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ID:27471437

大小:171.9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04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八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是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除一个语文园地外,一共选入四篇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是精读课文;《夸父追日》是略读课文。单元学习目标:1、是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2、二是积累生动的语言;3、三是拓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单元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讨论、复述课文等种方式。2、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想象力,逐步提升人文素养,3、营造神话阅读氛围,教师适当推荐课外的童话神话类读物,阅读提前。单元教学准备:1、师生共

2、同搜集相关神话传说、民间故事。2、开展故事会,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祖国优秀文化热爱之情。教学方法:读书法阅读法收集法提供阅读书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西游记》《白蛇传》《封神榜》《孟姜女哭长城》《宝莲灯》《八仙故事》《女娲造人》《田螺姑娘》《盘古化生万物》《三戏海龙王》《精卫填海》《牛郎织女》《愚公移山》《嫦娥奔月》单元教学课时:10-12课时单元教学安排:课题课时备注29古诗二首230《西门豹》231《女娲补天》232《夸父追日》1语文园地八5古诗两首:授课时间:第一课时《乞巧》教学目标:  1、学会“乞、巧、

3、霄、渡”四个生字,体会“字形字义相联系区别同音字、形近字”的方法。  2、理解《乞巧》这首诗诗句的意思,渗透“利用注释,19备注抓重点词语,通过故事,背景资料袋”等读懂诗的重要方法。3、讲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了解乞巧节的来历和民风民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蕴涵的丰富民间文化的魅力。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  教学重难点:  以三维目标的整合为前提,基于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及语文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从“文字”到“文学”而“文化”,对诗歌从“意思”到“意味”而“意蕴”,在自身能力

4、不断增长的同时,发现诗歌中“隐藏”的世界。  教学方法:读书法收集法交流法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乞巧》这首诗,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将走进我国诗歌集大成的唐朝,去学习一首唐诗:《乞巧》。请大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题目(板书:乞巧)揭题释题2、“乞”字的最后一笔——横折弯钩,特别传神,看到这笔你想到什么?它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乞”字的意思——向人讨,乞求。我们的汉字要顺着它的意思想就有意思了。  3、题目会写了,知道题目《乞巧》是什么意思吗?从哪里知道的?(利

5、用注释,是我们学习诗歌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合作交流1、自由反复读全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通顺。  2、抽读检查1,注意字正腔圆,字字落实。  抽读检查2,注意有板有眼,读出诗的节奏。  齐读检查3.会读了,能背吗?试试看。 1、挑战难度升级,谁敢来写写这首诗,四行二十八个字,能写正确吗?  三、品读感悟1、先看看第一位同学写的,写正确了吗?下面同桌看看,最容易写错的字。  2、“宵”和“霄”这两个字读音完全相同,字形又十分相似,的确很容易弄混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我们区分这两个字?  19联

6、系它们的意思想,“宵”的意思是夜晚,晚上我们都待在家里,所以和“家”字一样是个宝盖头;“霄”是指天空,空中有云有雨,所以取了它的雨字头  备注19表义是我们汉字最大的特点,所以将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就能尽可能地避免写错别字。  3、两个“宵、霄”字写对了,意思也弄明白了。七月初七这天夜里仰望天空。怎样的天空被称作“碧霄”呢?它让我们想到哪些词语?  4、(课件出示图画)原来在第一行的七个字中藏着这样的一片碧海青天,藏着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谁来用你的朗读把这藏着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   讲故事,理解第二行诗句“牵

7、牛织女渡河桥”  过渡:在这样一个夜晚,凝望着这样的夜空,人们到底在搜寻什么?(读第二行)  1、先检查大家写得正确吗?统计大家最容易写错的字。“渡”容易写成“度”,之前,我们发现写字要想着意思写,渡河的“渡”有三点水,没有三点水的“度”一般指时间上的过去。  2、你知道这渡的是哪条河,过的又是哪座桥吗?天河,鹊桥,牵牛,织女他们背后藏着怎样一个故事呢?你能简洁地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吗?  3、这便是我们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这样一个夜晚,望着这样一片碧霄,人们在搜寻那勤劳勇敢的牛郎,心灵手巧

8、的织女;搜寻那闪烁奇异光彩的银河,还有那能带来幸福、团聚的鹊桥……读一、二行。(板书“天上“)   结合“资料袋”,理解三、四行“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过渡:那一夜的天空充满神话色彩,那一夜的人间呢?(读三、四行)  看第二位同学写正确了吗?  1、全诗中第二次出现“乞巧”,它与课题中的“乞巧”意思一样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读“资料袋”,你知道了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