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环评报告.pdf

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环评报告.pdf

ID:32188341

大小:12.33 MB

页数:159页

时间:2019-02-01

上传者:U-1863
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环评报告.pdf_第1页
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环评报告.pdf_第2页
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环评报告.pdf_第3页
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环评报告.pdf_第4页
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环评报告.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环评报告.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评价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建设单位(盖章):福建中核风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宝军联系人:林森联系电话:0596-8532052收到报告表日期环保部门填写编号 目录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1.1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11.2风能资源分析........................................................................................................21.3建设项目概况........................................................................................................61.4施工组织方案......................................................................................................121.5土石方平衡..........................................................................................................211.6工程占地与拆迁..................................................................................................231.7施工进度安排......................................................................................................242风电场总平面布置.......................................................................................................252.1风电机组布置......................................................................................................252.2升压变电站..........................................................................................................262.3场区道路布置......................................................................................................272.4电缆埋设布置......................................................................................................272.5架空线路区..........................................................................................................273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简况...........................................................................................293.1自然环境简况......................................................................................................293.2.社会环境简况......................................................................................................363.3环境质量现状......................................................................................................383.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目标..........................................................................504本评价适用标准...........................................................................................................52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535.1工艺流程简述......................................................................................................535.2施工期主要污染分析..........................................................................................535.3项目建设污染源强.............................................................................................545.4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576环境影响分析、拟采取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606.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60I 6.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676.4对当地区域的景观分析.....................................................................................706.5环境风险分析.....................................................................................................706.6对当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717公众参与.......................................................................................................................767.1调查范围..............................................................................................................767.2调查内容..............................................................................................................767.3调查方式..............................................................................................................767.4调查结果..............................................................................................................777.5调查小结..............................................................................................................818环境效益.......................................................................................................................868.1环境空气保护措施..............................................................................................868.2水环境保护措施.................................................................................................878.3声环境保护措施.................................................................................................888.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888.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898.6施工期环境监理.................................................................................................918.7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969环境效益.......................................................................................................................98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一览表.........................................................................9911结论与建议...............................................................................................................100专题一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1011.总论.......................................................................................................................1012.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13.小结.......................................................................................................................106专题二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1071项目基本情况.......................................................................................................1072电磁环境执行标准和周边环境概况...................................................................108II 3站址电磁环境现状调查.......................................................................................1084电磁环境影响评价...............................................................................................1095电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1116电磁环境影响结论................................................................................................112附件:附件一:委托书附件二:发改委同意本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附件三:发改委会议纪要附件四:选址意见书附件五:用地预审意见附件六:水保批复附件七:监测报告附图:附图1: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2:敏感分布图及环境监测点位示意图附图3: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图附图4:曾江升压站总平图附图5:电缆及架空线路平面布置示意图III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建设单位福建中核风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宝军联系人林森通讯地址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云陵镇云东路2号工行4楼联系电话18359607208传真0596-8532052邮政编码363300建设地点云霄县陈岱镇电力生产(其他能源发电)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19永久占地面绿化面积14466.52/积(平方米)(平方米)工程静态环保投资占其中:环保投总投资26432.9377.4工程静态总0.293%资(万元)(万元)投资比例建设规模30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MW)1.1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风能因其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是新能源中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一个领域,风电开发还具备建设周期短、投资灵活、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合理利用风能,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减轻能源短缺的压力,其综合社会效益十分可观。经过多年发展,风电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已接近具有与常规能源竞争的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风电还存在进一步降低造价和性能优化的空间。为此,风力发电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发展潜力巨大。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于全国风能丰富的地区之一,可供风力发电的场址较多,发展风电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漳州市沿海是省内开发风电的“富矿区”之一。省内水力资源较为丰富,但常规能源资源中,煤炭资源贫乏,石油、天然气尚未发现,属南方缺能省份之一。大规模开发本省丰富的风能资源,有利于减少对省外一次能源输入的依赖,满足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2011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的《福建省“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福建省建成陆上风电场200万千瓦装机的风电发展目标,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开发符合专项规划的要求。云霄山内风电场建设条件良好,其开发有利于当地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有利于补充电网清洁能源,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对提高全省绿色新能源装机1 容量比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2风能资源分析云霄山内风电场场址位于陈岱镇,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4′52″,北纬223°50′36″,场址范围面积约2.0km。山内风电场距离陈岱镇约5km,距离云霄县约14km。云霄气象站位于云霄曾江风电场西北侧约18.8km,鉴于云霄气象站靠近内陆,本工程选址东山气象站作为参考长期监测站,气象要素和风况资料均参考东山气象站的资料。东山气象站位于云霄山内风电场西北面约14km处,东山气象站位于东山县城关建国楼,东经117°30′,北纬23°50′,海拔高度53.3m,属国家基本站。为了风电场的开发需要,建设单位于2011年8月在风电场范围周边设置了1座测风塔(编号为6878),同时以项目周边风电场所设立的测风塔作为参考。各测风塔概况详见表1.2-1。表1.2-1测风塔设置一览表测风序塔名经纬度海拔设备备注号称在80m、高度安装了2个风速传感器,在70m、50m、30m、10m各安装了1个风速传感器,在N23°49.123′16878153m80m、50m和10m高度分别安装E117°26.694′了1个风向传感器,在8m高度安装了1个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在100m、90m、80m、70m、50m、10m高度分别安装了2个高度风速传感器,在100m和10m高度100m,位N23°50.854′26874212m分别安装了2个风向传感器,在于6878号E117°27.333′50m高度安装了1个风向传感测风台东器,在10m高度安装了1个温度北侧。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在100m、90m、80m、70m、50m、10m高度分别安装了2个距离6878N23°47.036′风速传感器,在98m、50m和8m号测风台3687610mE117°26.520′高度分别安装了2个风向传感约器,在8m高度安装了1个温度传3.78km。感器和气压传感器。2 距离在100、70m、50m、30m、10m6878号刺仔N23°49.588′高度分别安装了1个风速传感420.4m测风塔尾E117°29.618′器、1个风向传感器、1个温度传东南方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向5km。备注:均采用美国METONECo.测风设备。由于6878号测风塔位于本项目的分布范围内,6874号测风塔与6878号测风塔相距3.3km,海拔高度与风电场高程相当,并且位于风电场上风向,因此,项目区域内风能资源分析主要以6878号和6876号测风塔数据进行分析。表1.2-26878号测风塔代表年主要风况参数表测风塔编号6874测风塔位置N23°50.854’,E117°27.333’海拔高度212m测风数据开始日期时间2012-4-1800:00有效数据完整率100.00%测风数据截止日期时间2013-4-1723:50相关长期测站名称东山气象站地点东山县城关建国楼E117°30′相关长期测站位置海拔高度53.3N23°47′6874与相关长期测站与风场的直线距离14km6874号塔代表年主要风况参数测量高度/m等级风场主要风况参数8090m80705010代表年实测实测实测实测实测年平均风速(m/s)6.055.955.905.685.494.9112风功率密度(W/m)208.27206.62202.37185.60169.22123.67风切变指数0.0845最大或极大风速(m/s)主风向NE风场最大(代表年80m)48.03平均空气密度(kg/m)1.1853风场极大(代表年80m)67.2湍流强度TI15(80m)0.120测风塔编号6878测风塔位置N23°49.123’E117°26.694’海拔高度153m测风数据开始日期时间2012-4-1800:00有效数据完整率100.00%测风数据截止日期时间2013-4-1723:506878与相关长期测站与风场的直线距离11.4km3 6878号塔代表年主要风况参数测量高度/m等级风场主要风况参数80A80A80B70503010代表实测实测实测实测实测实测年1年平均风速(m/s)5.965.805.775.775.575.214.062风功率密度(W/m)199.90192.28190.15191.86173.49145.4773.46风切变指数0.1734最大或极大风速(m/s)主风向NE风场最大(代表年80m)48.03平均空气密度(kg/m)1.1859风场极大(代表年80m)67.2湍流强度TI15(80m)0.121由上表可以看出,6874号测风塔代表年离地80m高处年平均风速为6.05m/s,2其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08.27W/m,有效风时为6708h,全年有效风能密度为21793.67kWh/m,本风电场测风塔6874号的风功率密度等级为1级。测风塔所代表的区域年平均风速较大,每年6月、10至翌年1月为盛风期,主要风向NE,6874号测风塔测出的实测数据中NE占全年风向的比例为24.21%,占全年风能的比例为35.35%,月平均风速变化幅度不大。6878号测风塔代表年离地80m高处年平均风速为5.96m/s,其平均风功率密22度为199.90W/m,有效风时为6640h,全年有效风能密度为1719.81kWh/m,本风电场测风塔6878号的风功率密度等级为1级。测风塔所代表的区域年平均风速较大,每年10至翌年1月为盛风期,主要风向NE,6878号测风塔测出的实测数据中NE占全年风向的比例为25.11%,占全年风能的比例为29.98%,月平均风速变化幅度不大。可见,拟建风电场址风能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4 6874号测风塔(100m)6878号测风塔(80m)刺仔尾测风塔(100m)6876号测风塔(100m)图1.2-1测风塔位置示意图5 1.3建设项目概况1.3.1项目基本情况⑴项目名称: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⑵项目性质:新建;⑶建设地点: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陈岱镇;⑷建设规模:15台单机容量为2.0MW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0MW;新建道路9.5km;⑸建设工期:总工期12个月,2015年7月开工,2016年6月完工;⑹工程投资:26432.93万元。1.3.2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特性本项目包括15台单机容量2.0MW、叶轮直径104m、轮毂高度85m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0MW。山内风电场与云霄曾江风电场共用一座升压站,接入系统方案拟与云霄曾江风电场共用一条110kV的线路接入陈岱110kV变电站。因此,升压站外输电线路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表1.3-1本项目评价内容组成序号工程组成是否评价备注115台风机是永久征地场内道路与乡镇规划道路共建,不属于本项目永久征地2场内道路是范围。云霄山内风电场共用云霄曾江110kV升压站的综合楼、消防水泵房,本期在配电装置楼东南侧扩建一座35kV无3升压站是功补偿装置室,平行曾江风电场主变的北侧扩建一台50MVA主变压器、户外GIS间隔及构架。电缆埋设长度7.5km,电缆直埋壕沟开挖沟底宽0.3m,4电缆是埋深约1.0m;电缆壕沟开挖边坡两侧坡度为:全风化1:1,强~弱风化岩石1:0.5~1:0.25。本项目架空线路长7.5km,根据架空线的施工经验及现场5架空线路是特点,每250m左右布设1座杆塔,共30基。6升压站外出线否由政府出资建设,另行评价。6 表1.3-2云霄山内风电场主要工程量表名称单位数量3土石方开挖万m19.643土土石方回填万m19.64建3混凝土万m1.08工程钢筋安置t1275新建道路km9.5主要风力发电机组2.0MW台15工程箱式变电站基础座15量塔架台15机电开关柜台15工程电力电缆km7.5控制电缆km10光缆km17.5表1.3-3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特性表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台数台15额定功率kW2000叶片数3风风轮直径m104风2风轮扫掠面积m8495电主电切入风速m/s3场额定风速m/s10主要机切出风速m/s20要机安全风速m/s70电组轮毂高度m85设设发电机额定功率kW2100备发电机功率因数-0.95~+0.95额定电压V690备主要机电箱式变电站台15设备升型号SZ11-31500/110云霄山内风电场共用云压主变霄曾江110kV升压站的变台数台1电压器综合楼、消防水泵房,本所容量kVA50000期在配电装置楼东南侧7 额定电压kV1158×1.25%/37kV扩建一座35kV无功补偿装置室,平行曾江风电场出线回路数回1主变的北侧扩建一台主出线变压器、户外GIS间隔及电压等级kV110构架。台数台15风电机组土型式大板式圆形基础基础地基特性天然地基建箱式变基台数台15础型式独立基础表1.3-4经济指标一览表名称单位数值经装机容量MW30济年上网电量GWh67.857指标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h2261.91上网电价(含增值税)元/kWh0.611.3.3风机选型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风电机组制造单机容量大型化、型式多样化,并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据统计数据,兆瓦级风电机组在全球风电机市场上已占绝对主导地位。同时,变桨距功率调节和变速恒频技术的应用,使得叶片重量小,结构相对简单,机组的性能大大提高。兆瓦级风电机组、变桨距功率调节和变速恒频技术是当今世界风力发电的主流机型。较大单机容量的风电机组,其安装轮毂高度也高,可提高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发电量,但对设备运输、起吊安装条件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另外,由于单机容量增大,同等规模风电场的风机台数减少,将有效降低运行维护费用。风电机组的主要技术规范见表1.3-6;风电机组功率曲线见图1.3-1。表1.3-5风电机组的主要技术规范机型一机型二机型三制造商广东明阳湘电风能浙江运达机型MY104-2.0MWXE96-2000BFWD103-2000单机额定功率,MW222风轮直径,m10495.91032扫风面积,m8495722384308 机型一机型二机型三起动风速333额定风速,m/s1010.59.9切出风速,m/s252525安全风速,m/s(3s瞬时)707070认证等级IECSIECIAGLIA功率调节方式变桨、变速恒频变桨、变速变桨、变速恒频运行寿命(最小),年202020玻璃纤维增强环氧玻璃纤维加强环氧玻璃纤维加强环氧叶片材料树酯树脂树脂叶片数量333叶片长度,m50.546.550.5变桨系统电动电动电动风轮气动刹车+液压转轮气动刹车+液压全顺桨独立制动+机刹车系统制动系统制动系统械刹车盘偏航系统偏航电机驱动偏航电机驱动偏航电机驱动永磁直驱同步发电发电机型式双馈异步发电机双馈异步发电机机发电机额定功率,kW210021802100电压,kV690690690频率,Hz505050功率因素-0.95~+0.950.95~1,可调-0.95~0.95间可调控制系统PLCPLCPLC机舱重量,吨9019.5+66(发电机)85风轮重量,吨50.248.556.1塔架型式钢管型钢管型钢管型轮毂高度,m858080塔架总重量(不含基础198(四节)170(四节)190(四节)环),吨9 功率曲线比较机型一机型二机型三250020001500kW10005000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m/s图1.3-1风电机组的主要技术规范根据项目可研报告,应用模型软件计算出各台风机的年平均风速、理论净发电量、尾流损失等结果然后进行比选看出机型一MY2.0-104型风电机组发电量较高,且度电成本最低,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并且曾江风电场工程选用机型一作为投产机型,有利于降低风电场的运营维护成本。从环境影响方面考虑,风力发电机组的环境影响主要为噪声方面,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噪声产生机理为风机叶片切割空气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音,根据这几种机型的叶片长度及转速的对比,它们的建设对环境影响大致相同,本评价认为选择MY2.0-104机型作为本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可行。1.3.4组织定员风电场管理机构由生产、生活两部分管理人员组成。本项目建成后,风电场定员10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运行人员和日常维护人员8人,主要负责风电机组巡视、日常维护和值班等,包括班长2人,值班人员6人,实行轮班制,每七天轮一班。10 1.3.5给、排水系统⑴给水系统山内风电场与云霄曾江风电场共用一座升压站,云霄曾江风电场110kV升压站位于列屿镇和陈岱镇交界的山坡地上,站址场坪高程(1985国家高程)约为153m。目前风电场升压站周围有市政自来水管网经过,拟采用自来水水作为供水水源。站区供水工艺流程如下:3自来水→主控综合楼3m屋顶水箱→管道泵→站内各用水点(包括附属楼生活用水和场地冲洗等用水);3自来水→270m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室、内外消防管网及消火栓;自来水系统要求接口的水压≥0.25Mpa,接口管径为DN70;水量不小于37.0m/h。⑵排水系统升压站区排水包括所区职工的生活污水,场地雨水。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制。站区排水包括所区职工的生活污水,场地雨水。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制。①室内排水:主控综合楼设有卫生间,其室内的生活污水先排至室外检查井,3再排至3m/d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入站区雨水排水系统;②室外排水:站区内的雨水排水量按重现期为2年设计;③站区雨水排水:其地面的排水采用雨水口和暗管相结合的自流排水方案,最终由暗管排至站外排水沟,最终排入站址东南侧自然冲沟;④站区外排水:站址场坪标高比站外高;站外排水尽可能维持原有自然径流状态。设计拟在站围墙外四周修建截水沟,汇集部分山坡雨水后,采用排水暗管排至站址东南侧自然冲沟。⑶站区防排洪站址地形为山坡地,升压站区地势较高,场址地面标高大于百年一遇洪水位,因此所址无洪水影响。⑷事故排油系统云霄山内风电场共用云霄曾江110kV升压站的综合楼、消防水泵房,本期在11 配电装置楼东南侧扩建一座35kV无功补偿装置室,平行曾江风电场主变的北侧扩建一台主变压器、户外GIS间隔及构架。单台主变油量约为22.5t,事故贮油拟依3托曾江风电场升压站中的事故贮油池收集(20m)。事故贮油池为油水分离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变油坑与事故贮油池之间用DN200焊接钢管联接,贮油池的放空和清淤临时用潜水泵抽吸,贮油池排水排出升压站,变压器事故排油经油水分离式事故贮油池处理后回收利用。1.3.6清洁生产分析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它不同于火电项目,不用消耗任何燃料;不同于水电项目,不需要建设大面积的水库做调峰使用,它只需要利用当地的风资源,就可以将风能转变为电能,而整个生产过程中不消耗燃料,不产生污染物。风电场建成后不仅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同时还为当地增添新的旅游景点。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的实施具有良好的节能和减排效益,本期工程装机30MW,年上网电量67.857GWh,每年可替代2.2万t标准煤,减少灰渣产生量0.8万t,减排SO28t、NOx12t、CO2约6.1万t。风电场的生产过程是将当地的风能转变为机械能、再转变为电能的过程,在整个工艺流程中,不产生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物。由此可见,本工程的建设,不仅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节能效益,又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能为我省“节能减排”做出贡献。1.4施工组织方案1.4.1施工交通运输本工程单机容量为2.0MW的风力发电机组,其最重设备是塔架,重约198t,可分段运输;其次为风力发电机机舱,重约90t,属超宽运输。最长件是风机叶片,长约50.5m,属超长运输。⑴运输方案风机主要设备均为国内供货,可采用全程公路运输或水陆联合运输。水陆联合运输将设备运抵东山港,转公路运抵现场。12 据现场踏勘,进场道路除个别处达不到风机运输要求外,其余公路运输或水陆联合运输所途经的公路运输路线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县乡道路,道路路面宽度及曲线半径均满足大件运输要求。⑵场外运输云霄县经济发达,境内交通便捷,陆路G324国道和沈海高速公路纵贯云霄县东北至西南。云霄曾江风电场场址附近有礁美村村道和X531县道可以满足运输要求,场址内有很多宽约3m的既有土路连接既有县乡道路,曾江风电场可通过县乡道路连接S201省道,再接全省公路网,场外公路交通较为便利。国内供货的风机主件设备运输可经铁路运至云霄站,也可直接通过沈海高速运至云霄县城,再转公路运到现场。东山港现有条件可以满足风电场重大件设备运输要求。海路可通过东山港与国内各港口相通,省外物资和设备可由海运至东山港后,从港口经X544县道、S201省道和村道运输到场址,港口到场址公路里程约35km。⑶场内道路运输风电场场区道路作为施工道路使用,场区新建道路尽量利用既有山间道路修建,新辟道路路径沿等高线展线连接各风机,风电场场区道路建设结合村镇规划和村村通道路的要求一起考虑,采用与村民共建的形式,由村镇提供土地、企业出资修建,以改善边远沿海山区村民的交通条件。新建风电场场区道路总长度约9.50km,场区道路等级为辅助道路,路面采用泥结碎石结构,路面宽度4.50m,路肩宽度0.50m,道路纵坡≤11%,曲线半径≥35m。1.4.2施工水电⑴施工用水风电场施工生产、生活、消防用水量约为180t/d。场址区域有大帽山、洋古坑及分龙潭等小型水库(水体环境功能均为农用灌溉),风电场施工用水就近利用当地水库水,采用罐车运输。⑵施工用电云霄山内风电场施工用电负荷约120kW。风机施工场地分散,施工用电量小,13 采用10~30kW的移动式柴油发电机供电;110kV升压变电站施工电源可从附近的输电线路“T”接一条10kV的线路以架空线路进入现场,在施工区设一台变压器,降压至380V,作为110kV升压变电站施工电源。1.4.3施工建筑材料项目建设所在地经济发达、交通优越,各种建筑材料生产量及储量充足,工程区附近有碎石料供应站,储量丰富,可就近购买。所需的其他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木材等均可在就地就近采购。采购地点均为附近乡镇。1.4.4施工特点⑴施工场地为丘陵山地,地形高差较大,施工难度大;⑵施工地点多且分散,需频繁移动施工机具特别是大型吊装设备;⑶吊装高度在85m以上高空,且在最高点安装直径约104m的叶轮,在此多风场地,吊装难度较大;⑷重型钢塔架及发电机舱、叶轮的吊装数量多、重量大;⑸风机布置分散,场区道路线路长,工程量大。1.4.5施工总体布置⑴布设原则根据本工程特点,在施工布置中考虑以下原则:①遵循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先土建、后安装、再调试;②依据施工流程划分施工区域线,减少各专业之间的相互干扰;③充分利用现有场地,保证施工组合场及设备堆放场的面积,力求紧凑、节约用地;④合理利用自然地形,注重永临结合,改善现场条件,保证文明施工;⑤满足安全、消防等要求。⑵施工场地规划本工程施工项目简单,所需布置的临时设施较少,但施工线路较长而分散,为14 便于现场施工,拟在升压站附近设一个施工基地,基地内设有生活及办公用房、仓库、木材及钢筋加工车间、供水供电、混凝土拌和站及堆放材料等临时设施,用地2面积约为0.60hm。施工场地的使用,原则上是先土建后安装,待土建项目完成后,应分期、分批将场地腾出给安装,土建施工应为安装加快工期创造条件。⑶风机基础施工场地布设针对风机施工以点带面的作业特点,每台风机施工均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各台风机的施工、安装场地就地设置,考虑到设备、材料堆放和塔架、机舱、叶轮的安装,根据已建的风电场成功经验,每台2.00MW风机占地面积为22m×29m,每台风机安排50m×60m独立的施工场地。风机基础均采用C40钢筋混凝土大板基础,根据本阶段的荷载资料,基础尺寸暂定为:底板半径9.6m圆形,边缘厚度1.0m,中部厚度2.8m,底板埋深3.5m;底板中央设半径为3.0m的圆形混凝土支墩,支墩顶面高出场地设计标高0.3m。箱变基础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⑷场内架空线路施工场地布设本项目在架空线路区塔基基础施工场地、杆塔架设临时堆放及施工场地,均布置在塔基区临时占地范围内。塔基基础施工临时场地以单个塔基为单位零星布置,水泥、砂石等材料根据施工需要,少量多次运至各塔基施工临时场地现场拌合。线路架设时需布置牵张场,根据工程路线走向及地形条件,工程共布设牵张场4处,2每处占地约0.2hm,牵张场布置在交通方便且地势平坦的地方,利用钢板直接铺设在地面上,形成施工场地。考虑到线路施工周期短,线路施工无需布设临时施工用房。⑸临时堆土场布设施工前对表土进行剥离保护,根据场区情况,对表土的堆置采取装入填土草包袋或集中堆放的方式进行。本项目拟在施工生产生活区设置一处临时堆土场,用于集中堆放施工生产生活区2的表土,占地面积为0.10hm;在其他区域均采用表土装入填土草包袋堆置于开挖边坡处,既可以防止表土流失,又可以临时拦挡挡墙基础开挖的土石方。15 3本项目共剥离表土1.86万m,集中堆放的临时堆土场堆高在2.5m内;采用草包袋堆放的堆高在0.7~1.0m,施工后期进行覆土整地,并按设计方案进行建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评价:表土的堆置方式充分考虑了地形条件并结合表土的堆放量及运距,在场区范围内分块合理布设,占用的土地均为位于场区用地红线范围内,没有新增用地,可有效地较少水土流失。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表土堆放的方式合理可行。1.4.6施工工艺1.4.6.1风机施工工序及工艺风电场主体工程施工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工程施工、机组设备及其电气设备的安装等。风电场主体工程的施工及安装道路同永久的巡视道路结合,按通向各机位修建。各单台风机的施工场地就地设置。鉴于我省已建的风电场的成功经验,考虑设备、材料堆放和机舱、叶片的组装及吊装,每台风机安排50m×40m的施工场地,除风机机位和附近的道路为征地外,其余按租地使用。施工时尽量充分利用林中附近的闲散杂地,确实需要砍伐防风林时,必须事前办理有关报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动工。施工安装完成后,做好退地还林工作。临时施工现场必须根据风机机位所在位置的四周环境灵活确定,场地选取应尽量利用空地。基坑开挖→基础钢筋绑扎→基础模板安装→基础砼浇注。①风力发电机组基础施工基础开挖:应根据开挖图进行施工放线,采用小型挖掘机,并辅以人工修正边坡的方式进行开挖。开挖完工后,应将基坑清理干净,准备基坑验收。验收后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对基坑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基坑开挖验收后,首先对底面进行洒水、夯实、找平,再浇厚度100mm的混凝土垫层。其后进行基础混凝土施工,施工需架设模板、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施工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控制基础尺寸和钢筋的布置。风机基础属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时宜一次性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本工程拟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并采取掺加减水剂、降温、加强养护等措施,以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保证基础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中应用测量仪器经常测量,以确16 保基础环的上法兰平整度的精度要求。②风电机组安装本工程风电场共安装塔架15台套,单个塔架总重198t。风力发电机吊装分为4道工序:塔架、机舱、叶轮、电气设备。整个塔架高约85m,分段吊装,养护期满才能进入下一个吊装工序。安装完塔架后吊装机舱及发电机,再吊叶轮组件。安装过程如下:A.施工准备施工场内道路面宽度为4.5m,安装工作由两台吊车联合作业,为了保证吊车吊臂在起吊过程中不碰到塔架,应保证吊装场的面积为50×40m,在不影响交通运输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施工道路,便于设备吊装,提高设备利用率。450t履带吊车建议拆装后进场,进场后在吊装场地内重新组装,这样可极大减少施工场地内道路的工程量。B.风电机组塔架安装本工程共安装塔架15套,塔架每两段之间用法兰盘连接。塔架分段运输到现场,在现场保存时应注意放置于硬木上,并防止其滚动,存放场地应尽可能平整无斜坡。必须在现场检查塔架及其配件在运输中是否损坏,任何外表的损伤都应立即修补,必须清除所有污物。塔架吊装前,必须在现场将筒内的所有电缆固定好后,方可进行吊装。在塔架安装前再次检查基座的平整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另外,塔架安装前,还应对气象条件和安装时间做出确切了解和安排,以确保在整个安装过程中保证安全可靠。现场塔架吊装采用450t履带吊车为主吊,辅助吊车为80t汽车吊。根据现场起吊设备进一步研究吊装方案,确保施工安全和塔架的施工质量。塔架要分段吊装,由下至上逐节安装,调整好后,按设备安装技术要求紧固连接螺栓。塔架安装的允许误差应符合厂家要求。施工中要有良好的防锈蚀保护措施,确保塔架的使用寿命。应按设备安装技术要求,对塔架及其配件进行正确的安装和维护。在塔架安装前,应清除基础座环法兰上的尘土及浇筑混凝土的剩余物,尤其是法兰及各连接部位,不允许有任何锈蚀存在。C.机舱的安装17 应在厂家专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安装过程如下:风轮组装需要在吊装机舱前完成。在地面上将三个叶片与风轮轮毂连接好,并调好叶片安装角。吊装上机舱前,要将主吊车停在旋转起吊允许半径范围内,按照厂家技术文件要求,将机舱的三个吊点用专用工具与吊车的吊钩固定好。并将人拉风绳在机舱两侧固定好后,保持机舱底部的偏航轴承下面处于水平位置,先将机舱吊离地面10~20cm,检查吊车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和绑扎点的牢固性,待上述工作完成并检查无误后,方可起吊。提升过程中,应保持机舱水平,如果产生较大的倾斜,应将机舱重新放下,矫正后再起吊。安装机舱时,需2名装配人员站在塔架平台上,机舱用大吊车提升,并用绳索牵引,应绝对禁止机舱与吊车及塔架发生碰撞。机舱慢慢落下时,可用螺栓与垫圈先将后面固定,然后将所有螺栓拧上。完成以上步骤后,继续缓慢落下机舱,但应使吊钩保持一定拉力。机舱应完全坐在塔架法兰盘上,以保证制动垫圈位于塔架法兰盘的中心。按设备安装技术要求,将连接螺栓拧紧,扭矩达到预定值。螺栓完全固定后,可将吊车和提升装置移走。D.叶片安装叶片长约50.5m,叶轮直径104m。风机叶片由加长的平板拖车运输到安装现场。为了防止叶片与地面的接触,应使用运输支架将其固定。在运输时,每个叶片的排列之间必须保证相隔足够的距离,特别是叶尖与车板面之间至少距离40cm。风速是影响风电机组安装的主要因素,当风速超过6级(气象站标准)时不允许安装叶轮。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进行风速测定,并保证安全风速条件下进行风电机组安装。叶轮组装前,必须对叶片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查明其在运输过程中有否损坏,还应对叶片法兰和轮毂法兰进行清理。禁止不经全面检查的叶片,直接组装叶轮。叶轮在地面组装,用两小吊车配合吊装,将叶片的法兰一一对正于轮毂相应的法兰处,校对法兰安装中心,按设备安装技术要求紧固连接螺栓。叶轮整体吊装时,采用450t履带吊车为主吊,配80t汽车吊为辅吊。为了避免叶片在提升过程中摆动,用圆环绳索分别套在三片叶片上,每片叶片用3~6名装配人员在地面上拉住。在提升过程中,禁止叶片与吊车、塔架、机舱发生碰撞,应确保绳索不相互缠绕。通过两台吊车的共同作用,慢慢将转子叶片竖立。随后,与吊装塔架相似方法将带叶轮起吊并安装到机舱的法兰上,按设备安装技术要求紧固连接螺栓。18 安装结束后,可将叶轮的吊装附件拆掉、吊车移走,并清理安装现场。③电气设备安装具体安装方案,在施工时要参照厂商的设备技术要求和说明进行方案设计。所有电缆按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分段施工。直埋敷设部分将电力电缆及光缆等直接埋入,人工回填。电缆沟施工及敷设时要求认真清理平电缆沟底,防止砾石碰到电缆;直埋电缆施工要求敷设电缆后先用砂回填,将电缆盖住,铺设混凝土板后再回填碎石土,人工夯实。所有电缆分段分项施工完成后,要按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验收。1.4.6.2风机安装工艺根据场址丘陵地形的特点及2.0MW风电设备的尺寸、重量及安装高度,要求安装主设备最大臂长≥120m,最大起重重量≥400t,工作半径26m时臂长≥80m、起吊能力≥70t。结合国内目前风电设备的实际安装经验,通常选择500t的吊车(履带吊或汽车吊)作为安装主设备(主吊),50~100t的吊车(履带吊或汽车吊)作为安装辅助设备(辅吊)。机组安装主要分为塔架吊装和叶片安装两部分。塔架为圆锥形,分四节,由辅吊配合主吊进行吊装就位,下面一节与风机基础的底座相联,四节之间通过内置法兰盘连接。塔架吊装完成后,用同样的方法将已在地面组装好的机舱和叶片分别吊装就位,然后通过内置法兰盘与塔架连接。1.4.6.3架空线路施工工艺6~9#风机通过直埋电缆将电汇集到7#风机附近的塔基,10~14#风机通过直埋电缆将电汇集到10#风机附近的塔基,2~5#风机通过直埋电缆将电汇集到2#风机附近的塔基,再通过架空线路从7#风机依次沿10#、2#风机方向传输到曾江风电场升压站。⑴架空线路施工主要工序为施工准备及线路复测、土石方及基础施工、杆塔组立、架线。其中最核心的是基础、立杆塔和架线三项。19 ⑵基础施工流程分坑—土石方开挖—绑筋、支模—砼浇筑—砼养护。杆塔组立受现场条件、施工作业面、现有工器具等限制,分为整体起立、分段组装、分片或单件吊装等方法,由于采用工具各不相同,工艺流程也不同。以整体起立为例:工器具准备、组装场地平整——杆塔地面组装——立人字抱杆——起立杆塔——就位——拆除临时拉线。架线施工大工序为:放线——紧线——绝缘子绑扎→搭接过引线、引下线。①放线:将导线运到线路首端(紧线处),用放线架架好线轴,然后放线。②紧线:在线路末端将导线卡固在耐张线夹上或绑回头挂在蝶式绝缘子上。③绝缘子绑扎:直线杆的导线在针式绝缘子上的固定绑扎,应先由直线角度杆或中间杆开始,然后逐个向两端绑扎。④搭接过引线、引下线:过引线应呈均匀弧度、无硬弯;必要时应加装绝缘子。1.4.6.4场内道路施工工艺⑴路基土石方开挖:挖方路基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开挖土方由上至下顺序进行。推土机推平,压路机碾压成型,可利用土方就近运至回填段;⑵路基土方回填:回填采用挖方段土方分层回填;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平,压路机压实;⑶对地形起伏较大路段,根据地形和地势情况,宽度不满足要求的低洼地段进行填方时应预先采取必要的拦挡措施;地势高处采用挖方,确保路面平整,开挖边坡按其边坡稳定角度削坡开挖,并根据边坡的条件采取浆砌石挡土墙、浆砌片石坡等措施。1.4.6.5电缆埋铺工艺风电场集电线路采用电缆埋设方式,本项目工布设电缆10.0km,均沿场内道路敷设,均采用电缆直埋的方式布置,电缆壕沟截面1000mm×1000mm,每隔50m设置一标志桩。电缆穿设备基础和过道时采用DN150镀锌钢管保护。20 1.5土石方平衡3根据项目水保方案,项目工程土石方挖方总量19.64万m(自然方,下同,其中土方5.89万m³,石方13.75万m³),包括剥离表土1.86万m³,场地平整开挖17.783万m³;总回填量19.64万m(其中土方5.89万m³,石方13.75万m³),包括剥离表土1.86万m³,场地平整回填17.78万m³,无借方,无永久弃方。本项目土石方主要发生在风电基础及吊装区和场区道路及直埋电缆区。工程土石方平衡详见表1.5-1、表1.5-2,流向图见图1.5-1、1.5-2。3表1.5-1工程土石方平衡表单位:万m开挖量回填量调入调出借方弃方序建设项目土土数来数去数来数去号小计石方小计石方方方量源量向量源量向风机基础及吊装①5.561.673.895.561.673.89区15#风机西北侧2.150.641.512.150.641.51的道路5#与4#风机的5.101.533.575.101.533.57场区道道路交路及直叉口②埋电缆7#与8#区风机的2.520.761.762.520.761.76交叉口12#风机南面的3.331.002.333.331.002.33道路交叉口架空线③塔基区0.600.180.420.600.180.42路区④施工生产生活区0.380.110.270.380.110.27合计19.645.8913.7519.645.8913.7521 3表1.5-2工程表土平衡表单位:万m调入调出借方弃方序表土剥建设项目覆土来去数数号离数量数量来源去向源向量量①风机基础及吊装区0.970.9715#风机西北侧的道0.040.04路5#与4#风场区道机的道路0.150.15路及直交叉口②埋电缆7#与8#风区机的交叉0.140.14口12#风机南面的道路0.130.13交叉口架空线③塔基区0.250.25路区④施工生产生活区0.180.18合计1.861.86挖方总量填方总量3319.64万m19.64万m5.56风机基础及吊装区风机基础及吊装区335.56万m5.56万m13.10场区道路及直埋电缆场区道路及直埋电33区13.10万m缆区13.10万m0.6033架空线路区0.60万m架空线路区0.60万m施工生产生活区0.38施工生产生活区330.38万m0.38万m图1.5-1土石方平衡流向框图22 表土剥离总量表土利用总量331.86万m1.86万m0.97风机基础及吊装区表土风机基础及吊装区绿33剥离0.97万m化覆土0.97万m0.46场区道路及直埋电缆场区道路及直埋电缆33区表土剥离0.46万m区绿化覆土0.46万m0.25架空线路区表土剥离架空线路区绿化覆土330.25万m0.25万m施工生产生活区表土0.18施工生产生活区绿化33剥离0.18万m覆土0.18万m图1.5-2表土平衡流向框图1.6工程占地与拆迁⑴项目占地22本项目占地总面积19.60hm,其中工程永久占地1.45hm,包括风机机位占地、2架空线路及场区道路中的永久部分;临时占地18.15hm,包含风机机位施工用地、场区道路、直埋电缆、施工生产生活区、架空线路临时占地等。项目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的性质见表1.6-1。23 2表1.6-1项目占地一览表单位:hm占地类型序占地性占地面项目组成2其他土备注号质积(hm)林地园地耕地地永久占0.960.520.340.03770.0911地1风机基础及吊装区临时占3.542.321.1200.10地永久占0.270.1200.15地场区道路及直埋电2与当缆区临时占11.861.231.5009.13地共地建永久占0.220.0500.17地塔基区临时占0.600.1800.42架空线地3路区临时占牵张场0.800.0500.75地人抬道临时占0.750.1600.59路地临时占4施工生产生活区0.600.1500.45地合计19.604.782.960.037711.8223⑵拆迁项目建设未占用居民房屋,涉及12座坟墓,建设单位采取货币补偿的方式拆迁。1.7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施工控制进度为场内外道路施工→风力发电机基础开挖→风力发电机基础浇筑→塔筒的吊装→风力发电机组的吊装→风力发电机调试。其中外部条件也是控制施工进度的重要方面,如施工征地、设备订货、塔筒制作、110kV输电线路的施工。要抓住控制性关键项目,合理周密安排,施工总工期为12个月,即2015年7月开工,2016年6月底完工。24 2风电场总平面布置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规划容量为30MW(15台×2.0MW),风机编号1#~15#,风电场位于云霄县陈岱镇,风机沿村落附近的沿海丘陵布置,场址中心地理坐标2为东经117°24′52″,北纬23°50′36″,场址范围面积约2.0km。山内风电场距离陈岱镇约5km,距离云霄县约14km,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图附图1。2.1风电机组布置本工程拟安装15台单机容量2.0M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0MW。风机规划布置在漳州市云霄县陈岱镇的沿海丘陵上。根据场址气象条件,风机的迎风面为NE向。风机布置垂直于主导风向为行,平行于主导风向为列,各列风机机位之间交错布置。结合场区地形地貌条件、风机的施工条件、场区道路的设置,在尽可能地利用既有道路的前提下,做到减少土石方工程量、满足风机的施工、安装的要求和场区道路的连接。云霄山内风电场场区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风机规划布置分成三个区域布置。区域一:在云霄曾江110kV升压站西北侧约830m的丘陵上规划布置了1台风机,风机编号为1#,在云霄曾江110kV升压站东南侧约750m的丘陵上规划布置了1台风机,风机编号15#,该风机临近云霄曾江风电场进场主干道。区域二:在大浸东水库东侧至西北侧一带的丘陵顶上规划布置了8台风机,风机编号为2#~9#。区域三:在口耙水库东面侧石笼山一带的丘陵顶上规划布置了5台风机,风机编号为10#~14#。风电场所有风机均规划布置在海拔较高的沿海丘陵上,风机场地的自然高程为76~327m,各风机详情见表2.1-1。25 表2.1-1各风机机位概况风机机号自然标高(m)设计标高(m)所处山体位置1#150.6~159.5157.5山脊2#237.5~249.6246.0山顶3#246.2~253.9250.0山脊4#273.2~290.0283.0山顶5#270.2~280.5273.5山顶6#305.6~326.6317.0山脊7#316.2~326.7319.0山脊8#288.6~301.2296.0山脊9#313.6~323.6317.5山顶10#258.6~262.3260.0山顶11#266.7~272.6270.0山顶12#266.1~273.9268.0山顶13#257.6~277.4267.5山顶14#234.2~243.1238.0山脊15#76.1~89.687.5山脊2.2升压变电站根据系统规划,风电场采用110kV接入电网。每台风力发电机输出的电力经箱式变压器和架空线汇入规划的云霄曾江风电场110kV升压变电站内的配电装置室。云霄曾江风电场110kV升压变电站布置在分龙潭水库东北侧约630m的平缓坡地上,处于两个风电场的中部,从综合考虑,有利于缩短集电线路长度。该区域地形较为平缓、自然地面高程约为117.5m~125.0m,地势开阔,方便110kV线路出线。2云霄曾江110kV升压变电站围墙规划尺寸约为102m×94m,面积约9588m。升压站站区设配电装置楼、主变压器、110kV户外GIS、综合楼、消防泵房及水池,站区配电装置区设4.00m宽环行消防道路。站区分三个区域平行布置,最西侧布置有停车场、篮球场、消防泵房及水池等附属设施;中间区域布置综合楼,综合楼平行于进站道路;最东侧布置有配电装置楼、主变压器、10kV户外GIS、出线构架等设备,同时预留扩建场地。云霄山内风电场共用云霄曾江110kV升压站的综合楼、消防水泵房,本期在配电装置楼东南侧扩建一座35kV无功补偿装置室,平行曾江风电场主变的北侧扩建一台主变压器、户外GIS间隔及构架。26 本风电场与云霄曾江风电场共用1座110kv升压站(在建),云霄曾江风电场升压站内与本项目的有关的设备用房等将与云霄曾江风电场升压站的建设同步进行,待山内风电项目完成时可直接接入。2.3场区道路布置风电场场区道路从场区内既有村道引接,场区道路尽量利用既有山间道路修建,新辟道路路径沿等高线展线连接各风机。风电场场区道路建设结合村镇规划和村村通道路的要求一起考虑,采用与村民共建的形式,由村镇提供土地、企业出资修建,以改善边远沿海山区村民的交通条件。本风电场进场道路将从曾江风电场的场区道路接入,具体从曾江风电场15#风机接入到本项目2#风机位附近的道路。新建风电场场区道路总长度约9.50km,场区道路等级为辅助道路,路面采用泥结碎石结构,路面宽度4.50m,路肩宽度0.50m,道路纵坡≤11%,曲线半径≥35m。当既有道路的曲线半径不满足大件运输要求即半径大于≥35m时,通过加大曲线半径或在转弯处设置回车场来进行改造。2.4电缆埋设布置集电线路在风机集中布置区域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在区域一(即云霄曾江110kv升压站附近的2台风机)也采用电缆埋地敷设,电缆埋设长度7.5km,电缆直埋壕沟开挖沟底宽0.3m,埋深约1.0m;电缆壕沟开挖边坡两侧坡度为:全风化1:1,强~弱风化岩石1:0.5~1:0.25。2.5架空线路区本工程现阶段根据风机布置特点,拟将风机分为三个区域,区域二和区域三处的风机先通过直埋电缆将电分别汇集到设在7#、10#、2#风机附近的塔基,再通过架空线路从7#风机依次沿10#、2#风机方向传输到升压站,架空线路区包括塔基、222人抬道路、牵张场,占地总面积2.37hm,其中永久占地0.22hm,临时占地2.15hm。33架空线路区总挖方约0.60万m,总填方约0.60万m。27 ⑴塔基区:本项目架空线路长7.5km,根据架空线的施工经验及现场特点,每2250m左右布设1座杆塔,共30基,占地面积0.82hm,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2两部分。其中塔脚内永久占地面积0.22hm,塔脚外侧至占地边界临时占地面积20.60hm。2⑵人抬道路区:人抬道路为临时占地,面积约0.75hm。22⑶牵张场区:牵张场4处,为临时占地,每处占地0.2hm,共0.80hm。架空线路施工主要工序为:施工准备及线路复测、土石方及基础施工、杆塔组立、架线。其中最核心的是基础、立杆塔和架线三项。牵张场布置、放线、架线及紧线以机械施工为主。根据主体设计以及项目施工经验,人抬道路开辟只涉及砍伐树木,基本不涉及较大土石方开挖和填筑;牵张场布置在交通方便且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地方,利用彩钢板直接铺设在地面上,形成施工场地,也不涉及较大土石方开挖和填筑。28 3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简况3.1自然环境简况3.1.1地理位置云霄县地处福建省南端,位于东南沿海,东经117°8′~117°33′,北纬23°45′~24°12′,东西宽36km,南北长55km,总面积1166km²,人口41.32万。东南和东山县隔海相望,西与平和县接壤,南与诏安县交界,北与漳浦县毗邻,介于厦门、汕头两个特区之间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云霄山内风电场主要位于云霄县陈岱镇,风机沿着大山顶、石笼山、虎卢坑、大人山、马头尖一带的丘陵布置,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6′39″,北纬223°50′32″,场址范围面积约4.0km。陈岱镇片区场址西距常山华侨农场1.5km,南距陈岱镇直线距离约3.5km。地理位图详见图3.1-1。3.1.2地形地貌云霄县依山面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北、西部以及西南部边沿均为山地,中部至东南部为沿海平原,以丘陵地貌为主,低山占13%,丘陵占49%,平原占28%,淡水水面占10%,属丘陵、台地、低山结合地带。云霄三面环山,全县最高峰乌山西山源海拔1117m,中部和东部沿海有冲积平原、台地、岛屿有三个,主要河流为漳江。云霄海岸线长78.5km;大小海滩10个,总面积4.9km²;大小岛屿11个,最大岛屿面积8km²;9个海湾,其中漳江湾总面积28494亩(全属云霄),东山湾113743亩,占东山湾口总面积35万多亩的32.5%。本风电场址场地地貌类型为低丘和低山,拟建风机布置在低丘及低山顶部和山脊上,高程80~350m,地形波状起伏,山顶多呈浑圆状,部分为尖顶状。3.1.3地质场址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南造山带与西太平洋晚喜马拉雅岛弧系的交界带。东南面邻近菲律宾板块、太平洋板块碰撞带。由于菲律宾板块在台湾岛弧的碰撞作用和在马尼拉海沟的俯冲运动,中国东南部大陆、台湾海峡及南海在中、29 新生代以来,都受到显著的影响。场址在构造单元上位于粤东-闽东隆起区(Ⅲ)内的东山掀斜差异隆起区(Ⅲ3)。新构造运动以掀斜断块运动和差异隆起为基本特征,发育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分别为北西向和北东向。北西向断裂主要为黄岗河断裂;北东向断裂主要属于长乐-诏安断裂带。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不断减弱,断裂构造规模均不大,且多为前第四纪断裂,早第四纪断裂。本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内的地震多发和震级较高的地区。历史上曾发生两次6级以上强烈地震,最大震级6¾级。现代微震分布较密集,多沿活动断裂分布。区域范围内主要为中强地震活动,近代微震零星分布,属于地震活动较弱地区。场址附近区域不存在发震构造,场址近区域内断裂多数为前第四纪断裂,厂址及附近不存在全新活动断裂。场址区域属次稳定区的相对稳定地段。根据对现场调查及区域地质资料,场址内地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①砂质粘性土:土黄色,稍湿,可-硬塑,主要由粘性土及石英砂组成,石英砂含量约10~20%,混有风化碎块石,为坡残积成因。风机处厚度一般1.0~4.0m。该层变化大,砂质粘性土中一般包裹有中风化花岗岩孤石,部分地带中风化基岩直接出露。②-1强风化花岗岩:褐黄,结构大部分破坏,以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为主,岩芯呈碎屑状,手捏易散。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厚度一般约1.0~3.0m②-2强风化花岗岩:褐黄、灰白,结构部分破坏,以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为主,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呈碎块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厚度一般约2.0~3.0m③中风化花岗岩:褐黄色~灰白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Ⅳ级,厚度大于5.0m。拟建风电场址所在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基本烈度为Ⅶ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各拟建风机位所在地段的地形均为低山~丘陵,地形起伏。上部地层主要为粉粘性土,下伏各类风化程度的凝灰岩。地下水埋藏较深,对基础不构成影响。综上所述,场址属区域稳定区,工程场地无软弱土、液化土层分布,各拟建30 风机位无滑坡、断层破碎带、泥石流、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适宜风电场的建设。图3.1-1项目地理位置图3.1.4气象气候根据东山气象站资料分析,场址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和,冬暖夏凉,全年无霜。春季大陆冷气团势力渐弱,海洋暖气团活跃,本区气温日趋回升,31 但因海洋作用,气温回升速度缓慢。夏季由于海洋暖气团影响,在稳定置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作用强烈,晴热是本区主要气候特征。秋季大陆冷气团影响本区,气温日趋下降,但由于海洋作用,下降缓慢。秋高气爽是本季节主要气候特征。冬季,本区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降水较少,但也由于海洋作用,本区极少有寒冷天气。据东山气象台统计,多年平均气温20.8℃、极端最高气温36.0℃、极端最低气温4.4℃,多年平均水汽压21.1hPa、相对湿度81%、降水量1134.0mm,降雨主要集中在3~9月,其降水量为全年84%。历年平均雷暴日46.8天,以6、7、8三个月为雷电多发时期,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全年无霜期达347.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25.0h。台风平均每年影响4~5次,最大风力12级以上。场址多年平均风速为6.22m/s,总体上是以东北风为主,夏季以西南风为主。根据云霄气象台站1971~2006年各短历时暴雨资料分析成果,并参照《福建省暴雨等值线图》及邻近流域分析成果,经综合分析后取值。项目区暴雨特征值见表3.1-1。表3.1-1项目区暴雨特征值表设计频率暴雨值(mm,P=%)地区降雨历时均值CvCs/Cv20105260min400.423.565.079.5101.7110.5云霄县6hr900.453.5111.7142.3170.5208.324hr1450.503.5158.4199.2238.8290.43.1.5水文条件⑴地表水漳江流经县境,上游建有峰头水库和向东渠配套。风电场附近有大浸冬水库、下岩水库、口耙水库、大坑底水库、虎空水库、分龙潭水库。①大浸东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大浸东水库为小(二)型水库,其主要用于人饮灌溉用水。水库建于1966年,2集雨面积为0.30km,坝高12.04m,总库容32.31万m³,渠道长度5.0km,有效灌溉面22积为35.93hm,保灌面积为35.93hm。②下岩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32 下岩水库为小(二)型水库,其主要用于人饮用水。水库建于1958年,集雨面2积为1.5km,坝高15m,总库容40万m³,渠道长度3.6km。③分龙潭水库分龙潭水库为小(二)型水库,其主要用于蓄水灌溉。水库建于1957年,集雨2面积为0.75km,坝高16.10m,总库容71.20万m³,渠道长度9.0km,有效灌溉面积为2231.60hm,保灌面积为17.60hm。④口耙水库3口耙水库主要用于灌溉用水,库容均在10万m以下。水库参数详见表3.1-2。表3.1-2项目区周边水库参数一览表总库有效灌建成年汇水面坝高容渠道长主要保灌面名称类型2溉面积2份积(km)(m)(万度(km)功能2积(hm)3(hm)m)分龙潭水1957年小(二)型0.7516.171.29灌溉31.617.6库饮用大浸水、东水1966年小(二)型0.312.0432.31535.9335.93灌溉库水下岩饮用1958年小(二)型1.515403.6//水库水⑵地下水场地风机位于沿海丘陵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地下水埋藏相对较深,埋深一般大于10m,低于基础底板,对风机基础无影响;根据水文地质环境初步判断,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33 图3.1-2水系分布图34 3.1.6土壤项目区土壤以赤红壤为主,其共同特点是土层薄,砂化明显,养分含量少,一旦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后,水土流失将更加严重。3.1.7植被项目区地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丘陵台地上的森林植被以木麻黄、大叶相思为主,并有少量荔枝;山坡迎风面及顶部以桉树、木麻黄片林为多;背风面及中下部以木麻黄、相思林为主。林下有少量旱生灌木,如车桑子、黄栀子、山芝麻、野牡丹、桃金娘、算盘子等。草本有旱生或中生性的马唐草、茵陈、狗尾草、积雪草等。项目区植被覆盖良好,林草植被覆盖率约75%。3.1.8地地震效应评价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的闽建设[2002]37号文件,场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分组第二组。拟建风机机位大多分布在低山顶部或山脊上,为侵剥蚀低山地貌,属建筑抗震不利地段。本场地各种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场地无活动性断裂通过,不存在地面沉降与采空区,地下空洞等不良地质现象。未发现危及拟建构筑物安全建设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拟建场地开挖平整后将形成大量的人工边坡,边坡应按照有关的规范进行专门设计及工程处理。3.1.9风力资源云霄县地处台湾海峡喇叭口西南端,每年冬春季节,西伯利亚及蒙古高压气流南下,穿过台湾海峡时,受海峡两岸地形收缩作用而加速,至海峡喇叭口处,又受到山地迎风地形突起作用而使气流再次加速。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云霄县风速较大,风能资源较丰富。云霄山内风电场场6878号测风塔代表年离地80m高处年平均风速为5.96m/s,35 2其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99.90W/m,有效风时为6640h,全年有效风能密度为21719.81kWh/m,本风电场测风塔6878号的风功率密度等级为1级。测风塔所代表的区域年平均风速较大,每年10至翌年1月为盛风期,主要风向NE,6878号测风塔测出的实测数据中NE占全年风向的比例为25.11%,占全年风能的比例为29.98%,月平均风速变化幅度不大。风机均布置在沿海突出部及海拔较高的山脊顶上,处于场址风资源有利位置,场址风能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依据IEC61400-1(第三版)标准,确定风电机组安全等级为Ⅰ类。3.2.社会环境简况3.2.1社会经济结构⑴云霄县云霄县是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对外开放县,行政隶属漳州市。全县总面积21166km。耕地面积19.65万亩,山地103万亩,海水面积16万亩,海岸线长78.5km。浅滩涂和淡水面积19.5万亩。辖6镇3乡1个国营农场1个开发区,有158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41.32万人,云霄县是盛名远播的“开漳圣地”,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闽南金三角沿海对外开放县之一。云霄县经济以工业为主,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云霄是全国农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对台农业,高优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特色明显。确立了水产和林果两大支柱产业,建成了高优创汇农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具备了加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础和条件。2013年云霄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6194万元,增长1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65878万元,增长57.7%;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26782万元,增长60.5%;公共财政总收入58100万元,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2210万元,增长12.5%;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5529万元,增长7.2%;外贸出口总值12979万美元,增长18.0%。⑵陈岱镇36 陈岱镇位于海峡西岸南部,是云霄的南大门,东与东山县一水相隔,南临诏安县,西与常山经济开发区交界,北与列屿镇接壤。陈岱镇辖18个行政村,人口23.8万人,全镇总面积55km。3.2.2交通云霄县主要有公路和水路运输,未来云霄县对外交通将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及水运为辅的综合运输体系。⑴场外交通云霄县经济发达,境内交通便捷,陆路G324国道和沈海高速公路纵贯云霄县东北至西南。云霄曾江风电场场址附近有礁美村村道和X531县道可以满足运输要求,场址内有很多宽约3m的既有土路连接既有县乡道路,曾江风电场可通过县乡道路连接S201省道,再接全省公路网,场外公路交通较为便利。国内供货的风机主件设备运输可经铁路运至云霄站,也可直接通过沈海高速运至云霄县城,再转公路运到现场。东山港现有条件可以满足风电场重大件设备运输要求。海路可通过东山港与国内各港口相通,省外物资和设备可由海运至东山港后,从港口经X544县道、S201省道和村道运输到场址,港口到场址公路里程约30km。⑵场内道路运输风电场场区道路作为施工道路使用,场区新建道路尽量利用既有山间道路修建,新辟道路路径沿等高线展线连接各风机,风电场场区道路建设结合村镇规划和村村通道路的要求一起考虑,采用与村民共建的形式,由村镇提供土地、企业出资修建,以改善边远沿海山区村民的交通条件。风电场所有风机机位均布置在村庄附近的沿海丘陵上,场址交通便利,连接水泥村道的既有土路四通八达。3.2.3文物保护云霄县历史悠久,境内拥有“开漳祖庙”--云霄威惠庙,有“天地会”创立遗址、陈政墓等六处省级文物保护区,180处县级文物保护区,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地处漳37 江口国家级红树林湿地保护区的风景名胜。据现场踏勘,本项目风电场区域内无文物保护单位。3.2.4土地利用云霄县现状土地利用以林地和原始地貌为主,云霄县土地利用现状详见表3.2-1。表3.2-1云霄县土地利用现状2土地利用类型(hm)行政区划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自然保留地其他土地云霄县1519213549366582466634162556763843.3环境质量现状3.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区域大气环境现状引用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列屿镇农业旅游观光大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3年)中对油车村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⑴监测点位:列屿镇油车村(位于项目10#风机东侧5.6km处);⑵监测项目:CO、TSP、NO2、PM10共4项日均浓度值;⑶监测单位:厦门科仪检测技术有限公司;⑷监测时间:2013年10月21~27日,连续采样7天。⑸监测结果:3表3.3-1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mg/m)监测站位评价指标CONO2PM10TSP日平均浓度范围0.5~0.70.10~0.0190.063~0.0840.20~0.24油车村标准指数值0.13~0.180.83~0.160.667~0.800.63~0.84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区域及周边区域空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项目所在区域及周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38 3.3.2水环境质量现状3.3.2.1水体分布情况本风电场附近周边的地表水体主要涉及有分龙潭水库、大帽山水库、大浸东水库、口耙水库等。各水库与本项目风机基站的位置关系,详见附图1和表3.3-2。表3.3-2风电场水体分布一览表序号水体名称水体功能位置关系项目在大浸东水库东侧至西北侧一带的丘陵顶上规划布置了8台风机,风机编号为根据闽政文[2007]447号,本水库为陈岱镇2#~9#;其中2~5#风机位于东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其中一级保护区范侧,6~9#风机位于西北侧。各围为下岩水库大坝以上水域(含大浸冬水风机站位均不位于保护区范库库区)及其沿岸外延50m范围的陆域;1大浸东水库围内,距离水源保护区较近的二级保护区范围为下岩水库的整个汇水流基站为4#、5#、6#和7#基站,域(一级保护区范围除外),执行《地表其中4#和5#基站位于二级保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标护区范围东侧20m,6#基站位准。于二级保护区范围西侧20m,7#基站位于二级保护区范围西侧50m。具体详见图3.1-3。口耙水库东北侧石笼山一带的丘陵顶上规划布置了5台灌溉水源,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口耙水库风机,风机编号为10#~14#,(GB3838-2002)IV类水标准。最近的风机为10#风机,位于北侧320m。灌溉水源,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5#风机位于分龙潭水库东侧3分龙潭水库(GB3838-2002)IV类水标准。约435m。灌溉水源,《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风机位于分大帽山水库东4大帽山水库(GB3838-2002)IV类水标准。侧约620m。3.3.2.2水环境质量监测为了解本项目周边的水环境现状,我院于2015年4月20日对口耙水库、大浸东水库水质进行采样监测,同时引用我院《云霄曾江风电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的监测结果,监测断面见附图2,监测断面详见表3.2-2,监测结果见表3.2-3。39 图3.1-3风机与水源保护区的位置关系图40 表3.3-2水质监测断面一览表监测点位监测日期监测单位备注大帽山水库2014年4月8日福建省环安节能监测检验有限公司引用监测结果分龙潭水库口耙水库2015年4月20日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本次监测大浸东水库表3.3-3水质监测结果一览表检测项目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水体大帽山水库7.2914210.36分龙潭水库7.0893430.23口耙水库7.2355230.25IV类标准≤6~9/≤30≤0.5大浸东水库7.03109未检出III类标准≤6~9/≤15≤0.05⑶评价标准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标准和II进行评价。⑷评价方法根据监测结果,采用单项指标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即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SC/Ci,ji,jsi式中,Si,j为各参数的标准指数值Ci,j为各参数的平均浓度值(mg/L)Csi为各参数的标准浓度值(mg/L)pH的标准指数为:7.0pHjSpH,jpHj7.07.0pHsdpHj7.0SpH,jpHj7.0pHsu7.0式中:pHj—j取样点水样pH值;pHsd—评价标准规定的下限值;pHsu—评价标准规定的上限值。41 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⑸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见表3.3-3。表3.3-3水质标准指数pH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大帽山水库0.1450.700.72分龙潭水库0.041.430.46口耙水库0.1650.770.50大浸东水库0.020.60未检出从表3.3-3可以看出,大帽山水库和口耙水库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大浸东水库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分龙潭水库中化学需氧量出现超标,其余指标可以达到IV类标准。根据现场调查,分龙潭水库中化学需氧量出现超标的原因是由于库区周边村民散养家禽产生的污水直排所致。3.3.3声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我院于2015年4月20日对各风机站周边的居住区进行监测。⑴监测仪器:精密脉冲声级计HS-5660C型积分声级计1台。该声级计其性能符GB/T3785-1983和IEC61672-2002标准对2级声级计的要求。监测前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校正;②监测时间:2015年4月20~21日;昼间为13:00~17:00,夜间为20:00~0:00;③气象条件:天气晴朗,无雨、无雪,气温23.2~28.3℃,风速小于5m/s时;测量时传声器加风罩。④采样方式:仪器动态特性为“慢”响应,采样间隔时间为5s。⑤测量值:测量LAeq等效稳态噪声级。⑥测点位置选择测点(即传声器位置)主要选择在风电场内背风处,高度1.2m;部分测点选择在进场道路及敏感目标处。噪声监测点位图详见附图2。42 表3.3-4噪声监测结果dB(A)点位昼间Leq夜间Leq噪声监测点位置150.342.3△1#双岭村(距离15#风机最近的住户)250.840.5△2#前江村(距离15#风机最近的住户)351.440.8△3#双岭小学453.241.6△4#山坪村(距离3#风机最近的住户)551.342.0△5#大水堀村(距离9#风机最近的住户)650.643.1△6#高楼村(距离14#风机最近的住户)751.540.4△7#大山顶村(距离2#风机最近的住户)根据表3.3-4噪声监测结果,区域村庄昼间噪声在50.3~53.2dB,夜间噪声在40.4~43.1dB,昼夜声环境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限值(昼间60dB,夜间50dB)。3.3.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3.3.4.1植被云霄属台地、丘陵、中低山结合地带,又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植被垂直分布属于亚热带阔叶林没有明显差异。植被种类成分繁多,层次结构复杂,灌木、乔木均有,沿海丘陵地带植被主要为红树林、芒萁、相思树、马尾松等。中低山地带植被主要为各种蕨类、芒萁、鹅掌、五节茅、马尾松、壳斗科乔木等。全县覆盖率达到60.72%。但由于长期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己破坏殆尽,而形成各式各样的次生植被。项目所在区域内现有植被为人工营造或自然次生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少,且属一般广布性物种。丘陵台地上的森林植被以木麻黄、大叶相思为主,并有少量荔枝;山坡迎风面及顶部以桉树、木麻黄片林为多;背风面及中下部以木麻黄、相思林为主。林下有少量旱生灌木,如车桑子、黄栀子、山芝麻、野牡丹、桃金娘、算盘子等。草本有旱生或中生性的马唐草、茵陈、狗尾草、积雪草等。项目区植被覆盖良好,林草植被覆盖率约75%。区内未发现陆生珍稀或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工程占地范围内现有植被均为常见性和广布性物种,没有当地特有物种分布,未发现重点保护的珍惜濒危物种及古树名木。43 项目区现状照片1#2#照片1:1#风机分布的低丘陵照片2:2#风机分布的低丘陵4#5#3#照片3:3#风机分布的低丘陵照片4:4#、5#风机分布的低丘陵14#13#12#照片5:14#风机分布的低丘陵照片6:12#、13#风机分布的低丘陵图3.1-4各风机站位现状照片44 3.3.4.2动物项目区受人类活动和开发建设的影响,现有的野生动物大多以适应农田、果园及灌草丛生活的种类为主,属于广布性物种,主要有普通的兽类(如田鼠和野鸡等)、鸟类、蛇类、昆虫类和蛙类。根据现场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目前这些地区已很少有大型野生动物出现,沿线未发现受重点保护的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亦没有重要野生动物或鸟类的集中栖息或营巢繁殖的敏感生境。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现状区位中的野生动物资源基本上主要为鸟类。鸟类具有迁徙和移动的特性,鸟类的资源调查应是长期的工作。由于本项目评价时间有限,鸟类资源采用实地调查和资料调研相结合。根据实地现场观查及资料调研,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常见的鸟类物种主要是喜雀Picapica、大山雀Parusmajor、乌鸦Turdusmerula、八哥Acridotherescristatallus、家燕Hirundorustica、布谷鸟Cuculussaturatus等。未发现有野生鸟类或其他野生动物的集中栖息地。3.3.4.3农业栽培植物本项目所在地隶属云霄县列屿镇和陈岱镇,区域人工栽培植被有果树植被和农作物植被等,主要果树种类有枇杷、荔枝、龙眼、杨梅、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水果,主要农作物种类有地瓜等粮食作物、花生等油料作物以及萝卜、大白菜、包菜、碗豆、四季豆、蒜头、西瓜等蔬菜瓜果类作物。3.3.4.4土地利用现状云霄山内风电场位于云霄县陈岱镇,风电场现状用地以林地及园地等为主,工程分区占地面积、占地类型详见表3.3-545 2表3.3-5项目占地一览表单位:hm序占地面积占地类型项目组成占地性质2备注号(hm)林地园地其他土地永久占地0.960.520.340.101风机基础及吊装区临时占地3.542.321.120.10永久占地0.270.120.15场区道路及直埋电缆2与当地区临时占地11.861.231.509.13共建永久占地0.220.050.17塔基区临时占地0.600.180.42架空线路3区牵张场临时占地0.800.050.75人抬道临时占地0.750.160.59路4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占地0.600.150.45合计19.604.782.9611.863.3.4.5水土保持现状2据2008年遥感调查,云霄县水土流失面积120.59km,占土地总面积的10.34%,2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44.54km,占流失总面积的36.94%。中度水土流失面积2255.29km,占流失总面积45.85%;强烈水土流失面积20.68km,占流失总面积217.15%;极强烈水土流失面积0.08km,占流失总面积0.07%。陈岱镇水土流失面22积10.32km,占土地总面积的15.93%,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1.92km,占流失2总面积的18.59%;中度水土流失面积5.64km,占流失总面积54.69%;强烈水土流22失面积2.69km,占流失总面积26.05%;极强度水土流失面积0.07km,占流失总面积0.65%。云霄县水土流失现状详见表3.3-6。2表3.3-6水土流失现状表单位:km总水土流失流失强度土地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行政区总面流失面积面积率面积比例面积比例面积比例比例积云霄县1166.25120.5910.34%44.5436.94%55.2945.85%20.6817.15%0.080.07%陈岱镇64.7710.3215.93%1.9218.59%5.6454.69%2.6926.05%0.070.65%从总体上看,本工程项目区内原生地表水土流失以微度为主,水土流失类型主46 2要为面蚀、沟蚀,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400t/(km·a)。3.3.4.6景观环境现状调查根据现场踏勘情况,评价区内景观要素主要可分为农田景观、水体景观、林地景观、居民点景观和道路景观等5种主要类型。⑴农田景观:分布与区域内居民点周边,是一类人工形成的斑块类型,约占评价区域范围内景观格局总面积的20%以上,为评价区的景观基质要素。⑵水体景观:评价区域内分布的水体主要为分龙潭水库、大帽山水库、大浸东水库、口耙水库等,其中分龙潭水库、大帽山水库、口耙水库主要的水体功能均为农田灌溉功能,大浸东水库为饮用水源功能。⑶林地景观:主要分布于评价区域内的山体上,树种主要以相思树、马尾松和木麻黄组成的混交林为主占评价区域景观格局的总体比例70%以上,斑块分布较为集中连片,景观连通度较高。⑷居民点景观:是评价区域内人类聚居形成的一类景观元素类型,在评价区内呈独立的斑块分布,斑块间通过现状道路连接以进行彼此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评价区内分布的居民点景观主要为陈岱镇的各个村庄。⑸道路景观:本项目涉及的道路景观主要为现状的村道,在评价区的景观格局中,其作为廊道,道路景观对居民点的景观斑块起到连通的作用,而对其他类型的景观斑块则起了分割的作用。47 图3.3-1土地利用现状图48 图3.3-2区域土壤侵蚀分布图49 居民点景观林地景观农田景观水体景观道路景观道路景观3.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目标针对本项目行业环境污染特点及拟建区域环境特点,确定本次评价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如下:⑴根据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占地没有涉及除基干林带外的沿50 23海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特用林地3.7934hm,林木蓄积76.6m;防护林2323地0.0518hm,林木蓄积3.0m;用材林地0.7989hm,林木蓄积35.7m。项目建设3拟采伐林木蓄积115.3m,均为人工林,优势树种为相思树、巨尾桉等。建设单位将依法办理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同时按占补平衡的原则制定措施。⑵根据云霄县国土资源局出具的本项目用地初审意见函(云国土资函[2015]00222号),本项目共涉及耕地0.0377hm,其中基本农田保护区0.0288hm。拟建场区征用的土地,由建设单位负责给与征地赔偿费。⑶村庄与学校距离项目风机较近的村庄和学校详见见表3.4-1,村庄与风机位置关系详见附图2。表3.4-1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序敏感点距离风机最近的距离环境影响因子人口数号1双岭村位于15#风机东北侧740m噪声、粉尘12002双岭小学位于15#风机西南侧753m噪声、粉尘师生数约120人3山坪村位于3#风机东侧740m噪声、粉尘504大山顶村位于2#风机西南侧1080m噪声、粉尘905大水堀村位于9#风机西侧1050m噪声、粉尘2606高楼村位于14#风机东北侧660m噪声、粉尘8007前江村位于14#风机东北侧1360m噪声、粉尘106051 4本评价适用标准环境空气: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环境质量声环境:参照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标准水环境: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V类标准。3废水:本项目施工期有少量施工废水排放,运营期有少量生活污水(1.6m/d)排出,但由于远离城区无排水管网和地表径流,因此可将废水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项目建有地埋式微动力生活污污染物水处理装置和隔油池,运营期生活污水可排入水处理装置中,处理后用于绿化浇灌;排放标准噪声:施工期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有关标准。升压站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以4kV/m作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以100u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电磁环境评价标准。本项目是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无生产废水、工艺废气等污染物,但有少量生活总量控制污水排出,经过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CODCr排放总指标量0。52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5.1工艺流程简述风电场首先要修建道路、土建施工,然后施工工程主体部分——电力、通信电缆敷设、电器设备安装和给排水工程。最后是风机安装,输送至110KV变电所入电网。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图5.1-1建设项目工艺流程图5.2施工期主要污染分析5.2.1项目施工进场准备由于风电场工程施工项目单一,所需布置的临时设施较少,但施工线路较长,为便于现场施工。针对风机施工相对独立的作业特点,设置移动的气压站和混凝土搅拌站,随风机施工的进展情况作相应移动。项目施工进场需对临时施工场地进行土地平整,配套临时道路等,目前临时施工场地现状为旱地,土地平整的工程量不大。施工进场准备将产生扬尘、噪声、弃土等,地表土壤扰动,加重当地水土流失。另外,施工临时生活区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5.2.2项目施工(巡视)道路施工2新建场区巡视道路及直埋电缆用地面积0.74hm,新建道路9.5km,场内道路均采用泥结碎石结构,路面宽4.5m,路肩宽0.5m,场区内巡视道路尽可能利用拟建场址范围内的既有道路进行该造,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了占地和对地表的扰动。电缆埋设一般情况沿新建道路一侧埋设,在道路修建时预留埋设电缆沟,然53 后回填土。道路的修建同样需要进行土地平整,动用土石方,项目道路修建将产生扬尘、噪声、弃土等,加重当地水土流失。5.2.3风机基础施工及养护风力发电机组基础施工,主要包括土地平整(永久占用土地及临时施工场地)、风力发电机组基础PHC管桩施打、基础承台开挖、浇筑及回填,电缆和光缆通道的预留。风力发电机机组基础施工将产生扬尘、噪声、弃土、混凝土浇灌废水以及水土流失等环境影响因素。5.2.4吊装机械进场及风力发电机组安装风力发电机组吊装应在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风力发电机吊装分为4道工序,整个塔筒高约85m,分三段分别吊装,安装完塔筒后吊装机舱,再吊叶轮。吊装机械进场及风力发电机组安装产生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噪声。5.3项目建设污染源强5.3.1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1)声污染施工期主要是履带式吊车、卷扬机、混凝土搅拌系统及运输车械等产生的噪声。详见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2)大气污染施工期,除由施工机械产生少量尾气外,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是由施工扬尘、运输车辆等产生的粉尘污染。(3)水污染项目产生的废水污染物为石油类、SS(悬浮物)、BOD5和CODCr等,风电场施工的水污染主要是在施工期机械的冲洗和维修等生产的废水,临时施工区施工废水32.4m/d,通过设置隔油池及沉淀池等预处理后回用于车辆与设备清洗,或用于临时施工区、临时堆场、道路等的洒水抑尘,施工场地废水不对外环境排放。此外,在54 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灌时,会产生一定量的含SS的混凝土浇灌废水,由于风电场各风机施工场相对独立,因此风机施工生产废水量较小,基本不会形成水流。3施工期12个月,平均施工人数220人,生活用水按0.1m/(人•d)考虑,生活3污水排放系数取0.8,则施工生活污水排放量17.6m/d。临时施工生活区设置在曾江风电场拟建升压站北侧的空地,设置防渗化粪池及隔油池处理施工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附近林地灌溉。(4)生态影响本项目的生态影响主要是发生在施工期,施工期建设场地的平整以及土石方开挖一方面扰动原地形地貌,损坏原有的土地、植被,另一方面工程施工过程中,开挖、占用、碾压等损坏原有水土保持设施,形成裸露面和大量松散的土石方以及由于施工扰动地面产生的水土流失的影响等。(5)固体废物建设过程中会产生生活垃圾、废弃砖石、木材、和竹料等固体废物。本工程总33挖方19.64万m,全部回填利用。本工程共计剥离表土1.86万m,全部用于回填绿化覆土。工程施工工期12个月,施工平均人数220人,生活垃圾按0.7kg/(人•d)计,则施工期每天生活垃圾总量154kg。5.3.2运营期污染源强分析(1)声污染风电场运行后,噪声主要来自风机运转时的空气动力性噪声,根据供应商提供资料,该噪声值为101~105dB,因此噪声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大。详见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2)大气污染项目运营期间不产生废气及粉尘,不会造成大气污染。道路工程营运期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为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NOx、CO、THC(烃类)和烟尘等。(3)水污染3风电场运营期定员10人,生活用水按0.2m/(人•d)考虑,生活污水排放系数55 3取0.8,则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1.60m/d。本项目与曾江风电场共用一座升压站,生活污水经曾江风电场升压站内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后用于升压站站内绿化及周围林地灌溉。(4)生态影响项目运营期人类活动还会对所在地的动物栖息、分布等产生一定影响,风机对所在地的景观将造成一定影响。(5)固体废物①生活垃圾风电场运营期定员10人,运营期,风电场运行产生生活垃圾约3.17t/a。②危险废物风电场维护除按厂家提出的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定期维护内容外,还要定期对线路和配套电气设备(重点为电缆头、熔断器、低压开关等)巡视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隐患,及早处理,并对输变电设备进行定期测试和保养。废旧的线路和配套电气设备(重点为电缆头、熔断器、低压开关等)均可以回收利用,所以不产生生产固废。运营期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来源于各风电机组配套变压器产生的事故排油和废旧变压器,各风电机组配套变电器产生的事故排油由钢制容器收集后回收利用;废旧变压器由专业厂家回收利用;运营期产生的不可回收危险废物为维修过程中擦拭油的破布,年产生量为150kg。(6)电磁辐射云霄山内风电场共用云霄曾江110kV升压站的综合楼、消防水泵房,本期在配电装置楼东南侧扩建一座35kV无功补偿装置室,平行曾江风电场主变的北侧扩建一台主变压器50MVA、户外GIS间隔及构架。扩建口的主变将对周边环境产生电磁辐射的影响。56 表5.3-1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排放源污染物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排放浓度及排放量类型(编号)名称生量(单位)(单位)NO2运输车辆、施工大气施工期SO2少量少量车辆、土方开挖污染扬尘物运营期无排放源无//CODcr250mg/l150mg/l33生活污水BOD517.6m/d150mg/l17.6m/d30mg/l施工期SS250mg/l150mg/l水污施工废水SS////染物CODcr250mg/l—33运营期生活污水BOD51.60m/d150mg/l1.60m/d20mg/lSS200mg/l200mg/l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合计56t,委托环卫部门外运处置施工期表土表土施工完毕后分摊到施工场地,覆土种草运营期生活垃圾生活垃圾3.17t/a委托环卫部门外运处置固体废物变压器变压器废油回用废油运营期危险废旧废旧变压器专业厂家回收利用废物变压器维修废物擦油破布150kg/a外运至危废处置中心施工期车辆施工机械/噪噪声/声运营期风电机组101~105dB(A)电磁场强度低于场限值4000V/m和磁场强度电磁运营期升压站电磁辐射100uT注:运营期的生活污水委托曾江风电升压在拟建的微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或隔油池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5.4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5.4.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发改委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属于鼓励类项目,本项目安装单机容量2.0MW的风力发电机15台,装机容量30MW,属于鼓励类项目,符57 合国家产业政策。5.4.2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云霄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可认为本项目建设与当地的建设规划无冲突。同时,项目建设符合符合《福建省陆上风电场建设规划》(2012年修编)。5.4.3与生态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根据《云霄县生态功能区划》,该评价区域规划为云霄南部沿海防风固沙与石漠化敏感环境生态保育生态功能小区和云霄东南丘陵台农业生态生态功能小区。本项232目共占用了特用林地3.7934hm,林木蓄积76.6m;防护林地0.0518hm,林木蓄积32333.0m;用材林地0.7989hm,林木蓄积35.7m。项目建设拟采伐林木蓄积115.3m,均为人工林。优势树种为相思树、巨尾桉等。建设单位将依法办理占用林地审核审2批手续,同时按占补平衡的原则制定措施。另外项目共涉及耕地0.0377hm,其中2基本农田保护区0.0288hm。拟建场区征用的土地,由建设单位负责给与征地赔偿费。本项目的建设不可避免要占用、损失草地、林地植被,但根据项目占地情况来看,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属于低等程度的干扰影响,造成的生态效益损失响度轻微,通过采取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恢复和补偿措施,不至于使区域植被的生态功能受到严重损失,且项目施工结束后,通过对临时占地及时的植被恢复,对检修道路沿线进行相应的生态绿化建设,均有利于区域生态系统的改善,对原有植被生态功能的损失产生一定的补偿效果。本项目的建设不会改变该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功能,与《云霄县生态功能区划》不相冲突。58 本项目所在位置图5.4-1生态功能区划图59 6环境影响分析6.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6.1.1空气影响分析施工期需新建场内公路、塔架基础、地埋电缆沟等涉及土方填挖、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对大气环境产生短时间的不良影响,扬尘量大小主要取决于风速及地表干湿状况。若风速较大,地表干燥,扬尘必然很大,将对风场区及周围大气环境中TSP产生严重污染。风速小,加之地表较湿,不易产生扬尘,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也相对较小。由于本项目装机容量不大,工期短,且工程相对简单,工程量小,产生道路扬尘、风场平整扬尘时间也较短。风场所在区域为主要为山地,风电场建设期的土地平整和道路建设引起的扬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类比分析,由于粉尘颗粒的重力沉降作用,施工工地扬尘的污染影响范围和程度随着距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扬尘点下风向0~100m为较重污染带,100~200m为中污染带,200~400m为轻污染带,400m以外对大气影响甚微。分布于本项目附近的村庄距离拟建各风机站点均大于400m,项目施工产生的施工扬尘对居民区的影响甚微。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其影响将随着施工的结束而告终,并且施工扬尘可以通过加强管理等措施得以控制。此外,施工现场机械尾气的排放会对局部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随着施工的结束,这些影响也将消失,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6.1.2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有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工程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来自临时施工区,由混凝土运输车、搅拌机和施工机械的冲洗以及机械修配、汽车保养等产生,33施工用水量为2.1m/h,施工用水按90%消耗,预计排放废水0.3m/h,每天按83小时计,则废水排放量为2.40m/d,施工期按12个月考虑,则施工期排水总量676t。由于施工人员根据实际的施工需要进场,任务完成立即撤离,时间短;而风60 电场施工主要依靠机械完成,施工期12个月,平均施工人数220人,生活用水按330.1m/(人•d)考虑,生活污水排放系数取0.8,则施工生活污水排放量17.6m/d。临时施工生活区设置在曾江风电场拟建升压站北侧的空地,设置防渗化粪池及隔油池处理施工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附近林地灌溉。施工生产废水含有石油类、SS和CODCr等污染物;生活污水含有CODCr、BOD5及大肠菌群等污染物,为保证周边水体不受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影响,工程设计以下污染防治措施:⑴设施工营地一处,将施工人员的生活和生产管理活动主要集中在该处。施工营地修建有厕所,配套化粪池。这样,施工污水得以集中收集,并经化粪池处理,达标排放或回用于绿化灌溉,不影响附近水域水质。⑵产生施工生产废水的场所主要有施工机械设备冲洗场所、混凝土搅拌场所、机械设备维修场所以及风机基础施工及设备安装场所等,在这些场所设置沉淀池和隔油池等设施,收集处理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废水,尽可能重复利用,或用于周边的旱地的灌溉,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6.1.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主要噪声源是运输车辆、施工机械(推土机、搅拌机、吊车等)。噪声属非残留污染,随施工结束而消失,所以施工机械和车辆噪声对施工场地周围的声环境质量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声环境影响详见噪声专章。6.1.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平均施工人数220人,生活垃圾按0.7kg/(p·d)计,施工期12个月,则施工期生活垃圾总量约56t。生活垃圾成分比较复杂,垃圾中的有机物容易腐烂,会发出恶臭,特别在高温季节,乱堆乱放的生活垃圾将为蚊子、苍蝇和鼠类的孳生提供良好的场所。垃圾中有害物质出可能随水流渗入地下或随尘粒飘扬空中,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影响人群健康。因此,将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进行清运。6.1.5生态影响分析风电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包括风电机组轮毂地基的61 施工、公用设施的施工、风电场内道路的修建、临时便道修建等工程,主要表现在主体工程对土地的占用改变了土地的利用性质,使评价范围内植被覆盖率下降,林地、耕地面积减小;临时施工道路的施工对地表植被和地形、地貌的破坏;项目建设将在一定时间内造成一定区域内水土流失加剧,造成土壤肥力和团粒结构发生改变;此外,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人类活动还会对沿线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分布等产生一定影响。工程上应注意做好风电场风机的平面布置、输电线路的布线、风机叶片的形状、尺寸、颜色选择和各种建构筑物的外观造型、色彩等的设计,避免对动物造成视觉冲击和通行等影响。注意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及当地建筑风格相协调,同时兼顾鸟类飞行的危险警示作用。项目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对植被的影响分析风电场建设包括以下工程:场内修路、埋设通信电缆、输电电缆、安装塔架、铺设输电线路等,均要破坏地表植被,此外,风电场施工搭建工棚、仓库等临时性建筑物也需要占地,破坏地表植被。但由于该地区地势较为平坦,项目区植被有为一些旱地以及一些长满杂草的荒地,现有植被十分稀疏,但工程区附近有少量林地,本工程通过合理布置,避免或减少林木砍伐,根据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占地没有涉及除基干林带外的沿海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2323特用林地3.7934hm,林木蓄积76.6m;防护林地0.0518hm,林木蓄积3.0m;用233材林地0.7989hm,林木蓄积35.7m。项目建设拟采伐林木蓄积115.3m,均为人工林。优势树种为相思树、巨尾桉等,本评价认为建设单位应依法办理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同时按占补平衡的原则制定措施,由林业部门统一安排恢复林地,本项目建设对当地植被的总体影响不大。⑵土壤侵蚀影响分析本工程水土流失区域主要包括风电机组区、场区道路及电缆埋设区、施工及安装区。这几个区域扰动地面强度高,水土流失量大。2根据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项目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为16.72hm,损坏水2土保持设施面积16.72hm。工程建设可能产生水土流失总量2211.9t,背景水土流失62 量95.5t,新增水土流失量2116.4t。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中,施工期水土流失量2088.0t,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123.8t。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包括破坏水土资源、压占土地、毁坏植被,加剧土地退化,破坏了土地结构,使土壤变得疏松,极易产生风力侵蚀,从而产生夹沙风,已有试验表明,夹沙风的土壤侵蚀能力成倍增加,加速工程所在区域及周边地区植被的退化;位于旱地的机位的施工过程中,雨期将发生一定的水土流失,降低项目区附近旱地生产力,影响作物生长;场区的风机部分位于小丘上,到达拟建风机机位的道路较少,拟建的道路较多,道路建设时要进行土石方挖填,如果不做好挖填边坡施工防护和截排水设施的设置,不但会产生很大的风蚀,也会对工程本身的安全带来很大影响,从而影响工程的正常建设和运行。在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后,项目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水土流失治理度达97%,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0,拦渣率可达95%,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9%,林草覆盖率达到27%,新增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后,本项目是可行的。⑷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22本项目占地总面积19.60hm,其中工程永久占地1.45hm,包括风机机位占2地、架空线路及场区道路中的永久部分;临时占地18.15hm,包含风机机位施工用地、场区道路、直埋电缆、施工生产生活区、架空线路临时占地等。2222项目总占地中有林地4.78hm,耕地0.0377hm,园地2.96hm,其他11.86hm项目的建设占用了部分旱地,项目施工面积较大,地表植被大面积破坏,原土壤,岩石和地形收到严重扰动,水土流失加剧,降低了土壤的养分,影响作物种植。因此项目建设会对当地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2项目的建设占用了部分的旱地,其中占用了0.0288hm基本农田保护区,因此环评建议建设单位应依据耕地占补平衡原则,依法办理用地手续。项目建设特别是风电机组的安装需要比较大面积的临时安装场地,项目建设需对临时施工场地进行土地平整等,这部分土地的利用也会对当地作物种植产生一定的影响,减少当地农民的收入。但施工期结束后,项目占用的旱地经覆土修复,可恢复其使用功能,因此临时施工场地的占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短暂的,项目运营后便会消失。63 ⑸对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影响据调查,本区无有大型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主要是鼠、兔等小型动物以及一些鸟类。施工机械噪声和人类活动噪声是影响鸟类栖息环境的主要因素,各种施工机械如运输车辆、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等均可能产生较强的噪声,虽然这些施工机械属非连续性间歇排放,但由于噪声源相对集中,且多为裸露声源,故其辐射范围和影响程度较大。预计在施工期,本区的野生动物都将产生规避反应,远离这一地区,本区域大的尺度上具有相同的生境,被迫迁徙的动物可以比较容易找到栖息场所,其栖息和繁殖环境需要相对的安静,部分鸟类会营巢于草丛或者灌丛中,风电场建设施工将会占用一部分鸟类的栖息地。施工期对野生动物影响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但这种影响由于只涉及在施工区域,范围较小,而且整个施工区的环境与施工区外环境十分相似,施工区的野生动物较容易就近找到新的栖息地,这些野生动物不会因为工程的施工失去栖息地而死亡,种群数量也不会有大的变化。⑹场区道路、直埋电缆建设环境影响分析2本项目场区巡视道路及直接埋电缆用地面积折合0.27hm,项目新建巡视道路9.5km。场内道路均采用泥结碎石结构,路面宽4.5m,路肩宽0.5m,道路纵坡≤11%,曲线半径≥35m。场区道路和电缆沟的建设会破坏地表植被,减少当地的生物量,产生扬尘或造成水土流失场。风电场场区道路建设结合村镇规划和村村通道路的要求一起考虑,采用与村民共建的形式,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了占地和对地表的扰动。电缆埋设一般情况沿既修或者改建道路一侧埋设,在道路修建时预留埋设电缆沟,然后回填土,恢复植被。项目在道路建设后,对道路两旁进行绿化,恢复植被,因此场区道路和直埋电缆对环境影响可以控制到可以接受范围。64 6.1.6水土保持措施根据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各区水土流失特点,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对各分区分别进行防治,各分区均布置有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以体现防治措施体系空间完整性原则。对于在施工时序上存在配套水土保持措施滞后的部位,适时采取临时防护工程,构建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防治措施总体布局为:⑴开工前,剥离表层土,临时堆放于临时堆土场内。临时堆土场周边设置编织土袋拦挡措施,彩条布覆盖;工程后期用作绿化覆土;⑵在基础开挖或填筑过程中,开挖、填筑边坡设置浆砌石骨架草皮护坡和草皮护坡,防止对下边坡造成影响;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挡土墙、浆砌石护坡等工程性防治措施,保证场地安全;⑶场区道路路基单侧设置排水沟,及时排导积水,排水沟出口接沉沙池,汇水经泥沙沉淀后排入自然沟道;开挖上边坡设置截水沟;开挖、填筑边坡植草护坡,遇强降雨设置彩条布覆盖;⑷施工生产生活区周边设置排水沟,汇水经泥沙沉淀后排入自然沟道;⑸施工后期,拆除临时措施,清理建筑垃圾,并进行土地整治,实施景观绿化措施。根据项目区地理特点和项目特征,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可分为5个区域即风机基础及吊装区防治区,场区道路及直埋电缆防治区,架空线路防治区,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临时堆土场防治区,详见表6.1-2、图6.1-1。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详见附图四。表6.1-2各水土保持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防治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32表土剥离及回填1.06万m,草皮护坡1.20hm,风机基础及2土质排水沟3300m,沉沙池土地整治2.34hm,浆砌片撒播狗牙根草籽吊装区215口石截水沟660m2.34hm32表土剥离及回填0.60万m,草皮护坡1.24hm,土质排水沟4750m,编织袋道路及直埋2土地整治0.75hm,浆砌石撒播狗牙根草籽挡墙1200m,覆盖彩条布电缆区22排水沟3800m,沉沙池6口0.75hm4850m65 3表土剥离及回填0.07万m,撒播狗牙根草籽2架空线路区22覆盖彩条布550m土地整治0.22hm0.22hm撒播狗牙根草籽230.60hm,穴状整地施工生产生表土剥离及回填0.18万m,土质排水沟320m,沉沙池121200个,种植大叶活区土地整治0.60hm口相思600株,木麻黄600株土质排水沟920m,编织袋临时堆土场//挡墙400m,彩条布覆盖区18000㎡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见“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根据水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框图见图6.1-1。工程措施:表土剥离及回填、土地整治、浆砌片石排水沟风机基础及吊装区植物措施:草皮护坡、撒播草籽临时措施:临时排水沟、沉沙池水工程措施:表土剥离及回填、土地整治、浆砌石排水沟、沉沙池土流场区道路及失直埋电缆区植物措施:草皮护坡、撒播草籽防治临时措施:土质排水沟、编织袋挡墙、彩条布覆盖措施体工程措施:表土剥离及回填、土地整治系架空线路区植物措施:撒播草籽临时措施:彩条布覆盖工程措施:表土剥离及回填、土地整治施工生产生活区植物措施:植树绿化、撒播草籽临时措施:临时排水沟、沉沙池临时堆土场区临时措施:临时排水沟、编织袋挡墙、彩条布覆盖图6.1-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图66 6.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6.2.1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后,不存在大气污染源,不产生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无影响。6.2.2水环境影响分析3风电场运营期定员10人,生活用水按0.2m/(人•d)考虑,生活污水排放系数3取0.8,则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1.6m/d。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本项目与曾江风电场共用一座升压站,生活污水经曾江风电场升压站内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后用于升压站周围绿化灌溉,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很小。建筑物屋面雨水经雨落管收集后排至建筑室外排水明沟,最终排入站区雨水下水系统。6.2.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后,主要噪声源是风机转动噪声,其环境影响详见噪声专章。6.2.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运营期项目本身不产生垃圾,主要是生产人员的生活垃圾,运营期,风电场运行产生生活垃圾约3.17t/a。将委托环卫部门定期用汽车运出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维修产生的废旧的线路和配套电气设备(重点为电缆头、熔断器、低压开关等)均可以回收利用,因此项目运营期不产生生产性普通固废,对环境无影响。运营期变压器事故排油和废旧变压器属于危险固废。废旧变压器由专业厂家回收利用。项目运营期的不可回用的危险废物为维修过程中擦拭油的破布,年产生量为150kg,这部分危险废物经收集集中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理后对环境影响很小。6.2.5变压器漏油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云霄山内风电场共用云霄曾江110kV升压站的综合楼、消防水泵房,本期在配电装置楼东南侧扩建一座35kV无功补偿装置室,平行曾江风电场主变的北侧67 扩建一台主变压器50MVA、户外GIS间隔及构架。本期工程新扩建一台主变,单台主变油量约为22.3吨。若变压器漏油流出升压站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3根据有关规范考虑,曾江风电升压站拟设置一座容量为20m的事故贮油池。本项目新增的变压器产生的事故漏油,依托曾江风电升压站的事故贮油池收集。事故贮油池为油水分离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变油坑与事故贮油池之间用DN200焊接钢管联接。贮油池的放空和清淤采用临时潜水泵抽吸,贮油池排水排出升压站。变压器事故排油经油水分离式事故贮油池处理后回收利用。因此,变压器漏油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6.2.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⑴对当地生物影响分析3项目建设拟采伐林木蓄积115.3m,均为人工林。优势树种为相思树、巨尾桉等。永久占地内的林地植被将完全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路面及其辅助设施,形成建筑用地类型。区域内无大型哺乳动物,小型动物多为鼠、兔类以及一些鸟类,动物会主动避开项目的建设区域。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对区域生物量不会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⑵对占用防护带林地和特殊林地的影响分析根据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占地没有涉及除基干林带外的沿海23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特用林地3.7934hm,林木蓄积76.6m;防护林地23230.0518hm,林木蓄积3.0m;用材林地0.7989hm,林木蓄积35.7m。项目建设拟3采伐林木蓄积115.3m,均为人工林,优势树种为相思树、巨尾桉等。建设单位将依法办理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同时按占补平衡的原则制定措施。根据相关规定,对项目建设工程需要征用的林地,应经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批准的,切实做到“征一补一”,确保区域沿海防护林的总量平衡,严格禁止对沿海防护林滥砍泛伐,用地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林业主管部门预缴森林植被恢复费。目前云霄县林业局正根据规定进行使用林地预审办理及生态公益林“占一补68 一”工作,本评价认为项目占用的林地得到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由林业部门统一安排恢复林地,本项目建设对当地植被的总体影响不大。⑶鸟类栖息迁徙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项目工程建成后,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新景观的出现可能对本区鸟类活动有一定的影响。风电场对鸟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电机组桨叶的运动,二是风电机组的噪声。鸟类的迁徙区指对南北候鸟迁徙适宜的环境地域,是它们在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之间往返的主要路径区域。经调查,该项目区属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鸟类沿福建海岸线迁飞。本项目场内高程约76~327m,鸟类的迁徙飞行一般沿着海岸线走,会绕过本项目所在区域,因此风电场建成后风机的运行不会阻碍鸟类在迁飞时的前进路线,因此风电场的建设对鸟类迁飞的影响不大。风电场电机桨叶的运动也会对鸟类产生影响。本风电场建成后,风机的叶片长度为50.5m,风机的额定转速约16.5r/min,速度较慢,风机基座与风机基座之间的距离保持在500m左右,即风机叶片转圈与转圈之间的距离保持在420m左右。风机与风机之间有足够的廊道供鸟类飞行通过。根据同类建设单位对国电龙源在江苏南通如东市湿地上的风电场、江苏盐城响水县盐场及湿地上的风电场、广东粤电在湛江徐闻县养殖区等鸟类较多的风电场的考察所提供的调查情况,风机与风机之间的宽度足够鸟类飞行通过,在风机达到额定转速16.5r/min时,发生鸟类撞风机致死现象的情况较少。同时,根据同类建设单位对国电龙源在江苏南通如东市湿地上的风电场、江苏盐城响水县盐场及湿地上的风电场、广东粤电在湛江徐闻县养殖区等鸟类较多的风电场(以上风电场采用的风机与本项目所用的风机额定转速都为(16.5r/min)的考察所提供的调查情况,鸟类对运动中的物体会产生规避反应,而远离这一物体,但如果物体是有规律的运动,则鸟类往往会逐渐适应。因此,本风电场建设后风机的运转对鸟类的影响较小。且据国外文献资料,输电线网络对鸟类造成的危害远大于风机,而本项目风电场各机组的输电线路为地下电缆,对鸟类的影响很小。但是风电机组的噪声为101~105dB(A),该噪声对鸟类的影响较大,这对鸟类69 的栖息环境将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根据相似环境的已建成的风电场调查资料,本风电场建成后,因噪声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场内鸟类的数量将有所减少。工程上应注意做好风电场风机的平面布置、输电线路的布线、风机叶片的形状、尺寸、颜色选择和各种建构筑物的外观造型、色彩等的设计,避免对动物造成视觉冲击和通行等影响。注意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及当地建筑风格相协调,同时兼顾鸟类飞行的危险警示作用。6.4对当地区域的景观分析建设项目地所在地,原有的景观为滨海丘陵景观,现主要为林地和农用地等,虽然这是一种自然景观,但如果出现白色风塔点缀其间,这不但会减轻人们的视觉疲劳,也会使人们的视觉感到是一种享受。因此要求本项目的地面建设要尽量简洁、流畅,避免杂乱无章的建筑物的出现。风电场建成后,15台风机组合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这种景观具有群体性、可观赏性,虽与自然景观有明显差异,但可以反映人与自然结合的完美性。如果风电场区能够按规划,有计划的实施植被恢复,种植灌草、经济果类、形成规模,将使场区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大大改变原有较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自然环境,而且可以起到以点代面、示范推广的作用,使人们不仅可以观赏到壮观的风机群,也可感受到园林式的生态美,激发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热情,促进当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6.5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运营期的环境风险在于升压站新增的变压器和各风电机组配套的变压器产生的事故排油对周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根据本项目产生危险废物的来源,环评建议:①建设单位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在升压站内的配电装置楼内设置独立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并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②在各风电机组配套的变压器周边设置钢制容器1座(规3模为1m/座,共15座)用于收集事故排油。在采取以上防范措施,本项目运营期因变压器产生废油而污染周边植被和土70 壤的环境风险将降低至最小。6.6对当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6.6.1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评价根据对风电场项目实施过程中易发生的社会风险的经验判断,并结合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的具体情形,风电场的建设可能会诱发的异议、损失或不适等诸多社会风险及其评价主要如下:6.6.1.1项目合法性、合理性风险内容:该项目的决策是否与现行政策、法律、法规相抵触,是否有充分的政策、法律依据;该项目是否坚持严格的审查审批和报批程序;是否经过严谨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是否充分考虑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制约因素;建设方案是否具体、详实,配套措施是否完善。⑴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将风能列入可再生能源的范畴,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开发利用风能符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的要求。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我省要积极发展风力、潮汐等新能源。⑵项目的建设符合风电场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依据《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风电项目前期工作管理的通知》(闽发改交能[2008]478号)的有关精神,建设单位获得开展云霄山内风电场项目前期工作的许可,具体负责该风电场的测风和预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福建省发改委于2013年1月出具了同意本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目前,云霄山内风电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等专题已编制完成,不存在未批先建情况。征地工作严格根据国家及福建省有关规定执行,做好征地补偿工作,同时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闽政办[2008]28号),配合地方政府做好被征地农民71 的社保工作。根据预审及现场勘测结果,项目建设未占用居民房屋,涉及12座坟墓,建设单位采取货币补偿的方式拆迁。⑶本项目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云霄电网主要依靠省网供电,充分利用境内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建设风电场直接向当地负荷供电,对于适应区域负荷发展的需要,减轻省网的潮流输送、降低线损,提高区域电网安全性,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均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项目建设是合理的,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6.6.1.2项目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风险内容:项目的建设会对当地的生态和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在建设期内项目的施工会对地表水、空气、噪声环境等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施工机械会有作业噪声,施工机械燃油或机油渗漏会引起油污染,施工物堆料场受降雨冲刷会引起地表径流污染,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或生活垃圾随意抛弃会引起污染。大型挖掘机械及运土车辆对道路的损坏和环境卫生的破坏的现象将不同程度的存在。另外,项目在运营期可能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风险评价:根据以上章节的分析,项目造成环境影响在可以接收的范围内,其引起的社会稳定风险很小。6.6.1.3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风险风险内容:本工程位于云霄县陈岱镇,原有的景观为滨海丘陵景观,虽然这是一种自然景观,但人们的视觉效果往往会感到枯燥、疲倦,如果出现白色风塔点缀其间,这不但会减轻人们的视觉疲劳,也会使人们的视觉感到是一种享受。风电场建成后,风机组合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这种景观具有群体性、可观赏性,虽与自然景观有明显差异,但可以反映人与自然结合的完美性。另外,本项目拟建风机机位距离最近居民点均大于400m,根据噪声环境影响章节的分析,本项目建设后对居民点的噪声影响很小。72 风险评价: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风险较小。6.6.1.4群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从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居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项目建成后可以更好的解决附近居民的用电问题。同时,对施工期由于修路与风机安装等工程占用土地破坏植被、运营期噪声对居民是否有影响等问题表示关注。建议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对环境的影响。6.6.2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⑴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抑制施工期机械噪声和扬尘等问题,一是避免夜间施工,二是采用挡拦、覆盖、洒水等防尘措施,确保本项目风电场周围居民生活不受噪声、扬尘干扰;⑵加强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保障资金投入,严格落实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和环评报告表中确定的的防治措施,在工程招标过程中明确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项目及责任,聘请专门的水土保持监理,完善施工组织,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文明施工。⑶加强施工队伍管理,与施工单位签订责任书。杜绝野蛮施工,严禁随意弃置生活和生产废弃物、严禁乱堆乱放,严格遵守法制规章,尊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等,做到与当地群众和谐相处。⑷对风机周边200m范围内的区域,禁止外来人员迁入居住。如果发生该情况,要及时通知当地政府部门,说明情况,并上报公司领导,及时处理。⑸应对巡视道路进行景观设计并根据设计进行施工,达到与周围地质生态景观的协调。6.6.3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小结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当地建设规划,符合福建省关于风能开发利用发展规划,当地居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经采取报告表中提出的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对社会稳定风险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73 的。表6.6-1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影响因素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类型禁止老、旧施工机械进入工地,可减缓对大气的运输车辆、控制施工车辆数量,减少尾气排大气污NO2、SO2、污染,施工完成施工车辆、放;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染物扬尘、TSP后污染不复存土方开挖禁止风天施工,料场周围经常洒在。水,减少二次扬尘。施工期设立临时公厕及化粪池处处理达理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处理后大GB8978-1996《污部分回用,小部分施工废水通过水综合排放标水污生活污水CODcr、沉淀池沉淀后与施工生活污水一准》中的一级标染物和施工废水BOD5、SS起用于旱地浇灌。准后用于曾江风运营期利用曾江风电场升压站内电场升压站周围拟建的微动力地埋式处理装置处绿化灌溉。理达标后用于绿化浇灌。填方部分依托风机基槽等余土平固体挖土弃土、衡;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生活对环境影响不废物弃土生活垃圾垃及时清运。加强管理;用帆布大。覆盖,防止散落。集中收集(危险废物主要贮存于维修擦油破布危险变电站室内,贮存场底部采用防对环境影响不废物变压器废油废油渗措施),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大。废旧变压器废旧变压器由专业厂家回收利用。限制老、旧施工机械数量,及时维修噪声大的施工机械,减轻因施工对附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噪声建议以风机为中心约200米范围为环境噪声达标距离,200米范围内不得再新建村庄及迁入居民。恢复临时施工场地原有林地植被。生态白色的风机叶片应涂装颜色鲜艳的警示条带,对附近鸟类起到警示作用,防止鸟类撞上转动的风机叶片而死亡。施工期施工人员的饮食卫生、居住条件如不加以注意可能引起肠道、呼吸系统疾病,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民工要严格体检,居住地定期消声,规范管理,其他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如碰到鸟类巢穴,应给与避开,不应随意捕捉当地鸟类。施工临时使用的土地应给与恢复草灌植被,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保护鸟类的生存栖息环境。表6.6-2环保投资一览表序号投资项目金额(万元)1施工管理42在各风电机组配套的变压器周边设置钢制容器0.93隔声降噪2.54生态恢复70合计77.474 表6.6-3项目竣工验收一览表内容类型防治措施验收要求大禁止老、旧施工机械进入工地,控制气施工车辆数量,减少尾气排放;应加施工扬尘执行GB16297-96中无污扬尘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禁止大风天施3组织监测浓度限值,即1.0mg/m。染工,料场周围经常洒水,减少二次扬物尘。施工期设立临时公厕及化粪池,设立施工废水施工废水水沉淀池,施工废水和生活水污水处理后用于旱地浇灌。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污运营期生活污水利用曾江风电场升压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后用于绿化染站拟建的地埋式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浇灌。物生活污水3装置(3m/d)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浇灌。固体委托环卫部门送市政生活垃圾处生活垃圾生活垃及时清运。废理场。物①在各风电机组配套的变压器周边设3危维修废物置钢制容器1座(规模为1m/座,共险15座)的事故贮油池;②对于运营期按要求落实。废产生的废油集中收集,委托有资质单变压器废油物位处理。废旧变压器由专业厂家回收利用。按要求落实。限制老、旧施工机械数量,及时维修附近居民区声环境受本项目施工噪声大的施工机械;禁止高噪音设备影响小。施工场界达《建筑施工施工噪声在升压站夜间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噪采用液压打桩机减小噪音、震动。(GB12523-2011)。声控制风机与居民点的距离。建议声环风电场附近的居民点满足达境达标距离200米,距离风机200米运营噪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范围内不得规划建设学校、医院或居中的2类标准民点的等敏感目标。施工环保管理施工期环境监理,健全各项环保制度。绿化搞好绿化,美化环境。恢复临时施工场地的绿化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避开雨季;建筑材料不宜露天堆放;设置集水区和排水土流失按相关水保措施要求落实。水沟、沉淀池;及时进行绿化覆盖,美化环境,保持水土。75 7公众参与7.1调查范围为了使广大公众对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项目有所了解,提高公众对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的参与意识,听取广大公众对项目建设意见,本评价采用发放“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30MW)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形式对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被调查人中有乡镇干部、村干部、和农民,包括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公众。7.2调查内容公众参与调查公示见图7.3-1~图7.3-6;统计比例见表7.3-2;调查样本见图7.3-9和图7.3-10。7.3调查方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本次调查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一次公示、二次公示、问卷调查。⑴一次公示于2015年1月4日~2015年1月19日,共十个工作日,在我院网站进行第一次公示,并在项目沿线居委会告示栏张贴了第一次公示,公告内容包括:①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②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及联系方式;③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④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⑤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⑥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⑵二次公示在报告编制完成报批之前,于2015年4月9日~2015年4月23日,共十个工作日,在项目周边乡镇及村庄公示栏中进行二次公示,同时附环评报告表简本,公开环评76 结果。⑶问卷调查在二次公示后,对公众进行问卷调查,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调查表征询意见的内容主要包括消息普及率、对项目态度、对环境问题的意见,同时针对拆迁户特别增加调查了其对补偿、搬迁的意见和要求等。调查方法:采用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访谈相结合和网络公示的方式,共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50份,采取当场回收的做法,共收回有效问卷49份。图7.3-1列屿镇政府公示栏图7.3-2陈岱镇政府公示栏图7.3-3公众参与网上公示情况示意图7.4调查结果本次共发放调查表60份,回收56份,其中个人52份,团体4份。详见表7.1-1:公众参与调查对象一览表。77 表7.4-1公众参与调查对象一览表(针对个人)序性文化程姓名年龄所在村镇职业联系方式号别度1王永龙男53高中双岭村208号农民86615682陈平春男54高中农民138608682783陈成曦男45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136050480424陈全林男39中专陈岱镇大山顶村138592249975陈成才男38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7093532476陈自丹女38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8505083937陈溪文男42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7093275778陈三福男51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6560477759陈辉宗男43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40091777010陈添福男46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95963915911陈森文男39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876061379512陈育林男49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588059031613陈结发男67小学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866069214陈基山男52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60575766215陈凤凤女55初小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61590188816陈春发男77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85922054417陈濠元男57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70932733818陈镇生男61小学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596086399119陈晓明男27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85922053920陈皇林男39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85042087821陈国祯男69大专陈岱镇大山顶村1370936989022陈建东男45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45960867323陈文元男45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96010620924陈桂生男52高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96003792225陈文渊男38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40093611426陈武平男42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596086555327陈坤元男43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340097816028陈伟民男39初中陈岱镇大山顶村农民1506055411029王福发男49初中陈岱镇双岭村农民1379971590130王辉镇男41初中陈岱镇双岭村农民1386082263331王锦辉男40初中陈岱镇双岭村184号农民1316483087532王一和男66小学陈岱镇双岭村223号农民1569596972633王建生男47初中陈岱镇双岭村108号农民1386082107334王幼华女42小学陈岱镇双岭村农民1535906385035王文勇男42初中陈岱镇双岭村249号农民1896001965936王元生男45小学陈岱镇双岭村农民1395966828437王锦生男48初中陈岱镇双岭村农民1875968918438王源水男41初中陈岱镇双岭村44号农民1875968918639王成光男36小学陈岱镇双岭村农民1385053886340王长茶男50高中陈岱镇双岭村农民1526058076541曾定云男初中陈岱镇董塘村农民1359967940042陈明顺男42高中陈岱镇董塘村农民1386086223578 43曾阿忠男40初中陈岱镇董塘村农民1365606291044陈永周男58高中陈岱镇董塘村农民1586060977545曾才生男32小学陈岱镇董塘村农民1526006337046陈自妹女42初中陈岱镇董塘村1370930724647曾顺利男38初中陈岱镇董塘村农民1362594395248曾才贵男43初中陈岱镇董塘村1360509803349曾忠贵男42高中陈岱镇董塘村13489680241村支50陈喜顺男44初中陈岱镇董塘村13805027658书51钟志寿男45初中陈岱镇董塘村农民1385052759652陈姜文男35初中陈岱镇董塘村农民13559671392表7.4-2公众参与调查对象一览表(针对团体)序号团体单位对本项目的态度联系人联系方式1陈岱镇政府支持朱津香138592261652陈岱镇双岭村支持王德生139596117263陈岱镇大山顶村支持陈伟彬136959018884董塘村支持曾宝玉13599679400表7.4-3公众参与意见统计表序号主要调查内容选项人数比例(%)在有关会议上已听说59.6通过新闻媒体已听说1223.11您对项目建设的了解程度?道听途说3567.3从没听说00.0合理52100.02您认为本项目选址是否合理?不合理00.0无所谓00.0支持2242.3基本支持3057.73您对本项目建设基本态度?反对00.0无所谓00.0十分有利2038.5您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经济4一般3261.5的发展影响是否有利?不利00.0生态破坏2242.3施工废气3567.3对于本项目的建设,5您主要关注的环境影施工期施工噪声4382.7响问题是?施工扬尘4076.9施工垃圾3159.679 电磁辐射影响2242.3噪声影响4586.5运营期景观的不利影响611.5安全问题1426.9如果您是土地被征用者,您对政合理经济补偿4892.36府或建设单位的要求是?(可多合理土地补偿47.7选)7.4.1公众对项目建设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表明,村民对本项目了解的途径各有不同,其中有9.6%公众通过有关会议听说;23.1%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听说;67.3%通过道听途说。消息的广泛普及对工程的顺利实施是十分有利的,应进一步加强宣传,让绝大多数公众介入项目的环境管理,协调好与周边村庄的关系。7.4.2您认为本项目选址是否合理?被调查的公众中,有100%的公众认为本项目的选址合理。7.4.3您对本项目建设基本态度?被调查的公众中,有42.3%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表示支持态度,57.7%的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表示基本支持,无人反对本项目的建设。7.4.4您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是否有利?被调查的公众中,38.5%的公众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十分有利,61.5%认为一般。7.4.5对于本项目的建设,您主要关注的环境影响问题是?施工期,被调查的公众中42.3%关注生态破坏问题,67.3%关注施工废气问题,82.7%关注施工噪声问题,76.9%关注施工扬尘问题,59.6%关注施工垃圾问题。运营期,被调查的公众中42.3%关注电磁辐射影响问题,86.5%关注噪声影响问题,11.5%关注景观的不利影响问题,26.9%关注安全问题。7.4.6土地被征用者希望的补偿方式调查结果表明,如果公众土地被征用后,有92.3%公众认为通过合理的经济补偿,7.7%公众希望通过合理的土地补偿。80 7.4.7团体调查意见本次调查同时对项目所在地陈岱镇镇政府、双岭村、大山顶村和董塘村等村委进行了走访调查,均对本工程建设表示支持。各村委均对本项目的施工期产生的交通安全问题及施工噪声、施工扬尘等污染问题表示一定的担忧。7.5调查小结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的陈岱镇镇政府及周边村庄村委会和村民大部分对本工程的建设给予支持,并表示了极大的关心,认为本工程的建设不仅对国家有利,也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及减轻就业压力。同时也对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建议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事,搞好环保设施建设,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对策。此外,还希望风电厂能接受群众的监督、合理利用土地,增加绿化和植被保护的面积,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生态环境的改善作贡献。81 图7.3-4-1调查样表(团体)82 图7.3-4-2调查样表(团体)83 图7.3-5-1调查样表(个人)84 图7.3-5-2调查样表(个人)85 8拟采取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8.1环境空气保护措施8.1.1道路运输扬尘防治措施(1)运输车辆的载重应符合有关规定,防止超载。(2)运送土石方和建筑材料的车辆应按规定配置防洒装备,装载不宜过满,实行密闭运输,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漏。对不慎洒落地面的建筑材料,应及时进行清理。(3)临时施工场地的出入口内侧应设置洗车平台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运输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4)运输车辆行至村庄的路段时,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以减少扬尘产生量。8.1.2施工场内扬尘防治措施(1)工程开挖土方集中堆放,以缩小扬尘影响范围,及时回填,减小扬尘影响时间。(2)开挖过程中,洒水作业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该经常洒水防治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3)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采取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不需要的建筑材料、弃渣应及时运走,不宜长时间堆积。(4)建筑工地现场四周应设置1.8m以上围墙,工地主要道路应硬化并保持清洁,出口处应设置冲洗设施,运输车辆驶出现场前应将槽帮和车轮冲洗干净,严禁带尘出场;施工过程应设置密目网,防止和减少物料、渣土和垃圾外溢;物料和垃圾应密闭运输,严禁凌空抛散、野蛮装卸;施工土方和水泥、石灰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料堆应严密遮盖或在库房内存放;工地应设立临时密闭式垃圾堆,堆放不能及时清运的垃圾、渣土。(5)工程建设期间,施工场地内车行路径应铺设钢板、混凝土或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出口处硬化路面不小于出口宽度,防止机动车扬尘。86 (6)水泥、混凝土等散体建筑材料采用仓库、封闭堆场、储藏罐等形式堆放,避免作业起尘和风蚀起尘。(7)对施工场内的临时弃渣堆场,应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挡、防风网、挡风屏等。施工现场的施工垃圾,必须设置密闭式垃圾站集中存放,及时清运。装卸垃圾时,严禁凌空抛散或乱堆乱倒。8.1.3其他控制措施(1)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合同,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按有关环保措施进行施工。(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坚持文明施工、科学管理,减少施工期的大气污染。(3)施工道路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和清扫专职人员,保持道路清洁和运行状态良好。8.2水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废水有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项目临时施工生活区布置在风电场拟建升压站北侧的空地。临时施工生活区内设置隔油池、厕所(带防渗化粪池),污水经化粪池后处理达标后,用于周边林地灌溉,对环境影响较小。建议尽量依附当地村民卫生设施,部分施工场内建干厕(生态厕所)和防渗化粪池,用以排放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林地灌溉。本项目施工营地主要污水为汽车机械设备冲洗含油废水以及风机基座水泥混凝土浇筑养护用水等。但水泥混凝土浇筑养护用水大多被吸收或蒸发,故其废水排放污染可忽略不计。临时施工场地应考虑汽车冲洗水的处理设施,汽车冲洗水经过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此外,建议项目施工期间采取以下措施防治施工期的水污染:①施工工期尽量避开雨季,选择枯水季节施工,并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②应防止各类机械在施工期间油污的泄漏,避免污染水体;加强施工期间的监87 管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各类污染、破坏程度降到最低。③严禁将施工土石方等建筑材料直接排入施工期场地附近汇水水沟。④推行文明施工,禁止乱扔生活垃圾。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后运出委托环卫部门处理。⑤及时恢复临时施工场地的植被,对道路两旁进行绿化,泥结石路面播撒草种。(3)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措施项目在大浸东水库东侧至西北侧一带的丘陵顶上规划布置了8台风机,风机编号为2#~9#;其中2~5#风机位于东侧,6~9#风机位于西北侧。各风机站位均不位于保护区范围内,距离水源保护区较近的基站为4#、5#、6#和7#基站,其中4#和5#基站位于二级保护区范围东侧20m,6#基站位于二级保护区范围西侧20m,7#基站位于二级保护区范围西侧50m。2#~9#风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严禁随意占地,更不能将施工废水随意排放至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内。(3)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运营期管理人员生活污水经曾江风电升压站拟建的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用于升压站站内绿化及周边林地灌溉。8.3声环境保护措施限制老、旧施工机械数量,及时维修噪声大的施工机械;禁止高噪声设备在夜间施工,减轻因施工对附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建议以风机为中心约200米范围为卫生防护距离,200米范围内不得再新建村庄及迁入居民。8.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施工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经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进行清运。(2)运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88 运营期项目本身不产生垃圾,主要是生产人员的生活垃圾,按每人1kg/d计,运营期,风电场运行产生生活垃圾约3.17t/a,将委托环卫部门定期用汽车运出处置。维修产生的废旧的线路和配套电气设备(重点为电缆头、熔断器、低压开关等)均可以回收利用。运营期废旧变压器属于危险固废。废旧变压器由专业厂家回收利用。项目运营期的不可回用的危险废物为维修过程中擦拭油的破布,年产生量为150kg,这部分危险废物收集后委托危废处理处置中心处置。8.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8.5.1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根据调查本项目所在区域山体森林覆盖率低,土层较薄,山体植被主要为草地-疏林地,项目所在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态恢复能力较差,项目在施工结束后,若不进行植被恢复,项目区的植被将很难自己恢复至原有植被水平,届时,本项目建设对当地植被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当地山体的景观。因此要求本项目的建设应该采取有效的植被恢复措施,对临时施工场地、拟修建道路两侧、架空线路等开挖裸露的土地进行植被恢复,种植适合当地环境的草种或树种。因项目区土层较薄,土地较为贫瘠,在需要时应从项目区外调取表土,用于改造道路两边及临时施工场地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施工结束后提高种植草木的成活率,以尽快恢复项目区受干扰的植被,同时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另外施工还应采取以下植被保护和恢复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进行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严格随意扩大占地范围。(2)严格控制进场道路和风机基座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3)临时施工场地搭建临时建筑,应尽可能采用成品或简易拼装方式,尽量减轻对土壤及植被的破坏。(4)进场道路穿越林区路段,施工单位应加强防火知识教育,防止人为原因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5)进场道路及风机基座施工前,应将占用农用地的表层熟土(其中耕地约89 30cm厚,园地、林地约15cm厚)剥离,并在临时用地范围内适当位置进行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拦挡和覆盖措施,防止雨淋造成养分流失,以便用于后期的绿化和土地复垦。(6)对于坡面工程及时采取工程或植物防护措施加以防护,以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发生。(7)凡因进场道路等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利用,恢复植被。(8)进场道路应选择原有机耕道路或空旷、地表植被稀少的地段。临时用地应尽量缩短使用时间,用后及时恢复土地原来的功能。(9)部分风机机位及进场道路土层较薄,不易进行绿化,建设单位应利用施工前剥离的土壤进行覆土,保证植被的成活率。8.5.2野生动植物保护要求(1)施工单位与林业部分配合在工程区内张贴项目区野生保护动植物宣传画及材料,须按照设计图施工,决不允许扩大施工范围,禁止施工人员随意破坏植被和猎捕野生动物。(2)在施工过程中如碰到鸟类巢穴,应给与避开,不应随意捕捉当地鸟类。(3)工程施工期对水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是施工期间产生的水土流失。为了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影响到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活动。工程施工时应切实落实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提出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在工程区开挖截、排水沟,并设置沉淀池。8.5.3进场道路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减轻场区道路的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生态破坏,场区道路的建设应采取以下生态保护措施:①进场道路应选择原有机耕道路或空旷、地表植被稀少的地段。合理进行施工布置,精心组织施工管理,严格将工程施工区控制在工程征用的土地范围内,在工程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小和有效控制对施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②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废弃渣的临时堆放,并90 尽量避免在雨季进行大量动土和开挖工程,有效减小区域水土流失,从而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③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进行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④严格控制路基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⑤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弃渣场进行弃料作业,不允许将工程废渣随处乱排。本项目进场道路建设完后应进行道路两旁绿化,种植行道树。行道树应选择当地物种,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种植株距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5cm,慢长树不宜小于8cm;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绿化树木与地下管线外缘的最小水平距离宜符合相关规定;行道树绿带下方不得敷设管线。植物种类选择配置上,选择优良的乡土树种和草种,或经过多年种植已适应当地环境的引进树种、草种,选择耐瘠薄、固土能力强、易管理的树种,以及繁殖容易、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草种。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结合工程措施,乔、灌、草合理搭配,针阔叶树种有机结合,绿化与美化相互统一,与周围的植被和环境相协调,营造出具有不同景观特征植物景观,以达到尽快恢复被破坏的植物,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项目在道路建设后,对道路两旁进行绿化,恢复植被,因此场区道路和集电线路对环境影响可以控制到可以接受范围。8.6施工期环境监理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5号文,建设项目应开展环境监理工作。8.6.1施工期环境监理组织(1)施工期环境监理是在项目施工期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监理机构,要求施工监理机构配备专职环境保护监理工程师,负责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与监督。(2)环境监理单位应成立环境监察工作小组,实施环境监察审核具体工作。91 (3)环境监理工作小组应根据环评报告书中环境监理内容及项目建设实际情况,提出环境监理工作计划,并报送相应环境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8.6.2环境监理应遵循的原则从事工程建设环境监理活动,应当遵循守法、诚信、科学的准则。确立环境监理是“第三方”的原则,应当将环境监理和业主的环境管理、政府部门的环境监督执法严格区分开来,并为业主和政府部门的环境管理服务。监理工作中应理顺和协调好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环境监理单位、环境监测单位及政府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及各方面的关系,为做好环境监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符合工程实际情况规范化的监理制度,使监理工作有序展开。8.6.3环境监理范围(1)环境监理范围项目建设区与工程直接影响区域,包括主体工程、临时工程的施工现场、砂石料场、各类拌合场站以及承担大量工程运输的当地现有道路。监理内容:包括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绿化、污染物防治以及社会环境等环境保护工作的所有方面,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水保措施的落实为重点。(2)工程范围施工现场等以及上述范围内生产施工对周边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区域;工程运营造成环境影响所采取环保措施的区域。(3)监理阶段本项目的工程环境监理阶段分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工程保修阶段(交工验收及缺陷责任期)三个阶段。(4)环境监理的工作程序本项目的环保监理工作程序见图8.6-1。92 1.组织环境保护监理交底会和有关协调建立项目环境保护监理机构2.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环境保护方案3.审核工程材料、设备的环境性能指标4.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编制环境保护监理规划编制单项环境保护监理实施细则1.督促施工单位履行承包合同中的环境保护条款2.现场检查、监督并发布各项指令、文件按照实施细则进行环境保护监理及协调管理3.结合环境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环保监控力度向业主提交环境监理资料和报告4.编写工作纪录、监理日志、监理月报、监理工作报告、监理工作总结等。编制环境保护监理报告,参与工程竣工及环境保护验收,签署环境监理意见。图8.6-1环境监理的工作程序图8.6.4环境监理工作方式据本工程施工特点,环境监理应按照施工进程实施动态管理。环境监理工作方式以日常巡视为主,辅以必要的环境监测,以便及时调整环保监控力度。对主要污染工序进行全过程的旁站监理,确保各承包商的施工行为符合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合同中环境保护条款的规定。对于环评中的相关要求和内容,环保监理人员应在开工前熟悉与工程有关内容。8.6.5环境监理具体工作方法环境监理是业主和承包商之外经济独立的第三方,它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和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公正、独立的开展工作,即在维护业主利益的同时,也必须维护承包商的合法权益。同时环境监理工作是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工程监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具有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具体环境监理工作方法如下:(1)审查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中环境保护措施是否正确落实了经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2)协助建设单位组织工程施工、设计、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93 (3)审核招标文件、工程合同有关环境保护条款;(4)对承包商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提出环保方面的改进意见,并且审查进场施工机构、机械设备等环保指标;(5)对施工过程中保护生态、水、气、声环境,减少工程环境影响的措施,环境保护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理,并按照标准进行阶段验收和签字;(6)对施工现场和生活营地进行日常巡视监理,系统记录工程施工环境影响,环境保护措施效果,环境保护工程施工质量;(7)对巡视监理中发现的环境问题当场予以记录,并口头通知或形成备忘录,要求承包商限期整改;(8)对施工现场环境污染较大的污染源要求进行监测,必要时建议业主聘请专业人员及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监测,依据监测结果,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要求承包商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要求承包商限期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在与业主协商后对其下发“环境问题整改通知单”;(9)及时向环境监理领导小组反映有关环境保护设计和施工的意外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10)负责起草工程环境监理工作计划和总结。8.6.6环境监理机构及工作制度项目可设立环保总监,主管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成立环监办负责组织实施;设立各环监代表处和环监驻地办,具体承担环境监理任务。现场环境监理工程师由驻地办专业监理工程师兼任。环境监理的工作制度主要包括:工作记录、人员环境培训、报告、函件来往、例会、环境监理奖惩以及环境监理资料归档等制度。8.6.7工程环境监理重点工程环境监理主要包括环保达标监理和环保工程监理。环保达标监理是使主体工程的施工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如噪声、废水等排放应达到有关的标准等,施工废水经处理后应回用。环保工程监理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包括污水处理设施、护坡档墙、排水排沟工程、生态恢复等在内的环保设施建设的监理。环境94 保护监理的工作内容主要为:针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以及落实为项目生产营运配套的污染治理设施的“三同时”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技术监督。本节规定了工程环境监理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环境监理工程师除应根据本监理重点开展工作外,还应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临时措施。8.6.8环境监理文件编制(1)环境保护监理计划编制环境保护监理计划是环境保护监理单位接受业务委托之后,监理单位应根据合同、环评要求、施工计划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监理计划,明确环境保护监理工作范围、内容、方式和目标。(2)环境保护监理实施细则编制环境保护监理实施细则是在环境保护监理规划的基础上,由项目环境保护监理机构的专业环境保护监理工程师针对建设工程单项工程编制的操作性文件。本项目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环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监理实施细则。(3)环境保护监理总结报告编制环境保护监理工作完成后,项目环境保护监理机构应及时进行监理工作总结,向建设单位提交监理工作总结,主要内容包括:委托监理合同履行情况概述,监理任务或监理目标完成情况评价。8.6.9环境监理考核建设单位每半年对环境监理工作进行一次考核,主要考核各级驻地办对国家和地方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文件以及指挥部相关文件的执行情况、环境监理工作开展情况和各施工单位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现状。环境监理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提交就工程环境监理情况的总结报告,该报告作为环保单项验收的资料之一。建设单位在环境保护单项工程考核和验收时,应请交通管理部门、项目主管及地方环保单位有关人员参加。8.6.10环境监理档案管理环境监理档案应包括环境监理文件和监理资料等。(1)环境监理文件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监理规划、环境保护监理实施细则、环95 境保护监理总结报告等。(2)环境监理资料主要包括:①日常工作记录:主要记录当天环境监理的工作内容、发生环境影响时采取的措施以及执行情况等;②环境监理月报:主要对本月的监理工作进行汇总总结,记录本月环境监理工作内容,施工中发生环境影响时采取的措施以及执行情况等;③与业主、施工单位往来函件及与工程环境监理有关的其它资料。环境监理档案的管理应制定相应管理制度,专人负责本项目各类环境监理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与归档,作为工程环境保护验收的重要资料及环境管理的重要资料。8.7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详见表8.7-1。表8.7-1环境保护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一览表内容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类型(编号)禁止老、旧施工机械进入工地,运输车辆、施控制施工车辆数量,减少尾气排可减缓对大气的污大气污NO2、SO2、工车辆、土方放;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染,施工完成后污染物扬尘、TSP开挖禁止风天施工,料场周围经常洒染不复存在。水,减少二次扬尘。施工期设立临时公厕及化粪池处施工废水0排放,运理生活污水,施工废水通过沉淀营期不新增生活污池沉淀后与施工生活污水一起用水。于旱地或林地浇灌。运营期依托曾江风电升压站拟建水污生活污水和施CODcr、的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处染物工废水BOD5、SS理达标后用于林地灌溉。2#~9#风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制施工范围,严禁随意占地,更不造成直接影响不能将施工废水随意排放至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填方部分依托风机基槽等余土平固体挖土弃土衡;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生活对环境影响不大。废物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垃及时清运。加强管理;用帆布覆盖,防止散落。危险废危险废物擦油破布集中收集,送危废处置中心处理。对环境影响不大。96 内容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类型(编号)物废旧变压器由专业厂家回收利用。①在各风电机组配套的变压器周3边设置钢制容器1座(规模为1m/变压器废油废油座,共15座)的事故贮油池;②对于运营期产生的废油集中收集,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升压站周界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①变电站110kV配电拟采用以程》(HJ24-2014)、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全封闭《电磁环境控制限电磁辐式主变压器成套组合。35kV消弧升压站工频电磁场值》射消谐装置,用限流电抗器限制涌(GB8702-2014),流和抑制谐波。以4kV/m作为工频②35kV进线采用地下电缆。电场评价标准,以100u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限制老、旧施工机械数量,及时维修噪声大的施工机械,减轻因施工对附近居民的噪声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升压站施工应避开声敏感时段,禁止夜间施工。以风机为中心约200米范围为卫生防护距离,200米范围内不得再新建村庄及迁入居民。卫生防对风力发电机组噪声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周边的居民点环境噪声符合相应声环境功能区护距离划要求。严格控制用地,恢复临时施工场地的原有植被,对进场道路两旁进行绿化,严格控制水土流失。调区场外表土,改造临时施工场地及道路两边的土壤环境,恢复临时施工场地以及道路两旁的原有植被,恢复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保持原有草甸,保持原有的景观状态。主要植被措施为:场区外调取表土,改良新建改建道路两旁以及开挖的临时施工场生态地的表层土壤,提高种植草木的成活率;在新建进场道路两旁每隔5m种植1棵耐旱、耐瘠薄、抗风、抗冲刷、速生、根系发达、能固结土壤的本土树种并播洒草种;在植被遭到破坏的临时施工场地播洒草种并种植当地的耐旱、耐贫瘠的灌木;保证在道路两旁及临时施工场地种植草木的成活率。项目占用的林地在取得林地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并依据林业部门要求对占用的林地进行“占一补一”补偿。环境编制企业环境应急预案。风险环境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项目施工期进行环境监理。监理其他施工期施工人员的饮食卫生、居住条件如不加以注意可能引起肠道、呼吸系统疾病,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民工要严格体检,居住地定期消声,规范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禁止施工人员随意破坏植被和猎捕野生动物,在施工过程中如碰到鸟类巢穴,应给与避开,不应随意捕捉当地鸟类。施工临时使用的土地应给与恢复草灌植被,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保护鸟类的生存栖息环境。97 9环境效益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它不同于火电项目,不用消耗任何燃料;不同于水电项目,不需要建设大面积的水库做调峰使用,它只需要利用当地的风资源,就可以将风能转变为电能,而整个生产过程中不消耗燃料,不产生污染物。风电场建成后不仅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同时还为当地增添新的旅游景点。本项目实施具有良好的节能和减排效益,本期工程装机30MW,年上网电量67.857GWh,每年可替代2.2万t标准煤,减少灰渣产生量0.8万t,减排SO28t、NOx12t、CO2约6.1万t。风电场的生产过程是将当地的风能转变为机械能、再转变为电能的过程,在整个工艺流程中,不产生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物。由此可见,本工程的建设,不仅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节能效益,又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能为我省“节能减排”做出贡献。98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一览表内容类型防治措施验收要求大禁止老、旧施工机械进入工地,控制气施工车辆数量,减少尾气排放;应加施工扬尘执行GB16297-96中污扬尘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禁止大风天施无组织监测浓度限值,即3染工,料场周围经常洒水,减少二次扬1.0mg/m。物尘。施工期设立临时公厕及化粪池,设立施工废水水沉淀池,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旱地浇灌。施工废水2#~9#风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水①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工范围,严禁随意占地,更不能将施污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后用于绿工废水随意排放至二级水源保护区范染化浇灌。围内。物②对饮用水源保护无造成污染。运营期生活污水依托曾江风电场升压站内拟建的地埋式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生活污水3理装置(3m/d)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浇灌。固体委托环卫部门送市政生活垃圾处生活垃圾生活垃及时清运。废理场。物①在各风电机组配套的变压器周边设3危维修废物置钢制容器1座(规模为1m/座,共险15座)的事故贮油池;②对于运营期按要求落实。废产生的废油集中收集,委托有资质单变压器废油物位处理。废旧变压器由专业厂家回收利用。按要求落实。限制老、旧施工机械数量,及时维修附近居民区声环境受本项目施工噪声大的施工机械;禁止高噪音设备影响小。施工场界达《建筑施工施工噪声在升压站夜间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噪采用液压打桩机减小噪音、震动。(GB12523-2011)。声控制风机与居民点的距离。建议声环风电场附近的居民点满足达境达标距离200米,距离风机200米运营噪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范围内不得规划建设学校、医院或居中的2类标准民点的等敏感目标。电《电磁环境控制限值》升压站电磁影响对周边村庄无造成影响磁(GB8702-2014)施工环保管理施工期环境监理,健全各项环保制度。检查落实情况绿化搞好绿化,美化环境。恢复临时施工场地的绿化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避开雨季;建筑材料不宜露天堆放;设置集水区和排水土流失按相关水保措施要求落实。水沟、沉淀池;及时进行绿化覆盖,美化环境,保持水土。99 11结论与建议云霄曾江风电工程建设项目,属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当地建设规划,符合福建省关于风能开发利用发展规划,符合清洁生产原则,经采取报告表中提出的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措施后,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环境造成明显影响。从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角度看,该项目是可行的。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切实贯彻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在通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环保验收后,方可投入运行。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二〇一五年五月100 专题一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1.总论1.1编制依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国家环保局HJ2.4-2009;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⑷《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2014.11。1.2执行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GB12524-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运营期噪声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1.3评价范围及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评价等级划分原则,项目建设后对项目周边声环境影响不大,故评价等级定为三级。评价范围为拟建场区及场区外500m范围内。2.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1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2.1.1施工期噪声污染特征施工期噪声主要是指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和工程运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本项目施工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土石方阶段、基础阶段和结构阶段。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噪声污染特点。风电塔施工包括了以上三个阶段,道路施工主要为土石方阶段。⑴土石方阶段此阶段主要噪声源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以及各种运输车辆,这类施工机械部分为移动声源,其中运输车辆移动范围较大,而推土机、挖掘机等移动区域较小。一些典型土石方施工阶段噪声特征见表1。101 表1土石方阶段主要噪声特征设备声级/距离[dB(A)]声功率级LeqdB(A)指向特征翻斗车83.6/3~88.8/3103.6~106.3无挖掘机75.5/5~86/599~109.5无推土机85.5/3~94.4/4105~115无装载机85.7/5105.7无载重汽车76/3~91/392~110无⑵基础施工阶段此阶段主要噪声源为平地机、汽车、液压吊、挖掘机、移动式空压机等,基本属于固定声源,本项目建筑物主要是风机基架,所以基础施工以挖掘机与人工开挖基础为主,施工机械较少使用。基础阶段主要噪声源及特征见表2。表2基础阶段主要噪声源及特征设备声级/距离dB(A)]声功率级LeqB(A)指向特征汽车吊76/8102无液压吊73/15103无平地机85.7/15105.7无移动式空压机92/3109.5⑶结构施工阶段此阶段是建筑施工中周期最长的阶段,使用设备品种较多,是重点控制噪声阶段。该阶段主要噪声源及特征见表3。表3结构阶段主要噪声源特征表设备声级/距离[dB(A)]声功率级LeqdB(A)指向特征汽车吊71.5/15103无混凝土搅拌机83.8/4~91.4/4109~110.6无搅拌机72.2/3~78.3/385~96无振捣机87/2101无电锯103/1110无2.1.2施工期噪声影响预测⑴噪声源强从以上分析施工期不同阶段噪声源及其特征,归纳其噪声源强见表4。表4施工期噪声源强表施工阶段噪声源声功率级LeqdB(A)土石方阶段推土机、挖掘机等100~110基础阶段挖掘机等100~110结构阶段各类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振捣棒100~110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102 采用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其标准值见表5。表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dB(A)昼间夜间7055注:①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②当场界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其室外不满足测量条件时,可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并将表1中相应的限值减10dB(A)作为评价依据。⑶施工场地边界的确定由于施工机械作业噪声高,采用上述施工机械须有一个较大的施工场地,以使施工场界处的噪声降低到满足标准要求。施工噪声源可近似为点声源,根据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计算出各种施工设备的施工场地边界。计算结果见表6。表6不同阶段各种施工机械作业边界施声级功昼间作工昼夜噪声限夜间作业主要噪声源率业场界备注阶值LeqdB(A)场界(m)B(A)(m)段根据推土机、挖掘机、施GB12523-201170(昼)/55打桩机、各类混凝工85~1307.0~22.470.8~223.9《建筑施工场界(夜)土搅拌机、间歇式期环境噪声排放标声源准》⑷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由于施工机械声值较高,施工时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由表6中可看出,施工过程中昼间达标边界远远小于夜间。根据根据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可达标边界距离约为22.4m,夜间达标距离约为223.9m。工程施工采用的施工机械大部分为高噪声机械,主要用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卡车等,参考《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附录E2“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汇总表”中提供的各种施工机械5m噪声测试值,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源不同距离噪声衰减值计算结果见表7。表7施工机械噪声距离衰减值表距离施工机械距离(m)序号设备名称5102040801202001推土机1048478726662582挖掘机866660544844403装载机90706458524844103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GB12523-2011),施工设备昼间噪声限值70dB(A),夜间噪声限值为55dB(A),从表7中可以看出,各个施工阶段施工设备噪声达标距离不同,基础施工昼间施工设备噪声达标距离较大,在40m以外。土石方、基础、结构夜间施工设备噪声达标距离均在200m以外。由以上可知,施工期主要噪声源是运输车队、施工机械(推土机、搅拌机、打桩机、吊车等)。其声源声功率级最高可达110dB(A),经自然衰减,施工场地240m以外,其噪声夜间值即可衰减至55dB(A)以下,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GB12523-2011)标准。⑸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施工机械噪声是对野生动物的主要影响因素。各种施工机械,如运输车辆、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工程钻机等均可产生较强烈的噪声,虽然这些施工机械属非连续性间歇性排放,但由于噪声源相对集中,且多为裸露声源,故其噪声辐射范围及影响程度较大。预计在施工期,本区的野生动物都将产生回避反应,远离这一地区,特别是鸟类其栖息环境需要相对的安静,因此本区的鸟类受到的影响将比较强烈,对其他野生动物的影响较小。2.2运营期噪声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主要噪声源为风机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本项目风机尚未招标确定,参照参照平潭长江澳风电场工程的风机噪声源强约为101dB,轮毂高度80m。本项目风机声环境影响预测采用类比福建省环境监测站对平潭长江澳风电场二期的环保验收结果。表8类比工程可比性分析表项目本工程类比工程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云霄县陈岱镇东侧平潭长江澳风电场二期工程位于平潭县工程概况沿海的的低山丘陵地带。西北面的芦洋乡,长江澳内陆。风电场,地形开阔,地处滨海丘陵区,项目区处于平潭县北部地区,地形平缓,地形地貌地势沿丘陵起伏。风机间有大量植被分布。104 项目本工程类比工程总装机容量30MW,安装15台2MW的风总装机容量100MW,安装50台2MW的变力发电机组,轮毂高度85m,噪声源强约速、变桨、恒频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高度为101~105dB,风电机组的噪声特性应符70m,噪声源强约为102dB,风电机组的技术参数合IEC61400-11标准。噪声特性应符合IEC61400-11标准。风轮转速为6~19rpm;风轮转速为6~19rpm;风机间最小距离250m;风机间最小距离230m;离地70m高的年平均风速为6.09m/s,年长江澳风电场内40米高度时风速达2风力条件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29W/m;有效风时为9.0m/s,盛行风向比率为53%,风能功率6640h。密度达1034kw。验收监测日期为2008.12.11~12日,天气晴,平潭长江澳二期10万千瓦风电场工程风力发电机运转风力为10.0m/s~11.2m/s。平潭长江澳二期验收监测时,风力发电机正常运行,在距风力发电机最近的炸药厂职工宿舍(距45#机200m)户外1m,芦北村居民(距43#机160m)户外1m,芦北村居民(距46#机180m和47#机180m)户外1m,共设置3个噪声监测点进行昼、夜间环境噪声监测,每点监测一次,测2天,监测结果见表9。在周围较空旷的36#机附近,距36#机100m,150m,180m各设1个噪声监测点进行夜间环境噪声监测,每点测一次,测1天,监测结果见表9~10。表9噪声监测结果LAeq值:dB监测项测点编测量结果(LAeq)监测点名称目号12月11日12月12日1炸药厂职工宿舍(距45#风机200m)46.446.8昼间环2芦北村居民户外1m(距43#风机160m)45.846.3境噪声监测芦北村居民户外1m(距46#风机180m和47#风机347.147.3180m)1炸药厂职工宿舍(距45#风机200m)46.246.1夜间环2芦北村居民户外1m(距4#3风机160m)44.344.6境噪声监测芦北村居民户外1m(距46#风机180m和47#风机346.846.5180m)表10监测结果单位:dB12月11日测点距36#风机距离(m)测量结果(LAeq)110053.2夜间215050.0318048.1从监测结果可知,昼间在风机基座160m范围外,风机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基本可以衰减到声环境背景值,使声环境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夜间在风机基座180m~200m范围外,风机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基本105 可以衰减到声环境背景值,使声环境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由于国家目前尚无风电场的声环境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为了保障良好的声环境质量及不影响风电场周围居民的生活,本报告建议以200m半径风机机座周围作为本项目的声环境卫生防护距离,200m范围圈内不得再新建村庄住宅及迁入居民。3.小结施工期对声环境的影响是短期的,工程完工后,其噪声影响自然消失。营运期主要噪声源是风机转动噪声。类比预测结果表明:风机基座200m外的昼夜噪声均可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本项目拟建风机周边200m范围内现状中均无民宅,因此风机噪声对风电场周边的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较小。目前,我国尚未制定风电场的噪声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为使风电场运行后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本报告建议以200m半径风机机座周围作为本项目的声环境卫生防护距离,200m范围圈内不得再新建村庄住宅及迁入居民。106 专题二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1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概况云霄山内风电场共用云霄曾江110kV升压站的综合楼、消防水泵房,本期在配电装置楼东南侧扩建一座35kV无功补偿装置室,平行曾江风电场主变的北侧扩建一台主变压器50MVA、户外GIS间隔及构架。本风电场与云霄曾江风电场共用1座110kv升压站(在建),云霄曾江风电场升压站内与本项目的有关的设备用房等将与云霄曾江风电场升压站的建设同步进行,待山内风电项目完成时可直接接入。本专题将分析扩建主变(50MVA)及35kV无功补偿装置室后,升压站产生的辐射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1.2主要建筑物及总平布置升压站主要建筑物有综合楼和配电装置楼。其中综合楼为两层建筑,由主控楼、餐厅和宿舍楼联合组成,主控楼为两层建筑,底层布置有展览室、仪器仪表室、安全工具间,二层布置有控制室、会议室等。升压站平面布置参见附图4。表1升压站建筑物一览表序建筑面火灾危建筑名称2层高(m)总高(m)层数备注号积(m)险性综主控楼698.883.907.802戊利旧1合宿舍楼561.63.907.802—利旧楼餐厅252.723.903.901—利旧7.20/4.50/2配电装置楼5407.201丙利旧5.703消防水池及泵房37.244.004.001戊利旧合计2090.441.3主要电气设备表2110kV升压站主要设备表数量序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原曾江备注号本次拟增加风电1主变压器SZ10-50000/110台112中性点避雷器YH1.5W-73/145只11附在线监测仪3中性点隔离开GW13-73W/400A只11附CJ2-C电动 关操作机构中性点电流互4LZZBW-10只11变压器套管式感器5主变端子箱DXW2只11附钢底座主变压器分系6套11统7线路间隔1250A,110kV1131.5kAGIS2电磁环境执行标准和周边环境概况2.1环境执行标准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以4kV/m作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以100u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2.2升压站周边环境概况在建的曾江风电场升压站址布置在双岭村北面的山前平丘上,该区域地形为平缓、地势开阔,方便将来站区的线路出线;且不占用基本农田保护用地,其进站道路可作为规划的云霄山内风电场进场主干道,减少规划山内风电场场区道路的长度;站区现状标高115.7~124.6m,站区设计标高初定121.00~121.45m,站外山体汇水面积小,站区不受暴雨山洪影响,周边400m范围内没有居民。3站址电磁环境现状调查3.1监测设备本报告引用《云霄曾江风电场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的监测数据。2014年4月8日福建省环安节能监测检验有限公司对拟建的升压站站址周边电磁本底进行监测,当天测量气象条件为:天气多云,环境温度29℃,相对湿度60~70%,气压101.6kPa,风速1~3m/s,电磁环境测量仪器说明见表3。表3测量仪器说明无线电干扰场强测量系统仪器名称工频电磁场分析仪无线电干扰型号ZN3950HI-3604生产厂家北京无线电仪器二厂美国HOLADAY测量高度1.2m探头中心离地1.5m108 电磁辐射环境现状监测内容包括升压站址工频磁感应强度。3.3工频电磁场监测点位及监测结果在升压站场界四周设工频电磁场监测点,点位描述见表4。从表4可知,升压站场址监测电场强度值在100.3~107.3mV/m之间,磁场强度值在21.43~23.65nT之间,均远低于导则推荐的电场限值4000V/m和磁场强度限值100μT,项目电磁环境现状良好。表4拟建场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结果工频磁感应强度编号点位描述电场E(mV/m)标准限值B(nT)D1升压站东南侧100.321.43①工频电场强度标D2升压站东北侧101.521.60准限值4000V/m;D3升压站西北侧101.723.67②工频磁感应强度D4升压站西南侧107.322.16标准限值100μT。D5升压站场地中央105.023.65达标情况4000100000达标监测时间:2014年4月16日,晴,气温28℃,相对湿度75%,气压100.8kPa,风速1.4~2.0m/s。监测点位见附图2。4电磁环境影响评价4.1类比变电站的选择升压站的电磁影响程度主要与电压等级、接线方式与回路以及变压器容量、布置有关,很难用计算法获得,通常采用类比法来进行预测评价。升压站周围电场强度分布主要与电压等级、所区内电器布置位置有关,而无线电干扰以及磁场强度则主要与电气设备包括线路的电流有关。所以选择类比对象主要考虑电压等级、变压器容量(与电流相关)和数量等。为了充分说明本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要求类比变电站电压等级一致、变压器容量相当或大于本项目,这样可以确保类比变电站的电磁环境影响值不低于本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本期工程建成后,升压站将共有2台50MVA的主变,主变户外布设,其他配电设备置于户内,为半户外变电站。110kV进线为架空线。因此,选择位于福州市的金山变电站作为类比对象,两个变电站的主要电气参数见表5。109 表4项目和福州金山变电站主要电气参数变电站名称本项目福州110kV金山变电站22站址占地13000m6200m类型半户内式变电站半户内式变电站主变位于站址中间,户外布设,其余设备主变户外布设,位于站址中间,其余设布置方式户内布设。备户内布设。主变规模建成后,总规模为2×50MVA目前:2×50MVA,远期3×50MVA110kV进线2回,架空2回,架空110kV设备GIS(SF6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SF6全封闭组合电器设备变电站周边情况场址周边地势平坦场址周边地势平坦从表4可见,两个变电站均位于城镇郊区,所处环境状况基本一致,均为半户内式变电站,类比变电站的主变容量(2×50MVA),项目本期的主变容量与类比站相同,110kV进线均为架空线。因此采用该类比变电站,从环保角度是可行的。从周边环境条件分析,金山变位于福州市郊,周边地势平坦,站址周边电力走廊少,可体现个体项目的电磁影响,适合做类比站。4.2类比监测数据根据福建省辐射环境监督站对福州金山变电站无线电干扰和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测量期间(2009年12月15日),福州金山变电站的运行参数处于正常运行工况。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测量点位见图1,测量结果见表5。表5福州金山变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的类比测量结果工频磁感应强编号点位描述电场E(V/m)标准限值度B(μT)测量值D1D1变电站围墙外2m,变电站门口1.840.0522①工频电场D2D2变电站围墙外2m,有低压线0.980.0542强度标准限D3D3变电站围墙外2m,有低压线28.340.0659值D4D4,郑伯丁2号宅门口2.740.06544000V/m;D5D5,变电站围墙外2m8.850.0591②工频磁感D6D6,郑伯丁1号宅门口1.420.0361应强度标准D7D7,变电站围墙外3m,低压线下方43.270.3066限值110 D8D8,变电站围墙外3m,低压线下方,距进线5m265.280.2966100μT。D9D9,变电站围墙外3m,两回进线之间5.690.0465达标情况达标监测时间:2009年12月15日3:30,天气多云,环境温度20℃,大气压101.6kPa。4.3电磁环境影响预测由表5可知,福州金山变电站各侧围墙外的工频电场强度为0.98V/m~265.68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361μT~0.3066μT,均低于验收标准限值(电场强度4000V/m,磁感应强度100μT);变电站围墙周边工频电磁场强度均远低于评价标准值(电场4000V/m,磁感应强度100μT),根据类比测量结果可以表明该类型变电站运行后对外环境的工频电磁场影响很小,符合变电站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要求。5电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减少电磁环境影响所采用的措施原则:一要设计要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二要做好设备选型;三采取绝缘、屏蔽、阻隔和场强抵消等措施来减低电磁影响。⑴项目设计应符合规范要求本项目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电力工程设计的标准、规范要求:①升压站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②升压站电测量仪表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③升压站过电压保护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④升压站接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的要求。⑵设备选型方面根据可研,升压站110kV配电拟采用以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全封闭式主变压器成套组合(简称GIS)。10kV消弧消谐装置,用限流电抗器限制涌流和抑制谐波。111 环保措施可行性评述:SF6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非可燃气体,分子量为146.06,密度为6.13g/L,约为空气的5倍。SF6具有较强的电负性,且分子体积大,容易捕获电子并吸收其形成低活动性的稳定负离子,有报道SF6的灭弧能力相当于-7同等条件下空气的100倍,当出现电弧弧隙时,SF6在10秒内即可恢复弧隙原有的绝缘性能,因此SF6具有很高的绝缘度和热稳定性。SF6气体绝缘外层为全金属封闭筒,对防护电力线穿透能起有效的屏蔽作用。本项目110kV变电装置选用的SF6全封闭组合电器属标准化设备,绝缘、屏蔽电磁场效果好,可靠性高。因此以上措施可行。本项目10kV消弧消谐装置电用于限制涌流和抑制谐波,将有助于减少产生无线电干扰的电磁频谱,是可行的。⑶设备布置根据可研,升压站仅主变压器安排在室外,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SF6全封闭组合电器。室内电力设备全部接地(接零),设备室窗户采用金属百页窗,这样不仅可以对电磁有很好的屏蔽作用,也是十分安全的。环保措施可行性评述:距离衰减可以有效地减小围墙外的电磁场强度。类比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变电所产生的电磁场低于评价标准值,符合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设计中采用的电磁辐射防护措施是可行的。⑷进线电磁影响防护措施本项目35kV进线拟采用地下电缆。环保措施可行性评述:电缆线由多层绝缘层和金属铠装层包裹导电芯线而成,线芯外的绝缘层能起到很好的绝缘作用,金属铠装层能起到有效的屏蔽作用,同时地表对电磁辐射也起到防护阻隔作用。因此,采用地下电缆线作为升压站进线是减少线路电磁辐射的一种有效方法。6电磁环境影响结论⑴拟建的曾江风电场升压站位于双岭村北面的山前平丘上,该区域地形为平缓、地势开阔,方便将来站区的线路出线,中间高四周低,站区现状标高115.7~124.6m,站区设计标高初定121.00~121.45m,站外山体汇水面积小,站区不112 受暴雨山洪影响,周边400m范围内没有居民。⑵电磁环境现状:变电站站址区的电磁场强度均远低于导则推荐的电场限值4000V/m和磁场强度100uT的评价标准。⑶类比预测电磁环境影响:升压站主变采用户外式,其他装置布置在配电楼内,由于距离衰减关系,其正常运营时,对周边电磁场影响很小,类比监测表明围墙外的电磁场强度均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电场限值4000V/m和磁场强度100uT)。因此本项目扩建曾江风电升压站主变投入运行后对周边电磁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标准。113 N郑伯丁100号◆6道路道路110kV进线110kV进线工人住房(1层尖顶)山体D9D8◆2D7D3山体配电构架D4◆5门◆1◆3郑伯丁2号1#主变2#主变10mD2◆4大门大门D5D1门变电器厂进站道路50m■1郑D62层平顶伯丁D工频电磁场监测点位1图1金山变电站站址监测点位图■无线电干扰监测点位院子◆噪声监测点位号114 附件一:委托书115 附件二:116 117 附件三: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附件四:选址意见书130 131 附件五:132 附件六: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附件七: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审查)意见:(盖章)经办人:年月日152 地(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审查)意见:(盖章)经办人:年月日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填表单位(盖章):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填表人(签字):项目经办人(签字):项目名称云霄山内风电场工程建设地点云霄陈岱镇建建设内容及规模30MW(15台2MW风机)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目设行业类别D4419,电力生产(其他能源发电)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类别□编制报告书√编制报告表□填报登记表项总投资(万元)26432.93环保投资(万元)77.4万元所占比例(%)0.293%单位名称福建中核风电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596-8532052单位名称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联系电话0591-83571271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云陵福州市晋安区福飞北路建通讯地址邮政编码363000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350003设镇云东路2号工行4楼价路456号单单位位法人代表陈宝军联系人林森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205号评价经费万元区建环境空气:GB3095-2012二级;地表水:GB3838-2002II/IV类;地下水:海水:域设环境质量等级环项环境噪声:GB3096-20082类;土壤:其它:境目环境敏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地封禁保护区□森林公园现所状处特征□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基本草原□文物保护单位□珍稀动植物栖息地□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重点流域□重点湖泊□两控区现有工程(已建+在建)本工程(拟建或调整变更)总体工程(已建+在建+拟建或调整变更)染物排放量及主要实际排允许排实际排核定排预测排允许排产生量自身预测排核定排“以新带区域平衡替预测排核定排排放排污染物放浓度放浓度放总量放总量放浓度放浓度削减量放总量放总量老”削减量代本工程削放总量放总量增减量放达(1)(2)(3)(4)(5)(6)(7)(8)(9)(10)(11)减量(12)(13)(14)(15)标废水与化学需氧量总量氨氮控石油类制(废气工二氧化硫业烟尘建设工业粉尘项氮氧化物目详工业固体废物填染征它关目与)物污特其有项注:1、排放增减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2、(12):指该项目所在区域通过“区域平衡”专为本工程替代削减的量3、(9)=(7)-(8),(15)=(9)-(11)-(12),(13)=(3)-(11)+(9)4、计量单位:废水排放量——万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年;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升;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水污染物排放量——吨/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吨/年154 影响及主影响程度影响方式避让、减免影响级别工程避另建及功能区迁地增殖工程防护治要措施(严重、一(占用、切隔阻的数量或采取其名称或种类让投资划调整投资保护投资理投资般、小)断或二者均有)保护措施的种它数量(万元)(万元)(万元)(万元)生态保护目标类数量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主要重要湿地/生风景名胜区/态世界自然、人文遗产地/破珍稀特有动物/坏控珍稀特有植物/类别及形式制其工程占地环境影响后靠安占用土地基本农田林地草地易地安置其它2它拆迁人口迁移人口置指(hm)移民及拆临时永久临时永久临时永久现有迁人口数标占用占用占用占用占用占用道路量/////面积/0.028818.150.69环评后减缓工程治理生物治理减少水土流水土流失/0.028818.151.4522和恢复的面积治理水土(hm)(hm)失量(吨)治理率(%)工程避让隔声屏障隔声窗绿化降噪低噪设备及流失面积其它2噪声治理(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工艺(万元)(hm)5.110.021886.697//////1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