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ID:31148004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_第1页
浅谈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_第2页
浅谈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_第3页
浅谈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_第4页
浅谈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他强调:“学校教育应该永远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求充实思想教育的内容,改革教育工作的方法;要使思想道德教育渗透、贯穿于教学活动和学校的其他活动中。  【关键词】道德教育;语文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道德在协调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保障,是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精神基石。正如陈根法先生所说:“由德性所铸成的心灵秩序,遏制了恶欲、恶念、恶

2、势力的蔓延和滋长。德性无形,只有它于心灵深处凝结,将人们心与身和谐安顿,化理想、美德为日常言行。”正因为如此,我国教育者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而德育也一直是我国教育的核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推进的今天,强烈的物欲骚动,巨大的不良诱惑、善恶和正邪之间尖锐激烈的较量,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心理品质、价值认同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传统道德的根基有所动摇,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个别社会道德混乱无序的状态便直接对青少年的道德素质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更不应被忽视。  一、语文学科与道德教育的

3、关联性  “文道合一”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选进教材的课文都是5“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这一特点决定了该学科教学必须把学科知识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进行,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语文教学,离开了“文”的传授来讲“道”,就不是语文教学了。同样,离开“道”的教育来谈“文”,也就成为了灌输机械枯燥的文字符号,也是不可想象的,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才能把握语文学科性质特点的真谛。  新一轮教育改革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不仅仅是一种基础工具,更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4、,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其基本特点。语文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还能起到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学生美好道德的作用。正是由于语文教学中有丰富的德育资源,“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交际、研究性学习,语文教师都要面对世俗,教学生看社会、看人生。语文教育就是一种人文教育,它总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的作用之一就是内化一个人的道德情感”。  二、语文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缺失  长久以来,语文教师都有意识地将德育贯穿于自己的教学中,每一课时都

5、有一定的德育目标,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都以对学生的道德要求作为落脚点。但是德育的实效并没有明显增强,一些学生对是非对错了如指掌,也特别善于讲大道理,在关于道德观念的考试中可以获得很高的分数,却没有相应的道德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道德认识主体性的缺失。学者范树成在《德育过程论》中指出:“道德认识是个体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及其规律的反映。”5可见,道德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反映,是一种价值认识。不同的学习者学习同样的德育内容,由于不同的体验、不同的经历,就会生成不完全一样的道德认识。

6、如此,就不能忽视道德认识的个体性即主体性。经历不同,所以体验就不同,道德认识也如此。因此,纯粹的客观道德知识,严格说来还不是道德认识,它只能说是道德认识的一半,它需要学习者生命的介入和补充才能成为完全的道德认识。而事实上,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在讲文章的中心思想时,集中讲述用“本文通过写什么故事,反映了什么品质或表现什么品质,说明了什么道理”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空洞的思想说教,学生也只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教师和书上的观点。这种形式的德育渗透是以德育知识的学习为主,学生拥有了丰富的道德知识,但这些德育知识没有学生

7、的个人生活体验,没有个人情感的融入,更加难以与现实生活联系。  (2)德育情境的缺失。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德育情境。一方面,由于道德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情境,所以离开了情境,德育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直接接触到的是无色无味的文字记述、抒发、描绘,它的这一特点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单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更谈不上道德情感培养。情境教育是一种言、形、情融为一体的场景教育,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起学生的情感体

8、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学被异化为分数的教学、计划的教学,学生情感的陶冶、道德的培养无暇顾及。  三、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5  (1)转变教学理念,创设师生互动的“多维性课堂”。道德教育的成功源自教学的成功,知识至上、计划至上的教学成为德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羁绊,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着力提高教学艺术,是增强德育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多维性课堂一方面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要变“一维”为“多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