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习作内在规律建构习作教学策略

基于习作内在规律建构习作教学策略

ID:31778910

大小:54.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基于习作内在规律建构习作教学策略_第1页
基于习作内在规律建构习作教学策略_第2页
基于习作内在规律建构习作教学策略_第3页
基于习作内在规律建构习作教学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习作内在规律建构习作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习作内在规律建构习作教学策略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某种意愿的一种实践,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或许正因它的重要,无论是《课程标准》的表述,还是实际教学的努力,都予以习作以“崇高”的地位。按理说,经过十几年课标理念的推广,经过十几年的语文学习,学生理应具有一定的习作能力,然而实际的情况又如何呢?据《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国大部分学生的汉语能力正在发生着严重的退化,很多学生都不能准确地表述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愿,更有甚者,连一句完整的话都写不出来。”为何出现如此现状?崔峦的一句话或许能说明个中原因:“习作是一项技能,空讲写作方法往往是无济于事的,然而在实

2、际教学中,却有很多教师乐于此道。”既然习作是一项技能,那它就应该有一套属于它的训练体系。本文就“习作内在规律”作一探讨,以期找出一条有效的习作教学之道。一、激活习作动机的内在驱动,让学生“有兴趣写”新《课程标准》关于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习作教学重在激活习作动机的内在驱动,解决学生"有兴趣写”的问题,即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习作的意愿,将“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这种理念在课标里有着详细的论述,在课标第一学段里这样强调:“要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在第二学段里这样表述:“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从《课程标准》的表述上,我们不难看出课标关于学生习作方面的指

3、向,即在学生进行习作的初始阶段,重在引导学生参与习作,重在激发学生写作的内在机制,而不必刻意追求习作的各项“规章制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习作的内在动机呢?激发学生习作的内在动机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就是“创设情境,以境促写”。在小学生的习作指导中,如果我们能创设一个学生熟知的情境,以境促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还可以让他们有话可写。例如《可爱的大公鸡》的习作指导。我撇开以往侧重习作技巧指导的教学套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愿上:首先,我播放一段关于大公鸡斗食的视频,将大公鸡在抢食过程中的“勾心斗角”以及遇到外敌时的“一致对外”的情形尽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4、由于这段视频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致,引起了学生内在的表达冲动,故而视频播放一结束,学生们就跃跃欲试,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在本子上尽情地“挥舞”……总之,只要我们能激发起学生的内在动机,就能解决学生“有兴趣写”的问题,打开学生的习作之门。二、拓宽习作素材的获取渠道,让学生“有内容写”虽然学生有时非常想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却常常会出现“无话可写”的窘态。在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里,学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学生习惯于按部就班的“浅层生活”,缺乏对周围生活的细致观察,缺乏对习作素材的有效捕捉,更缺乏对熟悉现象的冷静思考。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习作教学之道,是观察生

5、活之道,更是分析、综合生活各要素之道。为此,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首先要将其置入生活,在生活中历练,在生活中感悟,从而获得丰富的习作素材,进而解决“有内容写”的问题。例如《我喜爱的一种动物》的习作。学生喜爱的动物不胜枚举,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学生喜爱某种动物往往是因为某一个暗示、某一个故事或某一个色彩等,因而他们的喜爱往往是浅层次的,这种浅层次的喜爱就决定他们常常“无话可写”。因此,在教学时,首先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即让学生从情感层面选择自己喜爱的动物,然后基于这个动物,让学生或从网络上、从文章里、在父母的帮助下来作全面的了解。有了这一连串的搜集、整理,学生对喜爱的动物有了一个全面

6、的了解,就会解决“无话可写”的难题。三、创新习作训练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有能力写”习作是一项极具个体化的创作过程,是个体将所见、所闻、所感用已内化的语言进行表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不仅需要储备大量的原始素材,更需要个体将这些素材按照一定思想或意图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形成一个体系相对完整、思想相对统一的文本。在这一过程中,素材的整合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操作,也是一个能否解决学生“有能力写”的关键步骤。为此,我们要关注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创设出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从而让他们掌握“有能力写”的技能。当然,解决学生“有能力写”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

7、首先需要将阅读与习作进行有效结合,因为“阅读与习作的结合”是简单而又快捷的方法。"阅读”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知语言文字的内涵,并由词到句,由句到段,逐步习得文章的技法;而习作则基于某种目的,然后选择合适的素材并进行谋篇布局。这两个过程正好互为“正反”。如果我们教学之时将阅读与习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定会让学生拥有写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