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和治疗研究

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和治疗研究

ID:25236088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9

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和治疗研究_第1页
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和治疗研究_第2页
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和治疗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和治疗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和治疗研究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方法,总结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0例,分别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和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通过对患者治疗的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使用。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疾病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H8801(2013)11-0190-02现阶段,分泌性中耳炎逐渐成为成为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分泌性

2、中耳炎病诱发并不明确,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功能紊乱等都可能诱发分泌性中耳炎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功能衰遐、耳部胀痛等等。由于分泌性中耳炎具有发病率高、诊断困难的特点,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上述事实,将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病历资料作历史性回顾,通过临床分析得出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抽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在12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6±3.92)岁。本组50例患者,耳鸣、耳闭塞等耳部就症24例,鼻塞、头痛、晕眩等鼻部就症26例。对患者行

3、常规及鼻部CT检查发现,患者均出耳内鼓膜内陷,呈淡红或淡黄现象,光锥呈消失趋势,出现轻度的的传导性耳聋症状。50例患者中,16例单纯鼻中隔偏区,23例鼻中隔偏区伴随鼻甲肿大,11例中鼻甲肥大、鼻息肉、鼻窦炎。1.2—般方法。1.2.1治疗方法。对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性耳道内微波法治疗,将仪器调至14瓦至22瓦之间,治疗时间半小时,每日一次。根据患者的病情,也可采用抗生素或激素进行药物并辅以减充剂(如:麻黄碱呋喃西林液)进行鼻腔治疗,或行鼓膜穿刺治疗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由于部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病发时间晚,临床病症较为严重的患者行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需要,采用不

4、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可通过矫正鼻中隔或切除鼻中粘膜进行治疗。对于出现嵴、矩状突患者进行手术切除。对于鼻中隔偏曲伴随鼻甲肥大、鼻甲下垂患者则先矫正患者鼻中隔偏曲,予鼻甲下垂患者行鼻甲外移术,改善患者鼻内通气状况,予鼻甲肥大严重者,行鼻甲粘膜切除术。对于鼻息肉、中鼻甲肥大、鼻窦炎患者,采用手术切除患者部分中鼻甲,改善通气状况,予鼻窦炎患者行复合体切除手术。对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需使用鼻腔填塞2天,并辅以抗生药去进行辅助治疗。根据患者愈合情况确定治疗时间。1.2.2临床疗效诊断标准。痊愈:患者耳痛、耳鸣、耳部胀痛等症状消失,听力恢复正常,耳膜内积液消失,颜色

5、、形态等均恢复正常,对耳部进行测试,声音阻抗图呈现A、B型;进步,患者耳痛、耳鸣、耳部胀痛等症状逐渐消失,耳膜内积液逐渐消失,声阻抗图呈现C型;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得到缓解,声音阻抗图未发生明显变化,仍呈现为B型。2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通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发现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的症状。患者的状况均得到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