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内阅读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内阅读

ID:36079636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5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内阅读_第1页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内阅读_第2页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内阅读_第3页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内阅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内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内阅读《与朱元思书》一、阅读课本,回答问题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4、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5、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6、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7.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

2、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8.作者是怎样有层次的描绘“异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9.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似是多余,对此你有何看法二.拓展延伸1.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两篇文言文中的话?写出相应语句、作品和作者。《送东阳马生序》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表现了什么?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4、作者在写自己的清苦

3、生活时,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5、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6、“卒获有所闻”这里的“闻”指什么?47、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8、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说说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苦乐观?2.作者“因得遍观全书”的原因是什么?5.作者写赠序的目的是什么?《五柳先生传》一.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五柳先生三大爱好是指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2、文中哪句话是陶渊明归隐形象的总体勾勒,使一位沉默寡言,淡泊功利的隐世名士飘然而生。3、“常著文章自娱

4、,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现了五柳先生怎么样的性格特点?4、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相照应的是:()5、怎样理解“好读书”又“不求甚解”?6、怎样理解文章的头?八年级下册:《马说》一.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全文能够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2、表明论证前提的句子是:3、本文采用了()的写法,将封建统治者比作(),将人才比作(),而伯乐指(),集中抨击了()4、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作者借此表达了()5、在论证方面,作者采用了论证方法?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

5、唐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4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是怎样精心安排协作顺序的?2.课文抓住了小石潭什么特点?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2.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4.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5.文中的“对比”和“烘托”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

6、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6.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答: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8.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9.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10.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范仲淹(宋)【通假字】(1)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2)百废具兴具同“俱”,全。

7、一、课文理解:中心思想: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①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                 ②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                    ③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             ④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             ⑤“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          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               ⑦在句子“

8、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                                                     ⑨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     “退”指:        。⒀、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       ⒂、《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              46.由景入情,领起下文的句子是什么?                       17.范仲淹借此文委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