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化学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

略论化学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

ID:3114518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略论化学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_第1页
略论化学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_第2页
略论化学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_第3页
略论化学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_第4页
略论化学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论化学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略论化学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  摘要:教学活动是以语言行为为主的过程,然而,非语言行为是语言行为有效的辅助。非语言行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伴随辅助性。非语言行为往往是伴随语言行为而产生的,它辅助语言行为的表达,使语言行为因为它的辅助而大放异彩。同时,非语言行为自身也在辅助语言行为的过程中获得了意义和活力。二是自然真实性。人们在运用语言行为时,常常为某些目的而口是心非,使语言具有极大的欺骗性、隐蔽性。但非语言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则是自然真实的。也就是说,非语言行为更能够真实地反映人的内心世界。这是因为非语言行为是人

2、的内心意识或潜意识的一种反映,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的变化都会通过一些人类尚不能控制的生理活动反映出来。三是替代性。非语言行为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可以脱离语言行为而独立存在,行使自己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功能。正如非语言行为研究的先驱欧文?戈夫曼所指出的那样:“尽管一个人可以停止说话,但他不能停止身体习惯动作的传播。”例如,当一个学生走近你时,虽然他没有说话,但你却能凭借对他的非语言行为的理解,知道他对你的态度是厌恶还是喜欢,是冷漠还是关注。  关键词:化学教学;非语言行为;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动作和姿势、表

3、情等非语言行为,是替代语言表达的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手段。  ――(美)班尼《教育社会心理学》5  如果说教学语言是使学生通过听觉器官来获取信息的话,那么非语言行为则是让学生通过视觉器官来获取信息。教师如果能在向学生输出语言信息的同时,适当地输出非语言信息,那么,输出的信息量就会大大增加而提高教学效果。非语言行为主要包括目光、表情、手势、姿态、仪表、人际距离、辅助语言等。在课堂教学中,它或伴随师生语言行为,或代替语言行为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流和调控教学。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在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后,于196

4、8年提出一个公式:信息交流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且记忆的80%来源于视觉。尽管这个公式的精确性值得考虑,但它起码说明了非语言行为在人类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下面就非语言行为在化学教学中的功能做如下论述:  一、辅助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  非语言行为能辅助语言的表达,具有支持、修饰、丰富、调节、强化语言行为等作用。具体表现在:  1.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辅助表达情感,活跃气氛。例如,在讲化学家的光辉业绩时,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时候,在斥责不法分子用工业酒精兑白酒致人死亡的时候,教师除

5、用语言表达外,辅以相应的崇敬、热情、愤怒等表情和手势,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2.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补充语言表达的未尽之意。有些事物,如果用语言表达会显得生硬、直露而难以接受,但如果用非语言行为则显得婉转含蓄,让人难以拒绝。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语言出现偏差,或思维出现混乱时,教师用目光或手势示意比直接用语言的效果要好。  二、辅助实验教学5  非语言行为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还突出表现在:它是辅助化学实验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化学示意操作技能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用语言讲述某仪器应该如何使用和操作,往

6、往会显得抽象难懂,而且?嗦费时。但如果配以相应的操作演示则非常直观形象、简洁明了。例如:振荡试管,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借助腕力,但学生往往是做手臂运动。这样的操作不仅振荡效果差,而且试管里的液体容易溅出伤人。实验表明,教师在讲解时如果不配以相应的动作说明,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但如果对正确或错误的操作辅之以相应的动作示范,并进行比较,学生就很容易模仿并掌握。另外,教师演示时的目光、表情、动作、姿态,对学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镇定自若的表情、沉着自信的目光、熟练规范的操作,不仅使正确的操

7、作技术和方法形象化,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而且能促使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操作,并调节、稳定自己实验时的心理状态。反之,如果教师演示时目光缺乏自信,神态慌乱紧张,身体远离试验台,操作生疏而不规范,不仅影响试验的效果,导致失败,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心态,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实验的恐惧、厌恶,甚至转为对化学课的讨厌、反感情绪。这样造成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发挥非语言行为的独特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三、反馈教学信息  在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对教学的有效控制,就必须从学生

8、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其中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观察学生的非语言  行为。5  学生上课时的非语言行为,是反映学生心理状态的晴雨表和思维活动的脑电图。在学生的一顾一盼、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中,都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内心的情感和隐秘,传递着丰富而真实的信息。例如,学生目光凝聚表示在沉思;左顾右盼则是心猿意马,目光炯炯有神表示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目光黯淡则多为疲惫困倦、情绪低落;皱眉摇头表示不理解、不满意,微笑点头表示理解了、很满意;哈欠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