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江西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ID:32737865

大小:1.48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2-15

上传者:U-22107
江西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_第1页
江西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_第2页
江西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_第3页
江西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_第4页
江西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内容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逐步调整及职业教育层次的日益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整个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一社会背景所决定的。而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社会所急需的合格人才,必须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德育工作。调查发现,江西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择业观和心理腱康状态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原因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对高职德育具有深远的影响,互联网信息技术全方位冲击着人类社会,高校扩大招生加大了高职德育工作的难度以及高职教育的特殊性、高职学生的特点的影响和高职德育工作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面对高职院校德育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要采取的对策是:创新高职德育工作机制,创设良好德育环境,紧扣高职特点进行德育,科学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德育内容,创新高职德育路径。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环境新问题对策 AbstractNowadays,thestructureofhighereducationinChinaisbeingadjustedconstantly,andthelevelofvocationaleducationisbeingpromoted.Asaresult,hi曲ervocationaleducationwillnecessarilybemoreandmoreimportantinthewholeeducationsystem,andthisisdecidedbythebackgroundofsocialdevelopmentandtherequestonvocationaltalents.Toachievethegoalofvocationaleducationandcultivateeligibletalentswhoareneededbysociety,wemustseetheimportanceofmoraleducationonstudentsinhi蛐ervocationalcolleges.FromOUl"moralinvestigation,thereareproblemsonconceptofpolitical,ethics,legalsystem,vocation-choosingandmoralqualityofthestudentsinmoraleduc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Jiangxiprovince.1nhecauseliesinthefollowing:Theglobalizationofeconomyhasadeepinfluenceonmoraleducationinhjghervocationalcolleges.TherapiddevelopmentofhightechnologyandInteractisimpactingthewholesociety.Theincreasingenroimentsinsomehighereducationenlargethedifficultyofmoraleducation.Andthepeculiarity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hecharacteristicofthestudent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lsoexertatremendouseffectonmoraleduc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ndsomereasonslieinmoraleducationitseLf.Tosolvethesenewproblems,thefollowingcountermeasuresmaybehelpful.WemustinnovateaeffectiveoperatingmechanismsofmoraleducationinhJighervocationalcolleges,WeCancreategoodenvironmentofmoraleducation,tighflygraspthecharacters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inmoraleducation,choosethecontentsofmoraleducationwhichfit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scientifically,andwaysofmoraleducationshouldbeinaugurated.KeyWords:hi【gIlervocationalcolleges;moraleducationenvkonment;newproblems;countermeasuresⅡ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江西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指出: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形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性日益明显,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愈加迫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本质要求。进行高职院校德育研究,关系到高职院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一、引言高职教育就是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王前新,杜钢清,2005)。(一)研究背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用人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用人中突出的一个矛盾是一线应用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这引起了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始探讨一些新的办高等教育的路子,高职教育因此应运而生。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贯彻积极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兴办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教育的局面。”1994年国务院1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以国发U1999J4号文件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和各直属机构发布了‘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认识全面振兴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把生机勃勃的中国教育带入21世纪. 琶酉匿眍隧撞堂生德直班毯调查厦盟筮研究在《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1996年国家教委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是职业体系中的高层次。其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提出“三改--31"”政策1。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同年的第三次全国职教会确立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积极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特别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根据形势需要提出“三多一改”政策2。1999年进一步把高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简称“高职高专教育”,明前提高了高职教育的地位,同时明确了高等专科教育向高职教育方向发展。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兴办高等职业教育像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拔地而起,绝大多数职业大学改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一批专科学校转成了高职,或者按高职模式办学,不少普通高校试办高等职业教育,一些独立办学的成人高校改制为高等职业教育,或与中专合作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一些民办大学也举起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帜。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无疑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人才的培养开拓了新的天地(王前新,杜钢清,2005)。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学生已成为大学生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的重要的任务。认真探索和研究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方式,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是一个紧迫的课题。高职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首要要素,必须与之同步展开,自然应当摆上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文献综述1.关于大学生及高职学生德育重要性的研究(I)我国现行许多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都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作了明确规定。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1996年国家教委提出通过。三改一补”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三改一补4指各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靠现有的职业大学、职工大学和部分高等专科学校改革和改建。对尚不能满足的行业和地方,经批准可在省、部级咀上重点骨干中专学校举办高职班以补充。21998年教育部提出了“三多一改”发展高职的方针.就是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发展高职,重点是教学改革,真正办出高职特色.2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等。(2)关于大学生及高职学生德育目标的研究周明星《职业教育学通讯》认为德育目标是把社会思想政治品德要求逐渐内化为个体思想政治品质,进而外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孙权主编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德育论纲》提出德育目标要反映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人格理想,应高于现实,而不能降调去迎接高职学生的德育现状。(3)关于大学生及高职学生德育现状的研究彭汉庆在《对高职学生思想现状的思考》中分析了高职学生的思想现状,指出高职学生思想的消极方面主要表现为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动力不足,重利轻义,心态异常等。王柏林、何怡涛在《市场经济下的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中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和调查,并认为其思想状况和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复杂性,价值取向多元化,强调主体意识,注重竞争和个人奋斗,追求物质利益的享受。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等。(4)关于大学生及高职学生德育对策的研究寻求对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汪元宏在《培养道德情感、增强德育实效》中论述了道德情感在品德形成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应根据道德情感产生的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王现军、冯建平在《走向生活的德育》一文中指出当前学校德育的误区,就是关注普遍的德育原则、规范,忽视学生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德育的出路就在于生活化。因此,必须强调德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方晓红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索》一文中谈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严格的纪律观念、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是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上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当前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状况、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提供了参考依据,是本论文研究的基础。二、江西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一)江西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在全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时候,江西高职的发展也步入快车道,N2003年底,江西有高职高专院校37所,占全省高校69所的54%,其中高等专科学校53 所,高等职业学校32所(1985年成立1所,1999年成立3所,2001年成立3所,2002年成立18所,2003年成立7所),18所本科院校和9所成人高校都设立了独力、半独立的高职机构,承担高职教育的任务。江西省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达172880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8%。N2005年,江西有47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占全省高校总数的70%,基本达到每个市至少有一所高职学院,全省高职高专招生13万人,占全省高校招生人数(21万人)的62%,在校生约37.5万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63.2万人)的60%(许祖禄,王云兰,2005)。江西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和壮大起来。(二)江西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调查研究社会发展到21世纪,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面临着新形势的考验。在国际上主要表现为“三化”,即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知识经济化;在国内主要表现为“三个转向”,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人们的价值取向由单一转向多样化,信息传播由封闭转向开放。这些历史性的转变还将持续下去,在今后的实践中,还将继续深化。加之,资本主义世界强大的经济、科技、军事优势地位,以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西化、分化图谋,使我们的德育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外,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如官场腐败、黄毒泛滥、赌博成风、商场欺诈等等都腐蚀着高职学生的纯洁的心灵,这些新的变化,都对校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高职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准确了解江西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现状,笔者就江西高职学生的德育现状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以口头访谈为辅助调查手段。1、问卷要素介绍笔者设计了一份《高职学生政治素质、道德素养、法制观念、心理健康状况调研表》,共40题,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放问卷800份,收回760份,其中有效问卷720份。被调查对象来自4所高职院校,其中包括2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l所本科院校附属高职学院以及1所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特别要强调的是:但由于此次调查涉及的面较广,涉及高职学生的政治观、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生活观、职业观、道德观、法制观、健康人格观等诸多方面,以致问题稍多。其次,数据不全,因为有的问卷对个别问题未作回答,故有累计数据的百分数不足100%。调查结果分析如下。4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江西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调查结果分析(1)江西高职学生政治素质的基本状况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根据调查结果,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他们思想活跃,能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和误区。第一、江西高职学生政治素质的积极方面。一是高职学生思想活跃,政治热情高,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前途,拥护改革开放,有较高的爱国热情。59%的高职学生经常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了解国内外政治问题。87.2%的高职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持认同态度,大部分对三农问题、下岗工人失业、城市居民住房、医疗保险等社会热点问题表现出极大关注,对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中日、中美关系和台湾局势极为关心,及时了解事件的经过及最新进展。调查中,对“你最关注的社会问题”,53%的学生认为是“三农问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说法74%的学生认为比较好。高职学生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国际地位感到自豪。1二是高职学生关心国内外热点问题,思想活跃,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对国内外政治问题有独立的观点和看法,富有批判意识。对“不管实行什么制度,只要能富国强民就行”这句话,76.9%的学生持否定态度。对“你最关心的政治问题”,64.1%的高职学生关注台湾局势,46.2%的学生关注小康社会的建设2。第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消极因素。高职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积极向上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政治热情高。但是我们也发现,部分高职学生政治观念较为淡薄,政治心态较为幼稚,对理论的深层次内涵把握甚浅,理想与信念摇摆不定。他们对重大的政治问题存在某些模糊的认识,或是仅仅接受和承认现实的结论,而没有真正从理论上深化认识并形成信念;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国内经济体制转轨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正确理解,感到困惑和迷茫。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充分认识,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有部分学生还停留在感性的、片面的层面上,如对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问题、“三农问题”等他们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在政治取向上,一些同学较为功利和实用,他们用经济眼光和从自我发展、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看待政治问题,在政治思想和政治信念上开始动摇。调查中23.1%的同学认为“不管实行什么制度,只要富国强民就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5.1%的学生持不赞同的观点。3可见,高职学生的政治意识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严峻。’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2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3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5 (2)江西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状况本道德调查主要包括人生价值观、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第一、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基本状况调查分析一是高职学生人生价值目标基本状况。人生价值目标是思考、确定并追求的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正确的个人价值目标对实现人生价值具有巨大的导向和促进作用。研究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特点,就是从本质上把握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江西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并表现出不同层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同的人存在着思想素质和利益取向的差异,因而对人生价值目标的追求也有所不同,如:有人追求真理,对祖国和人民作贡献的高层次的远大人生价值目标;有人追求理想的职业、美满幸福的家庭,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为主要取向的个人价值目标;也有人做普通劳动者,适应社会就行。以此三个层次为基础,作者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发现: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明确,同时也具有广泛的差异性。既有远大的生活价值目标,也有个人价值目标,少数学生选择社会适应目标。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以个人取向为主,人生价值目标位于前三位的是美满家庭(66.67%)、理想职业(56.41%)和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56.41%),而远大的社会价值目标即为祖国和人民有所贡献(35.9%)和追求真理、勇于创新(30.76%)则位于第4、5位。由此可见,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价值取向功利化,部分学生把追求金钱(15.38%)和权力(7.63%)作为自己的主要人生目标。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反差。高职院校培养的应该是高级技术应用人才,是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级技术工人,而有意于做普通劳动者的高职学生仅占2.56%,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差甚远,应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观和成才观的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正确定位,明确自己的社会使命。1调查显示,江西高职学生人生需求内容丰富,价值取向呈多样化趋势。需求反映一个人对一定客观事物的渴求与欲望,价值观是以需求为基础,只有主体认为符合自身需要的事物才被评为有价值的,才能引起主体需要的动机,个体的需要不同及个体对需要的不同态度形成个体不同的价值观。因此,一定的需求取向是人生价值目标在空间上的直接体现,不同的人生价值目标取向产生不同的人生需要。调查中要求学生就与自身生活和事业密切联系的几项内容进行单向选择,发现高职学生人生需要呈现如下特点:健康(28.2%)、家庭(17.9%)、事业成就(17.9%)构成高职学生人生需要的主要方面;高职学生对金钱(12.8%)、1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6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知识(10.26%)也有较高的认同度1,表明由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高职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他们的价值观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二是高职学生人生价值手段的基本现状。高职学生人生价值手段是人们为了达到人生价值目标而采取的途径和方法。人生价值手段是实现人生价值目标的保证。市场经济充满竞争,同时也需要有序,要求社会成员在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手段。江西高职学生倾向于个人奋斗与集体协作统一的奋斗方式。对“你最喜欢的奋斗方式”,20.51%的学生喜欢个人奋斗,69.23%的学生喜欢与他人协作,可见,大部分的高职学生喜欢个人奋斗和集体协作相结合的奋斗方式,表现出明显的团队意识,但不足的是还有部分高职学生缺乏团队协作意识。关于“你认为实现人生价值最主要依靠”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高职学生强调个人奋斗、自强不息(51.28%),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人生价值;23.08%的学生强调机遇的作用,12.82%的学生强调客观条件的影响,表明部分高职学生缺乏拼搏精神,过分强调客观因素的影响,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2。,多数高职学生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且具有较强的人生耐挫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意志力薄弱。在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遇到暂时得不到他人或社会的承认是比较普遍的情况,此时是继续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还是放弃人生追求,是一个人意志力的体现。在对高职学生“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的调查中发现:25.64%的学生“积极做贡献,不管社会和他人承认与否”,53.85%的学生“积极做贡献,力争社会和他人承认”,20.51%的学生要求“自己的贡献与社会.承认相当”,3可见,部分学生追求执着,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大部分学生十分在意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充分说明高职学生非常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部分学生在自我价值受到阻碍时将采取降低自己贡献的办法,达到社会承认与贡献的平衡。在对高职学生“遇到重大挫折的态度”的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愿意“抗争到底”(48.72%),但也有学生向困难低头,选择转移目标(17.95%)、接收现状(28.21%)和顺从命运(5.13%)。在挫折归因调查中我们发现,66.67%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23.08%的学生认为是自身努力不够,7.69%学生认为是环境条件差,2.56%的学生认为是命运不好,4可见,多数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从主观上找原因,能够合理归因,并矢志不渝抗争到底,但也有部分学生把挫折归结于命运的捉弄和环境的不适,怨天尤人,意志力薄弱,碰到困1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2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3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4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7 难采取逃避或顺从态度,缺乏拼搏精神和抗挫折的能力。三是江西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现状。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总会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人生和社会行为的价值进行评价,从而对人生价值目标和人生价值手段的方向、程度以及相应的社会行为产生促进与维持或阻止改变的影响,因而研究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评价可以探明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动力特征。江西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评价标准主流是积极的。以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为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对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评价做调查,经深入探讨,结果发现:64.1%的学生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作为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说明大部分学生所赞同的人生价值标准是积极健康的,但也不排除部分学生以个人利益(7.69%)和所属团体利益(20.5%)及家庭利益(7.69%)为标准,这部分学生比例之和达(35.9%)。1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评价标准具有多样性。调查中要求学生就地位、权力、金钱、知识、才能、成就、名誉、德行、社会贡献等选择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因素,结果依次是:知识(46.15%)、才能(42%)和成就(40.1%)、社会贡献(38.46%)、金钱(28.2%):德行、名誉、权力2。可见,高职学生评价人生价值主要关注的是知识、才能、成就,但对金钱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社会多元化的价值标准以及各种思潮对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高职学生社会公德基本状况调查分析在社会公德的调查中,69.2%的高职学生认为“当看到不良现象时,认为不对,但不去管”,可见,大多数高职学生知行不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有少数学生认为会进行劝阻。还有一些学生对社会不良行为采取漠视态度,认为无所谓。在维护公共秩序和保护环境方面,54.4%的学生承认有过“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的行为,对“课桌文化和厕所文学”,47.5%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还有少数学生持赞同态度(11.4%)。可见,部分高职学生公共意识不强。关于“在公共场所和异性过于亲密接触的现象”,49.6%的学生表示理解,承认自己也有过同样的行为,并有27.9%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49.1%的学生在公交车上让过座,当问到“是否会对困难中的人施以援手”的时候,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都表示肯定的态度,也有20.3%的学生表示不会3。调查结果表明:江西高职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存在缺陷,并有知行不一的情况,认为是对的,自己却做不到,明知是错误的行为,却是积极的实践者。1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2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3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8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基本状况调查分析对“你认为职业生涯中最基本的品质是什么”这个问题,65.3%的学生选择的是“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82%的学生选择“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决定择业的关键因素”,学生选择的依次是“职业技能、人际关系、运气”,只有少数学生选择“职业道德修养”。当问到走上工作岗位首先要做的事情,认为是“尽快熟悉业务”的占68.4%,21.2%的学生选择的是“搞好人际关系”,只有10.4%的学生认为是“尽快了解与该岗位有关的职业规范”。1可见,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做第一线劳动者的思想准备,愿意走技术成材之路的人并不多,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是很准确,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基本道德品质,多数人持赞同态度,但在践行过程中却未能遵守。笔者从部分高职毕业生处了解到,一些高职院校公布的就业率往往高于实际就业率。究其原因,就是有些高职学生受不了用人单位严格纪律的管束,或者不能从基层干起,吃不了苦,或者嫌收入低,在学校推荐的工作上岗干不久。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敬业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是高职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矿(3)江西高职学生法制观的基本状况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认识。对于“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否平等”一问的回答时,有26.8%的高职学生认为“非常平等”,31.4%认为“不太平等”,6.6%认为“不平等”,35.1%认为“很难说,视情况而定”。对“你是否同意权钱大于法”的观点时,学生中持肯定态度的占21%,表示“不太赞同”的占19.8%,表示。不赞同”占23.8%,35.4%的学生表示对此持模棱两可的态度2,这反映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也说明我国的法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你会采取什么办法解决?”高职学生选择的顺序依次分别为“司法解决”(41.7%)、“向有关部门反映”(23%)、“求助新闻媒体”(17.2%)、“求助亲友”(5。8%)、“进行和解”(3.1%),“其他解决办法”的选择为7.7%,只有1.4%的学生选择“息事宁人,自认倒霉”3。从选择的情况看,高职学生已有了基本的法制观念,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仍然有少数的学生采取一些消极的方式,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对某些违法行为的认识。在“你对某学生制造计算机病毒和当黑客入侵他人电脑有什么看法”一问的回答时,有21.7%的学生认为“很崇拜,也想尝试”。有30.7%的学生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47.5%的学生认为“是触犯了法律的1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2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9 行为,要严厉打击”。大多数高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能进行正确的法律选择,已经具有了相当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但还有部分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对一些违反法律行为盲目崇拜。对于“大学生犯法应该如何处罚”一问的回答时,59.7%的学生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该和其它罪犯一样被处罚”,这部分学生有较强的法律平等观念。24.7%的认为“应该尽量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6.3%的学生认为“应该严惩”,4.1%认为“应该从轻处罚”,4.1%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处罚,由学校给予处分”,还有1.1%的学生认为可以选择其他方式1。学生的不同选择反映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法制认识的不同程度。可见,高职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法制观念,对法律的作用和价值有比较正确的评价,但对司法的公正缺乏应有的信心。在现实生活中,高职学生的法律观念和现实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矛盾,存在明显的自我保护倾向。我们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4)江西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而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问题令人担忧。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就业分配制度的调整,高职学生遇到了重大的压力和挑战,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有关报告提供的资料说明: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正以10%的速度递增,已达30%(雷金屹,李景山,宋涛,2001)。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2。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正在蔓延,其增长速度之快,负面影响之大,不能不引起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我们对江西高职学生的调查中发现,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进步性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迷恋于虚拟世界。学生要求独立的愿望普遍比较强烈,但又存在依赖心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的弊端,使得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应对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他们进入大学后,思想脱离实际,在一部分学生中,凡事图实惠的思想比较突出,不少言行都带有功利色彩,甚至个人理想重于社会理想,利重于义。这种思维定势,使得某些高职学生对于一些偶然因素带来的生活挫折,往往束手无策,从而产生焦虑、烦恼、自卑、痛苦、嫉妒、失望、逆反等不良心理(王会玲,2004)。一些学生热衷于维系虚1教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2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原因浅析.hrep://campus.cyo[.COrn/content/2006-11/18/content_1575413.州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拟的朋友关系,对网上的朋友产生心理依赖,而没有时间和现实中的亲人、朋友、同学交流,导致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逃避,引起人际关系的障碍。调查显示:15.3%的学生每日上网的时间在2.5小时。而对上网目的的调查显示:7.7%的学生是为了玩游戏,23.1%是为了和朋友联系、聊天,25.7%的是为了打发多余时间1。二是自卑、胆怯、空虚、压抑。由于高职学生大多不适应应试教育,在学习上一直有受挫折感。调查表明,比较自卑的占29%,很自卑的占5.1%。在“你对自己哪方面缺乏自信”,51.3%的学生觉得“文凭太低,将来在社会上缺乏竞争力”,17.9%的学生由于能力比别人差而感自卑,28.21%的学生对前途充满忧郁感,少数学生因相貌而自卑。说明自卑是高职学生心理弊病之一。自卑引起胆怯,在课堂提问时,一些学生不敢勇敢地回答问题,班上、系里组织的集体活动不敢参加,难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这些学生既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又不敢去表现,于是内心非常苦恼、焦虑。自卑同时导致一些学生精神空虚,缺乏理想,没有追求,破罐子破摔。表现得浑浑噩噩,消沉沮丧。不少学生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有的甚至酗酒、赌博、看内容不健康的书刊、录像,或用谈情说爱来消磨时光,寻求刺激。长期的自卑,精神空虚,人际关系不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高职的一些学生被忧郁、压抑的情绪所困扰。在“你认为自己快乐吗?”的回答中,认为自己“很快乐”的占13.4%,认为自己“比较快乐”的占43.1%,46.4%认为自己“比较忧郁”,2.6%认为自己很忧郁。可见,高职学生中心情被压抑的学生为数不少。一些学生忧郁的心情得不到排解,就会陷入孤独境地,严重的会产生抑郁症,还有的学生会以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发泄,如:破坏学校公共设施、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稍不如意就大打出手2。三是择业难题困扰,心理矛盾加剧。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带给学生更多的择业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择业难度,加重了学生的行为责任和心理压力。而毕业生自身的素质、性别、专业以及社会关系等又制约着择业的自主权,对于少数学生来说,甚至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对于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心理适应力弱的毕业生来说,这是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恐惧、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心绪抑郁,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更有甚者觉得生存没有意义。关于“对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的回答,大多数学生选择“较没有信心”(65.4%),选择“很有信心”的学生仅占21.1%,有3.5%3的高职学生对未来择业毫无信心。多数学生受未来择业困扰,具有很大的心理压1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2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3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11 力。高职学生在这些方面出现的心理、思想问题,是由客观环境因素、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这个年龄段特殊的成长特点所决定的。。(三)江西高职院校学生德育问题通过调查,我们不难看出,江西高职学生德育状况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可忽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政治素质看,部分高职学生政治观念较为淡薄,政治心态较为幼稚,对理论的深层次内涵把握甚浅,理想与信念摇摆不定。他们对重大的政治问题存在某些模糊的认识,对我国改革开放和国内经济体制转轨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正确理解,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充分认识,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有部分学生还停留在感性的、片面的层面上。政治取向较为功利和实用,用经济眼光和从自我发展、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看待政治问题。2.在心理状态方面,部分学生表现为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自卑、胆怯、空虚、压抑。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的弊端,使得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应对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某些高职学生对于一些偶然因素带来的生活挫折,往往束手无策,从而产生焦虑、烦恼、自卑、痛苦、嫉妒、失望、逆反等不良心理。加上学习紧张和竞争激烈的双重压力,使学生心理焦虑、烦恼、担忧等情绪加重。近几年高职院校一再扩招,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心理压力更大,他们常常为自己的考试及学业担忧。3.在法制意识方面,部分学生表现为法制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高职学生已有了基本的法制观念,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仍然有少数的学生采取一些消极的方式,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在现实生活中,高职学生的法律观念和现实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矛盾,存在明显的自我保护倾向。4.在生活消费方面,部分学生表现为迷恋上网。近几年校园周边区域网吧成倍增加,这种迅速普及的媒介在以其生动的形式和浩大的容量向人们传递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将网络文化的垃圾带入了人们的视野,如凶杀、色情、暴力等,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有的学生整天沉湎于网上娱乐,聊天交友,似乎唯网上才能激发兴趣,患上网恋症。有的学生因为玩游戏、看碟片而荒废了学业。5.在人际交往方面,部分学生表现为盲目或孤独。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多疑,难于接近,不理解他人,同时又不易被他人所理解,有的学生性格外露,易于冲动,同时又感情脆弱,遇小事就与人争论不休,事后又懊悔不已等等,在12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异性交往中,少数学生有不健康的从众心理,好奇心理、游戏心理、放纵心理等,过早地涉及恋爱问题,又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往往付出的是宝贵的学习时光,收获的却是苦涩和困惑,一旦失恋,就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弃。6.在择业方面,多数学生表现为困扰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有招聘专科人才的,但数量较少,且同层次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因此常有较多的专科人才受到冷落,以致高职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不免流露出较强的自卑、苦恼、忧愁等。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做第一线劳动者的思想准备,愿意走技术成材之路的人并不多,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是很准确,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基本道德品质,多数人持赞同态度,但在践行过程中遵守是很困难的。有些高职学生因为受不了用人单位严格纪律的管束,或者不能从基层于起,吃不了苦,或者嫌收入低,在学校推荐的工作上岗不久就不干了。7.在健全统一人格方面,部分学生表现为认知与行为的分离。有些学生认知与行为脱节,知行不一,相互矛盾。他们一方面通过“两课”教育,在道德认知方面尚能令人满意;而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也诱发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并对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其在道德行为上表现为口头上追求理想,实际上注重实惠;有真善美的道德认知,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口头上讲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讲对社会的奉献,实际上推崇·实现自我价值和个入利益至上。因而学习动机、择业动机、入党动机具有较明显的功利色彩。三、江西高职院校学生德育问题成因分析造成商职院校部分学生德育呈上述特点的原因有很多,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一)互联网技术影响学生道德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载体和现代传播手段,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空间和范围更为广阔,吸引力和感染力大为增加,思想政治工作传播速度更加快捷,工作效率成倍提高;但另一方面,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竣挑战(李康平,2002)。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学生几乎每天上网,每天上网2—5小时的学生达到15.3%,卜2小时的学生达到27.5%。。可见,互联1数据来自调壹统计结果 网在江西高职学生的生活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1.网络游戏对学生道德的影响。高职学生大多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他们好奇心强、精力旺盛、抵制诱惑力的能力较为脆弱,易迷恋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又具有互动性,与单纯的游戏相比,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此外,随着网络游戏的内容不断丰富,花样层出不穷,趣味性也越来越强,其中,不少游戏带有暴力、色情,甚至反动的内容。这些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使他们沉迷于网络之中,打破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影响身心健康成长。2.网络色情和暴力对学生道德的影响。色情和暴力是社会的两大毒瘤,危害着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危害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其中混杂着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据统计,从90年代起美国每年以上百万亿美元的黄色文化和消极文化产品,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在因特网上一年有45万个色情图片和文件,平均每天可收到近1500个色情信息,消极文化信息每天达上千件。这些消极黄色的信息,向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传播输出,它必然也会侵入到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对人们尤其对当代青年学生产生影响(李康平,2002)。高职学生处于青春期,对各种黄色信息十分敏感,而内心又十分幼稚,意志力不强,自控能力差,往往会出于好奇心和冲动心理去刻意寻找一些色情、暴力信息,成为网上垃圾的俘虏。据不完全统计,在上色情网站的青年中,60%的人是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而接触过网络上黄色信息的青少年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王华,2006)。这一现实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3.西方反动文化的网上攻击对学生道德的影响。一些别有用心的敌对分子,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一切便利,加紧了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和“西方政治文化攻势”的图谋。对当代青年尤其是青年学生正确的成才观、学习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利用其经济、科技、教育方面的优势,宣传其政治主张,开展西方文化攻势,在意识领域里对人们进行腐蚀,使得一些入迷失政治方向,宣扬社会主义危机论、失败论、“破产论”,大搞政治“攻心战”和“诱惑战”(李康平,2002)。4.网络语言污染对学生的影响。一些网站、聊天室等虚拟场所,弥漫着颓废、消极、缺乏诚信的情绪,在社会上己造成了不少消极影响。这些恶言秽语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蛮不讲理,二是自我发泄,三是危言耸听,四是哗众取宠,五是黄色下流。因此,网络语言的不道德现象也严重污染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14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市场经济挑战德育工作1.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生价值观念发生转变。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传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标准提出了新的挑战。市场经济本身的功利性等负面因素对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目前人们对职业价值观的判断和取向,较多地选择现实利益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的形成。如在调查中,很多学生认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职业生涯中最基本的品质”,但在现实中却做不到。做事先讲价钱,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在利他时先要利己,更有甚者只顾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利益,践踏社会公德。相当一部分高职生的不良习气在中学阶段已形成,进入高职仍未转变。而环境的改变,他们从原先较为分散孤立的状态变得相对集中,通过校园传染,问题学生人数有增无减。在校内,。问题学生”扰乱教学秩序,言谈举止不文明,不服从学校和班主任的管教,甚而公开对抗。鉴于这种情形,我们应正视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因材施教,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帮助他们健康成长。2.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学生缺乏敬业意识。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也对传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标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对于“爱岗敬业”,有人认为新时期“敬业”不一定要“爱岗”j也有人认为“爱岗敬业”是有条件的。调研资料表明,对“你认为决定择业最关键的因素”的选择中,依次是“职业技能、人际关系、运气、职业道德素养”。“职业道德素养”被排在末位,可见,部分高职学生缺乏敬业意识。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应该切实保证跟得上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是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让人们认识到,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才资源,当今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是人才质量的竞争。为社会输送专门人才的职业院校,在德育教育上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建立新时期的人才质量标准。新时期人才质量标准,已不再仅仅是过去那种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类型,而是复合型、开拓型的人才。因此,在德育上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敬业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省能力,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多数高职学生由对职业教育的性质了解极少,自身决策能力较差。当初他们报考时,并没有明确自己将来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性人才,而是想找一个供以栖息的避风港,便可一劳永逸了。其实,这种缺乏敬业意识,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幼稚想法,最终还是难逃被淘汰的厄运。 迤酉直眍随撞堂生德直现丛调查厘盟基研荭(三)扩招加大了德育工作的难度从1999年开始对高等教育实行大规模扩招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扩招影响,高校扩招加大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难度。1.高职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属于最后批次录取,高职学生有80%以上高考分数在200—400分之间(袁继道,2004)。这使高职学生质量的现状是少数的高质量学生和大批低层次学生并存。学生素质的良莠不齐,给高职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度。2.部分高职院校盲目扩大规模,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未能及时跟上规模扩张的需要,高职教育自身的结构体系还有待逐步完善,人才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质量和效益的评价体系、监控机制等也有待逐步健全,高职教育的投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许多高职院校主要靠收取较高的学费运转,资金来源单一,数量有限,缺口较大。而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实验实习设施和设备投入大、更新快,培养成本相对较高,经费紧张。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养质量,使社会对高职评价不高,认同度较低,存在许多误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职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对自身能力持怀疑态度,对未来丧失信心,同时也加大了高职德育工作的难度。3.就业率偏低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据统计,1998年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42%,2003年上升到55%,2004年达到61%,2005年达62%1。虽然逐年有所攀升,但还有大量的高职学生就不了业。用人单位重学历轻品德现象,择业竞争中的不公平和腐败现象,以及经济收入较低、地位较低家庭的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找不到单位或学非所用,使部分高职学生信心受挫,道德观、价值观严重受损。(四)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提出了新要求1、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对德育提出了新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服务面向等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反映在高职德育上,形成高职德育的特点。(1)职业性特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用性和专业设置的职业性、灵活性,形成了鲜明的职业性特点。高职教育不是学科性教育,而是“职业目标”教育,所培养的1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http://www.hlje.net16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不是学术型、科研型人才,而是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这种教育不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强调职业能力的综合性和实用性,是以“能力中心”为教学模式。专业设置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和设置的,而不是有什么学科带头人和办学专长就办什么专业。高职教育的鲜明职业性特点折射在德育上,要求我们重视高职德育和普通本科大学生的差异性,注重高职德育的职业性色彩,如在德育目标、内容、要求上和职业教育的目标贴紧,和将来的职业行为相联系,所谓“三句不离本行”,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并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塑造学生的意志品质。(2)实践性特点实践性是高职教育最突出的特点之一,高职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要求学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学生不仅会动脑,更会动手操作。这个特点反映到高职德育上同样形成了高职德育的实践性特点,即高职德育要渗透到德育的各个实践环节,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工作。2、高职学生的特点增加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1)生源结构的复杂性高职学院的生源与普通高校的生源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有普招学生,高职单招学生以及高职专升本的学生;有应届高中毕业生、往届毕业生、中专生、技校生。江西高职学生大部分来自普通高中毕业生,但有5.13%的学生来自三校生。来自于农村的学生占71.8%,占到了学生总数的大部分。其中,男生占据的比例比女生大得多。1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文化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的差异,势必造成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多层次和多样化。比如中专生和技校生比普高生更多、更早地接触社会,他们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上,比直接从高中升上大学的学生要复杂得多。对这类学生的德育工作难度也相应要大得多。(2)生源质量的参差性高职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属于最后批次录取,目前高职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约占30%),高分录取进学校的,他们成才心切,有理想、有抱负、想学习;第二层次(约占6096),这部分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可以完成学业,但这部分学生容易出现分化现象;第三层次(约占10%左右),这部分学生或成绩差,或思想品德查,或二者兼而有之(孔德文,2004)。降低层次的压力使他们内心自卑,情绪低落,入校后的思想波动较大。学生层次的不同,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消除学生的自卑感,使他们坚定完成学业的信心。应当激励他们正视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较好地完成学业。1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17 (3)知识结构的差异性高职学生生源的复杂性导致高职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显著。普高生文化基础相对扎实,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较为轻松;中专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较强,文化基础较弱:普高文科生和中职生在数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样存在困难。高职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给高职德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部分学生上数理方面课的时候,由于听不懂,逃课现象十分严重;由于数理知识基础差,专业技能掌握起来较为困难,于是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甚至破罐子破摔,混日子,在宿舍打牌、睡觉,通宵上网,甚至结交一些社会闲散人员,这些都给高职德育带来一定的压力。(五)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1)德育工作者普遍缺乏新的德育理论素养,育人观念和育人水平不能适应新环境变化的需要在高职学院,德育实施者包括兼职德育工作者,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是进行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因此,课堂教学中德育实施者的德育理论素养、现代德育理念的建立非常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德育本身从理论到方法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我们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的德育还停留在以前的观念和方法上,没有与时俱进,没有从自己本身的德育理念和方法上加以改进,还沿用以前老的观念去对待和教育学生。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没什么明显的效果,甚至还会引起学生对这种德育观念和方法的反感(孙园,2004)。(2)学生学习风气较差,学生的厌学和教师的厌教形成恶性循环高职院校由于我前面提到的一些原因(生源结构的复杂性、质量的参差性、知识结构的差异性、社会对高职的偏见以及高职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心等),使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气普遍较差,“教学相抑”,厌学风气和厌教风气相互影响,形成每况日下的恶性循环,极大地阻碍了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3)校园文化建设停留在低水平阶段,层次低,不具特色校园文化是德育的重要载体,通过丰富多彩、智趣相融的校园文化活动与枯燥单一的说理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道德认知,丰富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孙园,2004)。高职院校的前身是职业大学、专科学校或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想不够开阔,处于初级阶段水平,很多校园文化活动是对高校的简单模仿,层次比较低,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活动数量多,但质量不高;趣味性强,但益智性不足;竞赛类型多,内容和形式缺乏新意,形式主义严重。18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实践教育环节存在德育盲点高职教育由于实践性强,一般安排较多的时间进行实习实训,在几周的实习时间里,由于学生分散劳动,集中少,且学习负荷几乎为零,造成思想上有放松意识。加上实习指导老师对如何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德育、进行什么样的德育、采用什么方法和原则等知之甚少,所以在较长的实习实训期间,对学生的德育基本上为空白,学生的实习劳动之外的时间,基本上是上网、谈恋爱或到处闲逛,这给实习完后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5)部分高职院对德育的重视度不够调查中对“你认为所读学校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一问的回答,35.6%的生认为较不重视,8.9%的学生选择很不重视,选择重视的学生只占总数的33.4%。‘这说明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对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四、增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陛对策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问题,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i都应该认真思考,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改进高职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一)创新高职德育工作机制德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所i以,只有建立起协调、平衡、高效的运行机制,才能获得最大的德育成效。高职院校要构建“一体化育人”的全员大学德育制度,就是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李康平,2006),大力提倡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形成合力,齐抓共管。高职院校应努力探索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学生德育工作需要以育人为目的而构架系统的工作体系,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可将这个体系归结为“三个一”体系。即一个组织、一套计划、一支队伍。一个组织,即高职院校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共产党组织。我们党历来重视高校德育工作,党的组织不仅是组织领导决策,还要发挥号召、感召、凝聚、保障、服务等作用,这是做好德育工作的根本保证。适应学生积极向上、渴望进步的要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办好党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上成熟起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品质和勇于拼搏、1数据来自调查统计结果 敢于负责、乐于奉献的精神,启发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目的,主动学习,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说明:a全部师生员工和机构都围绕学生旋转b班主任、辅导员及老师离学生最近,影响直接c党委的影响及政策,逐级实现转引自孔德文学校师生员工“太阳系”图图4—1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师生员工。太阳系”图一套计划,即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围绕学生的工作计划。学生德育工作必须列入学校或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按时制定学生工作年度、学期、月份工作计划。这个计划包括学生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基本任务、要求标准、各级分工、部门职责、落实措施、监督检查、工效挂钩、奖惩条件等等。特别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科学地选择高职德育内容和制定思想政治课教学计划,防止政治课走过场、徒有虚名的现象发生。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每个月份、学期、年度进行学生德育工作落实情况检查,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支队伍,即一支过硬的学生工作队伍。要建立以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辅导员为骨干,包括全体教职员工在内的德育工作队伍(李康平,2006)。学校因学生而存在,队伍的每一件工作都与学生相关,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学生是队伍服务的对象,队伍相对于学生就像是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构成严密的学生德育工作网络系统,实现学生德育工作多角度、多层次的全面覆盖和科学的全方向衔接(详见图4一1)。(二)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德育环境是将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素质、外化为学生行为的重要条件,是高职院校德育过程的前提和基础。根据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特点,要做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主动与社会和家庭联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从而构建起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体系。1.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1)优化社区环境随着高职院校实行开放式办学,高职院校所在地的社区环境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必须主动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重点清理校园周边的黑网吧、歌舞厅、录相厅、洗浴中心、麻将馆等,坚决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清除它们对学校德育的影响。(2)整合社会教育资源高职院校要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建立校外德育基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强化德育实践。如定期到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影视城、文化广场参观,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定期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将德育理论内化为素质、外化为行动。通过重视社会教育资源对学生的熏陶和渗透作用,进一步增强德育的主体性和实效性。2.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建立家长联系制度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1)及时通报情况,主动争取家长配合。由辅导员(班主任)经常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保持与家长的联系,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改革和发展情况,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对在校发生重大问题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来校共同教育,主动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家长成为学校德育的助手。 堑酉直墼随撞堂生徨直现挞遢查厘丑基班蕴(2)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许多家长只希望孩子拿个文凭,忽视对孩子进行“如何做人与如何做事”的教育,忽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等方面的教育。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开学时部分家长来校和学期结束时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时机,把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思想道德素质、道德品质、日常行为等方面的要求及各层面的规章制度、入学须知、新生指南明确告诉家长,促使家庭教育观念和学校教育素质目标同步进行。(3)促进家庭教育方法的转变。良好的家庭人文环境以及家长良好的行为规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导向作用。通过定期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等方式引导家长通过良好家庭人文环境和家长行为对学生进行潜意默化的教育,不致于将教育任务完全推给学校,从而克服只注重为学生提供经济保障而忽视家庭教育的倾向。3.优化学校德育环境(1)强化阵地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感化人的心灵、规范人的行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学校德育环境的重要内容。首先是要增强阵地意识。学生社团是学生德育的重要阵地,要支持学生成立“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会”,引导学生形成浓厚的理论学习气氛。同时,要以学生自愿组织的各种社团和协会为依托,通过校报、学报、广播台、文化长廓、阅报栏定期进行重大活动、大型节日、重要纪念日的宣传展示;加强团校、党校建设,对学生骨干、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论武装,用正确的舆论占领校内各种宣传阵地。其次是要增强校园文化的感染性。高职院校在学校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注意投入一定资金,将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与精心组织具有鲜明主题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如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思想贯彻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建造各种园林景观、镌刻古今诗词、警句,营造积极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节、科技周、书画展等,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2)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要大力倡导德育工作者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师育人要贯彻通情达理的原则,做到在思想进步上关心,学习指导上细心,生活照顾上热心,成长帮助上耐心,循循善诱,以情感人。(3)完善德育服务机构。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各校应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建立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机构、勤工俭学指导中心、学习方法指导机构、学生社团指导机构、宿舍管理服务机构、入学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全方位开展学生急需的各种服务,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各项服务中,增强德育亲切感和实效性。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优化网络德育环境。网络环境是德育工作的新阵地,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一些高职院校的校园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应利用后发优势,高起点规划,分阶段建设,逐步建设完备高效的校园网。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一开始就抢占网上德育工作的制高点。一是建立上网规章,规范上网行为。高职院校大力宣传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1的同时,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校的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二是抢占网络阵地,实施网络教育。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部门要建立有自身特点和有影响的“红色网站”,利用网络开放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以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阵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三是参与网上活动,完善学生自我教育。高职院校要着力培养有较高理论水平、熟悉德育工作规律,又能有效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通过化名参与版面讨论等积极介入手段,引导学生在网上的讨论向积极深入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质量。(三)紧扣高职教育特点德育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高职德育必须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1)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指出,职业教育要把培养职业能力和培养职业道德紧密结合起来。高职院校是对高职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和职业纪律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的科学规划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一是细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对不同专业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内容都有不同侧重。对工科类专业学生,以科技工作者的要求来进行职业道德教12001年11月22日上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联合召开网上发布大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22002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工作的经验,分析了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深刻阐述了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23 育,主要进行“忠于科学、严谨治学,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积极竞争”的良好从业品质教育。对商业类专业学生,主要进行“热情服务,文明待客,买卖公平,以义取利,诚实守信,精通业务,繁荣市场”的良好从业品质教育。对金融类专业学生,主要进行“爱岗敬业,维护形象,优化服务,信誉至上,遵纪守法,防微杜渐,严守秘密,强化责任”的良好从业品质教育(马奇柯,2004)。二是充分发挥教师榜样激励的作用。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激励作用。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中,老师是导师、是长者,他们观察社会、观察人生,往往首先从老师身上开始,因此,德育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钟景荣,2002),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会直接影响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要完善师德评估制度,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培训体系,培养具有远大的理想志向、不懈的奋斗精神、认真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的骨干教师。(2)以实践教育为途径,在实践中锻炼职业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与其它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包括实践能力、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以实践教育为途径,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可以采取课堂实验、随堂训练、技能实训、校内模拟、社会调查、岗位见习、综合实习等形式,充分利用教学第一课堂,活动第二课堂,社会第三课堂的综合协调发展作用,通过改革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和提高校内实习(实践)教学效益,尽可能设计安排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综合技术运用能力的工艺型、设计型、案例型、综合型的实验和实习,培养学生的现场应变能力和全程处理的独立工作能力。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文化服务、勤工助学、青年志愿者活动,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重点建设工程、文物古迹、名胜景点等,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接受教育。广泛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举办学术讲座、学科知识竞赛、学术研讨1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主要内容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24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会、网页设计竞赛、科技成果展览、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等学生课余学术、科技活动,围绕专业开展技能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对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深化、扩展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成立学生社团联合会,并率先在社团中建立团组织,用团的先进性来指导社团建设。校园各种学生组织积极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把职业创造能力的培养融入各种实践教育活动中。如:大力开展文明宿舍、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以及青年志愿者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马奇柯,2004)。(3)以现实生活为契机,把现实生活看作敬业创业训练高职学生的在校生活丰富多彩,要介入的生活、学习、工作的事情非常多,必须以此为契机,把培养高职学生的敬业创业精神贯穿于校园生活的全过程,使学生在积累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面向未来的敬业创业教育和训练。对高职学生来说,要提高职业意识,以敬业创业的精神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和工作。目前,校园中各种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问展开的群体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较高,规模较大,参与人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广泛的群众性。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广泛,可以使很多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和锻炼,培养尽职尽责的精神,养成对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每一位高职学生,认真做好自己介入的工作,把涉及的社团等校园文化活动当作一项事业,努力做到参与的每一项]P”作都能有始有终,全力以赴地投入,并认真计划和科学组织,力争达到预期目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敬业创业精神的训练和磨砺过程,是培养学生执着敬业、艰苦创业的精神。一,对高职学生干部来说,要把所担任的工作看作职业训练,培养敬业创业精神。在高职院校中,无论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还是选任制,在各种不同岗位上工作的学生干部,累计的人数是非常多,这是利用开展工作这一过程,规范要求,从培养学生干部的高度着眼,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干部认真对待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并尽职尽责,珍惜这一难得的宝贵机会,确立服务意识,以奉献的精神投入工作,尽自己最大的热情,发挥一切聪明才智,通过精心投入和不懈努力,做好自己担负的工作。学生干部应当明确,对于担负的社会工作,无论大小,都要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要吃苦在前,埋头苦干,用辛勤劳动换取优异的工作成绩。要防止和纠正学生干部工作搞形式,摆花架子,哗众取宠的现象。这样才能养成尽职尽责的敬业品质和习惯(马奇柯,2004)。 (四)科学选择高职德育内容高职院校的德育内容必须根据教育目的、学校的德育目标来确定,要遵循高职学生的特点,还要考虑当前形势任务的要求和学生品德的实际状况和水平。因此,要科学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德育内容(见表4.1)。1.高职德育的基础内容——思想政治教育高职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有以下内容。(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教育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指导思想。高职学生要在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在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中站稳立场,就要用人类最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武装头脑,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邓小平理论教育高职院校要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认识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3)党的基本路线教育高职院校要使高职学生懂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懂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现代化,中华民族就不可能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4)爱国主义教育高职院校要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情,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爱国热情和凝聚力,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培养为祖国富强、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5)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现代社会要求它的成员在生产过程和社会生活过程中要互相合作,和谐相处,就必须有健全的民主与法制。对高职学生进行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就是要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而且要熟悉所学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纪律,成为正确执行本行业法律、法规和纪律的模范。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集体主义教育高职学生应懂得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学会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在发挥群体效能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7)人生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包括:人生价值教育。要教育高职学生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在满足社会需要,服务人民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价值。人生理想教育。要教育高职学生正确认识理想的作用和崇高理想对人的激励作用。认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理想和现实的关系。人生态度教育。要教育高职学生在追求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建立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以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对待人生中的挫折,处理好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事业上的成功和失败、生活中的幸福与不幸、人生的有限和无限。(8)学风教育自觉养成优良学风,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高职德育要始终把学风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教育学生在校期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养成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王前新,杜钢清,2005)。2.高职德育的核心内容——职业道德教育高职德育的核心内容是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对高职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敬业和创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敬业创业精神表现为强烈的敬业、创业意识、忠诚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重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本职工作的使命感。。(1)现代敬业精神现代敬业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尊重职业。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现代敬业精神的首要标准,是一个职业劳动者必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态度。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职业劳动者,首要的是热爱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要有足够的心里准备面对任何可能选择的职业,培养对未来职业的至尊至诚的情感,这是在自己的职业实践中做出突出业绩的基本前提。二是精通职业。当代高职学生是高级专门人才的预备队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面临时代提出的许多新的挑战,最重要的责任之一是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并积极参加创造性的劳动。高职学生要想成为将从事职业领域的专家,就要对自己的职业劳动知识、技能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尽心尽责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成为优秀的职业劳动者。 (2)现代创业精神高职学生身处一个创业的时代,肩负着创业的重任,要有一种创业者的精神状态,敢闯敢试,积极探索。进行创业精神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就是邓小平提倡的“五种精神”和江泽民所提倡的新时期的64字创业精神。“五种精神”是我们党和军队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总结积累并持续发扬的“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精神”。依靠这五种精神,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也同样需要这种精神。新时期64字创业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斗争,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创业精神的核心和精髓,“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是创业者的精神风貌,。艰苦斗争,知难而进”是创业者的意志,“学习外国,自强不息”是创业者的胸襟,“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创业者的素养,“同心同德,顾全大局”是成就大业的保障,“勤俭节约,清正廉洁”是创业者的节操,“励精图治,无私奉献”是创业者的价值观(王前新,杜钢清,2005)。表4—1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内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教育邓小平理论教育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学(基础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生德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育内集体主义教育容人生观教育学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现代敬业精神(核心内容)现代创业精神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五)创新高职德育路径1.推进“两课”教学改革,发挥主渠道的育人作用“两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简称,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等。认真研究21世纪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总体上把握德育工作的走向,进一步调整德育工作方法和模式,进一步加强“两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职学生为了获得有利的求职条件,学习功利性很强,对“两课”学习抱着无所谓和应付态度,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两课”在高职教学中遭遇冷落。面对这一现实,“两课”教师要主动采取措施应对,调整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使“两课”教学贴近现实、贴近高职学生思想、贴近专业。以增强高职“两课”教学的实效性。(1)贴近学生,洞察学生思想动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解决高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两课”.教学的目的,也是高职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两课”教师要深入学生实际,和学生进行交流,聆听学生心声,洞察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的思想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2)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实效。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问导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不同形式、水平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是提高“两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一是善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习动机。问题的提出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提前思考;可以在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在课后,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特别是对学生中存在的错误思想和模糊认识,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揭露,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从而激活学习气氛,达到德育目的。’二是要建立联想,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要遵循认识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层层思索,最终达到发现真理的目的。讲事实,举例子,用国内外的政治现象来讲政治道理。“两课”是--f-]专门传授马列主义基本知识的课程,它的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就理论讲理论,照本宣科,就会使学生厌烦疲劳;反之,若能在教学中适时地穿插一些与国内外政治现象联系紧密、有说服力的例子,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使深奥枯燥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习“反对霸权主义”,就让学生分析伊拉克战争;反“恐怖主义”就联系美国9·11事件,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联系温家宝总理为民工讨要工资;学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联系关注“三农”问题、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了解资本主义的民主就让学生评析美国的总统大选。三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客观性、多样性和感染性。电化教学就是运用幻灯片、录像片、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使课堂教学技术化、形象化、直观化和生动化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高校“两课”教学多以“粉笔+黑板+嘴巴”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无法提供生动直观的图像资料,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林玉琼,2006)。在高职德育课教学中与实际热点问题密切联系的内容,就非常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两课”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将给“两课”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3)拓宽“两课”教学内容,对高职学生进行历史教育,以“史”育德。邓小平说:“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首先要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特别是近代史知识,以理解今日中国所选择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必然性。近代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和封建主义的压榨,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拯救民族于苦难,近现代中国人民艰苦探索,太平天国、义和团的农民,洋务运动中地主阶级改革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的资产阶级,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但屡遭失败。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多次探索之后,终于找到另外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国家领导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中国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可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其次是陶冶学生历史情感,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古代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不论在天文学、数学、医学、地理学,还是在冶铸、纺织、造船等各个领域,都有中国的首创之项。近现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不屈不饶,从三元里的抗英斗争到义和团反抗八国联军,从康有为公车上书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解放战争,反抗压迫、救亡图存战争一浪高过一浪,中国人民最终获得了独立自由和解放。只有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辉煌古代文化,近现代的屈辱与崛起,才会产生对自己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11987年2月1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30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豪感,这种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才会升华为对祖国深切的责任感,也才能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李霞,2005)。再次是“以史鉴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纵贯古今,横连中外,包含丰富的人类文明成果,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高职学生可以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相信中国国力的落后是暂时的,坚信中国富强是必然的,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从而自觉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入侵。2、高度重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人文因素人文教育,即以彰显人性“完善人格”实现和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人文教育是对科学至上教育价值取向深刻反思的结果。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既是学科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人文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已日益引起人们重视,各类课程的门数越来越多。然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仅仅依靠开设几门人文社会科学课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从根本上讲,学科教学是对瓠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提升高职生的人文素养,是所有学科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对此,每位任课教师都应站在关心学生健康发展和民族兴衰的高度,既教书又育人,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切实有效地对学生实自肾,“教育学”。以蕴涵在学科教学中丰富的道德、情感、信念、意志、人格、自由、审美、价值理想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伦理关系等因素,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道德人格,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需要学科教师从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出发,自觉树立一种“人学”观,充分挖掘教学中丰富的人文资源,巧妙而有效地运用学科中的史、事、人、理、趣,发挥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使之及时升华,启迪学生人生,激越学生心灵,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周位彬,2005)。笔者认为,具体来讲应坚持做到如下几点:(1)妙用学科发展趣事,激励学生人生志向。作家徐迟在《歌德巴赫猜想》一文中记述了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中学时代因受数学老师沈元关于一道著名数论难题歌德巴赫猜想美妙讲述的启发和激励,从而立志要摘取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并由此成为日后毕生追求,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一段佳话。许多人在教学论中援引此例,大都盛赞沈老师教学如何导入之巧,启发之妙。的确,沈老师的导入是巧妙的,教学艺术也是高超的,但是,他的更为绝妙之处还在于教学中有一种自觉的“人学”视野,把数学史上这段鲜活的史话讲给青年学子,目的不仅仅在于上活这节数学课,更重要的是要激励青年学 生的人生志向。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没有启发思维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而没有人文关怀的教学,则是失败的教学!每一门学科、每一种学问、甚至每一个知识点发生的背后,都会有一个个或生动曲折、或充满智慧、或饱含人生奋斗艰辛的故事,适时地把它们诉诸学生的心灵,就会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一种震撼,带给学生一次生命的激越。.(2)搭建学生与古人、他人对话的平台一切知识理论在本质上都是“属人”的,学习前人或他人创立的知识理论,实质上就是与前人或他人进行对话与交流,教师就是要通过教育过程提高文化和揭示文化的精神和智慧,创造文化的精神和智慧,把文化的传授和学习转化成历史上的文化创造者与今天文化学习者之间的对话,这之中应该是既有认识的交汇,也有心灵的碰撞;既有思想的启迪,也有情感的交融。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在~场专题讲座中,讲解了科学家既有发现问题时的激动,也有他们上下求索中的苦闷,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的绝望痛苦,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时的成功喜悦。整个讲座,在人物故事的缓缓展开中,不知不觉地把一个本来很深奥抽象的物理学问题,轻松活泼,浅显易懂,一览无余地传授给了学生,坐在这样的课堂里,相信学生得到的绝不会只是几个支离破碎,抽象枯燥的定理概念,科学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在这里达到了高度的融会,科学即“人学”在这里得到了彻底体现。因此,各科教学都应遵循知识发生发展的固有规律,教学中始终带有一种人学视角,既见知识又见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得到精神的丰富、生命的体验、品格的陶冶。(3)利用科学家的优良品质,陶冶学生人格以伟人为楷模,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营养是一种很好的德育途径。我国传统德育,极为重视教育过程中的人道观,所谓“从人求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见贤思齐”等,’都是其重要的表现。在学科教学中,要把遵循从人求仁之道,作为培养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可感的人格因素,激励、陶冶、感染和启迪学生,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学科教学中的人格因素包括理论创建过程中的人事足迹和心路历程,知识理论辐射或关联的人情轶事,知识理论本身抽象的人格化,教育教学所追求的理想人生等,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理论的同时,自觉树立一种人学视觉,让丰富的人格因素,成为激励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启迪学生人生的源头活水。因此,学科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把与知识理论产生背景相关联的伟人身上那些忘我牺牲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勇攀科学高峰的奋斗精神,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传统的求实创新精神,以及不畏强暴,热爱和平和勇担道义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等,一同“传授”给学生,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周位彬,2005)。总之,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因人而生的,它的创立过程是人类艰苦劳动的过程,它的发展过程是人类积极创造的过程,它的繁荣过程是促进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日臻丰富的过程。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赋予理论以人的精神品格,使学生不仅能够看到理论本身,而且能够看到理论中的“人格形象”,成为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3.开发红色资源,发挥红色资源的德育功能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红色资源,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并成为我党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红色资源既包括了静态的革命遗址、纪念场馆等,更包括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精神,表现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等。这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提炼和升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的传家宝(王员,2005)。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红色资源得天独厚。是江西拥有的强大政治优势。江西在革命战争年代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留下许多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高职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红色资源的德育价值,做好高职德育工作。(1)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模式运用红色资源进行德育的渠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全方位的。实地参观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通过实践体验,达到道德境界的升华;图书资料具有理论性强的优势,可使受教育者更加深入、理性地理解红色资源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电影、电视能生动地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信念,达观的胸怀,艰苦奋斗、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精神,达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2)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运用红色资源进行德育,不是单靠那一个部门或机构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应整合所有的力量,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相结合的教育体系(王员,2005)。第一、政府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基地,要倡导并组织对学生实行免票开放。第二、运用红色资源进行德育要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一是积极推进红色资源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工作。高职院校应把红色资源教育作为德育课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体系中,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可以在德育课各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贯穿红色资源的有关内容。二是要求学校内部相关部门互相配 合起来,齐抓共管,明确各部门对实施红色资源教育的职责,并加强督导和管理,实现红色资源运用的规范化管理。三是把红色资源教育纳入高职文化建设中,努力营造校园红色文化传播和与教育的氛围。以红色资源所承载的红色文化为内容,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艺术和娱乐活动,在校园网开展红色网站或相关专栏专题,构建红色教育资源的网络阵地,利用学校的学报、校报、广播电视媒体加强对红色资源教育的广泛宣传。使红色资源在高职校园内处处可见、可感、可学,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李康平,2006)。第三、家庭教育在德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子女在青少年时期最亲密的老师。父母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重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支持子女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父母要经常运用红色资源或利用节假日带着孩子到红色基地参观,进行实践体验,对子女进行近现代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精神等的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加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走好大学这段关键人生历程,就必须保持健康的心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强调学校德育工作时指出:“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表现为人才素质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是人才质量的竞争,心里健康是关系到人才质量的重要问题。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要求人们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动手的能力,还需要有适应时代发展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如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顽强努力的意志品质,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以及不怕困难和能够承受挫折的能力。作为未来的建设者,高职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要培养和造就适应新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德育工作者就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心学生的心理需要并把它作为德育的出发点,把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1)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高职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可以采用“系统教育”和“专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前者是相对于整个在校期间而言,对学生系统地开展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心理必修课和选修课,计入学分。后者是指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的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方面的专题讲座,对症下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药,以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如新生入学的“心理适应教育”,入学后“心理发展教育”、“青春期心理教育”、“成功心理教育”和“创业心理教育”,在实习前进行“职业生涯心理教育”。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需要,及时对学生心理出现的问题进行疏导和清理,使学生能够有健康向上的心理。此外,要充分利用高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橱窗和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意识。(李莉,2001)。(2)采取措施,矫正高职学生自信心的缺失所谓“自信心”,即个体“相信自己的思想、道德、能力的心理状态”,是人类心理活动中最基本的内在品质之一,是个体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欠缺,进取意识薄弱,自我认可程度偏低。自信心缺失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指导高职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力,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高职德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引导高职学生正确看待高职教育的个体发展价值。高职教育开发和张扬个体的特殊潜能,高职专业的设置,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科本位,以职且坎分工为基础,直接对应职业岗位,能具体反映不同岗位对人才素质的不同要求。个体不论具有何种能力模式和人格模式,总能与某些专业存在着相关。一旦个体找到并进入与自身个性相宜的职业发展轨道,就如鱼得水,天赋潜能必然角F大限度地发挥(张家祥,2001)。同时,高职教育弘扬高层次的职业观念。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培训高等应用型技术,还传承、创新现代职业文化。把握这种文化内涵的个体,会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即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不只是为获得物质利益,也是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仅是获得兴趣的满足,也是个体理想的实现;每个人的职业可以有所不同,而作为有理性的生命个体,其价值、尊严、精神是同等的(张楚廷,1996)。第二,创建自信的高职德育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高职学生的自信心增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高职德育环境建设,使自信成为附着于德育主体环境、活动环境和物质环境的一种文化。首先,组建自信力充足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的自信,是指教师在一系列的教育、科研的基本目标上是同向自信的,它以个人的自信力为基础,同时也表现出基本的一致性。敢于接受挑战,富有创造意识自信的教师队伍,是高职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其次,积极化解不利的社会评价。目前,社会对高职教育还存在一些误解,一些学生家长不原意自己的孩子上高职,认为高职教育低人一等,这一切都打击着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要转变社会对高职的消极评价,首先家长和教师就 应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对于目前学生出现的一些学习上问题,要以信任、负责发态度去看待他们,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以激励原则去教育每一个学生。当学生自信力受困时,要帮助学生分析受挫的原因,帮助学生重新树立对未来的信心。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在某些情况下扩大他们的优点,是学生的自信心油然而生。高职学生在考试中大多数是饱受挫折,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他们是处于劣势的。但高职学生在技术技能和思维的活力及发散性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开发高职学生的这种潜在的素质,引导他们走出“考试后遗症”,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优势,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潜力,从而培植优越感,增强自信心(吴太胜,2004)。第三,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信心。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前景持悲观态度,失去信心。因此,帮助高职学生学习职业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针对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关于职业选择中的心理问题,开展咨询和辅导。针对学生中就业期望值过高的问题,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针对少数大学生面试焦虑、怕困难等问题,引导他们消除紧张、积极应对各种考试情景、职业环境;针对个别大学生不能正确面对挑战、面对挫折等情况,帮助他们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其次,开展就业及求职技能训练。安排优质职业培训计划活动,培育并提升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包括人际技巧、沟通技巧、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等,安排学生利用假期到各工商机构进行管理培训或实习训练,体验实际营运环境,既可让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被派送往实习的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增进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为未来的事业发展做好准备。(3)开展心理咨询,改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技术,针对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帮助,这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以及优化学生,11,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高职学院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建立新生心理状况档案,了解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做到对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同时还要规范咨询队伍,引进和培养心理咨询的专门人才,提高咨询水平。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束语高职德育研究是德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德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是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本研究立足江西高职院校,通过对江西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德育问卷调查发现,江西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整体上积极向上,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市场经济的挑战、扩招加大了德育工作的难度、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提出了新问题、高职学生的特点增加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高职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笔者建议尝试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对策:创新高职德育工作机制、戗设良好的德育环境、科学选择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德育内容、依据高职教育特点进行德育工作、创新高职德育路径。由于笔者水平有限,研究出来的成果还不太成熟,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把高职德育问题作为我的一个研究重点,争取把这项工作做好。 附录:高职学生德育现状调研问卷同学,您好:我在进行《高职学生德育现状》的研究,为了把握当前高职学生德育现状,特此进行调查,恳请密切合作,您的客观回答是得出科学结论的重要前提,请按照要求认真填写,无记名的调查方式加上我们的绝对保密,保证不会给您带来任何不良影响.请填写时注意:请按照自己的想法独立填写,每道题都要回答,选择的答案请在番号上打“√”.谢谢您的参与.你的基本情况◆性别:口男口女◆家庭户口属性:口农村口城市◆进入高职学校前毕业学校:口普通高中口三校(职业高中、中专、技校)江西高职学生政治素质、道德素养、法制观念、心理健康状况调研问卷◆单项选择1.你是否经常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了解国际国内政治形势。①是②否2.你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持认同态度。①是②否3.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持什么态度:①认为说得非常精辟②比较好③不大赞同4.对“不管实行什么制度,只要能富国强民就行”这句话的态度:①赞同②不赞同5.你最关心的社会问题:①三农问题②下岗工人失业③城市居民住房问题④医疗保险6.你认为人生最需要的是:①金钱②健康③知心朋友④事业成就⑤温暖的家⑥职权⑦知识⑧其它——(请填写)7.假如你在人生道路上遭遇到重大挫折,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①命运不好②自己能力不够③环境条件差④自己努力不够8.你对挫折的态度是:①顺从命运安排②抗争到底③洗手不干④转移目标⑤接受现状9.你最喜欢的奋斗方式是:①个人努力奋斗②与他人协作,共同进步③个人努力和与他人协作相结合10,你认为实现人生价值主要依靠:①个人奋斗,自强不息②集体奋斗③机遇④他人帮助⑤社会客观条件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最主要是:①是否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体的利益③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④是否符合家庭发展利益12.怎样实现你的人生价值:①积极做贡献,不管社会与他人承认与否争他人和社会承认③自己的贡献与社会承认相当④其它②是否符合所属团②积极做贡献,力(请填写)13.你对大学生“作弊现象”的态度是:①坚决反对②可以理解,偶尔作弊也无妨③看别人作弊得高分,自己也想做④不作弊太傻了14.当看到不良现象时,你的态度是:①认为不对,但不去管②明确反对③不大赞同15.你有过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的现象吗?①经常有②偶尔有③未有过16.你对“课桌文化和厕所文化”持什么态度?①赞同,自己也会做②反对③无所谓17.对“公共场所和异性过于亲密”,你的态度是:①理解,自己也会如此②反对,行为不雅观③无所谓18.乘坐公交车时,你会给人让座吗?①经常②有时,看情况而定③从不让19.你是否对困难中的人施以援手?①会②视情况而定③不会20.对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①很有信心②较有信心③一般④较没有信心⑤很没有信心21.你认为在职业生涯中最基本的品质是什么?①自身良好的素质②和同事关系融洽③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22.你认为决定择业最关键的因素是:①职业技能②人际关系③运气④职业道德素帮23.走上工作岗位后,你首先要做的事:①尽快熟悉业务②搞好人际关系③尽快了解与该岗位有关的职业规范24.你认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吗?①非常平等②不太平等③不平等④很难说,25.你是否同意“权和钱大于法”的观点?①非常赞同②不太赞同③不赞同④难说,视情况而定26.“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通常会采取以下哪种方式解决?①司法解决②向有关部门反映③求助新闻媒体④进行和解⑤息事宁人,自认倒霉⑥求助亲友⑦采取其他办法解决27.你对“学生制造计算机病毒或充当黑客入侵他人电脑”有什么想法?①很崇拜,也想尝试②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③是触犯法律的行为.要严厉打击28.你认为学生犯法应如何处罚?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和其它罪犯一样被处罚②从轻处罚③尽量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④不处罚,由学校处分⑤采取其他方式⑥应该严惩29.你目前的学习态度是:①牢固掌握知识,注重锻炼能力②只要过得去,60分就行③临考突击④对学习毫无兴趣⑤不想学得太深,保持中等水平30.你对自己的信心状况:①很有信心②较有信心③一般④较没有信心⑤很没有信心 31.你对自己哪方面缺乏自信:①文凭太低,将来在社会上缺乏竞争力②能力③相貌④前途32.你认为自己快乐吗?①很快乐②较快乐③一般④较忧郁⑤很忧郁33.你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有:①1-2小时②少于一小时③2—5小时④5小时以上34.你上网主要是为了:①玩游戏②和朋友联系,聊天③查阅学习资料④了解信息⑤打发多余时间35.你认为所读学校对大学生德育:①很重视②较重视③一般④较不重视⑤很不重视◆多项选择(请按照每题后规定的选择项目数就行选择,并在相应的答案番号上瓠“o”、36.你最关心的政治问题(多项选择)①台湾局势②朝核问题③中美关系④建设小康社会37.你认为人的价值最主要的标志是——(最多选三项,并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排序)①地位②权力③金钱④知识⑤才能⑥成就⑦名誉⑧德行⑨社会贡献⑩其它(请填写)38.你的人生目标是——。(最多选三项,并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排序)①追求真理,不断创新②对祖国和人民有贡献③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④与世无争⑤建立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⑥有理想的职业⑦做普通劳动者⑧追求金钱⑨追求权力⑩其它(请填写)39.你认为影响你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主要有。(选二项.根据情况排序)①家庭影响②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③年龄增长,自然形成④学校教育影响⑤大众传媒影响⑥组织、领导关怀、帮助和教育⑦杰出人物影响⑧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变化⑨同龄伙伴、朋友的影响⑩其它40.在选择职业时,你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请填写)。(选三项,并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排序)①经济收入高②符合自己特长,能实现个人抱负③社会贡献大④领导开明⑤职业的社会地位高⑥人际关系协调⑦单位发展前途大⑧晋升机会多⑨工作稳定⑩离家近40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1年.[3]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年.[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5]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年.[6]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7]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2002年.[8]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2004年.[9]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10]班华.现代德育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1]戴钢书.德育环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古人伏,钱源伟,陈宗义等.德育实效性研究与实践.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13]黄向阳.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j2001.[14]李康平.新世纪德育的创新和发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15]李康平.德育发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16]王前新,杜钢清.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论.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7]支U书林.“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5]:78—79.[18]高建平.德育教育低效性分析与高校德育教学改革.中国高教研究,2004,[3]:76—77.[19]沈兆乾.对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些思考.上海大学学报,2000,7[5]:23—28.[20]黄译文.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011]:86—90.[21]田建国.论大学德育创新.工会论坛,2004,10[3]:1-3.[22]林茂全,陈娟.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途径探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27[1]:62—63.41 [23]李康平.论中国三大红色资源联合开发的政治文化价值.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112—114.[24]李康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改革.思想理论教育,2005,[6]:42—46.[25]曹荣誉.多元价值观对学校德育的挑战及对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5[5]:350—354.[26]周位彬.高职德育要重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人文因素.教育与职业,2005,[15]:59—60.[27]熊玲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当代教育论坛,2005,[7]:73—76.[28]孙园.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机械职业教育,2004,[3]:40—41.[29]王会玲.高职院校德育应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2[1]:125-127.[30]吴太胜.矫正高职学生自信心缺失的德育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04,[9]:5-6.[31]李雄舟.经济全球化与高校德育.鄂州大学学报,2002,9[2]:62—64.[32]林玉琼.影响高职“两课”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沿海创业与科技,2006。[4]:142—143.[33]曲志钢.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3.[34]孔德文.高职院校德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