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四十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四十

ID:32170118

大小:140.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2-01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四十_第1页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四十_第2页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四十_第3页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四十_第4页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四十_第5页
资源描述: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四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四十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                       韩清净科记【瑜伽(梵yoga,巴yoga,藏rnal-h!byor)】梵语yoga之音译,巴利语同。意译作相应。梵语yoga,系源自动词语根yuj(将轭系在马或车上)的名词,引申而有连接、接合等含义。此语古时见用于《梨俱吠陀》中,及奥义书时代,依调息等观行法而观‘梵我一如’之理,以与梵合致,与梵结合,此即称

2、为瑜伽。其后佛教亦采用此法,以为总摄修心、修慧之法门。依调息(调呼吸)等方法,集中心念于一点,修止观(奢摩他与毗钵舍那)为主之观行,而与正理相应冥合一致。于密教,盛行三密瑜伽相应之说(又作三密相应说)。行此等瑜伽观行者,称为瑜伽师。依瑜伽师而行之境界,称作瑜伽师地。瑜伽师地论一书即从五识身相应地说至无余依地之十七地。奉持该论之学派,称为瑜伽派(外道中,另有所谓瑜伽外道者)。而在佛教各派中,以印度瑜伽行派及我国唯识宗较常使用此词。依《解深密经》卷三〈分别瑜伽品〉所述,瑜伽即以奢摩多(止)、毗钵舍那(观

3、)为其主体。就中,‘奢摩多’以无分别影像为所缘,令心极平等寂静,‘毗钵舍那’以有分别影像为所缘,于所知义中周遍观察;又,于见道方面,止观双运,以一切法事边际为所缘而证得之,于修道方面,更进修止观平等,至佛果而以所作成满为所缘,始转得清净法身。此谓以止观为主之一切观行,即称为瑜伽。《瑜伽师地论释》解释‘瑜伽’之词义,谓一切乘之境、行、果等诸法,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之义,故称为瑜伽。对此,圆测《解深密经疏》卷六立境、行、果、教四种瑜伽之别。此中,(1)境瑜伽︰谓‘一切境无颠倒’等性,与正理、教、行、果相应,

4、故称瑜伽。(2)行瑜伽︰谓一切行更互相顺,称正理,顺正教,趣正果。(3)果瑜伽︰谓一切果更互相顺,合正理,顺正教,称正因。(4)教瑜伽︰谓三乘圣教称正理,顺正行,引正果。又,《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说‘相应’有五义︰(1)与境相应︰谓不违一切法之自性故。(2)与行相应︰谓与定慧等行相应。(3)与理相应︰谓安立、非安立等二谛之理。(4)与果相应︰谓能得无上菩提果。(5)与机相应︰谓得果既圆,利生救物,赴机应感,药病相应。此说亦是承袭上述《瑜伽师地论释》之说。【非安立谛】又作非安立真如。乃唯识论所说二

5、真如之一。真如之体性,离名字之相,离心缘之相,寂灭无为,故称非安立谛。至于真如之相状,则有种种义理差别之设施,称为安立真如或安立谛。大乘起信论称此二真如为离言真如、依言真如。成唯识述记卷九末(大四三·五六八上):“有差别名言者,名安立;无差别、离名言者,非安立也。安立者,施设义。”(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p3706密宗方面,《大日经》等将瑜伽分为‘有相’、‘无相’二种。‘有相瑜伽’,即心专注于有形相的境缘(如本尊身相等),在所观想的形相明白显现于意识中,且恒久专注不散时,即为得定,

6、由此而入‘无分别’定境,为成就有相瑜伽。‘无相瑜伽’,指观想离言绝相的‘心真实’,从而了悟心真实,并定心于心真实上,进入‘无相三昧’,此即为成就无相瑜伽。密宗经论说‘有相瑜伽’为进入‘无相瑜伽’的门径,以无相瑜伽成就为究竟。《大日经》卷七云(大正18·54c)︰‘甚深无相法,劣慧所不堪,为应彼等故,兼存有相说。’明示有相瑜伽仅系为不能直接接受无相瑜伽的智慧下劣者所设。一般认为成就有相瑜伽,只能得治病、驱魔等下等成就。如能进而成就无相瑜伽,才能生延寿、神通等中等以上的功效。一行《大日经疏》、宗喀巴《密

7、宗道次第论》等书,皆强调修瑜伽须循序渐进,先修有相瑜伽。俟得成就后,于定心中修观,反观能见、所见,便能悟自性本空,而入无相瑜伽。《大日经》〈无相三昧品〉中亦曾述及无相瑜伽的观心法。又,密教亦盛说‘三密瑜伽相应’,谓所作皆与三昧相应,一切皆顺正理。《大日经疏》卷三云(大正39·613c)︰‘阿阇黎以于瑜伽得决定故,随有所作,皆与三昧相应。如献花时,即与花三昧相应,此中本尊明了现前,若奉香灯、涂香、阏伽水等时,亦与香三昧乃至香水三昧相应,一一本尊亦随事现前。如是一一缘中,皆是入法界门,皆见善知识。旋转运

8、用皆与理相应,不复临事稽留方始作观。当知是人堪作秘密阿阇黎也。究习瑜伽者,谓善修相应法也。谓于三部真言、上中下成就等事一一通达,皆与正理相应,名善修瑜伽。又于息灾法中,即能以此方便增益降伏。或增益法中,即能以此方便降伏息灾。于降伏法中,即能以此方便息灾增益。随彼彼相应之法,皆能善分别之,名善修瑜伽。’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一酉二、戒度(即戒品)3 戌一、征云何菩萨戒波罗蜜多?戌二、列2 亥一、嗢柁南嗢柁南曰: 自性一切难 一切门善士 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