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组织方案

地铁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组织方案

ID:26251752

大小:12.75 MB

页数:200页

时间:2018-11-25

上传者:U-960
地铁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组织方案_第1页
地铁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组织方案_第2页
地铁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组织方案_第3页
地铁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组织方案_第4页
地铁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组织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铁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组织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WORD格式可编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GD220207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深圳市前海市政配套土建预留工程‖土建工程9111标段致深圳市东部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监理机构):我方已根据本公司规定完成了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式份。项目经理部(项目章)项目负责人:日期: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日期: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项目章)总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深圳市前海市政配套土建预留工程‖土建9111标段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深圳市前海市政配套土建预留工程‖土建9111标项目部二零一五年八月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21.3适用范围21.4章、节编目说明2第二章工程概况32.1工程简介32.2基坑周边环境条件82.3地质概况102.4水文地质概况152.5主要工程量162.6施工图技术要求16第三章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主要对策183.1工程特点183.2工程重难点及对策措施19第四章工程总体筹划与部署214.1主要施工管理目标214.2项目部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224.3施工总体部署324.4施工准备404.5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投入414.6主要材料与设备计划、劳动力计划414.8施工总平面布置454.9临时用电494.10临时用水50第五章施工工艺技术515.1地下连续墙施工515.1.1施工工艺51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5.1.2导墙修筑515.1.3成槽施工535.1.4清底及接头处理545.1.5锁口管吊放与提拔575.1.6钢筋笼的制作595.1.7钢筋笼吊装625.1.8接头施工635.1.9砼灌注635.2旋喷桩施工645.2.1施工工艺参数655.2.2旋喷桩施工方法665.2.3技术要求695.3临时立柱施工705.3.1施工工艺705.3.2抗拔桩施工705.3.3抗拔桩、格构柱制作与安装725.3.4抗拔桩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745.3.5格构柱拆除755.4基坑降水设计与施工755.4.1降水目的755.4.2降水方案设计765.4.3管井构造与设计要求765.4.4成井施工工艺775.4.5降水运行管理805.4.6封井方案825.4.7施工明排水835.5基坑开挖及支撑施工835.5.1土方开挖原则845.5.2土方开挖准备工作855.5.3土方开挖方法86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5.5.4基坑开挖的基本要求945.5.5基坑开挖注意事项965.4.6支撑施工975.4.7基坑施工安全通道1095.5.8基坑土方回填1095.6周边建(构)筑物及管线保护1105.6.1周边建筑物保护1105.6.2管线保护112第六章试验检测1196.1检测依据1196.2检测目的、检测数量和检测设备1196.3超声波法成槽检测技术要点1206.4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技术要点1216.5钻芯法检测技术要点1236.6需有关单位提供的配合条件1256.7检测进度计划1256.8提交检测成果时间125第七章监控测量的实施1277.1监测设计1277.1.1监测的目的、原则1277.1.2监测技术方案设计依据1287.1.3监测设计1297.1.4监测控制网测量1347.1.5实施阶段监控量测观测点布设原则1357.1.6监测量测项目控制标准1357.2监测实施方法1397.2.1地面沉降观测1397.2.2地下管线沉降观测1417.2.3地下水位观测1427.2.4建筑物倾斜、沉降及裂缝监测143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7.2.5墙体深层水平位移1457.2.6支撑轴力1477.2.7墙顶水平位移1487.3巡视检查1497.4监测的管理及反馈程序1507.4.1监控量测管理1507.4.2数据整理1507.4.3监测管理制度1517.4.4U-T变化曲线图1537.5监测管理体系保证措施1557.6量测工作制度1567.7质量、安全保证措施1567.8监测组织及职责1577.9监测仪器1572)监测仪器和元件在使用前进行检定和调试;157第八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1598.1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架构1598.2保证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1608.2.1质量保证体系1608.2.2质量管理岗位职责1618.2.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648.2.4成品保护措施1658.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658.3.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1658.3.2深槽施工用电防火及电气焊防火措施1678.3.3槽边动火防火措施1678.3.4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防治措施1688.3.5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措施1688.4施工用电安全措施169第九章文明施工措施171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9.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719.2环境保护保证措施173(1)施工环境保护173第十章雨季、台风和夏季高温季节的施工措施17610.1雨季施工措施17610.2台风施工措施17710.3夏季施工措施178第十一章施工应急救援预案18011.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18011.2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18011.3深基坑开挖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应急措施18011.3.1基坑坍塌滑坡18011.3.2围护结构侧向位移18111.3.3基坑坑底隆起18211.3.4基坑涌砂涌水18211.3.5钢支撑失稳18311.3.6高处坠落事故18411.3.7周边建筑物变形、裂缝18411.3.8地下管线变形18611.3.9龙门吊安装及使用事故18711.3.10基坑渗漏堵漏措施18711.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8711.5职责权限18811.6应急处理器材的配备19011.7人员培训19111.8通讯联络19111.9定期演练19211.10发生紧急事件注意事项19211.11应急处置工作程序192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序号内容一、设计图纸及地质勘探1《深圳市城市前海市政配套土建预留工程‖施工图设计车站主体围护结构》2《前海市政配套土建预留工程(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西延线前海段)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州地铁研究院有限公司)二、施工合同1深圳市前海市政配套土建预留工程‖土建9111标段施工承包合同三、施工规范及法规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9《深圳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11)10《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11《地下铁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12《深圳市建筑基桩检测规程》(SJG09-2007)四、相关规范性文件(1)【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五、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及项目管理手册(1)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质量管理手册(2)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3)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六、其他依据(1)深圳市前海市政配套土建预留工程‖土建9111标段施工组织设计(2)已审批的施工用地,临时供水、供电等条件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3)现场踏勘及调查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4)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套能力以及在施工中已经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教训(5)国家现行的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行业标准及深圳市现行的有关文件、规定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6)我公司投入本工程的技术力量、管理机构、机械设备、财务实力(7)相关的人、材、机定额1.2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和深圳市有关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规定和要求;(2)遵守、执行合同各条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职业健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3)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1.3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深圳市前海市政配套土建预留工程‖土建9111标段深基坑工程施工,不包含车站出入口通道、风道通道、换乘通道基坑开挖的相关内容,后期施工时需另行编制相关方案,并组织专家评审。1.4章、节编目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分章、节编制,连续编号,即以章、节进行统一编号,如1.1表示第一章第一节,2.1表示第二章第一节。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本标段包含2站2区间土建工程:航海路站~振海路站区间、振海路站、振海路站~临海路站区间、临海路站。深圳市前海市政配套土建预留工程Ⅱ土建9111标段地理位置示意图航海路站~振海路站区间:区间沿规划支路东西向敷设,区间长度268.5m,两线线间距约16.2~17.2m,不设联络通道及废水泵房,采用明挖顺作法,区间开挖深度16.5~20.4m,区间负一层自然形成空间作物业开发用;集中冷站设于航海路站~振海路站区间负二层,区间明挖总面积约11800㎡。区间主体结构侧墙和地连墙形成复合结构,采用明挖施工。主体结构基坑支护方案主要采用连续墙+内支撑体系,连续墙厚度取800mm,标准墙幅按6m宽分幅,共分94幅墙施工,接头均采用工字型钢。标准段基坑设置三道支撑,第一道为800×1100混凝土支撑,第二、三道为Φ800,t=16钢管支撑,局部加宽采用Φ609,t=16钢管支撑+中立柱,具体如图2-5、2-6所示。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航振区间标准段剖面示意图航振区间局部加宽处剖面示意图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振海路站~临海路站区间: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左线起讫里程ZCK1+291.000~ZKC1+625.300,长334.3m,最小平曲线半径R=600m,最小平曲线长度为167.843m。区间右线起讫里程YCK1+291.000~YCK1+625.3,短链2.605m,长331.695m,最小平平曲线半径R=600m,最小平曲线长度为167.843m。区间最大纵坡为4‰,竖曲线半径最大为5000m。振海路站:位于前湾片区梦海大道(原振海路)与规划支路交叉路口下方,远期规划与深惠城际线通道换乘;车站为地下两层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采用13m岛式站台,车站长度约为225.5米,标准段宽22.2m,总面积约12800㎡。车站顶板覆土厚度不小于3米,设3个出入口、2组风亭,南侧设1个预留出入口。振海路站平面示意图车站主体结构侧墙和地连墙形成复合结构,采用明挖施工。主体结构基坑支护方案主要采用连续墙+内支撑体系,连续墙厚度取800mm,标准墙幅按6m宽分幅,共分84幅墙施工,盖挖段接头采用锁扣管,其余均采用工字型钢。标准段基坑设置三道支撑,第一道为700×1100混凝土支撑,第二、三道为Φ800,t=16钢管支撑,其中在盖挖段设置有Φ1200临时立柱桩,具体如图所示。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振海路站标准段剖面示意图振海路站盖挖段段剖面示意图临海路站: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临海路车站位于怡海大道与月亮湾大道之间,地下2层车站,采用11m岛式站台。车站总长为157.5m,总建筑面积10720.24㎡。标准段线间距14.2m,中心里程处车站顶板覆土厚度约2.93m。有效站台长度140m,屏蔽门总长135.74m。车站设4个出入口,其中2个为预留。A号出入口设置在临海路东侧的地块内,设置无障碍电梯;C出入口按临时出入口设置,考虑未来与周边建筑合建,并设置公共卫生间。B、D出入口预留,并预留通道横跨月亮湾大道的条件。临海路站平面示意图车站有效站台处顶板覆土2.93m,底板埋深16.69m,基坑围护结构为800mm厚地下连续墙+内支撑,嵌固深度为10m,主体结构为700mm厚复合墙结构,车站总体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标准段基坑设置三道支撑,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截面尺寸为700×1100mm米字撑,东西端斜撑界面尺寸为700×1000mm和600×800mm;第二、三道采用钢支撑,第二道采用直径Φ800钢管(管厚16mm),第三道采用直径609钢管(壁厚16mm),东西端斜撑段均采用混凝土撑,截面尺寸为600×800mm和700×1000mm。其中在盖挖段设置有Φ1200临时立柱桩,桩底埋深至基底下27米,增加抗浮能力。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临海路站标准段剖面示意图2.2基坑周边环境条件航海路站~振海路站区间:区间南侧周边地块均为空地(部分为卓越待建临建区),北侧为建工村集中临建,涉及到中建二局、中铁二十五局、中铁二局以及中交四航局的临建区,共需拆迁面积约为2600m2。航海路站~振海路站区间周边环境示意图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临海路站~振海路站区间:区间西侧为万科企业公馆间景观池塘和小汽车停车场,东侧为青年梦工厂和万科企业公馆。盾构线路于临海路西端始发,出临海路西端,沿规划支路,下穿污水管,侧穿前海企业公馆,到达振海路站东端吊出。区间左线长334.3m,右线长331.695m。临海路站~振海路站区间周边环境示意图振海路站:本站为9号线与规划深惠城际线换乘站,车站规模大;周边地块正在进行施工,本车站范围内梦海大道道路路基已施工完成须破除,规划四支路沥青道路施工完成须破除,并车站西北角涉及建工村前海管理局原保安宿舍区临建拆除,拆除面积约为490.24m2;本站地质情况复杂,填土层、淤泥层较厚,站位周边均为填海区,现状施工场地条件良好。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图2.5-3振海路站周边环境示意图临海路站:位于前海前湾片区核心商务区,沿东滨路南侧规划支路呈东西向敷设,在振海路口设振海路站与规划深惠城际T型换乘,在临海路东侧设临海路站。站位与区间设计线路现状地块大部分为在建或待建空地,市政工程与周边地块有可能同时施工。临海路站周边环境示意图2.3地质概况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工程地质情况:项目位于前海桂湾片区,为海积和冲积地层,局部区域进行了人工填海造地,从上至下依次大致为素填土、杂填土,海积淤泥,冲洪积黏土、中砂、残积砂质粘性土、全~微风化混合花岗岩。深圳市前海市政配套土建预留工程Ⅱ土建9111标段振海路站地质图图2.4-2深圳市前海市政配套土建预留工程Ⅱ土建9111标段临海路站地质图有较厚的淤泥层和填石层,砂层透水性较强,结构松散,属较不稳定土体,施工开挖中极易坍塌、涌水、涌砂、管涌等现象,冲孔桩成孔时容易塌孔。地下水对砼腐蚀性,地下水位高,易引起结构抗浮问题,局部填块石层存在增加了施工难度。沿线岩土分层及特征(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①素填土(地层编号<1-1>):灰黄、褐黄、褐红等杂色,稍湿,结构一般呈松散~稍密状态,主要由粘性土混少量砂砾组成,局部夹有碎块石。本层沿线场地内广泛分布,平均厚度4.79m;层底高程-4.20~5.83m。进行标贯试验3次,实测击数3.0~8.0击,平均5.5击。属Ⅱ级普通土。②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填块石(地层编号<1-3>):灰白、灰色等,主要由混合岩及粗粒花岗岩质块石组成,块石直径0.20~0.50m,个别大于1.5m,含量大于50%,其余为碎石、角砾及粘性土充填,结构松散~稍密。场地内填石层多为人工填海造陆时堆填而成,揭露层厚0.90~4.50m,平均厚度2.77m;层顶埋深0.00~7.80m,层顶高程-2.22~5.83m;层底埋深3.30~8.70m,层底高程-3.12~2.72m。属Ⅳ级软石。上述人工填土层的密实度由其填筑时的处理状态及处理工法决定,现状道路范围内多呈稍密状态,其他地段则以松散状态为主。(2)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层(Q4m)①淤泥(质)土(地层编号<2-1>):深灰、灰黑色,含有机质,可见贝壳碎片,具腥臭味,流塑状态,局部软塑,切面光滑,摇振反应无,干强度高,韧性高。本次钻探揭露,揭露层厚0.70~7.20m,平均厚度3.55m;层顶埋深1.00~8.70m,层顶高程-4.20~5.17m;层底埋深4.20~14.10m,层底高程-10.30~2.03m。本层进行标贯试验9次,实测击数2.0~6.0击,平均2.8击。属Ⅰ级松土。②中粗砂(地层编号<2-2>):灰黑色,深灰色,饱和,松散~稍密,含有少量有机质、贝壳碎片及较多的粘土颗粒,有轻微臭味,主要为石英质中粗砂。该层多下伏于其上的淤泥层之下,揭露层厚0.70~8.00m,平均厚度2.36m;层顶埋深2.50~9.50m,层顶高程-2.73~4.00m;层底埋深4.50~12.60m,层底高程-7.86~1.04m。本层进行标贯试验2次,实测击数7.0~8.0击,平均7.5击。属Ⅰ级松土。(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①粘土(地层编号<5-2>):褐红色,褐黄色,灰白色,不均匀含有少量砂砾及铁锰氧化物结核,摇震无反应,干强度较高,可塑状态,局部硬塑。揭露层厚0.60~7.10m,平均厚度3.33m;层顶埋深1.50~14.60m,层顶高程-10.30~2.83m;层底埋深3.50~18.85m,层底高程-13.40~0.83m。本层进行标贯试验2次,实测击数3.0~5.0击,平均4.0击。属Ⅱ级普通土。②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中粗砂(地层编号<5-4>):灰白色、浅黄、褐红等色,饱和,松散~稍密状态,主要成分为石英质,混少量粘性土,级配良好,分选性差。该层仅在线路中部的SZ9Y1-LYK-09号钻孔有分布,厚度较小,,揭露层厚1.40m;层顶埋深13.50m,层顶高程-7.27m;层底埋深14.90m,层底高程-8.67m。本层进行标贯试验1次,实测击数14.0击。属Ⅰ级松土。⑤砾砂(地层编号<5-5>):灰白、灰黄、褐黄等色,饱和,稍密~中密状态,局部密实,主要成分为石英质,不均匀含少量粘粒,偶见有卵石,卵石成分为石英,粒径2~15cm,级配良好,分选性差。揭露层厚0.40~8.30m,平均厚度4.65m;层顶埋深1.70~18.00m,层顶高程-15.00~5.10m;层底埋深6.50~23.70m,层底高程-16.87~-1.31m。本层进行标贯试验10次,实测击数7.0~17.0击,平均12.1击。属Ⅰ级松土。(4)第四系残积层(Qel)①可塑状砾质粘性土(地层编号<6-1>):褐黄、褐红、灰黄夹灰白等色,可塑状态,由粗粒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高。揭露层厚1.30~36.00m,平均厚度11.31m;层顶埋深3.50~23.70m,层顶高程-16.87~1.07m;层底埋深8.00~46.30m,层底高程-39.60~-2.93m。厚度变化及埋深起伏均很大。本层进行标贯试验21次,实测击数8.0~24.0击,平均12.7击。属Ⅱ级普通土。②硬塑状砾质粘性土(地层编号<6-2>):褐黄、褐红、灰黄夹灰白等色,硬塑状态,由粗粒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高。该层场地广泛分布,多数钻孔均有揭露,是线路穿越的主要地层之一,揭露层厚2.10~38.40m,平均厚度12.75m;层顶埋深6.40~25.00m,层顶高程-18.76~-2.15m;层底埋深11.60~47.10m,层底高程-42.07~-7.71m。厚度变化及埋深起伏均很大。本层进行标贯试验29次,实测击数15.0~24.0击,平均20.2击。属Ⅱ级普通土。(6)燕山期粗粒花岗岩(γ53)粗粒花岗岩:系场地内下伏基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黑云母等,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根据钻探揭露野外鉴别及标准贯入试验可分为全、强、中等、微风化四个带。①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全风化粗粒花岗岩(W4)(地层编号<12-1>):褐黄、褐红、灰白、肉红夹褐黑色,原岩结构已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具微弱的残余结构强度,岩芯呈坚硬土状,偶夹有强风化岩块。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该层场地范围内广泛分布,揭露层厚0.50~15.00m,平均厚度6.66m;层顶埋深10.60~47.10m,层顶高程-42.07~-3.83m;层底埋深15.80~55.00m,层底高程-48.61~-11.91m。厚度及埋藏深度变化大。本层进行标贯试验35次,实测击数28.0~49.0击,平均37.3击。属Ⅲ级硬土。②强风化粗粒花岗岩(W3)(地层编号<12-2>):褐黄、褐红、灰白、肉红夹褐黑色,岩石风化剧烈,裂隙极发育。岩芯多呈坚硬土状,砂砾状,局部为土夹碎块状或者块状,干钻困难。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该层沿线场地范围均有分布,受钻孔深度控制,多数钻孔未揭穿该层,层顶埋深15.80~55.00m,层顶高程-48.61~-11.91m。厚度及埋藏深度变化大。该地层风化不均一特征极为明显,标贯试验击数均大于50击。属Ⅲ级硬土。③中等风化粗粒花岗岩(W2)(地层编号<12-3>):褐黄、浅肉红、灰等色,裂隙发育,裂隙面见铁染。岩芯多呈碎块状~块状,少量短柱状,锤击易碎,合金钻进困难,需金刚石钻进。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类。SZ9Y1-LYK-03~SZ9Y1-LYK-08、SZ9Y1-LYK-10、SZ9Y1-LYK-14、SZ9Y1-LYK-20、SZ9Y1-LYK-23号钻孔有揭露,层顶埋深25.10~77.10m,层顶高程-70.71~-21.21m。其中YAK2+000~YAK3+700里程范围埋深为25.0~38.0m,距离设计线路约4.0m~7.0m不等,根据实地踏勘,线路里程YAK2+400处侧穿南侧荔林公园残丘,该处基岩埋深较浅,不排除其中、微风化基岩侵入隧道范围的情况。属Ⅴ级次坚石。④微风化粗粒花岗岩(W1)(地层编号<12-4>):浅肉红、灰白等色,裂隙稍发育,裂隙呈闭合状,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少数块状或长柱状,岩石锤击声脆,需金刚石钻进。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类。SZ9Y1-LYK-03、SZ9Y1-LYK-06~SZ9Y1-LYK-08、SZ9Y1-LYK-10、SZ9Y1-LYK-14、SZ9Y1-LYK-20、SZ9Y1-LYK-23号钻孔有揭露,层顶埋深28.10~77.60m,层顶高程-71.21~-24.21m。埋深起伏很大。属Ⅴ级坚石。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4水文地质概况1)地下水类型沿线地下水根据其赋存介质的类型,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第四系地层中的上层滞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另一类为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赋存于第四系人工填土(填石)层中,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海积中粗砂及冲洪积砂土层中,因受上下相对隔水层的阻隔,略具承压性;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中等风化带中,具有微承压性。淤泥(质)土及粘土层属隔水层。(1)主要分布在第四系海积和冲洪积砂土层(粉细砂、中粗砂及砾砂层)中,属松散土层的孔隙潜水,为沿线主要含水层、透水层,全线大部分地段有分布。砂层主要被人工填土层及上层海积淤泥(质)土、冲洪积粘土层覆盖,地下水具微承压性。第四系冲洪积砂层水量较丰富,具中等~强透水性。本次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1.00~6.40m,水位高程-1.29~4.80m。(2)基岩裂隙水:岩裂隙水发育程度、含水性、透水性,受岩体的结构和构造、基岩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裂隙贯通性等影响。由于岩体的各向异性,加之局部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导致岩体富水程度与渗透性也不尽相同。岩体的节理、裂隙发育地带,地下水相对富集,透水性也相对较好,反之亦然。总体上,基岩裂隙水发育具非均一性。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石强、中等风化带中,全风化岩及含水弱,富水性差,微风化岩的导水性和富水性主要受构造裂隙控制,具各向异性。2)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本场地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并在一定条件下接受海水、河(沟)水的侧向补给,并与二者具较密切水力联系。第四系孔隙水,局部水量较丰富,水质易被污染。地下水运动主要受地形、地貌控制,沿线场地总体地形较平坦、起伏较小,地下水水平运动较缓慢,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由较高水头处向较低水头处渗流,流速低,流量小。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受地形地貌的控制,地下水迳流总体上为由北东向南西方向往前海湾排泄,垂直上主要为大气蒸发排泄。3)地下水的腐蚀性该地区属于湿润区强透水层,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环境类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场地地下水与一侧海水水力联系较大,对混凝土结构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具弱~中等腐蚀性,在弱透水层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的情况下具弱~中等腐蚀性。2.5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和材料见下表:表2.5主要工程数量表项目材料及规格单位设计数量1土石方开挖土方素填土、填石层、砂层等m3297602.3回填土方夯填密实土m347906.52地下连续墙水下灌注砼C35m329682.5钢筋笼钢筋HRB335t39723钢管支撑φ609,t=16φ820,t=14Q235(含连接件)t3462.84基坑降排水降水井φ700孔325其他旋喷桩φ600m49787.52.6施工图技术要求(1)设计原则1)本站基坑的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为1.1。2)围护结构的计算采用荷载-结构模式,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采用荷载增量法原理进行内力计算。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3)地下连续墙与车站侧墙(端墙)形成复合墙结构。4)地下连续墙嵌固深度深度不少于10.0m控制。局部地层较差处和集水井加深处,嵌固深度局部加长。(2)设计标准1)结构设计应根据结构类型、使用条件、荷载特性、施工工艺等条件进行,结构或构件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并满足防水、防火的技术要求,主体结构按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要求进行耐久性设计。2)设计荷载①永久荷载土压力:砂层、风化岩按水土分算,砂砾质粘性土及其它采用水土合算,设计参数见力学参数表;水压力:基坑外侧为雨季最高水位取地面,基坑内侧为坑底以下0.5米。②可变荷载施工荷载:5kPa;地面超载:20kPa;端头处盾构施工超载:70kPa③计算方法内力计算采用弹性支点法;土的水平抗力系数按M确定;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采用矩形分布模式。3)基坑变形控制要求施工阶段围护结构的最大变形:水平位移应控制在0.20%H以内且小于30mm。地面最大沉降量≤0.15%H。(3)混凝土、水泥导墙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冠梁,腰梁,支撑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地下连续墙:C35(P8)水下混凝土(4)钢筋、钢材及其他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钢筋:HPB300级、HRB335、HRB400级钢筋;钢管、钢材:Q235B钢;焊条:用电弧焊焊接Q235B钢及HPB300采用E43型焊条,焊接Q345钢和HRB335级以上钢筋采用E50型焊条;玻璃纤维筋:使用在盾构破洞门处,密度应为1.9~2.1g/cm,剪切强度≥110MPa,扭矩≥41T/Nm,极限应变≥2%,弹性模量≥40GPa;当16≤d<25时,抗拉强度标准值≥550MPa,当d≥25时,抗拉强度标准值≥500MPa。材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围护结构类型及结构设计本标段基坑深约17.3m,基坑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并与内衬墙形成复合形式,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第三章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主要对策3.1工程特点经过我单位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以及对现场进行的实地勘察,结合我单位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分析本工程具有以下特点:(1)地质复杂、多变本工程所在地为前海桂湾片区,为海积和冲积地层;局部地区进行了人工填海造地,从上至下主要为素填土,杂填土,海积淤泥,冲洪积粘性土、砂土、碎石土以及残积土,全~微风化混合花岗岩,岩面较深;砂层分布不连续,透水性强,但是富水性中等;基岩裂隙水为块状岩类裂隙水,为承压水,透水性差。人工填土主要是素填土,地面高程一般在4.0~7.0m之间,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有填海区、建筑物密集区、河流区、软弱地层作业区、抛石挤淤区、软硬不均复合地层作业区等。(2)前期工程量大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本标段工程范围包含前期工程,不同于以往的地铁工程建设且振海路站周边市政道路建设基本完成,管线错综复杂,树木花丛较多,迁改和交通疏解异常复杂,同时管线需要采取悬吊、临时迁移和永久迁改等不同的迁改方式且要与当地水利、燃气、电力通信等部门沟通,迁改时间存在不确定性。(3)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严格本标段工程位于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对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要求较高,承包商进场施工必须遵照《前海深港合作区入区施工须知》、《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文明施工管理公约(征求意见稿)》等相关管理规定,业主提供上述文件的电子文件,承包商应自行核实现行有效版本。3.2工程重难点及对策措施表2.6-1重、难点分析及主要对策措施表重、难点重、难点分析主要对策措施在填石层和淤泥质地层中的连续墙成槽施工本标段位于填海区,其中临海路站、振海路站围护结构均穿过较厚的淤泥及淤泥质土层、抛石层。淤泥具有流动性,连续墙施工槽段容易发生塌孔;填石易造成偏孔、卡锤等现象,造成连续墙成槽施工难度大,地连墙质量差。①地质补勘通过加密补勘进一步查明工程地层性状,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应对措施。②根据不同埋深范围的填石层、淤泥层,采取不同措施对地面以下5m范围内的填石层,采取换填处理后成槽。对地面以下大于5m范围且处于淤泥地层时,采用加固地层,提高槽壁稳定性,挖除换填再成槽施工。根据深圳地铁9号线红树湾站、深湾站、深圳湾公园站的施工经验,对地面以下大于5m且为纯粹的填石层时,采用冲孔桩机处理抛石,再用槽壁机成槽的方法效率偏低,借鉴苏州地铁富水砂层地连墙成槽经验,拟研究采用伸缩臂挖机挖换方案,且随挖随填至填石层底部。③淤泥层成槽处理措施在成槽前应沿连续墙用旋喷桩或搅拌桩加固淤泥层;采用优质泥浆护壁,控制泥浆参数;加强工序管理,快速成槽、成墙。明挖车站及区间基坑开挖的变形控制、①持开挖面的稳定通过改良渣土,进行保压掘进,确保掌子面稳定。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原则,局部土质较差部位进行土方换填。②调整盾构掘进参数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安全保障盾构隧道上方上覆土主要有淤泥、砂层、软土组成,盾构隧道穿越的地层主要为、抛石层、硬塑状粘土和粘土,且下穿水廊道等建(构)筑物,盾构掘进易造成地表不均匀沉降。通过设定合理的盾构掘进参数(推进速度、扭矩、土仓压力、推力、出土量),使得土仓压力与地层压力平衡。③加强同步注浆与二次注浆通过注浆量和压力控制,保证同步注浆量饱满。在盾尾后约5环处采用双液浆再向衬砌背后进行二次注浆,加快凝固,减小地层滞后沉降。④渣土改良使用优质添加剂有效改善渣土和易性,确保安全、快速的完成穿越,并实施洞内补充注浆,加强地层稳定性,确保工后沉降可控。⑤动态信息化施工建立高效的监测信息反馈机制及严密的施工监管体系,确保信息及时、可靠,有效指导施工。结构防水质量控制车站结构设计为一级防水,区间隧道设计为二级防水,车站分段施工,施工缝众多,盾构区间地质复杂,如何保证结构防水是施工质量控制重点。车站防水对策:①严把原材料关按设计要求标准、指标采购优质的防水材料并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确保防水材料铺设施工质量并及做好防水施工后的保护工作。②严控混凝土材料配比严格按照混凝土设计要求选材,水泥选用低水化热水泥、骨料选用坚固耐久、级配合格、粒形良好的洁净骨料、添加剂选用优质粉煤灰及防水外加剂等,并专人在商品搅拌站值班,检测每盘混凝土材料及配比。③严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④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⑤采用自动水喷淋(水雾)系统及时进行养护⑥施工缝尽量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区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区间防水对策:①严格把关进场管片质量。②控制管片拼装质量。③加强盾构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临海路及航振明挖区间施工场地狭小、施工组织难度大临海路站及明挖区间场地狭小,场内交通、材料堆放、设备摆放、现场施工相互干扰,施工组织难度大。①细化平面布置按施工阶段充分考虑场内交通、材料堆放、设备摆放、现场施工的协调配合,规划好各阶段施工场地布置,避免物资设备在场内的二次转运和相互干扰。②强化现场施工组织分阶段、分区域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本区间分两阶段进行施工,各阶段施工充分考虑临时用地及机械设备布置,减小各阶段、各区域施工干扰。③加强资源配置做好物资材料计划,避免出现材料过多库存占用场地情况,做到既满足需求,又不占用过多场地。④施工协调协调好与邻近车站施工工作,共享大宗建材的场地放置资源。临海路车站11万伏高压电缆箱涵整体原位悬吊保护风险高,施工困难①编制11万伏高压电缆箱涵原位支托专项方案,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确保将风险降至最低;②施工过程严格控制质量,保证规范施工;③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临海路站11万伏高压电缆原位悬吊保护难度大对11万伏周围布点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排查原因,解决问题。第四章工程总体筹划与部署4.1主要施工管理目标1.质量目标(1)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2)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的工程质量事故。(3)工程质量(包括分管范围的设计质量、材料质量、设备质量、施工质量等)均符合合同和标准规定的质量验收要求,关键节点验收(含整改达标后)、隐蔽验收(含整改达标后)、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4)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备案率达到100%。2.安全目标安全生产必须实现“六无”:(1)不发生因工死亡事故,年重伤率不大于万分之五;(2)拆迁工程不发生重伤以上(含重伤)事故;(3)不发生基坑坍塌、基坑失稳等重大险情或事故;(4)不发生重大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5)不发生因施工造成的周边建(构)筑物沉降超限、倾斜、结构损伤以及施工导致的交通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漏水和漏气等重大险情或事故。(6)不发生10人以上集体中毒事故3.工期目标(1)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建设范围内的全部工程。(2)全力确保关键里程碑工期目标。4.文明施工目标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按照深圳市现行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有关规定和业主安全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执行,争创深圳市“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5.环境、职业健康目标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规定,依法文明施工;并做到环境、职业健康“两达标、两防”。“两达标”:努力实现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三废)排放达到国家及深圳市规定的排放标准;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噪声治理达到国家、行业卫生标准及环保技术标准。“两防”: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防止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4.2项目部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1.项目组织机构我单位成立“深圳前海市政配套土建预留工程Ⅱ土建9111标段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选派中国建筑中具有地铁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和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部将通过建立并严格执行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质量、安全、技术、计划、成本和合约等方面的管理程序,使整个工程的全过程实施处于承包单位科学的管理之下,实现对业主的承诺。1.1项目总承包管理的理解与思路施工总承包管理是施工阶段对业主负总责的项目管理,包括本项目的土建工程施工,还包括对分包工程的施工进行总承包协调管理和配合服务。序号项目内容1主要特征动态管理,优化配置,目标控制,节点考核。2运行机制总部宏观调控,项目委托管理,专业施工保障,社会力量协调。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3组织机构“两层分离,三层关系”,即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项目层次与企业层次的关系,项目经理与企业法人代表的关系,项目经理部与劳务作业层的关系。4推行主体“二制建设”。即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5基本内容“四控制,三管理,一协调”。即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控制,现场(要素)、信息、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6管理目标“三个一”。即一套新方法,一代新技术,一个好工程。1.2管理机构设置的理解与思路序号原则说明与要求1目的性原则机构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施施工项目管理的总目标。从这一目标出发,因目标设事,因事设机构定编制,按编制设岗位定人员,以职责定制度授权力。2精干高效原则组织机构人员设置以能实现施工项目所要求的工作任务为原则,简化机构,做到精干高效。从严控制二三线人员,力求一专多能,一人多职。同时增加项目管理班子成员的知识含量,着眼于使用和学习锻炼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素质。3管理跨度和分层统一的原则管理跨度亦称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人员直接管理的下属人员数量。跨度大,管理人员的接触关系增多,处理人与人间关系的数量随之也增大。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4业务系统化管理原则施工项目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由众多子系统组成一个大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部各单位工程之间,不同组织、工种、工序之间,存在大量结合部。在设立组织机构时以业务工作系统化原则作指导,考虑层间关系,分层与跨度的关系,部门划分、授权范围、人员配备等,使组织机构成为一个严密、封闭的组织系统,能够为完成项目管理总目标而实行合理分工及协作。5弹性和流动性原则工程建设项目的单件性、阶段性、露天性和流动性是施工项目生产活动的主要特点,会带来生产对象数量、质量和地点的变化,带来资源配置的品种和数量的变化。准备调整人员及部门设置,以适应工程任务变动对管理机构流动性的要求。6项目组织与企业组织一体化原则项目组织是企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是它的母体,归根结底,项目组织是由企业组建的。1.3项目经理部的组织层次施工总承包项目组织管理包括保障层、项目管理层、作业层三个层面。序号层次说明1保障层针对这样技术难度大,施工环境复杂的市政工程,企业总部将成立工程总承包管理指挥部,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担任项目分管领导,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为项目正常实施协调企业内部资源和力量,为项目的正常实施提供保障;而各职能部门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和指导;另外专家技术顾问团为本工程提供强大的专业支持。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总承包管理层总承包管理层即以项目经理为首,由项目总工程师等项目主要领导人员组成的领导决策班子和各部门组成的总承包管理层,施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一切决策和总承包管理行为都集中于总承包管理层,其中项目经理是领导核心。3作业层作业层即为由各个专业施工管理部直接指挥的作业层。项目组织机构图1.4主要管理人员职责主要管理人员职责表序号职务主要管理职责1项目经理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规定的职责;主持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并对项目目标进行系统管理;对资源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各种专业管理体系并组织实施;进行授权范围内的利益分配;归集工程资料,准备结算资料,参与工程竣工验收。接受审计,处理项目经理部解体的善后工作。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协助组织进行项目的检查、鉴定和评审申报工作。2项目总工师(1)主抓技术工作和质量控制,负责与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质检站的协调工作。(2)审批关键和特殊工序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保证措施。(3)主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及推广作用,组织工程竣工交付。3项目副经理(生产)(1)主抓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生产进度、资源配置和队伍管理,组织指挥施工生产、协调各生产单位的接口界面,进行内部考核、评比。(2)负责质量策划、统筹安排项目质量计划和创优规划,并组织实施,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实施质量奖惩制度,审批物资采购计划和机械设备配置计划,主持对分供方的评价。(3)协助项目经理协调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政府部门及周边单位的社会关系(4)定期组织工程的全面检查,对施工现场的进度、质量、安全等情况随时掌握,经常组织现场会,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5)项目经理安排的其他事项4项目副经理(对外协调)(1)与业主、前期单位保持经常接触,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处理好与政府部门及周边关系。(2)全面负责前期工程工作,制定前期工程工作计划,负责绿化迁移、交通疏解、管线改迁等工作的推进;(3)负责施工现场的保卫、后勤管理、对外接待、社会关系的协调工作。(5)主持施工现场的企业形象策划、管理以及对外宣传工作。(6)负责现场的卫生维护工作。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7)负责整个工程的后勤保障工作。5总经济师(1)负责项目商务合约、物资、设备的各项管理工作。(2)负责项目的履约情况,控制工程成本,确保施工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3)制定的物资计划和设备计划,确保的工程设备、材料的及时供应。(4)负责管理工程的预决算工作。6质量总监(1)组织工程质量策划,对本项目施工质量具有一票否决权。(2)贯彻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工艺规程、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确保项目阶段质量目标的实现。(3)建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主持项目的质量工作专题会议,并负责监督整改。(4)负责工程质量的现场监督检查和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与核定;(5)负责一般不合格品的处置,并负责处置后的质量验收与评定;(6)项目经理分配的其他职责。7安全总监(1)对本标段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2)负责安全生产计划、安全措施、劳动保护措施的落实。(3)负责组织关键工程、控制工程及技术复杂工程的安全生产方案和安全措施的编制,并督促落实。(4)负责组织本标段安全生产的日常检查,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5)组织制订预防措施并督促落实。(6)对安检部门的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督促安检部门工作计划落实情况。(7)参加安全生产大检查,参加安全生产分析会和事故分析处理会。负责组织编写事故分析、调查及事故处理报告。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8技术部部长(1)负责项目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2)负责组织各类主要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统筹设计变更、技术方案审定工作。(3)负责技术文件收发、归档,技术资料及声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竣工档案资料的审核、移交工作。(4)负责组织技术人员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5)负责协助项目总工进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本项目的推广和科技成果的总结工作。(6)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控制工作,负责与项目质检部门联系已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批质量验收工作。9工程部部长(1)负责土建工程、围护结构工程的生产组织、进度计划落实、施工方案的实施、工序协调、质量控制等工作。(2)负责土建工程中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3)负责结合进度计划及其保证措施,对资源投入、劳动力安排、材料设备进出场等问题提出计划。(4)领导工程资料管理组对工程资料进行收集、归纳、存档及管理。10盾构管理部部长(1)根据施组关键工期节点,对盾构资源落实及施工进度的匹配性进行考核,并监督落实;(2)盾构施工方案审核及落实,并完成盾构施工组织策划;(3)盾构施工掘进过程控制及风险管理;(4)盾构始发及接收条件提供督促及考核;(5)盾构掘进计划下达及考核;(6)组织召开盾构周例会,定期解决盾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11物资设备部部长(1)负责对物资供应商进行评价、实施招标采购、做好进场物资的验证和记录、物资保管、标识等;(2)监督检查劳务队自行采购物资的控制;(3)负责工程项目易燃、易爆、化学品、油品等物资的控制,落实相关责任;(4)负责不合格物资的处置和记录;(5)监督材料的保管和使用,及时沟通相关信息;(6)项目经理分配的其他职责。12前期协调部部长(1)制定前期工程工作计划,负责绿化迁移、交通疏解、管线改迁等工作;(2)协调各政府职能部门,按前期工作计划抓好落实;(3)负责现场的卫生维护工作;(4)项目副经理交办的其他事项13综合办公室主任(1)负责项目综合事务的管理,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后勤管理,对外接待,社会协调等方面的工作。(2)负责施工现场的企业形象策划及管理以及对外宣传工作。(3)负责项目劳动关系管理,组织工资表编制。(4)负责对各专业分包单位的后勤管理与协调。14财务资金部部长(1)负责项目的资金管理和成本运营。(2)对项目部的资金进行全面管理,确保项目资金运作安全,满足工程需要。制定资金需用计划,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和成本核算。(3)负责监督和检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确保专款专用15商务合约部部长(1)负责项目预算成本的编制及施工成本控制工作,工程款请付工作及项目分包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负责与业主和分包的结算工作,编制项目月度请款、分包付款文件。(3)负责项目合同管理、造价确定、准备竣工决算报告及其他商务方面的工作。16安全部部长(1)负责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2)负责编制项目职业健康管理计划、环境管理计划及其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制定员工安全培训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3)负责每周的全员安全生产例会,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检查,加强安全监督管理、消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4)负责安全目标的分解落实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评比,确保项目安全文明施工创优的组织和管理活动顺利进行。(5)负责项目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进行安全应急演练,保证项目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6)负责对各专业分包单位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督促各专业分包单位作好安全防护工作,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1.5项目管理人员配备情况本工程所配备的管理人员,从我单位抽调精兵强将,无论从技术水平上,还是管理水平上,均能满足本工程需要。此次我单位所配备的管理人员中,都有着丰富的基础工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经验。项目管理人员配备情况表部门职务姓名职责电话项目班子项目经理肖龙鸽主持项目全面工作13405842000总工程师石红兵负责项目技术工作,协助项目经理分管生产及安全管理工作18718860601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安全总监韩冬负责项目安全工作18718860897质量总监张长龙负责项目质量工作13825216775副总经济师李双武负责项目商务合约及财务资金工作18684679349项目副经理黄两宜负责项目生产工作,兼管临振工区全面工作18508483595项目副经理刘洋负责项目生产工作,兼管振航工区全面工作18665366813协调副经理刘家军负责项目对外协调工作及前期工程15874205388工程技术部经理郭景琢主持部门全面工作13828877841工长陈冲工程管理18602324329副总工程师陈家明协助总工,负责二工区技术工作15919309305副总工程师曹勇协助总工,负责一工区技术工作15278005822工长罗伟庭工程管理13088886796安全质量部经理(兼)张长龙负责安全质量部部门工作13825216775质量员李小勇安全质量管理18898761211安全员王军安全质量管理15018676403经理(兼)李双武18684679349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商务合约部负责商务合约部部门工作副经理江波协助部门经理18602326860物资设备部主管杨延龙主管物资设备18675259275财务资金部经理李冬霞负责财务工作13902475311前期协调部经理(兼)刘冬升负责协调工作15112276158协调员吴杰协调工作13760139019协调员曹泳协调工作13414534515综合办公室文员段君磊收发文、印章管理、项目部日常事务158896051564.3施工总体部署(1)振海路站东端为盾构始发端,根据整体施工筹划,拟从车站东端、区间西端两端向中间形成两个工作面进行土方开挖。(2)为保证基坑施工正常进行,防止不良地下水作用发生,确保基坑边坡稳定、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下设施的安全,在基坑内采用管井疏干降水,降水在开挖前提前21天进行。(3)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开挖第1层土方并破除基坑内侧导墙,分段进行凿除墙顶由泥浆和砼形成的质量不好的墙体,施工混凝土冠梁、第一道砼支撑。待混凝土支撑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分层分段进行土方开挖的施工至基坑底,在每层土方挖至钢支撑底50cm后,立即架设钢支撑。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降水、排水及基坑监控量测工作贯穿于土方施工的全过程。(4)土方开挖采用从上至下,分层分块开挖,严格遵守先撑后挖的原则,挖到支撑位置,加撑时间不超过16小时。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5)土方开挖施工必须与测量监测紧密结合,一旦支撑轴力、围护结构变形、水位井水位变化速率较大,立即停止施工且通知设计、监理与业主各方共同研究、寻找对策,隐患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施工。(1)振海路站施工部署a.交通疏解:梦海大道(原振海路)呈东西走向,横穿车站结构,梦海大道计划9月施工完成并通车,为保证梦海大道通车节点,故梦海大道区域采用盖挖顺做施工方法;现场交通疏解分两期进行。一期交通疏解此阶段建工村临时道路为施工车辆主要通行道路,设置改迁一、二、三路连通临时道路,时间为2015.4.10-2015.9.10二期交通疏解此阶段为梦海大道盖挖施工完成后进行二期交通疏解,建工村临时道路为施工车辆主要通行道路,设置改迁四路连通临时道路,时间为2015.9.11-2017.4.28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施工围挡规划:结合现场交通疏解要求,施工围挡分两期进行施工;一期围挡此阶段处于梦海大道盖挖施工阶段,围挡面积约为14000m2;围挡时间为2015.4.10-2015.9.10。二期围挡此阶段处于振海路站主体及附属结构施工阶段,围挡面积约为14800m2;围挡时间为2015.9.11-2017.4.28。(3)前期工程1)管线迁改:振海路站施工涉及梦海大道道路(路面基层施工完成)、规划四支路沥青道路(已施工完成)的道路破除,规划四支路道路仅只有一条路灯电缆线,可临时进行改迁,而梦海大道盖挖施工段区域为800平方米,涉及拆除15条管线,其中包括2条已投入使用的中水管,其余管线均未投入使用,前期可直接破除,待梦海大道通车前,进行周边管线进行恢复悬吊保护,待车站结构完成后再进行管线恢复。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绿化迁移:振海路站涉及需进行绿化迁移的苗木共计236棵,航海路站~振海路站区间涉及需进行绿化迁移的苗木共计26棵,主要为规划四支路沥青道路两旁的绿化苗木;因前海片区暂无绿化迁移场地,故考虑将苗木先进行场内移植,移植至振海路站东端预留的后期盾构施工的场地,待后期再进行集体场外移植。(2)临海路站施工部署①交通疏解总平面部署:怡海大道和A号路呈东西走向,横穿车站结构,怡海大道计划11月30日完成车站西端头盖板施工,于12月初完成怡海大道双向六车道通车,怡海大道区域采用盖挖顺做施工方法;整个临海路站分三期交通疏解进行。一期交通疏解此阶段借用怡海大道东侧四车道,预留怡海大道西侧双向两车道进行一期交通疏导,时间为2015.07.15-2015.08.17A号路通行怡海大道预留两车道二期交通疏解此阶段为怡海大道西侧盾构端头加固、新建道路完成后,进行二期交通疏导。借用怡海大道五个车道,余下的一个车道与新建一条车道进行双向两车道进行交通疏导,时间为2015.07.19-2017.08.17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A号路通行新建道路,留两车道通行三期交通疏解此阶段为怡海大道区域地下连续墙、临海路车站盖板完成后,恢复怡海大道双向六车道后,封闭A号路,进行三期交通疏导,时间为2015.08.18-2017.12.07A号路围蔽怡海大道恢复双向六车道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②前期工程a.管线迁改:车站范围内的管线复杂,未明管线多,包含有雨水管、污水管、通信、照明等多种类型管线,主要有车站西端、怡海大道东侧有一条3.6m*1.7m的电缆管沟,管内底埋深约1.4m,主体围护结构施工期间临时废除,电缆管沟下存在两回12条110v高压线,主体结构施工期间需要进行悬吊处理;车站西端、怡海大道路中有一条直径800mm的砼制雨水管,管内底埋深约2.56m,主体围护结构施工期间需进行临时改签。走向管线类型规格(mm)位置南北雨水管DN800怡海大道南北雨水管DN300A号路南北雨水管沟400*400A号路东西雨水管DN600A号路东西雨水管DN600A号路东西雨水管DN300车站西端南北给水管DN300怡海大道南北给水管DN300怡海大道南北给水管DN200A号路南北给水管DN200A号路南北给水管DN150B号出入口南北给水管DN150西端盾构井东西给水管DN150西端盾构井东西给水管DN150西端盾构井南北照明管线怡海大道南北照明管线怡海大道南北照明管线A号路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南北照明管线B号出口处南北照明管线西端盾构井东西照明管线车站西端东西照明管线车站西端东西照明管线车站西端南北电力管线沟3100*1200怡海大道南北电力管线150*150A号路南北电力管线150*150A号路南北电力管线150*150A号路南北电力管线150*150A号路南北电力管线100*100C出口处南北电力管线150*150车站西端南北电力管线150*150车站西端东西电力管线150*150怡海大道东西电力管线150*150A号路东西电力管线150*150A号路西侧东西电力管线150*150A号路西侧东西电力管线150*150A号路西侧南北通信管线Φ114怡海大道南北通信管线怡海大道南北通信管线怡海大道南北通信管线怡海大道南北通信管线怡海大道南北通信管线怡海大道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南北通信管线怡海大道南北通信管线怡海大道南北通信管线A号路南北通信管线A号路南北通信管线B号出入口南北通信管线西端盾构井南北通信管线西端盾构井东西通信管线车站西端东西通信管线车站西端东西通信管线车站西端东西通信管线怡海大道东西通信管线怡海大道③绿化迁移:临海路站涉及需进行绿化迁移的苗木主要为怡海大道两侧和中央绿化带、以及A号路东侧场地内,将场地内的苗木进行迁移,待后期再进行集体场外移植。4.4施工准备(1)根据土方量和施工计划,准备好挖掘机和运输车,所有到场机械必须具备相应的报验手续,才能作业。(2)联系好卸土场和运输路线,保证土方的运输和卸车的畅通。(3)提前进行土方施工和内支撑施工的技术交底工作,保证工序的衔接。(4)根据主要机具需用量计划,及时组织机械设备的进场、安装、调试,保证使用。(5)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和应急方案的编审工作。(6)了解现场地上地下障碍情况,对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地上、地下各种管线及障碍物的勘测定位:施工现场的平整;测量放线;临时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等管线的铺设;临时设施的搭设;现场照明设备的安装。4.5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投入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深圳市前海市政配套土建预留工程Ⅱ土建9111标段进度计划”。航振工区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标准段深约17.8m,土方开挖采用台阶法开挖,最后配合长臂挖机或液压抓斗装入自卸车运走。将工区分为一区(车站)、二区(区间),一区十三个流水段,二区十一个流水段。根据施工总体进度安排,先开挖一区,后开挖二区。土方开挖时每个开挖面保证每个区有2台普通挖掘机、1台长臂挖机和1台液压抓斗联合施工,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增减。基坑土方开挖总量约19万方,根据雨季影响、基坑深度影响及钢支撑施工干扰等因素,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实际安排进度具体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是保证工期和指导各工种施工的重要依据。在工程施工前,编制总的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总施工进度计划再编制基础阶段及主体阶段的分部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每月和每周分别编制月进度计划和周进度计划。各施工队依据施工进度计划组织、指导施工。对未能完成施工进度计划的项目,要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总工期按时实现。4.6主要材料与设备计划、劳动力计划(1)机械设备及劳动力计划地连墙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计划表序号施工项目机械名称型号数量人员名称数量备注1连续墙开槽成槽机SG-352成槽机司机2进场后进行机械高度及维护场地清理4冲孔桩机8司机8旋挖钻2司机2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泥浆泵882连续墙钢筋履带吊135吨2司机4履带吊50吨2司机4钢筋加工机械2套15根据施组预先进行钢筋笼加工3砼灌注导管2工人10进场后进行气密性试验土方开挖阶段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计划表序号施工项目机械名称型号数量人员名称数量备注1冠梁及砼支撑汽车泵37米1钢筋15模板20砼2钢支撑龙门吊16吨3司机3进场前报备、进场后报验证预估1个月千斤顶100吨44进场后需质检机构进行标定汽车吊32吨1司机2进场后需质检机构进行标定3降水旋挖机2司机4进场后进行机械调试及维护潜水泵QJ5044开挖前半个月开始降水4土方开挖挖掘机pc2206司机12挖掘机pc604司机8装载机pc501司机2(2)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配备施工现场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设专职安全员2名,在各单位、班组设兼职安检员,对本班组的作业场所进行安全监督检查,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所有制度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人。本工程需配备的特种作业人员的工种分为:成槽机、吊车、挖掘机、自卸汽车、龙门吊司机、指挥及司索、电工、电焊工等。配备数量见下表。特种作业人员配备人员表序号工种施工阶段备注围护结构阶段土方开挖阶段1专职安全员112电工223成槽机司机404冲击钻4025吊车司机446挖掘机2127自卸车2108龙门吊069电焊工1010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对已取得上岗证的特种作业人员要进行登记,按期复审,并要设专人管理。施工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的施工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不准上岗。开工前,对作业人员及时做好施工技术及安全工作的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严格执行。1.主要机械、设备的保证措施为保证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确保不影响到工程质量和计划工期,我单位将从以下方面保证机械设备的投入:1.1机械设备使用计划(1)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认真熟悉图纸,精心编制详细准确的机械使用计划,明确机械名称、型号、数量、能力及进出场时间等。(2)在满足本工程机械设备投入的基础上,将配备足够的备用设备,如发电机、输送泵等,以保证在意外情况下连续施工。1.2对专业分包单位机械设备投入的保证措施(1)在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时,明确规定其应该自备的机械设备型号、数量和质量要求。(2)分包单位进场施工时,要求分包单位提供其分包范围内机械设备使用计划。1.3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保证(1)现场成立机械使用管理机构,由专业工程师负责,并配备合格的机械维修人员及专门维修工具,保证一般中小型机械设备场内维修。(2)大型机械提前与厂家签订维修保障合同,保证施工期间的及时维护。(3)现场所有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均要求按规定持证上岗。合理调配操作人员,做到专业班组操作,专人管理设备。1.4机械设备进场检验(1)对所有进场机械设备进行性能鉴定,凡设备的使用过程可能故障率超过10%的不得进场;对特殊过程、关键过程所需的设备还必须进行过程能力鉴定,坚决杜绝设备的过程故障,影响工程进展。(2)机械设备进场时,由总承包单位的专业机械工程师进行安全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场施工。(3)机械设备进场后,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平面布置图放置,暂时不用的设备统一由总承包单位安排地点停放。(4)需要入库的小型机械设备在库房区建立机械库房存放。1.5机械设备的使用(1)机械设备必须由专人操作,操作人员按规定持证上岗。其它施工人员不得擅自操作设备。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机械设备需要维修时,应及时调出备用设备投入工程使用。(3)机械设备在每次使用前必须由操作人员对其进行检查,排除安全和质量隐患后,方可投入使用。(4)小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离开施工现场时,必须将其使用的机械设备带离现场,不得随意放置;无法移动的大型设备必须派专人看管。1.6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1)机械设备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定期保养,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提高使用率和生产效率。此项工作由专业机械工程师完成。大型机械设备的保养按照与厂家签订的维修保障合同由厂家进行维护。(2)在机械设备每次使用前的检查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交由专业维修人员修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大型机械需要修理时,根据与厂家签订的维修保障合同及时联系厂家维修,最大程度减小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4.8施工总平面布置1.总平面布置依据(1)建筑总平面定位图、基础施工平面图和各建筑立面图。(2)国家、广东省、深圳市的相关施工规定、规程及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和措施。(3)对施工用地现场的踏勘所掌握的资料。(4)我单位关于企业CI形象的规定。(5)业主提供的用地范围、水电接驳头位置及本工程招标文件。2.总平面布置原则(1)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周边环境的特征,充分利用现有施工现场的场地和布置,做好总平面布置规划,满足施工生产、安全文明施工要求。(2)做好现场平面布置和功能分区,对现有临建及管线、交通等进行调整。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3)现场平面布置的分阶段调整,科学确定施工区域和场地平面布置,按照前后兼顾的原则,合理分段,适时调整,提高劳动效率。(4)加强平面施工的检查及监督整改,保证场内施工道路通畅。(5)各项施工设施布置要满足方便生产,有利生活,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要求。(6)部分施工临时设施如:材料堆场在顶板完成之后局部进行位置调整。(7)在保证现场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8)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分离原则,确保整个施工现场整洁、有序,满足标准化要求,符合我司CI要求。(9)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要求,施工现场布置要求美观,严格执行JGJ59-2011标准化管理规定。(10)严格遵照广东省与深圳市有关规定进行现场布置与管理。3.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根据施工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施工中所需用的机械、设施、临时道路、材料堆场等进行布置,平面布置图详见施工组织设计后面附图。3.1施工道路出入口及场内道路布置振海路站工程采用封闭式施工,施工临时围墙均已采用白色彩钢瓦围挡,高度为2500mm,基础为400×300的C25砼基础,围墙装饰按照中建CI及业主要求布置;临时道路、场内材料堆场及加工场地均采用200mm厚的C25混凝土硬化,大型机械设备行走混凝土道路采用底部布置直径12的二级钢,场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绿化布置。振海路站围护结构时期设置施工大门4个,门宽均为8m,附属结构时期施工大门也为4个;大门一侧均设置洗车槽和沉淀池;现场办公室设置在场外,其余施工现场临时工人厕所、仓库采用统一2.5米高白钢瓦活动板房;现场道路周边各建筑四周均设排水沟;现场设置临时化粪池、沉淀池,经污水井沉淀后统一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航振区间工程采用封闭式施工,施工临时围墙均已采用白色彩钢瓦围挡,高度为2500mm,基础为400×300的C25砼基础,围墙装饰按照中建CI及业主要求布置;临时道路、场内材料堆场及加工场地均采用200mm厚的C25混凝土硬化,大型机械设备行走混凝土道路采用底部布置直径12的二级钢,场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绿化布置。围护结构时期设置施工大门1个,门宽均为8m,大门一侧均设置洗车槽和沉淀池,其余施工现场临时工人厕所、仓库采用统一2.5米高彩钢瓦活动板房;现场道路周边各建筑四周均设排水沟;现场设置临时化粪池、沉淀池,经污水井沉淀后统一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临海路站拟采用厂棚化施工,场地内采用300厚的C20混凝土硬化,大型机械设备行走混凝土道路采用底部布置直径12的二级钢,场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绿化布置。临海路站围护结构时期设置施工大门3个,门宽均为8m,附属结构时期施工大门为4个;大门一侧均设置洗车槽和沉淀池;现场办公室设置在场外,其余施工现场临时工人厕所、仓库采用统一2.5米高彩钢瓦活动板房;现场道路周边各建筑四周均设排水沟;现场设置临时化粪池、沉淀池,经污水井沉淀后统一排入市政污水管道。3.2钢筋车间、钢筋堆场围护结构施工阶段的钢筋加工厂布置在围护结构区域内,主体结构的钢筋加工厂布置在围墙一侧。原材堆放场地布置在加工场地旁边;加工成的成品、半成品堆放场地布置在汽车吊范围以内。模板加工、堆放场地布置在钢筋加工车间侧或其他汽车吊可以覆盖的基坑边侧。钢筋车间及各材料堆场需以C25混凝土进行硬化200厚并按0.5%的坡度坡往排水沟。3.3配电线路的布置根据现场实际用电情况及甲方提供的配电室位置,将建设单位所供电源作为一级配电,从所供电源引干线、若干条支线,并设若干个一级电箱和二级配电箱。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施工现场供电采用TN-S接零系统。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每个回路中配一个总的开关箱,每只箱中设三个分开关。开关采用熔断式开关HR5。配电柜的开关箱中留设三条备用回路。3.4临时用水布置现场临水总水源由业主提供,主水源位于现场建工村,水源引入后加水表进行单独计量。现场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临时用水水量仅考虑养护用水,现场混凝土泵车,需冲洗用水。其中主要用水部位为施工用水及现场的消防用水。水源接驳点位于建工村。由水源处引出用水管道,管径均为DN110引入施工现场,供施工及消防用水。3.5现场临时设施布置(1)受场地限制,办公区和生活区均设置在场外。1)办公区及宿舍全部为双层活动板房,地面150厚C20混凝土地面。宿舍根据地形按照规则美观、符合消防要求、出入方便的原则布置。2)生活区设统一食堂,提供伙食和就餐位置,食堂应符合《食品卫生法》,空间明亮整洁,设置冷冻、消毒器具,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防蝇设施齐备。食堂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进行体检合格有健康证明后方能上岗操作,证件用铝合金镜框悬挂。并保证食堂清洁卫生。食堂墙面清洁,地面铺贴防滑地砖。在食堂污水出口处设置隔油池,污水经过隔油池沉淀后方可排放到市政排污管道中。办公区及生活区场地全部用C20混凝土浇筑硬化150厚,消防道路混凝土浇筑硬化200厚。(2)现场设置一6×10m仓库引用于临时材料堆场,仓库采用彩钢板房搭设。模板堆场以及部分零星用场地则布置在现场基坑边侧空地,并采用钢管搭设,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3)八牌一图布置在出入大门内侧的道路边。3.6现场排水排污布置(1)生活区四周及各活动板房四周根据需要设置300×300排水沟,所有污水及雨水经沉淀后排入西向市政污水管网。(2)现场主排水沟C25混凝土浇筑而成,截面尺寸300×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300,根据地势从东往西找坡,临时设施周围的排水沟采用灰砂砖砌筑内批20厚1:2水泥砂浆,截面尺寸300×300(按2‰~3‰找坡)。(3)排水沟内的水必须经过沉淀池沉淀后方能排入市政雨水井,现场临时厕所内污水需经过化粪池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井。(4)水沟、沉淀池、污水井需定时进行清理,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的特殊性,场内设置降水井,施工时遇到雨季不能及时排出的雨水可使用污水泵排至场外。(5)由于生活区离施工现场较远,故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厕所。(6)硬化的场地从中向四周的排水沟进行找坡。(7)本工程均设置2处1.5×1.5×2m集水坑,用于收集雨水及现场施工用水,由四周排水沟集中排至集水坑内统一处理。4.9临时用电1.电源进线、总配电箱位置及线路敷设方式1.1电源进线确定配电线路的走向既要考虑减小线路负荷,又要使线路敷设整齐以便于使用和管理,施工临时供电从供电接口引入施工现场,以及场地内合理的位置修建高压分接室、箱式变压器,采用三相五线制接线,在变压器输出端设总动力配电箱。用电缆接入工地配电箱。1.2配电箱及开关箱设置1.2.1.设置原则三级设置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照明配电和动力配电分设。1.2.2.配电箱设置根据以上设置原则,并结合本工程现场及实际情况,做以下布设:总配电箱在变压器附近就近设置。总箱由变配电室低压柜供电,向用电负荷较为集中处配电,变压器边的一级配电柜必须重复接地。1.3.1.线路走向原则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变压器室 总配电房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4.10临时用水1.施工临时用水说明现场临水总水源由业主提供,水源引入后加水表进行单独计量。施工现场工人、厕所、及办公区沿施工现场东侧自南向北布置,办公区由彩钢板房组成(二层布置)。现场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临时用水水量仅考虑养护用水,现场混凝土泵车,需冲洗用水。其中主要用水部位为施工用水、办公区用水及现场的消防用水。水源接驳点由建设单位提供,位于施工现场北侧。由水源处引出二路用水管道,管径均为DN110引入施工现场,一路办公区用水(单独考虑),一路供施工及消防用水。2.周边环线水管布设根据本工程施工区域内待建建筑的实际情况及施工现场临水管理的有关规定,本方案拟采用环状与树枝状管网布置相结合的临时施工用水管网。环状管网沿现场一周布置,树枝状管网给水管从现场北侧的建工之家给水管线中采用DN110的PVC管引至施工现场,给水主管上加设水表单独计量,从供水主管上引出一路DN110环形管道,埋地引至施工现场,供沿途办公室、库房、养护室用水点用水;为保证现场消防安全,单独设置一路室外消火栓管道,消火栓管道沿现场成环状布置(砖砌沟槽保护),在管线上按照均布原则间距100m布置室外消火栓,消火栓箱内设计采用DN19mm直流水枪一支,DN50mm,L25m麻制衬胶水带一条。楼内消火栓水源引至室外消防主管,随结构施工进度逐层设置消火栓,以保证室内消防安全。现场施工用水直接从消防供水干管就近引出取水口,并设阀门单独控制,施工需用水时采用胶皮管从取水口取水,以供现场养护及冲洗用水。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第五章施工工艺技术5.1地下连续墙施工5.1.1施工工艺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图5.1.2导墙修筑导墙的施工顺序如下:导墙土方开挖---导墙钢筋安装---导墙模板安装---导墙混凝土浇筑---导墙土方回填---导墙内撑2.护壁泥浆的制备及管理(1)制浆材料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制浆材料可用膨润土。膨润土在使用前需经过取样,进行泥浆配比试验和物理分析,必要时要进行化学分析和岩矿鉴定。将合格的膨润土放入泥浆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搅拌6~8min,并入池存放24小时以上使之充分水化,才能交付使用。膨润土造浆的主要成分是膨润土、掺合物和水。掺合物主要有羧甲基纤维素(CMC)和烧碱(Na2CO3),分别起增大泥浆粘度和增多膨润土颗粒表面吸附的负电荷的作用。膨润土造浆配比见表:②根据现场的土质情况,在成桩的过程中能够形成部分泥浆。③在清槽的过程中泥浆经沉淀池沉淀后能够预留下一部分优质泥浆。④水下混凝土浇筑以后,经混凝土置换有一部分泥浆经沉淀或者化学处理后能够有部分符合要求的泥浆留置。(2)泥浆循环系统①成槽过程中的泥浆循环为保证成槽的速度及质量,泥浆循环系统包括:大型泥浆池、泥浆沉淀池、黑旋风泥浆分离器、泥浆泵、高压潜水泵。在抓槽的过程中:将泥浆池中的泥浆用泥浆泵直接抽入成槽的槽段,(或在成槽的槽口中加入适量水,由于抓槽在操作拌动中,原始土体自然成浆;如果浆液不能满足要求,根据需求往槽口内加入膨润土造浆直至满足要求,形成槽内成浆系统)。在成槽完成后,将槽段内的泥浆抽往黑旋风泥浆分离器,经泥浆分离器将渣浆分离,泥浆存入泥浆池,供下副导墙槽段施工使用。具体见附图:鹿丹村站地下连续墙施工现场布置图。②清槽过程中的泥浆循环经高压潜水泵抽的泥浆往分砂器分砂,合格后泥浆流回槽段。③水下混凝土浇筑的泥浆循环在距离浇筑混凝土槽段附近放置两台泥浆泵,在混凝土浇筑时把泥浆抽往泥浆池及储浆罐。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5.1.3成槽施工本场地施工段成槽施工采用冲击钻+抓槽机组合施工。(1)连续墙槽段划分原则上按设计图纸的划分,具体槽段划分宜结合实际情况、图纸会审的结果,上报设计等单位同意后,组织实施。①对转角部位优先划分为Ⅰ期槽段,对Ⅰ期槽段临近的位置为二期槽段。②槽段划分宜方便施工,槽段中线长度不大于6米。③对转角部位槽段,应外扩400左右施工成槽。如下图所示:(2)成槽顺序四个槽段分为一组,槽段开挖采用跳跃施工的方法,即先施工1、3槽段(称为Ⅰ期槽段),后施工2、4槽段(称为Ⅱ期槽段),如图所示。Ⅰ期槽段钢筋笼带工字钢接头。Ⅱ期槽段钢筋笼嵌入Ⅰ期槽段工字钢内。(3)成槽施工①槽段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和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桩点在导墙上精确划出分段标记线,并根据锁口管实际尺寸在导墙上标出锁口管位置。②普通土层槽段开挖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为防止新槽段开挖时,对相邻已灌注砼槽段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本工程地下墙单元槽段根据采用分区、分段施工,均采用间隔跳跃式流水作业施工。每个槽段施工时根据槽段宽度确定挖槽的幅数和次序,对三序成槽的槽段,应先两边后中间,对于转角的槽段,应先短边后长边,成槽挖土顺序如下图所示:地下连续墙成槽挖土顺序示意图A液压抓斗成槽机定位后,抓斗平行于导墙内侧面,抓斗下放时,自行坠入导墙内,不允许强力推入,以保证成槽精度。B土层成槽时不宜满斗挖土,即每斗不能挤满土方,因为土在泥浆中经过挤压后,会影响泥浆质量,使泥浆粘度比重增大。装土的抓斗提升到导墙顶面时要稍停,待抓斗上泥浆沥净后,再提升转到临时堆土场,以防泥浆污染场地。掉在导墙上的泥土清至槽孔外,严禁铲入槽中。C抓斗挖土过程中,上、下升降速度均缓慢进行,抓斗还要闭斗下放,开挖时再张开,以免造成涡流冲刷槽壁,引起坍孔。D抓斗下放挖土时,抓斗中心对准放于导墙上的孔位中心标志物,并顺着导墙外侧壁下放,保证挖土位置正确。5.1.4清底及接头处理(1)清底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如果地下连续墙槽段深度较大,多采用反循环和高压潜水泵相结合的方法清孔。选择清槽方法时必须考虑地层情况,确保安全。(1)成槽过程中的清孔采用:空压机吸孔,步骤:移开冲桩机-放钢管吸沉渣-重新开始清孔。(每冲2米,吸孔一次)。(2)成槽好以后的清孔。(可先用抓斗清孔)地下连续墙清槽采用泥砂分离器+潜水泵+履带吊(辅助),施工步骤如下:施工步骤示意图1、安装潜水泵、泥砂分离器完成后开始分砂。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潜水泵慢慢往下潜水,直到到达槽段底部500mm,继续分砂。3、测量泥浆参数,拆除泥砂分离器、拆除潜水泵,做好下笼准备(3)如果钢筋笼需要接驳且接驳时间较长的时候,采用空压机二次清孔。(2)接头处理地下墙墙体之间的接头,盖挖区部分采用柔性接头(锁扣管接头),其余采用刚性接头(工字钢接头)。为提高接头处的抗渗及抗剪性能,增加地下围护地墙的抗渗性能,在钢筋笼入槽前,首先对已浇注槽段侧部利用刷壁器沿接头孔壁分段上下反复刷洗五至十次,直至接头洗干净、不留任何泥砂或污物,以保证砼浇注后密实、不渗漏。刷壁器形式见下图: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刷壁器实体图5.1.5锁口管吊放与提拔(1)锁口管吊放槽段清基合格后,立刻吊放锁口管,锁口管由履带起重机分节吊放拼装垂直插入槽内。锁口管的中心应与设计中心线相吻合,底部插入槽底30~50cm,以保证密贴,防止砼倒灌,上端口与导墙连接处用木榫楔实,防止倾斜。接头管吊放应注意下列规定:①接头管能承受最大的流态混凝土的侧压力和固态混凝土握裹力,使灌注混凝土过程中以及灌注完混凝土后不会产生过大变形,在起拔接头管时也不能产生变形。②吊放接头管之前要对槽孔端头槽壁的宽度和长度进行测量。接头管所占位置在成槽时完成,外放尺寸不宜过大,宜为100mm~200mm。③成槽结束后、清槽前,必须刷洗相邻槽段接头部位竖向端面,以清除端面壁上的附着物和泥皮。施工接头端面不允许残留绕流混凝土、袋装砂土或泥屑。采用接头管时,要清除附着物和泥皮宜用带钢丝刷的刷壁器分段刷洗,合格条件是:接头端面被刷洗干净,刷壁器上没有泥屑,槽底淤积不再增加。④吊放接头管前应严格检查每节间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表面是否光滑,接头管应编码有序,吊放时应垂直缓慢下放、准确定位,偏斜率控制在0.3%以内。⑤吊放接头管后,应在接头管背后外放尺寸空隙用土团袋和石子填实,以防止混凝土绕流和接头管发生位移。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说明图例柔性接头(锁口管)示意图锁口管实物图锁口管施工示意图(2)锁口管提拔刚性锁口管提拔与砼浇注相结合,砼浇注记录作为提拔锁口管提拔时间的控制依据,根据水下砼凝固速度的规律及施工实践,砼浇注开始后一般3~5小时左右开始拔动。其幅度不宜大于50厘米,以后每隔30分钟提升一次,其幅度不宜大于50~100mm,并观察锁口管的下沉,待砼浇注结束后一般在6~8小时左右(根据商砼厂家提供砼终凝时间确定),将锁口管一次全部拔出并及时清洁和疏通工作。锁口管提拔时,应注意下列规定:①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应选用具有足够起拔能力的拔管机,拔管机起拔力应大于混凝土初凝时的握裹力,并应有备用设备。②用液压式拔管机起拔接头管时,应观测导墙和其附近的土体沉降和位移情况,防止槽口坍塌。③接头管拔出的过程中应及时向接头孔内充填泥浆或填料(如石子等)。④起拔接头管过程中,应参考混凝土灌注记录,并做好起拔记录。5.1.6钢筋笼的制作钢筋笼的制作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钢筋笼制作步骤示意图或说明1、将钢板切割成一型钢板,由二块-型钢板焊接成一块T型钢板。2、在钢筋加工场的槽钢上布置-型钢板,钢板的中心距离为槽段宽度,钢板的长度为连续墙钢板长度。3、焊接连续墙水平筋4、焊接连续墙纵筋、桁架筋、放置连续墙纵筋、水平筋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5、焊接工字钢6、焊接上部水平筋7、焊接固定钢筋笼位置的扁担孔位。8、焊接钢筋笼起吊钢筋(水平转运)9、焊接钢筋笼起吊钢筋(从钢筋加工场起吊钢筋)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10、焊接钢筋笼起吊钢筋(从槽段二次起吊钢筋,二次起吊不少于6个,用28的一级圆钢焊接)11、焊接钢筋笼保护垫块12、在工字钢中安装泡沫板13、为保证钢筋笼起吊的安全,在钢筋笼里面进行局部加固。5.1.7钢筋笼吊装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为保证每个槽段的钢筋笼能顺利入槽,应在下之前认真验槽,以确保成槽质量合格后方可吊装。主吊、副吊、主吊钢筋笼的扁担、钢丝绳及其他吊具应经过计算确定,以保证吊笼的安全。5.1.8接头施工首开槽、顺开槽、闭合槽中的钢筋笼与“工”字型钢性接头焊接,将预先加工好的“工”字钢板按设计位置吊装并定位好,钢板腹板与钢筋笼水平分布筋端头紧贴,翼板与水平筋焊接牢固。钢筋吊点处用25mm圆钢加固。在钢筋笼主筋上预留4个吊筋至导墙面,以便钢筋笼下放和固定钢筋笼标高。主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其余采用单面焊搭接,搭接错位及接头检验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规范及相关规范要求。为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笼宽度上设两列定位钢板,用5mm厚钢板做成,竖向间距2500mm,两侧交错布设,水平间距1500mm,竖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为70mm。钢筋保证平直,表面洁净无油渍,钢筋笼成型点焊牢固,封头筋采用点焊结实,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移位。“工”字钢性接头与钢筋笼连接示意图5.1.9砼灌注1、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步骤示意图或说明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1、混凝土浇筑2、拆除导管随着混凝土浇筑的进行,用测锤测量槽段混凝土标高,经计算确定拆除导管长度。要求拆除导管后,混凝土埋住导管不少于2米。3、混凝土浇筑4、拆除导管以后每浇筑一定方量的混凝土,用测锤测量槽段混凝土标高5.2旋喷桩施工高压旋喷桩系利用高压泵将水泥浆液通过钻杆端头的特制喷头,以高速水平喷入土体,借助液体的冲击力切削土层,同时钻杆一面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一面低速徐徐提升(10cm~25cm/min),使土体与水泥浆充分搅拌混合凝固,形成具有一定强度(0.5~8.0MPa)的圆柱固结体(即旋喷桩),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高压旋喷桩的工作情况如下图所示。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高压旋喷桩工作示意图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高压旋喷桩施工流程图5.2.1施工工艺参数施工工艺参数如下表: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旋喷桩施工前进行试桩,根据实际情况以确定预定的浆液配比、喷射压力、喷浆量等技术参数。试桩数量不少于3根,具体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监理一同确定。 浆量计算:以单位时间喷射的浆量及喷射持续时间,计算出浆量,计算公式为: Q=(H/v)q(1+β) 式中 Q—浆量(m3);      H—喷射长度(m);      q—单位时间喷浆量(m3/min);      β—损失系数,通常0.1~0.2;      v—提升速度(m/min)。 根据试桩参数计算所需的喷浆量,以确定水泥使用数量。5.2.2旋喷桩施工方法1.钻机钻孔(1)钻机就位。钻机主钻杆对准孔位,用水平尺测量机体水平、立轴垂直,钻机要垫平稳牢固。(2)钻孔口径应大于喷射管外径20~50mm,以保证喷射时正常返浆、冒浆。(3)施工场地勘察资料不详时,每间隔20m布置一先导孔,查看终孔时地层变化。(4)造孔每钻进5m用水平尺测量机身水平和立轴垂直1次,以保证钻孔垂直。(5)钻进过程中随时注意地层变化,对孔深、塌孔、漏浆等情况,要详细记录。(6)钻孔终孔深度应大于开喷深度0.5~1.0m,以满足少量岩粉沉淀和喷嘴前端距离。终孔后将孔内残留岩芯和岩粉捞取置换干净。(7)孔深达到设计深度后,进行孔内测斜,孔深小于30m时,孔斜率不大于0.5%。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8)测量孔深:钻孔终孔时测量钻杆钻具长度,孔深大于20m时,进行孔内测斜。2.下喷射管钻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压喷射注浆,下喷射管前检查以下事项。(1)测量喷射管长度,测量喷嘴中心线是否与喷射管方向箭一致,喷射管应标识尺度。(2)将喷头置于高压水泵附近,试压管路应小于20m,试喷调为设计喷射压力。(3)施工时下喷射管前进行地面气、浆试喷,即设计喷射压力+管路压力。(4)设计喷射压力+管路压力为施工用的标准喷射压力,更换喷嘴时重新调试。(5)摆喷施工下喷射管前,应进行地面试喷并调准喷射方向和摆动角度。(6)在下喷射管过程中,为防止泥砂堵塞喷嘴,可边射水、边插管,水压力一般不超过1MPa,若压力过高,则易将孔壁射塌。3.搅拌制浆搅拌机的转速和拌和能力应分别与所搅拌浆液类型和灌浆泵的排浆量相适应,并应能保证均匀、连续地拌制浆液。保证高压喷射注浆连续供浆需量。本标段高压旋喷桩施工采用二重管法,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4.喷射作业高压喷射注浆法为自下而上连续作业。喷头可分单嘴、双嘴和多嘴。(1)当注浆管下至设计深度,喷嘴达到设计标高,即可喷射注浆。(2)开喷送入符合设计要求的气和水泥浆,待浆液返出孔口正常后,开始提升。水泥浆液流量大于30L/min,气压不宜小于0.7MPa,旋喷提升速度10~25cm/min。(3)高压喷射注浆喷射过程中出现压力突降或骤增,必须查明原因,及时处理。(4)喷射过程中拆卸喷射管时,应进行下落搭接复喷,搭接长度不小于0.2m。(5)喷射过程中因故中断后,恢复喷射时,应进行复喷,搭接长度不小于0.5m。(6)喷射中断超过浆液初凝时间,应进行扫孔,恢复喷射时,复喷搭接长度不小于1m。(7)喷射过程中孔内漏浆,停止提升,直至不漏浆为止,继续提升。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8)喷射过程中孔内严重漏浆,停止喷射,提出喷射管,采取堵漏措施。5.冒浆在旋喷过程中,往往有一定数量的土颗粒,随着一部分浆液沿着注浆管管壁冒出地面,通过对冒浆的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土层状况,判断旋喷的大致效果和断定参数合理性等,根据经验,冒浆(内有土粒、水及浆液)量小于注浆量20%为正常现象,超过20%或完全不冒浆时,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①流量不变而压力突然下降时,应检查部位的泄漏情况,必要时拔出注浆管,检查其封密性能。②出现不冒浆或断续冒浆时,若系土质松软则视为正常现象,可适当进行复喷;如系附近有空洞、暗道,则应不提升注浆管,继续注浆直至冒浆为止,或拔出注浆管待浆液凝固后,重新注浆直至冒浆为止,必要时采用速凝浆液,便于浆液在注浆管附近凝固。③减少冒浆的措施:冒浆量过大的主要原因,一般是有效喷射范围与注浆不相适应,注浆量大大超过旋喷固结所需的浆量所致。a.提高旋喷压力(喷浆量不变);b.适当缩小喷嘴直径(旋喷压力不变);c.加快提升和旋转速度;6.充填回灌每一孔的高压喷射注浆完成后,孔内的水泥浆很快会产生析水沉淀,应及时向孔内充填灌浆,直到饱满,孔口浆面不再下沉为止。终喷后,充填灌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回灌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必须做好充填回灌工作。(1)将输浆管插入孔内浆面以下2m,输入注浆时用的浆液进行充填灌浆。(2)充填灌浆需多次反复进行,回灌标准是:直到饱满,孔口浆面不再下沉为止。(3)应记录回灌时间、次数、灌浆量、水泥用量和回灌质量。7.清洗结束每一孔的高压喷射注浆完成后,应及时清洗灌浆泵和输浆管路,防止清洗不及时不彻底浆液在输浆管路中沉淀结块,堵塞输浆管路和喷嘴,影响下一孔的施工。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5.2.3技术要求(1)注浆工艺影响高压旋喷桩注浆固结体的质量因素较多,其中注浆工艺是影响固结体的重要因素之一。高压旋喷注浆,均是自下而上,连续进行,若施工中出现了停机故障,待修理好后,需向下搭接不小于500mm的长度,以保证固结体的整体性。(2)水泥用量的控制在喷浆提升过程中,控制水泥用量是关键。水泥的用量与喷浆压力、喷嘴直径、提升速度及水灰比等有直接关系,具体控制方法:A确定水泥用量后,若水泥量剩余,则措施如下:①适当增加喷浆压力;②加大喷嘴直径;③减慢提升速度;B确定水泥用量后,若水泥量不够,则措施如下:①保证桩径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压力;②喷嘴直径适当减少;③保证桩体强度的情况下适当加快提升速度;④加大水灰比值;(3)固结体控形固结体的形状,可以通过调节旋喷压力和注浆量,改变喷嘴移动方向和提升速度,予以控制。由于本工程设计固结体的形状为圆柱形,在施工中采用边提升边旋转注浆,考虑到深层部位的成形,在底部喷射时,加大喷射压力,做重复旋喷或降低喷嘴的旋转提升速度,而且针对不同土层(硬土)可适当加大压力和降低喷嘴的旋转提升速度,使固结体达到匀称,保证桩径差别不大。(4)桩头部分处理: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当旋喷管提升接近桩顶时,从桩顶以下1.0米开始,放慢提升速度,旋喷数秒后再向上慢速提升至桩顶面,当浆顶面高度达到要求后停止水泥浆(水、风)的输送,将旋喷浆管旋转提升出地面,关闭钻机。(5)防止串孔的措施①在施工过程中,各机组采取跳打的施工方法;②在高压缩土层适当减小喷浆压力;①加快提升速度和旋转速度。②5.3临时立柱施工根据设计要求,为保证航振区间深基坑施工安全,拟在1-1~1-25轴钢支撑中部设置23根460×460mm格构柱。同时,设计在车站结构中部底板下设置Φ1200抗拔桩(钻孔灌注桩),以增加结构的受力性能及车站的抗浮性能。5.3.1施工工艺格构柱主要包括钢立柱和抗拔桩两部分,上部钢立柱为钢构件,下部抗拔桩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工艺如下:测量定位→护筒埋设→钻进成孔→第一次清孔→测孔深→安放钢筋笼→固定安放格构柱→下导管→第二次清孔→测孔深(合格后)→安放隔水球→灌注砼→钻机移位5.3.2抗拔桩施工(1)测量定位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导线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测定桩位,根据地质情况直接定点或打入木桩定点,并以“十字交叉法”引到四周作好护桩点。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抗拔桩定位示意图(2)护筒埋设据桩位标志,开挖护筒孔,护筒直径比设计孔径大20cm,护筒高度不小于1.8m。放入护筒后,护筒孔坑内再次精放桩位点,吊线锤校验垂直度,校正护筒位置和垂直度并固定,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性土夯填实,确保护筒位置的持久准确及稳定。护筒应使用钢护筒,能承受地面附加荷载产生的侧压力,根据工程地质,护筒直径比设计孔径大20cm,埋设深度应不小于1.5m,护筒宜高于地面30cm,防止地表水流入;放入护筒后,护筒孔坑内再次精放桩位点,吊线锤校验垂直度,校正护筒位置和垂直度并固定,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性土夯填实,确保护筒位置的持久准确及稳定,护筒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30mm。(3)钻进成孔成孔开始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施工过程应做好施工原始记录。钻机定位时要求钻机安装稳固、周正、水平、安全可靠,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保证钻塔滑轮槽缘、锤头中心和桩孔中心三者在同一铅垂线上,并且锤头中心与桩孔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确保钻孔的垂直度与桩位偏差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护壁泥浆:根据本工程地质特点,注入口泥浆比重指标定为≤1.15,排放口泥浆比重指标为1.20~1.30,泥浆采用自然土造浆。开孔时,应低锤密击,如表土为软弱土层,可加粘土块夹小片石反复冲击造壁,孔内泥浆面应保持稳定。在各种不同的土层岩层中钻进时,其冲程按其参数进行。每钻进深度4~5m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本工程桩基持力层为中风化和强风化,当孔深已达到设计要求时,应立即由质检员通知现场监理及勘察单位代表到场验孔并量测孔深,孔深偏差保证在±10cm以内。沉渣厚度以第二次清孔后测定量为准,需不大于5cm。对于基坑基岩突起段的抗拔桩位置进行调整,抗拔桩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车站上浮,施工个数不变,保证基坑满足抗浮要求。(4)清孔清孔的目的是调换孔内泥浆,消除钻渣和沉淀,利用成孔的正循环系统直接进行。清孔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毕后立即进行,将钻头提离孔底80~100mm,向孔内输入新泥浆,把桩孔内悬浮的大量钻渣的泥浆替换出来,直到清除孔底沉渣。第二次清孔在下放钢筋笼和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采用导管压入新浆的方式进行,利用向孔内输入新泥浆,维持正循环30min左右,清孔后淤泥厚度不大于10cm,清孔结束,会同监理人员对孔深,孔底沉渣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填写成孔验收单,清孔后半小时内应灌注砼。(5)钢筋笼制作及吊放在钻机钻孔的同时,钢筋笼在现场加工制作,钢筋笼制作所用的钢筋规格、数量及焊接制作的质量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笼制作偏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钢筋笼制作成形后,应会同监理人员进行验收。为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笼主筋上每隔3m设置一道定位垫块,每道断面对称放置3只,钢筋笼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放入孔内。5.3.3抗拔桩、格构柱制作与安装(1)抗拔桩、格构柱构造格构柱设计参数如下图,格构柱插入钻孔桩部位为3.0m。钢立柱中的焊缝全部要求满焊,焊缝高度≥8mm。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图5-17格构柱剖面图(2)格构柱制作技术要点格构柱采用在现场钢构加工场加工制作,原材料进场首先审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对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准予制作。对制作完成的格构柱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5-2001及设计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允许进场进行安装。格构柱间对接焊接时接头应错开,保证同一截面的角钢接头不超过50%,相邻角钢错开位置不小于50cm。角钢接头在焊缝位置角钢内侧采用同材料短角钢进行补强。格构柱加工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表5-9构造柱加工允许偏差表项目规定值及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下料长度±5钢尺量局部允许变形±2水平尺测焊缝厚度≥8游标尺量柱身弯曲h/250且不大于5mm水平尺量同平面角钢对角线长度±5对角点用尺量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角钢接头≤50%,相邻角钢错开位置不小于50cm钢尺量缝处表面平整度±2水平尺量(3)格构柱验收格构柱加工成品必须向监理工程师报检,严格按照“三检制度”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投入使用,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格构柱必须整改,无法整改的格构柱坚决清退不得使用。(4)格构柱吊放安装格构柱采用一台25T吊机进行吊放,吊点位于格构柱上部。格构柱固定采用钢筋笼部分主筋上部弯起,与格构柱缀板及角钢焊接固定,固定时格构柱必须居于钢筋笼正中心。焊接过程中,吊车始终吊住格构柱,避免其受力。型钢中桩吊放时应精确定位,要求型钢中桩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误差≤±5mm,垂直度偏差≤L/300且≤15mm。(5)混凝土浇筑本工程灌注桩砼采用水下C35,坍落度为18~22cm,导管选用Ф250,施工前进行封密性检查,浇注水下砼前,检查孔深及沉渣厚度,导管应离孔底30至50cm为宜,初始灌注时要有一定的初灌量,防止泥浆回流入导管。砼浇注时导管埋入砼内深度控制在2~8m以内,当砼浇至钢筋笼底部时,应放慢砼入管速度,减小砼上升顶力对钢筋笼作用,达到控制钢筋笼上浮的目的。提拔导管前必须对砼面高度进行测量,以免拔空导管造成质量事故。(6)空孔回填抗拔桩砼浇注完后,需要及时进行桩孔回填,回填之前桩孔周围作好安全措施,回填材料采用粗沙,回填时在格构柱周边均匀回填,避免回填不平衡对格构柱造成挤偏,回填一定要密实。5.3.4格构柱拆除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待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破除完后才能拆除格构柱,利用割具将格构柱分段切割,拆除的顺序是由上至下分段分层,然后用吊车配合运至基坑上。5.4基坑降水设计与施工5.4.1降水目的根据本工程基坑开挖及基础底板结构施工要求,本方案设计降水的目的为:(1)防止基坑表面与坡面渗水,保证坑底干燥,便于施工。(2)增加边坡和坑底的稳定性,防止边坡或坑底的土层颗粒流失,防止流砂产生。(3)减少被开挖土体含水量,便于机械挖土、土方外运、坑内施工作业。(4)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与基坑稳定性,可增加被动区土抗力,减少主动区土体侧压力,从而提高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强度保证,减少支护体系的变形。(5)减少承压水头对基坑底板的顶托力,防止坑底突涌。5.4.2降水方案设计(1)工程地下水风险分析本车站位于前海深港合作区,地下管线众多。若坑内降水时导致坑外地下水位下降过大,则可能会造成坑外土体的沉降,对基坑周边的管线与建(构)筑物等产生危害。(2)管井布设根据设计图纸,约20米交错布置,原则上深度为进入基坑底部被不少于5米。具体管井数量可根据试验情况调整。井点抽水泵可选用潜水泵或深井泵,所选水泵扬程和出水量应通过实验确定,满足降水要求。为了在基坑开挖中保护井管,方便机械操作,可将降水井的位置向基坑两侧移动。5.4.3管井构造与设计要求(1)井点构造降水井构造见下图。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降水井构造图(2)设计要求管井开孔直径为φ700,井管采用φ400的钢筋笼,镀锌铅丝包网,外裹一层尼龙网。井管外150mm厚及井底500mm高度内充填粒径3~15mm圆形、亚圆形砂卵石滤料,井口1500mm深用粘土回填夯实。(3)质量验收1)井身偏差:井身应圆正,上口保持水平,井的顶角及方位角不能突变,井身顶角倾斜度不能超过1度,井管与井深的尺寸偏差不得超过全长的正负千分之二;2)出水含砂量:抽水稳定后,出水含砂量不得超过两万分之一(体积比);3)井内水位:抽水稳定后,井内的水位应处于安全水位以下。5.4.4成井施工工艺具体成井施工流程如下图。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成井施工流程图(1)前期准备1)测放井位根据设计图纸及总包方确定无误的井位测放井位,井位测放完毕后应做好井位标记,方便后期施工。若布设井位无法正常施工,应及时沟通处理,必要时适当调整井位。2)埋设护口管埋设护口管时,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或草辫子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0.10m~0.30m。3)安装钻机安装钻机时,为了保证孔的垂直度,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立好钻架,对准孔中心,拉好缆风绳,严把开孔关,准备开始钻进,钻具选用重型冲击钻头和捞渣筒配合使用。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成井施工施工机械设备选用GPS-15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成孔时利用冲击锤往下反复冲击产生的冲击能量将岩土击碎,利用泥浆的悬浮功能将钻渣悬浮,然后利用抽渣筒取出钻渣,直至成孔完成。1)钻进成孔开钻时用钻头以小冲程反复冲击造浆。护筒底脚以下1~2m范围内,采取小冲程、高频率反复冲砸,确保孔壁稳定。钻进冲程根据地质情况及岩石强度的变化分别确定。防止发生斜孔。钻进时还要注意均匀地松放钢丝绳长度,严禁“打空锤”现象的发生,确保钻机、钻架和钢丝绳不受损害。2)掏渣破碎的钻渣,经泥浆悬浮后,用捞渣筒清除出孔外;一般每冲击钻进2米左右,换捞渣筒清除孔底泥渣一次。3)下井管井管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首先必须测量孔深,并对井管滤水管逐根丈量、记录。封堵沉淀管底部,为保证沉淀管底部封堵牢靠,下部封堵铁板不小于6mm。其次要检查井管焊接,井管焊接接头处应采用套接型,套接接箍长20mm,套入上下井管各10mm;套管接箍与井管焊接焊牢、焊缝均匀,无砂眼,焊缝堆高不小于6mm。检查完毕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为保证滤水管居中,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cm的扶正器(找正器),扶正器采用梯形铁环,上下部扶正器铁环应1/2错开,不在同一直线上。4)围填滤料井管放入井内后,及时在井管与孔壁间填充粒径为3~8mm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细砾石滤料。滤料符合级配要求,杂质含量不大于3%,用人工持铁锹沿井口周边均匀下料,分层填充,以防止造成偏压或冲击井管。填滤料一次连续完成,从底部填到井口下1m左右,上部采用粘土分层回填并夯压封口。(3)洗井措施潜水泵洗井,直至抽出清水为止。洗井在下完井管、填好滤料、封口后8小时内进行,避免时间过长,护壁泥皮逐渐老化,难以破坏,影响渗水效果。(4)质量控制要求质量控制要求序号检查项目技术要求检查数量1成孔直径(mm)>井管外径280mm全数2井管沉设深度(m)偏差±0.20m≥50%井数偏差±0.15m全数3井管间距(m)偏差±0.50m≥50%井数4滤料规格D50=6~12倍d50全数5滤料围填滤料体积≥95%全数6孔口段粘土封填不得使用粉性土,厚度≥1.5m≥50%井数5.4.5降水运行管理(1)降水运行工况疏干降水应提前21天加载真空负压开始运行,以保证开挖范围内土方的干开挖。真空负压疏干井抽水示意图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在疏干降水前,监测单位应及早施工坑外潜水位观测孔。潜水水位观测孔施工完成后及时开启疏干井进行疏干降水。一般正常情况下,疏干井基本保持24小时连续抽水。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边开挖边降水,保证水面处于土方开挖面一下约0.5m。出现降水异常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2)降水运行保障措施降水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忽视一些保障降水运行的措施。1)用电保障对于工程降水,必须有足够的用电保障以满足降水运行的需求。通常要求施工现场应有两路工业用电,降水运行中应保证一路工业用电停电后另一路工业用电能及时供电,确保降水井能够正常运转,避免影响降水效果甚至危害基坑安全。2)排水设施工程降水抽取地下水,减少基坑开挖范围内土体中含水量或降低承压含水层承压水压力,因此必须有合适的排水设施已满足工程降水的需求,确保降水运行排水的顺畅,保障降水效果。对于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a.排水设施应满足工程降水最大出水量的需求,并保障排水的顺畅;b.应尽量缩短降水井与排水设施之间的距离,减少降水井排水的沿程水头损失,降低抽水设备的扬程消耗。(3)降水运行管理措施1)疏干降水在基坑开挖前21天进行;2)降水运行前,降水井应合理布设排水管道并便于接入施工现场排水设施;3)降水运行前应做好降水供电系统,配备独立的电源线;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4)所有抽水井应在供电电箱插座、抽水泵电缆插头及排水管上做好对应的标示,并在每次发生变动时进行相应的变更标示,便于抽水运行管理;供电电箱应定期进行检查并备有检查记录;5)降水正式运行前降水工人应熟悉水泵开启、电路切换,以确保降水连续进行,避免因供电原因造成井底突水;6)降水前各降水井均应测量其井口标高、静止水位并进行相关记录;7)正式降水前必须进行试运行,进一步检验供电系统、抽水设备、排水系统及应急预案能否满足降水要求;试运行结果进行记录并备案,根据试运行结果,对于无法满足降水要求的部分进行相应整改;8)为了确保能及时疏干基坑开挖范围内土体,含水层的水位控制在当前开挖面以下1m;有疏干井作用的井真空度在开挖前应保持在0.06Mpa左右,开挖后应保持在0.04Mpa左右。9)疏干井抽水时,若抽水井内水抽干后,在5~10分钟应立即停泵,防止电机烧坏;在停泵30分钟左右再开启抽水泵进行抽水;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抽水的次数相应增多;10)抽水期间,出现疏干降水井正常运行但长期疏干达不到预期效果,应注意检查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情况;11)抽水过程中各应做好抽水井流量及观测水位观测数据记录;抽水井应均安装流量表进行流量测量。12)降水停止并提泵后应及时将井封闭,补好盖板。(4)降水井保护1)坑内降水井位尽可能靠近支撑边,沿支撑的垂直向离支撑约80cm~100cm;井管口设置醒目标志;2)坑内降水井采取搭设辅助工作平台进行后期的运营管理与保护;3)坑内降水井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加深,井管的暴露长度不断加大,其井管应沿纵向与每道支撑及时焊接钢筋进行加固;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4)加强井管焊接质量的检查。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焊接质量。焊缝要均匀无砂眼,焊缝堆高不小于6mm。确保后期基坑开挖焊缝不漏水;5)所有降水井应设置醒目的标记,弄好夜间施工反光带,加强人工值班保护。5.4.6封井方案针对坑内降水井,后期正常出水量小于6m3/h,在进行封井时,通常采取以下封井方案:(1)当本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在基坑底开挖面以上50cm处,在井管外焊一止水板,止水板外圈直径φ600mm;(2)封井前预备足量的混凝土;(3)用抽水泵将井内水位抽至井底;(4)迅速拔除抽水泵;(5)灌入混凝土至底板以下1.00m,捣实混凝土;(6)等混凝土初凝,并观察井内渗水情况,必要时再次下泵抽出余水;(7)二次浇灌混凝土到底板以下约10.00cm,捣实混凝土;(8)混凝土初凝后割除剩余井管至底板以下约10.00cm,采用铁板焊封管口;(9)采用水泥砂浆抹平井口,至此封井完毕。5.4.7施工明排水对于砂层较厚地段,有针对性的布置降水井,且考虑降水井与明排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1)基坑外:在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前,测工将原地面标高进行实测,在冠梁施工时一起施做30cm高混凝土台做挡水墙。并在基坑开挖轮廓线外侧设断面为300×400mm的地表截水沟,确保地表水不流入基坑内。(2)基坑内:1)在基坑槽段两侧设置排300×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500排水明沟,每隔20~30m设集水井,用水泵将地下水排出基坑外。每个集水井配备一台水泵,保证做到随集随排,严禁排出的水回流入基坑,备用水泵不少于2个,另外在雨季施工时配备好足够的排水设施以应急突发时间的发生。2)排水沟深度应始终保持比挖土面低0.4~0.5m。3)集水井应比排水沟低0.5~1.0m,或深于抽水泵的进水阀高度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保持水流畅通,地下水位低于基坑底0.5m。4)排出的水流须经过“三级沉淀”方可排入城市管网中。5.5基坑开挖及支撑施工基坑开挖是本项工程工期的制约关键,也是工程能否顺利进行控制工程对周围建筑物影响的重要环节。本工程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利用“时空效应”,施工中遵循“分层、分段、分块、对称、平衡、限时”和“先撑后挖、限时支撑、严禁超挖”的原则进行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本车站主体基坑开挖竖向共设置3道支撑,第一道支撑采用混凝土支撑,第二、三道均采用钢支撑。具体形式如下图所示。主体基坑支撑位置图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5.5.1土方开挖原则(1)做好开挖前的准备工作:测量监测的布点已完成,并已取初始值,降水排水运行良好,已备好排除基坑积水的抽水设备,已备好应急措施用的物资,钢支撑的制作已满足安装要求等。且开挖前需视具体情况做好井点降水及超前注浆工作。(2)基坑开挖施工以保证施工和周围环境安全及节点工期为原则,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严格按照时空效应理论,掌握好“分层、分段、分块、对称、限时”五个要点,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支撑,后开挖;边开挖,边支撑;先中间,后两侧,主体结构紧跟,严禁超挖”的施工原则,形成流水作业,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前提下快速施工,土方退挖应严格保证支撑及时跟进。(3)基坑开挖必须在冠梁及砼支撑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并且降水系统已运行15天~20天时间,根据设计,基坑周边2m以内不应堆载,并控制10米范围内堆载≤20kPa。(4)土方开挖过程中,密切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加强测量监测工作,切实减小围护结构的变形、位移及土体的不均匀沉降。(5)开挖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严禁掏挖。(6)加强对地下水的处理,基坑内采取开挖排水沟,集水井集中抽排的方法疏干地下水,并在开挖过程中随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7)加强对开挖标高和放坡坡脚的控制,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预留30cm厚度土层人工验底,严禁超挖,超挖部位回填夯实。5.5.2土方开挖准备工作(1)基坑开挖前管线保护措施基坑开挖时在主体范围内横跨的管线,需对其采取悬吊保护或后期恢复。管线悬吊之前应采用铁皮或者其他保护措施保护好之后再进行悬吊,施工时注意保护,防止碰撞到管线。(2)基坑开挖前应完成的工作内容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基坑开挖前应完成的工作内容有:做好边坡防护工作;清除基坑范围内障碍物,修好施工场地范围内运输便道,处理好需要悬吊改移的管线;落实弃、存土场地并勘察运输路线;根据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做好地面排水、地下排水,降水方案;按工程监测要求,做好不同类型的测点布置,并测得各测点的初始数据;划分分层及分步开挖的流水段;完成地下连续墙顶冠梁及第一道钢筋砼支撑施工;根据设计提供的采用支撑的形式、轴力和腰梁的形式等有关参数,进行支撑的设计、加工;完成基坑底地基加固处理等工作内容。(3)技术准备工作1)在基坑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将基坑开挖分层位置、标高、深度、各道支撑位置和预加轴力等技术指标和质量标准,向全体施工人员详细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本工程所执行的各项技术措施和技术标准。作好安全交底工作,明确危险源,作好安全预控预案,根据危险源制订安全施工措施。2)地下管线的保护和监测措施已经制定,并经过有关管线单位的认可。按工程监测设计要求,做好不同类型的测点布置,并测得各测点的初始数据,使在基坑开挖施工中能够正确反映周围环境的变化,制订相应保护措施,确保周围环境、建(构)筑的安全。3)划分分层及分步开挖的流程段。4)切实落实机械设备和土方外运工作及土方运输过程行驶道路环境污染工作。5)地连墙声波检测合格,否则采取预加固措施。6)应急物资、设备进场,人员到位。5.5.3土方开挖方法(1)基坑开挖竖向分层基坑竖向分层开挖,每次挖到钢支撑以下0.5m,挖到砼支撑以下0.15m,标准段分层如下:竖向第一层:挖到冠梁以下0.15m,该层开挖厚度为3.2m。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竖向第二层:挖到第二道钢支撑以下0.5m,该层厚度为6.2m。竖向第三层:挖到第三道砼支撑以下0.15m,该层厚度为5.6m。竖向第四层:挖到基坑底以上0.3m,该层开挖厚度为2.97m,基坑底0.3m采用人工清土。(2)基坑开挖分段第一阶段:开挖盖挖区域土方盖挖区域地连墙及临时支撑桩施工完成后,即开挖盖挖区域土方,开挖由西北向东南开挖,按1:0.75放坡开挖,分两层开挖。开挖至标高2.94m,开挖深度3.7~4.9m,土方量约4600m3,每日出土量520m3,出土计划工期9天。盖挖区域土方开挖平面示意图第二阶段土方开挖本工程土方开挖必须按照竖向分层、横向分区,四周相对对称的挖土方式进行。整个土方开挖横向分区分为2个大区,分别为一区(车站)和二区(区间)。一区分1-13段施工,二区分1-11段施工,竖向分层分为4次开挖,每次开挖又分为2层挖土,土方总方量约19万方。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考虑到振海路站土方开挖先于航振区间,故9月至11月先进行振海路站土方开挖,开挖方向由东向西。11月后待区间具备土方开挖条件后再进行开挖,开挖方向由西向东。根据进度计划和现场实际情况,振海路站开挖完1-6段土方时,航振区间开始由西向东进行土方开挖,此时土方开挖从车站、区间东西两头同时向中间开挖。主体结构区域土方开挖分区图主体结构区域土方开挖施工段划分图基坑竖向分层开挖,一区先进行土方开挖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待二区(航振区间)具备土方开挖条件后,再由区间、车站东西向中间同时进行土方开挖,在二区第三、四段留置最后开挖,每次挖到钢支撑以下0.5m,挖到砼支撑以下0.15m,标准段分层如下:1)竖向第一层:挖到冠梁以下0.15m,土方开挖至标高4.79m,分层开挖,每层厚度不超过2m,最大土方开挖厚度3.2m,开挖放坡系数1:1.5,由东向西分段开挖,此次车站第一段开挖总土方量约1200m3,工期1天。开挖工况图如下:土方开挖平面图土方开挖剖面示意图2)竖向第二层开挖待施工段第一道支撑混凝土强度达到70%,进行该施工段第二次开挖,第二次开挖至第二道钢支撑以下0.5m,土方开挖至标高-1.41m,开挖厚度6.2m。开挖放坡系数1:1.5,分层开挖,每层厚度不超过2m,由东向西分段开挖,此次车站第一段开挖土方量约2500m3,每日出土量800m3,,工期4天。开挖盖挖段土方时,挖机在顶板下掏土,基坑边上挖机将倒运出来的土装车。采用挖机接力将土方挖出,开挖工况图如下: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土方开挖平面图土方开挖剖面示意图3)竖向第三层开挖待施工段安装第二道支撑后,进行该施工段第三次土方开挖,第三次开挖至第三道钢支撑以下0.5m,土方开挖至标高-7.01m,开挖厚度5.6m。采用22m长臂挖掘机在基坑边挖土装车。开挖放坡系数1:1.5,分两层(各2.8m厚)开挖,由东向西分段开挖,此次车站第一段土方量约2500m3,每日出土量600m3,工期5天。开挖盖挖段土方时,挖机在顶板下掏土,基坑边上挖机将倒运出来的土装车。开挖工况图如下: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土方开挖平面图土方开挖剖面示意图4)竖向第四层开挖待施工段安装第三道支撑后,进行该施工段第四次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至标高-9.62m,开挖厚度2.97m。采用液压抓斗挖机出土,挖掘机配合松土,开挖放坡系数1:1.5,分两层开挖,由东向西分段开挖,此次车站第一段土方量约1500m3,每日出土量500m3,工期3天。开挖盖挖段土方时,挖机在顶板下掏土,基坑边上挖机将倒运出来的土装车。开挖工况图如下:土方开挖平面图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土方开挖剖面示意图5)区间:与车站同样分为4次土方开挖,采用阶梯式开挖土方,土方开挖由区间、车站东西两头向中间推进,从区间南侧3#大门外运土方。第三阶段土方开挖此次土方开挖主要为附属结构区域土方,土方量约为22800m3,平均每天出土880m3,出土工期26天。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加液压抓斗开挖,出土方法同主体结构区域土方开挖方法。基坑开挖施工流程具体如下:1)第一层土方开挖至冠梁底0.5m,施作冠梁及第一道混凝支撑,在第一道钢筋砼支撑未达到设计强度的80%之前不允许进行基坑下一步开挖;2)对基坑开挖采用中间掏槽开挖,两边放坡的施工方法,以保证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槽边坡度为1:1,坡脚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3)对基坑开挖采用中间掏槽开挖,两边放坡的施工方法,开挖至第二道支撑底0.5m,尽快架设第二道钢支撑,基坑两侧平台宽2m,中间槽边坡度为1:1;4)对基坑开挖采用中间掏槽开挖,两边放坡的施工方法,开挖至第三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道支撑底0.15m,施作第三道砼支撑,钢筋砼支撑未达到设计强度的80%之前不允许进行基坑下一步开挖;5)对基坑开挖采用中间掏槽开挖,两边放坡的施工方法,开挖至第四道支撑底0.5m,尽快架设第四道钢支撑,基坑两侧平台宽2m,中间槽边坡度为1:1;6)对基坑开挖采用中间掏槽开挖,两边放坡的施工方法,开挖至第五道支撑底0.5m,尽快架设第五道钢支撑,基坑两侧平台宽2m,中间槽边坡度为1:1;7)开挖基坑两侧土方至基坑底上0.3m,人工清理基坑底上0.3m土方至基坑设计高程,施作接地网、垫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开始结构底板施工。(5)最后收尾土方的开挖:最后收尾土方时,下留设一台小型挖掘机在坑底挖土,将土倒到靠近基坑边,利用长臂挖掘机取土或利用汽车吊进行垂直运输将土吊出,挖完后用满足吨位要求的汽车吊将挖掘机吊出。在收尾阶段开挖土方的过程中,因地面为重型机械,届时需保证地面承载力能够承受该移动荷载,并需保证最后开挖土方段范围内的管线安全,必要时可采取铺设钢板等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稳定和安全。(6)土方外运外运弃土弃于深圳市渣土排放单位指定的弃土场。根据施工安排,基坑开挖施工分阶段进行,弃土只能在市政交通管理部门允许的时间内进行外运,以防堵塞交通和影响市容。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为保证运输过程不影响市容清洁,对敏感的扬尘和泥水问题要做好安排,切实地解决,防止运输车辆漏、掉泥土,对运输车辆严格按照市散体物料运输车的标准进行改造,实施过程中,还需针对目前深圳市淤泥运输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争取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车斗斗门必须严密,防止漏泥;二是严格限制装土高度;三是对流状泥土必须晾晒后再装运,严禁泥浆和泥土混装;在运输车辆出施工区域前,将车辆用高压水在洗车槽冲洗干净,同时加强职工教育,使整个外运弃土工作在文明施工的指导下井然有序的进行。运输车辆进出施工现场路口,设专人统一指挥,及时疏散行人和交通车辆,在保障市内交通顺畅的同时,确保外运弃土工作的顺利进行。备用弃土场:宝安机场,工程所在地到宝安机场弃土场25km,来回需要80分钟。挖土线路图示:西乡大铲湾弃土场路线宝安机场弃土场路线5.5.4基坑开挖的基本要求基坑开挖采用顺作法分层开挖施工,分层的原则是每施工一道支撑后再开挖下一层土方。第一层土方开挖深度为地面至第一道支撑底,中间各层土方开挖深度一般为相邻两道支撑的竖向间距,最后一层土方开挖深度为最后一道支撑底距基坑底0.3m位置。(1)基坑开挖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2)开挖在主体地基加固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开挖。(3)基坑开挖中,采用纵向分段、竖向分层开挖,分段长度视周围环境、主体结构施工进度情况以及结构受力情况、形式、几何尺寸等综合考虑确定,一般施工缝位置取20m左右,每开挖到基底必须立即施做垫层。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4)分段开挖的同时放坡,随挖随起坡,坡度符合要求。标准段开挖应先中间后两侧,两侧应先施工基坑相对安全的一侧。端头井应先开挖两侧后中间,两侧对称开挖及时支撑。(5)按照施工要求,必须及时安装支撑,并按设计要求施加支撑预应力值。支撑位置应准确,其支撑端部的中心位置、误差为:高程±20mm,水平间距±100mm。同一道支撑两端高差控制在20mm以内,支撑采用吊拉固定牢固,为保证支撑安装质量,在开挖每一层的每小段的过程中,当开挖出一道支撑的位置时,即按设计要求在地连墙两侧断面上测定出该道支撑两端与地连墙的接触位置,以保证支撑与支护结构面位置准确。(6)地连墙的找平层随主体结构的施工而施工。施工之前对地连墙的墙体质量进行详细的检查,对于出现渗漏的地方,及时封堵,以防对结构防水工程造成影响。(7)严格限制坑顶堆土等地面荷载。在已回填的结构顶部存放时,核算沉降量和顶板的允许荷载。(8)开挖最下一道支撑下面的土方时,按每6m或3m分小段开挖,16小时以内挖好。为做到坑底平整,在设计坑底标高以上30cm的土方需用人工开挖修平,如出现基坑反弹将反弹部分用人工铲除并会同设计、监理共同确定处理方法,同时设集水井用泵排除坑底积水。(9)接近于地连墙部分土方由人工开挖,对地连墙表面的平整度严格要求严防局部凹坑的出现。地连墙如有渗漏现象立即采取堵漏剂修补。(10)当基底上层与设计不符或扰动、水浸、发现淤泥、土质松软等现象时,做好记录,并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11)基底要平整压实,其允许偏差为:高程0mm,-20mm,平整度20mm,并在1m范围内不得多于1处,轴线位移小于30mm,基坑尺寸不小规定值。基底经检查合格后,要及时施工混凝土垫层。(12)雨季施工时应沿基坑做好挡水墙和排水沟,并对坡角进行固化,并对土坡用彩条布苫盖,防止滑坡。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13)土方开挖中如发生漏水现象,立即进行堵漏处理,不能形成较大的流量再去处理。对较大流量的漏水现象,在漏水部位地连墙外侧再加打数根高压旋喷桩以阻断水源,或在漏水处埋管,将水源引流到基坑内的降水井中,再用化学堵漏剂或防水砂浆处理四周墙体,最后将引流管堵死,保证基坑内无水作业施工。5.5.5基坑开挖注意事项(1)基坑严格按设计分层位置进行施工,及时施加支撑及斜支撑等加强措施,确保基坑坑壁稳定。施工过程中,密切与施工监测配合,加强信息化管理,若有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及时报请工程师和设计人员调整施工方案,将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程度,确保基坑成型;基坑开挖把基坑侧壁的稳定成型放在首位,已开挖的基坑侧壁不稳定时及时处理,不许再向下开挖。(2)对地连墙施工中因侧壁塌方而侵入基坑开挖线以内的部分,随开挖及时凿除,为找平层施工工序做好铺垫。(3)限制基坑开挖线以外地面堆土堆物荷载不超过20kN/m2,并做好计算校核工作,随时检查确保安全。(4)开挖过程中随时做好基坑内的排水工作,及时排出坑内积水,确保开挖过程中基坑底部干燥,确保基坑底部强度和稳定性不被破坏。(5)及时作好基坑两侧的防护护栏的设置工作,护栏采用脚手管进行搭设,护栏高1.2m,挂密目安全网,护栏立杆同冠梁预埋钢筋。(6)基坑内的给排水管线将管道内水排除干净再进行土方开挖施工。(7)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地质描述,做好开挖记录,当地质情况变化并与设计不符时,立即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及时调整施工方法。(8)密切监测基坑周围水位线的变化,当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小基坑降水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9)施工中各工序以测量监测为指导,根据水位变化,地连墙位移,轴力计的大小,基底反弹量等数据调整施工方法(10)施工挖土时注意对降水井的保护,避免开挖时碰坏降水井。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11)因支撑不总是与地连墙垂直所以支撑端头与地连墙之间的空隙,用钢楔子楔死,再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灌满。(12)基坑土方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格构柱,避免挖机碰到格构柱,造成格构柱变形损坏。土方开挖时应在格构柱四周均匀开挖,避免土方侧压造成对格构柱的挤压破坏。(13)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需采取减少成槽时间、降低泥浆比重等方法来减少塌孔对施工的影响,并采取管线预加固的措施保证开挖过程中周边管线的施工安全。5.4.6支撑施工本车站主体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800mm厚,墙顶设一道0.8m×1.1m冠梁。基坑竖向设三道内支撑,第一道为混凝土支撑,标准段为钢筋混凝土米字撑,混凝土支撑纵向间距约为9.0m;第二、三道支撑的标准段采用钢支撑(管径为800mm,t=16mm),间距为3m。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同冠梁同时浇筑,其施工方法同冠梁施工,在第一道钢筋砼支撑未达到设计强度的80%之前不允许进行基坑下一步开挖。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应预起拱,起拱高度为0.15%×L(L为支撑跨度)。钢支撑施工采用两台龙门吊配合吊装施工,其施工方法如下:(1)龙门吊设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整个基坑开挖范围内钢支撑的架设以及后期主体施工时材料的吊装,拟在主体结构范围内振海路站纵向架设一台起重为16t的龙门吊,航振区间纵向架设两台起重为16t的龙门吊,轨距分别为23.2m和24.05m,16t龙门吊吊装范围覆盖振海路站,龙门吊轨长224m,两台16t龙门吊吊装范围覆盖航振区间,龙门吊轨长269m。龙门吊轨道梁采用截面为600mm×2000m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轨道梁上纵向每间隔600mm预埋一块尺寸为10mm×150mm×350mm的钢板,钢板上连接夹板固定钢轨,施工完毕后轨道顶标高与路面标高一致。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龙门吊轨道梁示意图(2)钢支撑参数钢支撑材料为Q235B,采用Φ800(t=16)焊接钢管,焊接管纵向焊缝为V形坡口双面焊,楔块为45号铸钢。钢管支撑由活动端头、固定端头和中间节组成,各节由高强螺栓连接,并保证拼接点的强度不低于构件自身的截面强度,中间节分2m、4m、5m、6m四种类型,活动端节长度在2.4m~2.74m之间,固定端节长1.7m。施工时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固定端的长度或增减中间节的数量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基坑需要。钢支撑经监理检验验收合格后进行拼装。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Φ800(t=16)大样图钢支撑大样图(3)钢支撑架设工艺流程钢支撑加工完成后,经监理检验验收合格方可进场使用。钢支撑架设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吊运钢管支撑吊运钢管支撑施加预压力施加预压力焊接固定焊接固定拆除千斤顶拆除千斤顶预制管节及端节预制管节及端节预制钢托架预制钢围檩安装牛腿安装牛腿钢托架安装钢围檩安装吊装钢托架吊装钢围檩、钢托架拼装节段拼装节段钢支撑施工工艺流程(4)钢支撑安装方法钢支撑架设与基坑开挖是深基坑施工密不可分的两道关键工序,钢支撑架设极具时间性,钢支撑架设的时间、位置及预应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深基坑稳定,钢支撑架设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基坑土方开挖至支撑下0.5m时,及时架设钢支撑。使围护结构提前接受支撑反力作用,减少围护结构的变形。钢支撑的架设采用人工配合2台16t/10t龙门吊进行安装,应保证钢支撑与墙面垂直并按设计要求对钢支撑施加预加力。钢支撑施工流程:支撑编号→对号运到现场→清理预埋钢板表面→焊接支撑托架→钢支撑就位校正→施工预应力→紧固钢楔→拆除液压千斤顶。1)钢支撑架设方法①土层开挖至支撑架设位置后,凿出预埋钢板,焊接托架。②钢支撑吊装到位后,先不松开吊钩,将一端的活络头拉出顶住钢板,再将2台液压千斤顶放入顶压位置,为方便施工并保持千斤顶加力一致,2台千斤顶用托架固定。千斤顶一端顶在钢板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上,一端顶在底座上,接通油管后即可开泵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加到位后,用钢楔块撑紧端头处的缝隙并焊牢。然后回油松开千斤顶,解开起吊钢丝绳,完成这根支撑的安装。③支撑就位精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支撑轴线水平定位偏差在±30mm以内,支撑两端定位差异标高不大于20mm,且不大于支撑长度的1/600,支撑挠曲度不大于1/1000。支撑吊装就位后,采用32T汽车吊配合下放千斤顶进行预应力加设,千斤顶预加力分两级加载;第一级加载到设计预加轴力的70%,每一开挖段内支撑加设完毕后,二级加载到设计预加轴力。施工中采用2台100T的油压千斤顶,通过压力表读取预应力值(压力表必须经相关部门进行检验标定),当压力读数与需要加设的预应力值相符时,稳定千斤顶压力,在活络端打设钢楔限位,完成支撑预应力加设,钢支撑设计及预加轴力。钢支撑支座大样图在支撑预应力加设前后的各12h之内,加密监测频率,发现预应力损失或围护结构变形速率无明显收敛时,复加预应力至设计值。在基坑开挖至基底附近且第四道的钢支撑加设预应力后,及时对第二道钢支撑轴力进行监测,若出现应力为零甚至围护结构顶部向基坑外侧变形时,考虑对第二道钢支撑两端全部设置吊索悬吊,防止钢支撑移动脱落而危及基坑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直撑安装直撑安装前根据有关计算,将标准管节先在地面进行预拼接并检查支撑的平整度,其两端中心连线的偏差度控制在20mm以内,经检查合格的支撑按部位进行编号以免错用,采用龙门吊一次性吊装到位。吊装前需按设计高程凿出预埋在地连墙上的钢板,焊接安设钢托板。钢支撑吊装到位后,用千斤顶施加预加轴力。3)斜撑安装围檩采用混凝土腰梁,因斜撑与围檩呈斜交关系,有一定交角,存在平行于围檩长度方向的分力,可能使围檩存在后移现象,按设计角度在围檩设置剪力块,确保钢管支撑与端承板成垂直关系,然后进行支撑安装作业,其安装方法与直撑相同。拟与设计沟通优化混凝土腰梁和地连墙及混凝土支撑连接部位的配筋,以减少混凝土支撑拆除对结构的影响。4)角撑施工本工程角撑均采用4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撑。角撑在施工前,先凿毛地连墙混凝土,使角撑钢筋与地连墙分布筋搭接,并采用搭接焊使其形成网片,其焊接长度≥10d,然后支模,浇筑混凝土,在砼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模板,进行下一步施工。(5)支撑体系安装施工要点1)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2)支撑的安装与土方施工紧密结合,在土方挖到设计标高的区段内,及时安装并发挥支撑作用。3)每一工况挖土及钢支撑或角撑的安装时间不得超过16~20小时。4)要严格控制支撑端部的中心位置,且与支护结构面垂直,接触位置应平整使之受力均匀。5)钢管横撑按每节6m的标准长度进行分节,同时配备部分长度不同的短节钢管,以适应基坑断面的变化。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6)管节间用法兰、螺栓栓接,同时每根横撑分别配活动端和固定端。7)钢管对撑与钢围檩正交,斜撑要确保剪力块角度与斜置角度一致,钢管横撑安装后及时施加预应力。8)为防止钢管支撑受压变形,要求活动端、固定端承板采用厚3cm的特种钢板。9)要求专人检查钢管支撑楔子,一有松动,及时进行重新加荷打楔子。10)钢管支撑、钢围檩为钢构件,一定要确保焊缝质量,使用前需进行无损伤焊缝检测。焊接均采用E43型焊条,所有焊缝满焊,焊缝厚度不小于12mm,板厚大于12mm的对接焊接构件需开2mm坡口。11)角撑安装前必须凿毛与其连接处的地连墙,且保证角撑钢筋与地连墙分布筋搭接焊,其焊接长度≥10d。钢支撑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预加顶力650(KN)每件1检查施工记录2位置高程6502水准仪检测水平间距6100钢尺检查偏心≤20mm经纬仪(6)支撑保护措施1)基坑开挖过程中要防止挖土机械碰撞支撑体系,以防支撑失稳,造成事故。2)挖土机械和车辆不得直接在支撑上行走操作,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支撑、立柱、井点管、围护墙。3)作用于支撑面的施工荷载不大于4kPa,钢支撑顶面严禁堆放杂物。4)土方开挖时,弃土堆放应远离基坑顶边线。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5)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若因侧压力造成钢管横撑轴力过大,造成横撑挠曲变形,并接近允许值时,必须及时采取增加支撑等措施,防止横撑挠曲变形过大,保证钢支撑受力稳定,确保基坑安全。6)钢支撑三角形钢支架固定端下方焊有2cm厚钢板托板,防止支撑的基坑开挖时受外力发生脱离等现象。(7)支撑拆除1)支撑拆除顺序支撑体系拆除过程其实就是支撑的“倒换”过程,即把由钢管横撑所承受的侧向压力转至永久结构或其它临时支护结构。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后,可进行第三道支撑拆除。当负二层侧墙及负一层板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后,拆除第二道支撑。当车站负一层侧墙及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后,拆除第一道支撑。2)支撑拆除方法①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要点主要为:a.内支撑拆除应遵照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考虑现场周边环境特点,按先置换后拆除的原则制定详细的操作条例,认真执行,避免出现事故;b.内支撑相应层的主体结构达到规定的强度等级,并可承受该层内支撑的内力时,可按规定的换撑方式将支护结构的支撑荷载传递到主体结构后,方可拆除该层内支撑;c.内支撑拆除应小心操作,不得损伤主体结构。在拆除下层内支撑时,支撑立柱及支护结构在一定时期内还处于工作状态,必须小心断开支撑与立柱,支撑与支护桩的节点,使其不受损伤;d.最后拆除支撑立柱时,必须作好立柱穿越底板位置的加强防水处理;e.在拆除每层内支撑的前后必须加强对周围环境的监测,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拆除并立即采取措施。拆除方法: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采用人工拆除法,即组织一定数量的工人,用大锤和风镐等机械设备人工拆除支撑梁。②钢支撑拆除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拆除采用手工工具拆除,即用人工拆除螺栓或用气割切断螺栓或焊接缝。先搭设人员操作的临时支架,龙门吊先略带吊力吊住钢制撑,然后千斤顶卸力,抽掉钢楔块,用龙门吊将钢支撑吊放在结构板上,解开发兰连接,用门吊车分节吊走钢管即可。支撑拆除时应随时随时观察围护结构的变形,必须作好钢支撑拆除阶段周围施工监测点的量测和量测记录,切不可草率施工。支撑托架的拆除:拆掉钢支撑后,用电焊机或氧焊机切割即可。钢支撑的拆除流程为:门吊就位、钢丝绳扣扎支撑→活络节内安放千斤顶施加顶力→撤除钢楔→解除顶力,同时卸下千斤顶→支撑杆体下放、拆除高强连接螺栓→拆开支撑杆体,各部分节调出。给管撑卸荷及拆卸管撑要结合结构施工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以免发生安全事故。钢支撑离底板比较高,在拆卸时,需搭设操作平台,按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拆除,在卸掉钢管支撑之前,操作工人与吊机的吊点分别位于钢管的两侧,以免钢管起吊后摆动,伤及工人。钢支撑系统拆除技术要点:a.为防止车站结构开裂,在对应板层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才能拆除支撑。b.钢支撑拆除时,用链条葫芦将钢支撑吊起,在活动端设100T千斤顶,施加轴力至钢楔块松动,取出钢楔块,逐级卸载至取完钢楔,再吊下支撑。避免预加应力瞬间释放而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开裂。钢支撑分节拆除后转运至指定场地堆放。c.在钢支撑拆除过程中,需对围护结构进行严密的监控量测,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上报监理工程师商讨决策,并按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施工方法进行处理。(8)安全技术措施1)起吊前检查钢丝绳固定情况,保证牢固,避免脱落伤人。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钢支撑提升离开基座0.1m时应停下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的可靠性、钢支撑的平衡性、绑扎的牢固性、确认无误后,方可起吊。当起重机出现倾覆迹象时,应快速使钢支撑落回基座。3)移动过程要缓慢,司机看好基坑情况,避免钢支撑刮碰坑壁、冠梁、上部钢支撑等。4)门吊司机、电焊工人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穿戴好防护罩、防护手套、绝缘鞋,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基坑工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避免跌落。5)钢支撑拆除时安全员必须在现场,起吊时听从信号工统一指挥、起落一致,上下密切配合,避免发生以外。6)切割焊和吊运过程中工作区严禁过人,拆除的零部件严禁随意抛落,避免伤人。7)六级以上风力,雨雪天严禁作业。(9)钢支撑质量保证措施1)钢支撑稳定的保证措施①基坑开挖应严格遵守“分层开挖”的原则,支撑架设与土方开挖密切配合,开挖时采用中心挖槽法开挖钢支撑附近土方,以防止机械碰撞支撑;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开挖护坡桩附近土方,严禁机械开挖碰撞钢支撑,土方挖到设计标高后及时架设钢支撑并施加预应力,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②钢支撑的稳定性是控制整个基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架设必须准确到位,并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尤其注意斜撑的稳定性,在斜撑作业时,安装每一环节均要做到精心作业,同时围檩在制作、安装过程中也必须保证其稳定、强度及变形的要求,另外,从基坑钢支撑架设至拆除的整个施工过程中,须对钢支撑严格监测,确保其稳定性。③钢支撑安装时,轴线偏差≤5cm,并保证支撑接头的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钢支撑连接时必须对称上螺栓,按顺序紧固,同时为防止钢支撑在施加轴力时产生过大的挠度,在施加轴力前先将挠度校正至水平。④钢支撑安装前一定要检查加工成型的支撑是否垂直,不垂直的要进行矫正;然后将钢支撑安装在牛腿上支座上,并且紧固好。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钢支撑的检验标准钢支撑的检验标准检查标准项目偏差(mm)外观检查标准截面几何尺寸±4钢支撑侧弯矢高15扭曲h/250且<10.0翼板对腹板的垂直度h/100且<3.0端部连接板对腹板的垂直度3支撑构件的安装标准同一横撑中间及两端顶面任意两点的高差5.0横撑对定位轴线的整体偏差50.0横撑整体直线度±20.0施加预应力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横撑预应力施加后轴线偏移5.05.4.7基坑施工安全通道(1)土方开挖过程中可利用马道和中间拉槽的一侧预留2m宽作为上下其坑的安全通道,为了保证安全,该2m宽通道采用脚手架进行封闭。(2)当马道与基坑底高差(1m~3m)较大时,采用临时附着在地连墙和钢腰梁上的钢梯上下马道与基坑底。(3)在结构开始施工,高差超过3m时,采用搭设脚手架马道形式上下基坑。5.5.8基坑土方回填(1)现场挖出的纯粘土、淤泥、粉砂、杂填土、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腐植土、过湿土不能作为回填土。(2)基坑回填在车站结构顶板达到设计强度以后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3)回填前应对回填土进行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并作压实试验。基坑回填分层、水平压实;基坑分段回填接茬处,已填土坡应挖台阶,其宽度不得小于1m,高度不得大于0.5m。(4)基坑回填时,平地机平整,压路机碾实,机械或机具不得碰撞车站结构及防水保护层。(5)结构顶板以上0.5m范围内采用透水性差的粘土层回填,且该0.5m范围内以及地下管线周围填土采用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夯填。(6)基坑回填碾压密实度应满足地面工程设计要求,并不得小于95%(重锤击实标准)。(7)除以上条款外,尚应严格遵守《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基坑回填的有关规定。5.6周边建(构)筑物及管线保护5.6.1周边建筑物保护施工前调查所有在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着重查明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形式、数量、修建年代、材质、质量状况、工作状态、与地铁车站的位置关系等。当建筑物具有很大的破坏风险时,应遵循“先加固、后施工”的原则。对建筑物采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1、施工措施控制(1)减少震动对建(构)筑物的影响在建(构)筑物附近加强对成槽机抓土的深度控制,以及抓斗的稳定性控制能减少因震动对建(构)筑物造成的影响,同时加强对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地连墙施工对建(构)筑物造成的影响。(2)根据地质报告,严格控制泥浆的配比,防止成槽过程发生槽壁坍塌,以及控制好相邻两幅墙的成槽时间。(3)基坑降水过程中对建(构)筑物的保护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在降水工程中,加强监测基坑外水位变化,如发现围护结构有较大漏水,引起基坑外水位下降,应立刻停止降水,对漏水部位围护结构进行加固补强或采取坑外注水的形式,减少地面沉降变形,避免不均匀沉降对建(构)筑物造成的威胁。(4)基坑开挖和支撑过程控制1)分段、分块、分层进行土方开挖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快速完成开挖,及时进行支撑的安装并施加轴力,使基坑无支撑暴露的时间最短;每段基坑开挖完毕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该段内部结构的施工,使该段基坑暴露时间最短。基坑暴露的时间越短,基坑围护的累加变形越小,对位于基坑边缘的建(构)筑物保护越有利。2)减少动荷载对基坑的影响土方开挖过程中,重型土方车辆和机械尽量不要在建(构)筑物附近行走和停留,以减缓基坑的变形速率,达到保护建(构)筑物的目的。3)土方开挖过程渗漏水的处理土方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外露面及时挂网喷浆或模筑混凝土,及时封闭,同时设置专人观察渗漏水现象,对渗漏水及时处理。有流沙发生时,如流沙位置在开挖面以上且压力不大时,用木楔、棉纱水泥和水玻璃将其封堵,然后在地连墙上打设注浆管,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封堵。如流沙的位置在开挖面以下或压力较大时,采用麻袋堆码、土方回填平衡压力、喷射混凝土封闭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同时在发生流沙对应的咬和桩坑外位置,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封堵,确保建(构)筑物的安全。4)土方开挖至基坑底及时封闭基底土方开挖到基坑底部时,及时进行垫层的施工,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结构底板的施工。3、加强施工监测加强对云发大厦等周边建筑物的监控量测,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结构形式、基础形式等建立不同的控制值,通过监控量测及时掌握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工艺,确保建筑物保护管理在可控状态。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5.6.2管线保护(1)施工前对地下管线的相对位置、埋深、类型等详细调查,并做好详细的记录,调查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和调查方案;2)对设计给出的管线资料进行整理和确认;3)走访沿线所有地下管线的主管单位,以确保没有管线资料被遗漏,对所有有关的地下管线将争取在现场进行探查和确认;4)向有关部门确认各种管线的允许变形量。(2)快速联系处理,当发现管线有大的变形和趋势时,及时快速与管线产权单位、监理、业主及设计等单位联系,确定处理方案,现场准备好任何一种方案的所有物资设备,以便随时调用。(3)对距离基坑较近、变形反应敏感的管线,作为重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其它管线以监测为依据,及时采取跟踪保护措施。(4)对横跨车站的管线,能改移的改移,对不能及时切改的管线采取悬吊等措施托住管线,并采取防止磕碰等保护措施,施工前编写管线悬吊保护方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编写应急预案。(5)地下管线状况航海路站~振海路站区间涉及管线根据调查,航海路站~振海路站区间的地下管线由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已施工完成地下管线有两条污水管、两条雨水管,雨水管直径为600mm、800mm,污水管管线为400mm,雨污水管材质均为塑料波纹管。区间施工影响的管线如下:西端雨水管管底标高为4.66~3.33m,施工影响长度78.3m;东端雨水管管底标高3.09~3.00m,施工影响长度97.6m。西端污水管管底标高3.41~3.40m,施工影响长度78.3m;东端污水管管底标高为2.60~2.30m,施工影响长度23.8m。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振海路站涉及管线序号管线类型埋深(m)型号备注1照明管线正在调查正在调查其中拉线井8个,暂未穿线2给水管2.04DN800南北走向,暂未投入使用3给水管2.15DN400南北走向,暂未投入使用4给水管1.53DN200东西走向,暂未投入使用5雨水管2.87DN800南北走向,暂未投入使用6雨水管2.87DN600南北走向,暂未投入使用7中水管2.73DN200东西走向,已投入使用8中水管1.91DN800南北走向,已投入使用9电缆过路管1.463X8Φ175南北走向,暂未铺线10电缆过路管1.553X8Φ175东西走向,暂未铺线11电缆沟1.451.4X1.4南北走向,暂未铺线,含电缆井1个12通信管道1.5812Φ110东西走向,暂未铺线13通信管道1.9836Φ110南北走向,暂未铺线14燃气管道正在调查De250X14.2南北走向,暂未投入使用15燃气管道正在调查De160X9.1东西走向,暂未投入使用振海路站~临海路站区间涉及管线序号管线类型型号埋深(m)备注1给水管道Φ2000.5、1.13、7.28横向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给水管道Φ1000.34纵向3给水管道Φ3000.23、0.33纵向4给水管道Φ4500.88/0.96纵向5污水管道Φ6005.9、6.05纵向6污水管道Φ3001.93横向7污水管道Φ3000.9倾斜8污水管道Φ3001.86纵向9雨水管道400*4000.6~2.53横向10雨水管道Φ600、Φ10002.4~2.8纵向11雨水管道Φ3001.23~1.44横向12雨水管道Φ6001.5~2.7纵向13燃气管道Φ2001.1纵向14照明管线100*1000.3~1.5横向15照明管线100*1000.32纵向16照明管线100*1000.27纵向17高压电缆100*1000.2/0.23/0.32纵向18高压电缆800*1000.89纵向19高压电缆200*1002.34纵向20高压电缆1000*6001.8纵向21通信管线600*2001.14纵向22通信管线800*1001.1纵向23通信管线400*1000.9纵向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4通信管线多种0.83~1.25横向临海车站涉及管线序号管线类型数量型号备注1照明管线6200*100南北走向2照明管线4100*100南北走向3照明管线1100*100东西走向4照明管线2200*100东西走向5电缆过路管1型号不明南北走向6电缆过路管1700*400南北走向7电缆过路管5150*150南北走向8电缆过路管1100*100南北走向9电缆过路管11200*450东西走向10电缆过路管2300*150东西走向11电缆过路管6150*150东西走向12电缆过路管1100*100东西走向13通信管线7200*100南北走向14通信管线2200*200南北走向15通信管线1600*300南北走向16通信管线6200*100东西走向17通信管线2200*200东西走向18通信管线2300*200东西走向19燃气管道1PEΦ315南北走向20燃气管道1PEΦ160东西走向21雨水管3Φ300南北走向22雨水管1Φ500南北走向23雨水管1Φ600南北走向24雨水管1Φ800南北走向25雨水管1Φ1000南北走向26雨水管2400*400南北走向27雨水管6Φ300东西走向28雨水管1Φ500东西走向29雨水管3Φ600东西走向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30污水管3Φ300南北走向31污水管1Φ400南北走向32污水管2Φ300东西走向33给水管2Φ100南北走向34给水管7Φ150南北走向35给水管2Φ200南北走向36给水管2Φ300南北走向37给水管1Φ100东西走向38给水管3Φ150东西走向(6)地下管线保护方案基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时车站范围内沿线管线临时改迁至围护结构以外,车站结构施工完后再回迁至原位,横跨基坑采用悬吊方式保护,并配以其它辅助措施,确保施工影响范围内地下管线的安全。1)施工前探挖施工前先进行探槽施工,深度不小于2.5米,同时结合物探对已知管线进行探挖。每道探槽施工完成后,对探明的管线取得与产权方的联系,如确认废弃,则不作保护,但记录在案;如在使用中,则测量其平面位置、高程,确定管线的方向及管线与线路的关系,分析是否对结构有影响以及保护的难易程度,以便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同时,进行插牌标示,标示牌上须注明管线种类、埋深等。将探挖出在使用的管线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指导施工。2)降水施工中加强沉降观测,如发现沉降增大较快等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同设计单位联系,当确认是因降水所引起时,则采取回灌措施。在沉降区域施工回灌井,回灌井与降水井之间距离大于5m,回灌方案具体根据沉降情况而定。3)横跨基坑的管线不能迁改时,采用悬吊法保护,对通信光缆及重量较轻的管线采用钢管支架悬吊保护,重量较大的给排水水管采用贝类梁或型钢支架悬吊保护,支架梁直接安装在围护结构桩顶冠梁支座上。4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对于水管、煤气管道等刚性管线,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全程监测,发现情况异常,及时报警,据此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实现信息化施工管理,确保地下管线的稳定与安全。5)加强与有关管线单位的协同合作,顺利完成对管线的调查与保护工作;当施工前预测和施工中监测分析确认某些重要管线可能受到有害影响时,将根据地面条件、管线埋深条件等采用临时加固、悬吊或管下地基注浆等保护方案,并在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加强管线沉降监测,尤其是对沉降敏感的管线要布点监测并及时分析评估施工对管线的影响,根据施工和变位情况调节观测的频率,及时反馈监测信息并指导施工。(7)车站地下管线保护技术措施1)悬吊保护措施施工前进行结构受力计算,保证桁架的强度和刚度满足管线的受力和变形要求;悬吊管线周围用吊篮保护,并悬挂“严禁碰撞”的安全标志;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过程中严禁吊车吊装物件由悬吊管线上方经过;管线上设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检查连接点状况,定期进行维修和调整。管线悬吊保护见下图。对于纵向整体刚度较差的管线,则事先采用整根钢管(或适宜管材)置换后再进行悬吊保护。2)管线处的土方开挖地下管线调查清楚后,测量人员标明其具体位置和埋深。土方开挖前,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向施工操作人员现场交底,并监督实施。管线上部土方采用人工开挖。管线暴露后,立即对管线进行支托和吊挂。在管线保护好后,再进行管线下部的土方开挖。管线下部的土方仍采用人工开挖。开挖的高度和宽度控制在机械施工时不会碰到管线。3)基坑回填时对管线的保护顶板防水层做完后,进行基坑回填土施工,回填前采用支墩对地下管线进行保护,支墩采用C15砼,尺寸根据管线实际情况决定。管线支撑稳固后,再进行土方回填。管线处采用人工夯实施工。4)基坑外地下管线的保护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工作,随时掌握围护结构、地下管线的变形和地面沉降情况,并将监测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技术部门和现场管理人员,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暂停施工和跟踪注浆的方法对地下管线进行加固,以确保管线安全。(8)区间地下管线保护的技术措施盾构区间穿周边管线时,为确保盾构区间施工时不对管线造成破坏,拟采取下列措施:1)严格控制盾构掘进参数,如正面土压力,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加强控制盾构超、欠挖,按照地面沉降的观测值,加以综合性的调整。2)增加深层沉降和加密地面的沉降观测点,同时每天增加测量次数,及时将观测到的数据进行比较综合,及时调整盾构掘进参数。3)结合土体位移、分层沉降的观测,孔隙水压力以及隧道变形及土压力的测量等跟踪检测数据,及时处理,综合分析。4)盾构在该区域内应连续掘进,尽可能减少停机故障,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穿越施工。5)如若地面沉降数值较大,及时向衬砌壁后补注水泥固结浆,并控制好注浆的相关参数,直到沉降情况达到要求为止。6)盾构穿越重要管线前严格控制轴线偏差,如发生偏差后,纠偏时应限制每次纠偏量,减少纠偏造成的土体损失。7)重要管线处,在地面采取跟踪注浆措施。在地面埋设注浆管,通过注浆管灌注浆液,然后洗管。仔细监测地面沉降情况,如沉降仍然较大,则应继续注浆,直至地面沉降稳定为止。8)通过管线时盾构的出土量可适当减少为95~98%,以减少后期的工后沉降(9)管线保护的监测措施1)在悬吊管线承托板上或管线上方每隔4m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控制变形在10mm以内。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设置专职安全员,在结构施工时,进行巡回监测。3)监测仪器:电子水准仪、钢尺、全站仪等,量测精度为±0.4mm。4)测量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基点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的初始高程。观测时各项限差应严格控制在规定额度之内,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校核。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连续三次观测,三次高程之差应小于±0.5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监测方法①管线倾斜:采用全站仪用极坐标测量的方法,量测管线测点的水平位移。②管线沉降:采用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量测的方法,量测管线测点的垂直位移。量测时应注意使用的基点应布置在施工影响范围以外稳定的地面上。③管线裂缝:使用裂缝观察仪对裂缝进行观察。第六章试验检测6.1检测依据(1)深圳市标准《深圳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9-2011)(2)《深圳地区基桩质量检测技术规程》(SJG09-2007)6.2检测目的、检测数量和检测设备应对地下连续墙进行墙体完整性检测、深度、墙体混凝土强度、墙底沉渣厚度和墙底岩土层性状检测,采用超声检测和钻芯检测,超声检测数量为总墙幅数量的30%,每幅不少于5个测管;钻芯取样检测为不少于总幅量的15%且不少于10个槽段,每个槽段不少于3个孔。表6-1检测目的、数量及设备序号检测项目检测目的检测数量检测设备1成槽质量检测(超声波法)检测地下连续墙槽壁垂直度全部槽段DM686型超声波检测仪2超声波检测30%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埋管透射法)检测墙身混凝土质量,判定墙身混凝土是否存在缺陷、缺陷的程度并确定其位置NM-3C型非金属超声检测仪3钻芯法检测检测墙身混凝土抗压强度,判定墙身混凝土质量15%GXY-1B型工程钻机和压力试验机等6.3超声波法成槽检测技术要点(1)检测条件:1)受检槽段的成槽工艺和槽宽、槽深等技术指标均按设计要求进行。2)受检槽段应在我方现场检测工作结束后才能进行下钢筋笼等其它工序施工。3)现场检测时需提供220V交流电源,并确保检测过程中不得停电。(2)检测数量:1)100%检测。2)每幅槽壁垂直度检测3个断面。(3)检测方法:1)将电动绞车固定在槽孔中心,并将探头以一定速率下放至槽底。2)由下往上以一定速率提升探头,同时由DM686型超声波检测仪接收两个方向的槽壁发射的超声波脉冲反射信号,得到槽深、垂直度及槽壁状况等成槽参数。3)现场打印检测曲线。(4)判定实测槽段垂直度是否满足本工程设计要求。(5)检测报告的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①工程简况(含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设计要求、施工单位等);②工程地质条件简况(含勘察报告名称、勘察单位和典型的工程地质剖面图等);③成槽施工简况。2)现场检测概况: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①检测目的;②检测依据;③检测设备及其工作原理;④检测数量及检测原则;⑤检测日期等。3)检测数据分析(含实测曲线、检测结果汇总表等)。4)结论。附:每个槽段的成槽质量检测曲线。6.4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技术要点(1)声测管的埋设:1)声测管采用内径为50mm的钢管,管身不得有破损,管内不得有异物。2)声测管呈梅花型分布间距不大于1.5m。3)声测管应从墙底延伸至接近自然地表,以便在基坑开挖前进行超声波透射法检测。4)声测管的底部应预先用堵头封闭或用钢板焊封,以保证不漏浆。5)埋设时应将声测管焊接或绑扎在钢筋笼内侧。每节声测管在钢筋笼上的固定点不少于3处,声测管之间应相互平行。6)每节声测管之间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是焊接,即两节钢管相对,外套较粗的套筒,将套筒口周边与钢管焊接封闭。二是螺口连接,即将两节钢管端头加工成螺纹,与套筒螺纹相匹配而连接。7)埋设完后在声测管的上部应加盖或堵头,以免异物入内。8)声测管可和墙底注浆管结合使用。(2)检测条件:1)须待墙体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后才能检测。2)按本工程工地指示进行检测;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3)现场检测时需提供220V交流电源,并确保检测过程中不得停电。(3)检测原则:1)检测数量:按设计要求“总数量的30%,如出现异常情况则增加检测数量”。2)具体抽检数量和位置按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指令执行。(4)检测方法:1)检测仪器应是合格的计量器具,并在检定周期内使用。2)选择合适的仪器参数,在同批桩的检测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仪器参数。3)测量整个检测系统的声时初读数。4)将接收和发射换能器分别置于两个声测孔的底部,从底部开始向上提升逐点检测,每测完一个剖面的数据,应及时存盘。5)两个换能器必须以同一高度或相差一定高程等距离同步移动,每个测点的两个换能器的高差变化不应超过20mm,并经常注意进行深度校核。6)测点间距为250mm。在普测的基础上,对数据可疑的部位应进行复测或加密检测,以确定缺陷的位置和分布范围。7)应以每两管为一个检测剖面,分别对所有剖面进行检测。(5)检测成果分析:根据超声脉冲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声学参数(声时、波幅、频率等)和波形的变化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墙身混凝土缺陷的位置和范围,评价墙身混凝土质量。1)根据声速的离差系数Cx评价桩身混凝土均匀性:A级:0≤Cx<0.05;B级:0.05≤Cx<0.10;C级:0.10≤Cx<0.15;D级:0.15≤Cx<1。2)用声速的V-2σv作为判断有无缺陷的临界值,若测点声速小于临界值则为可疑点,应进行分析。3)用波幅的A-6作为判断有无缺陷的临界值,若测点波幅小于临界值则为可疑点,应进行分析。(6)检测报告的主要内容: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1)工程概况:①概述(含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设计要求、施工单位等);②工程地质条件简况(含勘察报告名称及勘察单位、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等);③地连墙施工简况(含槽段号、施工日期等)。2)现场检测:①检测目的;②检测依据及原则;③检测方法;④检测设备(含工作简图);⑤检测日期;⑥检测数量;⑦检测槽段布置(即槽段平面布置图);⑧检测环境条件等。3)检测结果的处理和分析:①分析计算方法;②墙身质量评定等级分类;③检测结果汇总表;④检测成果曲线等。4)结论。6.5钻芯法检测技术要点(1)检测条件:1)应在基坑开挖前在自然地表进行钻芯法检测。2)按本工程工地指令进行检测。3)现场检测时需提供380V和220V交流电源,并确保检测过程中不得停电。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检测原则:1)检测数量:总幅数15%且按设计要求“不少于十幅”。2)具体抽检数量和位置按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指令执行。(3)现场钻芯取样:1)具体钻芯取样的位置由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指定。2)正常情况下每幅墙钻一个孔。建议每个孔的钻芯深度以“达到基坑开挖深度以下1m”为控制标准,具体按工程指令执行。3)钻机安装必须稳固、底座水平并确保钻芯过程中不发生倾斜、移位。4)按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深度位置和数量钻取芯样,若因钻机偏位而未达到要求的钻芯深度,则另选钻芯位置重新钻芯,直到满足要求的钻芯深度。并及时进行芯样编号及记录钻进情况。5)每个孔的钻进工作结束后,应按芯样编号顺序排列对取出的芯样进行拍照。6)钻芯取样完毕后应保护好钻芯孔以备注水试验用。(4)芯样试件的制作及抗压强度试验:1)按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从每个孔的芯样中截取并制作成芯样试件。2)芯样试件在20±5ºC的清水中浸泡40~48小时后取出进行抗压强度试验。3)参照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进行芯样试块抗压强度试验。4)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fcu=4F/(πd2)式中:fcu—芯样试件抗压强度(MPa),精确至0.1MPa;F—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破坏荷载(N);d—芯样试件的平均直径(mm)。(5)检测数据的分析和判定:1)取同一组三块芯样试件强度值的平均值为该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取同一幅墙不同深度位置的各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中的最小值为该幅墙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6)检测报告的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设计要求,场地地质条件简况和受检墙的施工简况等。2)现场检测:包括检测目的、依据、检测设备、检测日期、检测桩数、总进尺、试件数量及异常情况说明等。3)检测成果分析:包括芯样照片、芯样描述以及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等。4)结论。6.6需有关单位提供的配合条件(1)提供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下连续墙槽段平面布置图及受检槽段的施工记录等资料;(2)现场具备检测条件时,至少提前一天通知;(3)现场检测时请提供380V和220V交流电源,并确保在检测过程中不得停电。6.7检测进度计划(1)成槽检测:每次检测大约需40~50分钟,跟踪现场施工进度进行检测。(2)超声波透射法检测:一台检测仪每天大约可检测6幅地连墙,可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分几次进场检测。(3)钻芯法检测:现场钻孔取芯每孔大约需4~5天,芯样试件加工需1~2天,芯样试件养护需2天,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试验需1天。6.8提交检测成果时间(1)提交检测结果速报时间1)成槽检测:每次检测后现场立即提交检测结果速报。2)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每次检测后2天内提交检测结果速报。3)钻芯法检测: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试验后2天内提交检测结果速报。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提交正式检测报告时间现场检测/抗压强度试验结束后,在“需有关单位提供的配合条件第1条”要求提供的资料齐全的前提下12天内提交正式检测报告。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第七章监控测量的实施7.1监测设计7.1.1监测的目的、原则(1)监测的目的在施工中,实际施工的工作状态往往与设计预估的工作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时差异的程度还相当大。设计预测和预估往往只能大致描述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围护结构与相邻环境的变形规律受力范围。由于差异的存在和不确定,必须在开挖和支护施筑期间开展严密的现场监测,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1)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由于设计所用的压力计算采用经典的侧向压力公式,与现场实测值相比较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迫切的需要知道现场实际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与设计时采用值进行比较,必要时对设计方案或施工过程进行修正,从而实现动态设计及信息化施工。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提供依据。2)保证基坑支护的安全。支护结构在破坏前,往往会在基坑侧向不同部位上出现较大的变形,或变形速率明显增大。如有周密的监测控制,有利于采取应急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轻破坏的后果。3)为了实施对车站施工过程的动态控制,掌握地层、地下水、围护结构与支撑体系的状态,及施工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必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通过对量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及时确定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施工工期和既有建筑的安全。4)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量测数据,经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和判断后,进行预测和反馈,以保证施工安全和隧道稳定。(2)监测的原则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施工监测的成败与监测方法的选取以及测点布置情况直接相关。归纳为以下五条原则。1)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监测系统设计中所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则。为了确保其可靠性,必须做到:第一、系统采用可靠的仪器;第二、应在监测期间保护好测点;第三、监测数据应采用多级复核制。2)多层次监测原则:①在监测对象上以位移为主,兼顾其它监测项目;②在监测方法上以仪器监测为主,并辅以巡检的方法;③在监测仪器选择上以机测仪器为主,辅以电测仪器;④分别考虑在地表及临近建筑物与地下管线上布点以形成具有一定测点覆盖率的监测网;⑤为确保提供可靠、连续的监测资料,各监测项目之间应相互印证、补充、校验,以利于数值计算、故障分析和状态研究。3)重点监测关键区的原则:对不同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段,其稳定的标准是不同的;对各个开挖阶段应该根据工程经验对不同区域、重点部位进行监测,以保证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4)方便实用原则:为减少监测与施工之间的干扰,监测系统的安装和测量应尽量做到方便实用。5)经济合理原则:系统设计时考虑实用的仪器,不过分追求仪器的先进性,以降低监测费用。7.1.2监测技术方案设计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6)《深圳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11;(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8)国家有关相关规定。7.1.3监测设计(1)监测项目内容车站现场监控量测项目、测点布置、监测手段、监测频率标准见表7-1。表7-1监控项目量测表序号监测项目位置或监测对象监测仪器仪器监测精度测点布置监测频率1地表沉降基坑外30m的范围内水准仪、铟钢尺0.1mm与测斜测点在车站横断面上一一对应,根据场地情况横向布置施工监测应贯穿施工全过程。连续墙成槽阶段1-2次/天基坑开挖阶段1次/天内衬施工阶段1-2次/天当变形超过相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大监测频率;当有监测测点被损坏时,请及时做好补测。2连续墙墙顶水平位移墙顶测点经纬仪0.1mm沿纵向间距18m布置3连续墙墙顶沉降墙顶测点水准仪0.1mm孔间距10~20米4连续墙测斜连续墙内预埋测斜管测斜管、测斜仪0.1mm孔间距18米,与墙顶水平测点对应5土体侧向变形靠近围护结构的周边土体测斜管、测斜仪0.1mm孔间距18米6支撑轴力轴力计≤1/100(FS)每层5个断面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砼支撑在中部、钢支撑在端部7支撑立柱沉降支撑立柱顶水准仪0.1mm每层不少于总数的20%,且不少于3根8地下水位监测靠近围护结构的周边土体水位管、水位仪5mm基坑四角点、长、短边中点,沿纵向间距15m9围护结构内力围护结构内钢筋计、接收仪≤1/100(FS)同一孔共2~4个测点10建筑物沉降、倾斜需保护的建(构)筑物经纬仪、水准仪0.1mm根据周边建筑物情况布置,详见监测平面图11建筑物裂缝需保护的建(构)筑物游标卡尺0.1mm视具体情况而定12基坑底位移和隆起基坑底部水准仪0.1mm孔间距20~30米13管线变形基坑周边地下管线水准仪、铟钢尺0.1mm根据管线具体情况,沿管线每5~15米布置一个测点14隧道纵向沉降区间隧道水准仪0.1mm沿隧道每20米布置一个(2)施工监控量测点位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图7-1车站施工监控量测剖面图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图7-2车站施工监控量测平面图(3)施工监测点数目统计表7-2施工监测点统计表振海路站监测点统计监测项目监测点位性质处(孔、点)数备注围护结构变形监测墙体深层位移15单位“孔”墙顶水平位移监测墙顶水平位移27单位“点”墙顶沉降监测墙顶沉降27单位“点”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变化11单位“孔”支撑轴力监测26单位“处”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钢支撑应力变化混凝土支撑轴力变化13单位“处”,每处4个钢筋应力计地面沉降监测地表沉降变化81单位“点”坑外土体侧向变形监测土体深层水平位移15单位“孔”支撑立柱监测立柱沉降4单位“个”坑底隆起监测坑底隆起待定单位“个”建(构)筑物监测点建(构)筑物沉降待定单位“个”地下管线沉降和位移监测地下管线的沉降、位移待定单位“个”航~振区间监测点统计监测项目监测点位性质处(孔、点)数备注围护结构变形监测墙体深层位移36单位“孔”墙顶水平位移监测墙顶水平位移66单位“点”墙顶沉降监测墙顶沉降66单位“点”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变化66单位“孔”支撑轴力监测钢支撑应力变化36单位“处”混凝土支撑轴力变化18单位“处”,每处4个钢筋应力计地面沉降监测地表沉降变化80单位“点”围护结构内力连续墙内应力36单位“孔”支撑立柱监测立柱沉降32单位“个”坑底隆起监测坑底隆起21单位“个”建(构)筑物监测点建(构)筑物沉降待定单位“个”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地下管线沉降和位移监测地下管线的沉降、位移待定单位“个”7.1.4监测控制网测量地表沉降、墙顶竖向位移、支撑立柱沉降和建筑物沉降等监测项目开展之前应布设高程监测控制网,墙顶水平位移监测开展之前应布设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1)高程监测控制网测量高程监测控制网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系统一致,在变形区外原状土层中或稳定建筑的墙上布设不少于3个的基准点,与业主提供的水准点组成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高程监测控制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7-3所示。表7-3高程监测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测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中误差(mm)检测已测高差之较差(mm)Ⅰ±0.3±0.07±0.150.2(2)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测量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布设不少于3个的基准点,在变形区外建造具有强制对中标志的观测墩或者采用对中误差小于0.5mm的光学对中装置。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7-4所示。表7-4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全站仪标称精度水平角观测测回数距离观测测回数往测返测Ⅰ±1.5150±1.0≦1/120000±1",±(1mm+1××D)944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7.1.5实施阶段监控量测观测点布设原则(1)按监测方案在现场布设测点,当实际地形不允许时,可在靠近测点设计位置设置测点,以能达到监测目的为原则。(2)监测测点的类型、数量结合工程特点、设计要求、施工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但必须以能保证安全施工为原则。(3)为验证设计参数而设的测点布置在设计最不利位置和断面,为指导施工而设的测点布置在相同工况下最先施工部位,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反馈信息,以修改设计和指导施工。(4)地表及建筑物变形测点的位置既要考虑反映对象的变形特征,又要便于采用仪器进行观测,还要有利于测点的保护。(5)测点深埋(结构变形测点等)不能影响和妨碍结构的正常受力,不能削弱结构的刚度和强度。(6)各类监测测点的布置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机结合,力求同一监测部位能同时反映不同的物理变化量,以便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变化规律。(7)测点的埋设应提前一定的时间,并及早进行初始状态的量测。(8)测点在施工过程中一旦被破坏,尽快在原来位置或尽量靠近原来位置补设测点,以保证该测点观测数据的连续性。7.1.6监测量测项目控制标准监控量测项目控制标准是根据有关规范、规程、计算资料及类似工程经验制定的。当监测数据达到控制值的80%时,定为警戒值,应加强监测频率。施工监测中,应对监测结果及时进行分析与反馈。本工程监测根据以往经验管理制定基准值,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应暂停施工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加强措施。表7-5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控量测项目报警值、控制值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必测项目序号监测项目位置和监测对象仪器监测精度监测项目报警值测点布置1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围护结构上端部±1mm24mm或2.5mm/d短边中点,且沿纵向间距15m布置2围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围护结构上端部±1mm12mm或2.5mm/d短边中点,且沿纵向间距15m布置3地面沉降围护结构周围土体±1mm24mm或2.5mm/d长、短边中点布置,且测量断面不少于3处4地下水位基坑周围±5mm1000mm或500mm/d基坑四角点,长、短边中点,沿纵向间距15m5支撑轴力(或支撑变形)钢支撑端部或砼支撑中部≤1/100(F·S)60%的设计值每层20点6围护结构内力围护结构内≤1/100(Fs)60%的设计值同一孔共2~4个测点7基坑周边房屋基础监测沿基础周边±1mm最大沉降10~30mm或差异沉降倾斜2/1000间距15~20m,每个建(构)筑物不少于3个测点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8支撑立柱沉降观测支撑立柱顶上±1mm累计25~35mm或变化速率为2~3mm/d每层不少于总数的20%,且不少于3根9地下管线基坑周边需保护的管线接头±1mm压力刚性管道:10~30mm;非压力刚性管道、柔性管线:10~40mm管线每5~10米布置一个测点10土体侧向变形围护结构周边土体±1mm24mm或2.5mm/d孔间距15米,同一孔测点间距0.5米11围护结构变形围护结构内±1mm24mm或2.5mm/d孔间距15米,同一孔测点间距0.5米基坑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应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如主管部门无具体规定,可按下表采用。表7-6基坑周边环境监控报警值监测项目累计值(mm)变形速率(mm/d)备注地下水位变化1000500/管线位移刚性管线压力10~301~3直接观察点数据非压力10~403~5柔性管线10~403~5/邻近建筑位移10~601~3/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建筑物裂缝宽度1.5~3持续发展/注:建筑整体倾斜度累计值达到2/1000或倾斜速度连续3天大于0.0001H/d/(H为建筑承重结构高度)时应报警。监测频率如下表:基坑监测频率基坑类别施工进程基坑设计深度(m)≤55~1010~15>15一级开挖深度(m)≤51次/1d1次/2d1次/2d1次/2d5~10-1次/1d1次/1d1次/1d>10--2次/1d2次/1d底板浇筑后时间(d)≤71次/1d1次/1d2次/1d2次/1d7~141次/3d1次/2d1次/1d1次/1d14~281次/5d1次/3d1次/2d1次/1d>281次/7d1次/5d1次/3d1次/3d二级开挖深度(m)≤51次/2d1次/2d--5~10-1次/1d--底板浇筑后时间(d)≤71次/2d1次/2d--7~141次/3d1次/3d--14~281次/7d1次/5d-->281次/10d1次/10d--7.2监测实施方法7.2.1地面沉降观测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地下工程开挖后,地层应力扰动必然延伸至地表,反映于地表沉降,使附近建筑遭破坏。地表沉降全过程也是基坑开挖的全过程。沉降监测是根据监测对象周围各测点进行高程量测的项目。对水准点应定期进行校核,防止本身发生变化,影响监测结果的正确性。水准点埋设在沉降对象的沉降影响范围以外,保证其稳定性;力求通视良好,与观测点接近以保证监测精度;避免埋设在低洼容易积水处;远离容易受碾压及震动的影响。(1)测点布置按车站设计要求布设测点。测点用顶端磨平的φ18钢筋埋入地面深度不小于0.5m,低于地面2cm,如图7-5所示。如监测点在水泥路面上布置,则用水钻钻孔后,下放Φ120mm的短护筒,在护筒内放入木屑或泡沫,以防与原水泥路面成为一体。基点选择在施工影响范围之外、通视良好的地方。图7-4地面沉降观测点埋设示意图(2)量测方法基坑开挖前在变形影响范围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埋设基准点,进行水准布网,对基准点应定期进行校核,防止其本身发生变化,以保证沉降监测结果的正确性。利用基准点高程数据,测得地表沉降测点的初始值。利用水准仪LeicaDNA03和铟钢尺,按照一定的量测频率和时间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绘制时态散点图。(3)量测频率连续墙成槽阶段1-2次/天,基坑开挖阶段1次/天,内衬施工阶段1-2次/天。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4)监控量测仪器在检定有效期内的水准仪LeicaDNA03、铟钢尺。(5)数据分析与处理在取得监测数据后,要及时进行整理,绘制位移的时态变化曲线图,即时态散点图。在取得足够的数据后,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情况,选择合适反映变化走向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预测地面的安全状况。典型的动态回归曲线示意图如图:控制值时间(t)位移(mm)o图7-5时态回归曲线示意图采用的回归函数有:U=Alg(1+t)+BU=t/(A+Bt)U=Ae-B/tU=A(e-B/t-e-B/t0)U=Alg[(B+t)/(B+t0)]U=aXB+bXB-1……C式中:U-变形值(或应力值)A、B-回归系数t、t0-测点的观测时间(day)a.根据数据差值走向选择平滑度适宜的函数。b.时间位移及速率散点图,从中判断围岩稳定状态并为施工提供有效参考。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c.当速率或位移趋于平缓,进行回归分析,为基本同等条件的地质做出合理的沉降预测。d.做横断面与纵断面的沉降槽曲线图,以此判断施工影响范围,准确的预测其它涉及的建筑物、管线及土体变化情况,并对异情变化位置进行合理分析。e.汇总监测数据,根据各函数图查找异情化数据,并对比施工中根据监测当天反馈结果采取的措施效果。为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每次监测必须有结果,及时上报监测日报表,并按期向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提交监测月报,并附上相对应的测点位移或应力时态曲线图,对当月的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6)保护及恢复措施1)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班组共同配合,做好监测点位的保护工作;2)如发现松动或损坏的点位,应立即重新布点。7.2.2地下管线沉降观测(1)监测目的为防止在基坑施工中管线因地面发生沉降而产生管线破损,应在管线上布置观测点。(2)测点埋设地下管线测点重点布设在电力管线、排水管线、给水管线、燃气管线上,测点布置时要考虑地下管线与基坑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沿管线走向布点,点间距5~10m。有检查井的管线应打开井盖直接将监测点布设到管线上或管线承载体上;无检查井但有开挖条件的管线应开挖以暴露管线,将观测点直接布到管线上;无检查井也无开挖条件的管线可在对应的地表埋设间接观测点。管线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可视现场情况,采用抱箍式或套筒式安装。或选在管线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在其相临位置打Ф120mm的钻孔,孔内放Ф18的钢筋作为测杆,周围用净砂填实。基点的埋设同地表沉降监测。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图7-6管线沉降测点设置图(抱箍式)(3)监测方法利用在检定有效期内的水准仪徕卡DNA03和铟钢尺进行监测。(4)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方法与地表沉降相同。(5)保护及恢复措施1)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班组共同配合,做好监测点位的保护工作;2)如发现松动或损坏的点位,应立即重新布点。7.2.3地下水位观测由于基坑降水期较长,降水使场区地下水均衡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必然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为了较准确地掌握场区地下水动态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在降水工程实施的同时,对地下水位进行观测。地下水位观测主要是为了了解在大面积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升降情况以及施工降水对工程带来的影响程度,防止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并检验降水工程的实际效果。(1)地下水位观测点布设水位观测管应在基坑开始降水前至少1周埋设,且宜逐日连续观测水位并取得稳定初始值。在车站外围土体中按设计位置钻孔并埋设水位管,用于地下水位监测。水位观测管的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3m~5m。(2)水位监测方法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水位观测采用钢尺水位计测量。降水开始前,所有水位孔统一编号、量测孔口高程。(3)地下水观测频率连续墙成槽阶段1-2次/天,基坑开挖阶段1次/天,内衬施工阶段1-2次/天。(4)保护及恢复措施1)每次测量之后必须堵住孔口,以免落物堵住水位管;2)如发现水位管损坏或被堵,可在其附近重新钻孔埋设新水位管代替。7.2.4建筑物倾斜、沉降及裂缝监测本基坑周边存在一些建筑物,地铁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同时势必影响附近建筑物沉降及倾斜,甚至开裂破坏,因此应该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并随时采取有效措施。(1)观测点的埋设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体态特征、基础形式、结构种类及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原则上每栋楼房布设四到六个点,对于较大型的房屋应适当增加监测点。本工程建筑物沉降点埋设,设置在建筑物受施工影响的拐角、高低悬殊处和新旧建筑物连接处。在外墙钻眼,埋设Ф12,L字形钢筋头,如下图所示:圆头端部向上,在重要不允许破坏的建筑物底部垂直面用砂浆抹平10×10cm的平滑面,在面上作出明显标志作为观测点。根据现场观测条件和要求,建筑物倾斜观测采用差异沉降法。图7-7建筑物沉降点埋设示意图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裂缝监测点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裂缝进行布置,在基坑施工期间当发现新裂缝或原有裂缝有增大趋势时,要及时增设监测点。每一条裂缝的测点至少设2组,裂缝的最宽处及裂缝末端宜设置测点。(2)量测设备徕卡DNA03精密水准仪、徕卡TS11-1全站仪、钢尺、游标卡尺。(3)监测方法及处理方法1)建筑物沉降监测:通过定期监测,与原测点比较得出沉降数据。数据处理同地表沉降绘出位移及速率曲线并进行分析。2)建筑物倾斜观测:采用全站仪LeicaTS11-1以悬高测量的方式架设在不同位置两次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取两次测得的高度的平均值作为倾斜观测中建筑物的高度H。楼体长(宽)度采用钢尺丈量两次,取两次观测的平均值作为计算倾斜时的楼体长(宽)度L。在不顾及楼的长、宽、高发生异常变形的前提下,一经测定即可视为常量。通过沉降观测,可计算得到楼体L方向上的差异沉降值a,采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即可计算建筑物顶部的倾斜值Δ及倾斜角i。Δ=(a/L)×H;i=arctan(Δ/H)。3)建筑物裂缝监测: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基坑开挖前应记录监测对象已有裂缝的分布位置和数量,测定其走向、长度、宽度,必要时尚应监测裂缝深度,监测标志应具有供量测的明晰端面或中心。采用直接量测方法进行。将裂缝进行编号并划出测读位置,通过游标卡尺进行裂缝宽度测读。裂缝长度采用直接量测法。对裂缝深度量测,当裂缝深度较小时采用凿出法和单面接触超声波法监测;深度较大裂缝采用超声波法监测。裂缝宽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0.1mm,裂缝长度和深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1mm。(5)保护及恢复措施1)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班组共同配合,做好监测点位的保护工作;2)如发现松动或损坏的点位,应立即在其附近重新布点。7.2.5墙体深层水平位移(1)测点布置在连续墙每15~20m设一量测断面,选择在有代表性位置的钢筋笼上,如连续墙结构中出现弯距极值的部位,若能取得连续墙结构弯距的设计值,则可参考最不利工况下最不利截面位置进行测斜管布置。(2)测斜管的安装测斜管应在基坑开挖1周前埋设,埋设前应检查测斜管质量。将测斜管在现场组装封底后(保证上、下管段的导槽相互对准、顺畅,各段接头及管底应保证密封),一般采用绑扎方式与受力主筋进行牢固连结,随着钢筋笼一起吊入钻孔内,并将其浇筑在混凝土中,浇筑之前调整好十字凹槽的方向并固定,并在测斜管内注满清水后封好顶盖,防止测斜管在浇筑混凝土时浮起,并防止水泥浆渗入管内。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图7-8测斜管安设方法示意图(3)监测方法连接测斜仪探头和测读仪,将探头插入测斜管,使滚轮卡在导槽上,缓慢下至孔底,测量自孔底开始,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0.5m测读一次,每次测量时将探头稳定在同一位置上;测量完毕后,将探头提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按同样方法进行测量,两次读数应是数值接近、符号相反;侧向位移的初始值在基坑开挖之前连续三次测量无明显差异读数的平均值。(4)量测频率连续墙成槽阶段1-2次/天,基坑开挖阶段1次/天,内衬施工阶段1-2次/天。(5)数据处理每次量测值与初始值之差,即为变形。每次测得测孔各个深度的A+,A-两个方向的数值,根据固定公式可以计算出测孔各个深度的水平位移值。根据测量所得的连续墙在各个深度的水平偏移值,绘制出连续墙纵向各个深度的水平位移图。(6)保护及恢复措施1)做好监测点位的保护工作;2)每次测量之后必须堵住孔口,以免落物堵住测斜管;3)如发现测斜管损坏或被堵,应会同监理和设计共同研究应对措施。7.2.6支撑轴力(1)监测目的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轴力情况。(2)测点布设沿基坑长边设置若干个主测断面,该断面位置的全部支撑均设测点。受力较大的斜撑和基坑深度变化处增设测点。测点一般布置在支撑的端部或中部,当支撑长度较大时也可安设在1/3点处。(3)监测仪器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轴力计及频率接收仪。(4)轴力计的安装安装时将轴力计安装架与钢支撑端头对中对牢固焊接,在拟安装轴力计位置的桩体焊接一块250×250×25mm的加强垫板,以防止钢支撑受力后轴力计陷入钢板。待焊接件冷却后将轴力计推入安装架并用螺丝固定好。安装过程要注意轴力计和钢支撑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各接触面平整,确保钢支撑受力状态通过轴力计正常传递到支护结构上。当钢支撑预加力完成后,测点就直接投入使用。注意事项:轴力计的量程需要满足设计轴力的要求。在需要埋设轴力计的钢支撑架设前,将轴力计焊接在支撑的非加力端的中心,在轴力计与钢围护、钢支撑之间要垫设钢板,以免轴力过大使围护变形,导致支撑失去作用。支撑加力后,即可进行监测。图7-9轴力计安装方法示意图(5)监测频率连续墙成槽阶段1~2次/天,基坑开挖阶段1次/天,内衬施工阶段1-2次/天。(6)数据处理每次所测得的频率可根据轴力计的频率-轴力标定曲线直接换算出相应的轴力值。根据轴力值绘制轴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钢支撑轴力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变化曲线图。(7)保护及恢复措施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焊接轴力计过程中,注意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高温损坏轴力计传感器;注意监测电缆线的保护,如有损坏应及时重新连接。7.2.7墙顶水平位移(1)监测目的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连续墙顶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形位移。(2)测点布置在连续墙每15~20m设一量测断面,选择有代表性位置的钢筋笼上,如连续墙结构中出现弯距极值的部位,若能取得连续墙结构弯距的设计值,则可参考最不利工况下最不利截面位置进行测点布置。(3)监测方法基坑开挖前在变形影响范围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埋设基准点,进行平面监测控制网测设,对基准点应定期进行校核,防止其本身发生变化,以保证位移监测结果的正确性。利用基准点平面坐标数据,采用全站仪LeicaTS11-1及其配套的棱镜直接测得墙顶水平位移测点的初始值。基坑开挖后按照一定的量测频率和时间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4)监测仪器在检定有效期内的LeicaTS11-1全站仪及其配套的棱镜。(5)监测频率连续墙成槽阶段1~2次/天,基坑开挖阶段1次/天,内衬施工阶段1~2次/天。(6)数据处理每次所测得的坐标数据可直接换算出垂直于基坑方向的位移值。根据位移值绘制墙顶水平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墙顶水平位移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变化曲线图。(7)保护及恢复措施1)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班组共同配合,做好监测点位的保护工作;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如发现松动或损坏的点位,应立即在其附近重新布点。7.3巡视检查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为保证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有专人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巡视检查。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巡视检查情况应做好记录,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各方。巡视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支护结构: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2)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3)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4)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5)墙后士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6)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2)施工工况:1)开挖后暴露的士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4)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3)周边环境:1)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2)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4)邻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4)监测设施:1)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2)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3)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5)根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夜内容。7.4监测的管理及反馈程序7.4.1监控量测管理(1)成立项目经理部专项监控量测组,监控量测组进行现场监测及数据分析处理,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2)监控量测组负责各类测点的埋设、保护,并认真的做好监测数据的记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并做好数据的分析工作,及时向设计反馈信息,正确指导施工,坚持周报制度,当监测数据发生突变时要立即向项目总工报告。7.4.2数据整理(1)把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如按大小的排序用频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组数据分布情况显示出来,进行数据的数字特征值计算,离群数据的取舍。(2)插值法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函数近似的方法,求得符合测量规律而有未测到的数据。(3)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寻找一种能够较好反映监测数据变化规律和趋势的函数关系式,对下一阶段的监测物理量进行预测,防患于未然。如预测最终位移值,预测结构物的安全性,并据此确定工程技术措施等。因此,对每一测点的监测结果要根据管理基准和位移变化速率(mm/d)等综合判断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并编写周、月汇总报表,及时反馈指导施工,调整施工参数,达到安全、快速、高效之目的。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根据我单位修建地铁时施工监测的成功经验,我们拟采用《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TBJ108-92)的Ⅲ级监测管理并配合位移速率作为监测管理基准,即将允许值的80%作为警告值,允许值的三分之一作为基准值,将警告值和允许值之间称为警告范围,实测值落在此范围,应提出警告,说明需商讨和采取施工对策,预防最终移值超限,警告值和基准值之间称为注意范围,实测值落在基准值以下,说明隧道和围岩是稳定的。当施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处理。1)初支结构有较大开裂。2)监测数据有不断增大的趋势。3)暗挖隧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超过控制基准或出现明显采取受力裂缝并不断发展。4)时态曲线长时间没有变缓的趋势等。7.4.3监测管理制度当天的监测资料要及时整理,变化较大的数据(如当天累计沉降、倾斜值大于3mm的),当天必须告知项目总工,项目总工认为情况紧急时,要立即通知主管生产副经理。监控量测组每周向项目总工提交一份监测周报,项目总工在交班会上要通报监测信息。监控量测组提交的监测周报应显示所有监测点的日沉降、周累沉降、月累沉降及开累沉降,按监测项目分别列表整理,并附测点总布置示意图。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图7-10监测信息分级处理流程图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表7-8工程险情预警体系预警等级预(报)警状态描述监测管理机制应对措施黄色预警累计值达到控制基准的80%;或单次变形量达到控制基准;或在现场巡视显示工程结构及周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在现场将预警信息采用电话告知南方公司、监理单位、施工方等;随后及时将反应本次预警信息的《施工监测联系单》提交至各单位签收应加强对预警点附近的工程结构、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检查橙色预警累计值达到控制基准的80%且单次变形量达到控制基准时在现场将预警信息采用电话告知南方公司、监理单位、施工方等;随后及时将反应本次预警信息的《施工监测预警报告》提交至上述单位签收;并加强监测频率组织各单位召开会议,讨论工程措施红色报警累计值达到控制基准的100%或单次变形量连续三次达到控制基准时在现场将预警信息采用电话告知南方公司、监理单位、施工方等;随后及时将反应本次报警信息的《施工监测报警报告》提交至各单位签收暂停施工,组织各单位召开会议,讨论工程措施,和该监测点下一阶段预(报)警指标7.4.4U-T变化曲线图在取得监测数据后,及时进行整理,绘制U-T变化曲线图。数据信息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确保每次监测均有分析结果。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现场施工监控量测监测设计资料调研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量测结果的综合处理及分析监测结果的综合评价量测结果的形象化、具体化报送设计、监理单位地层支护结构安全稳定性判断经验类比理论分析甲方、规范要求等地层、支护结构动态及现状分析说明、提交修正设计、施工建议反馈设计施工是否改变设计、施工方法新设计施工方法调整设计参数、改变施工方法图7-11监控量测分析总流程图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7.5监测管理体系保证措施为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续性,特制定以下各项质量保证措施:(1)监控量测组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相关切实、可靠的数据和记录。(2)测点布置力求合理,应能反映出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实际变形和应力情况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3)测试元件及监测仪器必须是规定厂家的合格产品,测试元件要有合格证,监测仪器要定期校核、标定。(4)测点埋设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并做到位置准确,安全稳固,设立醒目的保护标志。(5)监测工作由多年从事监测工作及有类似工程监测经验的工程师负责,小组其它成员有是有监测工作经历的工程师或测工,并保证监测人员的相对固定,保证数据的连续性。(6)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一般情况下,应每周报一次,特殊情况下,每天报送一次。监测报告应包括阶段变形值、变形速率、累计值,并绘制沉降槽曲线、历时曲线等,作必要的回归分析,及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7)监测数据均现场检查、室内复核后方可上报;如发现监测数据异常,应立即复测,并检查监测仪器、方法及计算过程,确认无误后,立即上报给甲方、监理及单位主管,以便采取措施。(8)各监测项目在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测试实施细则。(9)雨季是隧道施工的不利情况,地下渗水比较严重。因此雨季在保证正常的监测频率的情况下,应加强一些薄弱环节和主要管线及建筑物等项目的量测频率,如测斜、应力、拱顶下沉、既有线变形等,同时,应根据监测结果,加强一些不利区域的监测,以保证整个过程始终处于监控状态。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7.6量测工作制度(1)定人定位、职责明确、设备到位、人员到位、领导重视。将量测作为判定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2)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保养,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3)及时整理第一手资料,保证随时随地提供的监测结果。按时向现场监理报送监测结果。(4)严肃认真加强工作责任心,保持每天按时量测,风雨无阻。进行换手复核,保证测量资料的准确、完整。(5)积极开展QC活动,集思广益,不断改进工作质量,提高施工水平。7.7质量、安全保证措施(1)监测数据、设备的整理1)对地面测点进行标识,专人看管,必要时设护栏,防止车辆停放在监测区,保证监测工作正常进行。2)监测人员要固定,以保证资料、数据的准确与连续性。3)对监测设备、仪器应专人负责保管、使用。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检验,认为合格后方可使用。保证量测数据准确。4)对量测的数据必须换手复核,认为准确无误后方可上报,并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2)监测成果审核制度项目部在监测工作中建立监控量测小组、工程部、总工三级审核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监测方案的质量和监测成果的可靠性。监测成果实施逐级审核制度,保证了成果的整体质量水平和合理性。对于监测工作中安全风险的分析、评估、预警等报告,特制定如下审核制度:1)制定风险预警控制指标的监测人员对评估报告进行自查,多人开展互查工作;2)项目部监测负责人对预警控制指标评估成果进行初审;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3)项目部安全负责人及工程部负责人对预警控制指标成果进行第二级审核;4)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预警控制指标评估进行审定,并签发最终文件。(3)监测数据发生突变的处理对策1)立即停止开挖掘进、调整各种设备参数。2)既上报项目部,由项目总工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制定相关措施,并将情况及时上报业主和监理、设计单位。3)对突变发生地表道路和建筑物等实施24小时监控。4)如涉及地表安全,立即请相关部门协助,采用疏解交通等有效措施。5)请业主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共同制定应对措施。7.8监测组织及职责(1)项目经理部成立专项监控量测组,以项目总工程师为直接领导,测量监测部经理负责全面管理工作。监控量测组人员组织见表7-9。(2)监控量测组主要职责:1)总工程师负责监测方案和监测计划的制定、量测的安排;2)测量监测部经理负责监测管理工作;3)测量工程师负责方案的实施,包括量测断面选择、测点埋设、日常量测、资料管理等;4)测量员负责及时进行量测值的计算和绘制图表。并快速、及时、准确地将信息(量测结果)反馈给领导及现场施工,以指导施工。7.9监测仪器为确保施工期间的结构及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结合该段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点,确定使用的监测仪器。1)从可靠性、坚固性、通用性、经济性、测量原理和方法、精度及量程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监测仪器;2)监测仪器和元件在使用前进行检定和调试;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3)由监控量测组指定专人做好监测仪器和元件的保管和管理工作;4)主要施工监测仪器见下表。表7-9主要监测仪器设备列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单位数量设备精度1全站仪徕卡TS11-1套11",(±1mm+1.5ppm·D)2电子水准仪徕卡DNA03套1±0.3mm3测斜仪任丘北方RQBF-698A个1≦0.1mm/500mm4频率读数仪金坛YD-608A个2±0.1Hz5数显式收敛计金坛YD-SL个1≦0.2mm6钢尺水位计金坛YD-SWJ-8090个1±2mm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第八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8.1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健全项目部安全生产组织体系是整个施工顺利实施的保障,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为此,我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组织体系。成立项目经理、工区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安全总监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各专业施工队队长、安全员组成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项目重大安全生产事项进行分析决策。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现场经理为直接责任人,总工程师为技术责任人,安全总监为监督责任人,各专业工程师为第一直接责任人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图8-1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表8-1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序号职务姓名电话1组长刘洋186653668132副组长肖涛151183704863副组长杨清18682137817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4成员吴训和150160582105成员孙超152098518176成员魏君152114670177成员余建强13760797425(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责1)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指示、决议。2)确定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制度。3)确定总体安全生产投入计划。4)不定期召开安全领导小组会议,分析安全生产状况明确防范重点,对重大安全问题进行决策。5)裁决安全生产纠纷。6)出现紧急情况及时召开安全会议。7)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均应轮流承担本工地的安全生产值班任务。8.2保证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8.2.1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由总部质量管理部宏观控制,项目经理领导,项目总工程师策划、组织实施,执行经理中间控制,各专业责任工程师检查和监控的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从项目经理部到各施工队、各专业分包和作业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采用“目标管理、创优策划、过程监控、阶段考核、持续改进”五大方面及具体的内容与措施。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图如下: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各职能部门项目质量总监各工区责任工程师专业施工队专业分包施工班组监督检查培训指导国际质量标准ISO9002确定目标、组织领导策划组织、中间控制组织实施合约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专业施工、落实措施总部质量主管业务指导监督指导图8-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8.2.2质量管理岗位职责1、部门质量管理职责(1)工程管理部:(下设技术方案组、测量监控组、工程协调组)1)配合项目总工程师编写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监督技术方案的执行情况。2)负责对分包单位施工方案的审核工作,组织施工方案和重要部位施工的技术交底。3)负责施工技术保证资料的汇总及管理,确保施工资料与工程进度的同步。4)编制过程控制计划,纠正和预防措施;编制和审定材料,送审计划和需用计划,组织材料送审。5)负责计量器具的台帐管理,进行标识、审核。6)负责图纸及施工技术书籍的管理;与监理及业主进行图纸问题的联络、确认;设计变更、洽商的管理。7)负责项目施工生产的管理、协调与质量管理工作,执行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8)负责质量要求在工程实体的贯彻落实。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9)控制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10)负责对分包商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审核分包商班组的交底,且各项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手续齐全。11)加强预控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把关,严格按照项目质量计划和质量评定标准、国家规范进行监督、检查,使各项质量记录做到准确、及时、完整、交圈,及时收集整理。12)负责测量监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管理,落实复核、检查工作。13)协助物资部对进场材料及构配件的检查、验收及保护。(2)安质环保部:(下设质量组、安全环境组)1)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行使质量否决权。确保项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实现。2)制定项目《质量检验计划》,增强施工预控能力和过程中的检查,使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之中。3)负责将质量目标的分解,制定质量创优实施计划,并将分解的质量目标下达给各部门,作为考评部门工作的指标。4)负责项目质量检查与监督工作,监督和指导分包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定期组织分包单位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和评定标准的学习。5)严格“三检制”的落实,组织做好工序、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6)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并跟踪检查,直至达到要求。7)负责质量评定的审核,分项工程报监理工作和质量评定资料的收集工作。8)监督施工过程、材料的使用及检验结果,负责进货检验监督,过程试验监督。(3)物资设备部:1)负责项目物资的统一管理工作。2)编制采购计划,依据程序及采购计划购买,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3)监督各分包方进场材料的验证、复试,并记录存档。4)及时组织自供材料的选择、送审,并跟踪,及时将审定结果报工程技术部。及时向顾客直接指定的分供方、分承包方索要设计方审定的材料的书面证明并与进场验证、检验报告一同存档。5)负责顾客提供材料的进场验证(材料质量、数量验证)办理书面手续,负责研究提供产品与分承包方的交接工作,并办理书面手续。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6)负责进场物资库存情况制定和物质管理办法,做好各类物资的标识。7)负责进场物资的报验工作,负责进场物资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工作。2、主要人员岗位职责(1)项目经理:1)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根据与业主签订的合同,确立本项目的管理要点,组织制定、审批项目质量计划并贯彻实施。2)组织项目各部门共同确立质量目标、经营目标、管理目标,并形成文件。在此基础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阶段预控计划、质量管理文件等。3)领导项目经理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建立项目的质保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完善基础管理工作。(2)项目总工程师:1)贯彻执行公司质量方针、科技发展规划、项目质量计划,领导与组织质量体系的运行;开展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工作;负责审批项目物资计划及工程物资需要计划,对工程质量负有第一技术责任和直接领导责任。2)负责项目施工生产的管理、协调,对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落实项目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的执行。3)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质量预控计划、质量管理文件;组织编制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负责分包提交技术方案的审批.参与工程创优策划并指导具体实施。4)贯彻执行技术法规、规程、规范和涉及工程质量方面的有关规定。5)对施工工期负领导责任,监督落实项目工程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6)组织现场责任师执行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各类生产计划,控制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安排,并及时反馈管理信息。7)负责协调各工程专业、各分包单位在施工生产中工序交叉及相互配合工作。8)负责主持工程各阶段的质量验收工作及竣工资料的指导和审定工作;负责组织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工作。(3)质量总监岗位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按照公司的质量管理要求,建立健全项目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确保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组织项目部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负责质量管理计划的编制、工程创优和评奖的策划组织,全面负责工程质量、试验、资料的管理工作。3)负责监督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4)监督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的落实。必要时行使质量否决权,确保项目总体质量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实现。5)负责与上级质量主管部门、监督机构的对接协调工作。6)参加图纸会审,监督对施工班组技术质量交底和质量培训工作的落实。7)负责组织项目的质量工作会议。8)组织质量缺陷、问题的调查、分析、处理,并跟踪监督整改落实直至达到要求。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9)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定,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质量管理人员存在违规行为或工程存在重大质量问题又无法有效纠正的,应及时向公司主要负责人报告。8.2.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基坑开挖质量保证措施1)严禁超挖,用水准仪控制好挖土标高;2)砼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下一道挖土施工;3)挖机挖土施工尽量避免撞击支撑;4)深基础施工一定要做到先撑后挖,严禁未撑先挖或支撑强度未到先行开挖;5)基坑土方收底施工方法:机械开挖标高达到离设计高度300mm时,必须采用人工开挖,并对坑底标高进行控制;基坑底标高的控制应根据基准点,由测量技术人员将水平高度引测到基坑周边较稳定的结构上,并做好明显的标志;挖土施工人员根据测量标记将坑底土方修理平整;坑底土方开挖若有超深时,必须采用碎石填平,严禁采用松土回填。6)盲沟开挖应按施工方案的要求,严格控制沟底流水方向。(2)降水质量保证措施1)派专人进行现场管理,协调各方关系,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2)降水施工期间须保证连续供电,有连续供电措施,避免因停电使井内水位迅速上升而造成损失;现场配备一台发电机,开挖前作好电源切换的准备,做到随时可切换,降水施工前对于电源转换进行演练,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3)降水井在施工完成后和降水期间,其井管要高出地面20cm,加设井盖,以防掉入异物或将井碰坏,坑内及马道两边的井要设置明显的保护标志和危险标志并设专人保护。4)加强地下水动态观测,及时补充完善设计方案,确保降水效果。5)在土方开挖时,应注意对降水井的保护。(3)钢支撑质量保证措施钢腰梁和钢支撑制作的尺寸和焊缝高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考虑焊接受热变形的影响;支撑端板必须与钢管满焊,要保证支撑端面与支撑轴线垂直,如果不垂直,要采取措施以承受支撑与冠梁或腰梁间的剪力;支撑柱要与横撑焊接牢固,并严格按照设计施工;钢腰梁与围护桩要连接紧密牢固后才能安装支撑,打入桩内的胀栓规格数量和锚固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支撑安装完毕后,必须检查各节点连接状况,经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压力,预压力应分级施加,重复进行,加至设计值时,应再次检查各连接节点的情况,待额定压力稳定后锁定楔铁。基坑施工过程中,腰梁和支撑上不得堆放任何施工荷载和重物。8.2.4成品保护措施(1)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订专项成品保护指导书,加强对职工教育,提高成品保护意识。(2)对测量用桩位进行防护,避免碰撞导致移位,进而影响工程质量。(3)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的管线和建筑物加强监控测量,将沉降和位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4)基坑土方开挖及吊装作业过程中禁止碰撞钢支撑和腰梁。8.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8.3.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1)所有工程在开工前必须编制有安全措施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复杂的专题方案必须严格审核批准手续、程序。(2)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应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能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应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近旁堆放。(3)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必须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氧气与乙炔发生器要隔离存放。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4)施工现场应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及安装验收制度,机械安装要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所有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使用期间定机、定人,保证设备完好率。(5)对高空作业、深基坑开挖等技术复杂又涉及不安全因素较多的工程,开工前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经批准后方可开工。(6)必须抓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场地设施管理,做到图物相符,井然有序,此外还应做好环保、消防、材料、卫生、设备等文明施工管理工作。(7)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主要包括安全网、围护、洞口盖板、防护罩、护栏等,各种限制装置必须齐全、有效,不得擅自移动。(8)高空作业或井下作业点的作业位置宜悬挂醒目安全标志。(9)加强与施工监测的管理与沟通,信息化指导工程施工。(10)基坑临边隔离栏杆的外部采用白色金属网片进行全封闭(也可选用工具型定型产品),绑扎牢固,在栏杆的立杆底部必须焊接φ10mm的钢筋,网片固定在上栏杆和底部立杆钢筋上,每个孔绑扎牢固有效,固定后的网片呈紧绷状态。栏杆的下部要设置180mm的挡脚板并固定牢固,挡脚板外侧漆成黄黑斜条块警示色。临边栏杆制作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并挂设“安全设施验收牌”。图8-3临边栏杆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图8-4工具化定型防护栏杆(11)在施工期间现场施工人员进入基坑上下施工,必须制作规范的上下通道楼梯,禁止上下通道搭设在钢支撑上,并设扶手及采取防滑措施。基坑马道采用移动式马道,马道宽1.5m,采用“之”字型,周边立杆与防护采用钢管结构。施工中马道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由东向西移动设置。马道配件:马道横块面板、立柱、扶手、钢管、底座、弹簧螺母六角螺丝、T字连接件、L型连接件、平面交叉连接件。示意如图-17所示:图8-5基坑马道形式示意图8.3.2深槽施工用电防火及电气焊防火措施(1)在工作面及闸箱用电设备处配备灭火器材。(2)为防止上撑、拆撑焊割火花引燃防水材料,事先对防水材料进行保护处理,在焊工作业前加挡板或设置水源,对火花进行降温处理。(3)在作业面配备监护人员,及时将火花消灭在萌芽中。(4)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在交底中注明防火要求及注意事项,监督焊工作业人员进行完工检查,在确认无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8.3.3槽边动火防火措施(1)施工作业前必须经过动火审批。项目施工部门要尽量避免安排焊工作业人员进行槽边焊接作业,如必须在槽边进行焊接作业时,要加挡板、同时在槽下设监护人员并配备灭火器材。(2)检查动火下方如有易燃物,则必须在将易燃物彻底清除后方可施焊。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8.3.4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防治措施(1)制定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管理存放制度,对易燃易爆物实行分类存放,并在存放处布置安全警示牌。(2)氧气与乙炔的存放做到分类存放、保持安全距离,采取措施作好夏季防晒、冬季防冻工作。(3)现场使用的氧气、乙炔采取制作单体手推车上加遮阳罩,加挂防止日晒警示牌。(4)教育作业人员在工作中,随太阳的移动,及时调整遮阳罩的位置,以切实起到防晒作用。8.3.5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措施(1)基坑开挖施工前,对邻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进行认真检察,并采取有效的防护、加固措施,以确保其安全。(2)机具进场要防止碰撞电杆电线及市政房屋设施。(3)施工场地必须认真平整、硬化、四周做好排水沟以利排水。(4)作业司机持证上岗,操作时需精力集中,服从指挥信号,不得随便离开机位,并注意异常情况及时加以纠正。配合挖掘机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与挖掘机保持安全距离,严禁在挖掘机回转作业半径内作业,并且作业人员之间要保持2~3米的作业距离。(5)施工期间禁止闲人进入工作面,非施工期间设明显标志,机具四周临时围护,夜晚设红灯示警。(6)当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沉降超过警戒值时,通知有关部门,加大监测频率,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分析施工因素,调整钢支撑参数,或同时采用地层加固措施,确保围护结构稳定;当超过最大控制值时,停止施工,组织专家对施工工艺进行改革,并采取有效措施,等围护结构得到稳定后在重新开工。(7)当地表沉降速度过大(地表沉降报警值为21mm或速率大于3mm/d,最大控制值为30mm),加大监测频率,必要时,通知有关部门,停工检查原因,采用加强支撑和加固地层的措施保证施工安全。(8)当周围建筑物和地表下沉过大时,应采取回灌措施或对基坑周边地层进行加固,直至建筑物和地表稳定为止.(9)根据量测结果分析钢支撑的受力情况,确定是否调整钢支撑的参数。当钢支撑受力超过设计要求时,加密钢支撑,保证基坑围护的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10)当建筑物的变形接近预警值时,加大监测频率,再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加强开挖段的支撑或加固地层等措施;当达到警戒值时,通知监理及上级主管部门,必要时,对既有建筑物的基础采取加固措施;当达到最大允许值时,停止施工,组织专家对施工工艺进行改进,确保建筑物的安全。8.4施工用电安全措施(1)根据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等规范标准编制本项目《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采用TN—S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对现场进行供电,采用双回路供电,照明线路与动力线路严格分开并保持安全距离。(2)供电系统安装完成后必须经过项目安全总监(安全工程师)和公司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3)所有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设备的负荷线、接地线和开关,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4)高压线引至施工现场设置的变电所,所内须通风及排水良好,门向外开,上锁并由专人负责,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变压器安设位置,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5)配电系统分级配电并逐级设置漏电短路器,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统一编号。其安装形式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可靠、完好,造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6)现场内支搭架空线路的线杆底部坚实,不倾斜下沉,采用绝缘导线,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7)所有电气设备、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均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保护。(8)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禁止自拉线或拆装用电设备。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9)配备专职电气工程师组织持证专职电工维护临时供电系统。(10)现场内各用电设备,尤其是电焊、电热设备、电动工具,其安装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维修保管专人负责。(11)在施工楼梯、施工通道等场所设置紧急照明设备。(12)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1)电缆线架空敷设时用绝缘子,隔20~50m设一个100A的施工电箱。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电缆的接头接入接线盒并附在墙上。接线盒内能防水、防尘,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3)采用合格配电箱,配电箱设置总开关,并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保护。4)开关箱的电源线长度不大于20m,并与其控制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m。5)变压器工作接地的电阻值不大于4Ω。6)保护零线每个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并由电工每月检测一次,做好记录。7)保护零线选择绝缘铜线,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将绿/黄双色线用作负荷线。8)室外灯具距地面不低于3m,室内灯具不低于2.4m。固定照明全面布置,照明电压不大于36V,并采用保护接零。9)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花线、塑料胶质线作拖线箱的电源线,严禁使用木制的拖线箱、板及民用塑壳拖线板。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第九章文明施工措施9.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文明施工设计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做好“现场文明设计”。文明施工设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现场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现场围栏设计;现场工程标志牌的设计;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场地硬化、道路、绿化等单体设计;现场污水处理及排放设计;粉尘、噪音控制措施;施工区域内现有市政管网及周围建筑物、构造物的保护;现场卫生及安全保卫措施等。(2)强化施工秩序管理实施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检验评定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准开工。对围护工程中的围护桩施工、内支撑施工等“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施工中作为管理的重点加以落实,杜绝无序施工,野蛮管理。认真实施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未经检查签证同意的,不得隐蔽。(3)施工场地管理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实施定位管理,施工现场内所有临时设施均按总平面布置图布置,做到图物相符,同时根据工程进度,适时地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和调整,施工过程中,保证现场不出现不必要的障碍物。2)对施工现场进行全封闭的隔离,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挡,围挡按地铁公司要求进行统一制作,做到牢固、美观、封闭完整,施工期间始终保持围墙的整洁。场区内设置出入口。出入口设大门,大门门扇为对开,完全封闭式,且开启自如,车辆出入时打开,不用时关闭。设门卫值班室,有门卫和门卫制度。为美化环境,在出入口和围墙边进行绿化和摆放盆花。3)在主大门口外明显处设置标牌,标牌写明工程名称、建筑面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地负责人,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等内容,字迹书写规范、美观,并经常保持整洁完好。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大门内应有施工平面布置图,比例合适内容齐全,一般以结构施工期平面图为主,还应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板、消防保卫管理制度板、场容卫生环保制度板,内容简明、实用,字迹工整规范。4)现场道路进行硬化处理。施工现场通道路面平整、无坑洼、无积水。按施工组织设计实施,主要通道为混凝土路面。5)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水冲厕所均采用活动板房,锌铁瓦盖顶。生活办公区和施工区明确划分,进行场地硬化并按规定布置防火设施。建立驻地文明、卫生、防火责任制,并落实相关负责人管理。6)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给、排水系统。施工现场按施工组织设计设置临时给、排水系统。保证给水系统干扰少,设施不渗漏,供水安全。排水系统连续、顺畅,沟池成网。排水沟用砖砌,水泥砂浆抹面,截面满足需求,排水坡不小于1%。设置洗车池、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排入污水井,严禁把未经沉淀的污水直接排入污水井和施工隔离围墙的外侧。7)临时用电按施工组织设计布置,不乱接乱拉,供电设施良好,光照充足。在现场特殊部位设置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保证停电后操作人员及时撤离。8)建筑材料、机械停放按照施工总平面图要求布置。建筑材料分类堆放,块料起堆交错叠放,杆料、立杆设栏堆放,水泥、砂石料等散体材料砌池筑围堆放。现场机械设备清洁,机貌整齐,大型设备有标识。施工现场内堆放的大宗材料、成本、半成品和机具设备,不侵占道路及安全防护措施,做到材料码放整齐,井然有序。9)工程完工后及时组织机械人员撤场,做到工完料净场清,临时设施以及产生的生活废物全部清运出场保证现场移交前清洁整齐,达到监理工程师的要求。10)施工区域外的交通道路除与施工区域严格分割以外,按交通配合会议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严格实施。施工路段设置禁止车辆驶入的交通禁令标志。施工场区附近出入口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交通配合会议要求进行实施,确保沿线各出入口畅通,并保证道路平整无积水。(4)生活和环境卫生管理1)工地施工垃圾随时产生,随时清理,弃于指定地点,不用的料具和机械及时清退出场,保持场内清洁。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制定生活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搞好职工宿舍卫生和食堂的饮食卫生,生活区内设置垃圾箱,每日专人清运,统一纳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按标准设置水冲厕所,一日数次清扫,保证无异臭味。工地范围内由保健医生安排定期喷洒药水消毒。3)施工现场食堂按卫生标准设置并配备用具,完善消毒、灭蝇、防尘、防腐措施。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持证上岗。4)对于施工现场的废水、尘土、噪声、震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居民交通安全,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切实做到便民、利民、不扰民。5)除每天对施工现场的垃圾、落土有效的控制外,还将采取保洁措施,做到沿线清洁卫生,文明施工。9.2环境保护保证措施(1)施工环境保护由于基坑开挖工程规模大、周期长,施工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给这些地区群众的生活、工作、交通造成暂时不便,同时,施工生产的噪音、振动、扬尘等污染也会影响当地的环境为使施工期的环保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尽量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依照国家及地方环境相关法规的要求将环保工作规范、系统地贯穿施工期的全过程,使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达到相关法规、标准和环评报告的要求。(2)施工期内的主要环境污染因素特征1)噪音施工噪音包括现场施工生产的噪音和车辆运输产生的噪音。施工过程将动用液压锤、挖掘机、空压机、风镐等施工机械,这些施工机械在进行施工作业时产生噪音,成为对临近敏感有较大影响的噪声源。2)振动主要来源于重型施工机械的运转,重型运输车辆行驶,抓土、锤击等作业产生的振动。3)大气污染挖土、拆卸、装卸、运输等施工过程和开挖面、露天堆放等区域会产生大量扬尘,扬尘在大风天气和旱季较为严重,是施工期的主要大气污染源。4)水污染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地下水、雨水径流、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其中施工废水含泥沙量高,需经沉淀后排放。5)固体废弃物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工程弃土、建筑废料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3)主要环境影响的控制1)噪声的控制:a.施工场界噪声控制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b.对可固定的机械设备如空压机,备用发电机设置等在施工场地建临时房屋内,房屋内设隔音板,使其与外界隔离,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噪音。c.对噪声超标造成环境污染的机械施工,其作业时间限制在七时至十二时和十四时至二十二时之内。d.施工中应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施工场地布局要合理,尽量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噪声强度和敏感点受噪声干扰时间。2)振动的控制:a.施工振动对环境的影响按《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要求。b.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低振动机械施工,其作业时间限制在七时至十二时和十四时至二十二时之内。c.本工程施工可能会对地层产生扰动,引起建筑变形或沉陷。因此,对临近建(构)筑物应事先详查、做好记录,对可能的危害采取加固等预防措施。3)对水污染的控制:a.根据不同施工地区排水网的走向和过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b.在开工之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排水的水质达标。c.考虑深圳降水特征,制定雨季、特别是汛期,按照雨季施工方案和相应的措施进行施工,避免废水无组织排放。d.在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一些临时排水渠道,经过处理的与永久性排水设施连接,且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4)对大气污染的控制:a.对易产生粉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保持湿度。对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应与遮盖或适当洒水湿润,运输时应用帆布、盖套及类似遮盖物,散料应存储于仓库或储式保管。b.合理组织施工,优化工地布局,尽量避开敏感点和敏感时段。c.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凡有装运建筑垃圾或土方的工地必须按要求设置冲洗装置,为确保建筑垃圾或土方装运车辆干净驶出工地,各装运建筑垃圾和土方的车辆在驶出工地前必须进行冲洗,并设置保洁措施。d.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基层要夯实、硬化场地及裸露地面进行绿化。5)固体废弃物的遗弃:a.施工中应减少回填土方的堆放时间和堆放量,堆土场周围加护墙护板。b.按照法规要求选择有资质的运输单位,及时清运施工弃土和渣土,建立登记制度,防止中途倾倒事件发生并做到运输途中不撒落。c.选择对外环境影响小的出土口、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d.运输道路和操作面落地料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应及时运送到垃圾处理站。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第十章雨季、台风和夏季高温季节的施工措施10.1雨季施工措施(1)雨季施工技术措施降雨对深基坑开挖特别是基坑边坡稳定、基坑降水影响很大,因此尽量避开雨季进行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如施工在雨季前未能完成,对于雨季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天气预报工作,设专人负责信息收集与气象站联系,及时收集气象站的气象信息,反馈到施工现场指导施工,做好预防措施准备工作。2)根据整个施工作业面具体情况,由最大汇水面积、降雨强度、历时时间规划设计排水管网,并与市政管网联为一体,即使遭遇多年不遇的降雨,雨水可以很快汇集到排水管网,流入市政管网排走,保证施工现场及周围无积水。3)施工现场重型施工机械较多,因此施工道路路基要碾压坚实,路面做好混凝土硬化,做好路拱与纵坡,两边砌砖排水边沟并接入现场排水管网。4)沿基坑四周做好挡水围埝,表面覆盖厚塑料布,防止围埝土体流失,丧失挡水效果。5)准备足够的防汛抽水机具,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作好充分准备。6)基坑内的集水井、排水沟满足排水要求,并及时安排人修整,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7)准备足够用的厚塑料布与彩条布,当开挖深基坑土方时遭遇较大降雨,基坑开挖土方立即停止,底部用苫盖塑料布覆盖防止雨水浸泡基底,防止造成基底弹软,一但形成,对于深基坑势必造成很大危害,后果不堪设想。8)现场其它材料堆放整齐,采取有效的防雨、防潮措施。(2)雨季安全与文明施工措施1)使用安全合格的用电设备及配电装置,布线时实行三相五线制,三级保护两级控制,实行一机一闸,对所有使用中的电器设备及线路进行检查,确保漏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有效动作,并认真如实填写检查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用电设备及线路应立即退出使用,并按规定整改。重点检查线路的接头部位的绝缘性,防止漏电伤人。2)电焊工,电工,水泵操作工等均应穿戴齐全安全防护用品如绝缘胶鞋及绝缘手套,且接受过安全生产相关的培训或教育。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3)工地周围派专人清扫道路上的泥土并清除进出车辆上的泥土。4)雷雨天气所有人员不得施工。5)南方地区雷雨较多,阴雨天气应避免站在大树及旗杆、天车下,避免雷击事故发生。6)工地雨水排入市政管网之前必须经沉淀池沉淀。7)工地抽水设备有专人操作,防止发生意外。8)昼夜设一名电工值班,严禁施工人员私自接线9)工地内的坡道,台阶,爬梯等应清扫干净,防止发生滑落。10)工地出入口设洗车槽,派专人清洗11)设警示牌或围栏在坑槽边,防止滑入。10.2台风施工措施深圳地区强热带风暴活动频繁,夏秋季经常有台风袭击,为了确保施工正常秩序和施工质量,将不利因素影响的损失降至最小,项目部将提前做好与气象台的联系工作,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的手机申请气象服务,现场人员在必要时可打121气象台收听气象预报。气象部门发布暴雨、台风警报后,值班人员及有关单位应随时注意收听台风动向的广播,及时向项目部有关领导报告。(1)台风接近本地区之前,采取的预防措施1)关闭门窗,如有特殊防范设备,亦应装上。2)熄灭灯火,关闭不必要的电源或煤气。3)重要文件及物品放置于安全地点。4)放在室外不堪雨淋之物品,应搬入室内或加以适当遮盖。5)对高耸独立的机械、脚手架及未装好的钢筋、模板等进行临时加固,堆放在楼面、屋面的小型机具、零星材料要堆放加固好,不能固定的东西要及时搬到建筑物内。6)疏通下水管沟,以防水滞。7)吊装机械在台风来前停止作业,塔吊要收起吊钩,并将回转刹车松开。8)准备手电筒、蜡烛、油灯等照明器具及雨衣、雨鞋等雨具。9)门窗有损坏应紧急修缮,并加固房屋面及危墙。10)高空作业人员应及时撤到安全地带;指定必要人员集中待命,准备抢救灾情。准备必要药品及干粮。(2)强台风袭击时,采取的措施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1)关闭电源或煤气来源。2)非绝对必要,不可生火,生火时应严格戒备。3)重要文件或物品应有专人看管。4)门窗破坏时,警戒人员应采取紧急措施。5)为防止雷灾,易燃物品不应放在高处,以免造成灾害。10.3夏季施工措施深圳地处南亚热带地区,每年夏季高温的时间较长,长达7个月,在高温气候阶段,尽量避免在午间施工,合理组织施工、安排作息时间,根据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保质保量提供饮用水及防暑降温用品。(2)采用合理的劳动休息制,根据具体情况,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施工,适当调整施工人员作业时间,灵活安排作业内容,早晚低温时太阳部位工作,温度高时阴凉部位工作。上午提前上班,下午推迟下班,延长中午的休息时间(抓两头,放中间)。根据工地情况,在高温天尽可能采取勤换班的方法,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3)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的健康检查,凡检查不合格者,均不得在高温条件下作业;炎热时期除现场设有的医务室外,另外定期组织公司内部医务室有关医务人员深入现场对员工进行巡回检查;积极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进行大工作量施工;对高温作业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要求的防暑降温药品、茶水及饮料。(4)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夏季增设茶水桶,确保茶水供应,设置定点饮茶处,工作时段不间断供应茶水;防暑降温用品及时发放到工人手中:如风油精、人丹、毛巾等药品;(5)做好生活区的卫生工作,严禁鼠害、苍蝇、蚊虫在工地滋生漫延,避免传染病、流行病的产生;注意搞好场外生活区、食堂的卫生管理,杜绝食物中毒现象;工地卫生室,应准备足够的常用预防传染病药物。(6)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班前会议督促班组长关心夏季职工生活及工作,发现工人出现不正常反应及时安排休息或及时送医院观察。确保现场水、电供应,加强对各种机械设备的养护与检修,保证其正常运行。(7)消防安全注意事项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夏季干燥的天气,气温又较高,工人体力消耗大,身体疲惫,思想懈怠,应当作重做好消防和安全的工作。1)做好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2)对各项设施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及时排出不安全的因素。3)完善消防设施,对现场灭火器进行检查。4)对于化学品、油类、易燃品应分类库存,防止事故的发生。5)对配电线路进行检查,更换老化的线路,调整明露在高温下的线路。(8)其它安全注意事项1)夏季施工期间工地的茶水供应,杜绝工人饮用生水,对于高温天气,要做好降暑措施。2)高温季节进行钢筋焊接施工时,操作工人必须穿电焊专用工作服,防止火星溅在身上造成伤害。3)安排专人进行清扫,保持施工现场和办公、生活场所的清洁卫生。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第十一章施工应急救援预案11.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发生事故时应遵循“保护人员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达到控制事故,有效地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11.2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编制应急预案成立抢险领导小组组建抢险队、救护车配备应急物资、设备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定期评审实施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修订未发生发生图11-1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11.3深基坑开挖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应急措施11.3.1基坑坍塌滑坡(1)预防措施1)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施工、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坡度。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基坑停工较长时间,应在平台、基坑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坑,并派专人抽水值班,并对基坑边坡面进行喷射素砼保护。3)在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少开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坑工作面。4)坡顶严禁堆积荷载,5)基坑四周设置砖砌或砼排水沟;分层开挖,层间设台阶,每层开挖边坡坡率根据地质情况按规定放坡,必要时坡面喷射砼保证稳定。6)开挖期间加强监测频率,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2)应急措施1)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从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的人员进行疏散。2)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3)会同相关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调整和交通疏解。4)在具备条件和不危及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补强支撑,并对坡脚处进行土方回填。5)尽量减少动载、进行坡顶卸载。6)杜绝任何流入基坑边坡内的水源。11.3.2围护结构侧向位移(1)安全预防措施。1)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开挖边架设钢支撑,支撑连接处要可靠,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设计深度,确保支撑体系稳定。2)施工时严格控制钢支撑各支点的竖向标高及横向位置,确保钢支撑轴力方向与轴线方向一致。3)在基坑开挖期间要加强对支撑的观察、每班要有专人巡察、当支撑轴力超过警戒值时,立即停止开挖,分析原因,制定对策。4)开挖期间加强监测频率,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要进行认真的分析。5)支撑施工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架设。对支撑材料要严格把关,杜绝使用有缺陷的支撑材料。(2)应急措施1)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立即从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在失稳的钢支撑旁加设钢支撑,进行坑底加固,如采用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提高被动区的抗力,同时对周围支撑复查,查找是否有支撑松弛,如果发现有支撑松弛,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3)如由于支撑失稳已经引起基坑坍塌,立即对基坑坍塌处回填土方,并清理基坑周边的超载,如果围护结构背土发生土体流失,要立即填充砂或砼,同时对周围支撑复查,查找是否有支撑松弛,如果发现有支撑松弛,应立即加垫木楔,防止失稳现象扩散。11.3.3基坑坑底隆起(1)安全预防措施1)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基底隆起监测,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要进行认真的分析。2)地基加固、周边设降水井降水等措施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3)基坑周边防止过多的超载。4)开挖前对围护质量摸底、祥查,对可能会发生渗漏的部位进行注浆封堵处理。(2)应急措施1)立即疏散险情现场作业人员,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2)发现坑底隆起迹象,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应立即加设基坑外沉降监测点。3)回填注浆或回填土,直至基坑外沉降趋势收敛方可停止回填。11.3.4基坑涌砂涌水(1)安全预防措施1)开挖过程中对围护结构接头处等薄弱部位设专人监视。2)若发现出现少量渗漏,应及时处理,先堵漏后开挖,防止渗漏点扩大。3)加强量控监测、对量测数据进行审查对比,密切关注围桩的变形情况。4)监测信息围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范围时,必须立即加密支撑,防止变形进一步扩大,遇薄弱环节错位开裂,出现渗水通道时,及时处理。(2)应急措施1)若出现少量渗漏,在涌水水眼处开挖一道排水沟,排水沟内填上空隙较大的建筑材料,排水沟通往基坑边的集水井,及时将水排走。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开挖过程如发生严重漏水或流沙现象,立即停止开挖,人员回避,调动挖机在坑内回填土或堆起足够高的沙包,回填土高度需盖过渗漏点至少2米,回填土可从基坑中部调取,不得从坑边取土,防止基坑变形过大导致渗漏更加严重,特殊情况下从外面运土。整个处理过程必须快速、有力,防止影响扩大。基坑外侧立即进行有效卸载,同时在墙外侧漏水部位以裂缝为中心施工注浆止水帷幕,以有效控制坑外地面沉降危害。注浆时,控制水泥压力,在水泥中掺加适量水玻璃,增强固化效果。当涌水现象得以有效控制只有少量漏水时,再从上到下逐层移走沙包,按一般渗漏的封堵方法逐层处理,直到漏水全部封堵。11.3.5钢支撑失稳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法如下:(1)严格控制开挖顺序,合理安排、协调施工,一旦支撑位置挖出,及时组织安装钢支撑,掌握好“分层、分段、分块、对称、限时”五个要点,并遵循“竖向分层、水平分区分段、开挖支撑、先撑后挖、严禁超挖、基坑底垫层要求随挖随浇”的原则进行施工,掌握每次挖土深度,在规定时间内安装好支撑。(2)在安装钢支撑时,要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钢支撑标高、支撑间距,且支撑定位确保与结构轴线垂直,再做固定。(3)为确保钢支撑安装、使用正常,安装钢支撑时在钢支撑上安装监测轴力计,在基坑开挖时,要跟踪监测,一旦发现支撑轴力超过预警值时,立即对钢支撑进行检查,如有变形较大的要进行更换,重新安装,或对钢支撑实施加密。(4)支撑安装后发现端头板于支撑在不密贴,可采用刚性材料(如钢锲形垫板或钢板)嵌填,尽量增加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5)支撑安装完成后及时加预加应力固定,随时监测支撑应力情况防止支撑脱落。(6)钢支撑安装前,必须首先对支撑进行试拼,拼装后两端支点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20mm,安装后总偏心量不应大于50mm,否则,必须进行二次加工或更换。(7)施工过程中禁止在钢支撑上悬吊物体等作用其他荷载,土方开挖机械不得碰撞、推、压钢支撑,造成支撑变形、脱落的现象;钢支撑焊接及钢支撑支架焊缝的高度必须满足要求;钢支撑安装完成后,及时给支撑预加应力,并按时对支撑预应力及地连墙位移进行监测,出现异常时应加大观测频率,钢支撑应力超过警戒值时,及时查明原因,采取加密支撑等措施。(8)基坑施工过程中防止出现偏载现象,基坑周边堆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9)钢支撑支架的安装必须牢固,支撑安装完成后,经常检查预应力情况,发现钢楔有松动现象时,及时增加预应力。(10)龙门吊向基坑内吊装钢支撑或其他材料时必须捆绑稳固,运行平稳,专人负责指挥,防止掉落、碰撞其他钢支撑造成支撑松动或脱落失稳。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11)基坑开挖时,凿除塌方部位混凝土时产生的振动有可能影响支撑的稳定及应力,施工过程中,随时监测支撑应力情况,尽可能采用膨胀剂的方式清除塌方部位混凝土。11.3.6高处坠落事故(1)安全预防措施在基坑四周设置符合规定的防护栏杆,并设置安全警示标;支撑架设等高空作业时要佩戴好安全带,并根据安全要求挂设安全网。(2)应急措施1)坠落人员神志清醒:在第一时间迅速通知应急小组,并上报公司安质科。立即用现场自行急救专用车将伤员送往医院。维护好事发地点,外人不得擅自进入。安技人员立即填写安全事故登记表,并上报公司。2)坠落人员处于昏迷状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通知应急处理小组,并上报公司安质科。维护好事发地点秩序,外人不得擅自进入,保持好通风。安技人员应立即填写安全事故登记表,并上报公司。3)被打击人员头脑清醒,有外伤:立即对伤员进行简单处理,为其止血,并包扎伤口。通知应急处理小组,并上报公司安质科。维护好现场,外人不得擅自进入。安技人员应立即填写安全事故登记表,并上报公司。4)被打击人员处于昏迷状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通知应急处理小组,并上报公司安质科。维护好事发地点秩序,外人不得擅自进入,保持空气流通。安技人员应立即填写安全事故登记表,并上报公司。11.3.7周边建筑物变形、裂缝(1)应急事故1)建筑物出现裂缝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建筑物出现变形3)建筑物出现沉降4)建筑物出现倾覆(2)预防措施1)基坑开挖之前,首先施工基坑周边及基坑底面的加固,防止基坑出现变形或位移过大,做好预防措施,控制基坑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2)地连墙墙趾必须穿过承压水层割断地下水,施工过程中做好槽壁接头的处理,严格按照刷壁的要求进行施工,防止地连墙接头夹泥、墙体空洞现象的发生,预防基坑涌水,地连墙出现渗漏水情况时,及时采取堵漏措施。3)严格控制开挖顺序,合理安排、协调施工,一旦支撑位置挖出,及时组织安装钢支撑,掌握好“分层、分段、分块、对称、限时”五个要点,并遵循“竖向分层、水平分区分段、开挖支撑、先撑后挖、严禁超挖、基坑底垫层要求随挖随浇”的原则进行施工,掌握每次挖土深度,在规定时间内安装好支撑,严格控制基坑的变形。4)基坑开挖和支撑必须相互配合,开挖不能过快,防止支撑跟不上开外,要随挖随支或先支后挖及时支撑,避免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储备一定数量的支撑,当支撑出现变形或应力过大时,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加密支撑等措施。5)钢支撑架设必须牢固,轴线偏位满足规定要求,避免碰撞,防止支撑失稳变形。支撑应力有损失时及时进行补充。6)在降水井点与建筑物之间设置回灌井、回灌沟,降水的同时降水回灌其中,使靠近基坑的建筑物一侧地下水位降落大大减小,从而控制地面沉降。7)减缓降水速度,使建筑物沉降均。在邻近建筑物一侧将井点间距加大以及调小抽水设备的阀门等,减小出水量以达到降水速度减缓的目的。提高降水工程施工质量,严格控制出水的含砂土量,防止地下砂土流失掏空,导致地面建筑物开裂。布设观测井和沉降、位移、倾斜等观测点,进行定时观察、记录、分析,随时掌握水位降低和基坑周围建筑物变化动态。同时,还要了解抽水量和含砂量。做到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8)地连墙施工必须穿透承压水层,防止基坑降水达不到预期效果,并且降水会带来周边地层沉降,影响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变形。9)开挖之前对周边建筑物地基采取注浆等加固措施。10)降水井及降压井的施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防止泥沙通过降水过多带出。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3)应急措施1)基坑开挖及降水施工过程中,按时对建筑物裂缝、变形、沉降进行监测,出现异常时立即加大监测频率,严密监测裂缝、变形、沉降的发展趋势,并将监测结果指导施工,当裂缝、沉降变化速度过快或超过警戒值时,停止开挖,降低降水速度,及时查明原因,立即采取注浆加固、加密支撑、向回灌井内灌水等措施控制变形、裂缝进一步发展。2)建筑物裂缝、沉降急速发展时,立即停止施工,通知人员撤出建筑物,对基坑加密支撑并进行回填平衡内外压力,及时对外求救,通知专业人员实施抢修。3)建筑物出现倾覆时立即疏散人群、封闭现场实施抢救人员和重要物资,并通知消防、急救等进入现场实施抢救,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抢救。11.3.8地下管线变形(1)预防措施1)施工前详细查明站区范围内所有地下管线的具体位置、状态并做好标记。2)积极协助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管线拆除、迁移工作。3)对于需要临时悬吊的管线,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报管线主管部门审批。4)在基坑开挖前,采用人工挖探槽,以探明地下管线。开挖期间若遇不明地下管线,应立即停止施工,并迅速查明管线属性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5)在管线上方路面增设监控点及监控频率,除了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等常规项目外,还应增加周围土体和含水量变化观测、支护结构渗漏情况、土体中应力变化情况等观测。(2)应急措施1)关闭管线的控制阀门(开关),停止基坑开挖,封闭工作面,并对工作面采取临时加固措施;2)立即联系管线产权单位并与其共同进行原因分析,决定应急处理措施,并据此进行应急处理;①对局部变形过大但不影响环境的管线进行修补;②对大范围过大变形的地下管线采用地表注浆加固处理,注浆时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并严密监控制管线的位移量,防止压力过大而造成挤破地下管线或引起管线的不均匀抬升;3)开挖并暴露管线,对其进行悬吊等方式加以保护(必要时);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4)其它针对性的管线保护处理措施。5)根据监测情况及时调整支护施工参数或基坑开挖方案。6)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必要时对基坑进行回填,防止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11.3.9龙门吊安装及使用事故(1)安全预防措施1)龙门吊安装和拆除前,编制安全可行的施工方案,该方案并经过专家论证,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论证过的方案实施;2)龙门吊使用过程中,禁止超载作业,禁止恶劣天气吊装作业;3)制定龙门吊使用期间的巡检、检修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禁止带病作业。4)成立以安全总监、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为主的机械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对工程垂直运输机械的进场、安装、运行全过程管理。5)对起重机采用定人定机管理办法,建立专机责任制度,由该机操作工人负责管理,经常进行检查和保养,发现不正常状况时,应暂停使用,并随即请机械维修人员检查解决。6)建立机械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并进行书面记录。7)加强安全教育和交底,不定期组织相关操作人员进行集中的培训学习,掌握业务知识,提高安全意识。8)严格操作工人作业时间制度,保证起重机械操作人员不疲劳作业。(2)应急措施一旦发生起重机械倒塌或其他使用事故,首先对机械进行断电处理组织抢救伤员,同时启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按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进行处理。11.3.10基坑渗漏堵漏措施(1)若轻度渗漏,可采取用导流管将水流引出,然后在渗漏处采取双快水泥加注的方法进行堵漏。(2)若渗漏较严重,可采取回填土、砂石封堵堵漏处,然后在相应基坑外侧加注双液浆的方法进行堵漏。11.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立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9103标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处置机构24小时值班,接到应急通知迅速组织各应急处理组、应急处理突击队赶到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见下图。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总指挥:肖龙鸽联系电话:13405842000副指挥:石红兵联系电话:18718860601组员:刘洋联系电话:18665366813黄两宜联系电话:18508483595陈家明联系电话:15919309305李双武联系电话:18684679349杨延龙联系电话:18675259275郭益萍联系电话:15363899674曹泳联系电话:13414534515王军联系电话:15018676403张清亮联系电话:13829908051肖涛联系电话:15118370486图11-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11.5职责权限应急救援组织为项目部非常设机构,对应公司应急救援机构设应急救援总指挥一名,应急救援副总指挥一名。下辖现场抢救组,技术处理组、善后工作组、后勤供应组、事故调查组。1、总指挥:肖龙鸽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职责和职能:(1)发布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命令。(2)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的后果、现有资源,制定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3)现场的指挥与协调。(4)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5)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6)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7)决定应急撤离,以及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2、副总指挥:石红兵职责和职能:(1)协助总指挥组织和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操作任务。(2)向总指挥提出采取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3)协调、组织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4)在平时,组织公司总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巡查,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3、抢救组——组长:王军组员:马洪、孙超(1)抢救现场伤员。(2)抢救现场物资。(3)在必要情况下组建现场消防队。(4)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4、技术处理组——组长:陈家明组员:欧邦虎、欧阳传筹、熊志强(1)根据各项目经理部的施工生产内容和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准备。(2)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的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5、善后工作组——组长:曹泳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组员:石红霞、段君磊(1)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2)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3)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陪工作。(4)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5)保险理陪事宜的处理。6、后勤供应——组长:曹泳组员:魏君、余健强、陈伟(1)迅速调配抢险物质器材至事故发生点。(2)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3)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质。(4)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及时输送后勤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7、事故调查组——组长:黄两宜组员:罗伟庭、姚勇(1)负责事故现场保护和图纸测绘(2)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防患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8、公共关系代表由项目经理或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担任,其主要职责:负责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工作,接受他们的采访,必要时负责召开新闻发布会,并与安全人员和法律人员及其它事故应急者保持联系,如项目执行经理不在现场时,总指挥由项目总工程师担任。11.6应急处理器材的配备根据施工现场特点,项目部配备相应的基本应急器材,以确保施工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的有效及时进行。应急救援物质清单一览表见下表。表11-1应急救援物资、机具储备一览表序号物资名称及规格型号数量存放地点责任人1消防器材5套现场及驻地曹泳256a工字钢5吨施工现场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3砂100m3料仓4石100m3料仓55cm厚板材10m3工区现场6编织袋500个工区库房7200×200方木20m3工区库房8铁锹60把工区料库9十字镐20把作业现场10PC300挖掘机2台作业现场11PC200挖掘机2台作业现场12医用急救包2个库房13ZLL50E装载机2台作业现场14潜水泵6台现场库房15发电机150KW1台工区现场16电焊机UN-1006台库房17混凝土喷射机2套作业现场18手电筒20作业现场19Φ609钢支撑100T作业现场注:项目部每月定期对应急处理器材进行检查,对应急处理器材及时更新补充,以确保使用。应急处理器材的检查由办公室主任柴志宝负责。现场有危险情况,在应急处理时用于危险区域隔离的警戒带100米各类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各二块(数量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临时制作)。11.7人员培训项目部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现场基本救护知识,掌握常用应急救护方法。必要时可请有关医疗机构、环保机构等其他机构专业人员给予现场指导。11.8通讯联络周边可利用的联系电话见下表。表11-2周边联系电话序号周边资源联系电话用途备注1火警119火灾报警救援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2匪警110治安事件报警救援3气象121气象信息4查号台114电话号码查询5急救中心120人员伤亡急救11.9定期演练项目部每季度组织一次环境保护应急处理演练。演练内容包括现场分贝仪的使用、联系落实附近医院及急救车辆、毒气中毒伤员运送、人员紧急疏散等以确保有效应对突发安全事故。11.10发生紧急事件注意事项(1)遇到紧急意外伤害发生时,不惊慌失措,保持镇静,并设法维持好现场的秩序,人员有组织有次序的疏散。(2)在发生气体中毒事件时立即将中毒人转移至通风良好之处。(3)暂不给伤病员喝任何饮料和进食。(4)如发生意外,而现场无人时,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或设法联系有关部门,不单独留下伤病员无人照管。(5)遇到严重事故、灾害或中毒时,除急救呼叫外,由救援组组长向上级单位、有关政府、卫生、防疫、公安等部门报告,报告时说明现场在什么地方、病伤员有多少、伤情如何、都做过什么处理等。(6)根据伤情对病员边分类边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7)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从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颌、使呼吸道畅通,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操作,原地抢救。(8)对病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9)现场抢救一切行动必须服从有关领导的统一指挥,不可各自为政。11.11应急处置工作程序(1)接报与启动1)项目部环保事故应急小组在接到环境突发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或项目书记报告。并将项目部的指令及时上传下达,确保政令畅通,做好应急响应准备。2)根据项目部领导的指令,应急小组统一调度指派各部门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派出先遣调查组赶赴现场,对事件发生基本情况进行初步核实后,向应急小组报告,并及时呈报项目部领导。3)根据初步核实的情况,属于一般污染事故或较大污染事故的,由项目部上报福田区或罗湖区建设环保局,再由环保局上报县人民政府进行应急处置。属重大、特大污染事故的,按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开展工作的同时,在1小时由区环保局向市环保局报告。(2)事故认定与报告1)应急队伍在到达现场进行应急处置的同时,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已取得的事故监察情况和监测数据,提出对事故性质和危害的认定意见,报请项目部领导审定。凡属重大、特大污染事故应由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确认。2)遵照项目部领导的指令和确认的结果,对重、特大污染事故由应急小组编写起草文件报告,呈项目领导签发,向区环保局和人民政府报告,并请求支援。3)重大或特大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速报、确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速报从初步确认事故性质起3小时内上报;确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立即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故处理完后立即上报。4)报告内容依据国家环保总局《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执行。(3)现场应急处置1)现场应急处置必须坚持以下四条原则:①迅速控制污染源,尽快制止污染物的继续排放。②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己排放污染物扩散、蔓延的范围,尽可能把污染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③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避免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④应急处置立足于彻底消除污染危害,坚决避免遗留后患。2)应急队伍到达现场后,根据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立即会同有关部门和污染事故发生地点负责人进行紧急会商,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案,迅速分析、收集和汇总事故发生和危害的情况,开展现场监测,对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进一步进行确切评估。3)现场处置方案。在充分听取有关部门、相关单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现场处置方案,由现场指挥部审定并批准实施。受伤人员应立即送医院救治。4)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WORD格式可编辑对于可能给周围环境或流域造成影响和损害的污染事故,现场指挥部应积极采取防范措施,迅速通知相关单位和群众避免遭受损害;需要实施区域封锁时,现场指挥部请求公安部门或武警部队支援。5)应急处置过程中所需应急物资,对指挥部己有的储备物资,由应急小组负责调用;对储备不足或尚未储备的应急物资,由项目部通过区环保局和有关部门组织调运。(4)事故调查处理1)在进行现场应急处置的同时,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应抓紧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工作,全面收集证据和资料,必要时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取样进行鉴定;涉嫌刑事犯罪的,由现场指挥部决定请示司法部门介入,进行调查取证。2)现场应急处置结束后,项目部各职能部门根据调查取证情况,依据法律法规和责任追究制度,起草调查处理报告,报项目部审批。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专业技术知识共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