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研究

ID:34699874

大小:2.13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3-09

上传者:U-24835
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研究_第1页
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研究_第2页
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研究_第3页
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研究_第4页
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独创性声明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己加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学位论文作者:签字日期:∥。,多年/o月2.-o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筹)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彳z々\导师签名:一一袭c易签字日期:毋/夕年/o月九日签字日期:必厂岁年知月一日 目录中文摘要⋯⋯⋯⋯⋯⋯⋯⋯⋯⋯⋯⋯⋯⋯⋯⋯⋯⋯⋯⋯工ABSTRACT⋯⋯⋯⋯⋯⋯⋯⋯⋯⋯⋯⋯⋯⋯⋯⋯⋯⋯⋯..工I文献综述⋯⋯⋯⋯⋯⋯⋯⋯⋯⋯⋯⋯⋯⋯⋯⋯⋯⋯⋯⋯l引言⋯⋯⋯⋯⋯⋯⋯⋯⋯⋯⋯⋯⋯⋯⋯⋯⋯⋯⋯⋯8(一)研究背景与意义⋯⋯⋯⋯⋯⋯⋯⋯⋯⋯⋯⋯⋯⋯⋯..81.研究背景⋯⋯⋯⋯⋯⋯⋯⋯⋯⋯⋯⋯⋯⋯⋯⋯⋯⋯.82.研究意义⋯⋯⋯⋯⋯⋯⋯⋯⋯⋯⋯⋯⋯⋯⋯⋯⋯⋯.8(二)研究思路和方法⋯⋯⋯⋯⋯⋯⋯⋯⋯⋯⋯⋯⋯⋯⋯..91.研究思路⋯⋯⋯⋯⋯.⋯⋯⋯⋯⋯⋯⋯⋯⋯⋯⋯⋯⋯92.研究方法⋯⋯⋯⋯⋯⋯⋯⋯⋯⋯⋯⋯⋯⋯⋯⋯⋯⋯10(_---)研究内容与创新⋯⋯⋯⋯⋯⋯⋯⋯⋯⋯⋯⋯⋯⋯⋯.101.研究内容⋯⋯⋯⋯⋯⋯⋯⋯⋯⋯⋯⋯⋯⋯⋯⋯⋯⋯102.可能的创新⋯⋯⋯⋯⋯⋯⋯⋯⋯⋯⋯⋯⋯⋯⋯⋯⋯.10一、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及其互动关系⋯⋯⋯⋯⋯⋯⋯..11(一)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ll1.生态文明的形成背景⋯⋯⋯⋯⋯⋯⋯⋯⋯⋯⋯⋯⋯⋯..1l2.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123.生态文明的基本特点⋯⋯⋯⋯⋯⋯⋯⋯⋯⋯⋯⋯⋯⋯..13(二)企业绿色发展的基本概念⋯⋯⋯⋯⋯⋯⋯⋯⋯⋯⋯⋯..151.企业绿色发展的形成背景⋯⋯⋯⋯⋯⋯⋯⋯⋯⋯⋯⋯⋯.152.企业绿色发展的内涵界定⋯⋯⋯⋯⋯⋯⋯⋯⋯⋯⋯⋯⋯.163.企业绿色发展的基本特点⋯⋯⋯⋯⋯⋯⋯⋯⋯⋯⋯⋯⋯.17(三)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关系⋯⋯⋯⋯⋯⋯⋯⋯⋯⋯..181.生态文明是企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182.企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的支持力量⋯⋯⋯⋯⋯⋯⋯⋯⋯⋯19二、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21(一)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历史进程⋯⋯⋯⋯⋯⋯⋯⋯⋯⋯⋯.211.企业绿色发展的初步产生(1973-1983)⋯⋯⋯⋯⋯⋯⋯⋯⋯2l2.企业绿色发展的深化发展(1984-1988)⋯⋯⋯⋯⋯⋯⋯⋯⋯213.企业绿色发展的逐步成熟(1989—1995)⋯⋯⋯⋯⋯⋯⋯⋯⋯224.企业绿色发展的继承创新(1996-至今)⋯⋯⋯⋯⋯⋯⋯⋯⋯22(二)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现状分析⋯⋯⋯⋯⋯⋯⋯⋯⋯⋯⋯.23 1.企业绿色意识开始觉醒⋯⋯⋯⋯⋯⋯⋯⋯⋯⋯⋯⋯⋯⋯232.企业绿色需求逐步增加⋯⋯⋯⋯⋯⋯⋯⋯⋯⋯⋯⋯⋯⋯233.企业绿色战略初步实践⋯⋯⋯⋯⋯⋯⋯⋯⋯⋯⋯⋯⋯⋯244.企业绿色营销不断实施⋯⋯⋯⋯⋯⋯⋯⋯⋯⋯⋯⋯⋯⋯245.企业绿色产品持续增多⋯⋯⋯⋯⋯⋯⋯⋯⋯⋯⋯⋯⋯⋯25(三)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趋势前瞻⋯⋯⋯⋯⋯⋯⋯⋯⋯⋯⋯.261.在发展动力上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创新⋯⋯⋯⋯⋯⋯⋯⋯⋯⋯262.在发展战略上更加注重绿色绩效评价⋯⋯⋯⋯⋯⋯⋯⋯⋯⋯263.在发展环境上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责任⋯⋯⋯⋯⋯⋯⋯⋯⋯⋯264.在发展条件上更加注重社会公众认可⋯⋯⋯⋯⋯⋯⋯⋯⋯⋯27三、我国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28(一)我国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281.工业企业带来最大环境问题⋯⋯⋯⋯⋯⋯⋯⋯⋯⋯⋯⋯..282.企业对绿色发展重视度不足⋯⋯⋯⋯⋯⋯⋯⋯⋯⋯⋯⋯..293.企业绿色投入的持续性不强⋯⋯⋯⋯⋯⋯⋯⋯⋯⋯⋯⋯..294.企业重大环境事故此起彼伏⋯⋯⋯⋯⋯⋯⋯⋯⋯⋯⋯⋯..29(二)我国企业绿色发展问题的成因分析⋯⋯⋯⋯⋯⋯⋯⋯⋯⋯291.以GDP为纲的观念惯性强大⋯⋯⋯⋯⋯⋯⋯⋯⋯⋯⋯⋯..292.企业唯利是图本性难改⋯⋯⋯⋯⋯⋯⋯⋯⋯⋯⋯⋯⋯⋯303.绿色环境保护立法不足⋯⋯⋯⋯⋯⋯⋯⋯⋯⋯⋯⋯⋯⋯304.企业绿色发展氛围不够⋯⋯⋯⋯⋯⋯⋯⋯⋯⋯⋯⋯⋯⋯30四、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对策⋯⋯⋯⋯⋯⋯⋯⋯⋯⋯⋯⋯.31(一)培育企业绿色发展的理念⋯⋯⋯⋯⋯⋯⋯⋯⋯⋯⋯⋯..31(二)强化激励增强企业绿色发展的动力⋯⋯⋯⋯⋯⋯⋯⋯⋯⋯31(三)健全企业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32(四)加强对企业绿色发展的监管力度⋯⋯⋯⋯⋯⋯⋯⋯⋯⋯..32(五)建立企业绿色发展的评价体系⋯⋯⋯⋯⋯⋯⋯⋯⋯⋯⋯.32结语⋯⋯⋯⋯⋯⋯⋯⋯⋯⋯⋯⋯⋯⋯⋯⋯⋯⋯⋯..34参考文献⋯⋯⋯⋯⋯⋯⋯⋯⋯⋯⋯⋯⋯⋯⋯⋯⋯⋯⋯..35致谢⋯⋯⋯⋯⋯⋯⋯⋯⋯⋯⋯⋯⋯⋯⋯⋯⋯⋯⋯..38 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张东指导教师吴江教授中文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的新提法,其中明确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注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企业绿色发展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三效”的提高和企业形象的改善,更具有巨大的外部溢出效应,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本文在生态文明的视阈下集中于企业的绿色发展的相关问题的研究。通过分析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互动关系,形成对于生态文明和企业绿色发展的理性认识;同时,通过把脉企业绿色发展的动力和阻力,找到目前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总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于生态文明内涵和外延的准确把握,找到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和有效的路径。总之,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部分。主要是把握研究的背景,提出和界定所研究的问题。介绍具体的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互动关系。通过界定本文的相关概念,形成对生态文明、企业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企业绿色发展的关系等概念的规范认识。第三部分,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阐述企业绿色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生态文明背景下企业绿色发展的基本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展望。第四部分,我国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分析生态文明背景下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企业绿色发展所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为后续对策的提出打下基础。第五部分,提出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对策。分析企业绿色发展的社会环境,构建企业绿色发展的战略框架,具体提出企业绿色发展的的对策。第六部分。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主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企业; Studyongreendevelopmentofenterprisesfromtheperspectiveofecological●■l■J●C|ViliZatlonMaxismofGraduateStudiesZhangDongSuPervisor:ProfessorWuJiangAbstractTheeighteenbigreportsofthepartyputforwardanewformulation,whichexplicitlyto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Thisisthe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ofthe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Payattentiontothebuildingofasocialistecologicalcivilization,protectionisconducivetoresourceconservationandenvironmental.Enterprisesasthemainbodyofthemarket,shouldbecomethemainforcein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Toimprovetheenterprisegreendevelopmentisnotonlyconducivetotheirown”threeeffect”andenterpriseimageimprovement,moreextemalhugespillovers,facilitating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Researchonrelatedproblemsofgreendevelopmentbasedon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thefocusonenterprise.Throughtheinteractiverelationshipbetweentheanalysisofgreendevelopmentofecologicalcivilizationandenterprise,formtheunderstandingofthegreendevelopmentofecologicalcivilizationandthereason;atthesametime,throughthegreenenterprisedevelopmentpulsepowerandresistance,tofindthegeneralstateofgreenbusinessdevelopmentinourcountryandtheexistingproblems.Finally,throughanaccurategraspoftheconnotationanddenota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thedevelopmentofenterprisestofindgreenecologicalciviliz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theoverallstrategy,ideasandeffectivepath.Inaword,themaincontentofthispaperincludesthefollowingparts.Thefirstpart,in仃oduction.Themainistograsptheresearchbackground,presentresearchandproblemdefinition.Ideas,contentsandmethodsoftheresearch.Thesecondpart,theinteractiverelationshipbetweenthedevelopmentofecologicalcivilizationandgreenenterprises.Throughthedefinitionoftheconceptofgreendevelopment,theformationofenterprisegreendevelopmenLecologicalcivilization,ecologicalcivilizationII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construction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standardknowledge.Thethirdpart,analysisonstatusandtrendofgreenbusinessdevelopmentinourcountry.Thehistoryofenterprisegreendevelopment,analysisofthegreendevelopmentofenterprisesunderthebackgroundofecologicalcivilization.prospectanddevelopmenttrend.Thefourthpart,analysisoftheproblemsandcausesofgreenbusinessdevelopmentinourcountry.Analysisoftheexistinggreendevelopmentofenterprisesunderthebackgroundofecologicalcivilization,andanalysesthemaincausesofenterprisegreendevelopmentproblems,putforwardcountermeasuresforfollow—uptolaythefoundation.Thefifthpart,themaincountermeasurestogreendevelopmententerprisesfromperspectiveofecologicalcivilization.Analysisofenterprisegreendevelopmentofthesocialenvironment,thestrategicframeworkofenterprisegreendevelopment,green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areputforward.Thelastpart,intheconclusionpart.Summarizesthethemeofthispaper,putforwardtheoutlookoffurtherresearch.Keywords:Ecologicalcivilization;greendevelopment;enterprise;III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主题是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研究,生态文明和企业绿色发展都是属于较为新近产生的概念,但对于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研究成果应该算较多,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当人类认识到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之后,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尤其是关于企业绿色发展的研究都属于热点话题,因而,相关的研究成果颇丰。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绿色发展研究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及其关系的研究生态文明和企业绿色发展的研究作为本文研究的关键词,分析和总结其内涵和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对于展开后续的分析提供条件。1.生态文明内涵的研究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极其可观,学者们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生态文明从“原始文明一农业文明一工业文明一生态文明”发展而来,它是随着人们对传统文明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而产生的。生态文明一词源于1962年美国海洋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该书反思了工业时代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拉开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序幕。1995年美国作家莫里森在《生态民主》一书中,针对工业文明的弊端,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1987年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全国生态农业问题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点,他认为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申曙光教授(1994)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工业文明更先进的文明。中国宗教学会理事高长江(2000)提出生态文明从发展哲学的意义上说,指的是一种人与物的和生共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明。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2006)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其次,生态文明沿着“物质文明一精神文明一政治文明一生态文明”的思路展开,在这里生态文明成为一种发展理念和治国手段,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共同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理念体系和治国体系。1987年,刘思华在其著作《理论生态经济学若干问题》中提出了“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文明的内在统一”的观点。张云飞教授(2006)认为按照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四者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文明系统。余谋昌(2006)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一起,共同支撑和谐社会大厦。其中,物质文明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保障,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2.企业绿色发展内涵的研究绿色发展理念来源于人类对于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的反思,绿色发展的实质就是生态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绿色发展理念起源于国外,中国对于绿色发展的探讨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企业绿色发展的研究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为使中国企业更好的融入和迎合国际发展潮流和趋势,企业绿色发展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对于“企业绿色发展”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公认的定义,虽然学者们对企业绿色化的表述各有侧重,但其实质是一样的,即企业应该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机制的创新,以及实现人类生存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以下就是国内外关于企业绿色发展的代表性观点。Kkemp(1992)认为企业绿色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T.Gladwi(1992)认为绿色化是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王其中(2002)认为企业绿色发展就是“企业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节约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身心健康作为生产经营理念,采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的关系,以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朱昶(2003)认为企业绿色发展就是指“以绿色观念为指导,沿着绿色化发展方向,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采取行动并取得全面进步的根本性、长远性的谋划。简言之,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就是在绿色观念指导下的企业发展战略。”吴时舫(2006)指出中国企业一定要走绿色发展之路,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把追求环境效益摆上重要位置,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共赢。3.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绿色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目前学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绿色发展关系的探讨较少。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都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且从不同的视角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总结。高宜新(2010)从企业责任的视角认为:企业绿色责任是其社会责任传承文明的全新体现。企业履行绿色责任,是2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顺应社会绿色消费潮流和绿色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自身实现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秦书生(2010)从企业绿色发展的技术条件视角认为生态文明指引着绿色技术的创新:“一般说来,任何技术创新都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的引导。传统技术创新植根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基本价值观念,从而导致了生态危机的产生。绿色技术创新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渗透到技术创新中,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李文(2013)从生态文明对于企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视角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将极大地激发企业家的创造力和创业激情,在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催生出诸多新型商业领域和机遇,一批标志着创新发展特征的低能耗、清洁产品和绿色服务的绿色企业将会应运而生。”(二)企业绿色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1.企业绿色发展模式、战略及评价体系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企业绿色发展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研究企业绿色发展离不开对企业绿色发展的模式、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及其一般步骤和企业绿色发展的评价体系的探讨。(1)企业绿色发展的模式的研究C.Hutchinsdn(1992)阐述了三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绿色企业模式,即:①清洁化;②开拓新的商业机会;③持续发展。G.Azzone和U.Bertele(1994)以欧洲汽车工业污染控制为例,提出了绿色企业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即:①稳定型:保持现有的生产模式不变;②反应型,由于政府和公众的压力而削减污染;③主动型,积极主动应对压力,控制污染;④创造型,发展创新技术,实现无污染化。韩超(2003)将企业绿色发展战略总结为五种模式,并对五种模式的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一,指挥型。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企业总工程师考虑的是如何制定一个最佳战略的问题。在实践中,计划人员要向总工程师提交企业绿色发展战略的报告,总工程师阅读后做出结论,确定了具体战略后,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宣布企业绿色发展战略,然后强制下层管理人员去执行。第二,变革型。这种战略的特点是,企业总工程师考虑的是如何实施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实施中总工程师本人在其他方面的帮助下要对企业进行一系列变革,如建立新的组织机构、新的信息系统,变更人事,采用激励手段和控制系统以促进绿色战略的实施。第三,合作型。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企业总工程师考虑的是如何让其他高层管理人员从战略实施一开始就承担相关的战略责任。第四,文化型。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企业总工程师考虑的是如何动员全体员工都参与绿色战略实施活动,即企业总工程师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运用企业文化的手段,不断向企业全体员工灌输这一战略思想,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所有成员在共同的文化基础上参与战略的实施活动。第五,增长型。总工程师要认真对待下层管理人员提出的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案,只要方案基本可行,符合企业绿色战略发展方向,在与管理人员探讨了解决方案中的具体问题的措施以后,应及时批准这些方案,以激励员工的首创精神。杨代友(2007)认为实现企业绿色发展一般有四种模式:①减少产量;②安装处理设备;③技术的改进和重构;④加强管理。他也提出了“但除非遇到特殊情况,比如重大环境事故,否则现实中减少产量郁不是可取的办法。所以,企业一般是在后面三种方法中进行选择。”(2)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及其一般步骤的研究企业绿色发展战略是企业迈向绿色发展的蓝图与计划,目前学界认为企业绿色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就是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李静江(2002)认为企业绿色发展就是要求对过去那种单纯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变革,制定和推行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绿色发展战略。企业绿色发展战略步骤表现为:①树立绿色战略指导思想,②确立绿色发展方向,③制定绿色发展规划。朱昶(2003)认为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可以定义为:企业以绿色观念为指导,沿着绿色化发展方向,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采取行动并取得全面进步的根本性、长远性的谋划。简言之,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就是在绿色观念指导下的企业发展战略。同时他认为企业绿色发展的战略一般包括战略思想、战略内容、战略制定和实施四个步骤。陈岗(2007)认为企业绿色发展战略是企业面对绿色挑战,把节约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身心健康作为生产经营理念,摒弃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费、高环境代价的发展模式,改变企业的信息采集、营销、生产、研发模式等,对企业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将“绿色”因素渗透于企业的各个环节和层次之中,以绿色消费作为出发点,以绿色文化作为企业文化核心,在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的前提下,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新的长远性、全局性和系统性设计。并且他认为企业绿色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包括三大步骤:企业环境分析、战略方案设计和战略实施及评价与控制。(3)企业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的研究随着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及国际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围绕企业环境战略绩效评价的标准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相继发布了许多可供企业应用参考的环境绩效评价标准及评估操作指南。其中具代表性的就是199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IS014031环境绩效评价标准,该标准将指标分为企业周边的环境状况指标以及企业内部的环境绩效指标两大类。其中,环4 境状况指标属辅助性指标,主要反映企业周边的环境质量状况;环境绩效指标又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反映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所做努力的管理绩效指标,另一部分是反映企业在操作运行过程中环境业绩的操作绩效指标。该标准为企业内部进行环境绩效评价和实施环境管理提供了详细指导。目前国内学界取得的企业绿色发展评价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曹建安(2003)等人认为企业绩效评价应重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将企业与环境的动态适应作为企业绩效评价的新的切入点。李健(2004)等人分别从经营效果、绿色效果、资源和能源属性、生产过程属性、销售和消费属性、环境效果以及发展潜力七个方面构建了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梁祺(2005)在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研究中指出创新绿色环保型供应链是工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所以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应纳入环境因素。刘霞(2005)在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从运营与经济子系统、生态效益子系统、社会效益子系统和循环特征子系统四个方面设计了评价体系。蔡上游,王爱莲(2006)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反映资源、原材料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等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史晓燕(2006)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刘玲阅(2006)从经济效益、运营、资源和能源利用、环境以及创新五个方面构建了具有物流企业的特点的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高前善(2006)从财务绩效、生态绩效和社会绩效对企业绩效进行了三重评价,并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李冰(2008)分别构建了绿色制造、绿色营销、绿色文化的绩效评价系统和企业绿色管理三重绩效协调度评价系统。谢明辉(2012)等人从包装产品保护功能、方便功能、促销功能三大功能属性和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产生影响的环境属性为维度对建立了对包装产业的评价体系。陈红喜(2013)等人从价值链视角出发,以企业绿色设计能力、绿色制造能力、绿色营销能力、绿色处理能力为子维度建立了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平价计算方法和指标权重,总体上形成了一套绿色竞争力指标体系。2.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研究目前学界认为我国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杜军(2003)以重庆为个案认为重庆企业绿色发展存在发展观念落后、技术落后、财政支持不足、法律及政策的监督薄弱、企业内部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赵茜(2008)认为我国存在企业绿色发展规模小和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外部动力不足的问题。她认为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①目前我国技术条件落后和技术创新水平未能满足企业绿色发展的需要;②既得利益使企业缺乏绿色发展的动力;③传统的政绩考核方法引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导不当;④主流经济伦理观导致主体的行为取向与企业绿色发展相悖;⑤我国缺乏驱使企业绿色发展的法律体系。毕思勇(2011)认为当前我国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有:①绿色营销理念尚未真正确定;②绿色需求的深度和广度需要不强;③绿色企业文化没有普及;④缺乏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属性出发的全过程管理;⑤清洁生产方式推广不够;⑥绿色营销组合战略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我国企业接触绿色营销的理论时间不长,就大多数企业而言,尚不具备绿色营销意识,传统营销观念和营销策略仍具主导地位:政府在引导和推动绿色营销方面的政策措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绿色消费的观念不够普及,需求不够旺盛等原因影响了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进展缓慢,使我国企业在绿色营销的实践中面临很多现实性问题和障碍。莎娜(2012)将我国当前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两方面。外部环境的问题包括:①环境法律法规缺失;②地方保护主义盛行;③政策扶持力度不够;④公众生态意识淡薄。企业内部问题包括:①环保意识缺乏;②经营理念陈旧;③环保资金不足;④环保技术落后。我国目前企业绿色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普遍存在观念滞后、技术落后、法律法规薄弱、资金支持不足、企业绿色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积极地采取措施应对。3.企业绿色发展的对策研究的研究面对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学界普遍都认识到要实现企业绿色发展必须要使企业、政府、公众形成合力,要在企业绿色发展的观念、制度、技术等软硬条件上下功夫。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其中不乏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设性观点。张太海(2002)对企业绿色发展中重要的一环经营提出了两方面的对策建议。其一实施绿色经营的战略对策。包括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绿色法规、积极引导绿色消费;其二实施绿色经营的战术策略。包括开发绿色产品、争取绿色标志、实行绿色营销组合以及加强绿色管理。他又于2007年提出企业实施绿色经营的对策措施,即树立绿色经营理念,他认为实施绿色经营是一项战略决策,观念的转变是第一位的;制定绿色经营规划,绿色经营的关键在于制定与实施绿色经营规划,包括确立实施绿色经营的战略目标、实施步骤和对策措施;推行绿色生产;加强绿色管理;开展绿色营销等。赵倩(2008)认为实现企业绿色发展的途径主要有:①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是发展绿色企业的根本保证;②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③建立绿色企业的法律体系;④培育绿色经济伦理观;⑤建立和完善配套机制。莎娜(2012)通过政府、企业、公众三方面阐释了企业绿色发展的途径:①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保障体系②企业通过建立企业环境道6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德自律机制;建立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体系;建立企业环境战略决策体系;建立企业绿色经营管理体系;建立企业环保投资管理体系;建立企业环境管理监督体系等方式全面履行和配合⑧公众的积极响应和监督。综上所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绿色发展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而国内的研究是随着我国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上日程才逐渐丰富起来,国内对企业绿色发展的研究虽然刚起步不久,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参考和依据。但同时也应当看到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实践指导性不够,研究大多停留在经验化、零散化的层面,缺乏理论与实际的具体结合,难以指导具体的实际工作;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有的论文只研究了企业绿色发展的战略,有的只研究了企业绿色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企业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也不尽完善。本文将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理论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尝试和探索,力求对生态文明建设和企业绿色发展做出较为系统的研究。7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引言生态文明属于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提出的第四大文明,是和前三大文明同等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主要强调的是对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的关注和建设,强调的是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企业绿色发展强调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符合生态绿色的标准,体现在企业的绿色战略、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总和。企业绿色发展是以绿色为导向的新型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符合资源节约和生态文明的标准,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企业绿色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下对企业绿色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分析了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内涵界定和互动关系,找到企业绿色发展的历史脉络、一般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企业绿色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成因,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企业绿色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研究背景生态文明是西方社会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即主要针对西方经济高速发展条件下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条件下提出。生态文明是对改善社会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和生态良好社会的高度凝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属于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属于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各个主体都有责任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政府部门应该来讲很大程度上主要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责任,从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生态文明监管等各个层面负责管理和建设;企业等盈利性部门也要相应地履行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加之企业绿色发展问题的突出性和严重性,使得企业绿色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汇重大;第三部门或社会组织及个人也需要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积极承担生态文明的建设。本文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下对企业绿色发展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积极借鉴国外企业绿色发展和国内企业绿色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绿色发展问题进行系统分析。2.研究意义本文研究的意义分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是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目前学界对生态文明研究的理论较为丰富,而企业绿色发展却相对较少,对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关系的探讨几乎没有。本文拟就对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绿色发展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的内容、途径及评价体系8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进行探讨,旨在为丰富生态文明和企业绿色发展理论提供素材,为实践提供参考。其次是本文研究是实践意义。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这不仅是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理论认识的升华,也表明了走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中国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国家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企业绿色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途径。企业绿色发展是企业持久竞争力的保障。企业绿色发展刺激和激励着企业革新观念、改善管理、创新技术,这将会成为企业增长的潜在推动力。绿色发展如果取得成功,将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并有可能打破绿色贸易壁垒使中国的朝阳产业具备全球竞争力。(二)研究思路和方法1.研究思路研究思路是一篇文章研究的基本逻辑和路径。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采取问题的提出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这样的研究路径。首先研究问题的提出,介绍本文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基本框架、基本思路和方法。其次,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对核心议题的现状、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路线图如图l表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理论渊源及依据特征阐述特征证明历史脉络一般现状困境原因图1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图9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2.研究方法本文综合采用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最终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在规范研究中,又具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以分析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内涵和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背景,历史回顾法,主要通过论述生态文明的演变过程和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有关历史进程,找到两者变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在现状分析时运用了描述分析法以指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企业在绿色创新发展中的困境及原因,并提出对策。(三)研究内容与创新1.研究内容本文围绕企业绿色发展这一核心议题,从以下几方面具体论述有关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这一问题。第一部分为导言部分。提出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意义,以及阐述研究具体思路、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论述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互动关系。在把握研究的背景基础上,提出和界定所研究问题的内涵。并因此形成对生态文明、企业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企业绿色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概念的理性认识。第三部分对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细致地分析。这部分主要是分析了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基本情况,分析了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历史脉络,一般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展望。第四部分对我国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分析。这部分分析了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优化企业绿色发展战略路径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空间。第五部分提出了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建议和对策。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分析企业绿色发展的社会环境,构建企业绿色发展的战略框架,具体设计企业绿色发展的的战略路径。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部分,通过总结全文来深化本文的主题。2.可能的创新本文在借鉴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绿色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理论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尝试和探索,力求对生态文明建设和企业绿色发展做出较为系统的研究。同时就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绿色发展的内容、途径及评价体系进行探讨,为实践提供参考。一是研究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绿色发展是回应了时代诉求和现实需要,题选比较新颖。二是比较系统地厘清企业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三是本文提出了企业绿色发展的战略途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lO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及其互动关系生态文明属于文明的范畴,包含了自然生态的良好和社会生态的有序。生态文明天然包含了绿色发展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绿色发展的支持,尤其是企业绿色发展的认识。在认识生态文明和企业绿色相互关系之前有必要对生态文明和企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界定,之后才可能形成对于生态文明和企业绿色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性认识。(一)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对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国外早于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较早出现。学界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不过就其实质而言大同小异。这里主要从生态文明的形成背景、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生态文明的基本特点出发,尝试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一定的解释。1.生态文明的形成背景生态文明属于人类文明的最新形态,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又一大文明形态,而且是有别于以前所有的文明形态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更是超过工业文明的社会文明形态。它强调和追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的发展,遵循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条件下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双重成果的集合。生态文明有其形成的基本背景,可以说这一思想从古至今都有,但是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或者成为一种现实的文明形态应该是在工业文明产生之后。就国际背景来说。生态文明主要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但伴随着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约束背景下兴起的。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远离了世界大战阴影的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尤其是新兴经济体获得了巨大的飞跃。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却引发了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经济的高速发展超过了社会现有资源的承载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社会环境受到巨大的破坏,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资源和环境双重问题的突出让人类开始思考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协调问题。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生态文明逐渐兴起开来。20世纪60年代,这种危机越发严重了,引起了社会有志之士的积极关注。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在著名的专著《寂静的春天》中提到环境污染这一问题,引起了全美国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推动了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的觉醒。十年之后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这一报告预测在未来的一个世纪中,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会导致地球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除非人类自觉限制这两大趋势,否则悲剧不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及其互动关系可避免。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和平、发展和环境的关系,通过追求可持续发展,反对唯经济发展论的行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积极构建全球统一的生态文明。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也在国内得到越来越也越多的重视。就国内背景来说。改革开放让我国经济获得了腾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堪称世界经济奇迹,截至2010年,我国就己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生态环境受到巨大的破坏,尤其是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受到巨大破坏。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文明需要和现实政府不能够承担起提供这一需要矛盾逐渐增长,突出表现在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日益尖锐的矛盾,直接表现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一方面是对立的,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势必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各种各样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人类还不注重这方面的保护的时候,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可避免地爆发出来。经济的发展对资源提出过限度的要求,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另一方面,双方又有统一的一方面,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从根本上来说是不矛盾的,两者可以实现协调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便在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之后开始实施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了控制人口数量的目标,使得土地、水、森林等各种自然资源得到了保护,尤其是工业污染扩大的势头得到了初步的遏制,生态环境得到了巨大的保护。199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论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之后的“九五”和“十五”计划国家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确定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发展观。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更高的高度。2012年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五位一体”的建设框架之中,美丽中国的愿景让生态文明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2.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产生于后工业社会,属于迄今为止最高级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要求在对待自然的同时,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中所产生的保护环境和生态12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及其互动关系安全的意识、观念、制度、政策,也包括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手段、体制和机制以及行动。目前,学界对于生态文明还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内涵界定。要理解生态文明就必须要理解文明的含义,而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领域的文明。恩格斯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④对于文明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文明是一种进步的、积极的状态,与落后的、消极的状态相对应,总之,文明就是一种先进的高级的社会形态。王玉玲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②李良美认为:“生态文明,或称绿色文明、环境文明,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球化协调发展的文明”。⑨伍瑛认为:“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致力于现代化的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有效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这些定义都是学界做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新提法,其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互并列的一大建设,是十六大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十七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来最新的提法,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前四个建设之中,体现了执政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并最终为了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根据十八大的主题报告对于生态文明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结合上述定义,本文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为: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通过积极改造自然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综合,并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3.生态文明的基本特点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有一般文明所固有的基本特点,但也具有自身特殊的基本特点。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圆王玉玲.生态文明的背景、内涵及实现途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9).@李良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2).④伍瑛.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J].生态经济,2000(2). 两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及其互动关系(1)坚持持续性和全面性的统一传统的发展模式属于粗放型数量型的发展模式,追求的是以GDP为唯一标准的经济数量的增长目标,导致资源耗竭环境破坏。这样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影响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追求生态文明,则要避免这种趋势,要实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将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现代的以追求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是一种追求可持续的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是要坚持这种持续性,在消费模式方面,也需要追求这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倡导绿色消费。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排斥传统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发展理念和方式,追求的是人、社会、自然等主体的全面的发展。通过放弃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片名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方式,追求以低能耗、零污染、零排放等为特征的全新的发展方式。而且,这种方式注重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结构优化、科技进步、资源高效利用和质量效益提升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全面协调,以及实现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生态文明注重持续性和全面性的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2)坚持和谐性与文明性的统一和谐社会是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最新认识。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除了拥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外,还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和谐美满的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观念提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倡从单独地一味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生态文明的取向上来。生态文明的建设将已经隔离的和被破坏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拉回到正常和谐的轨道,不仅仅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有利于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还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生态文明属于后工业时代的产物,属于一种高级的文明社会形态。这一文明进化成果对于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的文明形态,代表一种新型的进步的伦理价值观念,这一价值观念有利于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3)坚持长期性和创新性的统一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样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当前生态文明已经在不同程度上遭到或大或小的破坏的前提下,更需要得到人类更多的关注和关心。生态文明建设除了在重要性上不低于其他建设外,还在建设的长期性方面不亚于其他方面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期性是因为这一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具有长期性,要保证实现生态文明的长期性就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需要长期不懈的奋斗,需要持续的节约资源和保护14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及其互动关系环境,这样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长期性。同时,生态文明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又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生态文明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正如其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一样,生态文明的观念、生态文明的意识、生态文明的制度设计和规范、生态文明的体质机制和生态文明的技术设备都处在不断的变革和创新之中。这样的生态文明才好获得长期的健康的发展,才会是由生命力的生态文明。(二)企业绿色发展的基本概念企业作为盈利组织,天生具有盈利的追求,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利润的追求创造了条件。相较于传统的发展模式,企业绿色发展是一种有别于之前的以绿色为核心要旨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可持续的企业发展模式。这里主要从企业绿色发展观念的形成背景、内涵界定和基本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企业绿色发展的形成背景企业绿色发展是随着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而逐渐形成的,因而,在发展时间上可以说基本和生态文明处于大致相同的时期。企业绿色发展不仅仅是一种发展模式,更是一种发展观念、发展目标、发展技术、发展方式和方法的综合。企业绿色发展有其形成的背景和条件。企业绿色发展是在传统企业非绿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批判和反思。传统企业发展模式追求的是单一的片面的企业自身发展的经济数量,而忽视了企业可持续性和生态的发展,也忽视了企业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良好效应。而企业绿色发展发展模式则是一种新型的注重企业的可持续性,并注重处理好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注意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注重外部环境的保护。就企业绿色发展形成的背景而言,和生态文明几乎同步出现的企业绿色发展,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回应。因为,世界各个国家的企业的发展本身带来了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就是说企业这一主体带来了较多的生态环境麻烦,突出表现在企业的行为导致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等严重的生态破坏,加之企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对于什么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时国际社会都面临这样的共同问题,即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了环境和发展之间严峻的矛盾。人类对于这对矛盾的认识和解决可以分为三个具体的阶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初属于生态环境问题提出阶段,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为可持续发展阶段,主义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系统发展,九十年代初至今属于绿色经济与全球环境合作治理阶段,注重政府、企业、社会等相关主题的合作治理。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使得企业开始思考和践行绿色发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及其互动关系展的理念、意义、标准、途径等问题,对于企业绿色发展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样的发展理念随着国际化浪潮带入我国,我国的企业开始逐步接受这种发展方式。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的绿色发展可以带来直接的效益,通过技术引进或者创新的方式带动企业绿色技术的进步和绿色产品的制造,从而形成企业绿色发展的战略思维和发展理念;另一方面是外部的各种压力,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严格的政府管制的存在,使得企业逐步接受绿色发展的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绿色发展开始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只有符合绿色发展模式的企业才能够获得永续的发展。2.企业绿色发展的内涵界定企业绿色发展属于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企业发展模式的发展模式。这一概念由三组词语组成,分别是企业、绿色和发展,这里的企业主要是指各种以盈利为目的营运性单位,绿色是追求生态环保,追求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就是一种获得进步的过程和状态。绿色发展就是强调全社会推行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式。所以,企业绿色发展简单来讲指企业采取追求低碳、生态、环保的发展模式。企业绿色发展就是将环境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素,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使得企业的活动绿色化、生态化。企业绿色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具体包括企业绿色发展的统一认识和战略规划、企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安排、企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绿色发展的产品和服务等广泛的内容。国内外学晃对于企业绿色发展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M.Tushman等认为,企业绿色发展或者企业绿色化是一个组织的进化过程;J.Conger和Rkanunga都认为企业家在企业绿色发展中都有很大的作用;G.Huber提出企业绿色化属于组织学的范畴;Hkemp认为企业绿色化是一个自然而然地选择过程;T.Gladwin认为企业绿色化是企业的一种战略规划和选择。朱昶认为企业绿色发展就是指“以绿色观念为指导,沿着绿色化发展方向,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采取行动并取得全面进步的根本性、长远性的谋划。简言之,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就是在绿色观念指导下的企业发展战略。”④吴时舫则认为中国企业一定要走绿色发展之路,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把追求环境效益摆上重要位置,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共赢。④综合上述所有的观点和定义,本文任务企业绿色发展是指企业在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意识的指导下,坚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品和服务创造、绿色文化、①朱昶.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及其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吴时舫.从绿色壁垒看企业绿色发展之路[J].商场现代化,200G(18),6.16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及其互动关系绿色营销、绿色环境等绿色概念和行动,从而实现企业高效集约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标。3.企业绿色发展的基本特点企业绿色发展属于绿色发展的一个范畴,只是主体特定为企业。因而,其具有绿色发展的一般特性,有保持特有的企业绿色发展的特点。(1)战略性和长期性企业绿色发展属于一种新型的企业发展模式,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非绿色发展模式的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追求的是企业整体的战略性的绿色发展。企业绿色发展不仅仅是企业某个部门或者某个阶段的需要,而是企业整体的涉及到企业所有部门的发展模式,而且包含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发展模式。因而带有强烈的整体性和战略性。同时,企业要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制定出具有战略性的规划和安排。同时,企业绿色发展的战略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发展需要,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式。企业绿色发展属于一种能够带来长期收益的发展模式,而且这种收益一般来讲只有在长期坚持的过程中才能够获得,因此,不论是从现在的利益考虑还是长期的战略思考都需要企业长期坚持绿色发展的发展模式。(2)全面性和阶段性企业绿色发展除了需要有长远的规划之外,还需要有更丰富的内涵,需要有全面的考虑和思考。企业绿色发展需要全面设计和规划,必须设计好企业的绿色发展战略和规划。企业绿色发展还需要重新设计好企业的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设计,适合绿色发展的体制就是安排好企业绿色发展的组织机构、权责分配;而适合企业绿色发展的机制就是考虑好企业绿色发展的制度性的方法。企业绿色发展还需要注重企业绿色发展的意识的树立,从而营造良好的企业绿色发展文化。因此,企业绿色发展是需要全面考虑和规划的。同时,企业绿色发展有一个长期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处于不同的企业绿色发展环境之中,都具有不同的绿色发展的需要;而且,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都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不同企业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绿色发展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企业绿色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3)创新性和差异性企业绿色发展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而且是一个不断革新的概念。企业绿色发展实在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企业的绿色发展推动全社会绿色发展。最开始的企业绿色发展更多地是从发展意识和发展观念上来讲的,真正的绿色实践还是有限的,主要是为了处理企业自身的内部可持续发展和效益问题。后来,随着绿色发展观念的逐步深入,17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及其互动关系企业绿色发展的内涵逐步扩展,除了满足企业自身的需要外,还需要进一步地满足企业外部环境的需要,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因此,企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不断进行创新。随着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是必然会碰到这一问题,都会对企业绿色发展提出或多或少的要求。但是,由于国情和现实需要的不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发展战略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三)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关系生态文明要求企业做到绿色发展,企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强大支持。生态文明和企业绿色发展密切联系,相互支持。1.生态文明是企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生态文明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指导,决定了企业绿色发展的价值取向,对企业绿色发展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并成为企业绿色发展的外部动力。(1)生态文明决定了企业绿色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明属于一种高级形式的社会文明形态,属于一种高级的文化伦理形态。这一文化伦理形态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一方面是生态文明的观念会逐步深入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之中,影响企业的有关决策和行为。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会影响企业的绿色发展价值取向,生态文明里面的高效利用资源会使得企业更多关注企业资源的利用问题,积极通过技术改造或者创新的方式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文明观念里面的环境保护观念,促使企业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包括企业内部良好环境和良好外部环境的营造,尤其是要注重企业对外部环境可能会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关注。(2)生态文明对企业绿色发展提出了目标和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属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般意义上的目标是为了建成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具体要求是注意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我国来讲,生态文明的建设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新型工业化建设方面强调从线性经济和高碳发展向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对于企业的绿色发展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需要企业制定绿色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实施路线,以及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生态文明对于企业绿色发展不仅仅提出了现实的需要和需求,更是提供了可靠的可能的实现路径和途径。(3)生态文明是企业绿色发展的外部动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仅对全社会各个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及其互动关系主体提出了绿色发展的要求,更对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很大影响的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企业能够做到集约利用资源、大力保护环境,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更多地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而且也为各个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外部动力。企业绿色发展战略的形成有两方面的动力,一方面是内部的发展动力,一种是外部的推动力量,尤其在企业发展的初期或者还没有进行绿色发展之前,基本上外部的动力,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给予的动力便显得尤为突出,而不在乎这样的外在动力是基于利益考量的主动而为,还是受到现实压力的被迫行动。总之,生态文明属于企业进行绿色发展的重要外部推动力,推动企业积极考量进行绿色发展。2.企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的支持力量企业绿色发展属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部分,可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量。企业绿色发展可以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企业绿色发展属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子战略,企业绿色发展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追求。(1)企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负有很重大的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责任。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作为市场活动主体,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理应承担较多的建设责任;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的很多活动能够带来非绿色的效益,从而影响了生态文明的建设,尤其是企业的一些非绿色行为直接干扰了生态文明的建设,比如大量落后产能的存在、大量环境污染的出现、大量浪费资源的情况的存在,都使得企业有这个责任和义务积极担负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企业要想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必要的对传统的非生态行为的改造,主动追求企业绿色发展战略,通过是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2)企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子战略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整体的发展过程,属于一个巨大的发展战略问题,也需要有众多的子战略予以细化和实现,只有实现了各个小的战略,这样才能够推动生态文明大战略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战略里面必然包括绿色发展的战略,绿色发展的战略主体应该很多,包括公共机关和部门、私人组织和机构、非盈利性部门等都需要采取这样发展战略。企业绿色发展属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算是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大战略的一个很重要的子战略。企业绿色发展的这一子战略对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大战略的实现意义重大。(3)企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追求19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生态文明与企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及其互动关系企业绿色发展是企业采取绿色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主要通过采取绿色规划、绿色技术、绿色营销、绿色产品、绿色文化的方式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企业绿色发展可以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时毋庸置疑的,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追求。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是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就是要做到高效、绿色环保的发展。而企业绿色发展这一发展模式正式适合这一发展方式的适宜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就是追求可持续,追求生态文明,从而迎合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20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企业绿色发展的形成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企业绿色发展还并未像现在这样收到重视。单纯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GDP为纲的考核体系决定了绿色发展的缓慢。我国企业绿色发展有其自身形成的一个历史进程,通过对其进行把握,可以与当前企业绿色发展的一般现状进行有效的对比,找到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所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有效的展望,从而对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基本情况有个整体的把握。(一)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历史进程我国企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从最初的初步认识、具体实践,再到后来的继承和发扬,以及目前的探索与创新这四个较为完整的发展阶段。1.企业绿色发展的初步产生(1973-1983)1972年6月,我国派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从此把环境保护工作正式列入议程,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从此时到1983年,是我国环保工作的起步时期。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迈出了保护环境的第一步。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承认中国存在环境问题,并且还比较严重。这次会议之后,国务院设立了环境保护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始起步。从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至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极其缓慢,虽然在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群众的强烈呼声下,我国在工业污染治理;“三废”综合利用、城市的消烟除尘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一时期主要是简单模仿西方国家的做法,是以单纯治理污染(主要是工业污染)为主,开发性的理论研究和实用技术还很少,急于求成的倾向也逐渐暴露。2.企业绿色发展的深化发展(1984_1988)从1984年到1988年,是我国环保工作实现重要转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不能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定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的战略方针。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战略高度上确定环保工作的指导方针。鉴于国家一时拿不出很多钱用于环保事业的实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际情况,会议明确提出,把强化环境管理作为环保工作的中心环节,实现了思想认识和工作方式上的一个重大转变。这一时期制定了环境保护的大政方针;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一批法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强了环境管理,为环保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这一时期工业污染源治理仍是环保事业的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并未得到彻底的贯彻实施。3.企业绿色发展的逐步成熟(1989-1995)198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第二次会议制定的大政方针具体化了,形成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1999年调整为谁污染谁付费)"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体系和八项环境管理制度,把不同的管理目标、不同的控制局面和不同的操作方式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基本上把主要的环境问题置于这个管理体系的覆盖之下,这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政策保证。在这一时期,以环保规划和计划为指导,以环境目标责任制为龙头,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强化环境监督管理;流域污染综合防治取得进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步伐加快;逐步规范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管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努力实现传统发展战略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转变,我国的环境保护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我国总结了环境保护工作20年来的经验,也吸取了国际社会的新经验,提出了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集中反映了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环境政策;环境保护工作的范畴已不仅局限于环境污染的防治、生态环境的恢复等领域,而是要扩展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更广泛的范围。4.企业绿色发展的继承创新(1996-至今)1996年7月我国召开了第4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为了确保跨世纪环境目标的实现,编制出台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同时出台的还有一系列保证措施。这标志着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进入逐渐成熟的时期。2002年1月第五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提出加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业。2006年4月召开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会议提出需要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1年1月召开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及《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两个文件指导环保事业发展。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二)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现状分析1.企业绿色意识开始觉醒随着人类现代化步伐的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掠夺式的对大自然的资源进行过度开发,提前消耗掉了本属于我们子孙的自然资源。滥砍滥伐森林,造成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随意破坏植被,造成沙尘暴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胡乱排放污水,把几百年后留给我们子孙饮用的地下水也污染了;随意排放废气,使得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暴增。通过以上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空气、土壤等重要的自然资源正遭受着毁灭性的破坏。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生产废气,城市里私人汽车的激增,对森林的过度砍伐,造成二氧化碳的剧增,引发严重的温室效应,地球臭氧层遭到破坏,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抬升等一系列的问题。植被被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沙漠化日益加剧,泥石流、沙尘暴、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由此,人们慢慢意识到我们的地球承受能力有限,我们的生存环境需要得到改善,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随着2013年的到来,宣布玛雅人“2012世界末日预言’’的破灭,人们开始从新审视自己,怎么求发展?怎么求可持续发展?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只图眼前的利益而以牺牲子孙的利益为代价,是愚蠢的,是不值得的。人们开始自觉的开展环保活动,宣传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发起绿色行动,热爱绿色食品,提倡绿色出行,倡导绿色生活,追求绿色消费观念。现在,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概念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连汽车也追求绿色环保、节能、低排放,可见绿色意识已经渗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2.企业绿色需求逐步增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消费观念的深入人心,绿色生活各种必需品的需求量加大,我们的企业也开始思索怎样来迎合人们的绿色消费观念,很多企业选择大打“绿色牌”,环保节能汽车、环保可循环利用电池、绿色无公害蔬菜等等绿色产品食品相继出现,并受到人们狂热的追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可持续发展~度成为很多人关注的话题,环保一绿色消费观念得到更广泛的宣传和学习,各地行政机关也相应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环保、环境问题。各企业也不得不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大流,适当进行生产调整,倡导绿色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对传统的企业来说是一大挑战,这也是“5S”精益管理模式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一个原因,绿色企业文化的产生正好解决了传统企业生产营销模式落后的现状。企业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得不学习和运用绿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色文化管理的相关模式。一是人们消费观念改变之后的需求,二是政府部门严格规范的要求,三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绿色文化管理模式必然得到很好的推广,建立绿色生产生活模式是势在必行的历史发展规律的需要。3.企业绿色战略初步实践企业在寻求发展时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绿色环保概念与生产活动有机结合,使得企业自身利益与绿色环保事业得到双赢,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相协调,才能最终达到社会利益、集体利益、企业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完美一致,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那么要达到一致,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在实现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时刻牢记社会利益、集体利益、生态利益高于一切,是企业自身能实现利益和得到发展的前提,企业只有在不违背社会利益、集体利益、生态利益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企业绿色文化管理要求企业在生产一销售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活动我们必须叫停。要求我们的企业家们要有绿色环保的意识,真正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不只是短期的发展。我们的企业家们在管理时,要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决策、环保的绿色文化管理意识、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牢牢的抓住一个关键点——绿色管理意识形态的培养及运用,变被动为主动,主动积极的控制生产成本中的环保成本,精细化的进行企业绿色文化管理,不要急功近利的只追求短暂的眼前利益,而丧失了获得更大的长远利益的机会。企业家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来实现企业自身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要想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实现规范化,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规则,规则得到实施就形成制度。企业家们要想自己的企业得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良性的规则,只有绿色文化管理意识是不够的,必须要运用于行动之中,才能发挥作用。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国际化标准组织制定的专门针对环境管理的一套制度,适用于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企业。IS014000认证系统包括了:产品寿命周期环境评估、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行为评价、环境审核与监测六个系统的环境标准,规范了几乎所有企业的所有有关环境的行为。如今我国的各个企业也普遍的应用了IS014000认证系统来进行绿色文化管理,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绿色文化管理制度,这也使得我国企业的生产活动标准化,管理的规范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国际环保标准实现了很好的对接。4.企业绿色营销不断实施,企业的自身利益需要通过营销方式来实现,传统的营销手段主要有:通过打24 通多个销售渠道、不断研发吸引消费者的新产品、适时调整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等等方式来实现企业的自身利益。而现代绿色的营销手段有全然不同之处,更注重把消费者的需求和产品的绿色环保相结合;积极的推动营销中绿色环保理念的宣传推广;进行有目的的调查,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追求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积极研发适合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品;适时合理的调整绿色消费品的销售价格,刺激和引导人们购买绿色消费品,提升人们的购买力;通过促销的方式对绿色消费品进行宣传,使更多的消费人群了解和购买绿色消费品。企业要树立自身有特色的正面的企业形象,以绿色产品为卖点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在营销绿色产品的同时,通过企业绿色产品Logo、绿色产品推广、绿色产品广告营销、绿色产品包装、绿色产品形象公关等途径,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企业的绿色产品、绿色品牌、绿色产品特色、绿色产品功能,引导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人们消费购买绿色产品的行为。什么是属于绿色企业的范畴?是以可持续发展为自身企业发展的责任,将绿色文化管理作为执行企业绿色管理的方法,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环境利益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始终,并有所得之企业。那么什么是绿色企业的标准呢?第一,领导这个企业的企业家必须要有环保理念,要以建立绿色企业,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第二,要通过实施企业绿色文化管理来实现企业向绿色企业的方向发展;第三,要有足够多的各种各样的资源来保障绿色文化管理方案的实旌;第四,要把绿色文化管理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成效;第五,企业要树立正面的绿色企业生产绿色产品的光辉形象,并得到人们的认同。如果企业能做到并做好以上几点,树立了绿色企业的光辉形象,对于企业本身而言,绝对是一笔巨大的无形的财富。只要企业是在环保理念、绿色文化管理的双重指导下完成了企业改造,就一定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树立正面的绿色企业形象。5.企业绿色产品持续增多产品需要不断的更新换代才能抓住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所以产品研发工作必须不问断的进行。绿色产品的生产也要遵循这个原理,支撑着绿色文化管理的执行需要不间断的进行绿色产品的研发。首先要从绿色产品的原料开始,其中包括产品的构成、特点、功能的准确定位,怎么样进行绿色产品的包装,采用什么样的运输方式,乃至最后产品到了消费者手中如何使用,使用过后产生的垃圾如何回收等等问题都必须考虑到。作为一种实际意义上的绿色产品,必须具备四种绿色文化的特点:第一,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第二,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尽量降低出现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并且还要考虑到消费者购买后使用完产生的垃圾会不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危害; 第三,企业在对于产品的生产设计上和生产出品包装上,要考虑到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节约成本的同时有利于环保;第四,企业在对产品的结构设计、消费者购买后的使用,都必须考虑到是否会产生对于环境保护的负面影响。(三)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趋势前瞻1.在发展动JJ上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创新要想搞好我国企业的绿色发展,必须重视相关科学技术创新,比如垃圾回收、污染物处理技术等,因为科学技术的创新才是企业绿色发展的不竭动力。由于用于环境保护的成本高,才导致我国企业绿色投入的不足,所以抓好环保科学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只有开发出节约成本的科学技术,才能使得各大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在积极生产的同时积极的投入到环境保护的事业中。2.在发展战略上更加注重绿色绩效评价绿色绩效评价能有效指引企业绿色发展的途径,为企业指明如何进行绿色发展,通过绿色绩效评价,让企业发现自身发展建设的不足,从不足中去改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如何节能减排、如何改进生产技术、如何进行企业绿色文化管理等。企业绿色发展战略的实现,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方式来进行,绿色绩效评价就相当于一个展示企业自身发展具体情况的“账目表”,通过这个“账目表"可以一目了然的分析出企业发展目前的具体情况,企业家可以根据当前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企业绿色发展的战略动向,指导自身企业绿色发展。3.在发展环境上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责任企业绿色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领导者要具有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如果连环保意识都没有,就没办法谈环保责任,更没办法谈绿色企业的建设,先明确了责任,然后谈发展,最后谈建设,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环境保护责任是所有人都无法规避的义务,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同一片天,同一块地,如果生态环境污染了,我们大家都会成为受害者,所以我们要把环境保护事业当成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们的企业更是无法规避环保问题,因为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污染问题,怎么解决污染问题是企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有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26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4.在发展条件上更加注重社会公众认可企业绿色发展需要企业大量的投入,如果社会公众不认可、不支持,企业绿色发展很难进行,只有人们认可绿色企业,认可绿色产品,消费绿色企业生产的产品,才能刺激企业绿色发展的进程,所以社会公众认可是企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条件。27 三、我国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我国企业绿色发展也和国外一样走了一段弯路,起初都是先污染后治理,都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我国企业绿色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绿色发展的动力和压力都还不是很够,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绿色发展问题。(一)我国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1.工业企业带来最大环境问题近些年国内的人们都感受到了来自各种污染导致的灾难,泥石流、酸雨、沙尘暴、洪水、河流污染、地下水污染、空气污染、物种灭绝等,其中大约70%的污染源自工业污染,特别是在我国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工业生产方式下,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胡乱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随意排放,生态环境已经是不堪重负。工业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导致北京等一线城市的雾霾天气每年都在增加,人们出行都必须戴上口罩和墨镜,可想而知城市污染之严重程度,恐怕已经超过了城市本身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经说过:“北京10年来肺癌患者增加了60%。雾霾天气对呼吸系统有重要影响,因为大气污染跟整个环境(外部坏境、内部环境)都相关的,PM2.5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呼吸系统疾病的住院率就会增加3.1%,要是灰霾从25微克增加到200微克,日均病死率可能增加11%。这可比非典型性肺炎可怕得多,非典型性肺炎可以隔离,但是大气的污染是任何人都跑不掉的。”窥一斑见全豹,通过北京的案例已经可想而知我国的空气污染到了怎样的一个严重程度了。在国际上,我国在控制污染对于环境问题的影响上是负面的,对于地下水污染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我国与领国之间也会因为环境问题产生摩擦,在国际声誉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当然产生这样后果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归结其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过多不达标的污染物导致的,根据初步统计结果,我国的工业企业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总量占所有污染物排放总量的70%左右,换句话说,现今我国污染如此之严重,罪魁祸首就是我们的粗放型的工业生产导致的负面结果。为什么在我国工业企业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总量会占到所有污染物排放总量的70%左右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业企业自身的管理不善和对于环境保护的不重视。例如一些高耗能的工业企业:燃煤炼钢业、石油化工业,由于这些高能耗的企业对于环境保护不予重视,加上管理不善,才导致了排污数量如此巨大。这些工业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学习,对社会、国家、环境多一份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现在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得到改善,缺乏社会责任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则同样可怕,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我国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缺乏认识更是无法原谅。2.企业对绿色发展重视度不足现今我国企业存在的普遍状况是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经济利益而轻视环保利益,这样的现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领导者企业家们都不重视环保的问题,那么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就必然不重视环保问题,产生排放大量的污染物。经过调查,我国一些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低成本,甚至把没经过任何处理的污水排到地下,导致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污染物处理成本,隐瞒甚至欺骗环保监督部门,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实质性的去处理污染物,导致污染物大范围扩散;还有的企业连处理污染物的意识都没有,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环保,什么是污染。这样的社会现状让人非常担忧,不用等到世界末日,我们将亲手毁掉我们的地球。企业为了经济方面的利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就会有意或者无意降低了,从而导致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的破坏。3.企业绿色投入的持续性不强由于环保成本高,很多企业在是否进行环保绿色投入的问题上选择了规避,企业环保绿色投入需要引进污水处理系统等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现如今,尽量降低生产成本才是企业最先考虑的问题,先发展先污染后治理,也是一些企业迫不得已的选择。一些意识到环保重要性的企业也会因为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不得不选择规避环保投入,先求得企业的发展。环保绿色投入的持续性不强,是现今确实存在的问题。4.企业重大环境事故此起彼伏目前我国的国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先发展经济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有所忽视,各大企业环保意识不强,才导致了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后果。城市内温室效应、雾霾天气、地下水污染,情况已经十分严重。突发性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企业生产导致的环境问题对市民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危害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二)我国企业绿色发展问题的成因分析1.以GDP为纲的观念惯性强大由于我国地方政府监管不力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才是造成环境保护不力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政绩是以GDP作为重要指标,所以政府不看重环保问题,只重视当地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水平,没有落实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直接忽略了环保的重要性。各地政府部门在进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角色定位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我国企业绿色发展存在的I'口-J题与成因不准确,认为只要搞好了经济建设,其他一切都不重要的思想主导了其执政方针,忽视了对于环境保护事业的作为,才是导致环境保护不力的主要原因。用于环境保护的成本太高,高到直接影响到该地经济的发展,加上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奖惩力度不足,各地在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忽略了环境保护问题。可能明明知道一些企业的入驻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还是做出了环境让步与经济发展的决策,哪怕是违背了当地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也在所不惜。在招商引资的项目审批上就放宽了环保方面的条件,导致当地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形同虚设。2.企业唯利是图本性难改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各个企业考虑自身发展和经济利益的同时,选择规避社会环保责任,胡乱排放污水、废气等超标污染物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在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地区环境污染案件查处情况的通报》中说到的湖南长沙黄兴镇硫酸锰生产企业污染问题,13家硫酸锰生产企业在没有任何净化排污系统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活动,导致有毒的气体、粉尘、污水、废渣等污染物随意排放,严重的污染四周的环境卫生,影响到周围人们的生活。这样的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利润,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违反当地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必须得到应有的整改和治理。3.绿色环境保护立法不足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有很明确的规定:我国的企业在承担保护环境责任同时,还应履行我国其他关于环境污染防治和保护等法律规定的企业各个范围内应承担的环境保护的相关责任。《环境保护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健全了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体系,但是因为其调整的范围过于广泛,没有涉及各行政部门之间具体分工合作和具体利益之间协调等很多方面的问题,造成了执行时的各种困难。4.企业绿色发展氛围不够如果让环境保护成为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爱护保护我们的环境,那么在公众监督的前提下,提高我们企业的环保意识是能够得到实现的。我们应该鼓励企业进行环境保护的实践,增加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作用,增强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制造更多的公共舆论支持,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增添一份力量。30 四、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对策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建立企业绿色事业向着合理化发展,重点在于我们的企业能自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态度,实行企业绿色文化管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倡人们绿色消费,积极宣传生态经济、绿色消费、生产文明等环保理念。只有通过提高企业绿色发展的意识,加强对企业绿色发展的引导,健全企业绿色发展的相关制度,健全企业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企业绿色发展的监管力度等手段,才能做好企业绿色发展工作。(一)培育企业绿色发展的理念维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企业应尽的义务,企业发展绿色生产直接影响着企业自身的发展,树立绿色企业的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声誉,明确企业应尽的责任,才能使得企业自身更好的良性发展。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考虑,我们的企业家们也应该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只有企业的领导者意识到了环保,领导下的企业才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注意环保问题。企业绿色发展意识的养成主观上需要企业领导者和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接受绿色发展的理念,接受绿色发展的教育;客观上需要加大外界的干预和引导,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于企业绿色发展意识形成的指导,并通过加强监督的方式迫使企业树立这一理念。(二)强化激励增强企业绿色发展的动力企业绿色发展意识的形成既有自身主动作为,还有外部环境的引导和监督。外部环境包括外部政府监管环境、外部政策引导环境、外部社会氛围、外部群体意识等不同的环境。这些环境都或多或少地引导着企业绿色发展,不管企业是出于强迫还是自愿,通过对企业绿色发展的积极引导,除了思想理念上的指导外,还需要包括行动上和利益上的引导,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企业自觉自愿追求绿色发展。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绿色发展,让企业家们意识到环保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提高他们自觉维护生态文明的认识,加强他们理解环保的意义所在,才能让他们产生相应的社会责任感,确实的推动自己企业的绿色发展,为维护我们的生态文明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强化激励企业绿色发展的动力,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国家和各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应的立法,加快和完善生态补偿方面的法律;第二,确立科学的企业绿色发展的具体方案,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合理的依据;第三。结合具体方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环保认识程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第四,完善监督制度,确保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能真正意义的解决相关问题。除此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四、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对策之外,还需要政府财力的大力支持,各个企业内部的财政状况不一,要想增强各企业绿色发展动力还需要各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三)健全企业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从立法上看,要健全企业绿色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任重而道远。从宪法上看,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所以首先要把公民的环境权写进宪法,在宪法中先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作为基本权利和义务。其次,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公民的环境权和发展权联系起来,设立每一个公民的可持续发展权。从民法上看,可以把民法中环保义务加以明确,规定作为民事主体应尽的环保义务,通过司法解释将民法中环保义务的范畴扩大,例如:民法中的不得滥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等都可以加入环保、生态利益来衡量。还可以加入对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民事行为处以重罚等条款。从刑法上看,对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应该予以严厉的打击,刑法中应该加入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量刑处罚,设立相关法律条款可以借鉴俄罗斯、德国的相关于环境保护范畴的刑法规定,对于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设立“危害生态安全罪"予以量刑处罚。具体可以设立如下处罚条款:第一,危害环境安全的生态犯罪。例如乱排乱放污染气体、随意丢弃生产垃圾行为。第二,危害生物安全的生态犯罪。例如随意猎杀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的行为。第三,危害国土安全的生态犯罪。例如恶意破坏耕地的行为。第四,危害水安全的生态犯罪。例如随意排放污水,污染江河或者是地下水的行为。(四)加强对企业绿色发展的监管力度企业绿色发展需要政府的监管和引导,需要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激励和制约。完善我国关于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出台激励企业绿色发展的相关制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关于完善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第一,制定与完善和企业生产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明确规定排污的方式、标准等;第二,控制企业排污的能力,明确规定每年每月每天的排污数量。关于出台激励企业绿色发展的相关制度,政府应该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减排税收优惠政策和制定企业绿色发展减排补贴政策等。比如对于一些减排工作做得好的企业进行减免税收,或者是进行节能补贴,减排奖励等。(五)建立企业绿色发展的评价体系企业绿色发展需要已定的标准和评价机制,因而需要建立绿色发展的评价体系。第一,加大环境保护监督部门的执法力度。环保部门应该采取直观管理的方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四、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对策式,对于一些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企业通过强硬执法进行关闭,真正做到用法律武器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杜绝不作为。第二,完善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环保部门执法机制,加大环保部门对于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企业的查处力度。第三,通过制定和完善减排税收优惠政策、减排节能补贴等促使企业建立绿色发展GDP评价观念的形成。第四,实行群众监督机制,完善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相关制度,监督政府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迫使执法监督部门认真执法、强硬执法。第五,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入政府官员考核制度之内,让群众来监督政府官员关于环境保护的执法行为。第六,建立环境保护责任问责制,加强对政府官员不作为的处罚力度,加大对政府官员的约束力,情节严重的予以追究法律责任。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语生态文明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获得越来越大的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后的又一大建设项目,足己见得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要性。其背景主要是国际和国内两大背景,就国际而言,主要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诸多的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而且有些问题超越了国界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便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就国内而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破坏生态和环境的冒进行为发生,导致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彻底颠覆和否定了传统的发展模式,追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能够协调统筹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特别强调加强生态保护,最终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主要参与者,尤其是作为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巨大的社会组织,对于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影响巨大。因此,企业有责任有义务积极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主动将绿色发展和生态发展作为企业经营中的必备理念和行动。企业绿色发展就是企业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技术、发展手段等都需要坚持绿色环保的原则,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绿色发展,企业外部树立绿色形象和绿色外部性的新型企业。企业绿色发展可以带来巨大的内外部效益,一方面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企业绿色发展可以带动社会的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外部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绿色发展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通过分析内外环境和条件,采取绿色发展模式,有效地推动着企业绿色发展。总体而言,我国的企业在绿色发展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和事情还有很多。企业绿色发展在我国企业的普及面还不是很广,其推广和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企业绿色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有很多,表现在企业自身对于绿色发展的认识不足,绿色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对于企业绿色发展的外在监督和监管不力等;因此,就需要在生态文明被不断强调的今天日益加强企业的绿色发展。加强企业绿色发展的措施众多,诸如提高企业绿色发展的认识度和参与度,扩大整个社会的绿色环保意识和积极性,以及提高外部对于企业绿色发展的监管等措施。总之,通过企业积极实施绿色发展战略,那么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完成将会更进一步。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一)经典著作[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胡锦涛.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1.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二)一般著作类[7]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9]月尼斯·梅多斯等.增长的极限[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0]芭芭拉·沃德等.只有一个地球[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1]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吉林人民出版,1997.[12]张仁德,霍洪喜.企业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3](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4]刘志峰,李刚.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5]魏明侠,司林胜.绿色营销绩效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6]赵弘志,关键.绿色经济发展和管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17]李静江.企业绿色经营一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8]李兴宽.基于持续创新能力、动力、绩效的创新型企业评价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9]赵弘志,关键.绿色经济发展和管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20]李静江.企业绿色经营一可持学发展必由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三)硕博论文类[1]刘霞.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05.[2]李丽.跨国公司绿色经营战略选择[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08.[3]魏明侠.绿色营销的机理与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4]梁棋.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研究[D].江苏:河海大学,2005.[5]李沛.建筑企业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审核研究[D].重庆大学,2007.[6]李冰.企业绿色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35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7]刘文辉.企业绿色经营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8]徐捷.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09.(四)论文期刊类[1]李会太.西方企业绿色管理的外在诱因[J].生态经济,2007(5).[2]余蓉,陈昌权,吴健.绿色管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3]卢黎歌,李小京.第四届生态文明国际学术论坛综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4.[4]揭益寿,丁玉华.国内外绿色产业的兴起和发展[J].当代生态农业,2000(22).[5]陈飞翔,石兴梅.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上海经济研究,2000(6).[6]陈华燕.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及应用一基于五维模式的平衡计分卡[J].激励机制,2010,(5).[7]颜弘,刘绍林.培育绿色企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企业活力,2009(2).[8]刘毅,汪波.基于循环经济制造企业绿色营销渠道构建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6).[9]焦俊,李垣.基于联盟的企业绿色战略导向与绿色创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1).[10]蔡上游,王爱莲.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J].商场时代,2006(35).[11]史晓燕.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高前善.生态效率一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J].经济论坛,2006.[13]吕燕,王伟强,许庆瑞.绿色技术创新:21世纪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科学管理研究,1994(6).[14]余蓉,陈昌权,吴健.绿色管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15]揭益寿,丁玉华.国内外绿色产业的兴起和发展[J].当代生态农业,2000(22).[16]陈飞翔,石兴梅.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上海经济研究,2000(6).[17]孙凤芹,安雪梅,蔡文柳.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7).[18]马璐.动态环境下战略性绩效评价系统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4).[19]张涛.基于企业绩效评价理论体系构建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5(8).[20]李海琳,赵国杰,郝清民.国外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4).[21]刘思华.现代管理理论的缺陷与绿色管理思想的兴起~企业生态经济管理研究之一[J].生态经济,1995(2).[22]支U德银.企业环境绩效综合评价探讨[J].理论与改革,2007,(1).[23]张庆齑.我国企业绿色经营管理模式探讨[J].学术交流,2002(2).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24]徐建中,吴艳彦.绿色管理中的相关问题研究[J].技术经济,2003(7).[25]张艳纯,孙春晖.两型社会、绿色税制与可持续发展.学术论文,2009(1).[26]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1).[27]贾卫列.生态文明的由来[J].环境保护2009,(13).[28]朱庆华,赵清华.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绩效评价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5(4).[29]崔震宇.企业绿色环境战略定位[J].特区经济,2008,(8).[30]吕燕,王伟强,许庆瑞.绿色技术创新:21世纪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科学管理研究,1994(6).[31]李健,邱立成,安小会.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质源与环境,2004(4).[32]毕思勇,张龙军.进一步推广和完善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9(11).(五)文件法规类[1]中共十八大报告,2012.[2]2010年环境经济政策主要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5]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13.37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本论文在吴江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此外,我还要感谢一大批亲密无间的同学,不仅大家相处融洽,而且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都是值得我感谢和珍藏的。还有,感谢家人在后方默默鼓励支持我。由于本人学识和时间有限,工作经验和文献资料缺乏,尽管作了很大的努力,但论文中的不足之处和不成熟的认识仍然会存在。我恳请得到各位老师、专家和同学的批评和帮助,以提高我对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水平。“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个学习过程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学习的开始。带着在研究生课程班学习领悟到的知识和理念,带着老师的教诲和期待,还有单位领导及家人的厚望,我深感自己需要学习、加强的东西还很多,身上的担子很重。请各位老师、同学一如既往地关心、鼓励和帮助。你们的关心将是我学习进步永恒的动力和源泉。张东2013年10月8日于重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