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ID:33733898

大小:1.20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2-28

上传者:U-24835
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研究——以昆明市为例_第1页
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研究——以昆明市为例_第2页
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研究——以昆明市为例_第3页
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研究——以昆明市为例_第4页
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研究——以昆明市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研究——以昆明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分类号密级UDC学校代码云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研究——以昆明市为例学院(部、所):经济研究院专业:社会保障姓名:岳红波导师:杨雪梅、易守宽论文起止时间:2011年5月~2012年5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云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和论文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发表学位论文;授权学校将学位论文的全文或部分内容编入、提供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循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摘要摘要解决好流动人口最关心、最现实的就业问题,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和谐昆明的坚实基础,更是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石。“十二五”期间,昆明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在机遇面前,我们当仁不让;在挑战面前,我们也应积极应对。流动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推进的必然结果。实现流动人口充分就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切实解决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流动人口迅猛增长,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由2000年的14439万人增加到26139万人。流动人口的变化,不单是数量上的变化,结构、特征上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条例、规定等都要考虑到流动人口的变化,根据流动人口的就业结构、就业特点,做出相应调整,这样做其实效性比较强。本文共分为六章,研究的基本思路:绪论→流动人口就业和就业保障理论研究→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结论。为了使所研究的内容更加科学和具体,作者制作了调查问卷并进行回收统计,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阐述,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社会保障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一般到具体、从普遍到特殊、从共性到个性,系统论述了昆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情况,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详细的对策建议,为解决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并奠定了实践基础。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框架结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流动人口就业和就业保障理论研究。本章从流动人口的概念出发,通过流动人口、人口红利、同期群等相关概念的阐述,界定出本文所指的流动人口。然后,引入流动人口就业的理论基础,从而对流动人口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第三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主要从昆明市流动人口现状、劳动力市I 摘要场基本情况、流动人口就业情况和实现就业的重要性分析,对流动人口就业概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第四章: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就业特征和成因分析——以昆明市为例。为充分了解流动人口的就业结构、特点,提高流动人口就业率,笔者选取昆明市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制定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并将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就业特征呈现明显的区域性、集聚化、空间性。其成因与昆明市产业结构、政府对流动人口所持态度、流动人口个人密切相关。第五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根据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及调查问卷所显示的资料,指出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不公、就业歧视问题严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盲目流动现象严重、就业培训问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难问题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进而从改革户籍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提高流动人口素质、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探索适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的途径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第六章:结论。流动人口就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流动人口的共同努力。只有为流动人口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与他们建立稳固的劳动关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关键词:流动人口;就业;产业结构;社会保障;昆明II AbstractAbstractSolvingtheproblemofemploymentoffloatingpopulationisthemostconcernedandmostpractical,whichisanimportantmanifestationofapeople-oriented,istobuildasolidfoundationofharmonyKunming,istopromotethecornerstoneofsocialdevelopment.During"12thFive-Year"period,Kunmingisfacingthegreat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withopportunities,doingmypart;withchallenges,weshouldalsoactivelyrespond.Thefloatingpopulationistheinevitableproductof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andtheinevitableresultofmodernization,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advancement.Toachievefullemploymentofthefloatingpopulation,istheessentialgoalofbuildingamoderatelyprosperoussociety.Therefore,itisnecessarytocausethepartyandgovernmentattachgreatimportancetoeffectivelysolvetheemploymentproblemofthefloatingpopulation.Theflowingoftherapidgrowthofpopulation,accordingtothesixthnationalcensusdatain2010,China'scurrenttotalpopulationincreasedto26,139millionfrom14,439peoplein2000.Changesofthefloatingpopulationisnotonlythenumberofchanges,structures,characteristicsalsoundergonesignificantchanges.Governmentintheformulationofpolicies,regulations,provisionsshouldbetakenintoaccount.Changesinthefloatingpopulation,theemploymentstructureofthefloatingpopulation,employmentcharacteristics,andmakecorrespondingadjustmentstodosoitseffectivenessisrelativelystrong.Thisarticleisdividedintosixchapters,thebasicideaofthestudy:introduction→floatingpopulationemploymentandemploymentsecurityfortheoreticalresearch→KunmingfloatingpopulationEmploymentSituation→flowthepopulationstructureofemployment,employmentstatusandcauses→EmploymentofFloatingPopulationProblemsandSuggestions→conclusion.Inordertomakethestudymorescientificandspecific,theauthorproducedaquestionnaireandrecyclingstatistics,I Abstractelaboratedfromthemacroandmicroaspectsoftheuseofdocumentaryresearch,questionnaires,interviews,law,socialsecurityandothermulti-disciplinarycombinationofresearchmethods,fromgeneraltospecific,fromthegeneraltotheparticular,fromthecommontothepersonality,discussesontheemploymentsituationofthefloatingpopulationinKunming.AccordingtotheproblemsputforwardthedetailedsuggestionstosolvethefloatingpopulationinKunmingemploymenttheproblemprovidesatheoreticalandpracticebasis.Chapter1:Introduction.Thischapterintroducestheresearchbackground,the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ofresearch,literaturereview,researchideasandresearchmethods,andtheframeworkstructureofthearticle,innovationandinadequacies.Chapter2:EmploymentofFloatingPopulationandemploymentsecuritytheoreticalresearch.Thischapterbeginswiththeconceptofthefloatingpopulation,theelaborationoftheconceptofthefloatingpopulation,thedemographicdividend,cohort,asdefinedinthearticlereferstothefloatingpopulation.Then,theintroductionofthetheoreticalbasisandempiricalstudiesofemploymentforthefloatingpopulationathomeandabroadtosolvetheemploymentproblemofthefloatingpopulationhasguidingsignificance.Chapter3:Kunmingfloatingpopulationinemploymentprofiles.FloatingPopulationinKunming,thebasicsituationofthelabormarket,thefloatingpopulationintheemploymentsituationandtheimportancetoachieveemployment,employmentprofileofthefloatingpopulation,amoresystematicanalysis.Chapter4:Thestructureofemployment,employmentcharacteristicsandcausesofthefloatingpopulation-Kunming,forexample.Inordertofullyunderstandtheemploymentstructureofthefloatingpopulation,characteristics,improvetheemploymentrateofthefloatingpopulation,IselectthefloatingpopulationofKunmingasaresearchobject,thedevelopmentofthequestionnaire,fieldresearch,anddatasummarystatistics.EmploymentcharacteristicsshowsignificantregionalII Abstractagglomeration,space.ItscausesandKunming,industrystructure,governmentattitudesofthefloatingpopulation,floatingpopulationiscloselyrelatedindividuals.Chapter5:Kunmingmobilepopulationemploymentproblemsandsuggestions.AccordingtotheinformationshownintheemploymentprofileandsurveyofthefloatingpopulationofKunmingthatEmploymentinjustice,discriminationinemploymentisaseriousproblem,prominentstructuralcontradictionsofemployment,seriousblindliquidity,employmenttraining,minorityfloatingpopulationemploymentproblemandsocialsecuritysystemisnotperfectandthenproposespecificmeasurestoreformthehouseholdregistrationsystem,regulatingthelabormarket,improvethequalityofthefloatingpopulation,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labormarket,exploringthewayofobtainemploymentofminorityfloatingpopulationandimprovethesocialsecuritysystemaspects.Chapter6:Conclusion.Theemploymentproblemofthefloatingpopulationrequiresthejointeffortsofgovernment,businessandmobilepopulations.Onlyforthefloatingpopulationtocreateafavorableenvironmentforemployment,establishasolidworkingrelationshipwiththem,toimprovethequalityoftheircultureandemploymentskills,inordertofundamentallysolvetheemploymentproblemofthefloatingpopulation.Keywords:floatingpopulation;employment;industrialstructure;socialsecurity;KunmingIII 目录目录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1第二节研究意义.............................................................................................................2一、理论意义......................................................................................................................2二、现实意义......................................................................................................................3第三节文献综述.............................................................................................................3一、国外研究综述..............................................................................................................3二、国内研究综述..............................................................................................................4第四节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8一、研究思路......................................................................................................................8二、研究方法......................................................................................................................8第五节文章结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9一、文章结构......................................................................................................................9二、创新点........................................................................................................................10三、不足之处....................................................................................................................10第二章流动人口就业和就业保障理论研究................................................................11第一节相关概念的界定..............................................................................................11一、流动人口的界定.........................................................................................................11二、人口红利和人口惯性的概念....................................................................................12三、同期群的概念............................................................................................................12第二节流动人口就业理论基础................................................................................13I 目录一、托达罗的三部门两阶段理论....................................................................................13二、配第—克拉克定理....................................................................................................13三、社会网络理论............................................................................................................14四、库茨涅兹人口再分布理论........................................................................................14五、“推—拉”理论..........................................................................................................15六、刘易斯转折点理论....................................................................................................15第三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17第一节昆明市流动人口现状分析...........................................................................17一、数量上的变化............................................................................................................17二、制度、条例上的完善................................................................................................18三、流动人口群体结构的变化........................................................................................18四、质量上的变化............................................................................................................20第二节劳动力市场基本情况分析...........................................................................21一、市场供需结构不平衡................................................................................................22二、劳动力市场总量供过于求........................................................................................23三、劳动力资源丰富,处于“人口红利”期................................................................24第三节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情况分析..................................................................24一、流动人口就业的社会大环境....................................................................................24二、流动人口本身的就业条件........................................................................................25第四节流动人口实现就业的重要性分析..............................................................27一、从社会角度进行分析................................................................................................27二、从企业角度进行分析................................................................................................27三、从流动人口自身角度出发........................................................................................28II 目录第四章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以昆明市为例..................29第一节就业结构...........................................................................................................29一、性别结构....................................................................................................................29二、年龄结构....................................................................................................................30三、文化结构....................................................................................................................30四、民族构成....................................................................................................................31五、职业构成....................................................................................................................31第二节就业特征...........................................................................................................32一、区域性........................................................................................................................32二、集聚化........................................................................................................................32三、空间性........................................................................................................................33第三节成因分析...........................................................................................................33一、昆明市产业结构........................................................................................................33二、政府对流动人口所持的态度....................................................................................35三、流动人口个人............................................................................................................35第五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37第一节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37一、就业不公、就业歧视问题........................................................................................37二、流动人口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38三、盲目流动、无组织流动现象普遍............................................................................38四、就业培训不足............................................................................................................39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面临着诸多挑战................................................................39六、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环境有待改善............................................40III 目录第二节解决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41一、从改革户籍制度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着手,消除对流动人口的就业歧视............41二、提高流动人口综合素质,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42三、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引导流动人口有序流动............................................43四、探索适合流动人口的就业培训方法,切实发挥培训的作用................................44五、探索适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的途径................................................................45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流动人口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46第六章结论..........................................................................................................................49参考文献.................................................................................................................................50附录..........................................................................................................................................54致谢..........................................................................................................................................56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57IV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民生”一词共计出现10次,由此可见,民生问题已成为政府和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就业作为民生问题的根本,理应纳入国家战略,进行统筹规划。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流动人口迅猛增加。面对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政府应如何管理这一群体,又应如何有效的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政府放松了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限制,农村劳动力才开始大规模的向城市流动,截止2011年我国暂住人口总数为1155440357人。劳动力流动是劳动者就业需要与社会建设需要相结合的产物。劳动者流动的目的主要有:改变贫困的生活状态,提高家庭生活水平;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选择更好更稳定的工作;逃避战争等。因此,劳动者流动的方向是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由效益低的部门向效益高的部门流动。流动人口大多是进城务工的农民,他们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缺乏社会认同感,属于社会“边缘”群体。他们从事的是城里人不愿做的工作,拿的是城里人不能接受的收入,且基本享受不到市民的待遇。目前,农民工内部出现了代际更替。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大量涌现,逐渐登上了城镇化建设的舞台,成为新产业工人阶层的主体,“老一代”农民工因其年龄的增长、体力的高强度透支而逐渐回归家乡,继续务农。新旧两代农民工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区别;既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又因身份地位成为社会的受害者;既与农村渐行渐远,又与城市不相融合,处于城镇生活的“显歧视”和“潜歧视”2之中。流动人口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的简单概念,而是更具有现代意义1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编.全国暂住人口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1.11.2夏燕.迷失在城市边缘?农民工“第二代”问题透视[J].观察与思考,2008(1):44-47.1 第一章绪论的“流动”概念。流动人口概念很广,面对中国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就业问题首当其冲。如何实现流动人口就业,如何使流动人口的就业结构与各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如何为流动人口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保障其顺利实现就业,如何更快更好地解决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在满足流动人口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又能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转折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正面临着巨大挑战,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群体、流动人口等就业问题尤为突出。流动人口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理应在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享受到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然而,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却面临种种挫折,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难以保障,解决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刻不容缓,必须引起政府、社会的高度重视。随着新昆明建设的推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向城镇聚集的倾向越来越明显,非农产业就业的现象显著增加,外来流动人口正以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流入城市。流动人口的涌入为昆明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这与其盲目、无序流动有直接关系,与流动人口未能充分就业密切相关。实现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对社会、对所管辖部门、对企业、对流动人口个人都相当重要。第二节研究意义就业是人们谋生的基本途径,既是民生问题、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它涉及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关注流动人口这一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研究其就业保障体系,不仅是就业理论的丰富和延续,也对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理论意义2 第一章绪论就业保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对劳动者就业的理论已经相当成熟,分别从社会保障学、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分析了劳动者就业,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刘易斯转折点理论、“推—拉”理论、人口红利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就业理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不能全盘套用,毕竟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面临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所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应在相关就业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国情、昆明的现状,来恰到好处的运用这些理论,以便在理论上得以创新和丰富。二、现实意义解决流动人口就业问题是推进城镇化、市场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关注民生问题的具体体现,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之一。人口流动对社会主义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具有重要作用,可防止出现“民工潮”、“民工荒”、“技工荒”的现象,弥补劳动力市场的空缺,更好地服务于昆明的城市建设。实现流动人口就业,是大势所趋。应结合中国的国情,根据昆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结构、就业特点,以及昆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特点,指出昆明市流动人口在就业上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更好更快地推进昆明城镇化进程,为和谐昆明的建设提供建设性的意见。第三节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综述由于国外不存在和中国一样的城乡分割的严格的户籍制度,所以迁移人口与流动人口几乎是等同的,没有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相区分的说法,且这种观点在国际上比较通行。人口大规模流动现象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出现的比较早,且国外没有流动人口的说法,所以本部分主要论述国外迁移人口就业的情况。发达国家的人口迁移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同时进行,因其市场需求广阔和生产要素供给充足,使得3 第一章绪论这些国家在吸纳农村流动劳动力时优越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在流动人口高峰期,也能提供就业岗位吸纳迁移人口就业。加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济措施,使发达国家从未出现过严重的流动人口就业问题。而发展中国家情况正好相反,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城镇吸纳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动力不足,流动人口只能涌向城市非正规部门(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非正式规部门是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非正规部门包括小型企业、家庭型的生产服务单位及个体户等。其特征如下:进入壁垒低、规模较小、劳动力密集且专业化水平低、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破产率高等。在非正规部门从业的人员大多就业不稳定、收入较低、社会保障缺失,因此,这一部门也面临着诸多社会隐患,如社会治安、违法犯罪、安全隐患等。二、国内研究综述(一)从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3沈琴琴、张艳华(2010)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人口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和城市发展规划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产业结构调整对流动人口就业结构状况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了4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艳华(2010)指出,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较落后,传统服务业占的比重高,因此决定了流动人口就业的结构性差别。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导致了流动人口就业难与城市服务业发展滞后等诸多不协调问题。因此,需要建立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促进流动人口就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二)从就业特征方面进行研究5秦虹(1994)在对10个大城市的调查中发现,流动人口就业具有显著的特征:就业领域主要是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互补性强,大多集中在纺织、机械、建筑、环卫等城市人不愿意干的强体力劳动行业;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就业不稳3沈琴琴,张艳华,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流动人口就业结构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4):9-12.4张艳华.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流动人口就业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86-188.5秦虹.城市流动人口就业分析与预测[J].经济与信息,1994(4):21-23.4 第一章绪论6定,随时可能回家务农。李志等人(2000)对武汉市流动人口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流动人口在服务业、商业等第三产业部门从业所占比重大,主要是在非公有制经济部门工作,就业区域较为分散,但局部相对集中。根据其就业特点指出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考虑流动人口的活动特征及其特殊性,将流动人口纳7入城市总体规划的范畴,以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李萌(2001)通过对武汉市不同部门流动者的收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非正规部门,如建筑、酒家、宾馆服务等行业,乡城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特征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而在正规部门,如企业单位、机关、学校、医院等流动人口,人力资本与收入的关系不显8著,甚至被扭曲。王蔚(2011)通过对成都市温江区946名流动人口就业情况进行实证调查,发现流动人口的职业构成以体力劳动为主,流动人口实现“非农化”的重要途径是流向城市,流动人口成为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边缘人”,“学生群体”所占比重增加,就业途径单一,就业质量一般。面对流动人口就业的特点,应在提高流动人口就业水平、技术水平上下功夫,逐步改变农村流动人口的“边缘人”身份。(三)从就业情况与居留意愿进行研究9韦小丽等(2008)认为就业情况与不同居留意愿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通过对福建沿海3市的调查,得到了“定居”、“返乡”、“循环流动”3组不同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定居”组的就业层次较高,通过亲缘、地缘找工作的比例较低;“返乡组”的工作时间长,工资低,频繁流动现象普遍;“循环流动”组通过社会网络找工作的比例最高,参加培训愿望最强烈。3组不同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各异,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需求不一。因此,应根据流动人口的不同居留意愿,制定相应的公共服务政策。(四)从就业培训角度进行研究6李志,杜宁睿,宋菊芳.对武汉市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规划师,2000(3):90—93.7李萌.劳动力市场分割下乡城流动人口的就业分布与收入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人口研究,2001,28(6):70-75.8王蔚.流动人口就业情况的实证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1):53—57.9韦小丽,朱宇.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与就业特征[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2):20-25.5 第一章绪论10陈浩等(2008)根据2006—2007年武汉市部分流动人口就业培训的调查资料及422份个人问卷资料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就业培训投资力度不够;劳动力培训市场不健全。他们提出流动人口参与培训的四种方式,分别是:根据自身就业需求,与企业签订就业培训协议,先培训后就业;通过搜索大量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需情况的信息,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缺口,做出理性的判断,自愿出资参与培训;参与由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共同出资的培训机构的就业培训;参与免费的就业培训。就业促进型培训机制,需要政府部门、各类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和流动人口的共同配合,合理分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流动人口顺利实现就业。(五)从性别角度进行研究11王俊秋(2009)在对济南、青岛、德州三地女性流动人口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山东省女性流动人口依靠地缘、亲缘外出务工的较多;以未婚青年女子为主;学历多集中在初中文化水平,且工资收入与学历无直接关系;从事加工制造业、服务业比例较高;工作时间长、待遇低;参保率低。她认为解决女性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根本是:健全监管机制,确保法律的执行与贯彻落实,社会应为女性流动人口建立绿色通道,培养女性流动人口自立自强观念,树立权利意识、创业意识和发展意识,实现自身价值。(六)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方面的研究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城市和重要桥头堡城市,属于流动人口净流入城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昆明市流动人口约为198万人。流动人口数量由1990年的181063人跃至2000年的1763862人,进而又跃至2010年的198万人。昆明市流动人口发展速度从迅猛增长转而缓中有升,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成为其研究对象之一。10陈浩,杨晓军.流动人口就业培训问题研究——基于武汉市的实证调查[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2):16-19.11王俊秋.山东省女性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研究——以济南、青岛、德州女性流动人口为例[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5):18-21.6 第一章绪论12赵波等(2004)从昆明市流动人口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来看,工业、交通和建筑等行业在城郊结合部的扩展,使得大量的流动人口聚集于此就业。通过16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与流动人口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昆明市的流动人口规模与其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其中,乡镇企业产值与流动人口相关系数最大,而农、林、牧、渔业产值与流动人口相关系数最小;第二、三产业与流动人口相关性较大,第一产业相对要小;建筑行业与流动人口相关性最大,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与流动人口的相关性较大,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则呈现负相关。这充分说明,流动人口就业领域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张海13峰(2005)对昆明市外来流动人口数量作了预估,其规模呈上升趋势。他认为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分三种:一是职业相对固定,如建筑、餐饮、商业等;二是就业状态不稳定,如收购、运输等;三是长期处于失业状态,这一群体很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时,他还指出从事职业多以体力劳动为主,职业变动频繁,多从事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从业领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赵波等14(2005)以第五次人口普查和昆明市公安局提供的暂住人口数据得出昆明市流动人口数量多且增长快、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职业多为务工,从这点上看,昆明市主要以经济型流动人口为主。进而提出了昆明市流动人15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王宁(2011)针对昆明市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情况进行调研发现,8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都对教育培训比较认可,但功利性强,且较为被动;培训内容与时俱进,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培训费用支出更加理性;培训方式更加人性化,适合个体现实需要等明显特征。建议政府应在解决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问题上,发挥其主导作用,市场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教育培训体系。12赵波,陈烈,骆华松,武友德.昆明市流动人口空间结构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4,13(1):66-74.13张海峰.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外来流动人口与昆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J].决策咨询通讯,2005,16(3):7-10.14赵波,陈烈,骆华松,武友德.昆明市流动人口特征、效应及管理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J].2005,17(5):31-35.15王宁.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昆明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8):65-69.7 第一章绪论第四节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一、研究思路首先,从流动人口的界定入手,阐述本文所指的流动人口。其次,通过对昆明市流动人口现状、劳动力市场、流动人口就业及流动人口实现就业的重要性逐一进行分析,使其认识和了解昆明流动人口就业概况。再次,以昆明市实地调查为基础,分析其就业结构、就业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昆明流动人口就业概况和笔者调查问卷统计的资料,指出目前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及建议。二、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流动人口就业理论和文献,使我对流动人口就业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总结前人优秀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意识到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论文撰写提供思路、拓展视角。(二)问卷调查法根据流动人口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制作调查问卷,了解流动人口的就业结构、就业层次、就业领域和在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便作者结合相关理论,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解决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出谋划策,贡献一份力量。(三)访谈法通过走访、交谈,可以和流动人口更近距离的接触,更好得打探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最真实的声音,使文章更具现实性。(四)社会保障学、人口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文章运用社会保障学、人口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仅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在实证研究上也有所突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8 第一章绪论更好地服务于实践。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使得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化,研究内容更有深度,更加系统化。第五节文章结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一、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现状作了系统的分析。宏观上包括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劳动力市场的情况、群体结构的特征、实现就业的重要性。微观上,制定调查问卷,根据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就业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从而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理论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框架结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流动人口就业和就业保障理论研究。本章从流动人口的概念出发,通过流动人口、人口红利、同期群等相关概念的阐述,界定出本文所指的流动人口。然后,引入流动人口就业的理论基础,从而为流动人口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第三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主要从昆明市流动人口现状、劳动力市场基本情况、流动人口就业情况和实现就业的重要性分析,对流动人口就业概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第四章: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就业特征和成因分析——以昆明市为例。为充分了解流动人口的就业结构、特点,提高流动人口就业率,笔者选取昆明市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制定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并将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就业特征呈现明显的区域性、集聚化、空间性。其成因与昆明市产业结构、政府对流动人口所持态度、流动人口个人密切相关。第五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根据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及调查问卷所显示的资料,指出就业不公、就业歧视问题严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盲目流动现象严重、就业培训问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难问题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进而从改革户籍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提高9 第一章绪论流动人口素质、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探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的途径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第六章:结论。流动人口就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流动人口的共同努力。只有为流动人口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与他们建立稳固的劳动关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就业问题。二、创新点(一)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因其样本数据的真实性强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使其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具体,对理论研究更有指导意义,对流动人口就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政策建议。(二)本文重点对昆明人口与资源优势进行分析,但面对“人口红利”的短暂性、“同期群”现象的普遍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同时涌现的现状,倡导政府应对人和资源整合利用,开发人的潜力,使其适应产业升级调整的需要,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带动作用。(三)昆明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城市,民族文化相当丰富。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建设,充分发挥其带动流动人口就业的功能,使文化产业成为昆明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作者试图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分析文化产业的巨大带动作用,以解决流动人口就业难问题。三、不足之处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方法,样本数据可能与整体数据有偏差,在提出的对策建议上,调查的对象、范围有限,所得到的材料有限,了解到的问题可能不够全面,对全面解决流动人口就业问题有一定的影响。10 第二章流动人口就业和就业保障理论研究第二章流动人口就业和就业保障理论研究第一节相关概念的界定一、流动人口的界定关于流动人口的研究很多,学者们分别以不同标准、从不同视角对流动人口下了定义,但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学者们对流动人口的界定,主要观点有:16胡琪(1997)以人户分离作为区分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标志,根据我国国情,将流动人口定义为离开常住户籍所在地、跨越一定行政辖区范围、在某一地区暂住、滞留、活动,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返回其原籍地的人口。根据在流入地滞留的时间长短,分为过往型流动人口和居留型流动人口。17王太元(1996)在定义流动人口的概念时,将其法律意义作为参考。认为流动人口是指,没有依法改变法定住址,在常住地市、乡(镇)范围以外滞留一昼夜以上的人口。18段成荣(1998)以户籍制度,即是否有某一地常住户口为指标来确定流动人口的。认为流动人口是超过一定时间长度、跨越一定空间范围、但并没有相应户口变动的空间位移过程的人口。一般将其称为暂时性迁移人口。19万川(2001)从流出地与流入地相结合的角度来界定流动人口,认为流动人口是指由于某种动机和目的,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空间位移行为,但并未定居的流动人口。20丁金城(2000)根据我国国情和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将流动人口定义为未依法改变法定住址而在常住户口所在地以外滞留的人员。16胡琪.流动人口概念的研究与探讨[J].人口,1997,(1).17武冬立.户政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18段成荣.流动人口的概念和度量问题[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14(3):29-31.19万川.流动人口概念之我见[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3):84-87.11 第二章流动人口就业和就业保障理论研究21邹湘江(2011)对人户分离人口下个定义,即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他将人户分离人口分为市内人户分离人口和流动人口两种,流动人口仅是人户分离人口的一部分。综合以上学者对流动人口概念的分析,其衡量流动人口的标准主要有:空间、时间、流动目的、流动人口与流动目的地的认同程度等。笔者认为流动人口主要是出于工作、生活、发展等目的,不改变户口关系,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市、县、乡(镇),在另外一个地区暂住、滞留、活动,但并未发生事实定居关系的人口。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的是在昆明市滞留一天以上,无昆明市常住户口的本省州、市和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经济型流动人口。主要以农民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和户籍所在地不在昆明的大学毕业生为主,这部分人口在昆明有工作,即使在短期内失业也能尽快找到工作,有居住处所、雇佣关系不稳定的经济型流动人口。其中不包括在校学生、旅游观光人员、探亲访友人员和因公出差人员等,也不包括具有昆明市户籍但流入其他城市的人口。二、人口红利和人口惯性的概念人口红利是指在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少儿和老年的抚养负担相对较轻,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此时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人口周期对经济周期产生的重要影响,其具体体现为人口红利。人口惯性,即人口再生产惯性,指达到生育更替水平后人口仍然继续增长的趋势,它并不完全取决于当时的生育率水平或死亡率的高低,更取决于人口年龄结构和总体发展的态势。充分认识人口惯性的存在,了解它的作用,才能正确分析人口现状。分析人口红利和人口惯性,对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具有重要作用,也将对流动人口就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三、同期群的概念20丁金城.大中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铁道部郑州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0(3):46-51.21邹湘江.基于“六普”数据的我国人口流动与分布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1(6):23-27.12 第二章流动人口就业和就业保障理论研究22早在1965年,Ryder给同期群下了定义,即相同时期经历了相同事件的人23的集合。1985年,Demartini认为,同期群主要强调年龄差距,同龄人往往有着某些共同的东西,以区别于其他同期群。同期群强调的是同一时期、具有相同背景、发生或经历了共同事件的人口群。随着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大量涌现,同期群效应在这一群体内表现得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就业问题上。因此,研究同期群这一概念,对本文所描述的流动人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节流动人口就业理论基础一、托达罗的三部门两阶段理论24美国发展经济学家M.P.托达罗(M.P.Todaro)针对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无力为这部分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现象,提出了三部门两阶段理论。他认为国家机构由三部门组成,即农业部门、传统城市部门(又称为非正规部门)、工业部门。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时,首先在对技术要求不高的“传统城市部门”找到工作,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他们才能在现代工业部门找到固定工作。由此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领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呈现阶梯性变化趋势。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渐由传统城市部门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由较少劳动技术要求的部门转移到有相应技术要求的部门。二、配第—克拉克定理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elian.Petty),早在17世纪就曾提出制造业收入高于农业,而商业收入又高于制造业的论点。因此劳动力向工业、商业领域流动是必然趋势。英国经济学家C.G克拉克(G.G.Clark)在威廉·配第的研究成22Ryder,N.B.TheCohortasaConceptintheStudyofSocialChange[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1965,30(6):843-861.23Demartini,J.R.ChangeAgentsandGenerationalRelationships;AReevaluationofMannheim’sProblemofGenerations[J].SocialForces,1985,64,(1):1-16.24Todaro,M.P.AModelofLaborMigrationandUrbanUnemploymentinLessDevelopedCountries[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69,59:138-148.13 第二章流动人口就业和就业保障理论研究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日、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产业人均收入的差异日益明显,使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比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出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的趋势。这一定理被后25人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这充分论证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同时也揭示了劳动力转移的方向逐渐由有形的生产领域向无形的服务领域转变是必然趋势。三、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该理论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城务工时,对就业信息、就业状况及打工收入等信息都是通过在外务工的亲戚朋友、老乡等返乡时交流得到的,而通过政府及城乡中介机构获得的信息较少,大多是在自己并非完全掌握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流动或迁移决定的。这种通过地缘、业缘、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着实为迁移者提26供了方便,并降低了流动的风险与成本。社会网络作为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途径之一,正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该理论还存在着明显不足,依靠地缘、血缘等渠道流入城市,面临着组织化程度低、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劳动关系不稳定、失业风险加大等问题。因此,社会网络理论对农村人口流入城镇起指导作用,作为流动人口就业理论的补充较为恰当。四、库茨涅兹人口再分布理论27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库茨涅兹在分析美国经济发展与人口再分布的历史时指出,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区域再分布密切相关。他认为,随着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使得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部分人口只能通过转移就业领域才能获得经济机会。因此现代城镇社会中的建筑业、运输业、制造业、贸易及其他服务部门成为吸纳剩余劳动力的25杨万种.经济地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6.26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9(4).27阎蓓.新时期中国人口迁移[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4 第二章流动人口就业和就业保障理论研究主场。同时,库茨涅兹还指出,流动人口在性别、年龄、种族、家庭地位、教育背景、健康状况等诸多社会及人口学特征方面具有选择性。相比较而言,以寻找工作为目的的流动人口生产效率更高,创造的经济效益更大。该理论印证了经济机会的变动必然会带来人口分布的变化,经济型流动人口创造的社会价值更高。五、“推—拉”理论“推—拉”理论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E·G·雷文斯坦28(Ernest-GeorgeRavenstein)从人口学的角度全面研究了人口迁移的原因,认为经济是移民的最重要诱因。系统的“推—拉”理论是由唐纳德·博格(D.J.Bogue)29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口流动是两种相反的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种是“推力”,即推动人口向外流动的力量。该力量主要通过以下因素引起: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水平低、收入低、过剩的劳动力供给导致失业率上升、自然条件的限制等;一种是“拉力”,即阻碍人口向外流动的力量。其影响因素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较高的工资收入、丰厚的福利待遇、较多的就业机会及岗位、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等。迁移者根据迁出或迁入的利弊得失,来做出最终的选择。六、刘易斯转折点理论发展经济学得领军人物阿瑟·刘易斯在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型。他指出工业部门不断扩张的过程是经济发展过程的具体体现。工业部门的扩张过程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出来,直至呈现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他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劳动力过剩阶段,即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此时工资取决于维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阶段是劳动力短缺阶段,即劳动力供给小于需求阶段,此时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交点为“刘28Ravenstein,E,G.TheLawsofMigration[M].JournaloftheRoyalStatisticalSociety.1885-1889,48:167-227and52:241-301.29邹新树.农民工向城市流动得动因“推—拉”理论的现实解读[J].农村经济,2005(10):104-109.15 第二章流动人口就业和就业保障理论研究30易斯转折点”。目前,中国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在城乡普遍短缺、农民工月工资持续上涨等。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政府提前敲起了警钟,希望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30蔡昉著.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16 第三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第三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第一节昆明市流动人口现状分析一、数量上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政府放松了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限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民工潮。据《云南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汇总资料》显示,1990年昆明市的流动人口为181063人。由于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的召开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10年间昆明市外来流动人口年均递增15.2%。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昆明市流动人口数量由1990年的181063人一度跃至1763862人,10年间流动人口增加了9倍多。进入21世纪,流动人口数量继续上升,但增速放缓。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昆明市总人口为7263100人,其中流动人口约为1980000人,占总人口的27.26%。201031年昆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约是2000年的1.1倍,是1990年的10.9倍。昆明属于典型的净流入地区,流动人口的数量增长几乎与总人口保持同步。流动人口数量增长变化,详见图3.1。8000000726310070000006000000578137550000004346439流动人口40000003000000总人口20000001763862198000010000000181063199020002010图3.1流动人口数量增长变化31李玲,欧阳慧,陈耀森.大城市流动人口特征及管理:以广州为例兼与北京、上海比较[J].人口研究,2001,(2):46-51.17 第三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二、制度、条例上的完善随着昆明市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不得不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昆明市政府出台了有关流动人口管理的各项条例和文件。例如:2000年昆明市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规范有关收费颁发的实施意见》,昆政发[2004]11号;2004年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发《关于对办理IC卡暂住证的流动人口拓展服务范围的工作意见》,昆政办[2004]11号);2004年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昆政办通[2004]11号;2005年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昆明市流动人口管理条例》等。制度、条例的出台与完善,切实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流动人口群体结构的变化现阶段,昆明市已进入加快统筹城乡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农民工群体内部也发生了代际更替。2011年1月,据昆明市总工会提供的政协会发言资料显示,昆明市约150万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0%,约90万人。32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队伍越来越壮大,逐渐成为昆明产业工人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33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其主要包括两大群体,一是在农村长大,小学或中学辍学后直接进城务工人员,一类是在城镇长大,从小就跟父母进城,上完学后就在城市务工人员。新旧农民工在就业观、价值观、人生观上都表现出明显不同。具体表现在:(一)从业观念发生改变老一代农民工将其赚钱谋生作为进城的首要目标,建筑工地是他们的主要聚集地,从事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脏、苦、累、差、险”等工种。然而,新生代32许建龙.昆明市总工会:让新生代农民工与企业同工同酬[N].都市时报,2011-1-9.33张彦,陈晓强编著.劳动与就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7.18 第三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农民工则是将目光投向第三产业,如服务业、纺织业、制造业等领域,他们着重看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赚钱仅是他们外出务工的一个目的,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里生活,享受城里人的待遇。(二)生活方式多元化老一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较单一,看电视、休息、与工友聊天等成为他们的主要消遣方式;而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交谈中,笔者发现他们在业余时间从事的活动丰富多彩,如看电视、休息、学习、上网、阅读电子杂志和报刊杂志、做家务、听音乐等。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拓展,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参与学习、培训的愿望更加强烈。(三)发展取向的不同传统的农民工来到城市打工,赚钱是他们的唯一目的,关注的只是工资待遇。赡养父母、贴补家用、改善家庭经济条件、解决子女教育问题等是他们的愿望;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取向是追求自我发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的愿望,希望通过培训学习,掌握一技之长,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新生代流动人口已由单纯的找到工作为目标转变为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为目标,发展取向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四)维权意识增强老一代农民工由于长期在自家田里耕作,出去后只要务工收入比务农收入高就很满足,工资低、工作环境差、拖欠工资、未办理社会保险等也都能忍受,且任劳任怨。但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思想较开放,活动方式多元化、了解信息广等原因,使得他们对自身权益维护的期盼愈发强烈。这与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工自我意识的提高息息相关。新生代农民工对于侵犯到他们权利的行为,多通过自身和法律途径予以解决。(五)融入城市的理想更强烈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指从农村人向城镇人的转变过程,包括生存适应、心理适应、经济适应、社会适应、民主参与、公共19 第三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34权益保障、社会关系融合等。因为新生代农民工与其父辈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成长经历,在他们身上几乎找不到农民的影子,掌握农业生产技能的人寥寥无几,除他们的户籍在农村之外,几乎和城里人没有区别。因此,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的理想更强烈,希望在公民权利、社会保障、工资待遇、子女教育等,都能和城里人享受同等待遇。(六)同期群现象严重昆明市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是80、90后进城务工的农民,他们大多数是同龄人,怀揣着美好的愿景,来到城市打工,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各个部门、各个工种,成为产业工人的一员。他们想融入城镇,成为市民,但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他们的知识水平低、技术能力差属于普遍现象,知识结构决定就业结构,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就业面狭窄且聚集。昆明市新生代农民工面对同样的身份背景、同样的知识结构、同样的就业领域等,形成了同期群,其同期群效应的发挥成为流动人口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四、质量上的变化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流动人口的知识结构有所改善,文盲半文盲的状态基本消失,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都受过教育。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35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大学生所占比例超过5%。昆明市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也明显提高,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减少104044人,文盲率由6.19%降为3.95%。但总体来说,云南毕竟属于西部省市,教育水平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文化与教育质量明显落后。详见表3.1:表3.12011年中国各地区文化与教育质量指标指数及排名三级指标指标文化与教育质量文化质量指数教育质量指数权重100%50%50%地区指数值排名指数值排名指数值排名上海0.83710.83510.838234谢建社.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35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等著.2011中国民生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20 第三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表3.12011年中国各地区文化与教育质量指标指数及排名(续表)三级指标指标文化与教育质量文化质量指数教育质量指数权重100%50%50%地区指数值排名指数值排名指数值排名北京0.80720.61431.0001天津0.57030.39880.7433江苏0.55840.70220.41416辽宁0.50350.362100.6444山西0.49860.46560.5328浙江0.48570.54540.42515陕西0.47180.50250.44013黑龙江0.43490.36890.5009吉林0.423100.276170.5696广东0.416110.297150.5357内蒙古0.404120.39870.40917江西0.362130.243220.48010湖南0.358140.248210.46711福建0.354150.307130.40118山东0.347160.321120.37323新疆0.344170.102290.5865湖北0.344180.297140.39020河北0.341190.218240.46412重庆0.321200.265190.37721海南0.317210.260200.37422广西0.310220.190260.43014河南0.303230.216250.39119宁夏0.276240.231230.32124安徽0.225250.324110.12627四川0.222260.142280.30325贵州0.192270.276180.10828甘肃0.164280.296160.03130青海0.162290.178270.14626云南0.069300.055300.08329数据来源于:2011中国民生发展报告第二节劳动力市场基本情况分析21 第三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一、市场供需结构不平衡根据昆明人力资源中心、全市17个县(市、区)人力资源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昆明市2010年第四季度在劳动力需求上,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分别为1.7%、26.0%,而第三产业需求人数为18760人,所占比重72.3%,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体。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均超过10%(具体见图3.2)。目前,需求量较大的职业和较小的职业都集中在服务业,市场供需不平衡,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是社会服务业和熟练技工岗位的空缺,一方面是单一技能的求职者仍占多数。市场需求大于(或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表,见表3.2、表3.3:图3.2昆明市各行业所占比重表3.2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表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职业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缺口数求人倍率保育、家庭服务员231048318274.78餐厅服务员、厨工138023411465.90其他餐饮服务人员134020411366.57推销展销人员120920710025.84清洁工11071999085.5622 第三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表3.2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表(续表)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职业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缺口数求人倍数饭店服务人员11272269014.99治安保卫人员8491846654.61体力工人5521943582.85机械热加工工364852794.28社会中介服务人员157261316.04表3.3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职业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缺口数求人倍率营业人员、收银员6971388-6910.50机动车驾驶员320951-6310.34财会人员208605-3970.34物业管理人员282590-3080.48保管人员170437-2670.39其他社会服务人员23832649-2660.90其他行政办公人员5210-2050.02秘书、打字员337515-1780.65行政业务人员78182-1040.43电工42132-900.32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昆明市2010年第四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2010年二、劳动力市场总量供过于求根据昆明人力资源中心、全市14个县(市、区)劳动力市场及部分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昆明市2009年第二、第三、第四季度和2010年第四季度劳动力市场总量供给均大于需求,但并不意味着就业压力有所缓解。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的总体情况,详见图3.3:23 第三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需求人数0求职人数度度度度季季季季二三四四第第第第年0102图3.3劳动力市场企业需求总人数与实际登记求职人数对照表数据来源:昆明劳动保障网(http://www.kmlss.gov.cn/)三、劳动力资源丰富,处于“人口红利”期据2011年昆明市人口计生委发布的《昆明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显示,2000~2030年昆明正处于“人口红利”期,2030年以后向“人口负债”阶段转化,人口抚养系数也将由2000年的32.71%上升到2030年的41.56%,再上升到2050年的78.28%,到了这个时候,昆明的“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负债”增加。人口红利可以看作以下情形,即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快,占总人口的比36重大,劳动力供给充足且储蓄率高,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这充分说明,人口红利和劳动力资源的丰富是密切相连的。另外,蔡昉和一些学者判断,2013年左右,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将达到最低,之后迅速上升,人口红利从那时便不存在37了。人口红利并不是永久存在的,是短暂性的。虽然目前昆明市处于人口红利时期,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人口负债便会增加。第三节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情况分析一、流动人口就业的社会大环境36蔡昉.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J].经济学动态,2011(6):3-7.37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4-13.24 第三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一)从国家层面来看昆明作为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也是毗邻东盟国家最多的城市。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第五十章第三节加快沿边开放中明确指出,要把云南建成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且昆明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已列入国家交通建设重点。昆明作为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在桥头堡建设中应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云南桥头堡建设,已列入国家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势必会为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也会创造更大的发展领域和就业空间。(二)从昆明城市发展来看《昆明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提出,至2015年末,昆明要成为全省绿色经济强省龙头、民族文化强省枢纽、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重要桥头堡城市。随着昆明新机场、地铁、城际铁路、滇中调水、中缅油气管道及炼厂、太阳能电站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将吸引更多的流动人口涌入昆明。同时也解决了诸多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尤其是昆明新螺蛳湾商贸城的建成,政府提供了一系列税收、房租等优惠政策,使很多外来人口来这里从商、做买卖、打工等。(三)从政府给予的政策来看首先,为认真贯彻落实昆明市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促进城乡劳动者稳定就业,昆明市出台政策鼓励非国有企业就近就地吸纳安置劳动者就业,并按照各企业吸纳安置城乡劳动力的多少予以相应奖励。其次,昆明市一直高度重视公益性岗位开发,让就业困难人员得到了及时援助。再次,以培训促就业,将免费培训改为培训补贴,根据培训质量和培训后的就业情况给予补贴。最后,云南省政府出台了“贷免扶补”政策,以创业促就业。为首次创业人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诸如创业服务、小额贷款、税费减免、资金补助等政策支持。综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的大环境是好的。二、流动人口本身的就业条件25 第三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一)流动性强直接影响就业流动性强不仅表现在跨地区间的流动,也表现在行业间的流动。流动人口之所以流动性强,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流动人口的户籍所在地与工作所在地不一致,且融入城镇的道路步履维艰,使他们缺乏归属感,社会关系不稳定;二是由于传统农民工与土地关系密切,外出务工的目的仅是为了赚钱,贴补家用。这部分农民工农忙时就回家务农,农闲时就外出务工,流动性强;三是流动人口大多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偏低,外出务工以体力劳动为主,技术要求和文化水平要求都不高的职业,如服务员、保洁员、保安等。但这些行业往往替代性强,劳动力供给充裕,随时面临失业的风险。因此,工作变动比较大;四是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与老一代农民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像传统农民工那样甘愿做一个“体力型”的劳动者,他们找工作更看重的是工作环境及发展空间。因此,发展空间大的地方往往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他们自然会去选择流动地域和行业;五是新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年龄日趋年轻化,大多都是单身,不需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一旦感觉工作不满意时,他们就会选择其他工作,或去其他城市打工。政府已意识到流动人口流动性强的特点,试图也在探索一些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如对落户条件的放宽,强行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并购买保险等。企业在招用流动人口时顾虑很多,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流动人口进行培训。这些都成为流动人口就业难的障碍物。(二)文化素质低导致缺乏就业竞争力文化素质低是流动人口普遍存在的现象。知识结构决定就业结构,由于流动人口自身的文化水平低、又无一技之长,使他们大多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如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目前,劳动力市场的总体情况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是流动人口就业难问题,一方面是熟练技工岗位的空缺。尤其表现在较高的技能要求和相对稳定的人力资源供给的行业,“技工荒”问题更加严峻。流动人口的就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结构不匹配的现状,导致流动人口就业更加困难。“就业难”与“技工荒”同时并存,新兴产业、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而单一技能的劳动者又供过于求,这主要归结于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低,同时还归结于昆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同时,人力资源的供给并没有与之相适应。显然,流动人口在就业大军中处于弱势。26 第三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第四节流动人口实现就业的重要性分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劳动力流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庞大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势必会遇到就业方面的种种障碍,从而在心理上受挫,产生一些极端的想法,对社会治安造成隐患。从这一点上说,实现流动人口就业至关重要。一、从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一)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为昆明市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资源,直接弥补了城市中岗位的空缺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使得劳动力资源配置日趋合理。此外,从流入地角度来看,流动人口的流动行为,刺激了城市消费需求的增长,带来了巨大的购买力和消费力。实现流动人口就业,增加其收入,使流动人口在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无形之中会刺激消费,促进商品生产与需求,使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二)流动人口流入城镇就业,冲击了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打破了就业的城乡壁垒,推动了城市劳动力的职业竞争,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打破了传统就业观念,对城市在职职工、待业人员、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群体提出了挑战,从客观上促进了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完善和就业用工制度改革。(三)实现流动人口就业,避免了无稳定和可靠收入的家庭从事一些不规范的生产经营活动,整顿了城镇市场秩序。流动人口中不乏身无技能而又盲目流动的,他们很难在城市中找到谋生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安管理的难度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流动人口实现就业,消除了社会不和谐因素,对和谐社会、和谐昆明的构建都发挥着重大作用。二、从企业角度进行分析(一)目前,昆明市劳动力处于“人口红利”期,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及外省籍学生毕业后直接留在昆明就业,流动人口的迅猛增加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竞争,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里形成了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态势,因此企业可27 第三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概况以缩减工资,以增加利润。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势必会在维持低劳动成本下扩大生产规模,导致就业增加。(二)流动人口大多在城市的非正规部门就业,职业的变动性大,为企业采取灵活的用工形式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招工具有一定的自主权,流动人口在城市求职,企业可以根据生产任务的变化,适时招用临时工、合同工。从这点上来看,流动人口求职就业满足了企业特殊用工的要求。企业可以随时根据劳动岗位的变化,增减或调整劳动力,从而避免了冗员和人浮于事现象的发生。三、从流动人口自身角度出发(一)就业是生存之本,它直接关系到流动人口是否能生存,是否能在城市中立足,是否能满足家庭的日常开支。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第一需要是生理的需要,即物质需求,这是直接与生存有关的需要,只有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人们才会有更高的需求。所以,只有实现就业,流动人口才能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获得经济收入,保障自己及家庭生活,为子女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一旦失业,很可能导致生活没有依托,忍饥挨饿,同时,对失业者的心理打击也是相当沉重的。(二)流动人口实现就业,有稳定的劳动收入,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进而上升到更高的需要,逐步转变到公平、维权问题。流动人口做的是城里人不愿意干的工作,但是享受的待遇却是城里人看不上的收入。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日益壮大,流动人口就业呈现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由农闲外出务工、农忙回家种田向脱离农业、全职务工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发展转变。流动人口不再是“边缘人”,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可以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维权意识愈发强烈。(三)对于文化素质低下的流动人口来说,就业是其谋生的手段;而对于流动人口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员来说,就业仅仅是其工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其特长和才能。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自由地选择职业、单位、地区等。28 第四章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以昆明市为例第四章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以昆明市为例为了便于了解昆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制定了调查问卷,具体问卷内容(见附表)。发放调查问卷的地点集中在在昆明的城中心、城中村、郊区等流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共计发放6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87份,回收率97.8%。笔者通过对所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统计、汇总之后,对昆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结构、就业特征等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希望能为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提供参考。第一节就业结构一、性别结构根据所回收的有效样本数据可知,昆明市流动人口的性别构成以男性为主,其中男性385人,女性202人。昆明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因此在调查样本中也选取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78人,其中男性56人,约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71.8%;女性22人,约占28.2%。详见图4.1:流动人口性别比3.7汉族男性30.7少数民族男性汉族女性56.1少数民族女性9.5图4.1流动人口性别比29 第四章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以昆明市为例二、年龄结构昆明市流动人口年龄结构逐渐年轻化,这可能与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息息相关,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到城市务工经商的人越来越多。据调查数据显示,18岁以下的流动人口占调查样本总数的10.73%,18~25岁的占55.88%,26~35岁的占20.61%,36~55岁的占12.44%,56岁以上的占0.34%。具体数字详见表4.1:表4.1流动人口年龄构成年龄组人数人数所占百分比(%)18岁以下6310.7318~25岁32855.8826~35岁12120.6136~55岁7312.4456岁以上20.34合计587100三、文化结构昆明市流动人口的文化构成,主要以小学、初中文化水平为主,占调查样本人口总数的77.51%;文盲、半文盲基本没有;尽管与往年相比,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流动人口有一定比例的提高,但是总体而言,仍然不多。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低,使他们在城市就业大军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从业领域窄、收入低、福利差、居住环境恶劣等是这一群体的明显特征。表4.2流动人口文化层次构成文化程度人数所占百分比(%)小学及以下14624.87初中文化30952.64高中文化8714.82大专及以上文化457.67总计58710030 第四章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以昆明市为例四、民族构成在被调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彝族人数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回族、白族。此外,还有藏族、哈尼族、苗族、傣族等,由于所占比重不大,所以暂列为其它。详见表4.3:表4.3流动人口民族构成少数民族人数所占百分比(%)彝族2532.05回族2025.64白族1417.95其它1924.36总计78100五、职业构成被调查的流动人口中,从事的职业人数为:建筑(装修)231人、服务业182人、工人90人、个体户59人、临时工20人和其他5人,分别占39.35%、31.01%、15.33%、10.05%、3.41%、0.85%。随着新昆明建设的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地铁工程、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建设、滇池污染与治理等重大工程项目,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在调查中,从事建筑(装修)业的人所占比重最大,收入也相对高些,技术性专业人才收入更高,甚至达到3000元以上;个体户在城市中主要从事水果、蔬菜、烧烤、五金店或商品的销售运营等,收入也相当可观。相对而言,从事服务业、在工厂打工、非正规就业者收入较低。详见表4.4:表4.4流动人口收入情况收入人数(人)所占百分比(%)1000元以下11319.251000~2000元30551.962000~3000元11519.593000元以上549.2数据来源:以上数据均来自于笔者所绘制的调查问卷31 第四章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以昆明市为例由此可见,昆明市流动人口的人均收入是比往年有所提高,但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相比,明显很低。昆明市属于人口净流入地区,流动人口占昆明市总人口的27%多,流动人口的就业及社会保障问题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以避免流动人口中中低收入者因生存问题而引起的社会治安问题。第二节就业特征在被调查的流动人口中,笔者发现,流动人口的就业呈现明显的区域性、集聚化、空间性。其具体表现在:一、区域性流动人口的流动是以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业缘关系为基础的,大多是通过非正式渠道流入昆明的各行各业的。所以从流出地来看,其区域性更明显,如省外流入昆明较多的有四川、贵州、重庆、湖南等地。省内流入昆明较多的州市有曲靖、昭通、楚雄、红河等。据调查显示,江西人以从事门窗安装修理为主;湖南人来到昆明大多是个体,开五金店的居多;四川、贵州人来到昆明大多是从事打工、服务业,广东人主要是从事美容美发业等等。流动人口就业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二、集聚化流动人口就业呈集聚化趋势。流动人口劳动的集聚化就业现象指的是流动人38口在择业时表现出来的仅限于某个或某几个行业集中聚拢的就业趋势。在所调查的流动人口中,大多数由于其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差,使他们只能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如建筑业、服务业等,小时工、临时工、季节工等从业人员大多数是文化低的农民工。就业集聚化的趋势是流动人口从业受限的体现,就业面狭窄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目前,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增多,38王惠诗.农村流动人口就业集聚化现象及其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9(4):8-9.32 第四章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以昆明市为例他们的思想观念、从业理念、文化素质、对待事物的态度等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政府应该在培训方面下功夫。三、空间性流动人口的分布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流动人口的流向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且目前主要以经济性流动人口为主。由于云南省各州市经济水平差异明显,昆明作为云南省省会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州市。大量的省内和省外流动人口涌入昆明,第一件事就是找个落脚的地方,然后在找工作。据调查昆明市流动人口中,67.8%的人口居住在城中村简陋的出租房内,22.5%的人口居住在城郊,9.7%的人口居住在市中心。由于流动人口大多数是从农村来的,生活相对比较贫困,他们进城的目的主要是改变原有的生活状态,在家乡盖房子,改变其身份、地位,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等等,所以他们大多居住在城中村。城中村的房租较低廉,他们没有能力支付高昂的房租。居住在城郊的流动人口,由于他们大多靠的是体力为生,大多是在建筑工地上,所以选择离他们工作地点相对较近的地方居住,昆明市城郊结合部的官渡区和西山区是流动人口的聚集区,因为交通便利,是昆明市中心城区和周围郊县连接的枢纽,对内、对外交通都十分方便,为流动人口出行创造了便利的条件。由于流动人口毕竟条件有限,出行方式主要有骑车、走路、公交车等,所以在选择居住地点时,一般与工作地点比较近。且由于工作流动性大,城郊结合部成了他们的主场地。第三节成因分析昆明市流动人口以男性为主、年轻人比例较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占有一定比例、就业领域相对比较窄、月收入总体水平不高,就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集聚化、空间性。之所以昆明市流动人口呈现上述结构和特征,与昆明市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与政府、社会对流动人口的态度关系密切、与流动人口个人也存在显著关系。一、昆明市产业结构33 第四章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以昆明市为例近几年,昆明产业结构逐渐实现优化、升级。“十二五”期间,昆明市提出加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服务业为保障的现代产业体系,率先在全省实现新型工业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着力在“高端”、“新型”上下功夫。如延伸产业链,进行产品的横纵向深层加工升级,节能、环保新兴产业等等。2012年,昆明市政府将制定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致力于对石油炼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光电子信息、节能环保6个新兴产业进行培育。由此可见,昆明市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其特点主要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三大产业比例更趋合理(见表4.5);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生产服务业不断扩张,是未来企业努力与发展的主要方向39。随着昆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劳动力的供给与企业的需求取得均衡,才不会出现种种“民工荒”、“就业难”问题。根据昆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目前劳动力市场急需有知识、有能力、有技术的“三有”人才。而对于流动人口来说,他们一样也没有,有的只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流动人口的就业结构与市场需求明显不相符合,所以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流动人口往往处于弱势。政府急需在人才培养和资源有效利用上努力,充分调动流动人口的积极性,发挥昆明在人才和资源上的优势。表4.5昆明市2003——2010年各产业数值统计表(单位:亿元)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总计200359.07376.66376.27812200466.31453.92421.91942.14200577.31483.24501.791062.34200681.55561.9559.691203.14200793.95641.2658.541393.692008104.9740.26760.231605.392009114.09824.59869.971808.652010120.3960.861039.212120.37数据来源:昆明市2003-3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9云南商务之窗.http://yunnan.mofcom.gov.cn.34 第四章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以昆明市为例二、政府对流动人口所持的态度流动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和中国特有的“称谓”。从目前来看,各级政府都对流动人口有了清醒地认识,思想观念上也发生了极大转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昆明市流动人口管理也经历了相当长的摸索期,即从之前的不重视到现在的极为关注;从之前的“管理”为主到现在的“服务”为主;从之前的“被动管理”到现在的“主动管理”。具体表现在:(1)相关条例、规定的出台与完善。自1986年以来,昆明市政府出台了许多条例、文件,这些条例和文件的出台,已充分说明政府对流动人口的重视。(2)观念的转变。昆明市政府认识到外来流动人口对社会治安、城市市容等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同时,也看到了流动人口为市政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并且现在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已势不可挡。所以从“暂住证”到“居住证”的转变,不单单是两个本本的变化,而是体现户籍部门的职能从“管理”到“服务”的改变,外来人口从单纯被管理到尽可能享受与市民同样待遇的转变。对办理“居住证”的居民,还可以享受11项公共服务。政府对流动人口的态度的转变,直接影响了流动人口的流向与动机。三、流动人口个人流动人口个人在就业中起主体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流动人口本人对待就业的态度直接影响了自身的就业能力和就业领域。如果流动人口持积极地就业态度,积极找工作,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自身也在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劳动和技术技能,那么劳动者的生存能力、就业能力都会得到加强,在自己擅长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充分实现其价值,满足自己更深层次的要求。无疑,这样对社会、对昆明的建设和发展都有利,不会出现违法犯罪事件、盗窃事件等一切危害社会的现象发生;如果流动人口自身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外出务工的目的搞清楚,自身又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重要性等,那么就业对于他们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另外,据调查了解,流动人口普遍认同培训的重要性,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但是培训效果不佳,仅有19.25%的人认为培训有效果,对工作有帮助。与流动人口深度访谈才知道,原来流动人35 第四章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以昆明市为例口中普遍急于求成、盲目跟风,看见别人赚钱了,就眼红。别人学什么,自己也学什么,一点主见都没有,在择业与就业上缺乏理性。这充分说明培训效果不显著的原因与流动人口自身有很大关系。36 第五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第五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第一节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一、就业不公、就业歧视问题就业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权,每个人都应享有其权利,即公平的竞争环境、平等的竞争机会、公正的竞争结果。但在现实生活中,与城市市民相比,流动人口并没有享有平等的就业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就业机会不均等。某些行业、工种明确规定拒招外来务工人员,只限本地户口。流动人口因其身份特殊,不能享有与本地市民同等的就业机会,他们在择业与就业时,大多数只能选择城里人不愿意干的工种。再次,歧视是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收入差异拉大的主要原因。学者邓曲恒运用Oaxaca-Blinder和Quantile的方法对城镇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收入差异的60%归结为歧视,尤其在中低收入人群中,歧视40是造成收入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较为严重。第四,流动人口其流动性相对较大,雇主也不愿意为其投资,增加额外成本。与城市市民相比,流动人口参加就业培训的机会较少,失业保险的参与率低,在失业期间,享受不到失业津贴及补贴。最后,由于流动人口无法享有与城市市民平等的就业权,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道路艰难。41虽然中央政府早已明令清理和取缔歧视性规定,但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际操作中却有些偏离。城市流动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干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但在就业上却遇到种种关卡,显然有失公平。40邓曲恒.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基于Oaxaca-Blinder和Quantile方法的分解[J].中国人口科学,2007(2):8-16.41发改委、财政部等九部委于2004年7月16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的通知》.37 第五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二、流动人口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流动人口的素质结构与昆明市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人才需求出现偏差。昆明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是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化区域性国际城市。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昆明作为西部边陲城市,其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现代服务业严重滞后。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实现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拓展就业领域,必然会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昆明市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仍然偏低,高中学历的占14.82%,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67%。由此可见,当前流动人口供给仍以低素质为主,主要从事一些低报酬、低技能、低学历的工作。昆明市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流入昆明的人口约198万人,数量相当可观。所以从长远来看,如果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得不到提升的话,则建设现代化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目标就会延迟。当然,流动人口本身的就业能力也会因得不到提升而逐渐退化。其二,流动人口的专业素养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岗位要求不相适应。随着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明显高于上一代农民工。与父辈相比,他们不安于传统的体力劳动,但由于城市稳定且待遇好的岗位竞争十分激烈,与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比起来,他们明显处于弱势,又缺乏一技之长,使得他们暂时无法胜任一些技术型工作和脑力劳动,仍集中在以体力劳动为指向的行业。正因为文化素质低与职业期望值高的矛盾,使得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加处于弱势,就业面相对狭窄。三、盲目流动、无组织流动现象普遍在调查中发现,流动人口盲目流动的现象比较严重。大多数流动人口都是靠亲戚、朋友、老乡介绍或是自己找的,通过政府中介机构和劳动部门组织的流动现象较少。由此可见,社会网络理论在劳动力流动方面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流动人口的盲目流动也着实造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混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交通阻塞、违法犯罪事件频繁发生等,给昆明城市管理带来了难度。流动人口在为城市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同时,无形也为城市增加了额外负担。目前,随着新昆明建设的加速,流动人口也必然增多,如何使流动人口有序、合理的流38 第五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动,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难题;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部门如何有效协调、沟通,使供给的人才与需求的人才相匹配,更好的适应昆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如何拓展就业领域,使流动人口都能实现充分就业。减少盲目流动、无组织流动,对昆明市的城市建设、资源环境、人口数量保持平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更应大力倡导有组织的流动。政府作为市场调控主体,理应重视和改变这一现状,建立并完善正规的就业渠道,以避免盲目流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四、就业培训不足目前,昆明市各个区、县都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就业培训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盘龙区,2011年上半年共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16624人,其中取得技能培训证的有1834人;官渡区,2011年上半年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40人,阳光培训269人;西山区举办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培训班等。虽然流动人口的就业培训问题已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但在具体操作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针对流动人口就业方面的培训较少,多是计划生育、子女教育方面的培训。其次,培训层次单一,大多只限于最初级的技能培训,使早已掌握此技能的流动人口不愿意去参加培训。再次,没有进行市场调查,对流动人口迫切需要培训的知识技能不了解,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较严重,培训效果不佳。第四,对流动人口个人而言,培训目的不明确、培训态度不端正、培训观念不强烈,使得流动人口在培训问题上抱有质疑,盲目跟风的现象严重。由此可见,就业培训问题,不单是政府方面的原因,流动人口个人的因素也不可推卸。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面临着诸多挑战昆明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近年来,随着新昆明建设的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数量也迅猛增加,据昆明市公安局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昆明市动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257242人,其中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彝族99944人、白族27801人,回族25964人,哈尼族21577人,壮族16300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正在成为城市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但这支特殊的队伍,由于其语言、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文化水平等差异,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首先,语言不通,交流不畅。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媒介,语言不39 第五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畅直接影响人们的交往和流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活圈子小,信息闭塞,教育水平低,所以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人口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不会讲普通话。因此,学习普通话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第一道关卡。其次,思想观念滞后。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长期居住在同一地方,思想观念比较封闭、保守、容易自我满足,就业信息也相对闭塞,往往会错失好多就业机会和就业门路。再次,文化水平低。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显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很多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文化素质低下的现状,制约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工作。随着高兴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的劳动力就业将更加困难。最后,就业歧视现象严重。作者走访调查中发现,很多汉族人口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持有偏见。认为他们风俗习惯、文化信仰多,其中部分人比较懒惰,容易惹麻烦,脾气暴躁,爱意气用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有些认为人数民族流动人口犯罪倾向严重、不讲究卫生等。主观上的猜疑并不能说明什么,需要真正接触才知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品。六、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环境有待改善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显示,我国52.0%的就业流动人口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特别是在工伤风险较高的采掘、制造和建筑业中,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分别为58.4%、48.9%、25.1%。另据调查资料统计,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仅有41.9%,大多数都没有参加社会保险,或仅参加社会保险中的其中一种,参保率非常低。深度访谈才知道,原来好多外来人口根本不了解社会保险,企业也不是很重视社会保险,流动人口的维权意识还有待增强。与城镇职工相比,农民工各个险种的参保率都较低,生育保险、失业保险更低。详见表5.1:表5.12009年劳动者社会保险覆盖情况(单位:%)劳动者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镇职工57.052.740.947.934.9农民工9.813.13.724.12.04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9);盛来运(2009)。42盛来运.金融危机中农民工就业面临的新挑战[C].提交“城乡一体化学术研讨会”论文.四川成都,2009.40 第五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另外,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合同签订率低。据调查,在流动人口中仍然有很多未与现工作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在签劳动合同的那部分人中有很多根本不了解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非正规渠道就业的流动人口,法律意识更加淡薄,合法权益经常得不到保障。第三,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令人堪忧。据2010年人口计生委在106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显示,3/4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租房居住,且大多选择条件较差的城郊或城中村居住。房租占流动人口家庭总支出的22.8%,其中41.5%的流动人口认为房租已达到或超过自己的承受范围。另据笔者绘制的调查问卷显示,流动人口中举家流动的比例较大,子女的教育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他们的生活都令人堪忧。第二节解决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一、从改革户籍制度和规范劳动力市场两方面着手,消除对流动人口的就业歧视(一)改革中国现有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就业不公平问题。严格的户籍制度,将流动人口深深的边缘化,使他们既不能享受城里人的待遇,也不能像城里人一样从事体面的工作。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几乎与土地没有联系,融入城镇的期望值很高,但由于他们的户籍在农村,使他们在“乡-城”之间摇摆不定,制度的排斥是他们融入城市、就业进入、就业培训机会等方面享受不公平待遇的根基。因此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势在必行。中央政府已充分意识到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昆明市应加快制定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在城市落户的政策措施,将其有固定职业、稳定收入的流动人口及其子女转变为城镇市民,使他们与城市市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环境。广东省人民政府近日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及随迁人员通过积分制入户城镇、融入城镇,为农民工市民化搭建了“桥梁”。昆明可以借鉴广东省的做法,在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上下工夫,切实为社会弱势群体谋福利。41 第五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二)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打破二元就业结构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我国城市中存在两个劳动力市场,一个是高端劳动力市场,即工资高、环境好、待遇不错的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低端劳动力市场,即工资低、待遇差、劳动环境恶劣的劳动力市场。前者主要是针对本地户籍的劳动者,后者则是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户籍在农村,所以在城市就业时,不分文化程度、技术能力统统被划到低端劳动力市场。这种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象,有悖于城乡结构的一体化。昆明市政府应打破这种局面,建立统一、完善的就业市场,为农民工就业创造一个良好、公正的就业平台。在这点上,深圳市起了表率作用,2006年颁布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的意见》,制定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划,形成辐射所有街道、社区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推行全市统一的职业介绍机构服务规范和标准,降低农民43工的务工成本和就业风险。另外,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不得以民族、种族、学历、户籍、性别、年龄等因素歧视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与城镇市民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权。二、提高流动人口综合素质,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因此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各个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昆明亦如此。昆明市委提出了调整需求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生产要素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四个重点”,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意味着劳动力的知识、技术等要不断的更新、强化。因此,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基础,也是劳动者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三次产业转移的根本路径。目前,昆明市整体流动人口的素质不高。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流动人口要想在昆明立足,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据问卷调查资料显示73.6%的人有很强的参与职业培训的需求。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供给者,理应肩负起培训机构建设和开拓培训渠道的责任,流动就业人员应自觉履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43罗秋近.深圳市颁布首个农民工工作文件[N],深圳新闻网,2006-12-4..42 第五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44就业培训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使二代农民工的就业层次适应昆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和谐昆明的建设。目前,在劳动力市场上,一方面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高流动”,一方面是企45业的“技工荒”,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明显不一致。流动人口的专业素养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岗位明显不匹配。就业培训是调整劳动力供给状况,以适应劳动力需求结构的重要途径。昆明市各级政府、培训机构及流动人口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根据《云南省昆明市各年度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的情况,对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进行有意向性的培训。要时常加强对流动人口择业与就业观念的灌输,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另外,还应将培训与技能鉴定结合起来,使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其就业困难问题。面对“人口红利”的短暂性问题,各级政府必须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的作用。显然,实现就业是其最佳途径。目前,“人口红利”在我国还停留在数量型发展阶段,建议昆明市各级政府加强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教育投资力度。一方面要对流动人口开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要抓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工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另外,应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单是开发城镇市民的知识、素质、能力,还包括流动人口、失地农民等群体,全方位、多层面的进行开发。要加强人才互动,互济,这样有利于文化交流、社会进步、经济协调发展。真正使数量型人口红利向质量型人口红利转变,延长人口红利的时间。三、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引导流动人口有序流动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与日俱增,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82年到2009年已经由657万上升至2.11亿。昆明市流动人口也由1990年的181063人跃至201044高军.昆明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的思考[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0(2):36-40.45赵玉国.职业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5):71-72.43 第五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年的1980000人。其中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来自农村,受教育年限少、文化程度低,对选择流动方向和确定流动预期缺乏理性思考,政府未充分发挥对流动人口流向的指导,结果导致盲目流动、无序流动,流动区域过于集中等问题。社会网络作为流动人口的关系网络,成为流动人口流入城市的媒介和渠道,对降低就业成本和风险上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劳动力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农村劳动力也要顺应市场需求的要求,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情况来做出理性的流动决定。建议在农民工流出地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这一中介机构在流出地与流入地劳动力市场中起对接作用,实现农民工有序流动、正规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成本和就业风险。就业市场决定着人口流动的方向、速度和规模。因此,流动人口在选择流动方向时,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流入地的就业信息,以便进城后能够顺利就业。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直接决定了流动者的收入,成为其选择流入地的关键因素。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流动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但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崛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流入中西部省会城市的人口也迅猛增加。昆明也因此吸引了好多外来人口。一个城市就业市场的承载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在盲目流动、无组织流动现象越来越严重、流动人口的规模和速度无法控制的情况下,通过城市建设规划和产业升级调整来限制流动人口规模至关重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二、三级城市转移,促进中小城市的发展,以促使人口有序流动,避免因无序流动带来管理上的问题。四、明确培训目的、培训内容,转变培训观念,整合教育资源,探索适合流动人口的就业培训方法,切实发挥培训的作用首先,建议昆明市各级政府、流动人口就业培训机构在开展就业培训时,要详细了解此次培训的人群、掌握被培训人员的就业需求、明确培训的目的以及培训之后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培训要有针对性,结合昆明市劳动力市场情况和流动人口的特点,并对流动人口就业培训需求进行分析,以确定培训内容。另外,要将培训任务有计划、分步骤分解到基层,逐步提高流动人口就业培训的覆盖面。其次,流动人口自身也应该转变培训观念,培训不是政府、培训机构等单方面的44 第五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事情,流动人口作为培训的客体,理应积极配合,积极参与培训。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流动人口在培训问题上盲目跟风现象较严重。他们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市场的需求,只要看见别人赚钱了,就想去学、想去参加培训。流动人口应该有选择地参与适合自己的就业培训,而不应该盲目参与培训,否则会造成与培训初衷相悖,适得其反。再次,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设置培训课程。按照“全面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方针,将辖区内职工学校、成教中心、职工书屋、企业培训(教育)中心(夜校)等各类教育培训阵地,有计划地进行规划、协调,使每一所学校(中心)辐射一定区域,实现师资、设备等46教育资源的共享,扩大素质教育的覆盖面。培训课程的设置,应建立在市场需求和流动人口就业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之上,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宗旨、以增加就业率为目标,这样的课程设置才会被流动人口接受、认可,并乐于参与培训。最后,流动人口就业培训方法有很多,如集中培训、分散培训、讲授法、订单式培训法、校企联合培训法等。在选取培训方法时,要对参与培训的人数进行估量,选取适宜的培训地点。昆明市官渡区教育局订单式培训农民工,2011年9月至11月,为昆明市新机场组织订单式培训工作,主要对保洁、客舱清洁、客房服务三个工47种进行培训,培训人数600人。订单式培训是和用人单位直接对接的培训方法,实用方便、效果明显。五、探索适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的途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作为城市化建设的一支特殊生力军,在对其就业问题上,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他们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充分调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积极性,使他们在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特长,展现其才华,为新昆明建设尽一份力。首先,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难问题。一是教育要从小抓起。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广普通话的学习,消除进城障碍;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加大财政拨款力度,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二是职业46徐志良.从提升素质着手加快推进新居民融入城市文明生活[N].嘉兴日报,2008-4-30.47张丽亚.官渡区教育局订单式培训农民工[N].昆明日报,2012-2-10.45 第五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技能培训不间断。目前,针对已经在城市就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三是适时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心理疏导工作,使他们更快的融入城市。其次,消除歧视,人人有责。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不能一概而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大多都是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热情、善良的,只有少数人懒惰、仇富、脾气暴躁、性格秉性较差。人们不能用固有观念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下定义,这样未免有失公平。我们应在不断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接触中认识他们,了解他们,逐渐消除对他们的歧视,使他们也能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大军的一员。据了解,昆明市金星社区组建了一支由20多人构成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联络员队伍,他们定期走访辖区内少数民族的生活境况,时常开展联谊活动,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时调节矛盾与冲突。昆明市各社区应充分借鉴金星社区的做法,关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促进民族团结。再次,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发展本土民族文化产业,拓展就业领域。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文化艺术和民族习惯。早在2005年《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就指出:繁荣民族文化事业。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因此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难问题,建议政府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如民族服装业、民间工艺品、民间戏曲、民间活动、传统小吃及传统节日等,发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长,拓展其就业领域。例如,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将舞蹈作为她毕生的事业。舞蹈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它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来此观看,带动了整个云南的GDP增长;促进了餐馆、旅店、旅游景区的发展,增加了收入,扩大了规模;解决了诸多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其中也包括流动人口。这充分说明,一个产业的发展势必会带来一系列产业链的发展,与此同时,流动人口就业问题也会有所缓解。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流动人口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就业环境涉及到方方面面。对于流动人口来说,如果能为他们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保障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的就业热情、就业观念、就业能力等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不会在这一群体中发生违法犯罪事件。如果他们连温饱都存46 第五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在问题,那么偷、抢、盗事件在这一群体中发生不足为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流动人口的心理负担,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城市建设中来。面对农民工参保率低的现状,政府、企业、农民工个人都有责任。首先,农民工流动性较大,政府要根据其就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参保标准,提高统筹层次。因为统筹层次低,会带来诸如社保覆盖面窄、管理基础薄弱、资金支付压力大、动力流动和社保基金攻击功能弱化等问题,其最大的危害是社保体系得“碎片48化”,也就是多元分割,交叉缺漏并存。其次,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为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会增加成本,但《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并购买社会保险。所以,企业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为职工购买保险。如某些企业不和农民工签合同,政府可制定一些惩罚措施,以确保企业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发生侵权行为时,农民工可以依法得到赔偿。第三,流动人口个人应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学习,以便在权利受到侵害时,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外,应在农民工群体中宣传社会保障的重要性,让农民工了解社会保障、懂得签订劳务合同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在观念上认同社保,并积极参与社会保险。昆明市“十二五”期间,五大险种的参保率实现目标如表5.2:要实现这些目标,要靠政府、企业、个人的共同努力。表5.2昆明市“十二五”期间五大险种参保率实现目标险种目标建设内容2015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平稳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建立城镇参保率达到98%以上,城镇居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养老保险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5%老保险制度,适时改革事业单位的养老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险制度。参保覆盖率达到60%以上。建立覆盖广泛,资金来源渠道稳定,保障水平合理,管理手段科学,集保障基失业保险2015年参保率达到99%以上。本生活、促进就业、预防失业为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48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未来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5):2-14.47 第五章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整合城乡医疗保险资源,理顺管理机医疗保险2015年参保率达95%以上。制,进一步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建立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2015年参保率达到99%以上。工伤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城镇职工生育保险政策体系,生育保险2015年参保率达到99%以上。建立覆盖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内所有城镇用人单位的生育保险制度。注:数据来源于《昆明“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此外,昆明市流动人口的住房保障、子女教育保障机制还有待完善。解决好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及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民工在城市稳定就业的条件,也是构建和谐昆明、文化昆明的基础。48 第六章结论第六章结论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将越来越多,规模也将不断壮大。然而,由于流动人口户籍不在本地,且大多在农村,使他们享受不到城里人的待遇,享受不到城市化发展的成果。他们成为无私的奉献者,却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城里人的歧视、就业压力、生存压力等。关注流动人口,解决其就业问题是关键。本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阐述流动人口就业情况。一从宏观来看,昆明市流动人口呈上升趋势,就业的大环境良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总结分析了流动人口就业的总体情况。二从微观上,通过抽样调查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使得到的数据更具代表性和真实性。从而揭示出昆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结构、就业特征,并对其进行了成因分析。解决流动人口就业问题,需政府、企业、劳动者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该为流动人口创造公平和良好的就业环境。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企业也应肩负起社会责任,履行其与劳动者签订合同,购买保险的义务,消除对流动人口的就业歧视。其次,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以缓解“技工荒”与“就业难”问题,以延缓“人口红利”的时间。流动人口自身也要转变观念,积极参加适合自身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通过对昆明市流动人口提供就业保障、就业指导、就业培训,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引导他们有序流动并顺利就业,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适应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的变化,缓解就业结构不平衡现象。目前,随着昆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业欣欣向荣,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必定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以缓解就业困难群体,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就业难”问题。因此说,流动人口的就业前景总体上是好的。流动人口应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努力寻找工作以实现就业,并在就业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4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夏燕.迷失在城市边缘?农民工“第二代”问题透视[J].观察与思考,2008(1):44-47.[2]沈琴琴,张艳华.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流动人口就业结构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4):9-12.[3]张艳华.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流动人口就业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86-188.[4]秦虹.城市流动人口就业分析与预测[J].经济与信息,1994(4):21-23.[5]李志,杜宁睿,宋菊芳.对武汉市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规划师,2000(3):90-93.[6]李萌.劳动力市场分割下乡城流动人口的就业分布与收入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人口研究,2001,28(6):70-75.[7]王蔚.流动人口就业情况的实证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1):53-57.[8]韦小丽,朱宇.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与就业特征[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2):20-25.[9]陈浩,杨晓军.流动人口就业培训问题研究——基于武汉市的实证调查[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2):16-19.[10]王俊秋.山东省女性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研究——以济南、青岛、德州女性流动人口为例[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5):18-21.[11]赵波,陈烈,骆华松,武友德.昆明市流动人口空间结构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4,13(1):66-74.[12]张海峰.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外来流动人口与昆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J].决策咨询通讯,2005,(3):7-10.[13]赵波,陈烈,骆华松,武友德.昆明市流动人口特征、效应及管理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5):31-35.[14]王宁.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昆明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8):65-69.[15]胡琪.流动人口概念的研究与探讨[J].人口,1997,(1).50 参考文献[16]段成荣.流动人口的概念和度量问题[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14(3):29-31.[17]万川.流动人口概念之我见[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3):84-87.[18]丁金城.大中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铁道部郑州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0(3):46-51.[19]邹湘江.基于“六普”数据的我国人口流动与分布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1(6):23-27.[20]邹新树.农民工向城市流动得动因“推—拉”理论的现实解读[J].农村经济,2005(10):104-109.[21]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9(4).[22]李玲,欧阳慧,陈耀森.大城市流动人口特征及管理:以广州为例兼与北京、上海比较[J].人口研究,2001(2):46-51.[23]蔡昉.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J].经济学动态,2011(6):3-7.[24]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4-13.[25]王惠诗.农村流动人口就业集聚化现象及其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9(4):8-9.[26]邓曲恒.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基于Oaxaca-Blinder和Quantile方法的分解[J].中国人口科学,2007(20:8-16.[27]高军.昆明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的思考[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0(2):36-40.[28]赵玉国.职业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5):71-72.[29]唐勇智.从防范到融合:追寻流动人口管理的足迹[J].改革与开放,2010:113-115.[30]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未来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5):2-14.[31]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编.全国暂住人口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1.11.[32]武冬立.户政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33]杨万种.经济地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6.[34]蔡昉著.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35]张彦,陈晓强编著.劳动与就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7.51 参考文献[36]谢建社.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37]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等著.2011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38]盛来运.金融危机中农民工就业面临的新挑战[C].提交“城乡一体化学术研讨会”论文.四川成都,2009.[39]韦小丽.福建省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分类分区分析[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8.[40]许建龙.昆明市总工会:让新生代农民工与企业同工同酬[N].都市时报,2011-1-9.[41]徐志良.从提升素质着手加快推进新居民融入城市文明生活[N].嘉兴日报,2008-4-30.[42]张丽亚.官渡区教育局订单式培训农民工[N].昆明日报,2012-2-10.[43]Williamson,Jeffrey.Growth,DistributionandDemography:SomeLessonsfromHistory,NBERWorkingPaperSeries,1997.[44]Todaro,M.P.AModelofLaborMigrationandUrbanUnemploymentinLessDevelopedCountries[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69,59:138-148.[45]Zhang,Linxiu,JikunHuangandScottRozelle.“Employment,Recessions,andtheRoleofEDUCATIONINruralChina”[J],ChinaECONOMICreview,2002,114:1-16.[46]Ravenstein,E,G.TheLawsofMigration[M].JournaloftheRoyalStatisticalSociety.1885-1889,48:167-227and52:241-301.[47]Ryder,N.B.TheCohortasaConceptintheStudyofSocialChange[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1965,30(6):843-861.[48]Demartini,J.R.ChangeAgentsandGenerationalRelationships:AReevaluationofMannheim’sProblemofGenerations[J].SocialForces,1985,64,(1):1-16.[49]Portes,Alejandro.socialCapita:ItsOriginsandApplicationsinModernSociology[J].AnnualReviewofSociologv,2003(24):1-24.[50]Chan,KamWingandWillBuckingham.“IsChinaAbolishingtheHukouSystem?”[J].TheChinaQuarrterly195,2008:582-606.[51]AndyNorton,TimConwayandMickFoster.SocialProtection:DefiningtheFieldofActionandPolicy[J].DevelopmentPolicyReview,2002,20(5):541-567.[52]Portes,Alejandro.SocialCapital:TtsOriginsandApplicationsinModem52 参考文献Sociology[J].AnnualReviewofSociology,2003(24):1-24.53 附录附录昆明市流动人口就业情况调查问卷为了解目前昆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现状及就业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特制订该问卷。本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主要针对昆明市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劳动力。填写中如有疑问,请咨询问卷发放人员。我们将对您的信息保密,感谢您的配合!祝您生活愉快,身体健康!1、您的性别A.男B.女2、您的年龄A.18岁以下B.18~25C.26~35D.36~55E.56岁以上3、您的学历A.大专及以上学历B.高中学历C.初中学历D.小学学历4、您来自省内/省外A.省内B.省外5、您的民族A.汉族B.彝族C.回族D.白族E.其他6、您在昆明的居住时间A.3个月以下B.3~6个月C.6个月~1年D.1年以上7、您打算在昆明长期定居、返回家乡、继续流动?A.长期定居B.返回家乡C.继续流动D.其它8、您的居住地点A.市中心B.城郊C.城中村9、您通过什么渠道找到工作的A.自己B.亲友介绍C.政府组织D.其他10、您是否有强烈的就业培训愿望A.有B.没有11、就业培训之后,对您找工作有没有帮助54 附录A.有B.没有12、您所从事的行业A.建筑(装修)B.服务业C.工人D.个体户E.临时工F.其他13、您每月的收入A.1000元以下B.1000~2000元C.2000~3000D.3000元以上14、用人单位是否和您签订了劳动合同?A.是B.否15、用人单位是否给您缴纳了社会保险?A.是B.否16、您对您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满意吗?A.满意B.不满意17、您属于家庭流动还是个体流动?A.举家流动B.个体流动18、目前,您最关心的是55 致谢致谢光阴荏苒,岁月如歌,短暂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在这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使我受益匪浅。首先,掌握了社会保障学这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对社保领域的热点问题、前瞻性研究有了充分认识。其次,掌握了做学问的基本方法,如在选择课题内容时,要多思考,将前瞻性的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围绕所选课题,搜集相关资料;边撰写边查阅、边发表等方法。再次,丰富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使我的写作水平及演讲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研究生的求学生涯将使我永生难忘。因此,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发自肺腑的感谢我的导师杨雪梅老师。无论是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还是论文撰写与实施,都倾注了杨老师的心血。她对科研严谨的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我。在我攻读研究生阶段,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向杨老师表达我最诚挚的敬意!感谢易守宽老师的教诲!易老师拥有渊博的知识,在论文的写作中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建议,在学习、生活中也给了我很多帮助,真的非常感谢!感谢所有教过我、关心过我的老师,是你们在默默无闻的教导我,为我付出,使我成长、成熟。感谢同学,是你们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侯给了我最无微不至的关怀。很怀念我们一起度过的日子,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最好的朋友。还要感谢我的母校——云南财经大学,为我创造了广阔的学习平台。7年的时间,使我吸取了充足的知识和养分,变得更加自信、自强。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给了我最无私的爱,时刻都在鼓励和支持我。我一定会努力的,不会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2012年4月56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发表的学术论文[1]岳红波.食品安全体系的构建[J].知识经济,2011(8):69.[2]岳红波,易守宽.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24):127-128.[3]岳红波,郭江花.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几点思考[J].决策与信息,2011(9):262.[4]郭江花,岳红波.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福利研究综述[J],今日湖北,2011(7):38-39.[5]岳红波,杨雪梅.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明波村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2):133-136.参加的研究项目[1]昆明市失地农民就业及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2]云南省就业现状及增加就业对策研究云南省政府课题5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