的设计,以及控制系统与上位机的通信问题,并设计出了主机和从机的通信软件和程序流程图。由于无线视频监控电路的复杂性,实现方法的多样性,运用的广泛性,又因为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技术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这种系统的应用在我国发展极快,市场竞争激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整个系统向着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而本设计主要对监控的短距离范围内应用,存在着局限性,因为没有与网络的联系起来,网络连接关系到一定的协议和指令,而且提高了设计的复杂性,给设计增加内容的同时也给调试带来了困难,本次毕业设计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结合网络这一部分的内容来进行设计。但是,并不阻止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联系网络,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是光明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前景是无量的。 参考文献[1]《无线电》杂志社.无线电制作精汇(2).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2]李永远.闭路、无线视频电视监控与自动化报警装备设计图集及安装技术标准规范实用手册.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5.[3]张迎新,雷文,姚静波.C8051F系列SO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4]《集成电路特性代换手册》编译组编.最新A-D/D-A转换器IC特性代换手册.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吴运昌.模拟集成电路原理与应用.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6]市川裕一,青木胜.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7]徐守堂,杨志民,徐大诚.电视接收技术.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8]童长飞.C8051F系列单片机开发与C语言编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5.[9]鲍可进.C8051F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0]吴金戌,沈庆阳,郭庭吉.8051单片机实践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1]李广弟,朱月秀,王秀山.单片机基础.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社,2005.[12]马忠梅,籍顺心,张凯等.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13]王川.实用电源技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14]王水平,付敏江.开关稳压电源—原理、设计与实用电路.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5]李军.51系列单片机高级实例开发指南.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16]楼然苗,李光飞.51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17]赵亮,侯国锐.单片机C语言编程与实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附录A无线发射电路 附录B无线接收电路 附录1发射程序$NOMOD51$include(C8051f310.inc)TRX_CEEQUP1.0PWR_UPEQUP1.1UPCLKEQUP1.2CDEQUP1.3TX_ENEQUP1.4CSNEQUP1.5AMEQUP1.6DREQUP1.7CSEGAT0ORG0000HJMPMAINORG00b4HBlinksegmentCODERSEGBlinkusing0MAIN:MOVSP,#80HANLPCA0MD,#NOT(040H)MOVSPI0CFG,#40H;工作在主器件方式MOVSPI0CN,#09H;4线单主,使能SPI0MOVSPI0CKR,#1CH;50KHzMOVOSCICN,#0C1H;4分频MOVCLKSEL,#00H;选择内部时钟由IFCNI,IFCN0决定分频数MOVXBR0,#02H;SPI连接到端口引脚MOVXBR1,#40H//////////////////////////////////P0口I/O配置//////////////////////////////////MOVP0MDIN,#0FFHMOVP0MDOUT,#0CDHMOVP0SKIP,#00H ///////////////////////////////////P1口I/O配置//////////////////////////////////MOVP1MDOUT,#33HMOVP2MDOUT,#0FFHMOVP2,#00HJNBP2.2,$;等待开始SETBPWR_UP;P1.1空闲模式CLRTRX_CE;P1.0CLRTX_EN;P1.4LCALLDELAYCLRMODFCLREAXUN1:MOVR5,#0BHMOVR6,#00HLCALLXIAJIANGMOVDPTR,#TABXUN:MOVA,R6MOVCA,@A+DPTRMOVSPI0DAT,ALCALLKKINCR6DJNZR5,XUNMOVR6,#00HWW:JBP2.0,YOUJBP2.1,ZUOJMPWWYOU:LCALLMMJBP2.0,YOUJBP2.1,ZUOLJMPWWZUO:LCALLMM1JBP2.0,YOUJBP2.1,ZUO LJMPWWMM:LCALLKONGLCALLDIZHILCALLSHUJNBDR,$LCALLDELAY1LCALLXIANRETMM1:LCALLKONGLCALLDIZHILCALLSHU1JNBDR,$LCALLDELAY1LCALLXIANRETDIZHI:MOVR5,#05HMOVR6,#00HLCALLXIAJIANGMOVDPTR,#TAB2XUN21:MOVA,R6MOVCA,@A+DPTRMOVSPI0DAT,ALCALLKKINCR6DJNZR5,XUN21MOVR6,#00HRETFASONG:SETBPWR_UP;P1.1=1空闲模式CLRTRX_CE;P1.0=0SETBTX_EN;P1.4=1LCALLDELAYRETSHU:LCALLXIAJIANGMOVA,#20H MOVSPI0DAT,ALCALLKKMOVA,#0AHMOVSPI0DAT,ALCALLKKRETSHU1:LCALLXIAJIANGMOVA,#20HMOVSPI0DAT,ALCALLKKMOVA,#04HMOVSPI0DAT,ALCALLKKRETKONG:SETBPWR_UP;P1.1=1射频发射模式SETBTRX_CE;P1.0=1SETBTX_EN;P1.4=1LCALLDELAYRETXIAN:SETBPWR_UPCLRTRX_CECLRTX_ENLCALLDELAYRETKK:JNBSPIF,$CLRSPIFJNBTXBMT,$RETTAB:DB00H,6CH,0CH,44H,01H,01H,0E7H,0E7HDB0E7H,0E7H,0E7HTAB2:DB22H,0E7H,0E7H,0E7H,0E7H;此短程序可以检验写入的状态字是否正确,即读取写入的数据或地址,如果读出来和写入的符合那么就说明成功写入了XIAJIANG:SETBCSN LCALLDELAY1CLRCSNLCALLDELAY1RETDU:MOVSPI0DAT,#21HLCALLKKMOVSPI0DAT,#0FHLCALLKKRETSPIREAD:MOV70H,SPI0DATLCALLDELAY1SETBCSNLCALLDELAY1RETDELAY:MOV7BH,#01FHDEY2:MOV7AH,#0FFHDEY3:MOV7CH,#0FHDJNZ7CH,$DJNZ7AH,DEY3DJNZ7BH,DEY2RETDELAY1:MOV7DH,#0FHDJNZ7DH,$RETEND 附录2液晶程序COMEQU34H;指令寄存器DATEQU35H;数据寄存器RELIEEQU36H;在汉字中保存列起始值CSAEQUP3.4;片选/CSACSBEQUP3.3;片选/CSBRSEQUP3.0;寄存器选择信号RWEQUP3.1;读写选择信号EEQUP3.2;读写使能信号COLUMNEQU30H;列地址寄存器(0-127)PAGEREQU31H;页地址寄存器D2,D1,D0:页地址;D7:字符体D7=0为6X8点阵;D7=1为8X8点阵CODEREQU32H;字符代码寄存器COUNTEQU33H;计数器ZIDIEQU37H;字体在表中的位置指针地位MOVDPTR,#CCTABMOVZIDI,DPLMOVZIGAO,DPHZIGAOEQU38H;字体在表中的位置指针高位HANGEQU39H;在页的位置;数据接P2口ORG0000HLJMPMAINORG0030HMAIN:MOVSP,#60HLCALLINT;初始化LCALLCLEAR;清屏FF:LCALLCSH;不显示的地方全是空格字符JBP1.2,QINGAJMPFFQING:LCALLQING1JBP1.0,YOU JBP1.1,ZUOJMPQINGQING1:LCALLCSH4LCALLDELAYJBP1.0,YOULCALLCSH5LCALLDELAYJBP1.1,ZUORETYOU:MOV50H,#04H;闪烁用S1:LCALLCSH1LCALLDELAYLCALLCSH3LCALLDELAYDJNZ50H,S1LJMPQINGZUO:MOV50H,#04HS2:LCALLCSH2LCALLDELAYLCALLCSH3LCALLDELAYDJNZ50H,S2LJMPQINGCSH:MOVDPTR,#CCTAB2;显示“电子工程系”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0HLCALLZIMOVDPTR,#CCTAB3;显示“应教0201班”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2HLCALLZIMOVDPTR,#CCTAB4;杨丽 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4HLCALLZIMOVDPTR,#CCTAB5;显示空格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6HLCALLZIRET;延时DELAY:MOVR5,#02HYS12:MOVR6,#0A0HYS2:MOV51H,#0F1HDJNZ51H,$DJNZR6,YS2DJNZR5,YS12RETCSH1:MOVDPTR,#CCTAB2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0HLCALLZIMOVDPTR,#CCTAB3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2HLCALLZIMOVDPTR,#CCTAB4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4HLCALLZIMOVDPTR,#CCTAB6;显示向右标志 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6HLCALLZIRETCSH2:MOVDPTR,#CCTAB2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0HLCALLZIMOVDPTR,#CCTAB3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2HLCALLZIMOVDPTR,#CCTAB4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4HLCALLZIMOVDPTR,#CCTAB7;显示向左标志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6HLCALLZIRETCSH3:MOVDPTR,#CCTAB2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0HLCALLZIMOVDPTR,#CCTAB3MOVZIDI,DPLMOVZIGAO,DPH MOVHANG,#02HLCALLZIMOVDPTR,#CCTAB4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4HLCALLZIMOVDPTR,#CCTAB5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6HLCALLZIRETCSH4:MOVDPTR,#CCTAB2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0HLCALLZIMOVDPTR,#CCTAB3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2HLCALLZIMOVDPTR,#CCTAB4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4HLCALLZIMOVDPTR,#CCTAB8;请输入方向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6HLCALLZIRET CSH5:MOVDPTR,#CCTAB2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0HLCALLZIMOVDPTR,#CCTAB3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2HLCALLZIMOVDPTR,#CCTAB4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4HLCALLZIMOVDPTR,#CCTAB5MOVZIDI,DPLMOVZIGAO,DPHMOVHANG,#06HLCALLZIRETZI:MOVR7,#00H;16*16字MOVR6,#00HLOOPZ:MOVA,R7MOVDPTR,#TAB2MOVCA,@A+DPTRMOVCODER,AMOVPAGER,HANGMOVCOLUMN,R6LCALLCCW_PRINCR7MOVA,#10HADDA,R6MOVR6,A CJNER7,#08H,LOOPZRETTAB2:DB00H,01H,02H,03H,04H,05H,06H,07H;初始化子程序INT:MOVCOM,#0C0H;设置显示起始行为第一行LCALLRRR0LCALLLLL0MOVCOM,#3FH;开显示设置LCALLRRR0LCALLLLL0RET;清显示RAM区(清屏)子程序CLEAR:MOVR2,#00H;页面地址暂存器设置CLEAR1:MOVA,R2ORLA,#0B8H;"或"页面地址设置代码MOVCOM,A;页面地址设置LCALLRRR0LCALLLLL0MOVCOM,#40H;列地址设置为"0"LCALLRRR0LCALLLLL0MOVR3,#40H;一页清64个字节CLEAR2:MOVDAT,#00H;显示数据为"0"LCALLRRR1LCALLLLL1DJNZR3,CLEAR2;页内字节清零循环INCR2;页地址暂存器加1CJNER2,#08H,CLEAR1;RAM区清零循环,共八页RET;写指令代码子程序(右)RRR0:SETBCSA;片选设置为"10"CLRCSBCLRRS;RS=0SETBRW;R/W=1 RRR01:MOVP2,#0FFH;P2口置"1"SETBE;E=1MOVA,P2;读状态字.CLRE;E=0CLRRW;RW=0MOVP2,COM;写指令代码SETBE;E=1CLRE;E=0RET;写显示数据子程序(右)RRR1:SETBCSA;片选设置为"10"CLRCSBCLRRS;RS=0SETBRW;R/W=1RRR11:MOVP2,#0FFH;P2口置"1"SETBE;E=1MOVA,P2;读状态字.CLRE;E=0SETBRS;RS=1CLRRW;RW=0MOVP2,DAT;写数据SETBE;E=1CLRE;E=0RET;读显示数据子程序(右)RRR2:SETBCSA;片选设置为"10"CLRCSBCLRRS;RS=0SETBRW;R/W=1RRR21:MOVP2,#0FFH;P2口置"1"SETBE;E=1MOVA,P2;读状态字.CLRE;E=0SETBRS;RS=1 MOVP2,#0FFH;P2口置"1"SETBE;E=1MOVDAT,P2;读数据CLRE;E=0RET;写指令代码子程序(左)LLL0:CLRCSA;片选设置为"01"SETBCSBCLRRS;RS=0SETBRW;R/W=1LLL01:MOVP2,#0FFH;P2口置"1"SETBE;E=1MOVA,P2;读状态字.CLRE;E=0CLRRW;RW=0MOVP2,COM;写指令代码SETBE;E=1CLRE;E=0RET;写显示数据子程序(左)LLL1:CLRCSA;片选设置为"01"SETBCSBCLRRS;RS=0SETBRW;R/W=1LLL11:MOVP2,#0FFH;P2口置"1"SETBE;E=1MOVA,P2;读状态字.CLRE;E=0SETBRS;RS=1CLRRW;RW=0MOVP2,DAT;写数据SETBE;E=1CLRE;E=0RET ;读显示数据子程序(左)LLL2:CLRCSA;片选设置为"01"SETBCSBCLRRS;RS=0SETBRW;R/W=1LLL21:MOVP2,#0FFH;P2口置"1"SETBE;E=1MOVA,P2;读状态字.CLRE;E=0SETBRS;RS=1MOVP2,#0FFH;P2口置"1"SETBE;E=1MOVDAT,P2;读数据CLRE;E=0RET;16*16CCW_PR:MOVDPL,ZIDI;确定字符字模块首地址MOVDPH,ZIGAOMOVA,CODER;取代码MOVB,#20H;字模块宽度为32个字节MULAB;代码X32ADDA,DPL;字符字模块首地址MOVDPL,A;=字模库首地址+代码X32MOVA,BADDCA,DPHMOVDPH,AMOVRELIE,COLUMN;保存列地址起始值MOVCODER,#00H;借用为间址寄存器MOVA,PAGER;读页地址寄存器CCW_1:MOVCOUNT,#10H;计数器设置为16CCW_2:ANLA,#07H;取页地址值ORLA,#0B8H;"或"页地址指令代码MOVCOM,A;写页地址指针LCALLRRR0 LCALLLLL0MOVCOLUMN,RELIE;取列地址值MOVA,COLUMN;读列地址寄存器CLRCSUBBA,#40H;列地址-64JCCCW_21;<0为左屏显示区域MOVCOLUMN,A;≥0为右屏显示区域MOVA,PAGERSETBACC.4;设置区域标志位MOVPAGER,A;"00"为右,"10"为左LJMPCCW_3CCW_21:MOVA,PAGERSETBACC.5;设置区域标志位MOVPAGER,ACCW_3:MOVCOM,COLUMN;设置列地址如果超过80H,得减80H,为滚屏ORLCOM,#40H;"或"列地址指令标志位MOVA,PAGER;判区域标志以确定设置哪个控制器ANLA,#30HCJNEA,#10H,CCW_31LCALLLLL0;"01"为右区LJMPCCW_4CCW_31:LCALLRRR0;"10"为左区CCW_4:MOVA,CODER;取间址寄存器值MOVCA,@A+DPTR;取字符字模数据MOVDAT,A;写数据MOVA,PAGER;判区域标志ANLA,#30HCJNEA,#10H,CCW_41LCALLLLL1;"01"为右区LJMPCCW_5CCW_41:LCALLRRR1;"10"为左区CCW_5:INCCODER;间址加1INCCOLUMN;列地址加1MOVA,COLUMN;判断列地址是否超出区域范围 CLRCCJNEA,#40H,CCW_6CCW_6:JCCCW_9;未超出则继续MOVCOLUMN,#00HMOVA,PAGER;超出则判在何区域CCW_61:SETBACC.4;在左区则转右区CLRACC.5MOVPAGER,AMOVCOM,#40H;设置右区列地址为"0"LCALLLLL0CCW_9:DJNZCOUNT,CCW_4;当页循环MOVA,PAGER;读页地址寄存器JBACC.7,CCW_10;判完成标志D7位,"1"则完成退出INCA;否则页地址加1SETBACC.7;置完成位为"1"ANLA,#0CFH;清区域标志MOVPAGER,AMOVCODER,#10H;间址寄存器设置为16LJMPCCW_1;大循环CCW_10:RET;汉字库CCTAB2:;电[16*16]下半列排DB00H,0F8H,48H,48H,48H,48H,0FFH,48HDB48H,48H,48H,0FCH,08H,00H,00H,00HDB00H,07H,02H,02H,02H,02H,3FH,42HDB42H,42H,42H,47H,40H,70H,00H,00H;子[16*16]下半列排DB80H,80H,82H,82H,82H,82H,82H,0E2HDB0A2H,92H,8AH,86H,80H,0C0H,80H,00HDB00H,00H,00H,00H,00H,40H,80H,7F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工[16*16]下半列排DB00H,04H,04H,04H,04H,04H,04H,0FCH DB04H,04H,04H,04H,06H,04H,00H,00HDB20H,20H,20H,20H,20H,20H,20H,3FHDB20H,20H,20H,20H,20H,30H,20H,00H;程[16*16]下半列排DB24H,24H,0A4H,0FEH,0A3H,22H,20H,7EHDB42H,42H,42H,42H,42H,7FH,02H,00HDB08H,06H,01H,0FFH,00H,43H,41H,49HDB49H,49H,7FH,49H,4DH,69H,41H,00H;系[16*16]下半列排DB00H,02H,22H,22H,32H,2EH,0A2H,62HDB22H,22H,91H,09H,01H,00H,00H,00HDB00H,00H,42H,22H,1AH,43H,82H,7EHDB02H,02H,0AH,13H,66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CCTAB3:;应DB00H,00H,0FCH,04H,24H,0C4H,04H,15HDB66H,84H,04H,04H,84H,76H,04H,00HDB40H,30H,0FH,40H,40H,40H,4FH,40HDB40H,63H,50H,4CH,43H,60H,40H,00H ;教DB20H,24H,24H,0A4H,0FFH,0A4H,0B4H,0ACHDB20H,9FH,10H,10H,0F0H,18H,10H,00HDB02H,12H,51H,90H,7EH,0AH,89H,40HDB20H,10BH,04H,10BH,60H,0C0H,40H,00H;02DB000H,0F0H,008H,004H,004H,008H,0F0H,000HDB000H,008H,004H,004H,004H,0C4H,038H,000HDB000H,00FH,010H,020H,020H,010H,00FH,000HDB000H,018H,024H,022H,021H,020H,020H,018H;01DB000H,0F0H,008H,004H,004H,008H,0F0H,000HDB000H,010H,008H,0FCH,000H,000H,000H,000HDB000H,00FH,010H,020H,020H,010H,00FH,000HDB000H,020H,020H,03FH,020H,020H,000H,000H;班DB84H,84H,0FCH,84H,06H,0F4H,00H,0FFHDB00H,84H,84H,0FCH,84H,86H,04H,00HDB20H,60H,3FH,10H,92H,41H,38H,07HDB40H,40H,40H,7FH,40H,60H,4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 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CCTAB4:;杨DB10H,10H,0D0H,0FFH,90H,10H,42H,42HDB0E2H,52H,0CAH,46H,42H,0E0H,40H,00HDB04H,03H,00H,0FFH,00H,21H,10H,4CHDB23H,18H,47H,80H,40H,3FH,00H,00H;丽DB02H,02H,0F2H,12H,12H,12H,0F2H,02HDB0F2H,12H,12H,12H,0FAH,13H,02H,00HDB00H,00H,0FFH,01H,42H,80H,7FH,00HDB0FFH,01H,42H,80H,7F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 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CCTAB5:;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 ;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CCTAB6:;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 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向DB00H,0F8H,08H,08H,0CCH,4AH,49H,48HDB48H,48H,0E8H,48H,08H,0FCH,08H,00HDB00H,0FFH,00H,00H,1FH,08H,08H,08HDB08H,08H,1FH,40H,80H,7FH,00H,00H;右DB08H,08H,08H,08H,0C8H,38H,0FH,08HDB08H,08H,08H,08H,88H,0CH,08H,00HDB08H,04H,02H,01H,0FFH,41H,41H,41HDB41H,41H,41H,41H,0FFH,01H,00H,00H;箭头DB080H,080H,080H,080H,080H,080H,080H,080HDB080H,080H,080H,080H,080H,080H,080H,080HDB000H,000H,000H,000H,000H,000H,000H,000HDB000H,000H,000H,000H,000H,000H,000H,000H;箭头DB080H,080H,080H,080H,080H,080H,080H,080HDB080H,080H,080H,090H,080H,0A0H,080H,0C0HDB000H,000H,000H,000H,000H,000H,000H,000HDB000H,000H,000H,004H,000H,002H,000H,001HCCTAB7:;箭头DB0C0H,080H,0A0H,080H,090H,080H,080H,080HDB080H,080H,080H,080H,080H,080H,080H,080HDB001H,000H,002H,000H,004H,000H,000H,000HDB000H,000H,000H,000H,000H,000H,000H,000H;箭头DB080H,080H,080H,080H,080H,080H,080H,080HDB080H,080H,080H,080H,080H,080H,080H,080HDB000H,000H,000H,000H,000H,000H,000H,000HDB000H,000H,000H,000H,000H,000H,000H,000H;向 DB00H,0F8H,08H,08H,0CCH,4AH,49H,48HDB48H,48H,0E8H,48H,08H,0FCH,08H,00HDB00H,0FFH,00H,00H,1FH,08H,08H,08HDB08H,08H,1FH,40H,80H,7FH,00H,00H;左DB08H,08H,08H,08H,88H,78H,0FH,08HDB08H,08H,08H,88H,0CH,08H,00H,00HDB20H,50H,48H,46H,41H,41H,41H,41HDB7FH,41H,41H,41H,41H,60H,4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CCTAB8:;请DB20H,22H,0ECH,00H,20H,22H,0AAH,0AAHDB0AAH,0BFH,0AAH,0AAH,0E0BH,0A2H,20H,00HDB00H,00H,7FH,20H,10H,00H,0FFH,0AH DB0AH,0AH,4AH,8AH,7FH,00H,00H,00H;输DB88H,68H,1FH,0C8H,0CH,28H,90H,0A8HDB0A6H,0A1H,26H,28H,10H,0B0H,10H,00HDB09H,09H,05H,0FFH,05H,00H,0FFH,0AHDB8AH,0FFH,00H,1FH,80H,0FFH,00H,00H;入DB00H,00H,00H,00H,00H,01H,0E2H,1CHDB0E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80H,40H,20H,10H,0CH,03H,00H,00HDB00H,03H,0CH,30H,40H,0C0H,40H,00H;方DB10H,10H,10H,10H,10H,0F1H,92H,96HDB90H,90H,90H,0D0H,90H,18H,10H,00HDB00H,80H,40H,20H,18H,07H,00H,00HDB40H,80H,40H,3FH,00H,00H,00H,00H;向DB00H,0F8H,08H,08H,0CCH,4AH,49H,48HDB48H,48H,0E8H,48H,08H,0FCH,08H,00HDB00H,0FFH,00H,00H,1FH,08H,08H,08HDB08H,08H,1FH,40H,80H,7F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空格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 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DB00H,00H,00H,00H,00H,00H,00H,00H 附录3接收程序$NOMOD51$include(c8051f310.inc)TRX_CEEQUP1.0PWR_UPEQUP1.1UPCLKEQUP1.2CDEQUP1.3TX_ENEQUP1.4CSNEQUP1.5AMEQUP1.6DREQUP1.7CSEGAT0ORG0000HJMPMAINORG00B4HBlinksegmentCODERSEGBlinkusing0MAIN:MOVSP,#80HANLPCA0MD,#NOT(040H)MOVSPI0CFG,#40HMOVSPI0CN,#09HMOVSPI0CKR,#1CH;50KHzMOVOSCICN,#0C1H;4分频MOVCLKSEL,#00H;选择内部时钟由IFCNI,IFCN0决定分频数MOVXBR0,#02H;system不连到端口MOVXBR1,#40H///////////////////////////////P0口I/O配置///////////////////////////////MOVP0MDIN,#0FFHMOVP0MDOUT,#0CDHMOVP0SKIP,#00H //////////////////////////////P1口I/O配置///////////////////////////////////MOVP1MDOUT,#33HMOVP2MDOUT,#0FFHMOVP2,#00HCLRP3.0CLRP3.1CLRP2.0CLRP2.1SETBPWR_UP;P1.1=1空闲模式CLRTRX_CE;P1.0=0CLRTX_EN;P1.4=0LCALLDELAYCLRMODFCLREAXUN1:MOVR5,#0BHMOVR6,#00HLCALLXIAJIANGMOVDPTR,#TABXUN:MOVA,R6MOVCA,@A+DPTRMOVSPI0DAT,ALCALLKKINCR6DJNZR5,XUNMOVR6,#00HLCALLDELAY1OK:MOV70H,#00HLCALLJIEJNBCD,$JNBAM,$JNBDR,$LCALLKONG MM:LCALLRXPACKETLCALLBIJIAOJMPOKJIE:SETBPWR_UP;P1.1=1射频接收模式SETBTRX_CE;p1.0=1CLRTX_EN;p1.4=0LCALLDELAYRETZHUAN:CLRCSNLCALLDELAY1RETKONG:SETBPWR_UPCLRTRX_CE;如果数据准备好CLRTX_ENLCALLDELAY;则进入待机模式,以便SPI口操作RETRXPACKET:LCALLXIAJIANGMOVA,#24HMOVSPI0DAT,ALCALLKKMOVA,#0AHMOVSPI0DAT,ALCALLKKLCALLDELAY1MOVA,SPI0DATLCALLDELAY1MOV70H,ALCALLDELAY1LCALLDELAY1RETKK:JNBSPIF,$CLRSPIFJNBTXBMT,$RET BIJIAO:MOVA,70HCJNEA,#04H,TIAOYOULCALLZUOEE:RETZUO:MOV60H,#05HMOV70H,#00HCLRP3.1CLRP2.1ZUO1:SETBP3.0LCALLDELAYLCALLDELAYLCALLDIANZUOXX1:CLRP3.0LCALLDELAYLCALLDELAYSETBP3.0LCALLDELAYLCALLDELAYDJNZ60H,XX1CLRP3.0CLRP2.0RETTIAOYOU:CJNEA,#0AH,EEMOV70H,#00HMOV60H,#05HCLRP3.0CLRP2.0TIAOYOU1:SETBP3.1LCALLDELAYLCALLDELAYLCALLDIANYOUXX:CLRP3.1LCALLDELAYLCALLDELAY SETBP3.1LCALLDELAYLCALLDELAYDJNZ60H,XXCLRP3.1CLRP2.1JMPEEDIANZUO:SETBP2.0CLRP2.1LCALLDELAY2CLRP2.0RETDIANYOU:SETBP2.1CLRP2.0LCALLDELAY2CLRP2.1RETTAB:DB00H,6CH,0CH,44H,01H,01H,0E7H,0E7HDB0E7h,0E7H,0E7HDELAY:MOV7BH,#01FHDEY2:MOV7AH,#0FFHDEY3:MOV7CH,#0FHDJNZ7CH,$DJNZ7AH,DEY3DJNZ7BH,DEY2RETXIAJIANG:SETBCSNLCALLDELAY1CLRCSNLCALLDELAY1DELAY1:MOV7DH,#0FhDJNZ7DH,$RETDELAY2:MOV67H,#0FFH DDD1:MOV68H,#0F3HDJNZ68H,$DJNZ67H,DDD1RETEND 致谢毕业设计的完成,意味着五年大学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毕业设计将我在大学所学的知识都融合在一起,发挥自己,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在指导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使我的专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和希望。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教师李杰老师和胡建明老师。他们不辞辛苦,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助我。每当我有要解决的问题时,老师们会耐心地给我讲解,在我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使我受益匪浅。李老师和胡老师还无私的给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时我的毕业设计得到了很大的方便。老师们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使我学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那种踏实勤恳、一丝不苟、求真务实的优良品质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在本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从选题直至成稿一直给予我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为我解开了无数的困惑,提供了很多关键性的建议。两位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我将努力学习他们的这种可贵精神。在此,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全家幸福。其次,要感谢梁贵海同学。在课题的设计中,他帮助我调试电路,教我编程,使我对各种编程方法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了学习知识的兴趣。同时,让我意识到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要不断地帮助周围的人,无私的奉献自己。希望梁贵海同学未来的路能走的更好!最后,要感谢我的母校——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它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祝愿母校的将来更美好!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良□中□及格□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签名)年月日教学系意见:系主任:(签名)年月日11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本人及导师完全同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和以电子、网络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论文密级:□公开□保密(___年__月至__年__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作者签名:_______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11 独创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11 致谢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老师、和研究生助教***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11 致谢这次论文的完成,不止是我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以及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正所谓你知道的越多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知道的越少,通过这次论文,我想我成长了很多,不只是磨练了我的知识厚度,也使我更加确定了我今后的目标:为今后的计算机事业奋斗。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感谢您的指导,才让我有了今天这篇论文,您不仅是我的论文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谢谢您!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四年的相处,虽然我未必记得住每分每秒,但是我记得每一个有你们的精彩瞬间,我相信通过大学的历练,我们都已经长大,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感谢你们的陪伴,感谢有你们,这篇论文也有你们的功劳,我想毕业不是我们的相处的结束,它是我们更好相处的开头,祝福你们!我也要感谢父母,这是他们给我的,所有的一切;感谢母校,尽管您不以我为荣,但我一直会以我是一名农大人为荣。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也对很多以前的东西有了更深的记忆与理解。漫漫求学路,过程很快乐。我要感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令我受益良多。同时还要感谢学院给了我一个可以认真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机会。即将结束*大学习生活,我感谢****大学提供了一次在**大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院校老师的无私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审阅我的论文。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第一部分学生应遵守以下规范要求一、毕业设计论文说明1.毕业设计论文独立装订成册,内容包括:(1)封面(题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2)中、外文内容摘要(3)正文目录(含页码)11 (1)正文(开始计算页码)(2)致谢(3)参考文献(4)附录2.中、外文内容摘要包括:课题来源,主要设计,实验方法,本人主要完成的成果。要求不少于400汉字,并译成外文。3.毕业设计论文页数为45页-50页。4.纸张要求: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报告)应用标准B5纸单面打字成文。5.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6.图纸要求:毕业设计图纸应使用计算机绘制。图纸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标准。图纸应按“规范”叠好。7.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得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8.参考文献、资料要求:参考文献总数论文类不少于10篇、,应有外文参考文献。文献应列出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出版社、出版时间等。二、外文翻译1.完成不少于2万印刷符的外文翻译。译文不少于5千汉字。2.译文内容必须与题目(或专业内容)有关,由指导教师在下达任务书时指定。11 3.译文应于毕业设计中期2月底前完成,交指导教师批改。4.将原文同译文统一印成B5纸规格装订成册,原文在前,译文在后。三、形式审查5月15日前,将毕业设计论文上交指导教师,审查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四、准备答辩答辩前三天,学生要将全部材料(包括光盘、论文)统一交指导教师。关于毕业论文格式的要求为方便统一、规范论文格式,现将学院的相关要求做如下强调、补充:1.基本要求纸型:B5纸(或16开),单面打印;页边距:上2.54cm,下2.54cm,左2.5cm,右2.5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正文字体:汉字和标点符号用“宋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NewRoman”,字号小四;图号1-1,指第1章第1个图在图的前部要有文字说明(如图1-1所示)表号3-5,指第3章第5个表在表的前部要有文字说明(如表3-5所示)图、表的标注字体大小是五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0;页码:居中、小五、底部。2.封面格式11 封皮: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二号、黑体、居中)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二号、黑体、居中)学院:(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电子与自动化学院)专业:(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专业名字之间无空格)学生:(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名字是2个字的中间空1个字、3个或3个以上字的中间无空格)指导教师:(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名字是2个字的中间空1个字、3个或3个以上字的中间无空格,两位指导教师的中间用顿号“、”)完成日期:(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如:2009年5月25日)(注意:5个下划线两端也是对齐的,单倍行距)内封: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四号、黑体)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总计毕业设计(论文)页(五号、宋体)表格表(五号、宋体)插图幅(五号、宋体)(注意:页数正常不少于40页,优秀论文原则上不少于45页)3.中外文摘要中文摘要:标题“摘要”(三号、黑体、居中、中间空1个字)正文(不少于400字)关键词(五号、黑体):3-5个主题词(五号),中间用分号“;”隔开。外文摘要(另起一页):标题“Abstract”(三号、黑体、居中)正文(必须用第三人称)关键词:Keywords(五号、黑体):3-5个主题词(五号)与中文关键词对应,中间用分号“;”隔开。4.目录标题“目录”(三号、黑体、居中);章标题(四号、黑体、居左);11 节标题(小四、宋体);页码(小四、宋体);二、三级目录分别缩近1和2个字;四级目录不在“目录”中体现,在正文中也不是单独一行,可以黑体(没有句号),然后空2个字接正文;注意:正文中每章开头要另起一页;“目录”下方中间的页码和摘要一样统一用罗马字,顺接摘要的。摘要目录加页眉5.论文正文页眉:论文题目(居中、小五、黑体);章标题(三号、黑体、居中);节标题(四号、黑体、居左);正文程序用“TimesNewRoman”,字号小四;6.参考文献标题:“参考文献”(小四、黑体、居中)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稿中引用顺序排列,并注意在文内相应位置用上标标注,如:……的函数。示例如下:(字体为五号、宋体)期刊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图书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网上资料:[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网址。发表时间7.其它量和单位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废弃的单位(如高斯(G和Gg)、亩、克分子浓度(M)、当量能度(N)等)。量和单位不用中文名称,而用法定符号表示。图表及公式: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10cm11 ,表名(小四)置上居中,图名(小四)置下居中。标目中物理量的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坐标标值线朝里。标值的数字尽量不超过3位数,或小数点以后不多于1个“0”。如用30Km代替30000m,用5µg代替0.005mg等,并与正文一致。图和表的编号从前至后顺序排列,图的编号及说明位于图的下方,居中;表的编号及说明位于表的上方,居中。公式编号加圆括号,居行尾。图表中的字体不应大于正文字体。注意:图表标题中的数字也是“TimesNewRoman”。8.论文依次包括:封皮、内封、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不要落项。9.注意:上面没有说“加粗”的“黑体”,均为“黑体不加粗”。补充:1.答辩要求:自述15分钟,回答问题10分钟,自述要求使用PPT答辩内容:1).论文题目2).设计内容3).设计方案4).如何完成设计工作原理软件或硬件设计制作调试安装5).存在不足,今后努力的方向6).致谢3.最后上交学生装订好的论文、光盘、记录表、成绩单4.光盘里的文件夹命名为:学号_姓名_年级专业班级文件夹里包括的文件有:论文、ppt、英文翻译1)论文的文件名格式:学号_姓名_年级专业班号_题目(论文)_完成日期doc2)ppt的文件名格式:学号_姓名_年级专业班号_题目(ppt)_完成日期ppt3)英文翻译的文件名格式:学号_姓名_年级专业班号_题目(英文翻译)_完成日期doc例如:答辩问题5个,侧重总体思路一个软件或硬件一个11 翻译一个其他2个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