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75例疗效观察论文

推拿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75例疗效观察论文

ID:26868576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9

推拿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75例疗效观察论文_第1页
推拿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75例疗效观察论文_第2页
推拿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75例疗效观察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推拿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75例疗效观察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推拿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75例疗效观察论文.freelin。②揉板门: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一手固定病儿腕部,另一手用指揉法在手掌大鱼际赤白肉际相连接处揉运1min。③推大肠: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一手固定病儿食指,另一手用指推法,在食指桡侧缘,从食指尖向指根直推1min。④揉龟尾:患儿取俯卧位,医者一手扶住病儿臀部,另一手拇指罗纹面或中指端用揉法在尾椎骨端揉转1min。⑤推上七节:患儿取俯卧位,医者一手扶住患儿臀部,另一手用拇指或食、中指在第二腰椎至尾椎骨成一直线由下向上直推1min。⑥捏脊法:患儿取俯卧位,将患儿裤退下到尾骨下缘,上衣撩起。医者两手自然屈

2、曲,食指和中指横抵在尾骨上,两手交替沿督脉循行向前推进,随捏随推向上抵至第七颈椎为止,如此反复3遍。在推、捏脊过程中,每推捏3次,须轻轻上提1次,以脊背皮肤出现微红为宜。⑦随症加减:寒湿泻加推三关300次,揉外劳宫1min;湿热泄不推七节,加清小肠300次、退六腑300次;伤食泻加强摩腹10min,加揉板门1min,运内八卦300次,揉中脘、天枢各1min,拿肚角50次;脾肾虚泻者加推三关300次,揉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各1min,捏脊5次,擦命门、八髎各50次。2.2药物组治则:预防脱水,及时补液,合理饮食与用药。治法:控制感染,液体疗法,对症治

3、疗。①5%葡萄糖溶液100mL+电解质+抗生素。②在进行病因治疗的同时,口服思密达(蒙脱石散剂,山东颐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1101),1岁每日1袋,1~2岁每日1~2袋,2岁每日3袋,均分3次服用。③后期加服丽珠肠乐。2.3疗程与注意事项2组疗程均为3d。在治疗期间调整以往所有不合理饮食和治疗方法;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应停用原来的抗生素类,并停用一些寒凉、刺激性食物和药物。人工喂养儿可在短时间改喂脱脂奶类,对糖耐受不良、乳糜泻及过敏性腹泻,尽量除去饮食中不耐受的成分。提倡按需饮食,以母乳喂养为好,加强营养

4、,不滥禁食。3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痊愈:大便次数≤2次/d,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显效:大便次数≤2次/d,大便性状基本正常,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大便次数减少75%以上或≤4次/d,大便性状改善,症状、体征减轻;无效:无好转或未达到有效标准者。4结果(见表1)表12组慢性迁延性腹泻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5讨论小儿脾胃薄弱,当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胃虚寒,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其病变主要部位在于脾胃,因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合污而下则泄泻。又由于

5、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营养需要量相对较多,消化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腹泻,而使病情迁延不愈。从临床表现中分为寒湿泻、湿热泻、伤食泻及脾虚泻4种。根据辨证给予不同的穴位手法推拿,可以弥补药物在功能调节方面的不足。又小儿为稚阳稚纯之体,脏腑清灵,只要在脏腑相关的体表部位施以轻微的刺激,即可起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摩腹时以脐为中心,缓慢均匀地按摩,使局部产热,同时刺激了中脘、天枢、章门等穴,起到了温阳运脾、温中散寒、调整胃肠运化及传导功能;清小肠、揉天枢以疏调肠腑积滞;配揉鱼尾以理肠止泻;推三关、揉脐温阳补中;推七节骨、揉鱼尾可以温中止泻。捏脊疗法则

6、能加强机体的免疫机能,从而提高肠道抗病能力,振奋督脉之阳气,开泄腠理,调整营卫,肺气得到宣发,邪气表出,达到止泻的目的。本组观察结果显示,推拿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表明穴位推拿对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