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配型输注的临床应用分析

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配型输注的临床应用分析

ID:27945294

大小:63.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配型输注的临床应用分析_第1页
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配型输注的临床应用分析_第2页
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配型输注的临床应用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配型输注的临床应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配型输注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配型输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30例需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患者,根据其是否有输血史分成有输血史组65例和无输血史组65例。经固相凝集法检验血小板抗体,结果显示血小板抗体阳性者40例,26例采取配合行血小板输注治疗作为观察组,14例予以随机血小板输注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小板输注治疗有效率。结果有输血史组患者抗体阳性率为46.2%高于无输血史15.4%;观察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88.5%高于对照组3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血小板抗体检测;血小板配型;输注有效性DOI

2、:10.14163/j.cnki.ll-5547/r.2016.21.024本研究选取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130例患者实施血小板抗体检验,并对血小板抗体阳性者进行血小板配型输注治疗,检测血小板配型输注治疗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期间诊治的130例需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患者,根据其是否有输血史分成有输血史组65例和无输血史组65例。有输血史组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7〜71岁,平均年龄(48.6±9.2)岁;无输血史组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8〜71岁,平均年龄(48.7土9.1)岁;排除因免疫性因素致使血小

3、板减少者、意识不清者。本组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仪器与试剂TD-3型血型血清离心机;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血小板抗体筛检细胞。1.2.2血小板抗体检验方式应用固相凝集法,取血小板混悬液50UL,注入离心机各个微孔内,予以5min离心处理后,经3次洗涤并向各个微孔内分别注入低离子强度溶液100PL与患者样本、阳性对照、阴性对照50PL;在37°C条件下孵育0.5h。经5次洗涤后置入指示红细胞、抗人免疫球蛋白G,均50UL,0.5h离心后,观察结果。其中,阳性、弱阳性均提示血小板抗体阳性

4、。1.2.3血小板配型两组患者中共检测出血小板抗体阳性者40例,26例采取配合行血小板输注治疗作为观察组,14例予以随机血小板输注治疗作为对照组。配型方法:制备和患者同型的血小板,根据血小板抗体检验方式操作,对比检验孔和对照孔以评估结果,阳性、弱阳性表示血小板配型不合。1.2.4评估血小板输注结果在血小板输注前1h,输注后1、24h三个时间分别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予以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增高指数(CCI)=(输注后血小板数量-输注前血小板数量)X109/LX体表面积(m2)/输注总血小板数量。体表面积=患者身局(cm)X0.0061+患者体重(kg)X0.0128-0

5、.01529。输注后1hCCI在〉7.5X109/L,或者24h时CCI>4.5X109/L,均判定为血小板输注治疗有效,反之为无效。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